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说诗歌虚构
心兽 豆瓣
8.4 (18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钟汇涓 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1 - 3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
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二部
克莱斯特奖、都柏林文学奖获奖之作
一个女孩逃出权力阴影的冒险和悲剧
♝内容简介
来自贫困农村的大学生萝拉,为了去大城市上大学,不惜出卖肉体,却突然被发现在宿舍自杀。主人公和她的几位同学试图弄清萝拉死亡的真相,不料在齐奥塞斯库极权的阴影笼罩之下,寻找的道路扑朔迷离,暴力却如影随形。“心兽”充满寓意,即“内心的野兽”,是爱唱歌的祖母讲给主人公的,始终贯穿全书。
♝编辑推荐
◎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 《心兽》出版于1994年,获得当年的克莱斯特奖,德语文学的重要奖项。1998年,击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别名格蕾丝》,荣获国际都柏林文学奖。
◎ 年轻女孩萝拉从小村庄到城市上大学,但是灰暗的现实击溃了她。一个女性从满怀憧憬到逐渐失去希望的过程。
♝媒体推荐
米勒丰富、锐利、迷人的意象捕捉到了齐奥塞斯库时代罗马尼亚的超现实之美和困境。
——《波士顿书评》
赫塔·米勒胜在她的坦诚,《心兽》就是她的证词。……准确刻画了罗马尼亚生活的细节。
——《波士顿邮报》
作者的风格简朴又雄健,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形象都很有力。这本不动声色叙述的书,既冷峻又美丽,既幽默又苦涩。
——都柏林文学奖颁奖词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专注于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直率,描绘了无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观。”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但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仍然需要这些物体,这些姿态,这些词语。毕竟,我们能去掌握越多的词语,我们就越自由。即使我们的口被封住,我们还能试着通过姿态甚至物体来坚持我们自己的权利。对审查者而言,它们更加难以解读,要花费不少时间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而通过引起警觉前的大量时间,它们把我们受到的羞辱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尊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2022年10月14日 已读
读之前猜想会和《光共》读感差不多,没料到得到了一种新的体验。有少数几句很惊艳,比如填满了爱与恨的头相撞。没能达成百分之百的同步,只能说它被书写出来是有意义的。
另外在想,怎么会出现图拉真广场
a小说诗歌虚构 贵州人民出版社
浮士德 豆瓣
Faust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译者: 钱春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6
《浮士德》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提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全书由一系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歌剧以及舞剧组,涉及神学、神话学、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音乐以及政治经济学。
2022年10月13日 已读
有点同情梅,给予考验者,付出的代价最多。之前看的时候,对玛死去之前的内容印象最深,这次在神话的部分脑内锣鼓喧天。译本很优美,能读懂原文的是不是会看得流泪……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译文出版社
枕头人 豆瓣
9.2 (47 个评分) 作者: [英]马丁•麦克多纳 / 汀布莱克•韦滕贝克 译者: 胡开奇 新星出版社 2010 - 4
这位冷血的警察,出于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原因,没有将那些小说稿付之一炬,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了卡图兰的档案,贴上封条,以便将它们封存到五十年后。这一变故搅乱了作者原本时尚的悲凉结尾,但不管怎样……不管怎样……它多少保存了这一事件的精神本质。
——《枕头人》
以未来的名义还有什么没被说过和做过呢?未来总是在某个他人的手中。我们等待着许诺的时光,等待那最佳时光,忘记了责任与痛苦。我们不再提出疑问,在夜晚我们睡得香甜,我们也不曾看到……
——《夜莺的爱》
世间万物都被军事征用了。
——《远方》
没有审查制度,将没有象征,没有隐喻,没有戒律……
——《审查者》
本戏剧集收录了《枕头人》、《审查者》、《夜莺的爱》和《远方》四部英国当代经典剧作。它们都从问世起就在世界各地不断重演,并获得多项戏剧大奖。这四个剧本在本书中构成一种整体的张力:关于虚构作品和社会行为、审查制度、国家名义下的暴行。
冰岛渔夫 豆瓣
作者: [法]皮埃尔·洛蒂 译者: 桂裕芳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5
该书以法国古老的不列塔尼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与死亡的故事。作者以有超强画面感的文字描写了冰岛渔夫的生活状态。书中少女哥特爱上了渔夫杨恩,从此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与期待。渔夫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在海上,因此"在冰岛人的家乡,春天是没有爱情的",哥特至诚的爱得到了回应,相爱的人终成眷属,但杨恩却在婚后的第六天出海,一去不回......
