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复活 豆瓣
Воскресение
8.4 (27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安东
/
南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俄国对世界文学最有影响的作家。《复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斯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斯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春雪 豆瓣 Goodreads
春の雪
9.0 (101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春雪》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川端康成把《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是作者“绚丽才华的升华”。三岛本人曾总结说:“《春雪》是王朝式的恋爱小说,即写所谓‘柔弱纤细’或‘和魂’”。
长篇小说,于1966年脱稿。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
故事描写清显与聪子的爱情纠葛,因为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聪子没有把握住他的感情,只得接受皇上的敕许,与治典亲王订了婚。此时清显通过友人本多与聪子保持联系,向聪子求爱,聪子在惶惑中与清显发生了关系。结局清显忧郁死去,聪子削发为尼。作者的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长篇小说,于1966年脱稿。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
故事描写清显与聪子的爱情纠葛,因为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聪子没有把握住他的感情,只得接受皇上的敕许,与治典亲王订了婚。此时清显通过友人本多与聪子保持联系,向聪子求爱,聪子在惶惑中与清显发生了关系。结局清显忧郁死去,聪子削发为尼。作者的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我的帝王生涯 豆瓣
8.1 (84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我的帝王生涯》是苏童糅和写实手法和现代的技巧创作的历史小说。也是苏童发挥创造性的想象,随意搭建的宫廷,按自己的配方勾兑的历史故事。年代朝代人物都是虚无的,故事却讲的真实可信。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灾难随时就会降临,端白心头一直有深深的阴影,因此他是哀怨的,也是无助的,整篇小说充满了挽歌式的感伤气息,凄美。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灾难随时就会降临,端白心头一直有深深的阴影,因此他是哀怨的,也是无助的,整篇小说充满了挽歌式的感伤气息,凄美。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豆瓣
A short History of Tractors in Ukrainian
7.6 (86 个评分)
作者:
[英] 玛琳娜·柳薇卡
译者:
邵文实
吉林出版集团
2011
“我母亲去世两年后,我父亲与一位离过婚的妖艳迷人的乌克兰金发女郎坠入爱河。他时年八十四岁,而她三十六岁。她就像枚毛绒绒的粉红色手榴弹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骤然爆炸,搅得浑水四溢,将许多久沉于记忆泥沼下的淤泥翻上水面,狠狠地踹了我们家族幽灵的屁股一脚。”
薇拉和娜杰日达姐妹必须将终其一生的不和搁置在一边,以便把他们身为移民的工程师父亲从体态丰满、风骚妖艳的淘金者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这位瓦伦蒂娜偏好绿缎内衣和连袋煮菜肴,她将在追逐西方财富的过程中一无所获。
但这对姐妹驱逐瓦伦蒂娜的战争揭开了家庭的秘密,揭露了欧洲五十年的黑暗史,将她们送回到她们多已忘怀的根本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喜剧小说而设的“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奖”(Bollinger Everyman Wodehouse Prize)获奖作品。
★ 2005年机智小说奖(SAGA Award for Wit)获奖小说
★ 2005年布克奖(Booker Prize)入选小说
★ 橘子图书奖(Orange Prize)入选小说
★ 已出版29国语言的译本
★玛琳娜•柳薇卡为这本有趣的小说取了个“最勇敢的”书名。小说在英国刚出版时,Amazon是把它归在非小说的科技类里,不少书店也把它放在农业书里。这样一本看似早该被淹没的书却靠着读者的口碑,从农业科技的死角漂亮翻身,力压风头正劲的丹•布朗的《达芬奇的密码》和《天使与恶魔》,成为2006年的图书销售冠军。此后,凭着其文学魅力和出色的小说风格,《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更是入围多个文学奖项,一时之间,柳薇卡的名字传遍了整个英国文学圈,作品也很快被翻译成29国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但愿我们不要错失了柳薇卡的这份勇敢,也希望不要和可能的喜爱擦肩而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部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说,一如它的书名一样古里古怪,充斥着意想不到的各色人等。乌克兰移民与传统保守的英格兰内地生活交织融合,极其滑稽搞笑,而笔调则抒情浪漫。—— 玛格丽特•德拉伯勒,《新政治家》
☉令人难忘的创造力,意想不到的感动。——《大都市报》
☉很少看到处女作小说写得如此周全……柳薇卡绝对是位天才的喜剧作家。——《暂停时间》
☉发人深思,令人捧腹,一出喜剧的盛宴。一幅关于衰老、欲望和贪婪的充满欢腾的油画。——《经济学家》
☉这本书让我整整一年都笑容可掬,笑口常开。东西欧文化冲突中极富喜剧性的部分在这个讲述两姐妹间的明争暗斗的有趣故事中得以展现。——《格拉斯哥先驱报》
