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三国演义 豆瓣
所属 作品: 三国演义(全二册)
9.0 (42 个评分) 作者: 罗贯中 岳麓书社 1986 - 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吕布赵云关羽,官渡赤壁街亭,斩华雄空城计长坂坡七擒七纵,一看三叹,三国风云起,几度夕阳红。该剧展现了历史上一个豪强们为攫取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政治斗争和频繁混战的动乱时代。展示了魏、蜀、吴纵横捭阖、逐鹿争雄的历史画卷!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谓“十八路”诸候联军征讨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号,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勾当,各怀心复事,都企图称王称霸。
三国演义(全二册) 豆瓣 Goodreads
三国演义 所属 作品: 三国演义(全二册)
9.1 (333 个评分) 作者: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5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由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24卷,240回。后来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形成我们现在所见的《三国演义》120回版

由于人文出版社选取的毛批版本和明嘉靖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颇有出入,将拥刘抑曹的思想发展到一个几乎病态的角度,且大量地删除了原文中赞扬曹操一方人物的诗词和评论,所以给世人造成一种三国演义打击曹操、歌颂刘备的错误印象,且该批改版将刘备一方无限神化,甚至将诸葛亮准备将魏延烧死在上方谷这样的情节统统删除,将诸葛说成是一个完美近乎神人的形象,这是大家阅读时候值得注意的地方。

由于该版本选用的是毛批改版,而且没有将毛家父子的批语选入,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该版本和毛批本是不相同的,其实本书和毛批本完全一致,不过是删除了批语部分,加入了编者的注脚。请读者朋友们阅读时注意
修仙 豆瓣
Making Transcendents: Ascetics and Social Memor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所属 作品: 修仙
7.4 (7 个评分) 作者: 康儒博 译者: 顾漩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 3
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修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该书先后获得美国宗教学会2010年度宗教研究杰出著作奖和美国亚洲学会2011年度列文森奖。
烧钱 豆瓣
Burning Money:The Materi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Lifeworld 所属 作品: 烧钱
7.8 (10 个评分) 作者: [美]柏桦 译者: 袁剑 / 刘玺鸿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 3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以化烧纸扎——特别是纸钱——的方式来祭奠已故亲人、祖先以及神灵。尽管常被指为浪费、淫邪,且曾被官方禁止,但这一民间传统依然长盛不衰。
《烧钱》一书从当代生活世界入手检视了这一惯俗,探究了它在传说和历史中的起源、它在古今社会形态中的角色、它的文化逻辑、它与中国乃至世界上其他惯俗的关系,并提出了有关其价值本质的宏大的人类学问题。作者柏桦运用了田野民族志、历史文献、民间故事等多种材料,结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现象学等理论,对“烧钱”传统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细致入微的分析。不管是从实践经验还是从理论框架上说,《烧钱》一书都为我们研究中国民间信仰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 豆瓣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所属 作品: 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
作者: [美] 伊沛霞 译者: 范兆飞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本书则是其成名作,被收入“剑桥中华文史丛刊”。本书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翻译“剑桥中华文史丛刊”系列丛书之一,是最早以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古时期大族的著作之一,也是闻名学界的家族研究著作。此书最早由周一良先生撰写书评,渐为中国学界所知,并很快引进其主要研究方法,涌现了众多以社会学个案研究为方法的中古世族社会史的研究成果。长久以来此书未能翻译出版,故很多研究者、学习者都未能得窥全豹,只能以周一良先生的书评所示为指导。范兆飞先生以数年之力,更兼以魏晋南北朝史学的过硬学术背景,完成了这一力作的翻译,作为中古史学界迟来的好书,以飨读者。
妇女参政论者 (201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Suffragette
8.6 (404 个评分) 导演: 莎拉·加芙隆 演员: 凯瑞·穆里根 / 海伦娜·伯翰·卡特
其它标题: Suffragette / 女权之声(港)
