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苏菲的世界 豆瓣 Goodreads
Sophie's World
8.6 (385 个评分) 作者: (挪威)乔斯坦·贾德 译者: 萧宝森 作家出版社 1996 - 1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嫌疑人X的献身 Goodreads 豆瓣
容疑者Xの献身
8.7 (98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子倩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9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
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豆瓣
作者: 聂石樵//李炳海|主编 2005 - 7
《中国文学史(第2版)(第1卷)》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成果,既是高校教材,也是学术研究著作。《中国文学史(第2版)(第1卷)》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之说,各卷之后附有研修书目,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息量。出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次修订,在保持原来的编写宗旨、指导思想、体例、框架、特色、结构和篇幅的前提下,弥补已发现的缺失,审慎地增加新的资料、吸收新的成果,对内容也有所增删,体例和文风得到进一步的统一。
《中国文学史(第2版)(第1卷)》适合作为高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亦可供古代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参考。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 豆瓣
作者: 袁行霈 2005 - 7
《中国文学史》(第3卷)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深入描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将中国古代文学置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这次修订,在保持原来的编写宗旨、指导思想、体例、框架、特色、结构和篇幅的前提下,弥补已发现的缺失,使之更加完善。修订工作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一、修正明显的错误;二、审慎地增加新的资料,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三、进行必要的增删,使体例和文风进一步统一。
红岩 豆瓣
7.0 (43 个评分) 作者: 罗广斌 / 杨益言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 7
小说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集中营的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斗争情节把这三条斗争线索联结起来,汇聚到狱中斗争上,集中描写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蜗牛慢吞吞 豆瓣
6.7 (18 个评分) 作者: 朱赢椿 / 周宗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9
蜗牛的缓慢和柔弱或许会让一些人鄙夷,却不知,在躁动不安的时代,
缓慢可以帮助我们渐渐地达致宁静,在宁静中发现和体悟生命的真谛。
偏居于南京一隅的设计师朱赢椿,作品多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但是,作为设计师的朱赢椿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他的很多时间,都在喝茶、弹琴、发呆,观察蚂蚁、蝴蝶、灰鼠等各种小动物。这样貌似悠闲或者无用的时光,给设计师带来很多启发。他觉得生活应该“慢一些”,仅仅从设计师寻找灵感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趴在那里不动五分钟,灵感就出来了。”
本书是朱赢椿的最新作品,一部水墨画风格的绘本,主角是他收养经年的一只蜗牛。与蜗牛等小动物的朝夕相处,不仅令他更贴近自然,也给了他很多生命的启迪。蜗牛的生命虽然脆弱,生活的步调虽然缓慢,可是它们生活的每一刻都那么真实,走得每一步都那么踏实。本书是一部记录蜗牛生命历程的观察笔记,也是一个寓言,在一幅幅沉静美丽的画面中,在蜗牛慢吞吞的一步一行中,也许我们也能学到一些生活的秘诀。
洗澡 豆瓣
8.3 (20 个评分) 作者: 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北平解放初期,长年躲在角落的“北平国学专修社”改名为“文学研究社”后,一下热闹起来,各种人才纷至沓来,有解放后仍留在国内的,有从英美法俄归来投奔光明的,有作家,有解放区来的文艺干部,还有刚大学毕业的等等,不同目的,各怀心事,知识分子的种种心态、情状以及明争暗斗一一毕露无遗。
姚宓娴静深沉,聪颖有才华,本是名牌大学教授之女,因遭家庭变故,只能到图书馆做管理员。许彦成杜丽琳夫妇表面平安好和,实际上话不投机,没有感情。许彦成则和姚宓在借书、还书、整书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
