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晨 - 标记
写作之书 豆瓣
The Book on Writing The Ultimate Guide to Writing Well
作者: [美] 保拉·拉罗克 / Paula LaRocque 译者: 张铮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5
得到App人气作者万维钢推荐
商务沟通、新媒体写作、广告文案、小说与戏剧……适用于所有写作场景的表达原则
学会调动读者的情绪与胃口,什么内容都能写得引人入胜 !
◎ 编辑推荐
★ 入选美国出版商协会(The 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十佳图书”。
★ 全美备受赞誉的“写作教练”为你赋能,从修辞规范到表达策略,全效提高写作水平!
★ 告别废话 连篇、词不达意、扭捏作态、枯燥乏味……你可以写得更简洁出彩、更切中要害、更引人入胜!
★ 千百年来人们为何迷恋故事?故事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读者到底想看什么样的故事?“故事原型”研究专家为你解密故事的力量——以及如何将这种力量运用到所有文体的写作中。
◎ 内容简介
无论是写新闻报道、人物传记、广告文案还是小说或戏剧,写作者首先需要牢记一点:写作的本质在于实现表达与交流。作为一种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渠道,所有人都必须懂得通过写作得体、有效、快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本知识高度浓缩的实用写作指南,形式简洁、内容翔实、极具启发性。作者保拉·拉罗克有三十余年写作教学经验,本书是其在教学与实践中总结出的各种写作规范,旨在为所有患“写作困难症”的读者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服务。作者既关注语法、标点和风格等常见的遣词调句问题,也关注如何讲述一个故事,并利用故事的力量使文章更具可读性。所有写作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雷区都被作者悉数列出,同时给出了专业的修改建议。每个小节都穿插了来源广泛、教科书级别的句例,能够极大地加深你对方法的理解。跟着作者的步调阅读并实践,你能精准地掌握实用文本写作的要义,并能触类旁通地把这些经验和技巧应用到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享受写作的快乐。
◎ 媒体推荐
拉罗克的建议明智且可靠……写作入门者将从这本书中找到清晰有用的指导。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词语是每个人都持有的乐器,而拉罗克是操控这乐器的大师。
——《多伦多星报》(The Toronto Star)
想写得一手好文章?那你至少每几个月就得把这本书读一遍。
—— 罗伯特·哈特韦尔·费斯克(Robert Hartwell Fiske)
《简明写作字典》(The Dictionary of Concise Writing)作者
这本书是个百宝箱,装着能帮助你精确表达的提示——显然它们是无价的。
—— 简·C.查恩斯(Jean C. Chance),佛罗里达大学新闻学荣誉教授
节制地、有的放矢地运用简单准确的词语,保拉·拉罗克知道这才是通向写出优雅、灵动故事的道路。她展示了为什么简明、庄重的表达总是胜于松散的结构和臃肿的描写。《写作之书》正是读者需要的那种书。
—— 鲍勃·贾尔斯(Bob Giles),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学基金会创始人与负责人
职业作家和业余选手在写作上的根本区别是职业作家写每一句话都是在安排和调动读者,而业余选手只会自说自话。从这个意识出发的写作指南才有用。拉罗克的这本书是来自一线的方法和技巧,全是真功夫。我当初读的时候击节赞叹,至今仍在演练和揣摩。
——万维钢,科学作家,得到App《万维钢·精英日课》作者
2019年4月15日 想读
唐宋名家词选 豆瓣
作者: 龙榆生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9
本书乃龙榆生先生风行一时的名家词作选本之一
新旧版本对勘,订正错讹,还其本原
读者既得窥唐宋词史精华,又得晓先生独到编选之处
◎ 编辑推荐
★作者的影响力
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主编过《词学季刊》。著有《词曲概论》《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中国韵文史》《唐宋诗学概论》《东坡乐府笺》《风雨龙吟室丛稿》《忍寒词》《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等书,所编选本《唐宋名家词选》及《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曾风行一时。
★本版特色
《唐宋名家词选》本是龙榆生先生在暨南大学国文系教学所用,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历经数次重印,颇受读者喜爱。全书辑录唐、五代、宋词人四十二名家(取元代元好问一家)词作四百八十九篇,堪为习唐宋词作之捷径。1956年此书修订重版之时所选词人增至九十四家之众,所录篇目亦广为七百零八篇。一则侧重词史全貌,二则因时势影响,篇目亦有调整。然亦因此失却选录者独特选编风格。故本书此次重出之际,以1956年版本(内文称“新版”)为底,将1934年版(内文称“旧版”)中异文穿插补充其间,新版所删篇目收入附录,成为新旧整合的“二合一”版本,以期读者既得窥唐宋词史精华,又得晓先生独到编选之处。
◎ 内容简介
自词兴盛以来,词选之类历朝历代多有所出。《唐宋名家词选》本是龙榆生先生在暨南大学国文系教学所用,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历经数次重印,颇受读者喜爱。全书辑录唐、五代、宋词人四十二名家(取元代元好问一家)词作四百八十九篇,堪为习唐宋词作之捷径。1956年此书修订重版之时所选词人增至九十四家之众,所录篇目亦广为七百零八篇。一则侧重词史全貌,二则因时势影响,篇目亦有调整。然亦因此失却选录者独特选编风格。故本书此次重出之际,以1956年版本(内文称“新版”)为底,将1934年版(内文称“旧版”)中异文穿插补充其间,新版所删篇目收入附录,成为新旧整合的“二合一”版本,以期读者既得窥唐宋词史精华,又得晓先生独到编选之处。
◎ 名人推荐
君是词源疏凿手,我愧空疎,绳墨初无有。梦起惊天闻众吼,解珠不自嫌衣垢。何日禅关参个透,面对芸芸,不向恒河皱。莫道丹青泥不受,凭君画出江山秀。
—— 赵朴初
榆生一文,论宋词作风转变,甚深而鬯。榆生长于推论,予则用力于考证,思与合力共修词集提要。
——夏承焘
2019年4月12日 想读
实用瑜伽英语 豆瓣
作者: 刘蕾 / 许蕾 2019 - 5
零基础也能轻松掌握的瑜伽英语学习指南
“瑜伽解剖学”团队原创之作
◎ 编辑推荐
X-Pilates创始人、《普拉提训练全书》译者徐靖,著名正念尊师黄耀光倾情推荐
• 报了外教课或双语教学的课程却因听不懂口令而犯愁?