☉“开垦了一道富有喜剧性的犁沟。”——《独立报》
☉“智慧,幽默,充满灵感的对话,生动活泼的个性,宽厚仁慈的精神。发人深省,极具可读性。”——《金融时报》
☉“引人入胜……妙趣横生而又令人感动地记录了一位长期居住在英国的乌克兰老鳏夫与一位寻求通往财富之路的护照的妖艳惹火的俄国大胸掘金女间的争争吵吵。”——彼得•坎普,《星期日泰晤士报》
薇拉和娜杰日达姐妹必须将终其一生的不和搁置在一边,以便把他们身为移民的工程师父亲从体态丰满、风骚妖艳的淘金者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这位瓦伦蒂娜偏好绿缎内衣和连袋煮菜肴,她将在追逐西方财富的过程中一无所获。
但这对姐妹驱逐瓦伦蒂娜的战争揭开了家庭的秘密,揭露了欧洲五十年的黑暗史,将她们送回到她们多已忘怀的根本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喜剧小说而设的“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奖”(Bollinger Everyman Wodehouse Prize)获奖作品。
★ 2005年机智小说奖(SAGA Award for Wit)获奖小说
★ 2005年布克奖(Booker Prize)入选小说
★ 橘子图书奖(Orange Prize)入选小说
★ 已出版29国语言的译本
★玛琳娜•柳薇卡为这本有趣的小说取了个“最勇敢的”书名。小说在英国刚出版时,Amazon是把它归在非小说的科技类里,不少书店也把它放在农业书里。这样一本看似早该被淹没的书却靠着读者的口碑,从农业科技的死角漂亮翻身,力压风头正劲的丹•布朗的《达芬奇的密码》和《天使与恶魔》,成为2006年的图书销售冠军。此后,凭着其文学魅力和出色的小说风格,《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更是入围多个文学奖项,一时之间,柳薇卡的名字传遍了整个英国文学圈,作品也很快被翻译成29国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但愿我们不要错失了柳薇卡的这份勇敢,也希望不要和可能的喜爱擦肩而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部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说,一如它的书名一样古里古怪,充斥着意想不到的各色人等。乌克兰移民与传统保守的英格兰内地生活交织融合,极其滑稽搞笑,而笔调则抒情浪漫。—— 玛格丽特•德拉伯勒,《新政治家》
☉令人难忘的创造力,意想不到的感动。——《大都市报》
☉很少看到处女作小说写得如此周全……柳薇卡绝对是位天才的喜剧作家。——《暂停时间》
☉发人深思,令人捧腹,一出喜剧的盛宴。一幅关于衰老、欲望和贪婪的充满欢腾的油画。——《经济学家》
☉这本书让我整整一年都笑容可掬,笑口常开。东西欧文化冲突中极富喜剧性的部分在这个讲述两姐妹间的明争暗斗的有趣故事中得以展现。——《格拉斯哥先驱报》
☉“开垦了一道富有喜剧性的犁沟。”——《独立报》
☉“智慧,幽默,充满灵感的对话,生动活泼的个性,宽厚仁慈的精神。发人深省,极具可读性。”——《金融时报》
☉“引人入胜……妙趣横生而又令人感动地记录了一位长期居住在英国的乌克兰老鳏夫与一位寻求通往财富之路的护照的妖艳惹火的俄国大胸掘金女间的争争吵吵。”——彼得•坎普,《星期日泰晤士报》
小艾 豆瓣
作者:
张爱铃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7
- 7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共在大陆发现了10多篇当年张爱玲作品,其中有7篇没有收入张爱玲任何作品集。1986年10月份,陈子善在研究周作人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亦报〉(后来并入新民晚报)上连载的张爱玲作品〈小艾〉,意外惊喜之余,陈子善把〈小艾〉复印下来,寄给了香港〈明报〉月刊的编辑黄俊东。黄曾经编辑过〈张看〉散文集,与张爱玲通过信,看到〈小艾〉以后非常高兴,于是让陈子善写一篇发现经过的小短文,配着〈小艾〉一起发表在〈明报〉月刊1987年第1期上。随后被台湾〈联合文学〉转载。
张爱玲知道以后,很不高兴,在1988年的《续集》序中特意提到,“前些日子有人将埋藏多年的旧作《小艾》发掘出来,分别在台港两地刊载,事先连我本人都不知情。听说《小艾》在香港公开以单行本出版,用的不是原来笔名梁京,却理直气壮地擅用我的本名。事实上,我的确收到几位出版商寄来的预支版税和合约,只好原壁奉还,一则非常不喜欢这篇小说,更不喜欢以《小艾》名字单独出现,本人还在好好地过日子,只是写得较少,却先后有人将我的作品视为公产,随意发表出书,居然悼棒责备我不应发表自己的旧作,反而侵犯了他的权利。”
当海峡两岸的学者不约而同对张爱玲作品展开研究、挖掘、考证时,张爱玲本人却对这一行为持反对态度。台湾的唐文标教授生前曾为搜求张爱玲四十年代作品的原刊本做了一番努力,很有成绩。在未征求张爱玲的同意下,唐文标先把有些尚未在台港重刊的作品,投寄杂志去发表,后来再把此类作品放人自己主编的图书《张爱玲卷》(一九八二)和《张爱玲资料大全集》(一九八四)中。为阻止出版这两本书,张爱玲甚至委托皇冠找律师提起法律诉讼,经过交涉以后,和出版社以和解告终。
因为在香港就出现了盗版书〈小艾〉。张爱玲被迫出版了〈小艾》,但是作了大量的修改,删去了68段最后一段和69、70、71节全部删去。同时, 〈十八春〉改为《半生缘》,对这一作品也做了大量修改,将小说里写的18年改为14年,砍掉4年。
张爱玲知道以后,很不高兴,在1988年的《续集》序中特意提到,“前些日子有人将埋藏多年的旧作《小艾》发掘出来,分别在台港两地刊载,事先连我本人都不知情。听说《小艾》在香港公开以单行本出版,用的不是原来笔名梁京,却理直气壮地擅用我的本名。事实上,我的确收到几位出版商寄来的预支版税和合约,只好原壁奉还,一则非常不喜欢这篇小说,更不喜欢以《小艾》名字单独出现,本人还在好好地过日子,只是写得较少,却先后有人将我的作品视为公产,随意发表出书,居然悼棒责备我不应发表自己的旧作,反而侵犯了他的权利。”
当海峡两岸的学者不约而同对张爱玲作品展开研究、挖掘、考证时,张爱玲本人却对这一行为持反对态度。台湾的唐文标教授生前曾为搜求张爱玲四十年代作品的原刊本做了一番努力,很有成绩。在未征求张爱玲的同意下,唐文标先把有些尚未在台港重刊的作品,投寄杂志去发表,后来再把此类作品放人自己主编的图书《张爱玲卷》(一九八二)和《张爱玲资料大全集》(一九八四)中。为阻止出版这两本书,张爱玲甚至委托皇冠找律师提起法律诉讼,经过交涉以后,和出版社以和解告终。
因为在香港就出现了盗版书〈小艾〉。张爱玲被迫出版了〈小艾》,但是作了大量的修改,删去了68段最后一段和69、70、71节全部删去。同时, 〈十八春〉改为《半生缘》,对这一作品也做了大量修改,将小说里写的18年改为14年,砍掉4年。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豆瓣 Goodreads
