a小说诗歌虚构
九故事 豆瓣
Nine Stories
8.4 (109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李文俊 / 何上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8
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J.D.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初版于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
2018年12月31日 已读
《逮》特别短,读后有些被吓到——怎么写得这么好。对话极其自然,场景几笔勾勒出来,行云流水展现富有电影感的场景和包含在内的全部细节,一字不多一个字不少。觉得有空得把二十世纪中期美国那几位都读一读,但我发誓几年前读塞林格最著名的那本的时候没觉得他写得特别好,看来读那本必然要将它放下当时的背景下感受。《威》很日常,感觉一般,《写》时比第二个稍好,但还是不如香蕉鱼,这种轻快离开的感觉让人愉快,哪怕那半块三明治并不好吃。《笑》和《下》感觉挺平淡,前者是青春故事和东方神秘的结合,捕捉到少年接受他人需要能力上的认同。《为》和《嘴》都没怎么击中我,后者的出轨故事有点儿神奇。喜欢《德》,密集的一切之后发现这不过是一段日子,它已过去却不会被忘记。《特》和第一个故事一样好,十岁男孩说出的便是我的话啊!喜欢比喻。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斯普特尼克恋人 豆瓣 Bangumi
スプートニクの恋人
7.9 (6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6 其它标题: Sputnik Sweetheart / スプートニクの恋人
斯普特尼克,苏联人造卫星的名字,意思是“旅伴”。沉湎于创作的少女堇,突然宣称“爱”上了她的音乐同道、年长17岁的敏,成了她欧洲之行的旅伴。然而,在希腊的小岛上,堇却神秘地失踪了,因为她发现,“恋人”原来只是一个躯壳,而灵魂早已在一个惊险之夜消逝了——绝望于异性之爱的少女 ,同样也追求不到同性之爱的幻影。“为什么人们都必须孤独到如此地步呢?”一位为堇而单相思的青年喃喃自语,“这颗行星莫非是以人们的寂寥为养料来维持其运转的不成?”
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对人类孤独本性的最新探究。
2018年12月16日 已读
很年輕的作品,年輕到一口氣讀了七章,比喻(太陽系第三行星)和彷彿實際存在的生活習慣挺有意思......看完了。这是一个有些浪漫的没有结束的故事,有开头和中间前半部分,没有结尾,和骑士团那本相似。所以村上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在寻找着消失的方式么,于日常中消失并留下故事并改变他人的思想(敏不再染发,男主断绝了和有妇之夫的关系)。也没看原版就不吐槽常被诟病的翻译风格。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译文出版社
鞑靼人沙漠 豆瓣
Il deserto dei Tartari
9.2 (5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迪诺·布扎蒂 译者: 刘儒庭 重庆出版社 2009 - 11
魔幻、玄妙、荒诞、奇异
他想要寻觅生命的意义
却只看到希望破碎的影子
《鞑靼人沙漠》=《城堡》+《等待戈多》
这部描写“期待”的卡夫卡式作品,展现了梦想的冷酷破灭,折射出人生的无谓与凄凉。
九月的一天早上,年轻的乔瓦尼•德罗戈从城里出发,前往巴斯蒂亚尼城堡服役。这个俯瞰着北方荒凉沙漠的古堡早已被世人忽视,生活空虚乏味。满腔热情的他渴望能够尽快与鞑靼人作战,建立功勋,证明自己和城堡的价值。然而鞑靼人却一直了无踪影。在漫漫无期的苦苦等待中,德罗戈的意志和生命被消磨殆尽。而此时,鞑靼人的进攻开始了……
布扎蒂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魔力、神秘奇异的世界,对于那些极富好奇心、希望一口气读完全书、在表象背后探寻真谛的读者,他的作品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意大利文学图书网
布扎蒂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当代作家之一。
——《纽约时报》
迪诺•布扎蒂是20世纪中期意大利先锋文学之翘楚,其名著《鞑靼人沙漠》毫无疑问会被世人列为现代经典。
——《纽约书评》
2018年12月15日 已读
氛围渲染得特别好,尤其喜欢开头朋友送他离开时的城中景象,黑夜登高看到的景象,四个月后离开时所见的周围未曾察觉到细节(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日常体验)……好吧,我喜欢这个故事,完完整整的全部的这个故事。安静,城市,沙漠,孤寂,沉闷,喧闹,水滴声,黑夜,高处,时间,期待,结束和离开……他在期待,但我想他依旧会离开。描写的景色仿佛是孤岛,或者说此处就是隔离于生活的一处,哪怕提到城市中的喧闹,也无法想象。真喜欢。不过我没记住人名,四个月后的故事来得太快,有些突兀。
a小说诗歌虚构 重庆出版社
魍魉之匣(下) 豆瓣
8.8 (98 个评分) 作者: 京极夏彦 译者: 林哲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1
两个美貌且彷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女,相偕在夜里去湖边欣赏月光,其中一名少女却意外落车而身受重伤。无意间搭同一班车下班的刑警木场修在强忍疲惫下接手处理案件,却意外发现身受重伤少女的亲人,是他暗恋了许多年的女演员。木场一面强自按捺内心情感浮动,一面却也深陷难缠案件。身受重伤的少女在送到一栋盒状的建筑物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凭空消失了……
作家关口偶尔为之取材写作的三流杂志《月刊实录犯罪》,正在追查相模湖发生的分尸杀人案,编辑鸟口和关口联袂前往现场追查,却在路途中迷路而误入一栋奇怪的盒状建筑物……
在病床上消失的少女、相模湖分尸杀人案、追查案件的木场和关口、盒子般奇怪的建筑物,到底是什么将他们联系在一起?魍魉,真的只存在人心吗?
