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说诗歌虚构
树上的男爵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The Baron in the Trees
9.2 (391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吴正仪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一次倔强的反抗,让科希莫从十二岁起就决定永不下树。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是不是真的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最终与他们在一起?
2023年4月3日 已读
可能过了会特别喜欢他的年纪了吧,但那个时候读这本,大概也不太能体会到如今的感觉。常见的古典题材是走入荒野和进入现代社会,前者最早应该是被困在喀耳刻身旁的奥德修斯吧(著名的就太多了),后者印象最深的是brave new world,读这本开头一下就想到了……通过树上和树下的分割创造出了能钻入读者心中的空隙,并由此建立了两个世界,带来了一定程度不协调感。很清楚也没有必要觉得难过或者孤独,但就是会不可控地子第三者视角去看,其实这应该不是男爵体会到的,很像是在做同人解读,3.5
a小说诗歌虚构 译林出版社
城堡 豆瓣 豆瓣
作者: 卡夫卡 译者: 韩耀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7 - 11
《城堡》是卡夫卡长篇小说杰作。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交涉。城堡就位于眼前的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还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
2023年4月3日 已读
很久没读到如此令人受折磨的书了,放弃了电子选纸质真是明智。在过程中一直呐喊,结局虽不出所料但也令人进入更无奈的痛苦里……好像在看超现实主义的画并且自己也是其中一员,逐渐扭曲着。曾使人坠入类似境地的《砂女》和《混凝土岛》全然不及。更多还是愤怒,可能是已见到过,并还在试图逃脱吧,觉得卡夫卡和两个马克思是以不同体裁写出了相同内容。
读之前完全不了解作者生平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读感。会想到一些第一人称中年人奇幻故事(其中当然包括村上但他并非唯一一个),似乎也想接近挣扎的主题,但根本挨不上这个的边。
早先只读过The Mertaphorphisis,那时真是想不到卡夫卡的心象如此……令人窒息。不不不,从人变虫也能看出来的,但没预料到会不健康()到这本的程度,間違っているのは彼ではなく、この世界だ!
a小说诗歌虚构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女教授 豆瓣
La Catedrática
作者: [西] 玛利亚·洛佩斯·比利亚尔基德 译者: 包尉歆 2022 - 7
梁永安教授推荐!
世界上首位站上大学讲台的女教授的人生故事
她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小姐,
更是冲破藩篱,铸就自己黄金时代的坚韧女性
🎓
编辑推荐:
◎ 沉寂了近五个世纪的女性生命故事,终于穿透历史的幽暗而来,发出它应有的回响。
15世纪末的西班牙,迎来文艺复兴的曙光,却仍然充满性别偏见。即便身为贵族,路易莎·梅拉德诺也面临着难以跨越的障碍:女人是无法进入大学课堂的。不过,她求知的脚步,绝不退缩;她不 羁的灵魂,渴求激情。凭借聪敏与执着,她冲破种种藩篱,成为世界上首位站上大学讲台的女教授。
然而,历史上却鲜有关于她的资料。可以想象,在历史的幽暗中,又有多少像这样波澜壮阔却又沉寂的故事?如今,这段近五个世纪前的故事,经由书写,终于发出它应有的回响。这可堪一场女性的胜利。
◎ 多视角叙述,立体呈现主人公鲜活的一生,也折射出彼时所有女性共通的悲欢命运。
本书由路易莎生命中的多位主角分章叙述。仿如手持摄像机,作者带我们潜入历史现场,立体呈现一个女人鲜活的一生:她是伶牙俐齿的女童,是坠入爱河的少女,是爱而不得的情人,是方法独到的大学教授,是顽强昂扬的独行者……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对自身命运毫无掌控的公主、无奈委身权势的侍女母亲、视女性为猎物的男作家……仿如棱镜一般,他们也折射出彼时所有女性共通的悲欢命运。她们,也是千千万万的你我她。
◎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世情群像,其人其情,无不声口毕现,历历如绘。
这里有王宫贵族,也有羊倌仆妇;有少女的闺中心事,也有文人的出版热闻;有印刷坊的技术讨论和忙碌争吵,也有大学里的琢磨切磋和钩心斗角……作者以充满细节之笔,令那个风云变幻的世纪跃然纸上。
◎ 一场跨越五百年的巧妙缘分,这更成为我们阅读此书的绝佳理由。
女主人公所在的西班牙最古老的学府——萨拉曼卡大学,亦是译者目前求学之地;而剥夺了女主人公宝贵时光的疫情,如今同样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两位女性(学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历史,却被忽视了近五个世纪。
1487年,索里亚,本地才子佩德罗受女王之命,去给一户望族当家庭教师。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卓尔不群的女童。
1492年,巴塞罗那,天主教国王为迎接自新大陆凯旋的哥伦布致辞,台下众人被大航海家带回的一只“野兽”搅得骚动不安,而一位少女的出现改变了局面。
1502年,萨拉曼卡大学,在西班牙最古老学府的开学典礼上,如山似海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个女人的身影,全场男士无不哗然。