• 努力获得国外资格认证,只因语言不熟练而陷入瓶颈?
• 渴望浏览国外瑜伽资讯却因频频查阅辞典而影响效率?
• 观看教学演示视频时听不懂单词、短语,跟不上进度?
不用急,这本《实用瑜伽英语》会带你攻克瑜伽精进的语言障碍。
小开本,易携带;边学边练,直观好记。随书附带课程试听,零基础学瑜伽英语。
◎ 内容简介
瑜伽作为一种较为普适的身心修养方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为精神和机体均带来舒适、慢节奏的放松体验。与此同时,瑜伽英语的学习需求也日渐增多,对于想要体验双语课程、寻求国外专业资格认证的学员或瑜伽教师,这本英语零基础也可以入门的小书就极为实用。书中内容通俗易懂,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详细列举有关身体部位、体式方位等专有词汇,兼有常见 31 组体式的完整口令、 休息术及冥想引导口令,同时附上体式演示图片,为瑜伽英语学习提供系统、有效的参考与帮助。
◎ 名人推荐
无论是瑜伽老师、普拉提老师还是健身指导员,这本书会帮助你掌握常用英语。希望突破英语零基础的习练者与教学者,推荐从这本书开始!
—— 徐靖 Jacky Xu,X-pilates 创始人,《普拉提训练全书》译者
本书从英语零基础瑜伽人的“需求”出发,精心挑选瑜伽领域中最常用的英语名词、动词、短语及句子等,并系统地总结归纳。它贴心地运用了中英文对照形式,简单又易懂,最适合英语零基础的瑜伽人,作为入门学习瑜伽英语的参考书籍。
—— 黄耀光 Ken,香港著名正念及正念瑜伽尊师
2019年4月11日 想读
李小龙健身法 豆瓣
The Art of Expressing the Human Body
作者: [美] 李小龙 / [美] 约翰·里特 编著 译者: 温戈 / 杨娟 后浪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 - 4
功夫之王李小龙的健身经典
带你练就令人过目不忘的超凡形体
◎ 编辑推荐
★ 功夫之王的健身经典:李小龙亲身实践的健身方案,在本书中由编者约翰·里特重新整理并精心设计,阅读收藏皆为上选。
★ 收录百余幅罕见照片:不仅展示了李小龙令人惊叹的肌肉线条,也记录了他对弟子和亲友的 言传身教,再现功夫之王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探索精神。
★ 全面丰富,实用耐读:在力量训练、整体循环训练、柔韧性、心肺功能、身体各大肌群等方面,均有对应解释说明和训练计划,揭开李小龙练就超凡形体的独家秘密。
★ 永不止步,渴求巅峰:感受李小龙在塑造形体时永不气馁、敢于实践、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开发身体潜能的美好愿望。
◎ 内容简介
本书编者约翰·里特通过整理编辑李小龙个人笔记、书信、读书札记、日记等,带领我们窥见其修炼、塑造以及调整形体的确切方法,体会他博学广记、科学钻研与实践的求问精神。
《李小龙健身法》一书中所展示的内容,都来自李小龙本人正宗的训练理念。书中分别收录他在肌肉、力量、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计划,也有针对身体特定部位的专项训练、综合整体性、循环性及 20 分钟日常训练计划,为读者提供整体健身和健康生活的参考。此外,书内还列出李小龙的营养饮食安排,展示他每日都可以保持良好状态的秘方。
李小龙是一位领先于时代,又能影响万千后代的传奇人物,希望各位读者能够通过本书领悟他的哲艺和精神,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永不止步,攀上巅峰。
◎ 名人推荐
我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激励自己去努力追求生命中所渴望的那些目标。因为这本书中折射的就是这样一个突破生命中重重阻碍,最终凭借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现实人物,因此,或许你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灵感。
—— 周裕明,摘自前言
当你阅读此书时,请注意感受李小龙的思考过程,而不要局限在他所使用的那些特定技术和日常训练内容上。应该更多关注他的思考方式、钻研态度,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李小龙在训练课程中的一字一句、一招一式。
—— 琳达·李·卡德维尔,李小龙遗孀
2019年4月3日 想读
重生三部曲 豆瓣
The Regeneration Trilogy
8.6 (8 个评分) 作者: [英]派特·巴克 译者: 宋瑛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 4
☆写给激荡时代的悲悯史诗
☆二十世纪末英国小说中极少数真正的大师杰作
☆荣获布克奖、卫报小说奖
☆入选布克奖40周年最佳小说 | 十大历史小说(《观察家报》) | 《写作这回事》推荐书单
☆入选《中华读书报》2019年年度十大好书:巴克夫人厚逾八百页的《重生三部曲》是非凡的文学杰作,具备一切达成这一标准的优秀品质。它也远不只是写战争创伤的战争小说和写心理诊疗的心理小说。“现代史诗”这顶桂冠如今固然已遭滥用,戴在它头上却理所应当。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它制造惊奇的能力。它执意而且乐于打破文体、阶级和性的界限或禁忌,显露出勃勃的雄心和圆熟的技艺。考虑到1995年的布克奖已是足够重大的荣誉,中文版长达二十四年的迟到便更令人惊奇。
……战争、性别和弹震症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情绪压抑、男性气概和心理创伤之间构建出了一条可悲的通道。传统的战争文学用抽象的、丰碑式的社会记忆,代替具体的、创伤性的经验。西方的鸡血战争文艺作品更是充斥着对民族主义和男子气概的过度渲染。但从个人层面上讲,巴克告诉我们,战争没有胜利者。
----------------
“很奇怪,对不对?尽管不支持战争,尽管对将领没信 心,尽管堂而皇之的大话一堆,战场照样像是唯一干净的地方,令人向往。”
“对。天啊,你说的对。”
1917年8月,爱丁堡,克雷格洛卡精神病院。拒战的萨松,失语的普莱尔,口吃的欧文……他们经医生治疗成功才能重返战场。一个吞噬青年的社会是否仍值得效忠?
