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沉默如谜的呼吸 豆瓣
8.5 (128 个评分) 周云蓬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如果说上个世纪前期,瞎子阿炳的二胡演奏专辑因为没能让演奏者本人在生前得到版税的原因,不能严格的算作其个人作品的话,那么由摩登天空旗下厂牌Badhead为周云蓬推出的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就将成为国内第一张没有任何版权纠纷的"盲人唱片"。

周云蓬,盲诗人、民谣歌手,9岁失明,流在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15岁弹吉他,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以弹唱为生,目前定居北京。整张专辑作品优美却不流蜜,简约却不枯燥,黯然却不神伤,深邃却不晦涩,为最具人文气质之作。看似沉默如谜,却仿佛早已窥破命运的秘密。

作品中精美细致的编曲和充满人文色彩的歌词,以及盲人歌手周云蓬极具磁性的深厚的嗓音,给听者描画出一种古旧,恬静的生活画面,同时这些画面又饱含哲理和感伤。《沉默如迷的呼吸》与小河的《飞不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和万晓利的《走过来,走过去》相比,体现出另外一种气质,但仍不失为民谣音乐中的经典。在他这张个人专辑当中充满了没有经过任何做作、与声俱来的人文气质,从整体上而言,虽然歌曲中没有刻意写出华丽唯美的旋律,但却充满了发自心底的真诚。
Divide 豆瓣
8.2 (11 个评分) ED SHEERAN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3日 出版发行: WARNER*
Edward Christopher Sheeran, MBE is an English singer, songwriter, guitarist, record producer, and actor. He attended the Academy of Contemporary Music in Guildford as an undergraduate from the age of 18 in 2009. In early 2011, Sheeran independently released the extended play, No. 5 Collaborations Project.
月光白得很 豆瓣
8.0 (53 个评分) 莫西子诗 Mosi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2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群山在河边生长
城市席卷麻木的动物
幼时的月光照在脊背
时间从此刻剥离
翻越群山和楼宇
向前奔跑
亦是唤醒过去
风在血液里叫嚣
远古的枝丫触动缄默的神经
故土与前路重叠
“我”与我共振
“我”清醒在我的身体里
曾经身赴自由的原野,回归到白的很的那片月光。一段山水,四年光阴,足迹如蝼蚁般不知去向,情绪如万千草木在心内生长。离合千番,虽难预料,也不外乎风尘一场,其余可确定不变的,是脑中来自原乡的讯号,才发现每到一处山高水远,也每到一处尽是故乡。我永远被一份远程的善良、温和、平实包裹,能将头颅枕在故乡温和的土壤。
春华秋实,向死而生,时间是一个永不停歇的万花筒,于歌中的我,它是天地未分的变幻、四季流转的安抚,是人间的琐碎皮毛,是一个时代的急速坠落,也是一个时代的怦然新生。
时间之下,我不过是寻觅归宿的他乡之客,归宿之名,也终不过是心中的一块净土。那里的月光比地球任何一处的都沁入骨髓,那里的呓语比任何一声呐喊都深入我心。
时常想象,下里巴人端坐着像莎士比亚一样,有唱不尽的时间、空间故事。故事里满是时间窗外的各个“我”,粗粝的、浮华的、动荡不安的、心如磐石的,在渺渺人世里质朴地漂浮,以及一同在命途中的我的朋友们,当然也包括你。
你我都彷徨于天地,你我皆命运如流水,但终将蜿蜒出自己的形状,各自奔向归处。
愿你听闻这张专辑,内心柔软,前路有灯;愿你我都能甜蜜、真切、生动,与内心的那个“我”,一起活下去。
2018年4月 北京
莫西子诗
制作人:莫西子诗
录音室:SAG录音室
录音助理:桑健宇、了折里铁