…………
这些蒙太奇镜头的主人公,便是路易莎·梅拉德诺。她是世界上第一位站上大学讲台的女教授。15世纪末的西班牙,女人还不能出现在课堂中,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但这个传统最终却被路易莎打破。
而她精彩的一生,却并未在历史上留下只言片语,最终她在静默中死去。

名人推荐:
重新创作路易莎·梅拉德诺的人生故事是对记忆发出的挑战,也意味着在对抗那些试图抹去女性声音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西班牙《独立报》
作者饱读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带我们历览当时宫廷的日常、教学的秘密、大学的钩心斗角、印刷商的常态、西班牙“黄金世纪文学”的作品,以及疫情给萨拉曼卡这样的城市带去了怎样的影响……也为这个基于真实人物的虚构故事提供了完美的背景。
——索尼娅·洛佩斯
这是一本动人心扉的书,在中世纪忽明忽暗的光影中,路易莎——欧洲大学史上第一位女教授缓缓走来。在她的人生路上,文艺复兴的暖风徐徐吹拂,哥白尼“日心说”的光芒照亮天穹,她乘着时代的人文主义大潮,独行于生命的唯一。她以无比坚定的步履,冲出贵族女子生活的藩篱,登上大学教席,打开了女性生存的新空间。这本书掀开了五百年前西班牙光辉的一页,这一页写满了路易莎的传奇。何为伟大的现代女性?细读这本小说,我们蓦然看到历史深处的精神来源。
——梁永安,复旦大学教授
2023年4月6日 已读
为了看另一本,先看了这一本,好苦作者努力过了,但十分难读,哪怕是第一人称也哪里让人入戏,太克制了……
a小说诗歌虚构 海峡文艺出版社
审判 豆瓣 豆瓣
作者: [奥]卡夫卡 译者: 宁瑛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7 - 7
《审判》是卡夫卡长篇小说杰作。K是一名银行襄理,某一天突然被逮捕,却未宣布罪状,行动也仍然自由。他四处奔走,遇到了许多人,律师、女佣、商人、画师、神父。为了还自己清白,他经历了许多既怪异、不可思议,却又似乎十分“合理”的事情……法律专业出身的卡夫卡,借由K的经历,用各种看似怪诞的行为和语言,展示了普通人无处逃避的荒诞与恐惧。
2023年4月4日 已读
抓狂。一场梦,梦里什么都做不了,因根本没有缘由的事动摇大半生活,受到为难,不得不奔走却徒劳无功,抓不住的暧昧关系,四处都是墙壁,想着干脆结束就好……说是没完成的作品,读完后也足以让人松口气了。
a小说诗歌虚构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变形记(2022年新版平装) 豆瓣 豆瓣
作者: [奥]卡夫卡 译者: 李文俊 等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8 - 5 其它标题: 变形记
《变形记》收录卡夫卡34部中短篇代表作,包括《法的门前》《判决》《关于譬喻》《变形记》《万里长城建造时》等。其中《变形记》讲的是推销员格里高尔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突然变成了使家人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变形后被世界遗弃使他的心境极度悲凉,几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来虽荒谬不经,却是震撼人心,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
2023年4月5日 已读
卡夫卡短跑终于结束了,最近再也不会想要看到他了,觉得卡夫卡百分百从他的梦里汲取内容,希望不要影响到我的梦(但若被困在这样的梦里我大多时候是会意识到并反抗的)。有一个短篇在审判里出现了,最喜欢《十一个儿子》这篇,它的文学性很强,有没有象征都没关系。这本短篇集和《城堡》那本开头对卡夫卡的简介一模一样,后者P71有一个“令人惊地”,不知道是错漏还是就打算这么翻。
a小说诗歌虚构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阴阳师·第一卷 豆瓣
8.2 (19 个评分) 作者: [日]梦枕貘 译者: 林青华 /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1
★最好看的妖怪小说 阴阳师第一卷!
★绝美收藏版,名家设计,赠华丽手绘书签
★文风低回婉转,余音绕梁,颇似《源氏物语》
★日文版销量突破500万部
★《阴阳师》讲述诡异的案件,却取抒情的调子。故事的结局一般来说并不惨烈,而多低回婉转,余音绕梁。——陈平原(北大教授)
--------------------------------------------------------------------------------------------------
《阴阳师.第一卷》含《阴阳师》与《飞天卷》。
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阴阳师安倍晴明,白衣飘飘,儒雅不羁;武士源博雅腰悬长刀,淳朴耿直。平安京异事频发,妖魅为祸,迷雾重重。看安倍晴明与源博雅,如何洞悉人心之咒,解决一桩桩动人心弦的诡奇事件!
2023年4月7日 已读
很适合围炉夜话,慢慢品味,其中也有文化相关的内容,后面的暂时不读了,我的读法读这个就是暴殄天物……
“北方有玄武船冈山,东有青龙贺茂川,南有朱雀巨椋池,西则配以山阳、山阴二道作为白虎,按照四神相应的理念,建成了这座都城。东南西北四方配以四神兽,东北角鬼门方位则置比叡山延历寺。这样的安排并非偶然。”
a小说诗歌虚构 南海出版公司
未来的夏娃 豆瓣
L’Eve Future
8.4 (5 个评分) 作者: [法] 利尔·亚当 译者: 李颦儿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 1
人类最终的梦想和命运是什么?是物欲横流还是纯洁的爱情。如果纯洁的爱情并不存在,那么现代科技能不能将“完美的情人”制造出来?