但很快“三反”,又称“洗澡”运动开始了,于是每个人不得不从自己的小圈子里出来,接受当众“洗澡”,又不免都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为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
寂寞的游戏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3 (365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2020年1月7日 已读
“马在跑的时候,我们看不见它的翅膀,就像鸟在飞的时候看不见脚一样。我认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看不见的,譬如何雅文的歌声,或者是孔兆年的潜水艇”,或者是袁哲生的文字,它们需要想象。
中国文学 台湾 台湾文学 小说 文学
皮囊 豆瓣
No More Than Skins
6.8 (234 个评分) 作者: 蔡崇达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 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
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而《残疾》里的父亲,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艰难地照亮。就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长大成人。自70后起,在文学书写中,父亲形象就失踪了。而蔡崇达的书里,这个形象重新出现了。
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莫言、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或许《皮囊》真是新生的"非虚构"写作林地里,兀自展现的一片完全与众不同、可读可思、独具样貌的林木。
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 豆瓣
作者: [法] 保罗·利科 译者: 王文融 商务印书馆 2018 - 3
《时间与叙事》三卷集是保罗·利科继《活的隐喻》之后又一部探讨语义创新现象的力作。本书是《时间与叙事》的第三篇(第二卷)《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它对应于第二篇《历史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皆在扩展、深化、充实和开放亚里士多德的情节安排概念;在模仿活动Ⅱ的范围内,探讨在虚构叙事(此处专指文学作品)中时间塑形的特征和手段。
历史与正义 豆瓣
作者: 赵明 商务印书馆 2019 - 8
◎内容简介
★史迁其人的心灵传记,《史记》其作的信解详注,华夏文明的千年回望
全书以讲稿形式呈现,共六讲,六个角度剖析《史记》文本。继而以此为引,一路引向史迁其人——他的品、他的思、他的志、他“伟大而孤独的心灵”;一路引向《史记》其作,掸去历史积尘,凸显其作为心灵史、英 雄史、文明史、当代史、谏书的本质和价值。在此基础上,作者一气化三清:化身“人性”战士,请文王武帝下神坛,拉纣王始皇出鬼域,寻回了周公孔子的凡胎肉体,还华夏族一部“人”的历史;化身孤独心灵的知音,前追孔子项羽,后携木心尼采,回应司马迁那回响千年的孤绝心声;化身解牛庖丁,持史迁所铸英雄观与正义观两把牛刀,游刃于华夏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解离个性与教化、权力与道德、制度与正义的真相与纠葛。
◎编辑推荐
此书最大的亮点有三:
一、这是一部“为读者”的诚意之作,易读易懂易接受。全书以口述体写成,明快练达,节制使用术语,力避艰深理论,虽普通读者也可无障碍阅读;叙事说理皆以人性和常识为据,不穿凿附会,不故弄玄虚,使读者畅享思想探幽之乐,而免受云山雾罩之扰;不人云亦云,不顾左右而言其他,一字一词皆直抒胸臆,虽做道德文章,却无腐儒气与说教气,符合年轻读者的阅读口味,易被接受而化诗书为气华。
二、内容鲜活泼辣,言人所未言,金句迭出,新颖而有力。“孔子也不是什么儒家,孔子就是孔子,是个孤独者。”“纣王最后失败了,败了就败了,自己穿得工工整整,纵火自焚,与项羽一样,蛮有骨气的!”一句话足以开人眼界,一句话就能重塑认知。
三、以历史的长镜头,扫描典型个体生命,拼凑出华夏文明演进的动态图景,统观可拓宽眼界、澡雪精神,缕析可增长知识、锻炼思维。
◎学者推荐
复盘历史不但要有史料、史观和史识,还要有血性,这就是赵明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易中天
鲁迅说,读中国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但字缝里却只有两个字:“吃人”;然而,他却盛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读一读赵明君的《历史与正义》,你或许会恍然大悟。——邓晓芒
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 豆瓣
19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
8.6 (5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略特.温伯格 / [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 译者: 光哲 商务印书馆 2019 - 2
◆入选 豆瓣·2019年外国文学非小说类年度十佳
◆编辑推荐
有关汉语诗歌翻译的经典之作。
当今昔皆为汉语的一首诗,变成一首英语诗、一首西语诗、一首法语诗,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发生呢?