录音师:张俊 伊乐其(彷徨)
混音师:原真人(日本)张俊(南方像莎士比亚一样、回)
母带后期处理:原真人(日本)
协力:喜多直人(日本)
封面插画:绘本国东尔
封面设计:Ronald窦
宣传推广:草台回声
企划/文案:龙飞、党宁、刘莹莹、莫西子诗
经纪公司:北京草台回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艺人经纪:戈非、党宁
艺人助理:了折里铁
莫西子诗:将这张专辑献给我的父亲母亲,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和灵魂,在过去的年月里,辛苦你们了。在未来,你们还是会一直住在我心里,因为你们,我一直能够看得见我自己。
特别感谢(排名不分先后):
贾敏恕、梁淑美、熊亮与江渊夫妇、张俊、刘景建、喜多直人、原真人、戈非、杜欢、党宁、龙飞、郭小寒、邱大立、奥杰一黑、王梵瑞、周甜、阿依.伍达、娜娜、里铁、老马、憩园。
飛蛾光顧 豆瓣
8.2 (16 个评分) 黄衍仁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16日 出版发行: 自主发行
黃衍仁繼【逆風吐痰】後,2018年全新唱作專輯
西方民謠作為創作的起始,粵劇、南音、香港流行曲的薰陶,電音/拼貼的折衷主義,詩/文學里面的音樂性,雕塑出這堆歌的型態。
你會聽到流行曲式以外的廣東話唱頌,由文學啟發的曲式行進,對舊世界所產生的絕望又欲超越哀傷的情緒,以及致 逝者、愛人、無名者的輓歌。
回响 豆瓣
8.4 (16 个评分) 小河 XiaoHe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8年2月10日 出版发行: 橐龠计划
小时候有玩过一种叫「琉璃嗝夯」的乐器,玻璃制品,唢呐的样子,喇叭口是由极其薄的玻璃闭封住的。「琉璃嗝夯」的发声原理很简单,用嘴对着瓶口轻轻地吹、吸、吹、吸,喇叭口极薄的玻璃面就会一凸一凹, 一凸一凹,发出嗝、夯、嗝、夯的声响。那时侯,我们一点也不小瞧它,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习,发明出用手、腋、膕窝等部位演奏的技巧,这就是我愿称其为乐器的原因。
我的创作跟所有我的听都有关,包括那些我并不喜欢的,被动与不经意间听到的。以至于,我无法保证那些我不喜欢的,对我的影响不甚。有段时间,我认为这世上根本没有百分之百的原创。回响这个词,我中意了很久,因为它很接近无法言说的“ 现实的样子” 。跟朋友说起这张《回响》歌集,我还会说两个字:“ 清楚” 。这些最远迄今2 4 0 0 年的禅诗、偈诵, 先是触动了自己,时常在早课后吟诵,日久成了歌,这非百分之一百的原创,於我,却绝无仅有。如同「琉璃嗝夯」的嗝与夯,来路去处不见,彼此难究,回响,却声声历历。
「界」以正命, 却常作烦恼、是非滋生之所。七贤嵇中散,越过琴笛鼓铃,了知“ 声无哀乐” 。大师吴清源,越过黑白敌我,见“ 棋盘如天宇浩荡,落子如星辰位列” 。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笨蛋,却有数不尽无法将结论落实下去者。何歌手这些拙编陋唱,意不在声,耽搁闻者宝贵生命的同时,愿我们,闻性有响。哪怕如起晨的闹铃也好,因为醒来,就不是睡着。
華人公寓 豆瓣 Spotify
8.9 (26 个评分) 陳昇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20日 出版发行: 滾石唱片
陳昇的流浪日記第四部曲,是一趟在時間裡的流浪,一場旅人與自己的對話。
經過首部曲《麗江的春天》、二部曲《家在北極村》、三部曲《延安的秋天》,流浪日記走過了11年,來到第四部曲《華人公寓》,昇哥笑著說,原來想寫島與海的故事,海很遠很遠,就像遠去的夢想、愛情、親情一樣,但不知不覺寫著寫著,歌曲更像是串成了一段時間的旅行,有著由北海道到福島、青島、台灣、柬埔寨的故事輪廓,從遙想的過去直到現在,所有的情感,都承載在這片時間的大海裡;流浪,本來就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流浪,就是去你想去的地方。
「旅行,是一種生命出走的方式,若它是一種需要反覆練習的運動,我去了好多地方,那些我真實到過的國度,以及那些不存在的地方,我都去過。」
__時間旅人 陳昇
走遍了全世界,內心回歸原始
專輯封面映照心境的純粹狀態
自問最難解的人生最初習題
當初那些夢想,都成真了嗎?
