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Cryptonomicon 豆瓣
作者: Neal Stephenson Avon Books 1999
Computer expert Randy Waterhouse spearheads a movement to create a safe haven for data in a world where information equals power and big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seek to control the flow of knowledge. His ambitions collide with a top-secret conspiracy with links to the encryption wars of World War II and his grandfather's work in preventing the Nazis from discovering that the Allies had cracked their supposedly unbreakable Enigma code. The author of Snow Crash (LJ 4/1/92) focuses his eclectic vision on a story of epic proportions, encompassing both the beginning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1940s and the blossoming of the present cybertech revolution. Stephenson's freewheeling prose and ironic voice lend a sense of familiarity to a story that transcends the genre and demands a wide readership among fans of technothrillers as well as a general audience. Highly recommended.
梵蒂冈地窖 豆瓣
Les caves du Vatican
作者: [法] 安德烈·纪德 译者: 桂裕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4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一九四七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梵蒂冈地窖》是纪德最著名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令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长的讽刺性作品,纪德本人将其称为“傻剧”。故事发生在一八九一年。伪装成神父、哲学家的意大利骗子普罗托斯轻易地使圣普里伯爵夫人相信:罗马天主教皇被人绑架,关在梵蒂冈地窖里已达三年之久。而坐在教皇位置上的,是一位几个共济会会友推举的、长相貌似教皇的冒牌家伙。受了他的欺骗,在捐助建立十字军,拯救教皇的名义下,伯爵夫人开出了支票……主人公拉夫卡迪奥称为举世闻名的“无动机行为”英雄的代名词。
2016年1月19日 已读
比较明显的缺点是人物剧情太紧凑了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我还挺喜欢“真教皇被软禁”这个影射贵欧宗教信仰崩溃的隐喻的。中心思想套用友邻妹子一句话:“我想做,我可以,我高兴,这三个足够成为我做任何事的理由。”(大写的法左(x
+纪德 {法国文学} 【小说】
过于喧嚣的孤独 豆瓣
Příliš hlučna samota
9.7 (11 个评分) 作者: 赫拉巴尔 译者: 杨乐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 - 5
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2016年1月3日 已读
“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ps.别买这版,前1/4是照片,后1/4是作者年表,出版社你咋不上天啊。
+赫拉巴尔 {东欧文学} 【小说】
夜深沉 豆瓣
作者: 张恨水 复旦大学 2006 - 8
《经典文库:夜深沉》写一孤女投师学戏,经过层层困苦,得成红角。终因年轻识浅,被诱失足。对社会层嫖赌吃着种种罪恶,极力暴露。于男女间爱嗔贪欢等艳闻趣事,写来尤见细腻。文情相生,情节极紧张热烈,人物各色俱全,已由国华影业公司将《经典文库:夜深沉》内容摄制电影,足见佳妙。《夜深沉》为张恨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张恨水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作品,是四十一回的章回体小说。40年代“总代经售”此书的上海百新书店的“张恨水长篇杰作大集成”中是这样介绍《夜深沉》的:
公开的秘密 豆瓣 Goodreads
Open secrets