正如利尔·亚当所说:“如果我们的神和希望都不过是科学上的产物,那么我们的爱是否也应该科学化才可以呢?”
《未来的夏娃》是利尔·亚当在1886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描写一位和爱迪生同名的大发明家,利用电学原理制作了一个完美的女人,聪明又美丽,更有智慧,但是她毕竟只是机器人,人性、灵魂和科学的矛盾碰撞,就导致了一场类似浮士德的悲剧。
事实上,这种悲剧也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的梦想和命运的破灭。《未来的夏娃》影响巨大,直到一百多年后,安迪·鲁宾还以本书女主角为安卓(Android)系统命名,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则以本书为创作原本。一方面向这位预言家致敬,一方面和他一样走在一个充满痛苦思考的旅程上。
2023年4月9日 已读
看到“他身材挺拔,女人们看到他,会不自觉地去忖度他的肌肉”时有所期待,结果后面对女性描写完全背离。但这本还是有给人一种站在山上看日出的感觉,描写也特别好,尤其喜欢解说构造的内容,有一点震撼的。当然,也可能是边打游戏边看的,脑内分泌出了比较多的快乐化学物质,3.5
“无论用湿板棉胶摄影,还是针孔照相留下的影像”→想去了解一下相机的历史了,看《龙牙》的时候第一次出现这念头。
a小说诗歌虚构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白雪公主 豆瓣
作者: [日] 森川智喜 译者: 熊景涛 新星出版社 2023 - 3
◎日本新锐推理作家 森川智喜
第十四届本格推理大奖获奖作!
◎魔镜魔镜,谁才是超强名侦探?
奇想童话世界 ✕ 趣味本格推理
白雪公主化身侦探,眼前的命案,身后的追杀,凭智慧、勇气和无所不知的魔镜化险为夷!
------------------------------------------------
★内容介绍
魔镜啊魔镜,无所不知的魔镜——
凶手是谁?作案手法是什么?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请告诉我事情的真相吧!
童话世界的人物可以自由往来现实世界,白雪公主襟音玛玛艾也化身一名中学生,凭借“无所不知的魔镜”和小矮人的帮助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负责解答日常谜题。在一次委托中,玛玛艾遇到了劲敌——邪恶嚣张的侦探三途川理,两人的推理对决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来自“那边的世界”的皇后戴娜得知白雪公主将对她的皇位继承权造成威胁,于是她匆匆赶来,计划借三途川之手除掉玛玛艾……
コンビニ人間 豆瓣
7.0 (21 个评分) 作者: 村田 沙耶香 文藝春秋 2016 - 7
第155回(2016年上半期)芥川賞受賞作
36歳未婚女性、古倉恵子。
大学卒業後も就職せず、コンビニのバイトは18年目。
これまで彼氏なし。
オープン当初からスマイルマート日色駅前店で働き続け、
変わりゆくメンバーを見送りながら、店長は8人目だ。
日々食べるのはコンビニ食、夢の中でもコンビニのレジを打ち、
清潔なコンビニの風景と「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の掛け声が、
毎日の安らかな眠りをもたらしてくれる。
仕事も家庭もある同窓生たちからどんなに不思議がられても、
完璧なマニュアルの存在するコンビニこそが、
私を世界の正常な「部品」にしてくれる――。
ある日、婚活目的の新入り男性、白羽がやってきて、
そんなコンビニ的生き方は
「恥ずかしくないのか」とつきつけられるが……。
現代の実存を問い、
正常と異常の境目がゆらぐ衝撃のリアリズム小説。
龙彦之国绮谭集 豆瓣
ドラコニア綺譚集
7.3 (19 个评分)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译者: 王子豪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4
暗黑美学大师、西欧异端文化传道者、日本幻想文学大师——涩泽龙彦,以己之名划地称王,将其妖艳绚烂的独特世界观浓缩为十二篇精巧随笔!
涩泽风格最为浓烈的《龙彦之国绮谭集》简体中文版终于面世。
“拥有少女面貌的恶魔主义者,听起来不是很让人心旌摇曳吗?”