伟大的诗歌正是在不断的变形、不断的翻译之境中活着:诗作死于穷途末路。
◆名家推荐
温伯格如同一位古中国的琴师,在山间,寂寞地调音、眺望世间 。
——北岛
世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本书是最经典的标本。艾略特.温伯格让我们眼界大开。不同语言、不同思维方式所构造出的文化差异令人深叹翻译之难。但有意义的翻译总会带给我们诸多启发。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完成自己的方式超出我们的想象。
——西川
◆内容简介
温伯格逐一检点了王维的《鹿柴》这首五言绝句的十九种以及更多种译本。在这段文本的细读之旅中,一面在翻译的横向上挪移,一面在诗的纵向上深入,向我们展示翻译的艺术、存心的得失,展示诗的幽微迷人、难以把捉。当然,也展示了汉语以及英语、法语、德语、西语等每种语言的质地、特色,以及运用。
一部简短而深美的经典小册。
对所有喜欢汉语、英语,喜欢翻译、喜欢诗的人来说,将开启一段迷人的短旅,尤其对于那些爱诗的人,更将如此。而那些在古典诗歌与当代诗歌两地犹疑,甚至把彼此划为敌对阵营并投戈相向的人,也许,会在这次短旅中温和地走向彼此,走向更远。
◆媒体推荐
温伯格对文字的敏感以及清晰思考的天赋在本书处处可见……渊博而迷人……
——《纽约书评》
……有关翻译最好的一个微型读本……同样最有趣、最渴切。
——《巴黎评论》
任何一个对翻译感兴趣的人都不可错过的一次阅读。
——Complete Review
曾国藩传 豆瓣
8.2 (25 个评分) 作者: 张宏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
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京期间飞速升迁。
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他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翻开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萨拉戈萨手稿 豆瓣 Goodreads
Manuscrit trouvé à Saragosse
7.8 (27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扬·波托茨基 译者: 方颂华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11
亲爱的阿方索,
我们来到这里并非因为偶然……
我们在等你。
瓦隆卫队的年轻军官阿方索赶赴马德里加入他的军队。但他很快就发现,他被困在一家神秘的路边客栈,和形形色色的怪人待在一起:小偷、强盗、贵族、妓女与吉卜赛人。他在六十六天里记录下他们的故事。大约四十年后,这部手稿在一 个锁起来的箱子里被发现。
这部关于伪装、魔法、幻想,关于荣誉与怯懦、着魔与诱惑的书,生动刻画了各色人物。小说使用了怪谈、魔幻、爱情、喜剧、哥特等文风,故事中套着故事,被誉为堪比《十日谈》与《一千零一夜》的杰作。
*********************************************
文学史上的怪奇杰作,比肩《一千零一夜》《十日谈》的史诗巨著
普希金、卡尔维诺、萨曼·鲁西迪诚挚推荐
电影版深受导演斯科塞斯、科波拉、大卫·林奇推崇
国内读者期待多年,完整中译本首度问世
*********************************************
《萨拉戈萨手稿》里的故事一个套着一个,这些故事组成了一部难以被拆分的长篇小说。波兰伯爵扬·波托茨基在这部杰作里展现了怪诞文学的各种元素。
——伊塔洛·卡尔维诺
一部波兰经典……中国套盒一样的故事结构……读起来就像一部非常杰出的当代小说。
——萨曼·鲁西迪
卓越的欧洲文学杰作之一。非凡的想象力和精巧的结构使人目眩神迷,大开眼界。
——《纽约时报》
读这本书物超所值,以一本长篇小说的价格,买下了两打独创又新颖的故事。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从魔幻内容来看,《萨拉戈萨手稿》很像《一千零一夜》;从意识风格来看,很像《十日谈》……一部欧洲浪漫主义杰作。
——《华盛顿邮报》
人类有史以来最怪的书之一终于得到它在世界文学中应有的位置。
——《卫报》
体量巨大,光芒万丈,永无终结。
——《星期日邮报》
岛上书店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ied Life of A. J. Fikry
7.1 (337 个评分) 作者: [美] 加布瑞埃拉·泽文 译者: 孙仲旭 / 李玉瑶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 - 5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
A.J.费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与世 隔绝的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
命运从未眷顾过他,爱妻去世,书店危机,就连唯一值钱的宝贝也遭窃。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沦为 荒 岛。
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包袱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于孤独 绝境中的A.J.,成为了连接他和妻姐伊斯梅、 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之间的纽带,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没有谁是 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
小岛上的几个生命紧紧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而所有对书和生活的热爱都周而复始,愈加汹涌。
----------------------
现象级全球畅销书
美国独立书商选书第1名 美国图书馆推荐阅读第1名
席卷《出版人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图书馆日报》各大榜单
一年之内畅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巴西、意大利、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冰岛、波兰、加拿大、土耳其、以色列、日本、韩国等25国!