1918年6月,伦敦,军需部。战时体制靠树立打击异类提振士气。有人出卖了普莱尔反战的挚友,有人发现了曼宁上尉的秘密……牢狱的门上画着一只眼,谁在监视谁?
1918年11月。法国—伦敦—南太平洋。顾念同袍、不愿独活的普莱尔重回战场,见证最后的战役打响。士兵在倒下,幽灵在飘荡。无间伤痛里,救赎在何方?
---------------
小说家可以用一种更开放的方式来处理当代困境——通过书写历史,这种人们不熟悉的幌子来呈现,人们不会自动知道自己对此的看法。如果你直接处理一个当代问题,有时你所做的只是激活人们的偏见。我认为历史小说可以成为通往现实的后门,这极有意义。
——派特·巴克
用全新的视角看一战如何影响了人类,如何影响了男人和女人,士兵和平民。
——A. S. 拜厄特
派特·巴克扩充当代英国小说之广度,功不可没。《重生》发人深省,以乱世为背景,针砭时弊、唤起良知。
——《纽约客》
《重生》三部曲所讨论的问题是深刻的,如正常神志的本质、阶级政治、战争与性,在无意义的杀戮中挣扎着保留人性。作者用想象力诗意地关照现实。
——《出版人周刊》
巴克的主题——战争与疯狂,战争与男子气概——使得战争的疯狂不仅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而已。在文学写实主义的传统下,作者不逞口舌之强,不愠不怒,不矫揉造作地正视现实。她的故事成了一篇反战小说的杰作,并且精彩动人地为她的信念背书。读者在深入小说人物的生活之后,人生观将因此而彻底改变。
——《纽约时报》
这不仅是一部战争小说,作者仿若设身处地般刻画人物故事所流露的同理心,奠定本书在一战文学上的经典地位。
——《科克斯书评》
2019年4月1日 想读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豆瓣
作者: 海子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3
在诗人海子去世3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这本诗歌选集,以表达对诗人的怀念,也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去感知和解读不朽的诗篇。本书精选100首海子创作的抒情短诗,按照情绪和意蕴分为六个板块,同时创新地提出了“朗读版”的概念。我们希望号召每个热爱海子诗歌的读者,用朗读的方式,用诗歌 最天然的形式,去体会这些作品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本书采用独特的裸脊锁线装帧方式,同时保证书本的轻便和可摊平,适合朗读场景。书中每首诗占据一个对页,根据诗意逐页手绘简单图案,帮助读者进入朗读情绪。同时,在每首诗的右下角放置相应二维码,扫码即可听到这首诗的“领读版声音”,为读者参与共读提供示例和引导。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愿你能在朗读中有所得。愿你能在诗中有所得。即使没有,也愿你爱上海子。
2019年3月28日 想读
香港重庆大厦 豆瓣 豆瓣
Ghetto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Chungking Mansions, Hong Kong
7.5 (54 个评分) 作者: [美] 麦高登 译者: 杨旸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其它标题: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看上去十分老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闹市如同孤岛一般,但它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 廉价落脚点,是非洲、南亚商家的重要 交易场所。据估计,从重庆大厦出货的手机,大约占撒哈拉以南手机交易的20%。这种与中环所代表的香港全球化枢纽角色反差极大 的角色,被作者麦高登 称为“低端全球化”。本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大厦居民与国际商品、金钱、理念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
这座被评为”全球化最佳案例“的大厦,收容的住客来自百多个不同国家,这些住客在这座“小联合国”如何互动,亦可成为一个“另类联合国”的田野调研。虽然重庆大厦就在香港的闹市中心,但内部运作自有其规律,和尖沙咀仿佛属于两个世界,成了特区中的特区。在重庆大厦活动的人,缩影了三千宇宙,那些寻求庇护的人,自然各有其传奇出处;慕名而来找廉价旅馆的游客,会发现香港对第三世界最包容的地方;依靠重庆大厦地下经济生存的异乡人,则往往有着比狮子山下更励志的故事。这些背景,令不同学科近年都对“重庆大厦学”趋之若鹜,令这座大厦在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后,得到另一个身份被重构的契机。
——沈旭辉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暨全球研究课程主任
重庆大厦是全球化的一个缩影,但有种不同的味道:它收容和养育了生存在跨国资本主义底层的微不足道的玩家。香港仍然是手提箱商人的平台,他们环游世界以牟取利益和业务联系。在经营香港的巨头们眼中,这栋大厦也许看起来危险破旧,但正如麦高登指出的,这是一个人们以最低预算进行商务旅行的天堂。任何想要探索全球资本主义软肋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
——詹姆斯•华琛,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2019年3月21日 想读
泰式按摩 豆瓣
The Thai Massage Manual: Natural Therapy for Flexibility, Relaxation and Energy Balance
作者: [英] 玛利亚·梅尔卡蒂 / Maria Mercati 译者: 杜洪翠 后浪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 - 4
8 节课程,从“脚”到“头”不放过
150 多种手法,躺着享受“瑜伽感”
◎ 编辑推荐
★ 有态度!解剖学做基础,严谨科学
肌肉是泰式按摩师的解剖学目标。本书为我们从解剖学层面讲解骨骼肌肉系统的构成,并且列出了针对每块身体关键肌肉部位的按摩技巧,无论是肌肉标识还是技巧示范,都是彩图展示,易于观摩。
★ 有思路!独特全面的“泰式身体保健课程”和“针对性按摩”
“泰式身体保健课程”,是一套细腻复杂、从容有序的流程,按照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的顺序,对脚、腿、背、腹、胸、肩、颈、臂、手、头和面部做出不同的按摩手法:按压、拉伸和扭转,等等。而“针对性按摩”,一是针对一些常见慢性身体疼痛列出针对性按摩手法;二是针对初学者给出初学者课程。
★ 有内容!传统泰式按摩融合经络理论与穴位按摩技巧,共 150 多种手法
玛利亚·梅尔卡蒂女士曾在泰国曼谷卧佛寺和清迈古医学医院学习泰式按摩,并且接受过泰国最受尊敬的大师之一猜育·普里亚西斯的私人传授。同时,她多年来十数次前来中国学习中式推拿按摩和针灸。所以,本书中的泰式按摩技巧融合了经络理论与穴位按摩技巧,极大地丰富创新了传统泰式按摩。
★ 有公信力!作者曾获“年度欧洲妇女成就奖”提名
1993 年,玛利亚·梅尔卡蒂女士在英国切尔滕纳姆创立身心和谐按摩中心,该中心一直提供英国最全面的泰式按摩培训课程,而玛利亚本人则是其所在领域当今极具权威和创新精神的教师之一。她的经典著作《泰式按摩》自出版后,成为许多按摩机构的培训教材和按摩师的参考读本,此次重新修订出版,是时候让我们更新技术宝库了!