2022年10月8日 已读
优美至极,怎样的影像都没法展现,唯有文字,叫人好像在梦里飘荡了一路,结局有些措手不及,但就连死亡都这样美。
a小说诗歌虚构 天津人民出版社
金鱼缭乱 豆瓣 谷歌图书
7.8 (26 个评分) 作者: [日]冈本加乃子 译者: 杨晓钟 / 吴震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1
日本传奇天才小说家冈本加乃子经典作品。
无疾而终的爱情,痴缠于心底的倔强单恋,写尽人生的“求不得”与“意难平”。
本书为日本作家冈本加乃子的著作。收入了《金鱼缭乱》《夏夜梦》《花之劲》等八篇著作。冈本加乃子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寻常人的生活,在自己*擅长的短篇小说领域,加乃子将如火的热情,包藏于细腻内敛的文字之中。其文字中情感的张力如此饱满微妙,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充分感知。
2022年10月8日 已读
完全可以明白她会受人喜欢的原因。就像是看着叶片上的水珠,可以从里面窥见摇晃着的景致,当它掉落时,会注意到周围同样是好景。会想要读一下原版。
“渊有九种。静水充盈曰渊,流水回旋曰渊,涌水丰沛曰渊,接纳滴落之水亦为渊。”敬藏将渊的九种分类总结之后说:“这就是九渊说。水是不断变化的,而能够包容接受这些变化的渊只有一个。如果能像渊一般做到包容,那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都能够从容应对。这就是咱们青海流的蛙泳术中,所谓‘只有尸体才能漂浮’的道理。”
“通过这七八个夜里你我之间的一些对话,我明白了一点。你似乎是那种无论对爱情还是好意,都会直率且无条件接纳的理想主义者。”
a小说诗歌虚构 陕西人民出版社
爱哟,爱 豆瓣
作者: 冈本加乃子 译者: 侯咏馨 2022 - 1
✲ 冈本加乃子,日本近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最喜爱的女作家、濑户内寂听书写以她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受其师与谢野晶子、爱慕对象谷崎润一郎、好友芥川龙之介的影响,代表作品《家灵》入选日本国语教科书,成为公认的文学经典。
今后,在文学的世界里,像冈本这样丰盛而深奥的女性,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出现?我不禁感到我身边的温暖都消逝了。──川端康成
加乃子是我所知道的女人当中,最优秀聪明的人。──芥川龙之介
✲ 一生特立独行,多情善感,人生起伏跌宕得教人讶异,又敢于直面自身所爱所欲。她的笔下,浓缩了女性的富饶与美好、爱意与狂气,以内在源源不绝的热情去抵抗生命的寂寥。
✲ 丈夫为风靡一时的漫画家冈本一平,其子冈本太郎则为20世纪日本最有名的前卫艺术家、大阪地标建筑“太阳塔”的创作者。冈本加乃子以其细腻、绚烂的笔触,记录这个艺术家庭的抒情生活,情感真挚动人,间或迸发些俏皮的小心机,令人忍俊不禁。
✲ 书内含有导读、生平小传与年谱、加乃子文学散步地图,看这位个性女作家神话般的一生。
═════════════
本书收录冈本加乃子11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小说。在《爱家促进法》《写给一平》《写给巴黎的儿子》等随笔散文中,我们看到冈本加乃子如何回望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生活。而其笔下的小说女主角,则各个性格鲜明且迥异:《东海道五十三次》中,顺着命运安排而结婚、生子,一生虽平凡但顺遂的女子;《她的早晨》里,与丈夫一起深深疼爱远在巴黎的儿子的母亲;《家灵》中忍从宿命,想象着谁会是自己的放荡老公、谁又会是用生命安慰自己的男子的老板娘;在《娼妇莉赛特》里,那位以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养着让自己又爱又恨、不务正业男人的娼妇。每个女主角似乎都映照出一部分的冈本加乃子,作家在虚构的角色中投射了自我的样貌。
《爱家促进法》:我们不是夫妻,我们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相亲相爱又相怜的两个人。
《冈本一平论》:他只是因为“这个人”符合当时的眼光,才在偶然之下与我结婚。
《写给一平》:只要你健全而耀眼,那么我产生扭曲、成为阴影,也是理所当然的。
《写给巴黎的儿子》:你的爸爸扛着你曾经用过、如今已坏的颜料箱写生,他想念你。
《她的早晨》: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自己的倔强、傲慢及洁癖。
《异国饮食记》:餐厅与老顾客之间的爱情从挑一条餐巾开始。
《东海道五十三次》: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抵达终点,而在于满怀憧憬地抵达一个又一个目的地。
《家灵》:尽管老公放荡,总会有一个人,用生命来安慰你。
《买豆腐》:外国人的爱情像黏糊糊的饭,很快就腻了,吃过之后又很容易饿。
《娼妇莉赛特》:以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养着那个又爱又恨、不务正业的男人。
《鲤鱼》:鲤鱼蕴藏着天地间的一切道理,而恋爱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
═════════════
今后,在文学的世界里,像冈本这样丰盛而深奥的女性,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出现?我不禁感到我身边的温暖都消逝了。
——川端康成,小说家、评论家
加乃子是我所知道的女人当中,最优秀聪明的人。
——芥川龙之介,小说家
冈本不只是少见的坚强的女性作家,她那丰富的艺术天分也是无人能及的。日本的女性文学家之中,她那纯粹的美、艺术性的激情,是应当受到重视的。最近她写了几部杰出的小说,每一部都超越了男性作家的境界。冈本身为作家的才能逐渐成熟,任何人都对她抱有敬畏之情,不知道她将成长到何种地步。
——今井邦子,诗人、小说家
在加乃子的小说中,能看到她的曲线、颜色、厚度、音调、眼睛移动的方式、言行举止,但是,当加乃子真的出现时,却无法一眼看透她,觉得好像了解了什么,又不怎么了解。
——宫本百合子,小说家、评论家
在我所知的女性作家中,就只有她身上具有某种非凡的才能,不过,当那种非凡的才能开始慢慢展现在小说里时,她却不幸过世了,实在是令人惋惜。
——小林秀雄,评论家、编辑、作家
被丈夫称为观音菩萨的日本女作家,只有冈本加乃子一个,而且她的儿子冈本太郎是以大阪世博会太阳塔闻名的艺术家。多么厉害!