8.4 (337 个评分)
作者:
路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故乡相处流传 豆瓣
8.4 (7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3
《故乡相处流传》又是一部长篇寓言。作者一边信口开河、信马由缰、虚虚实实地叙说着他的故事,一边不住地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作者的一些寓意也许读者体会不到,但读者却体会出许多作者未必预料到的寓意。无论其戏剧性,还是幽默感,都绝对是一流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
红高粱家族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1
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之誉,长篇小说出版资源非常丰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从业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一次性推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从文学的角度折射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入选作品大都经过了时间淘洗,是可以流传的上乘之作。阅读或收藏,均富有价值。
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发展史上,《红高粱家族》(1987)出现具有审美转型的深刻意义。作者用“虚构叙事”取代“亲历在场”,用“酒色财气”颠覆“英雄崇拜”,用“灵魂救赎”挑战“旧梦新知”,并以强烈的艺术理性精神,宣告了革命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
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发展史上,《红高粱家族》(1987)出现具有审美转型的深刻意义。作者用“虚构叙事”取代“亲历在场”,用“酒色财气”颠覆“英雄崇拜”,用“灵魂救赎”挑战“旧梦新知”,并以强烈的艺术理性精神,宣告了革命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
芙蓉镇 豆瓣
7.7 (35 个评分)
作者:
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芙蓉镇》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 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豆瓣
8.3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奥德丽·尼芬格
译者:
夏金
/
安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10
相遇那年,她六岁,他三十六岁;结婚那年,她二十三岁,他三十一岁;离别后再度重逢时,她八十二岁,他四十三岁。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更加迂回,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的他,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
他以为他在二十八岁时第一次遇到他二十岁的妻子克莱尔,而克莱尔却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和克莱尔结婚多年后,亨利却又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而这次遇见的却是六岁的克莱尔。
因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会亲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一遍遭遇那些过往,而他却只能旁观、重复品味着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
可是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呢?她被亨利远远抛在了后面,焦急地渴望着爱人能早日回到身边。克莱尔虽然拥有时间,却只能通过触摸亨利来触摸时间。
是什么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在复杂交错的命运中勇敢地探索,终于让时间在爱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更加迂回,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的他,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
他以为他在二十八岁时第一次遇到他二十岁的妻子克莱尔,而克莱尔却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和克莱尔结婚多年后,亨利却又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而这次遇见的却是六岁的克莱尔。
因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会亲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一遍遭遇那些过往,而他却只能旁观、重复品味着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
可是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呢?她被亨利远远抛在了后面,焦急地渴望着爱人能早日回到身边。克莱尔虽然拥有时间,却只能通过触摸亨利来触摸时间。
是什么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在复杂交错的命运中勇敢地探索,终于让时间在爱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