【魍魉】
最早称作“罔两”,为影子之意。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则成了“罔两,山川之精物也”,不过魍魉确切的形象,《淮南子》中始见真章,形容其为“状如三岁小儿,赤黑色、赤目、赤爪、长耳、美发”;《搜神记》中引“夏鼎志”云“‘罔象’如三岁儿,赤目,黑色,大耳,长臂,赤爪。索缚,则可得食。”《本草纲目》 则称其“喜食人尸肝”。
【火车】
西国云州萨摩边境或东国一带有异事。葬送之时,俄有大风雨,其烈足以吹倒往来行人,葬棺时被吹飞。若掷守护数珠则异事消。否则棺木飞走,失其尸。此即火车捉尸,乃甚为恐怖耻辱之事也。愚俗有言:生涯多为恶事,地狱火车来迎。火车携走死尸后撕裂其身,挂于山中树枝岩头。火车之名,乃佛者先言(中略)。捉火车事,和汉多有事例。曰此乃魍魉之兽所为,魍魉或作罔两、方良。酉阳杂俎引周礼曰:“方相氏殴罔像。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栢。墓上树栢,路口致石虎为此也。”此兽常于送葬之时出来危害。故汉土圣人之世,方相氏披熊皮,作四目之形,大丧之时立于棺柩前,持戈入穴,击四隅,乃为殴此兽是也。此即险道神。或可见事物之源。
2018年12月12日 已读
大概掌握了新本格看了开头猜不到结尾总是和切割有关的风格......说不上喜欢,甚至可能不会再看这派的了,不太喜欢这种和人体牵连的感觉啊。之所以推荐是因为京极堂娓娓道来的絮絮叨叨很有意思,整个故事给人一种美感,最后哗啦一下把谜底倒在人面前实在密集过度。京极夏彦写的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氛围的把握,让人心底发毛。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人民出版社
浮士德 豆瓣
Faust
8.7 (39 个评分) 作者: 歌德 译者: 绿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歌德的《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在第一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天堂序曲”,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
《浮士德》不是读一两篇就能透彻理解的。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更有形式上的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2018年12月6日 已读
饿着看完了。整篇都很美,无论是平实还是宏大的场景都描写得特别好,让人第一次萌生出学习德语的念头。魔鬼玩弄人性,却能带人在异界翱翔,也能让人品味到一切极致。梅菲斯特不是很可爱吗?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荆棘之城 豆瓣
Fingersmith
8.7 (4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萨拉·沃特斯 译者: 林玉葳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 - 11
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大庄园内,居住着李里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李里先生性格乖戾,驱使莫德终日在图书室里整理和朗读藏书。可怜的姑娘从小到大都未踏出过庄园一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某日,一位陌生人的闯入给莫德干涸已久的心灵带来生机,他就是来教莫德画画的瑞佛斯,可天知道,瑞佛斯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贼,他听说莫德有四万英镑的嫁妆,便想出骗婚这条生财之道。
为了确保成功,瑞佛斯又找来盗窃团伙里的苏打下手,经过安排,苏成为莫德的贴身女仆。在一步步精心策划下,事情如瑞佛斯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他不知道的是,莫德和苏之间竟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苏越来越内疚自责,看到莫德即将被送入疯人院,苏心碎欲绝。
可事情很快急转直下,原来一切都非苏想象的那般简单,十几年前就开始精心酿造的大阴谋在等待所有的人,一个晴天霹雳般的真相已呼之欲出。
BBC热门影集《指匠情挑》精彩原著,2002年入围“柑橘奖”、“布克奖”。
11/22/63 豆瓣
11/22/63
8.1 (8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译者: 鄢宏福 / 辛红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9
1963年11月2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响起三声枪响,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世界随之改变。如果你能改变历史,一切将会怎样?斯蒂芬•金的新作扣人心弦,小说讲述男主人公穿越时空,阻止暗杀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行动。