——新井一二三,作家、明治大学教授
2022年10月9日 已读
柔软而绮丽。
“假如判断价值的标准在于大量、随处都能生长,看得最腻、最常见的,不正是人类自己吗?”
“被吃掉的小鱼很可怜,吃掉它的我也很可怜啊。不管是谁,都不堪一击。不过也只有这样而已。我不打算讨老婆。可也想找个人来疼。想找人来疼的时候,只要见了那小鱼的样子,我那空虚的心情也就消逝无踪。”
阿京小姐见了她的样子,也没要求她回答,说:“即使人类有灵魂,我的灵魂好像成了空壳。所以,不管我面对谁,我再也感觉不到灵魂碰撞的感觉了。唉,人类的灵魂互相碰撞,到底是什么感觉?”
“至于这场恋爱关系,一方悟道后,另一方也提不起兴致了。所谓的悟道,指的是亲身体验生命的普遍性及流通性,得知一条鲤鱼亦蕴藏着天地一切道理,同时,得知恋爱并非人生的一切,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而已,绝对不能因为这一小部分而让人生停滞不前。”
a小说诗歌虚构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时间的女儿 豆瓣
The Daughter of Time
7.1 (16 个评分) 作者: [英] 约瑟芬·铁伊 译者: 王星 新星出版社 2012 - 10
一部独一无二的历史推理小说,甚至很“不像”一本推理小说。小说中所谓的案件是英国历史上一宗家喻户晓的故事:理查三世为了篡取王位,谋杀了囚禁在伦敦塔上的两个小王子。 “罪行”令人发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兰特探长却根据他缜密的推理,一举推翻了流传四百年之久的历史定论,并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听来或看来的那样!
2022年10月15日 已读
形式很有意思。探究過去的事,覺得是日常能夠擁有的趣味的極致。想到冰菓。會再看一本她的。
a小说诗歌虚构 新星出版社
人间椅子 豆瓣
人間椅子
8.0 (100 个评分) 作者: [日] 江户川乱步 译者: 王华懋 新星出版社 2011 - 7
《人间椅子》为《江户川乱步作品集》第三卷。一共收录江户川乱步所撰写的变格推理短篇十五篇。《人间椅子》是乱步的第二十一则短篇。写一位有名的女性作家,收到一个沉甸甸的信封,打开看到一封很厚的书信。内容是一名椅子工匠的告白,他说曾经躲进亲自制作的豪华椅子里,最初被送到饭店,观察并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几个月后椅子易主,变为一位富裕的外交官座椅,其夫人是有名的作家,工匠爱上了作家……是一篇异想天开的猎奇小说杰作。
他人事 豆瓣 Goodreads
他人事
6.9 (13 个评分) 作者: 平山夢明 译者: 黃薇嬪 小異出版 2008 - 9
《他人事》是繼平山夢明獲得2007年度「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一名之後的最新力作!
想要閱讀這本書,請先拋開一切希望……
我思考著,何謂恐怖。
找不到正確答案。就在我茫然佇立在迷途之時,
突然注意到,最恐怖的意外,總是出現在新聞報導上,
這個世間包藏的虛無與冷漠,正是恐怖最豐潤的來源。
─平山夢明
遇到有人發生車禍卻漠不關心還看一旁看笑話的男人。
決心殺害有暴力傾向的繭居兒子並支解其屍體的父親。
闖進獨居女人屋子進行摔角遊戲虐待致死的鄰居男孩。
假裝尋死者來誘惑並愚弄欲自殺女子的冷血年輕男子。
無法溝通的他人逐漸侵襲而來,是何等恐怖?