而那些夢想,有沒有欺騙你
《華人公寓》這張作品,像是回歸到內心最原始的狀態,人生最難也最純粹的就是,從豐厚閱歷中的複雜思緒,重新檢視自己的初衷,創作,就是對人生最赤裸的告解。在歲月的縫隙間,隨時都被我們存留一些東西,這些作品、記憶與感觸的意義,這些對過去的想望,是不是已然實現?伴隨著對未來的期待,是不是仍能以此為基根,值得繼續建構下去?
這樣純粹的心境同時也呼應在封面的意象,裸身的女人在二個波浪中間得到了一個縫隙,於是把不需要添在身上的顏色和衣物都拋棄了,我的身體承載著我的夢,我的夢沒有了翅膀,然而我的夢,真的是這樣嗎?於是把自己捲縮成一個在母親懷裡的孩子,決心在離開這個細縫的時候,來詢問我的夢想究竟有沒有說謊,是否曾被盲目的追逐騙了?或是我的夢是不是長了翅膀,飛翔去了遠方。極富詩意的影像浮現抽象自省的藝術言語,人生的潮汐,因我們源源不絕的生命引力而綿延衍生絕美之地。
《華人公寓》30周年巡迴演唱會 八月開跑
時間旅人陳昇,唱起一個又一個過客留下的故事
最無法定義的迷人角色,用自由書寫生命的流浪遊記
陳昇在出道30周年之際,即將舉辦《華人公寓》巡迴演唱會,這是一座收留著所有時光裡的流浪者的奇特之所,停歇的旅人身上總夾帶複雜的氣味,所有疑難雜症、所有好事壞事、所有無法複製的人生,這30年看盡了的悲歡離合,有一些無奈,而自己也身在其中。
在時間流浪的人生旅程中,人們喜歡著自己,卻也同時厭惡自己,想丟開一切習慣的姿態,卻在放逐間依戀熟悉風景帶來的安心,人,就是如此矛盾的存在啊,也因此可惡又可愛。生命過程積累著矛盾同時豢養的強壯與柔軟,這些促使著我們前進的每一個步伐,拼湊著流浪的真義,那些過去未曾了解的尋找,在此刻有了新的意義。
用知識所認識的世界,是有限的;而當我們願意無懼探索人生前方的未知,巨大的時間海浪才能帶領我們體認,想像的世界,無限美妙,不論即將襲來的是,痛楚或者愉悅。當我們沒有了感覺,能到達的地方就是有限的;當我們給予心與身體自由,這個世界,沒有邊界。
歌曲介紹
01. 《華人公寓》
華人公寓是時間旅人的居所,藏的都是心事,藏不住秘密。
陳昇獨特氣味的民謠搖滾,這個在時間裡流浪的旅人說,時間沒能把我們沖散,倒是蓋起了一座看盡相遇與別離的華人公寓。人生沒有真正的秘密,只有一個又一個被過客留下的故事,時間還在遠方,那些折騰人的愛恨情仇就還在繼續。旅人,從來沒停下過腳步,而我們也還不想知道故事的結尾是什麼。
60歲的人生還是充滿矛盾,因為這個世界仍不那麼好混,用情至深的人,生命總是輕描淡寫地說;面無表情的人,不讓人發現他也會在夜裡哭泣。
02. 《遙》
我的夢沒有翅膀,我的夢不會說謊,畫一個小小的圈,你已不在裡面。
另外一首能代表整張專輯心境的歌曲《遙》,這是三年前由PiA吳蓓雅獻聲,與昇哥合唱的動人小品,前奏收錄海浪拍打岸邊的環境音,接著響起溫柔卻帶著悲傷音色的小提琴琴聲,甜美女孩和老男人分別與夢想的喃喃對話,年輕時的夢想長著翅膀,能帶我去任何地方,深怕夢想丟失了,我們畫了個圈把它放在自己的身邊,一轉眼,身軀老去了,而夢想你可還在?是否一切如當初那樣純粹美好?