继《穹顶之下》获得广泛赞誉和巨大成功之后,斯蒂芬•金这一次引领读者回到过去——一个真正的历史时刻……
《11/22/63》悬念不断升级,是斯蒂芬•金的巅峰之作,更是对一个纯真时代的献礼。此书被选为《纽约时报》年度五优小说,《今日美国》年度十佳图书,并获《洛杉矶时报》优秀图书奖。
————————
美国最杰出的在世作家。
——李•恰尔德
斯蒂芬•金的又一部史诗,他个人的巅峰代表作。
——《星期日泰晤士报》
大师的笔又写出了另外一部非同一般的小说。
——《独立报》
斯蒂芬•金最高水平之作。
——《今日美国》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豆瓣
7.1 (34 个评分) 作者: [乌拉圭]奥拉西奥·基罗加 译者: 林光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8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王,深刻影响马尔克斯
波拉尼奥曾说:“必须阅读基罗加。”
西语文学翻译家林光先生代表译作
不断再版,被译成多种语言
编辑推荐
◎影响众多拉美文学大师的“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王”
基罗加的作品,对马尔克斯、科塔萨尔、波拉尼奥等拉美文学大师的写作产生过十分深刻的影响,他的小说技巧娴熟,常被大师引作给年轻作家的小说写作范例。
◎命运的无常与自然的残酷向来没有道理可寻,死亡是作品也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同本书的主题一样,作者的生活一直被疯狂、意外和死亡包围。父亲、继父、朋友、女儿、儿子先后因意外去世或自杀,作者本人,也在得知自己患癌后自杀身亡。死亡在作者笔下如吃饭一般平常,入睡一样平静。
◎如果你喜欢爱伦·坡,那你一定不能错过基罗加
惊悚、诡异、恐怖、暗黑,同爱伦·坡一样,基罗加的小说有一种魔力,人们即使能够猜到结局,却依然能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而不断被震撼。
◎拉美现代文学奠基人,魔幻现实主义先行者
基罗加是拉美文学现代性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虚幻与真实的交叠在他的小说中随处可寻,书中选录的短篇小说《死去的人》,甚至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湿热潮闷的南美丛林里,与命运和死亡的对抗从未停止。这是发生在拉美大地上的荒蛮故事,有关爱情、疯狂和死亡的事件,正在这里不受控制、野蛮地发生。
内容简介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是乌拉圭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的短篇小说集,选录了作者的成名作《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作者为自己儿女创作的童话《大森林的故事》以及作者其他的寓言故事如《阿纳孔达》《胡安·达里恩》等,共28篇作品。基罗加善于从拉丁美洲独特的社会生活和神秘的大自然景物中汲取题材,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营造背景气氛,使他的作品里呈现出全然不同于前人的浓烈色彩和个性。
媒体推荐
作为一个以死亡和大自然为创作主题的作家,基罗加重新定义了想象的边界,揭示了纯粹的现实主义是要为不寻常的、可怕的拉美丛林现实所嫌恶的。
——《拉丁美洲文学艺术》
名人推荐
每篇小说都有它自己的世界,就像基罗加在他的《完美短篇小说家十诫》中指出的那样:讲述时,要好像故事只对人物的小环境有意义,你可以成为其中一个人物,只有这样,小说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力。
——胡里奥·科塔萨尔(阿根廷作家,《南方高速》作者)
必须阅读基罗加,必须阅读菲利斯贝尔多·埃尔南德斯,必须阅读博尔赫斯。必须阅读鲁尔福、蒙特罗索、加西亚·马尔克斯。
——罗贝托·波拉尼奥(智利作家,《2666》作者)
年轻的短篇小说家应该仔细研究大师们是怎样开始他们的故事的,应该一个个地阅读莫泊桑、吉卜林、舍伍德·安德森、基罗加最好的作品的开头几段,特别是基罗加,他或许是他们之中最有小说技巧意识的。
——胡安·博什(多米尼加作家,该国前总统)
在我们的语言里,在任何一种语言里,很少有人能像基罗加那样娴熟地驾驭短篇小说。
——奥古斯托·蒙特罗索(危地马拉作家,《黑羊》作者)
巨人的陨落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Fall of Giants
8.4 (272 个评分) 作者: [英] 肯·福莱特 译者: 于大卫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5 其它标题: 巨人的陨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2018年11月5日 已读
是一本有意思的通俗读物,不过仅仅是在叙述,并无其他,二十岁之前读或许会更喜欢。将虚构的内容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很正常,但太多前者不免让人有些不大能接受,个人想法,总觉得不应随随便便安排人进入历史事件当中,可是又怎么证明这一切没有发生过呢,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共同性啊。还有就是里面已婚已育女性都是二十三岁了。