◎ 编辑推荐
☆ 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个人风格极其浓烈的作品
这位异色名家拥有三岛由纪夫亲自盖章的博学与才气,以己之名划地称王,将其妖艳绚烂的独特世界观浓缩为十二篇精巧随笔。
☆ 异端故事与幻想文学的趣味与畅快
从典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中国仙人朱橘,到或许是“唐璜”原型的西班牙浪荡子马纳拉,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食用则可得道成仙的衣鱼,到拿破仑在加冕典礼中所穿长袍上绘制的金黄色蜜蜂……
本书不仅网罗和洋古今的怪奇意象,还有着探究历史文化谜题的阅读快感和虚实转换的自由行文,充满了建立在博学与坦率之上的有趣。
☆ 旁征博引与易读有趣并行不悖的名家名作
博识、炫学、猎奇、甚至是重口味……这本在宗教、文学、民俗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知识中悠然漫步的随笔集并不艰深晦涩,反而有着能让人一翻到底的新颖与轻快。
◎ 内容简介
西欧异端文化传道者、幻想文学旗手、以妖艳绚烂的世界观著称的暗黑美学大师 —— 涩泽龙彦,将自己那一方小小的书房天地命名为“龙彦之国”。
在这片国土之中,他以没有双脚而必须不断飞行直至死亡的极乐鸟和睡梦中头颅脱离身体飞往茫茫夜空的飞头蛮等十二个奇闻异话为主题,以自由自在的笔法编织出横跨宗教、文学、民俗和艺术等领域的有趣篇章,构成了这部充满异端乐趣和奇思妙想的随笔集。
◎ 名人推荐
涩泽龙彦至今仍被称为异端文学,但他的文学作品建立在惊人的博学之上,如鲜艳强烈的光遍及人心不可思议的幽深之处,此谓文学的本道。
—— 埴谷雄高,《死灵》作者
涩泽龙彦曾说现代是“所谓的异端幻想文学取得正统地位”的时代。这是只有察觉到正统文学的可疑之处的作家才能说出的话,或者说,文学不是屡屡被视为异端吗?涩泽龙彦用炫学解构了所谓的“异端故事”。他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代,在异端中寻求快乐的法则,也即是将文学变为“正统文学”的愉悦。
—— 筒井康隆,《超越时空的少女》作者
潮汐图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8.6 (80 个评分) 作者: 林棹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 1
这真是一部让人期待已久的南方叙事,一座早该由广东人吐露成型的海市蜃楼。我需要再三重读,好看清林棹如何放荡她那肆无忌惮的想象力,从珠江江底泥层疍艇的尸身,打捞出十九世纪海洋帝国那水彩般的残影。
——梁文道
幻象中蕴含着自然饱满的躯体,方言里埋藏着民族丰盈的神识,以缜密的虚构技艺,林棹描画出一个特殊时空的异样风姿。
——黄德海
一八二〇年代,身世成谜的苏格兰博物学者H游历世界,登陆广州,在当地芦竹林中遭遇一只雌性巨蛙,成功将其诱捕,豢养在澳门好景花园。由此,奇异的笼禽困兽、寰宇新知并四海众生相,悲喜相侵地进入蛙的生命。鸦片战争前夕,H破产自杀,好景花园如大梦般消失,而蛙也将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这个根植于岭南风土的魔幻故事,从珠江水上人家,到广州十三行,在澳门奇珍园略作停留,又探向万物有灵的江河重洋。中西在此相逢,大大小小的乌托邦相互碰撞,是一次穿越近代世界的迷人宴游。
2023年5月3日 已读
视角的形容很有趣,我读不来。很少碰到完全读不来的,有些伤心。
过了半年,入了实体再读,除却第一章生字多难外,其他部分则在与使用我熟悉的字组成我并不熟悉的词的作者拉扯着。外文翻译过来的信达雅本地化使得译著中很少发生这种情况,而这本的内容若是翻译成外文就会成为一个失去了灵魂的故事。没想到会是人外,后面的发展主题依旧是流淌在时间中的自然与社会,蛙的眼睛带来一种亘古不变的错觉,想起了同样拥有奇幻色彩的《坠入》。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文艺出版社
古都 豆瓣
7.2 (9 个评分) 作者: 朱天心 九州出版社 2018 - 10
★朱天心小说三部曲:岛屿寓言之书,荣获《亚洲周刊》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阿城、王安忆导读,流传二十年的华语文学经典,大陆简体版首次完整推出。
★《古都》与《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漫游者》,构成上世纪末关于台湾书写的小说三部曲。
“婆娑之洋,美丽之岛。难道,你的记忆都不算数?”