03. 《紫月亮》
斜陽下迤邐紫色的月亮,誰都無法從彼此的身影中走開
這個世界上許多人的心中,都有著一個思念卻不會再見的人。無法說出的想念,就寫成曲唱成歌吧,把「我愛你」寫成只有你能讀懂的詩。「紫月亮」是僅能在夢境出現的月亮,朦朧微光的淡紫色,寄託某人的懷念與悲傷,若你在哪個城市安靜地望見了紫月亮,願你也能想起我。
04. 《粉紅色假期》
夢幻可口的粉紅色假期,一曲快樂!解救你黏膩又苦悶的夏天!
這是一首給苦悶上班族的夏日歡樂主題曲!看見「夏天、海、度假、戀愛」關鍵字,咬緊的牙關也忍不住笑了,心頭放鬆鬆,有苦也要有樂,才是人生的滋味啊~
粉紅色的假期,粉紅色的飛機,粉紅色的戀愛泡泡,獻上陳昇今年的夏季伴手禮。給無色又熱得讓人快失去生氣的都市,添上夢幻可口的色彩。
05. 《薯條兒》
我不要變成長得一模一樣的薯條,我土雖土但可是有個性的土豆!
隨性敘事的口吻,帶著趣味想像的戲謔,土豆也要驗明正身,拒絕成為企業加工廠的產品;另一方面投射現代社會普世價值觀的審美,當下流行的盲目追隨、教育制度的刻板僵化,失去了生命本來應該要有的多面色彩與幽默想像力。
06. 《切諾比星空》
一張來自東京的明信片,照片上面是切諾比核爆前一秒的星空
空靈優美的電子合成樂響起,淒美沉緩帶著些許冷風裡的暖意,哀傷的歌唱著,人類世界最沉重的那一天,至今多數人們可能都還無法學得教訓。悼念因人類的自私而離去的靈魂,切諾比的星空已在核爆的那一瞬間,消失西沈,在那裡僅存的生物,只能與死亡溫存。而離台灣最近的日本福島,也正在同樣的命運裡與生命搏鬥,再看向台灣自己,這首《切諾比星空》傳達著人類社會反核議題最沉痛的堅決,人們不要成為製造怪物的怪物。
07. 《短歌三葉草》
幸運草與浦公英的相遇故事,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很難說。
歌曲裡的浦公英象徵著,每個人都想追求幸福,我們懷抱著很大的夢想,嚮往著遠方的希望,卻忘了身邊值得珍惜的重要人事物,與那個找尋過程中已然是身處幸運的自己。生命的所有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平凡,都不凡。而那棵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三葉草,知足快樂的日常,已經非常幸運。清澈悠揚憂傷的歌聲,餘韻不絕。
08. 《愚人之詩》
別的沒有,最會幽默自己。
世界上聰明的人太多,我只想當隻快樂展翅的小鳥,就好;勵志的歌太多,激情走了音你可別笑我,就好;資訊時代消息流動得太快,不要羨慕異地生活卻忘了手中自己已幫自己努力爭得的幸福,就好。
懷舊的敘事鋼琴旋律,加入演唱者的激情演出,讓人不禁噗哧大笑,笑出來比較健康,但小心閃到腰!認真的生活,不管你活得聰明,還是活得傻,冷暖自知,都有各自的辛苦與快樂。
09. 《逃離柬埔寨》
美麗的公主妳就饒了我吧,湄公河風景太美我會迷失在Cambodia
昇哥這幾年心心念念柬埔寨這個擁有神秘風情的國家,在寫歌之際也先瞭解了一番柬埔寨的民俗、自然、社會、國家背景,更去了一趟當地單車旅行。每個美麗國家的背後總有她的身不由己,人文景觀保持原始風貌的背後,也存在著不可違抗的社會問題;反觀看看自己家園後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難解的習題。歌詞以詼諧奇想的散文形式,誇張口吻敘述著所見所聞,情節緊湊、趣味橫生。
10. 《心情好的每一天》