影片讲述一个多世纪前,英国妇女为了争取选举权而不懈斗争的故事。斯特里普在片中饰演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是一位著名的妇女选举权倡导者。她与几位同盟者发起成立了“妇女议会”,在国会开会时,她们也开会,与议会唱对台戏。由于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措施,潘克赫斯特同她的同盟者们曾多次入狱,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反响。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作者: 吴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2
本书将奥古斯丁及其《上帝之城》置于西方思想史的古今变化的脉络里,从多个层面——“心灵秩序”、“原罪”、“历史”、“末日”等——对这部浩繁的巨著进行了梳理与阐释,并对奥古斯丁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和心理动因,以及他对后世的广泛影响与后人对他的挑战和批判,做了相应的陈述和分析。
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豆瓣
所属 作品: 马、车轮和语言
作者: David W. Anthon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 8
Roughly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speaks languages derived from a shared linguistic source known as Proto-Indo-European. But who were the early speakers of this ancient mother tongue, and how did they manage to spread it around the globe? Until now their identity has remained a tantalizing mystery to linguists, archaeologists, and even Nazis seeking the roots of the Aryan race. "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lifts the veil that has long shrouded these original Indo-European speakers, and reveals how their domestication of horses and use of the wheel spread language and transformed civilization. Linking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remai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David Anthony identifies the prehistoric peoples of central Eurasia's steppe grasslands as the original speakers of Proto-Indo-European, and shows how their innovative use of the ox wagon, horseback riding, and the warrior's chariot turned the Eurasian steppes into a thriving transcontinental corridor of communication, commerce, and cultural exchange. He explains how they spread their traditions and gave rise to important advances in copper mining, warfare, and patron-cli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thereby ushering in an era of vibrant social change. Anthony also describes his fascinating discovery of how the wear from bits on ancient horse teeth reveals the origins of horseback riding. "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solves a puzzle that has vexed scholars for two centuries - the source of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s and English - and recovers a magnificent and influenti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past.
历史写作简明指南 豆瓣 谷歌图书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History 所属 作品: 历史写作简明指南
8.3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马里厄斯(RICHARD MARIUS) / [美]梅尔文·E.佩吉(MELVIN E. PAGE) 译者: 党程程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历经30年时间打磨的经典写作教材
本书旨在教会你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和写作
史学之美与写作之美的交织
◎ 编辑推荐
史学家应该有一个承诺,那就是“理解、阐释,
甚至是超越文本与实物解释这个世界”。