刻劃人性黑暗,挑動潛在恐懼,爆發感官刺激,導向極限狀態的14篇作品。
曾被平成國民作家宮部美幸描述為「超級異形大師」,芥川賞得主中原昌也稱他是「現代最狂放的重血腥作家」,推理作家綾?行人也稱他為「地獄超絕技巧師」,妖怪作家京極夏彥則說他是既瘋狂又細膩,前衛文學研究家柳下毅一郎更是乾脆,直截了當的讚頌他為神!他就是素有「寫實怪談的超級巨星」之稱的平山夢明,《他人事》是繼平山夢明獲得2007年度「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一名之後的最新力作!以「貼近身邊的陌生人」作為恐怖想像力的創意來源,描寫視生命如草芥的陌生人,將他人之痛苦、脆弱,視為可以玩弄的遊戲心態。並藉由強烈的反差,來製造殘酷至極、令人感到心寒的黑色幽默。
〈他人事〉
這場景,我曾在電影上見過,卻壓根兒沒想到自己會卡在翻落懸崖的車子裡。伸手摸摸膝蓋,指尖陷進爛桃子似的肉裡,被夾在破碎儀表板底下的腿動彈不得。遇到這種慘事,那男子還若無其事、悠哉的丟了一把線鋸給我:「用來鋸骨頭綽綽有餘,鋸吧,別客氣了。」
〈支解吾兒〉
咱們家有個怪物,就住在上樓左邊最後一間房間裡頭;高一百八十七公分,重應該超過一百二十公斤。製造者是我和我老婆;我釋放出的蛋白質基因體在老婆肚子裡結果,等那傢伙取得肉身後,待不了十個月就破他娘的子宮出世;回想起來,那怪物連出生的方式都很任性。
〈只吃一口就……〉
「我剛剛綁架了妳的女兒。」某天傍晚,我打開門,一名男子這麼對我說。「我想再一次為妳先生做道美味的料理。」過了一會兒,我聽見平底鍋煎肉的滋滋聲。「請嚐嚐。」我的心裡突然湧上一陣不安,只見嘗了一口肉的老公突然發狂:「你竟然殺了我女兒!」
〈老媽與齒輪〉
我注意到手指末端呈紫色,就像死人的手指一樣。而茶子原本雪白的肌膚不見了,現在變成如橡膠般的淺綠色皮膚。「我已經跟死掉沒兩樣了。」她說。已經對一切厭倦透頂的我,不管是老爸或老媽,看到那些傢伙就覺得活著真累。所以這對我來說,正好是個機會。「沒關係,我們一起腐爛吧!」
〈幼貓與天然瓦斯〉
「我們想和阿姨妳玩摔角。」兩個露出爽朗笑容的運動少年說。開什麼玩笑!突然闖進屋來說要在這裡摔角?「啊……那隻手不行……」劇烈疼痛竄遍皮膚、肌肉與骨頭之間。昨天還很幸福,怎麼在二十四小時後,變成這副手臂關節碎裂、口吐鮮血的模樣?
〈退休日大逃殺〉
骯髒的傢伙!有人大喊。包圍犬山的人群越來越貼近;他面前的每一張臉上此刻都浮現濁黑的怒氣,看來像是在壓抑「暴力本能」破體而出。……這就是退休獵殺呀。犬山後悔自己過於天真的評估。這才發現,到昨天為止的忠實與友好,全是他們為了今天而做的掩飾。
〈召喚恐懼〉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尼娜只是讓人陷入恐懼的幻象。」老爹說。「如果幻象沒解除,會怎麼樣?」老爹握拳的手在腦袋旁邊轉了兩三次後,張開手掌。「就會──啪!」正如他所說,阿平翻白眼、嘴裡像螃蟹一樣吐出大量白沫。
〈傳信貓〉
千紗凝視醬油皿中的手指,注意到指腹側面有「割痕」,看來像是美工刀造成的痕跡……千紗的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拿來醬油罐在傷痕累累的指腹上滴了一兩滴醬油。褐色的液體為傷口著上顏色,白色的指腹上浮現傷痕組成的文字??「救我」。
〈傷腦筋的烤肉〉
男人一隻手上拎著鐮刀,緩緩從帳篷陰影處現身。他的臉上濺著點點鮮血,看來像長了青春痘;鮮血像麥芽糖一樣從鐮刀的刀刃處流下,滴落在河岸的石頭上。怎麼會這樣?我們只是來這裡烤肉,哪有一家子和樂融融來烤肉卻死掉的?
〈雷薩雷很可怕〉
「老師,我已經受不了了。學校對我而言是地獄,老是被雷薩雷欺負……我決定在本月八日一死了之。詛咒那傢伙下地獄。」二年D班導師陸續收到一封封預告自殺的密函,是霸凌事件?雷薩雷又是誰?日子一天天逼近,學生當真要集體自殺?
〈瘋狂甜心〉
在ⅩⅢ星球進行地球化開發的囚犯們,遭遇到原為軍用洩慾機器人「甜心戰士」的反擊,生存者的數量急遽下降低。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宛如完美女人化身的甜心戰士,進行毫無人性的殺戮。
〈達爾文與越南西瓜〉
Q路線不是我們這種一般送貨司機有資格擔任,聽說工作內容和政府有關,詳細情況屬極機密。車後有個安置病患用的窄床,上面有數條皮帶,車廂壁架上還有電擊槍與手銬……我發現自己面對的「打工」非同小可,是顆超狗屎的定時炸彈。
〈人間失格〉
「抱歉,妳可以改天再死嗎?」那名陌生男子如此說。「我和女朋友半年前一起在這裡跳河自殺,卻只有我獲救,所以今天晚上我要來自我了斷。本來以為這種時間來,就不會有人打擾了。」開什麼玩笑!你選其他天再自殺吧,我要先死。
〈老虎的肉墊是消音器〉
工廠員工有上千人,午餐時間餐廳人多混亂到難以置信,可憐的是,出入口只有一個,而且得依輩分排隊。要早點吃到飯,只能靠捷徑,要抵達那個捷徑,必須想辦法越過輸送帶。而輸送帶全年無休持續載送、壓裁著金屬板,所以必須看準沖床打開那瞬間……
2022年10月19日 已读
看封面真的有吓到,打开后发现没那么吓人,甚至没看过的唯一一本乙一恐怖。有点儿荒,虽然是恐怖向,却会觉得好笑,大概是过于一本正经的时候又有很多语气词w
a小说诗歌虚构 小異出版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豆瓣 Goodreads
7.4 (113 个评分) 作者: [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译者: 施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9
◆编辑推荐:
★二〇二一年国际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短名单作品!