心情好的每一天,當我不會再想到你
作為專輯曲目的最後一首歌,裡面巧妙安排PiA吳蓓雅不同於三年前錄製《遙》的歌聲,從稚嫩到成熟,從懷抱夢想的懵懂到略知夢想的距離,在人生不停的時間軌跡,不同的心境在聲線上有著不同表現力。昇哥在作品裡向來不求完美精準,但關於人心變化、感觸溫度、天候濕度卻總拿捏得分毫不差,揉捏成性格迷人的故事。《心情好的每一天》不諱言提及死亡,死去的人對活著的人說,若你來看我,帶酒來就好不要帶花,即使進了墳墓仍痛快灑脫的過;越是了解時間洪流下的日常即是無常,骨子裡的浪漫就永遠不死。
爵士乐与不插电新编12首 豆瓣
6.8 (5 个评分) 李志 Zhi Li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16日 出版发行: 自由落体文化
2017-2018“相信未来”李志跨年音乐会现场专辑。在2017年12月31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李志首次尝试在作品中加入爵士元素,对以往的原创歌曲进行重新编配,今年与不插电乐队的合作也令人印象深刻。选取了现场的爵士6首和不插电6首录音,制作成这张live合辑。
柔软 豆瓣
6.1 (14 个评分) 房东的猫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亞神唱片
房东的猫,一个快乐的民谣小组合,由两个90后的女生红鼻子小黑(王心怡)少年佩(吴佩岭)组成。
房东的猫第二张专辑《柔软》,7首歌,7种情绪,最后都化为柔软,“柔软的 你心酸过”。
集结了邱昊/张希/Jerry.C/樊哲忠/纪元/钟立风/王闯/严祥博/瞿然/赵靖/卢楠/汝文博/王晨雨/陈柏州/张平/李纤橙/廖国钺等老师的制作团队,在音乐制作上呈现出别样的柔软。
与荒野 豆瓣
5.5 (13 个评分) 陈鸿宇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12日 出版发行: 看见音乐
《与荒野》是陈鸿宇个人的第三张原创专辑,系列创作是对所见所感的人事物的动容与歌唱,也是对自我内心的系列反思与探听,欲望的声音/无奈的声音/多嘴的声音/逃离的声音/创造的声音/存在的声音……
七首歌,六面人生探听,寻一方自在安心,在《与荒野》的世界中,一起探索、寻找答案。
Lady & Bird 豆瓣
8.7 (243 个评分) Lady & Bird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Hello…你能听见我们吗?我们迷失了。」
Lady&Bird--->Keren Ann和Bradi Johannsson,一个是拥有多国血统的混血女创作人,一个是冰岛Trip-hop乐队Bang Gang的主唱。化身为Lady&Bird共同合作的一张同名专辑,优秀的女声出色的编曲。吉他加上一些柔软的和声,入耳是滑腻的,然而又不是一种甜腻,借用一句形容mum音乐的话就是:"于冰冷之处呵出温暖之花"女生合唱的吟或是拟声层次丰富而韵律感十足层层叠叠不犹让人想起莲花之类的东西一层层铺展开来,花瓣柔和呈现的同时清香出来了,浸入人心.很迷恋Lady Bird的和声,简洁明了,力度适宜,音乐不俗,转折或是高潮往往给人京戏不在该到的时候到来,我们终是喜欢在刺激或是未知中得到欢乐的. Lady Bird,是一支有阳光破碎声音的美丽乐队. Lady Bird. 或是Lady and Bird....