----------------------
媒体及名人推荐:
1. 一封情书,致阅读的隐秘乐趣。——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2. 泽文是高明的作者,聪颖机智,她对书的热情显而易见。──《出版人周刊》
3. 有趣、温柔、动人,恰如其分,又汹涌澎湃,《岛上书店》提醒了我们,为什么阅读,为什么去爱。——《图书馆日报》
4. 像小鹿一样蹦跳而迷人的一个小故事。——《娱乐周刊》
5. 有时候轻巧风趣,有时候纯真质朴,但一直带给你相当高的阅读愉悦感。一本惹人喜爱的文学小说,讲的是独立书店的孤傲老板,卖书和寻找真爱的故事。——《柯克斯书评》
6. 泽文延续了这个年代罕见的传统──她创作了一本娱乐性很高的小说,虽是小品,但能攫取人心;尽管有趣,却不甜腻滥情。更难得的是,她对书、书店以及爱书人的未来,充满见解。──《华盛顿邮报》
7. 《岛上书店》有一点儿推理小说的成分,和一点儿爱情小说的成分,但归根结底,它的内核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对书本的爱,对家人的爱,对周围每个人的善意与爱。它自身就携带了爱的魔咒,这是你今年的必读之书。——《书页》
8. 在这部甜美、向书店致敬、振奋人心的小说中,泽文完美捕捉到读者与书籍配对的喜悦。耐人寻味的角色、对于书籍销售的深入理解、关于经典作品的精辟评论,还有对读书会以及营销活动的幽默描述,爱书人将难以抗拒。──《书单》
9. 这本书提醒了我们,爱与被爱的能力、付出与接受的意愿,能拯救陷于孤独绝境中的我们。一则美妙、动人的故事,关于人生的救赎与转化,它会在你胸中回荡许久许久。──《我在雨中等你》作者加思•斯坦
10. 一场轻松且澎湃的盛宴,如果你曾经想象过一个社会的宝藏──书店,它是如何运作的话,这本书非常合你胃口。──《食欲风暴》作者洁米•艾廷博格
11. 这是一本幽默、浪漫、略带悬疑的小说,而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爱──对书、对爱书人,或者应该说是对人性不完美荣光的爱。──《雪地里的女孩》作者艾欧文•艾维
12. 一部相当有力量的小说,重现了、重振了小说这种文体的力量。但这本书并没有夸张,故弄玄虚,迂腐地掉书袋,或者来点不着边际的哲学思考。《岛上书店》是写给真正热爱书本的那群人的,他们能准确地认出一个叙述得绝妙的故事,并准确感受到这个故事饱含的力量。——《多伦多国际邮报》
13. 我狼吞虎咽地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封写给文字的情书,魅力四射,风趣非凡。它让你一直开心一直微笑,但喉头又时常哽咽。 ——《泰尼福的小屋》作者娜塔莎•所罗门
14. 你很容易就对他们心生好感,你很容易就为他们拍手叫好,费克里和他那些奇形怪状的朋友们家人们,他们温柔、温暖,脆弱,古怪,就像曾经也处于困境中的你和我。这本书能轻松成为畅销书黑马。毕竟,《岛上书店》实在魅力非凡,光芒四射。——《明尼阿波利斯市星星先驱报》
15. 一个美丽的故事,关于再一次鼓足勇气去爱,再一次得到真爱。——A.V.俱乐部
16. 这是一本不应该被错过的书。如果你喜欢书,喜欢古旧书店,喜欢美好的人类正在过着的平凡而美好的生活,你一定爱上这本《岛上书店》!事实上,我想我应该去再读一遍这个故事了!——《罗诺克时报》
17. 每个人,任何人,只要他喜欢书、喜欢书店,喜欢因阅读而认识的这个庞杂博大世界,那他就会不可自拔爱上这本书。——《维齐塔鹰报》
18. 在夏天阅读这本甜美又纯洁的书,重温爱和失去,重温友情的力量,重温世间所有书。即使身在盛夏,也仿佛是在微风徐徐的某个春日,那天阳光灿烂却温和,惠泽大地万物。你不想这天结束,你不想这场阅读结束。——《家庭圈》杂志
19. 作者控制得很完美,把故事写成了传奇,关于生命、爱、冒险和成长的传奇。——《兰辛州日报》
20. 我不够欣赏我对待《岛上书店》的态度。我痛恨泽文女士在这部古怪机智、妙语如珠的小说中展示出来的技巧和大师风范。我讨厌这部小说,它竟然如此好读,如此引人入胜。我深深憎恶这部小说要命的见鬼的魅力,我还憎恶它的简洁精当,憎恶它的干脆利落,憎恶它的清新洗练!嗷嗷嗷!……最终评语:这次像闪电一般的快速阅读实在太太太令人享受了!我要把这本书藏在过期杂志后面不让人看到……——《图书馆日报》“给伙计们的书”博客
中国人文小史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叶鋆生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 - 3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
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
《中国人文小史》可谓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家谱。它以细致的笔触勾勒出中国文化清晰的文脉,为每一个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提供完整精要的文化版图。读这样的书,如风之入松、鱼之进水,能让你感受到天地之间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气和神韵。
大地三部曲 豆瓣
作者: [美] 赛珍珠 译者: 王逢振 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3
《大地三部曲》主要内容简介:在这部被瑞典皇家学院誉为“对中国农村生活”具有“史诗般描述”的作品中,赛珍珠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以饱蘸同情心的笔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
在小说出版的20世纪上半叶,作品跨越了东西文化间当时存在的巨大鸿沟,有力地改变了不少西方读者眼中中国那种“历史悠久而又软弱落后的神秘国度”印象,客观地促进了东西文化的沟通。
正如在1938年12月盛大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瑞典学院主持人所言:“赛珍珠女士,你通过那些具有高超艺术品质的文学著作,使西方世界对于人类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你赋予了我们西方人某种中国精神,使我们认识和感受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思想和情感,而正是这样的思想情感,才把我们大家作为人类在这地球上连接在一起。”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豆瓣