a小说诗歌虚构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鬼哭街 豆瓣
作者: 虚淵玄 / 中央東口 講談社 2013 - 10
虚淵玄がその剛筆(ハードボイルド)を血に染めて抉り出す、相克の復讐劇――これぞ代表作。
かつては友と信じた男の裏切りにより、辱めの果てに命を奪われた自身の妹・瑞麗(ルイリー)の仇を討つため、犯罪都市・上海へと舞い戻った孔濤羅(コン・タオロー)。
一振りの倭刀と必殺の電磁発頸「紫電掌」を武器に、凶悪無比な五人の仇敵(サイボーグ武芸者)たちへの復讐劇の火蓋はついに切られた――!
虚淵玄×ニトロプラスのサイバーパンク武侠片ノベルゲームを、虚淵玄自らが小説化。全てのバトルシーンを担当イラストレーター・中央東口の描き下ろしカラーイラストが彩る“完全版”として星海社文庫化!
2018年10月30日 已读 看了以后不怎么舒服,最好别看。但不得不说对场景和打斗的描写很好。
a小说诗歌虚构 講談社
权力与荣耀 豆瓣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8.6 (7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3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权力与荣耀》是最著名的“严肃小说”之一,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受专家推崇也最受读者赞誉的小说之一。以作者一九三八年三四月间在墨西哥两个月的经历为基础创作,而这两个月中有五个星期他是独自一人、筋疲力尽地穿梭于南部塔巴斯科和恰帕斯两州。《权力与荣耀》包含着非英国式的罗马天主教因素,同时又满浸摩尼教式的黑暗和对磨难的忠实描绘,堪称格林最具雄心的作品。
2018年10月27日 已读
这本其实没什么情节,但总体读来非常顺畅,好像在跟着逃亡,余韵悠长到可以加一星(还是忍住了)。不太清楚大环境和背景,在神父穿过边境后一度以为要结束,然而最后被混血儿坑了,实在意外。枪决时用的是第三人角度,格外有意思。傅惟慈的翻译真好啊。
a小说诗歌虚构
蝇王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Lord of the Flies
8.0 (50 个评分) 作者: (英)威廉·戈尔丁 译者: 龚志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0
《蝇王》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是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都深具象征意义。
2018年10月19日 已读
怎么会有人在序言里剧透???故事挺短小的,在冲突开始后才变得有意思起来。不知原文读起来是否像这本的翻译一样干干的。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译文出版社
华氏451 豆瓣 Goodreads
Fahrenheit 451
8.1 (75 个评分) 作者: (美)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于而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0
当代科幻大师经典代表作,五十年前首次出版时引起巨大的轰动,被认为是反乌托邦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故事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被禁,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小说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奇特的女孩,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直至对这个世界发起挑战。
2018年9月30日 已读
典型反乌托邦。大概是原作风格让译文读起来有些散,好像在狂风呼啸过后的森林小道上走着。里面有一些经典的句子,很喜欢行走的图书馆这个概念,猎犬也有意思。结局则是开放式的,可以知道有新的火焰要燃烧起来。有一定鼓舞作用,所以给四星吧,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读。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译文出版社
死于威尼斯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Death in Venice
8.1 (135 个评分) 作者: [德] 托马斯·曼 译者: 钱鸿嘉 / 刘德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5