8.4 (3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译者: 邢楠 / 陈笑黎 译林出版社 2013 - 10
艾丽丝·门罗首部荣耀国际文坛的代表作
【秘密,就是我们想逃离的回忆】
8个闪着生命之光、语言之美的惊人短篇(含村上春树翻译成日文版的《蓝花楹旅馆》)
“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艾丽丝•门罗以她的短篇创作最为著名,但是她在每一个短篇小说中呈现的深度、智慧和精准比得上很多长篇小说家穷极一生的书写。每读门罗,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布克国际奖评委会
★这是少有的一年,没人抱怨诺贝尔委员会的选择。门罗是当我说“小说是我的信仰”时,我脑海里浮现出的少有的作家之一。——乔纳森•弗兰岑
★艾丽丝•门罗是“作家中的作家”,读她的作品会感到愉悦。对我们这些热爱短篇小说的人来说,阅读这些现实主义、契诃夫般的杰作让人深感荣幸。——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A.S.拜厄特
★她的小说有种独一无二的现实感。——村上春树
★她将为全世界的读者提供一份完全不同的书单。——苏童
★门罗的女性写作方式是非个人性的。她会描写她熟悉的生活,但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远远是在国界以外的。——陆建德
★我爱她的真实和沉重,沉重中的那种真挚的温柔。她的小说很重,一本书要慢慢看完。——陈丹燕
在这八篇关于“秘密”的故事里,艾丽丝•门罗唤起了旧爱突然重生的毁灭性力量。忘情于书信欢爱的图书管理员、流连在荒野的孤女、破坏邻居家宅的女基督徒……门罗笔下的女子都有一个“秘密”,她们保持着与真相的模糊距离。《公开的秘密》曾获加拿大总督奖提名,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好书,并为门罗斩获了首个国外文学奖项——WH.史密斯文学奖,自此,门罗作品日益受到国际文坛广泛关注。
2015年11月27日 已读
爱丽丝门罗过于倚重书信这种体裁,我觉得这是一种怯懦,用多了也许会变成懒惰。个人最推荐《忘情》,这篇有一点杜拉斯的味道(尽管我也并不特别欣赏杜拉斯),虚幻与现实的微妙关系把握得很好;还有一篇《阿尔巴尼亚圣女》。至于《蓝花楹旅馆》,情节上太取巧了,不喜。
+艾丽丝·门罗 {北美文学} 【小说】
寂寞的十七岁 豆瓣
8.6 (69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寂寞的十七岁》收入白先勇早期、中期的短篇小说多篇。白先勇早期小说可分两类 :一类是或多或少凭借自己切身经验改头换面写成的小说:《金大奶奶 、《我们看菊花去》、《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多少表露出作者童年、少年时代的自己。第二类, 幻想(fantasy)的成分较重,最显著的例子是《青春》,此外,《闷雷》、《黑虹》、《小阳春》、《藏在裤袋里的手》,也多少是幻想的产物。夏志清认为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
2015年11月25日 已读
白先勇的作品我是随手拿来看的,却恰好走了一条台北人-纽约客-十七岁的逆序,越读越可见他后期的老辣来。个人喜欢《芝加哥之死》,名字就能看出极受托马斯曼的影响,但《十七岁》《玉卿嫂》无疑是最能代表白先勇这一时期的作品:洞察力和同理心,真是可怕的天赋。
+白先勇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人面桃花 豆瓣
7.8 (38 个评分) 作者: 格非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 - 9
2004年,沉寂了十年的格非推出长篇小说《人面桃花》,重新点燃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希望。《人面桃花》选择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情窦初开的少女秀米一天遇上了革命党人张季元,然后一场关于革命、乌托邦、的故事就慢慢舒展开。这本书的文字优美, 情节起伏跌宕,细枝末节都经过了精心的处理,其精致与05年06年推出的《兄弟》的粗糙恰好成为鲜明对比。格非也因这本书获得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辞写到“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既充分展现了汉语的伟大魅力,又及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感情。”。《人面桃花》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对诸如乌托邦、革命以及暴力,作者并没有去作价值判断或者道德判断,而是留下了一个含糊的臆想空间;他也没有拘泥在历史的细节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另辟一条通往人的心灵空间的通途。这就是本书最高明之处--小说它不同于论文需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建构明确的价值判断,也不是随笔散文类文章,是一种主要个人思想的表达。小说艺术最主要的就是要在虚构的故事上再给读者留下臆想的空间。哈姆雷特风靡几千年,其窍门全然一句“TO BO,OR NOT TO BE”之间。