京都是诗,台北是小说,作家在双城之间对照游走,寻找一个精神与记忆的依凭之地:一面是川端康成笔下恒久不变、承载记忆的古都,一面是不断抹去历史与记忆的故乡台北。
叙事者凭一张日据时期的地图,徘徊在世纪末台北的街巷,所见景观只有城市演变、建设中留下的废墟与断裂,记忆遗迹正在消失,集体和个人都患上了历史失忆症。
《古都》是朱天心的岛屿寓言,收录五篇中短篇小说,她像本雅明笔下克利画中的“新天使”,凝视历史废墟,叫停时间,唤醒死者,却被时代大风吹得一步步退入未来。本书荣获《亚洲周刊》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当代华语文学经典之作。
★名人点评
朱天心此时开始有评家说的老灵魂的无奈,而在《古都》中,似乎是怀缅的游荡,其实是强悍的敏感,虽然密度大了些,但确是淋漓。天心的强悍,即在于不绕。以此一点,可以判断出何种小说只是聪明美丽,何种是具有穿透性的文学。(阿城)
凭着一张日据时期的地图,她漫游世纪末台北的大街小巷,所见种种景观无不如寒碜丑陋如废墟。台北是一座忘怀历史、背弃记忆的城市,以致连孤魂野鬼都无栖身之地。朱的回乡之旅,俨若直捣一代台北人的“黑暗之心”。(王德威)
在朱天心,现实迫人,危机重重,每一个现象底下都有着无限深的历史渊源,小说的织体是现象,现在,我们面对的现象发生问题了,用什么去编织你,我们的小说?在朱天心的刻度之下,是满涨的水,几乎漫出河床,激流涌动,舟船没有一息的停留,与水中剑相逢,只能求之偶遇。(王安忆)
朱天心的《古都》和《第凡内早餐》是让我特别动心的作品。她在小说中所做的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化批判,她发掘和思考着一座城市的身世和断层般隐身浮华背后的历史,一种文化的传承流变,以及个人的身份和位置。(张新颖)
如果在纵深的历史谱系上,阅读朱天心及其姐姐朱天文的文字时,离不开回眸将苍凉凄美视为永恒的张爱玲,那么在一个横向的历史联结上,朱天心和王安忆也许都在书写一个不再年轻、不复有激情的时代。(唐小兵)
2023年5月5日 已读
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微读花币买这本,看到序的时候就有种不好的预感,上次读到类似序后随之而来的是穿越到都铎时代的一部狗血玛丽苏内容,还记得那本书作者叫格格。还好这本篇章是九十年代写的,但纵使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也叫人难以忍受,初中生可能会喜欢,对现在的我来说,读书组组书大冰估计和读这本有类似感觉,也就是说想喊“救命”……
a小说诗歌虚构 九州出版社
礼拜二午睡时刻 豆瓣 谷歌图书
Los funerales de la Mamá Grande
7.8 (102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刘习良 / 笋季英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3
《礼拜二午睡时刻》
温暖讲述普通人在逆境中的爱与尊严
================
★ 不容错过的马尔克斯经典短篇小说集,略萨、余华、三毛力荐
★ 《礼拜二午睡时刻》入选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 《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收入美国大学文学课本
★ 除了生活没有别的目标,输了,也输得愉快,别有风格。
★ 这些故事与冷酷的官方无关,关于普通人面对逆境时的作为。
★ 《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那个没有姓名的母亲成了一位永恒的母亲。
★ 诞生了“格兰德大妈”——拉丁美洲文学作品最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
=================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马尔克斯第三部正式出版的作品。共收录8篇经典短篇小说,包括《礼拜二午睡时刻》《平常的一天》《咱们镇上没有小偷》《巴尔塔萨午后奇遇》《蒙铁尔的寡妇》《周六后的一天》《纸做的玫瑰花》和《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这些故事将读者带入普通人的私人生活,用特写的镜头、温暖的色调讲述他们在绝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尽自己一切力量在逆境中活出勇气、活得体面、保有尊严且心怀敬意。
在《礼拜二午睡时刻》前7篇故事当中,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十分简练、十分明晰、十分客观。故事虽然平凡简单,但情感深沉、笑中有泪。人物原型和故事主题等大都和马尔克斯的生命有着某种重要的联系。
《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形象来自马尔克斯童年时代记忆中的一个印象;在根据《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改编的同名电影中,马尔克斯积极参与剪辑,更亲自在影片中扮演电影院售票员;《周六后的一天》则展现了一系列马尔克斯最喜欢的主题,以瘟疫和人类的孤独为开端……
不同于前7篇,在《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马尔克斯以夸张的笔法和磅礴的叙述,讲述了马孔多独裁者“格兰德大妈”宏大奢华的葬礼,在神话传说方面拓宽了《枯枝败叶》中马孔多的前景,预示了《百年孤独》的诞生。
================
★ 《礼拜二午睡时刻》所展示的是作家克制的才华,这是一个在任何时代都有可能出现的故事,马尔克斯的叙述简洁而不动声色,他只写下了母亲面对一切的镇静,镇静的后面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
——余华
★ 我从来没有受过这样深的感动,《礼拜二午睡时刻》这本书里面说的东西是很平凡的生活故事,可是又那么深刻。马尔克斯有着悲天悯人的胸怀,写的是全人类的情感。
——三毛
2021年9月6日 已读
花了快两小时一口气读完了,合上的时候书的味道还非常重。一时不知道如何打分,太久没看马尔克斯,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他是谁,如今这个名字变得很响亮,让人有稍许迷茫。但是想到最近看的夜神,那本让人觉得有些许惊奇,这本虽是好似被罩子盖住的镇子培养皿,也并不逊色,令人遐想。
第一个故事(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开胃菜,小偷一篇(咱们镇上没有小偷)吃得梗住了,到了神父这篇(巴尔塔镇上奇遇)是高潮,试图成为一个百岁的人,期间的故事有一个“过现实生活”的有趣比喻出现过两次。百年男主角也出现了,我还是不记得他的名字但看到的第一眼就认了出来。
a小说诗歌虚构 南海出版公司
水车馆事件 豆瓣
水車館の殺人
6.6 (42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龚群 新星出版社 2016 - 6