◎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中的泰式按摩技术不仅糅合了泰国各个地区的按摩手法,同时结合经络理论和穴位按摩技巧,玛利亚·梅尔卡蒂女士称其为“泰式身体保健”。这是一套细腻复杂、从容有序的流程,包含 150 多种手法。按摩流程从脚部开始,遵循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的顺序,施以按压、拉伸和扭转等动作,满足我们的身体对触摸、倾听、安抚和健康的呼唤。
泰式身体保健主要用于预防和缓解疼痛,本书针对每种常见疼痛都列出了最为有效的按摩手法。同时,本书设计了“初学者课程”,以便让初学者在学习所有的高级手法之前能够掌握特定手法。总之,这本极佳的自学教材与参考读本将帮助我们认识到:“追求健康,应当是寻求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平衡。”
◎ 推荐
我购买这本书是为了再次更新自己的按摩技巧。
—— 本希·莫德尔(Bench Model),脊椎按摩师
这本书是我们在玛利亚·梅尔卡蒂老师的泰式按摩课上所使用的主要教材。精彩清晰的图片,标识明显的关键肌肉部位,效果显著的按摩技巧,还有关于泰式按摩的起源和简史,极其适合初学者。
—— 尼基·埃布尔-弗朗西斯(Nicky Abell-Francis)
所有的技巧都以色彩鲜明的照片展示,这让读者观看起来很享受。而且,关于技巧的描述很清晰。
——《按摩治疗杂志》(Massage Therapy Journal)
玛利亚·梅尔卡蒂做了一件超棒的事,那就是把泰式按摩介绍给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们。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它能让你心平气和,头脑放松。书中的身体保健技术效果显著,又容易上手。我只想了解更多的历史,练习更多的动作。这本书显然物超所值。
—— 美国读者
2019年3月20日 想读
德国极简史 豆瓣
The Shortest History of Germany
7.6 (9 个评分) 作者: [英]詹姆斯•霍斯 译者: 舒云亮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3
全面而生动,没有比本书更好的德国简史了。
——菲利普•普尔曼(英国作家,《黄金罗盘》作者)
200多页,100多张图片,一下午读懂2000年德国史,理解欧洲纷繁复杂的历史与今日格局。
上起公元前58 年,恺撒称其为“居住在莱茵河彼岸”的“日耳曼人”,下讫安格拉•默克尔的新一届任期,2000年间德国历史的风云际会浓缩在200多页的篇幅中:关键节点的史实、全新视角的考察、100余幅插图作注解,《德国极简史》明白晓畅地梳理了德意志民族的渊源、疆域的伸缩、王朝的更迭、政权的博弈、经济的消长……以及如何制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又如何成为“欧洲最大的希望”。
这本“了不起的小书”,被欧美众多媒体推荐为“你一定爱读的《德国极简史》”,是了解德国和欧洲腹地,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必读书”,自出版后,荣登英国、德国、日本各大媒体和书店的销量榜单,是备受推崇的年度历史类好书。
2019年3月19日 想读
生吞 豆瓣
7.4 (224 个评分) 作者: 郑执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1
2003年冬,十七岁少女黄姝惨遭奸杀,全身赤裸被弃尸于一幢烂尾楼前的雪坑。大雪覆盖了胴体也掩盖了重要线索,作案手法和动机成迷。十年后,又一具少女尸体被剥光衣服丢进雪坑,作案手段完全复刻,可昔日重大嫌疑人却早已去世,追查此案的老刑警冯国金再次坠入迷雾。随着尘封旧案重见天日,一段深埋在五个少男少女间的残酷青春往事浮出水面……
2019年3月18日 想读
原生家庭 豆瓣
Toxic Parents
8.3 (107 个评分) 作者: (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 (美)克雷格·巴克 译者: 黄姝 / 王婷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阳光博客 2018 - 5
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对我有特殊的影响。在北京大学学习时,一次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书《情感敲诈》(Emotional Blackmail),这本书让我读得很过瘾,尤其是长期困扰自己的一些东西一瞬间就明白了,这种理解来得相当简单容易。那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这样写书呢?为什么非得将书写得晦涩难懂呢?