2015年11月22日 已读
讲道理的话我也略读过一两本冯唐莫言贾平凹,但唯独这本让我作为一名女性读者感到挥之不去的厌恶。就像匪帮那个三爷一样,透着一股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猥琐而造作的下流。水平不够不要瞎鸡巴写性冲动写大场面写古文,好吧?还有人物的塑造,真是我上我也行。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鲜花盛开的森林·忧国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花ざかりの森 - Hanazakari no mori
8.6 (20 个评分)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5 其它标题: 鲜花盛开的森林·忧国
本书收录了三岛由纪夫在创作早起以多样的技巧和完美的问题确立并固定的若干短篇小说,有关作者一生的文学主题和现实问题的萌芽都蕴含其中。题名作《鲜花盛时的森林》是三岛由纪夫的十六岁时处女作,写于1941年。在“我”的先祖熙明夫人的日记中,记载了一段近乎幻觉的“神迹”,一位与“我”的先祖有着密切关系的平安朝女子对大海十分恐惧,而“我”祖母的叔母年轻时则对大海怀有炽热的向往。这些“神迹”、“恐惧”和“向往”都是居住在体内的“憧憬”及其变形之后的体现,并且绵贯于血缘之中,在“我”本身的生活、梦境和幻象里书写死生命运。
2015年10月1日 已读
“人一时竟然能看到一切,这是可怕的,也是珍贵而又美丽的。尽管看到一切,但于瞬间之中却又无法获取一点意义。”能捕捉到这种瞬间的人,亨利米勒,三岛由纪夫,曹丕。
+三岛由纪夫 {日本文学} 【小说】
南朝金粉录 豆瓣
作者: (清)牢骚子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4 - 2
2015年9月20日 已读
积善之家有余庆,落魄英雄终一鸣;美人慧眼识穷途,江汉朝宗海晏清——概括本文主旨可知起点YY一类文学源远流长,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明清《故事会》#
{中国古代文学} 【小说】
末日四物 豆瓣
作者: (英)保罗·霍夫曼 译者: 郑咏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1
《哈利•波特》之后最奇诡的故事
混沌时空里的黑暗世界
死亡天使的逃亡之旅
少年杀手托马斯•凯尔三部曲第二部
被称为上帝的左手和死亡天使的托马斯•凯尔又回到了救赎者圣殿,那个充满黑暗、痛苦和暴行的地方。他受命统领一支军队,发起颠覆整个世界的战争。
集杀手、战略家、棋子、男孩等多种身份于一身的凯尔,其性格之复杂多变,势必使得这场旨在带来末日四物的战争有一个扑朔迷离、难以预计的结局。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豆瓣
作者: 冯唐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记录了男孩最初接触暴力和欲望时的感觉。男孩十七八岁的时候,激素分泌正旺,脑子里没多少条条框框,上天下地,和飞禽走兽最接近。他们打架泡妞理想远大。
2015年,身在美国的冯唐已过不惑之年,重新为这部小说作序,回忆起《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最初问世的情景,冯唐感慨道:“这四个读者和一捧花坚定了我的文字理想,从那时起,我一直心存感激。”
少年从十四岁长到十九岁,过盛的荷尔蒙让他们如飞禽走兽般,在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〇年的北京城里上天入地。那时的生活简单,打架、喝酒、钻防空洞以及坐马路牙子看姑娘,是这群男孩最爱做的事。《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用散文式的笔触,记录了青春期男孩最初认识暴力和欲望时,内心熊熊燃烧的感觉。
2015年9月4日 已读
今天在万象没事坐下来撸了一本,感觉比我看的第一本《不二》强得多。虽然我并没有兴趣多加了解青春期雄性智人精虫上脑到处留种的旖旎性冲动,但是提到在屋子里看“杜牧、李白、劳伦斯和亨利·米勒”,为了我杜和我亨,多加一颗星不过分吧(。
+冯唐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木麻黄树 豆瓣
The Casuarina Tree
8.8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黄福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2