★入选二〇二一年度《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十大好书!
★入选奥巴马二〇二一年夏季阅读书单!
★《纽约客》《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卫报》等推荐作品!
★ 科学与道德、天才与疯狂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 打破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创造出一种迷幻而冷峻的叙事风格。
◆我很痛苦,又感到很无助,眼睁睁看着我的时间观念、我坚定的决心、我的责任感和分寸感都被一并摧毁! 这美妙的地狱,除了你们,还能归功于谁呢?请您告诉我,所有这些疯狂是从何时开始的?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了?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内容简介:
智利当代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的代表作,收录了五则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短篇小说,小说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全书主要讲述了“毒气战”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黑洞理论”的提出者卡尔·史瓦西、得了肺结核的埃尔温·薛定谔以及天才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等一大批科学巨匠,是如何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人类取火的。
◆媒体推荐:
拉巴图特将哥特式小说的光芒投射到了二十世纪的科学上,在五个自由而浮动的小插曲中,讲述了知识与破坏、光辉与疯狂的血缘关系……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本书与温弗里德·塞巴尔德或奥尔加·托儿卡丘克的作品有着家族关系:一系列叙述歪曲传记,但也冒险进入想象领域。这本书里的故事相互嵌套,它们与现实的联系点几乎不可能完全确定。
——《纽约客》
黑暗而耀眼!拉巴图特展示了恐怖与美丽、拯救生命与毁灭生命之间难以割断的联系。这本书——尽管博学而令人难以忘怀——顽固地坚持将科学进步的奇迹与历史的暴行联系起来。
——《华尔街日报》
拉巴图特提供了一种修饰的、异端的、彻底引人入胜的描述,讲述了引发二十世纪一些最伟大科学发现的个性和疯狂的创造性。作品的主题是人类探索的全部动力和其中的危险。
——《出版人周刊》
拉巴图特写了一部反乌托邦非虚构小说,背景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卫报》
2022年10月20日 已读
好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读的时候有觉得感动,和读人类群星时拥有了类似的精神满足感。但可能是上了年纪,对于通过挑拣浪漫与接近奇迹部分组成的一生,失去了百分百共鸣的能力,短短数语怎么可能能完美描绘呢。还有一个原因,是读的时候在想作者怎么好像躲在门缝里看见一些事似的,不大信道听途说和写成小说感的内容,却没料到虚构的部分比以为得多那么多!薛定谔和疗养院院长女儿的故事差点儿就当成真的分享出去了啦啊喂!
最喜欢的可能是心之心吧,说望月新一和克拉克·肯特长得相似、格罗滕迪克像福柯的孪生兄弟,令人印象深刻,其次是史瓦西奇点,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其次。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最蓝的眼睛 豆瓣
The Bluest Eye
8.6 (53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妮·莫里森 译者: 杨向荣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8
★ 邪恶的人以邪恶的方式去爱,残暴的人以残暴的方式去爱,软弱的人以软弱的方式去爱,愚蠢的人以愚蠢的方式去爱。
★ 《时代周刊》十大争议书籍 | 美国图书馆协会百大禁书
★ 耶鲁大学文学公开课指定阅读书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处女作
那一年的秋季,金盏花没有发芽。当时,我们以为那是因为佩科拉怀了她父亲的孩子。
很久以后,我和姐姐才承认我们的种子不会长出绿芽了。我们的天真、信念跟她父亲的兽欲或者绝望相同,全都颗粒无收。佩科拉的父亲死了,我们的纯真也死了。种子枯死了,她的孩子也死了。
2022年10月22日 已读
真实的年代带来了沉浸感,读者也要化身成主人公,孩童的视角将残酷描绘成了扭曲的美,是一部好作品,可以欣赏,说不上喜欢。
a小说诗歌虚构 南海出版公司
奥德赛 豆瓣
作者: 荷马 译者: 陈中梅 译林出版社 2003 - 2
战烟早已消尽,特洛伊城已毁灭十年,然而希腊联军中最机智的英雄奥德修斯还未回到他的家乡伊萨卡。他还在海上漂流。归乡的路为什么这样艰难?原来是海神在与他作对。 命运注定了奥德修斯的十年漂泊、九死一生。他经历了可怕的山洞、吃人的国度和忘果之乡,也得到了风神的招待、女仙的帮助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大力支持。他的妻子、美丽坚贞的裴奈罗佩不知他的生死,还在苦等着他,却已被蛮横的求婚者