也许这是一个重要的起因,为什么我自己的书会写成我现在的风格。
——武志红
读到流泪,所有被自我怀疑,焦虑,不安全感的所困扰的孩子都应该看一看。
——读者评论
终于明白我那莫名的烦躁、焦虑、愤怒真正的来源,为什么十年前没遇到这本书呢?可惜,早点遇见就能早点解脱。
——读者评论
阅读这本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我们要完成一个“阻断”。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当我们检视和察觉了自己的“毒素”之后,当我们逐步完成了“疗毒”过程之后,我们能做的、也必须要做的是,拿出信心和勇气“阻断毒源”。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孩子。
——豆瓣网友
才看到前言就激动掉泪了,就好像自己想了很久的话被人写了下来。
——豆瓣网友
2019年3月17日 想读
千刃千眼 豆瓣
千のナイフ、千の目
8.0 (6 个评分) 作者: [日]蜷川幸雄 译者: 詹慕如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3
日本戏剧舞台的半壁江山
“世界的蜷川”回忆录
蜷川实花的父亲
岩井俊二最崇拜的导演
栽培过藤原龙也、小栗旬等众多实力派偶像
与铃木忠志、浅利庆太并称“日本剧坛三雄”
◎ 编辑推荐
「希望我的舞台能够成为一个磁场,讲述人们说不出的梦想。」
蜷川幸雄 ,一个坏脾气的导演、一个叛逆的天才、一 个孤独而狂热的逐梦人。
书名“千刃千眼”取自书中的“假如观众席里坐着一千名青年,他们手里就等于握着一千把利刃”这样一句话。蜷川曾说,时至今日他已七十七岁,却仍旧无法逃离这句诅咒。这本随笔集,承载的正是他年轻时沸腾喷溅的决心与热情。蜷川发自真心写下的这些文字,也使得本书中所记载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魅力,耐人寻味。
* * *
☆ 按时间顺序梳理了蜷川戏剧生涯的开端与发展,从做演员时期的点滴到成为畅行世界的著名导演。
☆ 深度访谈多角度呈现蜷川的性情与戏剧理念,详细讲述了代表作《蜷川麦克白》的创作过程。
☆ 抒发了其对于商业戏剧的独到见解,分享了在这一领域的奋斗历程和心得体会,极具启发意义。
☆ 记录了与艾伦·里克曼、冈本健一等优秀演员的幕后合作故事,并阐述了“扔烟灰缸导演”标签背后独特的演员培养观点。
☆ 举着菜刀大吼大叫,自制报纸怒怼剧评人,率性的生活随笔,用细腻敏锐的文笔,编织出另一个引人入胜的舞台。
* * *
#蜷川语录#
关于戏剧理念,他说:
“我想要打造出一个一切都被舞台吞噬的戏剧世界。从路上的泥泞到天空,无一不包。”
“对处于生活中的人来说,戏剧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忘记现在。”
关于导演的作用,他说:
“将背负着形形色色不同日常的观众带进戏剧的时间,也就是进入非日常的时间和空间中,这就是导演的工作。”
“假如观众席里坐着一千名青年,他们手里就等于握着一千把利刃。我想,我得打造一个足以对抗千把利刃的舞台。那就是我的使命。”
关于职业生涯,他说:
“我已经上了年纪,当导演也过了 22 年,但还是持续地被戏剧这种病魔侵蚀。而这种病恶化的速度渐渐加快,一路奔驰倒数,直到终点。不过大家总笑着说:‘蜷川先生才不会有终点,等大家都死了,你还是会继续做戏吧。’”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导演蜷川幸雄的回忆录,由自传性随笔和表达戏剧理念的短篇文集组成。全书从他的戏剧生涯发端开始追溯,呈现了日本 20 世纪 60 年代小剧场运动的氛围,与后来成为知名演员和剧作家的同僚们的过往点滴,以及转型进入商业戏剧后所面临的挑战,并回忆了如何开启世界各国的巡演之门。书中所涉话题包括为何起用明星、如何让戏剧舞台进入“非日常”的世界、如何培养演员等重要观点。
蜷川幸雄的舞台风格充满激情,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在长达半世纪的导演生涯中,他执导了超过百部作品,将歌舞伎的表演形式运用于西方经典戏剧的演出中,形成了独特的戏剧美学,并凭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刻诠释获得国际声誉,被称为“世界的蜷川”。而他炽热的文字也像戏剧作品一样,直率犀利、不拘一格,从这里出发,同样可以走进蜷川幸雄燃烧的艺术世界。
2019年3月14日 想读
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 豆瓣
How Star Wars Conquered the Universe
9.0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克里斯·泰勒 译者: 任超 / 开罗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3
超级IP《星球大战》的全球影响力成长史!
乔治·卢卡斯本人都不敢“面对”的一手资料
演员西蒙·佩吉深情认证,《乔布斯传》作者鼎力推荐
一个故事,如何改变世界的面貌与人类的幻想
造就吸金四百亿的文化与商业传奇
◇◆◇
◎ 编辑推荐
《星球大战》“史学家”、前《时代周刊》《财富》《快公司》撰稿人——克里斯·泰勒带着一肚子问号出发,去寻找全美国最后一个“没有看过《星球大战》”的人,结果一不小心横跨了半个世纪,从已被“星战”文化深深感染的当代地球,穿越回“星战”宇宙的奇点 —— 小镇男孩乔治·卢卡斯的卧室!
在这部“传奇背后的传奇”里,克里斯·泰勒记载了《星球大战》从一则孩童笔记,到一段产业传奇,再到一种全球文化的历程中发生的一切:科技与幻想的相生相成,艺术与商业的相克相济,电影人与“粉丝”的相爱相杀……创造力的碰撞,能诞生一个宇宙!
◇◆◇
这里有详细到乔治·卢卡斯本人都不敢面对的第一手资料:
☆ 不会写剧本还要硬着头皮写!剧本苦手卢卡斯自爆“纸上都是我的血”?
☆ “造物主”的童年故事——是害羞宅男,更是赚钱小能手!
☆ 科波拉是个控制狂?!拍片乱花钱,卢卡斯甘做他的提款机!
☆ 面对血盟兄弟斯皮尔伯格,卢卡斯表面赞赏,暗中竞争!
☆ 是什么激励着卡车司机、模型工人詹姆斯·卡梅隆成为全才大导演?
☆ 哈里森·福特片场怒怼导演“这种狗屎你写得出来,可我说不出口”!
☆ 电影特效历史上的里程碑,出自一帮拖延症晚期的嬉皮士之手?
☆ “我爱你”“我知道”这段经典对白,是谁的即兴创作?