绫辻行人扛鼎之作 日本畅销三十年的经典作品
2021年8月18日 已读
看到贴面具的时候就猜出了凶手,毕竟有蓝色古堡童年阴影了。这个系列最后一本,不想看了。
a小说诗歌虚构 新星出版社
夜神科尔内尔 豆瓣
Esti Kornél
8.7 (30 个评分) 作者: [匈牙利] 科斯托拉尼·德若 译者: 汪玮 作家出版社 2018 - 1
谁是夜神科尔内尔?这是一部长篇,一部短篇集子,一部自传?都是,也都不是。
四十岁过后,科斯托拉尼并未意识到他的生命很快将走到尽头,或者意识到了他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都是,也都不是。《夜神科尔内尔》是一次生命,又是很多次生命。
科尔内尔∙艾希蒂是一个来自外省的文学青年,在首都,他经历又怀疑过一切,他像个玩世不恭的孩童寻找着世间种种光怪陆离的幻象……其寻找之旅折射出深刻的包容与同情。
夜神科尔内尔是游弋在布达佩斯大都市夜色里的堂吉诃德,这个人物本身,或者说科斯托拉尼本身,就是现代匈牙利语言的象征。简洁又深刻,怪异又明晰,平易却哲理,悲伤也亲切。
夜神科尔内尔在德语、西班牙语版本的书名被译作《科尔内尔∙艾希蒂——自己时代的英雄》,然而,科斯托拉尼不仅给了夜神科尔内尔一个时代,更给出了一个时空,而且是多维的时空。
2021年8月17日 已读
书名很有趣,看了才知道是一本短篇。像在吃馕,越嚼越有劲儿,到最后像是有彩色的口感,像是一场混乱的梦。不少比喻和形容很有意思,最喜欢睡觉的主席那篇,看完后过几日回忆,印象最深的果然还是最初比较难读的在列车上遇到母亲和女儿的那篇(除了两人说实际上一个字都没说出来全是心理自白的片段外说不上喜欢),其余还有将自己的钱送出去收到资助的人依旧潦倒的故事,以为是“我”的现实实际上最后说是要将小说寄出去的故事。
纸质很好,封面不舒服,觉得没必要做硬壳。
a小说诗歌虚构 作家出版社
十角馆事件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十角館の殺人
6.8 (73 个评分) 作者: 绫辻行人 译者: 龚群 新星出版社 2016 - 6
大学推理社团一行七人来到了角岛,天才设计师中村青司建造的“十角馆”就坐落在这里。若干年前,中村青司一家离奇丧命;现在,一幕幕谋杀在这群大学生之间接连上演!谁能阻止“无人生还”的悲剧重演?也许,只有那个名叫“岛田洁”的男人才能破解“十角馆”中的迷局。
2021年8月15日 已读
写出了氛围感,开头就是埃勒里,其余也是数字名字,让人觉得像是一场推理格斗,也有了看下去的想法。不过想重拾看推理的心境好难啊,3.5
a小说诗歌虚构 新星出版社
Loop of Jade 豆瓣
作者: Sarah Howe Random House UK 2015 - 5
Introducing an unmistakable new voice in British poetry, the first collection by Sarah Howe, shortlisted for the Forward Prize for Best First Collection 2015. There is a Chinese proverb that says: "It is more profitable to raise geese than daughters." But geese, like daughters, know the obligation to return home. In her exquisite first collection, Sarah Howe explores a dual heritage, journeying back to Hong Kong in search of her roots. With extraordinary range and power, the poems build into a meditation on hybridity, intermarriage, and love—what meaning we find in the world, in art, and in each other. Crossing the bounds of time, race, and language, this is an enthralling exploration of self and place, of migra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introduces an unmistakable new voice in British poetry.
2021年6月27日 已读
在想“It is more profitable to raise geese than daughters”翻过来是什么……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反而是对中文的思考,比如梅和悔,有种从外部进入的新鲜感。
a小说诗歌虚构 random
奥古斯都 豆瓣 Goodreads
Augustus
9.0 (75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威廉斯 译者: 郑远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5
◆ 《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的扛鼎之作,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不同于《斯通纳》在蒙尘50年后才重回大众视野,《奥古斯都》一面世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时隔40多年仍然受赞誉,且因《斯通纳》的畅销而为更多读者所了解和喜爱,是一部经时间洗礼而魅力有增无减的佳作。如果说《斯通纳》 是每一段人生的镜子,那么《奥古斯都》就是每一个灵魂的肖像。
◆ 如果人生没有退路,至少可以选择义无反顾。
纤弱的少年,忽然被卷入残酷的权力之争——“是命运抓住了我,而我选择不躲开它的怀抱。”命运成就了奥古斯都,而奥古斯都将这个名字铸成了永恒。
------------------------------------
本书以书信体形式写成,其中也夹杂了日记、回忆录、会议记录、军事传单等,借罗马众人之笔描绘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生。
奥古斯都本名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养子和继承人。这个男孩纤瘦的身影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条路来——他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由。36岁时,屋大维获得尊号“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全力维护着罗马的秩序与和平,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女称作“我的小罗马”。凭着对这二者的爱,他在权谋倾轧的罗马世界中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