《历史写作简明指南》旨在教你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和写作:试着去解决一些谜题,并且组织过去遗留下来的一些使人迷惑的数据来重新讲述过去的故事;从证据中寻找联系,指出原因,追踪缺陷,做比较,发现模式,找出最终结果,并揭示它如何通过一代一代人对现在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到原始资料中,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判断加在证据之上,写出既可信又真实的历史故事。
理查德·马里厄斯历史学家和小说家的双重身份赋予这本书独特的气质:它不仅具有历史学的严谨、清晰,以及能够洞穿本质的理性,并且饱含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文气息。这两种特性在理查德·马里厄斯的笔下被完美地融合。阅读本书,你能感受到史学之美与写作之美的交织。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和写作者必然激发起读者对研究的兴趣和对写作的渴望。但愿本书能为你的历史研究与写作的漫漫路途亮起一些火花。
◎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教会读者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和写作。本书不仅关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非常细节的、技术的层面,比如,如何确定研究题目,如何有效地做读书笔记,如何引用和查找史料等,同时作者以其极好的专业修养和学识娓娓道来,将读者很自然地带入历史学家的思维方式之中,教会他们如何真正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写作。
大空头 (2015) TMDB 豆瓣 IMDb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The Big Short
8.4 (1021 个评分) 导演: 亚当·麦凯 演员: 克里斯蒂安·贝尔 / 史蒂夫·卡瑞尔
其它标题: The Big Short / 大卖空(台)
贾瑞德·韦内特(瑞恩·高斯林 饰)是一个能把40亿美元单子做成37亿美元收入的德银代理人,迈克尔·布瑞(克里斯蒂安·贝尔 饰)是独眼基金管理人,马克·鲍姆(史蒂夫·卡瑞尔 饰)是华尔街世家出身,本·霍克特(布拉德·皮特 饰)是康沃尔资本退休银行家。华尔街这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CDO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大量获利的枭雄。但他们真的能在危机中全身而退么……
隐藏人物 (2016)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豆瓣
Hidden Figures
8.3 (616 个评分) 导演: 西奥多·梅尔菲 演员: 塔拉吉·P·汉森 / 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其它标题: Hidden Figures / NASA无名英雌(港)
影片讲述1962年,汉森饰演的非裔美国数学家与斯宾瑟和梦奈两位“同事”组成智囊团,为宇航员约翰·格伦成功绕地球轨道飞行做出贡献。
曹操 豆瓣
所属 作品: 曹操
7.0 (7 个评分) 作者: (日)堀敏一 译者: 张恒怡 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3
★ 「东京文献学派」史学名家堀敏一晚年力作
★ 全方位解读开创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一代枭雄
★ 陈苏镇审订,韩昇、仇鹿鸣诚意推荐
-----------------------------------------------
明畅笔触讲述“非常之人”的峥嵘一生
史家卓识剖析“超世之杰”的深远影响
-----------------------------------------------
◎ 相关推荐
堀敏一是著名日本学者,长于魏晋隋唐史。本书以曹操一生事迹为主线,依据《三国志》等史籍的记载,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汉末三国的历史,也介绍了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作者本人的看法。全书线索清晰,深入浅出,通俗而又严肃,可供三国史初学者和爱好者阅读。
——陈苏镇,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引领日本史学的东京学派,其代表性学术大家堀敏一的晚年大作《曹操》,从古代小说的丑化和现代人的失真赞扬中,根据史料和理性的历史分析,还原真实的曹操,把人物与时代的命运在互动中深刻把握,洞察时势,闪烁真知灼见,令人长思不已。
——韩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由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曹操的形象呈现出“层累构造”的色彩。本书以正史为中心,用简洁明快的笔触勾画出曹操的生平与事功,同时也向读者呈现了从汉末群雄逐鹿到魏晋士族社会形成这一历史变局。
——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物为线索,结合传世文献与曹氏宗族墓的考古成果,从曹操的家世说起,用明畅的笔触讲述了曹操的峥嵘一生。作者极力探究曹操的复杂内心,全面展现了这位充满机智与鬼谋的政治家所具有的多面性。
本书不局限于曹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更重视汉末乱世的时代背景与同时代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将曹操置入从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中思考,花费大量篇幅对他的人才政策、屯田与租调制度,以及建安文学等进行专题讨论,突出了曹操的历史意义。此外,作者亦对许多重大而历来充满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看法,卓识洞见,启人深思。
遊牧民的世界史 豆瓣 Goodreads
遊牧民から見た世界史: 民族も国境もこえて 所属 作品: 游牧民的世界史
作者: [日] 杉山正明 译者: 黃美蓉 廣場 2015 - 8
歷史我們都只讀了一半。