☆ 斯坦·李出了最早的《星球大战》漫画,却一毛钱稿费都没给?
◇◆◇
这里有对全球共享的当代文化“密码”的刨根问底:
☆ 电脑控制摄影机、CGI影像、数字修复、杜比六声道立体声……数一数,那些年乔治·卢卡斯为电影界吃过的螃蟹有几吨:
☆ “我是你爸爸”、“维德拎”、“绝地控心术”、“尤达式语法”……不知不觉间,人人都是《星球大战》十级学者?
☆ 漫展、跨界合作、衍生品开发、“粉丝”社群经营、超级英雄电影宇宙……原来,《星球大战》才是“始作俑者”!
这里还有关于那颗被“《星球大战》病毒”感染了的行星 —— 地球的观察笔记:
☆ 拜访美国最后一片未受《星球大战》影响的“净土”
☆ 在乔治·卢卡斯的家乡挖掘“造物主”的童年故事
☆ 去“绝地武士学院”一本正经地学几个光剑招式
☆ 替美国总统操碎心,如何回应全国人民请愿造“死星”
☆ 挤进一套手工打造的角色服装,在盐湖城漫展上感受影迷的热情
☆ 和NASA宇航员一起,在外太空留下《星球大战》的痕迹!
◇◆◇
◎ 内容简介
或许,你还没有看完《星球大战》系列的所有影片,但你一定知道流行文化中的那些“星战梗”!
《星球大战》是怎样渗透到我们的当代文化中的?它最初的起源在哪里?这个商业奇迹将走向何方?对此,资深记者克里斯·泰勒回顾了《星球大战》这一全球收益最高、影响力最大、影迷互动最多的文化产业传奇的完整历史:灵感起源、项目开发历程、商业潜力、影迷文化的产业价值、对同类电影的影响、未来的长远规划……
本书还像电影一样,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出场 —— 但每一位都是真人!害羞低调的“宅男”乔治·卢卡斯其实从小就有超群的商业头脑,甚至自建“鬼屋”赚同学的钱?弗朗西斯·科波拉曾想建立一个“绝地教”?格蕾丝·凯利居然是《星球大战》得到投资的关键人物?詹姆斯·卡梅隆何时下决心入行拍电影?美国人民为何向白宫请愿造“死星”?被卢卡斯封为“绝地武士”的奥巴马,居然是个伪影迷?一出商业与艺术交织的传奇,就此上演。
◇◆◇
◎ 名人推荐
对于《星球大战》 在文化、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影响,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起初,这部电影不过为道德困境中的挣扎者们提供一点慰藉,是一个自尊破碎的国家中青少年们的情绪发泄口,但是这部电影引发的爱与热情的浪潮,很快席卷全球。从文化角度来看,简单点说,这就是“原力”的魅力。克里斯·泰勒这部一往情深、令人捧腹的著作,记载了《星球大战》热潮从起源到席卷全宇宙的历史,并且带着嘲弄的笑容,提醒我们:“看看这家伙有多伟大!”
—— 西蒙·佩吉,演员,《星球大战》超级影迷,写过一篇对《星球大战》进行社会历史维度分析的大学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70年代大众电影与霸权话语》
克里斯·泰勒为《星球大战》这个塑造了现代文化的电影系列所作的这部多姿多彩的传记,绝不仅仅是“极客”的自娱自乐。这是一本创作手册,其中清楚地展现了电影和影迷之间的关系如何激发了创新。
—— 沃尔特·艾萨克森,乔布斯官方传记《乔布斯传》作者
乔治·卢卡斯不仅创造了一部标志性的系列电影作品,也创造了一种感染了全球数十亿人想象力的头脑病毒。克里斯·泰勒在他的《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 中提供了热情而又雄辩的分析。对于《星球大战》迷、电影爱好者,至是学习现代文化的学生来说,这都是一本必读书。
—— 布拉德·斯通,《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作者
这是一本极具娱乐性的书。我不知道还有哪本书比这本更清晰地讲述了《星球大战》电影制作的过程和历史。不仅如此,这本书还讲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故事。其中包含该如何讲故事、艺术和商业如何交汇,还画出了一幅迄今为止最完整和最有深度的乔治·卢卡斯肖像。
—— 戴夫·埃格斯,《为子搬迁》《应许之地》《圆圈》编剧
聪明、雄辩、明确,这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那本书。
—— 莱夫·格罗斯曼,畅销书《魔法师》三部曲的作者
曾经被这部在过去两代人中最不朽的太空奇幻神话所触动的观众,无论他们是否像我一样,在电影公映之前就读过《星球大战》电影小说,或者因《西斯的复仇》而大喜过望,都将被泰勒充满激情地讲述的“传奇背后的传奇”所震撼:一个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孤独的小工匠,如何通过星际英雄主义改变了全世界。在此提醒《星球大战》的狂热影迷和那些想了解现代流行文化的读者, 本书绝对就是你们正在寻找的东西。
—— 布赖恩·多尔蒂,《这就是火人节》作者
◇◆◇
◎ 媒体推荐
本书相没有采用纯商业书籍或电影书籍探讨《星球大战》的方式,而是采取了非传统的方式,令这段故事产生了生命力。
——《华盛顿邮报》
超详尽……我们中那些有“原力”的人会读得津津有味。
——《华尔街日报》
细致入微的疯狂研究、快活的笔触。
——《纽约时报书评》
泰勒这部融合了背景研究和内幕信息的著作,将成为任何影迷都乐于拥有的藏品。
——《出版人周刊》
很难想象,会有不喜欢这本书的《星球大战》影迷;也很难想象,会有比本书更加集中和全面介绍《星球大战》历史的书。
—— “加星书评”推荐语,《书单》
2019年3月14日 想读
不同的音调 豆瓣
In a Different Key: The Story of Autism
8.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唐文 / 凯伦·祖克 译者: 高天放 / 诸葛雯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6
一部描绘自闭症前世今生的社会长卷
◎ 编辑推荐
从美国首例确诊患儿,成为开心环游世界的耄耋老者
从怕戴帽子的小女孩,成为生平被改编为电影的动物学家
从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成为倡导“神经多样性”的社会运动家
每一个自闭症患儿,都蕴藏着超乎想象的可能
从被误解、流放与遗忘,到被探讨、接纳与支持
自闭症走过的,是一段改变全球社会文化的历史