2022年11月4日 已读
读的是这个版本,封面却完全不一样,没这么丑(原来是有三版)。看完第五卷了。忒勒马科斯出航的夜晚很有画面感,父与子那本里提到的自觉都有注意到,比如海伦的下药。
奥德修斯终于登场,不过目前只看到他的弱,甚至会将他流泪的样子脑补出嘤嘤声,不愿同床的后十几行就欢度夜晚了……神怒之下的人与海洋搏斗,真是可怜,注卡鲁普索骂得还挺解气的,注释一直在提荷马的另一本,还有很多译者自己的理解,所以都不看了。
食完。奥德修斯是雅典娜的推し,最终赢家应该是雅典娜。希腊人崇尚着神明,没有信仰者觉得固然有动人的时刻,到底还是有些难以为这个故事流下眼泪。最激荡人心的还是最后的大场面,但译者自身带有解析性的注释完全可以做成小册子。
a小说诗歌虚构 译林出版社
悠悠岁月 豆瓣 Goodreads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妮·埃尔诺 译者: 吴岳添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悠悠岁月》是作者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和写作、在退休后经过充分思考和推敲的力作,也是对她以往作品的高度概括和综合,采用“无人称自传”方式,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时代演变,写出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一经出版即获法国杜拉斯文学大奖。
2022年11月5日 已读
特别喜欢最后的部分,但只是因为我与它最接近。是一部时代的剪影,埃尔诺试图抹去自己的存在,可但又比任何人了解故事里的“她”的所思所想,3.5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张俊美的脸 豆瓣
To Love and Be Wise
作者: [英] 约瑟芬·铁伊 现代出版社 2017 - 1
2022年11月6日 已读
太有巧思了。很喜欢娓娓道来的山雨欲来感,能嗅到潮湿的空气,事件来得那么自然,完全没有故弄玄虚,夸张烘托,非要出事的感觉。决定再看一本Tey。
a小说诗歌虚构 现代出版社
2022年11月12日 已读
看得我好痛苦,没想到这么痛苦,真的有人会一个字一个字看吗,我一目十行都觉得“天啊怎么才写到这里”。比起动画,只能说感情描绘方面更有代入感,因为是第一人称吧,能感觉对新世界的疏离和主人公心情的转变……看到姐姐的成人礼就受不了了,不过还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内容。设定的铺开有些意思,但还是太长了……
a小说诗歌虚构 toブックス
本好きの下剋上 第一部「兵士の娘II」 豆瓣
作者: 香月美夜 / 椎名優 TOブックス 2015 - 2
見知らぬ世界で、貧しい家の幼い少女マインに生まれ変わってから一年。彼女は本が大好きにも関わらず、手に入れるどころか、読書さえ難しい中、本作りに追われる毎日だった。何とか文字を書き残すべく奮闘するも失敗続きで前途は多難。おまけに「身食い」に侵されて寝込んでばかり。持ち前の頑張りで、お金を稼ぎつつ、近所に暮らす少年・ルッツの助けもあって、ようやく本格的な「紙作り」が始まるが……さて、一体どうなるやら?
緻密な世界観と多くの魅力的なキャラクターで大人気を集める本作が発売前からの声援を受けて、急遽2か月連続刊行決定! 書き下ろし短編2本を含む、本好きのための、本好きに捧ぐ、ビブリア・ファンタジー第2弾!
2022年11月22日 已读
救救孩子……虽然是写得很详细啦……只想体会一下魔法全面展开时的惊喜……为什么要看这么细致的幻想作品……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不去看十二国记而是在看这个呢!
a小说诗歌虚构 toブックス
安娜·卡列尼娜 豆瓣
Anna karenina
9.2 (66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草婴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 8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2022年11月13日 已读
人们就是时代里的一粒沙,忙忙碌碌,思索万千,最后还是落在生活上。
在陀的作品里其实很难看到他的影子,但这里能明显看出托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加在了列文身上,而他写这样多,竭尽全力主要想到达的,就是这一个。可能扯了很多,但语言比较平实简洁,没有漩涡,所以十分清晰。至于安娜,我对她并没有太多感情。
必须承认,我还没到喜欢托的时候。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文艺出版社
少年吸血鬼阿曼德 豆瓣
The Vampire Armand
作者: Anne Rice 译者: 洪凌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2009 - 5
《少年吸血鬼阿曼德》(1988)為安.萊絲「吸血鬼紀事」的第六部。(前五部分別為《夜訪吸血鬼》、《吸血鬼黎斯特》、《天譴者的女王》、《肉體竊賊》、《惡魔蔓諾克》。)