威廉斯重新创造了罗马帝国——从尤利乌斯•恺撒之死到奥古斯都的生命终点,从一个病弱的男孩到一个在远征中险些送命的病弱男人再到一个貌似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宫廷、元老院和人们尔虞我诈。他采用书信体和多视角,末了所有的声音如拼贴画一般融汇于主人公身边。
——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
沉浸于《屠夫十字镇》《斯通纳》和《奥古斯都》——特别是《奥古斯都》——就是进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筑,他无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机与救赎。
——《洛杉矶书评》
这个世界令人着迷,它的复杂、奢华、政治犬儒主义、民众的轻信以及暴力酷似我们自己的世界。
——《纽约客》
在美国作家所写的历史小说中,这是一部卓越之作。
——《华盛顿邮报》
《斯通纳》和《屠夫十字镇》的读者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他们所不知的全新的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是一部设定在古罗马的书信体小说。他在自己的后期小说中还能展现全新形象并获得高度评价——是一位难得的天才。
——The Millions网站
一部极广阔又极精细的小说,两方面相辅相成,无一失色。
——《金融时报》
《奥古斯都》让人欲罢不能,充满生气。
——《巴黎评论》
如果有人已准备好暂且把现代道德观放在一边并获得一点关于自己的知识,这部关于一位老皇帝的小说会让你颇有启发……这位让人震惊的美国作家展现了遥远的生命如何酷似我们自己,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
——《新政治家》
2021年6月10日 已读
在表里很久,终于趁着读罗马相关内容时看完了。看到书信有些惊讶,不过很顺利地分清了人物,读得也很快。内容并没有令我感到惊奇,不过有这个灵感和能写出来是两回事,从后者来说当然是满点。适合一个夜晚,一口气读完后入眠。译者是亚历山大三部曲的那位,感觉到了文字风格的熟悉hhh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人民出版社
爱妻 豆瓣 Goodreads
7.6 (16 个评分) 作者: 董启章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12
香港标志性作家董启章 辨析心身关系力作
红楼梦奖、台北书展大奖获奖作品
一个文学幻想与科学幻想交融的爱情故事
◎ 编辑推荐
☆ 董启章是香港文坛数一数二的重量级作家,文笔细腻流畅、论理清晰深刻。他的创作力惊人,在将近三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开展各种文体实验,通过看似琐碎的题材反映社会真貌。
☆ 《爱妻》是董启章暌违十年引进大陆的近期代表作,获台北书展大奖小说奖及红楼梦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与近年作品《心》《神》并列为“精神史三部曲”,为作家辨析心身关系的又一力作。
☆ 《爱妻》讲述大学男教授因作家妻子赴英访学,两人异地一年期间的“情感危机”。尽管夫妻精神交流亲密无间,主人公现实中与他人的接触却感受到身体与精神逐渐开始严重地不协调。这时,神秘科学家向他提出了“复原”一个人的精神,进入另一个人身体的“精神融合”构想……悬念一直持续到故事的最后才急转直下,等待读者的是意象不到的真实。
☆ 内容包含了聊书、聊文史的闲话漫谈,架空作品的文学评论,不得志剧作家的创作心路历程等等。写作者的生活样貌在董启章笔下真实感极强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 内容简介
大学教授佘梓言在作家妻子龙钰文离港赴英一年期间,与妻保持密集的电子邮件和电话交流。从异国生活、风物掌故,一直到文学评论、哲学思辨,两人无话不谈、相知相惜。但另一方面,佘梓言独身在港,身体却开始发出警讯。与年轻女学生、昔日暧昧对象、神秘研究者的交往过程中,出现各种解释不通的“背叛”情事,使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 名人推荐
☆ 因为有了董启章,香港有了另类奇观,一切事物平添象征意义,变得不可思议起来。这是文学的力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 王德威
☆ 董启章是当代华人世界中生代作家里,最有实力、思想内涵最博大、在文学创作形式上野心最强的作家之一。——文化人 梁文道
☆ 当今华文小说家,若真要选出一位与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对话,就是董启章。
——作家 骆以军
☆ 董启章写的东西,有些是梦幻小说,不是写实小说,他也放了很多经验、思想的元素。所以我愈来愈喜欢他,开始发觉他是个很有才气的作家。——文学研究者 李欧梵
☆ 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一些难忘的人物,以及一个非常惊人的剧情转折,《爱妻》用一种失落跟替代的辩证对立来探索一些有趣的记忆、意识、跟身份的问题。——杜克大学教授 罗鹏
◎ 获奖情况
☆ 2019年台北书展大奖小说奖
☆ 第八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
作者曾获:
☆ 2014年香港书展年度作家
☆ 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三次)
☆ 第一届惠生•施耐庵文学奖
☆ 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中篇小说首奖
☆ 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
☆ 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特别奖
☆ 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奖新秀奖
☆ 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 亚洲周刊十大好书
☆ 亚洲周刊十大小说(二次)
☆ 香港艺术发展奖年度最佳艺术家(文学艺术)
☆ 香港书奖(四次)
2021年6月8日 已读
开头觉得有些诡异,太不像一般现实小说,一直等着发生什么,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悬疑感很强烈,对作为中心的纠缠关系并不怎么感兴趣,到谜团解开甚至感到不适。
是我不太喜欢和现实纠缠过密却又并没有写出整个大背景的幻想内容,读完好像脑袋里一团胶水,只想直呼“救救孩子”。让人想起了村上刺杀那本,好歹这本不是戛然而止。
不知道是不是还要补钟晓阳的那本,但看了这本之后真的让人需要看点儿高兴的……
总结:“你不是看《攻壳机动队》看到中毒吧?”