两位资深媒体人广泛调研,深入采访,以翔实史料为基础,精心磨砺五年之作,全方位探寻与记录从“自闭”一词首次出现到如今的百年历史。《不同的音调》讲述了自闭症,却又不仅止于自闭症,它是一面棱镜,让我们一窥过去一个世纪人类社会对人性的认知变迁。自闭症让我们正视不同,从而更懂自己。
◎ 内容简介
1910 年,一名瑞士精神病学家首次使用 “autistic” 来描述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模式。
1942 年,美国自闭症研究之父列昂·肯纳根据 11 名儿童的病情,借用 “autistic” 一词,将这种疾病命名为“情感接触中的自闭性障碍”。
《不同的音调》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发展。这部历史不仅是由学者与先驱的研究构成的,更是无数孩子及其家庭不被理解的痛苦与不折不挠的奋斗写就的。在这里,母亲们摆脱了针对自身的道德指责,家长们努力推动了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医疗界为寻找病因和疗法进行了数不清的尝试,政界与法律界为这些孩子铺平了进入普通课堂的道路。
这也是一部关于失败和进步的历史,展现了在面对未知威胁时人性的黑暗与光明。唐文和祖克以理性的笔触忠实记录下人们走过的弯路与获得的成就,并告诉我们,这段旅途仍在继续。
◎ 获奖
★ 2017 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终选入围作品
★ 2016 年 Goodreads 读者选择奖最佳科技类图书
★《华尔街日报》2016 年十佳非虚构图书
★《华盛顿邮报》2016 年推荐非虚构图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与编辑推荐作品
2019年3月12日 想读 关于自闭症
金蔷薇 豆瓣
Золотая роза
作者: [苏]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戴骢 雅众文化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9 - 3
★★★
一部融浪漫与现实为一体的文学珍品
一代中国作家的文学偶像 浪漫主义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代表作
★★★
【编辑推荐】
1.帕乌斯托夫斯基是苏联著名作家、抒情散文大师。其作品倾心于生活的微澜和涟漪,从这些细微之处发掘出生活所隐藏的美和诗意,独特的抒情风格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
2 .《金蔷薇》是帕乌斯托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不仅是一部总结作家本人的创作经验、展现作家们真实内心世界的中短篇札记,也是一部着眼于自然与文人、爱与生活真谛的格调清新的散文集。本书在文学史上以“内容之美、文体之巧、语言之妙、容量之大”著称,是久经时间考验、畅销不衰的经典名著。
3.本书由知名翻译家戴骢先生翻译。
【内容简介】
《金蔷薇》是抒情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总结作家本人及众多世界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的美文集,在文学史上以“内容之美、文体之巧、语言之妙、容量之大”著称,是久经时间考验、畅销不衰的经典名著。
作者用清丽优美的笔墨描述了雨果、福楼拜、莫泊桑、契诃夫、安徒生、高尔基等文学大师的阅读、写作和生活,探访了他们隐秘的内心世界。在作者笔下,人类心灵的每一次细微震颤,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思想都如同尘土中的金粉,而作家们将用漫长的时间来寻觅它们,锻造一朵属于自己的金蔷薇。
【名人推荐】
《金玫瑰》不是创作经验谈,而是生活的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
——刘小枫
2019年2月27日 想读
白色的虹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苏]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董晓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9 - 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具有浪漫风格的一派。
——高尔基
帕乌斯托夫斯基是“善于看见世界晨曦的人”。
——维克多· 什克洛夫斯基
~~~ ~~~
本书收录抒情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经典短篇小说26 篇,包括《白色的虹》《细雨蒙蒙的早晨》《一篮云杉果》《碎糖块》《面向秋野》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白色的虹》中叶莲娜不顾一切穿过战时戒严的莫斯科城去车站看望受伤的画家;《细雨蒙蒙的早晨》中库兹明少校为奥尔嘉带去丈夫的信件,这次偶遇却引发两人心灵的颤动;《一篮云杉果》中伟大作曲家格里格为护林员女儿写下十年后庆祝生日的音乐剧。人生旅途上的人们于偶然相遇时碰撞出的心灵火花,在作者笔下变成一个个具有独特内涵的 “诗意的瞬间”,为我们构筑起最独特、神奇、富有魅力的艺术世界。
2019年2月27日 想读
人鼠之间 豆瓣
Of Mice and Men
作者: [美]约翰·斯坦贝克 译者: 冯涛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9 - 3
●人类命运的现代寓言 梦想与情感的另类神话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杰作
●亚马逊“人生100部必读书”之一、美国中学10部必读经典之一
-------
编辑推荐:
1.凭借《人鼠之间》这部作品,斯坦贝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人鼠之间》和《珍珠》这两部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斯坦贝克寓言式的隐喻叙事策略和诗性语言特征。