在15世紀末、16世紀開始出現的西洋航海大發現時代之前,歐亞陸地一直是人類歷史的大舞台。而歐亞大陸歷史發展的其主旋律是遊牧民與農耕民、移動部落與定居都市之間的衝突交流與融合。古希臘希羅多德的《歷史》記載了一場爆發在公元前六世紀,波斯大流士與斯基泰的戰爭,結果是動員了70萬兵力的大流士敗給遊牧民的斯基泰。東方則在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六年)發生白登山一役,劉邦被圍困了七天、斷水斷糧,最後以歲幣與和親脫困。
在東方大陸繼匈奴之後崛起的遊牧民有突厥、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等。鮮卑的北魏率先統一了中國北方,結束了紛亂的割據政權。而突厥一度影響了隋唐政權的興起與發展,唐太宗李世民身上的遊牧民血統讓他被西域諸國尊為「天可汗」(貞觀四年)。契丹與女真強大的戰力給宋朝帶來的壓力,使得宋代一立國便一直強調胡漢之別。
公元1206年,一個原本小部落首領被奉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在此後的二十年不停地以手中僅有的20萬蒙古戰士進行征伐與吸納,不停地的征戰是為了藉由徵調各部落戰士長期在外而打破原先遊牧民特有的部落本位,藉著不斷地分配戰利品達成對帝國的向心力與對「蒙古」的認同。一個只擁有20萬兵力的遊牧民何以能開創歐亞大陸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僅憑殺伐是不可能的,蒙古在崛起的過程中事實上採取不斷地吸納其他種族,例如回鹘、穆斯林,甚至忽必烈之所以能跨過長天險統一南宋,靠的也是投降大元王朝的漢軍。忽必烈透過「斡脫」的商人組織達成了銀本位的歐亞經濟圈,也曾經在宋代航海技術基礎上向南方海洋發展。
而今日中國的疆域是由大清乾隆皇帝於公元1759 年征服準噶爾與大小和卓(回部)後奠立的。在此有一點值得提的是大清朝坐在太和殿龍椅的最高統治者,向南方時是以漢人皇帝的面貌出現,當面對遊牧民的時候則有可汗的稱號。例如皇太極的蒙古大汗稱號是天聰汗,順治是額耶爾札薩克汗、康熙是恩赫阿木古朗汗。
然而,當海權崛起後,歐亞大陸的中央開始進入被以落後、神秘的方式書寫與呈現,而故意忽視遊牧草原民在人類歷史上的商品、.思潮、文化交流曾經扮演過的重要角色,「絲路」不過是其中一例。如果缺少了對遊牧民歷史的理解,至少對於中國南北朝之後的歷史將是片面與殘缺的,也無法掌握中亞與俄羅斯的歷史!
本書特色
擺脫中原史觀,直疑西方的「民族」「國家」概念。觀察在近代之前的歐亞大陸扮演歷史發展驅動力的游牧民,重新檢視「國家」與「民族」之定義與形成。還原遊牧民的真實面貌,洗刷落後殘忍的刻版認知。
草原霸主 豆瓣
作者: 马健 2014 - 1
1715年,沙皇宫廷正在为彼得大帝新诞生的王子举行庆典,乌拉尔地区矿主向彼得大帝呈上了一份独特的贺礼。这是一批装饰着雪豹、鹿、狮等动物纹的金器,它们做工精湛、造型生动、充满张力。因此,欧亚草原上掀起探险热潮,沉睡千年的游牧王者的坟冢被渐渐打开。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随葬品展示着草原霸主昔日的辉煌。古典史家笔下神秘尚武的斯基泰人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竟扮演着非同一般的角色。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 豆瓣
作者: 方振宁 2003 - 3
本书以罗浮宫博物馆、巴格达伊拉克国立博物馆、叙利亚国立博物馆、柏林西亚古物博物馆、大英博物等博物馆馆藏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著名藏品以及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迹摄影图片为主线辅以专文,附上世界四大文明展报道,成为了解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艺术的最佳读物。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豆瓣
作者: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2007 - 2
《伟大的世界文明》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美洲、希腊和罗马文明六个部分,可以说基本上覆盖了中华文明以外的古代文明世界的主要地区。通过实物陈列,集中地展示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珍贵的历史文物,使我国广大观众能有机会亲自观赏到世界其他文明所创造的文化瑰宝,从而加深对博大宽广的世界文明及其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所以,《伟大的世界文明》本身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普及历史文化教育的一部生动的教材。它可以帮助人们开阔眼界,面向世界.认识世界.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历史文化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一般科学文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地球人 豆瓣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World Prehistory 所属 作品: 地球人
作者: [美]布赖恩·费根 译者: 方辉 等 2014 - 1
本书是美国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布赖恩•费根的代表作,一本再版12次的史前考古学和人类学名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现代人类的起源、迁徙,以及食物生产、农耕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此次翻译出版的是最新的第13版,吸收了世界史前史等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学术创见。并围绕关于人类自身的三个问题展开:人从何处而来?人从何时而来?人又是如何走进迄今二百万年的时空隧道的?