La Ballads of Lady & Bird
Bird : Lady?
Lady : Yes Bird?
Bird : It's cold
Lady : I know
Lady : Bird... I cannot see a thing
Bird : It's all in your mind
Lady : I'm worried
Bird : No one will come to see us
Lady : Maybe they come but we just don't see them
What do you see?
Bird : I see what's outside
Lady : And what exactly is outside?
Bird : It's grown-ups
Lady : Well maybe if we scream they can hear us
Bird : Yeah, maybe we should try to scream
Lady : Ok, Bird
Lady & Bird : Heeeelp, Heeeelp
Can you hear us now ?
Hello !
Help !
Hello it's me
Hey
Can you see
Can you see me
I'm here
Nana come and take us
Hello
Are you there
Hello
Lady : I don't think they can hear us
Bird : I can hear you lady
Bird : Do you want to come with me lady
Lady : Will you be nice to me Bird
Lady : You're always be nice to me because you're my friend
Bird : I try but sometimes I make mistakes
Lady : Nana says we all make mistakes
Bird : Maybe we should scream more
Lady : Yes, Bird let's scream more
Lady & Bird : Help ! Help us ! Come on ! Help
Hello !
Help
Hello !
We're lost
Lady : I think they cannot see us
Bird : Nobody likes us
Lady : But they all seem so big
Bird : Maybe we should just jump
Lady : What if we fall from the bridge and then nobody can catch us
Bird : I don't know let's just see what happens
Lady : Okay
Bird : Come with me
Lady : Shall we do it together
Bird : Yeah
Lady & Bird : 1 2 3....Aaaaaaah
Bird : Lady?
Lady : Yes Bird
Bird : It's cold
Lady : I know
Lady : Bird...I cannot see a thing
Bird : It's all in your mind
两个童音,如同鸟笼中稚鸟的对话,冷落,寂寞,伴随,冰凉这些词语没有出现
以上长段的歌词对白却在清脆滴水般透净的音乐中钝重地说明了一切.
Lady只有Bird,Bird只有Lady.
阳光还是破碎的,来时的路已无法回去,破碎的割伤无法修
因为我们的经脉血管早已种下忧伤和苦痛.
即使有阳光,即使有"女士鸟"优雅地歌唱.
温温暖暖,悠悠闲闲,懒懒洋洋.
唱一束破碎婉转的午后阳光;转一轮无法回旋的岁月时长.
Live in Dublin 豆瓣
9.8 (16 个评分) Leonard Cohe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2月2日 出版发行: Legacy
Columbia Records and Legacy Recordings, the catalog division of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will release Leonard Cohen - Live In Dublin, an extraordinary full-length concert recording and film, on Tuesday, December 2, 2014.
The first (and only) release of a complete Leonard Cohen concert to be shot in high definition, Live In Dublin will be available in 3CD/DVD, 3CD/Blu-ray and digital configurations.
Lensed and recorded at Dublin's 02 Arena on September 12, 2013, Leonard Cohen - Live In Dublin documents a peak performance from the musician's monumental sold-out 2012-2013 world tour, introducing Cohen's then-latest release (2012's Old Ideas) within a major canonical on-stage retrospective.
This state-of-the-art audio-visual HD presentation of a full-length concert from the Old Ideas World Tour delivers this artist's repertoire (backed by a band recognized by critics as his best ever) with the intimacy, intensity and poetic beauty that have become hallmarks of a Leonard Cohen concert. Live In Dublin recreates the deep emotional connection that audiences felt so powerfully and critics praised universally with five-star reviews during Cohen's most recent tour.