擁有少男外貌與永恆青春的阿曼德,五百年的年華流轉。情節綜合古今,場景橫跨歐亞美各地。(君士坦丁堡、威尼斯、基輔羅斯、巴黎、紐約、紐奧爾良。)
在吸血鬼系列之前出版的小說中,阿曼德只是一個小角色。他外型如天使般俊秀,但性格冷酷,心思細膩而愛恨分明。在本書中,阿曼德成為主角,向吸血鬼大衛‧泰柏特敘述自己五百年來的生活種種。阿曼德成為吸血鬼時,約在十六世紀初,當時年約17歲,身高五呎六吋。他在基輔時本名安特烈,之後被馬瑞斯稱為阿曼狄歐(為上帝所愛的人),接著再被亞麗珊卓取名為阿曼德。
他原是出生於基輔羅斯貧苦鄉村的男孩安特烈,被父親強拉外出打獵卻被土耳其人俘虜、賣給妓院。儘管被加以威逼利誘,但他始終拒絕出賣自己的肉體,在幾乎瀕死的情況下,吸血鬼馬瑞斯把他從地獄中解救出來,卻也使這位俊秀美少年成為同類,從此過著五百年游移於黑暗之中的異界生活。
馬瑞斯稱阿曼德為阿曼狄歐,他與馬瑞斯的學徒男孩們共同學習文藝武術,浸淫於文藝復興的藝術中。他曾於瀕死之際,遊歷天界,體驗到愛即一切;而在基輔的歲月中,他是個天才畫師,聖像對他有深遠意義。阿曼德帶有純真的聖徒之心,以及深沈旺盛的虔誠信仰……
1499年馬瑞斯遭吸血族攻擊,為火焰吞噬。侍奉撒旦的吸血鬼領袖桑提諾救了阿曼德。阿曼德經過折磨後,加入桑提諾及亞麗珊卓,經過傳承,最後他前往巴黎領導當地吸血族,此時名字由阿曼狄歐改為阿曼德。18世紀時黎斯特出場,吸血鬼劇場誕生。1870年路易斯從美洲前來巴黎。阿曼德愛上路易斯。之後阿曼德愛上了少年記者丹尼爾。阿曼德曾經設立無邪者的巴黎巢穴以及夜島,歷經天譴者的女王大屠殺……
黎斯特愛戀上人類朵拉,歷經被吸出地球大氣層;而阿曼德則是追尋聖容而奔日,被焚燒但未亡。接著出現在在紐約,解救了人類西貝耶和小班杰……黎斯特現今陷入沉睡中,他親睹過天堂與地獄,實情為何?聖帕,上帝的容顏如何影響阿曼德?在歷經種種試驗與磨難,阿曼德重拾信仰,也從仰望馬瑞斯的學生蛻變為引導他人的導師。
2022年11月17日 已读
真的不敢相信這本書這麼多年竟然還沒有簡中版,出新劇以為文藝復興其實阿姨真的過氣了嗎……!
a小说诗歌虚构 時報
死魂灵 豆瓣
作者: [俄] 果戈理 译者: 满涛 / 许庆道 2018 - 6
《死魂灵》的目标是“从一侧面来表现全俄罗斯”,它的出版“震撼了整个俄罗斯”,也使果戈理跻身于世界级经典作家之列。小说通过骗子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以图营利的奇异故事,全方位揭示了帝俄社会的腐败和农奴制没落的真相,由此对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俄罗斯心灵的真实状态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剖析和观照。果戈理善于通过喜剧性的细节来折射生活被肢解、生命被窒息、生存被僵化的艺术才华,在本书中得到了最出色的表现。
2022年11月27日 已读
虽然从开头惦记着围绕死魂灵的谜题,但并不只是因为想知道答案就不知不觉就看完了,好似度过了一段受到被魔术影响的时光!明明主人公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怎么会这么有魅力,因为这份生动感,改成戏剧的剧本也一定非常不错。之前对它一无所知,没想到第二部分是残篇,有点难过,4.5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错乱 豆瓣
Insensatez
7.0 (26 个评分) 作者: [萨尔瓦多] 奥拉西奥·卡斯特利亚诺斯·莫亚 译者: 张婷婷 2022 - 5
历史与现实充斥着疯狂与暴力,我们何以抵御精神错乱?
拉美后“文学爆炸”时代重量级作家
荒诞不经的黑色喜剧,引人深思的现实寓言
波拉尼奥、詹姆斯·伍德、乔治·桑德斯、朱诺·迪亚斯 推荐
🎭内容简介
一位毒舌作家逃亡在国外,莫名发现自己被一个教堂雇去编辑一份长达一千一百页 的口述档案。这份档案记录和揭露的,是十年前军队对当地原住民骇人听闻的屠杀事件,其中包含很多受害者的泣血证词。
在编校的过程中,他不断为证词中如巴列霍诗歌一般醇厚的字句而沉醉。从受害者的自述“我的脑子缺了一块”,到亲人的哀叹“那些房子,它们在伤心,因为里面早已无人……”,再到最直击人心的“我们都知道谁是杀人犯”。他的意识逐渐被吞噬。像一只正走向祭祀场的羔羊,他因病态的妄想而陷入神志错乱,直至分不清历史与现实,不可避免地对施害者和受害者都产生了认同。
而与之相对应的,他也身处真正的危险之中。毕竟,大屠杀的刽子手们仍然统治着那个不具名的拉美国家。
🎭编辑推荐
1.拉美后“文学爆炸”时代重量级作家代表作,众多欧美名家倾力推荐。
★ 西班牙语文学界最高奖项之一曼努埃尔·罗哈斯奖章获得者。
★ 莫亚的作品不仅畅销本国萨尔瓦,更斩获诸多国际声誉,受到诸如罗贝托·波拉尼奥、詹姆斯·伍德、朱诺·迪亚斯、乔治·桑德斯等欧美名家倾力推荐。
★ 他使萨尔瓦多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有了一席之地。
★《错乱》是作者首部译入英语等12种语言的小说代表作,入围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作者手稿已被马德里塞万提斯学院珍藏。
2. 一部荒诞不经的黑色喜剧,在爆笑与不安之间获得一次癫狂眩晕的阅读体验。
★ 莫亚的文字风格强烈,被誉为“磕了药的卡夫卡”“中美洲的托马斯·伯恩哈德”。
★ 叙述者以喋喋不休的语流、时喜时悲的辩白,将读者裹挟进一个荒诞与恐惧交织的词语旋涡中,使其以加速度坠入癫狂的意识深渊,在荒唐爆笑和痛苦不安之间摆荡,这将会是一次不可多得阅读体验。
3. 一篇引人深思的现实寓言,见证历史的同时,思考在同样充斥着疯狂与暴力的今天,我们何以抵御精神错乱?