《死于威尼斯》采撷了作者两篇精彩的中篇小说,读者从中可领略到这位大文豪的创作特点。居首之篇《死于威尼斯》属“艺术家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文字优美,是作者本人的得意之作,也得到评论界的大力推崇,二十世纪初,德国文学界出现了一颗光灿夺目的巨星,它华光熠熠地照亮了欧洲整个文坛,赢得了世界各国千百万读者,这就是一九二九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曼。1971年由英国和意大利合作搬上银幕,影响深远。

《特里斯坦》是作者的成熟之作,以一座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对作家史平奈尔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富商太太之间的暖昧关系的描写,反映德国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生活。
2018年9月8日 已读
给第一篇4.5,第二篇真实唤起读《魔山》的记忆,本来之前已燃起再挑战一次的希望,听着肖邦非常努力地强迫自己读完了这篇(还停了四五次)后发现文字依旧只过眼,决定《魔山》还是继续搁置吧。因为是译本,不知原文是否给人相同感觉,但依旧是记忆中的托马斯·曼。文字很静,营造出了是有风却只吹着呼吸,有阳光却完全不刺眼的天气,正适合让人流畅地读完,在此之上,文字里又有一股忧郁。少年是真实存在+内心追逐的执念,是人世和幻影共同构造的美的存在。也是瘟疫的一部分,让热度在人心中燃起。初见的惊艳注定他无法消失,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阿申巴赫为这情感而死,反观阿德吉乌所看到的不过几瞥而已,在此以后他依旧同原来一样,这是单方的爱恋,阿申巴赫的爱,也是所有人的恋。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译文出版社
红发女人 豆瓣
Kırmızı Saçlı Kadın
8.1 (17 个评分)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译者: 尹婷婷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举重若轻之作,帕慕克首次尝试“写一部更短的小说”,尽管这个故事已经酝酿了三十年——它始于1988年夏天,帕慕克在住处附近遇到的一对情同父子的挖井人。
☆掘井取水的过程,也是向着记忆的幽暗深处一路挖掘的旅程。失去父亲、做了挖井学徒的少年杰姆,在多年以后渐渐变成一个衣食无忧的商人。他平静的中年生活之下,却埋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去。直到有一天,他试图遗忘的往事终于将他吞没。
☆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是宽容我们的一切,还是教会我们服从?或许,在尝试了所有的自由之后,我们只想重新寻找一个意义、一个中心,一个能对自己说“不”的人。
☆获2017年意大利兰佩杜萨国际文学奖。
十六岁的高中生杰姆在暑假来到伊斯坦布尔郊区的恩格然小镇,跟随挖井师傅马哈茂德挖井。因为长期找不到水,劳作变得格外枯燥。不过,马哈茂德师傅和杰姆也渐渐变得像一对父子那样亲近。
就在这个夏天,一位红发女人短暂地出现在杰姆的生活中。因为一次意外事件,杰姆仓皇逃离小镇。在未来的 三十年里,他不断地阅读和寻找两个古代传说。他发现,这些古老的故事仍然在神秘地牵引着自己的命运。
三十年后,杰姆已成为建筑公司老板,过上富足而平静的中年生活。他再度回到了恩格然,并发现了他试图忘记的一切……
---------------------------------------------------------------
“一部非凡的作品……它几乎是用痛苦的力量深度剖析父子关系……结尾部分的转折,让读者感觉仿佛自己刚刚从深井中上来,骤然进入令人目眩的光线。”
——《卫报》
“这本书充满了悲悯和地方色彩,它描绘了一个男孩走向男人的历程,也记录了土耳其如何走向不可逆转的转变。”
——《金融时报》
“它的结尾让你想立即从头翻开这部书再看一遍。”
——《星期日泰晤士报》
“弑父和杀子的主题回响在意外的或不经意的谋杀情节之上:它们探索着那些缺失的代际关系——这是悲剧的,但也是必然的。世代之间的变化,巧妙地呈现在伊斯坦布尔本身由现代化带来的、往往是恶劣的变化中。”
——《旁观者》
“帕慕克以大师手笔对比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寓言的力量和现实的不可抗拒……像以往一样,帕慕克将沉重的题材处理得十分轻盈,而结局是如此令人迷惑和美丽。”
——《书单》
天下无敌1 豆瓣
5.2 (5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温瑞安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 4
大侠方歌吟之义子方应看领衔的“有桥集团”在京城血雨腥风,声势大振,更让万人厌恶。大侠方歌吟听说方应看的所作所为,意欲返京加以管束。
而此去京城,除此事之外,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方歌吟已经跳崖死去的妻子晚衣,竟然数次现身于悬崖之巅,并被人看到。晚衣究竟是方生未死,还是幽魂降世?不管如何,爱妻心切的方歌吟必须前往调查事情真相。
然而,一干人等还没登上悬崖,便已被设下重重埋伏,米公公的“朝天一棍”、唐零的暗器冰毒,招招都要将方歌吟置于死地。江湖再掀狂潮,天下无敌的方巨侠,如何力挽狂澜,置死地而后生,让一切阴谋大白于天下?且看温瑞安新作:《天下无敌》!