a小说诗歌虚构 九州出版社
变化的位面 豆瓣
Changing Planes
8.8 (85 个评分) 作者: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 梁宇晗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8
世界幻想文学的传奇篇章
奇幻科幻文学女王厄休拉·勒古恩晚年力作
想象力与黑色幽默的绝妙结合
颠覆人类世界的现行规则 反思文明与人性的价值
◎ 编辑推荐
☆ 《变化的位面》的作者厄休拉·勒古恩于今年(2018年)1月22日去世,《纽约时报》评价她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斯蒂芬·金也送上别致的悼词:“愿她在银河中旅途愉快”。勒古恩不只在世界奇幻、科幻文学界有崇高的地位,更被重量级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列为美国文学经典作家之一。她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简练优美的文笔丰富了整个奇幻科幻小说领域的内涵,对尼尔·盖曼、萨尔曼·鲁西迪、乔治·R·R·马丁、大卫·米切尔等优秀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变化的位面》于2003年出版,获得了2004年轨迹奖最佳小说集的肯定,是勒古恩较为晚期的创作。十五篇故事涵盖了对于生化危机、消费主义、人类语言、梦与睡眠、生命与轮回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可以说是一部蕴含了勒古恩一生智慧的作品。
☆ 《变化的位面》中,勒古恩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诡奇的平行世界,这里有不睡觉的永醒者、不会死亡的不朽者,不愿飞翔的翼人,基因改造后的玉米人……并以此揭露与讽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荒谬。
☆ 《变化的位面》的叙事风格多变,小说里既有像博尔赫斯那样探究语言本质、寓意深远的故事,也有对埃舍尔错视风格的文学模仿;犹如《银河系漫游指南》,充满了对地球以外世界的奇思妙想,对于人类社会的幽默讽刺则让人想到《格列佛游记》。勒古恩以亦庄亦谐的笔调描写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位面旅程,并寄托了深远的寓意于这些故事当中,在在显示了她幻想小说大师级别的功力。
◎ 内容简介
学会这种转换法,摆脱在机场烦躁不堪的等候,畅游千奇百怪的位面!
基因有百分之四是玉米的人、混合所有人与动物潜意识的梦境、
不需睡眠的新世代、仅有一户平民的王族国家……
在表面奇趣横生的事物之下,让勒古恩带你深入探索这些位面背后的故事。
◎ 名人推荐
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
——尼尔·盖曼
勒古恩不仅仅是一名科幻作家,更是一名文学偶像。
——斯蒂芬·金
勒古恩是不懈追求和平王国理想的美国作家之中,最足以作为典范的那个。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充满了扭曲的幽默感……也许是勒古恩至今为止最富有娱乐性、最有趣的小说集。
——加里·K·沃尔夫
厄休拉·勒古恩的文字极为优美,是我钟爱的女作家。
——村上春树
厄休拉·勒古恩的想象力丰富,风格上乘。作为当代科幻及奇幻作家的典范,其成就远超过托尔金和多丽丝·莱辛。
——哈罗德·布鲁姆
◎ 媒体推荐
阅读本书是一种极乐。
——《出版者周刊》
《变化的位面》为位面旅行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勒古恩仍然在运用她优雅却刻薄的写作才华将世界上的各种愚行展示于我们面前。
——《卫报》
作者以其生动的描述、超然的冷静、富于幽默感的讽刺和敏锐的双眼将我们带入了不同的世界,相信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会想要亲身进行位面旅行。喜欢异世界游记的读者一定会为本书而欣喜若狂。
——《书单》
小说中充满了哲理,正如乔纳森·斯威夫特与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风格。
——《纽约时报·书评版》
在这本书当中,勒古恩完美地运用了她创作神话的能力……书中的陈述引人入胜,具有煽动性。故事富于想象力和娱乐性。与以往一样,勒古恩的笔触还是充满了魔力。
——《柯卡斯书评·加星评论》
《变化的位面》与奥维德的作品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勒古恩试图创作一本现代版的《变形记》,在本书中,那些有血有泪的类人住民正是我们的替身。
——Book Page
《变化的位面》这本书是一个新型写作方法的实验品,它以一种精心设计的格式将异世界的游记和异形生物的调查报告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整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
——The Zone
在类型文学当中很难找到比此书更能引人深思的作品了,与此同时它还拥有优美的文笔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仅从这部小说集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向苛刻的批评家们对于这位优秀的作家却从不吝惜溢美之词。科幻与奇幻小说的女王万岁。
——SF Crousnest
◎ 获奖记录
☆ 本书获2004年轨迹奖最佳小说集。
☆ 作者曾获得6个星云奖、7个雨果奖、21个轨迹奖、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大师奖、美国国家图书奖、世界奇幻奖、卡夫卡奖、号角书奖、纽伯瑞奖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