★ 中美洲以其特殊的历史,至今仍是全球暴力现象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小说原名《我们都知道谁是杀人犯!》,其背景就是长达36年的危地马拉内战期间军队对国民犯下的种种暴行。
★ 莫亚以其“最懂得如何叙述恐惧”的大师之笔,不仅生动展示了中美洲历史中的野蛮与疯狂,也深刻描摹了人类普遍的冲突与心灵奥秘,堪称一篇精妙的现实寓言,引人深思。
🎭名人推荐
(莫亚的)写作仿佛发自其祖国的诸多火山之底。……他作品中犀利的幽默,仿如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又似一颗定时炸弹,足以威慑那些蠢蛋(民族主义者)脆弱的稳定感,让其失控,恨不得把作者吊在公共广场上。而实际上,对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来说,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高的荣誉。
——罗贝托·波拉尼奥
一位风格强烈的作家。在其精悍的小说中,他以情感强烈的讽刺笔调攫住一个虚构概念,然后再不断对其进行挤压,再挤压。
——詹姆斯·伍德,文学评论家,《小说机杼》作者
仿佛磕了药的卡夫卡。
——雅沙·霍夫曼
奥拉西奥·卡斯特利亚诺斯·莫亚是当今最具创造性的小说家之一。他对人类状况的探索,植根于他对政治和心灵奥秘的深刻了解,具有无尽的魅力,他是一个世界宝藏。
——克里斯托弗·梅里尔,联合国国际写作计划负责人
奥拉西奥的小说是理解中美洲现实和当今文学意义的关键。他是与时代最息息相关的在世作家之一,对人类冲突及矛盾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为有他作为西班牙创意写作硕士课程的一员而感到非常自豪。
——阿娜·梅里诺,艾奥瓦大学西班牙语创意写作项目负责人
我力荐奥拉西奥·卡斯特利亚诺斯·莫亚的这部极其优秀的作品:在一个不具名的国家,一位作家接下一份编辑记录了军队暴行的报告的危险工作。它仿佛一段堕入地狱之旅,也是一个关于人何以为人的故事。
——朱诺·迪亚斯,普利策奖得主,《奥斯卡·瓦奥的短暂而奇妙一生》作者
它的成功取决于叙述者富于尖刻的喜剧性、黑暗而分裂的声音。
——亚伦·舒尔曼
莫亚有着罕见的才华,他写的小说,节奏快速而内容完满——让人感觉大气,同时形式上又美妙且富于戏剧感……读完这部作品惊人的结尾,你又会重新回到开头,惊艳于他的大师手笔和见识。
——乔治·桑德斯,布克奖得主,《林肯在中阴界》作者
一部技艺精湛的道德寓言,仿佛卡夫卡去拉丁美洲寻找写作素材了。
——罗素·班克斯
和卡夫卡一样,莫亚以讽刺之眼关注官僚是如何成为独裁者的同谋的……从荒谬写到恐惧,又回到荒谬,这和《城堡》有某些相似的特质。
——汤米·瓦拉赫,美国公共广播新闻杂志《世界》
如同已故的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错乱》中的叙述者“仿佛是一条蛇,他会发出咝咝响,会吐出剧毒”,但莫亚又能将伯恩哈德式长句自如地扭转,从而为其所用。
——The Millions
莫亚将焦虑变成一种艺术形式、一种反抗行为。……他使得萨尔瓦多在文学版图上有了一席之地,让它在国际上有了独立于头条新闻的存在。
——《国家》
衡量小说死活的一个指标必须是其政治相关性,而拉美文学反复出现的繁荣现象与该地区如同无底洞一般的战乱和纷争有很大关系,这并非巧合。……作为一个文体家,莫亚与波拉尼奥并不是特别像,但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他们很相似。在结构和长度上,《错乱》让人想起《智利之夜》或《遥远的星辰》……这三部作品都将叙事权交给了一个越来越不可靠的政治暴力的见证者,通过某种文学野心或学术研究的怪癖,他知道了太多。
——《纽约太阳报》
2022年12月4日 已读
好微妙的一本,作者写得小心翼翼的感觉,从后记来看,是他的本意,他不想被严肃的存在限定。既然如此,觉得我也没必要因为它背后的真实过去,而对这个故事有更多的喜爱,3.5
a小说诗歌虚构 花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