Conversations with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8.6 (19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 [美]吉恩·贝尔-维亚达 编 译者: 许志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7
【编辑推荐】
★马尔克斯访谈录中文版重磅面世,《百年孤独》标配读物,精选十一篇重要访谈,其中多篇访谈首度译成中文。
-----------------------------------------
★十一堂诺奖大师文学课,展现马尔克斯二十多年创作脉络,绘制马尔克斯私人文学图谱。
听马尔克斯亲自揭秘他的作品:
他本人的心头好《枯枝败叶》,拒绝“严肃”诠释的《百年孤独》,包含他毕生经历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结构周密如钟表发条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复仇”之作《迷宫中的将军》……
听马尔克斯与文学巨匠们隔空对话:
福克纳、卡夫卡、格雷厄姆•格林、卡波蒂、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海明威……
-----------------------------------------
★十一场冒险之旅,跟讲故事大师马尔克斯飞升魔幻王国,深入鬼魅地狱,听他玩笑般讲述残酷诡异的故事,在拉美文学、历史、文化、政治等各领域探秘。
异域风情满溢的香蕉种植园,冰得烫手的鲷鱼,幽灵般消失的电车,像水一样淹死孩子的灯光,赤裸的玻利瓦尔,大开杀戒的独裁者……
-----------------------------------------
★十一次面对面畅谈,搜寻打开马尔克斯世界大门的钥匙:爱与孤独。
-----------------------------------------
★中文版由马尔克斯研究者许志强教授译出,并作长序导读。
-----------------------------------------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封面甄选马尔克斯名言佳句,采用手揉纸,给人复古的体验、温柔的触感。
=======================
【内容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拉美文学的泰斗,作品畅销全球,所受关注度堪比电影明星。而他本人真正想扮演的角色只有一个,古老又神秘——讲故事的人。《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精选了这位讲故事大师二十多年间接受的重要采访,清晰而系统地勾勒出他早期、中期乃至后期的创作脉络,更为了解和研究马尔克斯其人其事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这里汇集了马尔克斯的“即兴创作”,他尽情讲述着亦真亦幻的故事:他的童年、外祖父母、爱情;他的记者生涯、创作的艰辛与愉悦;他的卡夫卡、福克纳;他的加勒比根基、左翼立场、他与卡斯特罗的友谊;他对电影、音乐的看法……这部访谈录就像一个故事魔盒,记录了马尔克斯的真实声音、私密时刻、思想火花。魔幻现实在这里流淌,谈话的艺术在这里尽显。
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豆瓣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作者: [美]王德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6
20世纪的文学与文化史,基本被“启蒙”与“革命”两大现代性范式所主导。本书另辟蹊径,一方面通过抒情话语对此两大范式重做检讨;另一方面则对“抒情”做系谱学阐释,认为西方美学话语和中国传统诗学,共同铸就了抒情现代性从古典过度到现代的艰难途径。
作者细致分疏沈从文、林风眠、台静农、费穆、梅兰芳、何其芳、冯至等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他们如何在20世纪中叶那个革命的“史诗时代”,以自己的才情和思想乃至挫败和苦难,与时代相撞相生,共同谱就了令人嗟叹回味的“抒情声音”
伪币制造者 豆瓣
Les Faux-monnayeurs
8.7 (14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 / André Gide 译者: 盛澄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6
《伪币制造者》在纪德全部作品中占据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以篇幅论,这是纪德作品中最长的译本;以类型论,这是至今纪德笔下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以写作时代论,这是纪德最成熟时期的产物。在日记中,纪德称他用毕生积累而写成这部作品,是他最重要的使命,写成以后,死而无憾。因此,可以说它代表了作为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纪德的最高、最总和性的表现。该书内容宏大,描绘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现实面。它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伦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小说,甚至还是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裴纳尔偶然间发现自己私生子的身份而离家出走,又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作家爱德华的秘书,而爱德华又正是他最好的朋友俄理维所爱恋着的叔叔……小说真实地记录下了年轻人的困惑、疑问与反抗,记录下他们如何在道德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不断摸索,又不断迷失。“伪币”寓意丰富;追查伪币,也即揭露用话语及行为编织的各种谎言、伪装和虚假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