《木麻黄树》是英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故事圣手”毛姆的一部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收录了他最出色的六个短篇。这些小说篇幅大致相当,介于中篇和短篇之间,并都以马来亚、婆罗洲为背景,生动地描写了一些西方人(大多数是英国人)在远东殖民地的经历,特别描写了他们在与原来所处的西方文明世界隔绝之后,在精神上受到的种种折磨。“木麻黄树”本来是一种在热带的沼泽和岸边疯长的植物,当毛姆发现当地人将其视作一种不祥的征兆后,遂决定取之以为他这本专写东南亚背景的短篇小说集最恰切的书名。在殖民地的大背景下,每一段悲惨人生经历的背后,无论是害人者还是受害者,可以说最后都是受害者,没有一个是胜利者。文化差异、冲突、孤独、恐惧、犯罪,是这六个短篇的关键词。评论家西利尔·康诺利将这本短篇小说集列为“现代主义运动百部经典”之一,认为它“为我们准确地描绘了英国人在远东的生存状况,这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写过的”,小说家哈特利更认为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它具有“强大的叙事能力和独特的戏剧效果”,它“深刻地揭露了人物内心动机中更卑鄙的一面,而且分析透辟”。时至今日,《木麻黄树》仍被誉为毛姆最优秀的短篇小说集之一,这六个短篇已经成为短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范本。
2015年7月24日 已读
《木麻黄树》这个名字逼格真是高,个别篇目在译林那本短篇选里收录过。神经质地通过不断试探想要融入环境,最终发现局外人到底是局外人,就算跟鸡蛋一起排在冰箱里,猕猴桃还是猕猴桃——啧啧,深柜基属性真的不要抵赖了,毛姆大大。
+毛姆 {英国文学} 【小说】
纽约客 豆瓣
9.1 (44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纽约曼哈顿像棋盘街似的街道,最有意思的是,每条街道个性分明,文化各殊,跨一条街,有时连居民的人种也变掉了,倏地由白转黑,由黄转棕。纽约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移民大都会,全世界各色人等都汇聚于此,羼杂在这个人种大熔炉内,很容易便消失了自我,因为纽约是一个无限大、无限深,是一个太上无情的大千世界,个人的悲欢离合,飘浮其中,如沧海一粟,翻转便被淹没了。
六三、六四那两年夏天,我心中搜集了许多幅纽约风情画,这些画片又慢慢转成了一系列的“纽约故事”……六五年的一个春天,我在爱荷华河畔公园里一张桌子上,开始撰写《谪仙记》,其时春意乍暖,爱荷华河中的冰块消融,凘凘而下,枝头芽叶初露新绿,万物欣欣复苏之际,而我写的却是一则女主角飘流到威尼斯投水自尽的悲怆故事。当时我把这篇小说定为“纽约客”系列的首篇,并引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作为题跋,大概我觉得李彤最后的孤绝之感,有“天地之悠悠”那样深远吧。……可是悠悠忽忽已跨过了一个世纪,“纽约”在我心中渐渐退隐成一个遥远的“魔都”,城门大敞,还在无条件接纳一些络绎不绝的飘荡灵魂。
——白先勇
2015年3月3日 已读
纽约客,台北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读着字字都好,却又细说不上好在哪儿来。借叶嘉莹老师评价曹丕的一句话,这类文章大抵“以感与韵胜”,而非“以才与情胜”,唯有诗人诗心能窥此妙境啊。
+白先勇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呐喊 豆瓣
9.5 (449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 3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2015年2月24日 已读
#旧书整理#系列。其实把鲁迅从语文课本里删掉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大部分人九年义务之后再也没机会或者培养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再来读鲁迅,何必给小学生们留下相看两厌的印象=。=
+鲁迅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豆瓣
カンガルー日和
8.1 (62 个评分) 作者: (日)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8
你有过这样的时刻吗?你的人生中有过这样的感伤故事吗?在四月一个晴朗早晨的街角,你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不期而遇。你的胸口瞬间震颤,你的口中干得沙沙作响。你本该向她搭话,可你却眼睁睁地看着她与你擦肩而过,径直消失在人群中,永远永远。本书为作者1983年的连载短篇小说集,共18篇,除一篇外,均是一二千字的超短篇小说。各篇内容不一,有写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后的遐想,有写半夜值班的惊魂故事,有写穷人搬家的苦恼等。这些作品有的惊险,有的滑稽,有的深沉,有的故事完整,有的注重感想,像一篇速写。其总的风格是有趣好玩又富有回味,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休闲读物。
2015年1月24日 已读