气候改变历史 豆瓣
作者: [美]狄·约翰 / 王笑然 主编 译者: 王笑然 金城出版社 2014 - 3
★ 全球著名史学家亨廷顿、许倬云等关于气候改变历史的代表作,首次结集,独家引进出版。
★ 成吉思汗征服了欧洲,最终却被气候征服;17世纪中国(明朝)和世界的普遍危机,气候居然是罪魁祸首……大师条分缕析,讲述气候角度的世界史。
★ 雾霾等恶劣天气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历史?本书将给予现代人以历史学家的思考与启迪。
★ 历史研究者、历史院系学生、历史爱好者,了解世界环境历史最新成果的必读书。
环境历史学突破了传统史学的地域界限,让人回归到自然中,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人类历史。《气候改变历史》一书遴选了气候影响历史的代表性文章,话题涉及全球范围。以环境历史的开山人埃尔斯沃斯•亨廷顿(Ellsworth Huntington)为起点,分别介绍世界气候的历史变化、气候对世界格局和文明形成的影响、气候对西方殖民历史的影响、中亚少数民族的大举迁移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在复杂性社会瞬间崩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等。本书入选作者,除人们耳熟能详的史学大师亨廷顿、汤因比,其他人亦称当代重量级的环境历史学家,特别是约翰•F•理查兹(John F. Richards)、阿尔弗烈德•克罗斯比(Alfred Crosby)、马立博(Robert Marks)几位,还有中国读者熟悉的台湾学者许倬云,都在环境历史上富有建树,他们叙述历史的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这本书的选译宗旨在,向读者展现一个更为新颖、更为宽广的史学天地,让历史爱好者可以通过环境历史这一全新角度,去重新认识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小冰河时代 豆瓣
the little ice age: how climate made history ,1300-1850 所属 作品: 小冰河时代
作者: [美] 布莱恩·费根 译者: 苏静涛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8
本书回顾了欧洲近现代史上的寒冬景象,分析了这段冰河期对历史走向造成的影响,以及它对当前的全球暖化奠定了怎样的气候基础。据科学研究证实,人类生存的地球刚刚经历过一段长达五百年的小冰河时代,知名考古学家费根在本书中重新阐释了小冰河期对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掌故的巨大影响,如,维京人的海上传奇,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的惨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意外覆没,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等等。他引领大家以气候为鉴,重新审视风云变幻的历史谜局,全书文笔轻快,论证严谨,不仅涉及年代久远的葡萄收获记录、哈德逊湾公司的历史、14世纪的修道院档案,甚至还用到了最新的冰芯化学分析。对于想要了解历史、气候或者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读者来说,这委实是一本妙趣横生、观点独到的好书。
费根在《小冰河时代》中妙趣横生地呈现了人类社会面对气候突变时的脆弱。
——《新科学家》
《小冰河时代》在气候史研究上的贡献,可与福柯的经典著作《疯癫与文明》在精神疾病史研究方面的贡献相媲美,小冰期研究也因之成为学界瞩目的重点课题。
——《科学美国人》
《小冰河时代》是一本内容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的书。
——《书目杂志》
即使现在没有出现全球大暖化,“小冰期”也将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时期。
——《波士顿环球报》
气候的文明史 豆瓣
Kulturgeschichte des Klimas:Von der Eiszeit bis zur globalen Erwärmung
作者: [德]沃尔夫刚•贝林格(Wolfgong Behringer) 译者: 史军 2012
全球变暖与气候的未来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对于500年前或5000年前的气候波动我们又知道多少?对于天气的历史我们又知道什么?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繁荣与创新精神有什么影响?
沃尔夫刚•贝林格在这本重要的新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地球气候演变的最新历史研究。他研究的焦点是自古至今对气候变化的文化回应,旨在表明,即使是微小的气候变化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社会、政治与宗教剧变。通过考查我们的祖先应对这些事件的方式,贝林格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础,以利于我们思考如何应对当今所面临的严重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