3.“和你在一起”,是这两部中篇小说中比较隐性的主题——孤独,却也是最感人的永恒主题。
--------
内容介绍:
一起出乎意料的命案,一场没完没了的逃亡,两个小人物令人动容的友谊与最终破灭的梦想。农场工人乔治、伦尼和其他普通人的生存悲剧在这片土地永无休止地上演着。
《人鼠之间》是一部极具象征意味的寓言,讲述了人类生而孤独的生存状况,无论如何卑微仍旧充满理想的精神,以及美好的理想终遭破灭的现实。凭借这部作品,斯坦贝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本书还收入作家另一部中篇杰作《珍珠》。两部小说风格各异,又一脉相承,堪称“双璧”。
----------
媒体名人推荐:
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力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心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人鼠之间》是我最爱的一本书。
——丹·布朗
2019年2月27日 想读
再淫蕩出發的時候 豆瓣
作者: 邱剛健 蜃樓出版社 2014 - 9
邱剛健,一個曾經驚世駭俗,後來卻相對沉寂的創作者。
他在六十年代與友朋創辦《劇場》雜誌,譯介西方現當代影劇理論與作品,並衍生出另翼的實驗性創作,在台灣的文藝行動中具有開創性意義。他曾經寫下無數膾炙人口的電影劇本,邵氏時期的作品已可見其耀眼的才華,八十年代以來與多位香港新浪潮導演的合作,更步入他編劇生涯的全盛期,累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與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等獎項的肯定。邱剛健寫劇本極慢,講究氛圍描寫細緻,強調要用形象思考,人物對白常常充滿詩意 —— 他認為劇本可以作為完整的獨立作品。而這些寫作劇本的特點,同樣也呈現在他的詩作裡,他的詩,往往充滿戲劇性,像他的劇本一樣講求場面調度,彷若一個個鏡頭在讀者眼前搬演。
但少有人知道邱剛健也寫詩,甚至寫詩可能是他最為重要的精神生活:現代詩是他「一生從不放棄的追求」(劉大任),也是他「最終最愛的付託」(張照堂)。晚年的邱剛健更為醉心寫詩,也一如既往的吹毛求疵:每首詩要打印四份,以便隨時修改,如改動了一字,同樣也要再打印四份,若感覺不好,還要再改回去(趙向陽)。是這樣近乎偏執的創作態度,讓《胭脂扣》與《阮玲玉》成為華語電影裡的傳奇,更讓他執導的《唐朝綺麗男》和《阿嬰》成為另類經典,也讓我們讀到《亡妻,Z,和雜念》(赤粒藝術,2011)裡「哀痛中見豔色」的抒情廢頹與奇想異念,而未完詩稿《再淫蕩出發的時候》一樣意象準確,充滿著性與死亡的隱喻,如組詩「伊人」與「祈禱室」用豔情表達傷逝悼亡與種種質疑,部分詩作中從淫蕩婦敘事位置所發出的浪聲賤語,在在都挑釁著我們所熟悉的含蓄詩學傳統:邱剛健的「淫蕩書寫」,始終駭俗,怪誕,驚世程度絲毫不減 ——「任何時候都是再淫蕩出發的時候」,邱剛健在創作上的堅持,從不允許自己泛舊沉寂。
劉大任在〈想到邱剛健〉一文最後,引用當年邱剛健悼念黃華成的詩句:「現在你可以盡情地嘔吐,盡情地嘔吐, /不用怕我們會再嫉妒甚至是你的穢物,追趕你, /把你打死。」(〈黃華成輓歌〉)。 詩人走遠,但他留下的「滿眼新詩」,將如他總活在時代最前沿的其他創作,永遠前衛,歷久彌新。
2019年2月21日 想读 好羞耻的书名~
马戏团离镇 豆瓣
作者: 卧斧 / 伊卡鲁斯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2
唤起童真,拾回初心
一篇探求自我,寻找天堂的童话
卧斧的变奏书写+伊卡鲁斯的奇异绘图
◎ 编辑推荐
★ 鼻子挂墙上的大象、翅膀掉了的空中飞人、没有五官的小丑、不穿衣服的“箱子”……由台湾作家卧斧、绘者伊卡鲁斯合力打造的稀奇古怪马戏团!
★ 孩子参观马戏团经历一连串冒险,像是拼 拼图一般,逐渐接近“事件”的全貌。马戏团像是一个人生的隐喻,使我们得以回想自己是怎么成为“自己”的,重新检视我们追寻的究竟是什么。
★ 简洁隽永的故事、可爱奇异的插图,《马戏团离镇》带你离开平凡的小镇,展开追寻梦想的奇幻旅途。
◎ 内容简介
马戏团即将离镇,来不及观看演出的孩子被团长邀请参观,然而他遇上的每个马戏团成员都是不折不扣的“怪人”!他们不记得自己从前的模样,只对自己为什么变成现在的模样记忆犹新。孩子拼凑着各个团员的说法,发现这些回忆似乎都指向同一个事件,但一环扣着一环的因果链接,却又有对不上的地方。在寻找团长的旅程中,孩子不知道自己将和马戏团一起迈上“离镇”的路途……
2019年2月20日 想读
走路的历史 豆瓣
作者: [美]丽贝卡·索尔尼 译者: 刁筱华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丽贝卡·索尔尼
2013 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
2010 年被 Utne Reader 杂志评为
25 位改变世界的梦想家之一
2004 年与乔布斯等人荣获《连线》杂志Rave 大奖
◆当你把自己交给大地,大地自然会把你交还给自己。
◆我只有走路时才能思考。一旦停下脚步,我便停止思考;我的心灵只跟随两腿运思。
——卢梭
——————
◆这是一部关于走路的历史。
◆在作者索尔尼的笔下,走路不再是平日里再寻常不过的移动方式,而是一种探索,一种仪式,一种沉思。
◆双足直立行走为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古往今来的城市变迁与走路有着怎样的关系?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行者”与那些酷爱漫步、健行的文人学者们又为何沉迷于走路这一如此质朴的行为呢?
◆当行走将我们的身心和世界融为一体的时候,这一切的问题便都找到了答案。索尔尼以其丰富广博的学识、优雅洗练的笔触,为我们编织了一部关于走路的独特历史,引领我们漫步于哲学、历史、文学、建筑学、社会思考等人类智慧之林,使我们沉醉于这一亘古不变的行为所带来的惊喜。
——————

走路和它的历史,索尔尼把更多的篇幅花在大自然中的漫游。相比起都会的逛街,荒野漫游好像更有灵性。
——梁文道

如果没有看《走路的历史》,你大概不知道走路、散步有这么大的学问。
——蔡康永

请细细读,慢慢走,倾听内在心灵的声音,感觉周遭环境的脉动。
——韩良忆
2019年2月15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