“再过一次十八岁倒也不坏啊,也曾经这样想过。可是一想到假如能回到十八岁的话,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呢?我已经一件也想不起来了。”/bigcry
+村上春树 {日本文学} 【小说】
环形世界 豆瓣
Ringworld
7.5 (15 个评分) 作者: [美]拉里·尼文 译者: 银沛月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5
路易斯·吴迎来了他的二百岁生日,他走进转移亭,世界各地转眼就到。他本打算纵情狂欢一天,却鬼使神差地撞上了最神秘的外星人——傀儡师。
傀儡师拥有高超的技术,但个个胆小如鼠。出人意料的是,吴撞上的这位傀儡师竟然盛情邀请他加入史上最大胆的星际冒险,旅伴还有永远幸运的地球女孩蒂拉、脾气火暴的克孜星人。
两个人类和两个外星人一起登上超光速飞船,飞临傀儡师那令人生畏的新发现—— 一个绕恒星转动的环形人工天体。探险队员们靠近观察,不料却被不明武器击中,坠向硕大无朋的圆环。在圆环那相当于三百万个地球总面积的土地上,他们必须找到唯一一条生路……
2015年1月15日 已读
制造高潮的能力不行确实显得比较平铺直叙,但是还是很好看啊!(。)氛围其实挺像《与拉玛相会》的,杳无人迹的衰落/神秘文明。很喜欢蒂拉的幸运值设定,虽然这样一来就不那么硬了,但是幸运=概率然后对物理实验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么赖皮的说法竟无言以对(。
++拉里·尼文 【小说】 科幻
黑色大丽花 豆瓣
7.0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詹姆斯·艾尔罗伊 译者: 杨武元 / 杨武遒 哈尔滨出版社 2006 - 3
1947年1月15日,洛杉矶。
人们在空地上发现了一具被肢解的女尸,有着被严重殴打和虐待的痕迹,死状让人不寒而栗。当年洛杉矶警方为此案展开了该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调查搜捕,但这个杀人狂就像“开膛手杰克”一样,人间蒸发了,至今没有踪迹。因为死尸那头乌黑的长发呈放射状散开,像一朵盛开的黑色大丽花,所以此案被称为“黑色大丽花谋杀案”。这件谋杀案当年轰动一时,是加利福尼亚州历史上最离奇的案件。
事情围绕着巴奇·布雷切特和李·布兰查德的调查展开。而在调查工作的过程中,两个人双双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而这一切又与“黑色大丽花”有关,他们急于知道她过去的一切,并立志逮捕凶手。而调查的结果却又离奇非常…… 邪恶的召唤把人们带入欲望的深渊,紧紧纠缠着这个死去的女孩,几近疯狂……
2015年1月12日 已读
完全可以压缩一半的字数,太难看了,居然才323页,看kindle的我一直以为至少得600页的!!太难看了,不懂,不想懂,冷硬妈炸。难看。
{北美文学} 【小说】 冷硬 悬疑
黑色的春天 豆瓣
8.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亨利·米勒 译者: 林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1
这是亨利·米勒的一部自传小说集。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就是要向人们展现作家本人的真实境况。作家将此看做他自己的一幅“自画像”。在亨利·米勒看来,真实的自我不仅在于自我的外在经历,更重要的在于自我的各种感觉、感受,自由的思想以及梦境与幻觉。于是,构成作品的是大量的超现实的梦幻、纷繁多变的象征以及对往事意训流式的追忆,除去魔幻—般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家苦苦寻求梦想中的精神家园的执著一样惹人感动。
2014年11月19日 已读
永远跟不上他的节奏,仿佛在梦境中随波逐流,被无端地拉扯向未知的漩涡。然而一切光怪陆离都在醒来时,在放下这本书时,如同被清晨的严寒惊散的梦般销声匿迹,我无法抓住任何一个可以用语言谈论的碎片——然而,很美。
+亨利米勒 {北美文学} 【小说】
八十天环游地球 豆瓣
8.5 (17 个评分)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 任倬群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幻小说之父”。《八十天环游地球》是他的重要小说之一。
福格和改良俱乐部的会友以二万英镑为赌注,打赌可以在八十天里环游地球一周。随后他带着绰号叫“路路通”的仆人,从伦敦出发,开始了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最终历经天灾人祸,在没有飞机、远洋巨轮的十九世纪,竟然完成了这一天方夜谭般的绕地球一周,不仅赢得了打赌,而且获得了爱情。
本书寓科学知识、创造力、艺术和趣味于一体,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
2014年9月29日 已读
小时候不爱看科幻错过了一本有趣的书啊ww十九世纪小说在我心里的地位已经不能更高了!!最后的时刻表诡计(?)好评,有钱人就是好,碰到啥事都买买买!买买买!
+儒勒·凡尔纳 {法国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