2018年9月7日 已读
怎么这么短?!可是很精彩也流畅,看着舒服!然而一代巨侠就此陨落好不可思议啊。养子和弟子还流泪………难以言明。
a小说诗歌虚构 广西人民出版社
天下有敌(上、中、下) 豆瓣
4.4 (5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温瑞安 花城出版社 1998 - 1
2018年9月7日 已读
就……劫囚天下第七个结尾方应看出场还有点儿意思。雷怖杀人跟神经病,天下第七对小童出手是什么情节完全被气到了!真的是想哪儿写哪儿……有些惊讶无情竟然组织过刺杀。狄惊飞和雷纯有戏吗()。
a小说诗歌虚构 花城出版社
群龙之首(上下) 豆瓣
作者: [马来西亚] 温瑞安 第1版 (1996年4月1日) 1996 - 4
名门四秀刺杀皇帝赵佶,没想到有人告密,结果四人全部牺牲,其中梁贱儿的头,飞越几十米,飞到了金风细雨楼代楼主戚少商的脚下,戚少商为给名门四秀报仇,居然带人去行刺皇上,没想到这一行刺,倒引出戚少商与当红名妓李师师的一段恋情.戚少商坠入情网,与人称纵剑淫魔的孙青霞因李师师而决战于紫禁城之巅.决战之时,居然发现人人都以为在已经死了的弥天七圣盟盟主官七没死,且武功已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2018年9月6日 已读
笔墨都在打斗上了,和关七这一战长而精彩。对狄惊飞的实力更感兴趣了(很大原因是他很美)。没想到又交代了雷纯的并非雷损之女,感情纠葛实在太多。戚少商和李师师的故事没啥吸引人的,恭喜赫连春水小侯爷和息红泪喜得贵子呀!比上一本好看。
a小说诗歌虚构 花城出版社
朝天一棍(上下) 豆瓣
作者: 温瑞安 花城出版社 1996 - 4
本书是《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之一。唐宝牛和方恨少殴打天子和丞相,定于明日斩首,这却让刚刚渡过了苏梦枕殒,白愁飞死的金风细雨楼内部首领为之头痛,且象鼻塔与金风细雨楼两大势力刚刚合并,根基未稳,如欲救唐、方二人,与朝中奸相硬撼,是否会伤亡惨重?而不救,则新龙头老大王小石则定会为江湖中人指着鼻子骂。而权相蔡京则与此时布网相待,有桥集团则在一旁虎视眈眈。王小石有何良策,能不动摇金风细雨楼这苦撑危局的白道正义力量之根基,又能不致惊天动地地救出方、唐二人,从而全身而退?
2018年9月4日 已读
这本......怎么说呢......开头劫法场和方应看与王小石打斗两段很有看头,王小石与温柔本来都要有长久的感情戏,还让人有些期待。除此之外有些拖沓。
a小说诗歌虚构 花城出版社
伤心小箭 豆瓣
7.4 (9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温瑞安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 6
《伤心小箭》是温瑞安“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的第四部。
“想飞之心,永远不死”的白愁飞,为达朝野第一人之梦想,负义弑兄,苏梦枕濒死以“梦枕”反击,伤重遁走,生死未卜。
王小石逃亡经年,重近京师,为报仇决战元十三限,开创“象鼻塔”,要为苏梦枕讨回公道。
温柔为息兄弟干戈,闯“风雨楼”向白愁飞说情,却速使京师江湖三大势力提前对决,一夕惊变。
温瑞安认为需要英雄的地方,是可悲的地方;需要英雄的人心,是不平的人心。假若需要英雄而又没有英雄的时候,才是最悲哀的。
枪现惊艳,小箭伤心。
谁是英雄?谁连英雄都不是。
2018年9月4日 已读
被白愁飞气坏了,没想到巷子里的人竟然是他,没想到他会对温柔出手!去市场那段太做戏,比起他来,顾惜朝真算好了。雷纯深藏不漏,正如她在《温柔一刀》里出场时,眼里有梦,那梦柔柔的,又是梦魇。温柔性格里有一份天真,喜欢。
a小说诗歌虚构 广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