Live In Dublin is the singer-songwriter-novelist-performer's second new release this year. On September 23, 2014, two days after Cohen's 80th birthday, Columbia Records released Popular Problems, the Canadian bard's 13th studio album of new material since his 1967 debut, Songs of Leonard Cohen. An international success, Popular Problems reached #1 on the iTunes chart in 31 countries and entered the Billboard 200 at #15 while debuting at #1 on the Austrian, Canadian, Dutch, New Zealand and Swiss album charts; the new album also debuted Top 5 in Belgium (#2), Finland (#2), Germany (#4), Italy (#5) and Sweden (#5)
An immersive viewing experience, Leonard Cohen - Live In Dublin's three hours of music and magic includes an 11-song first set, a 10-song second set and an 8-song encore. The DVD features bonus live tracks recorded in Canada in 2013.
Music For Tourists 豆瓣
8.6 (199 个评分) Chris Garneau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23日 出版发行: Absolutely Kosher
虽然这是Chris Garneau的第一张唱片,但却丝毫没有生涩的感觉,相反,歌曲散发的魅力是很有深蕴的,足可以让人沉醉。他走的风格路线还是比较低迷的,伤情的,是一张听了可以让你跟着沉沦的唱片。歌曲的伴奏主要以钢琴为主,甚至常常一首歌曲只有钢琴在游走,虽然简单,不过就在简 单之中,给了听众最直接最简洁的触动。
一如年少模样 豆瓣
7.0 (32 个评分) 陈鸿宇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6日 出版发行: 众乐纪
三旬尚远浓烟散。
一如年少迟夏归。
本张专辑延续上一张《浓烟下》的词曲合作。
内蒙草原的《额尔古纳》。
川蜀小城的《雨好》。
南北客乡。
各自少年。
概念由此破题。
创作上。
这是一张极“小”的专辑。
没有大格局。
不见大情怀。
有的只是听雨靠窗的琐碎。
日头虚晃的尘间事。
素写。
不言诗。
远山雾灯里。
我们故人归程见。
燕返 豆瓣
8.2 (24 个评分) 燕池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3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燕池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燕返》,共收录创作于2015-2016年的九首原创曲目,由燕池担任制作人并负责全部曲目的作曲和编曲。
“一曲新词酒一杯,似曾相识燕归来”。相比于首张专辑《燕歌行》,《燕返》的创作思路更加不拘一格,曲目风格也更为多元。
《燕返》专辑曲目与制作人员一览
制作团队
制作人:燕池
出品人:楚青 | 燕池
监制/统筹:楚青
录音室:Tweak Tone Labs
专辑混音师:周天澈
专辑录音师:谢嘉宁
编曲 | MIDI Program:燕池
母带工程:韩冬
装帧设计:谭国剑
责任编辑:薛淼
视觉总监:燕池
专辑曲目
1 《岩流》
“海洋有岸,心河泱泱。
积石成岩,流则不荒。”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楚青
2 《渡歌》
“用舍有时,行藏在我。”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苏轼
3 《游戏》
“刻一支乌木笺,结一段金玉缘。”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陈笑成
4 《棋曲》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称何处有亏成。”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白居易 王安石 彭氏
5 《战》
“摔倒后,只剩下渴。”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楚青
6 《东流水》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晏殊 郑谷 鱼玄机
7 《好歹》
“爱与恨举案齐眉,你共我兵马刀枪。”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陈笑成
8 《半身》
“我是枯藤老树,等你清风一地。”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张庙
9 《一》
“一琴一曲,一期一许。”
作曲/编曲:燕池
作词:燕池
嘿,抬头! 豆瓣
7.1 (18 个评分) 贰佰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30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继去年冬天首单《嘿,抬头!》发布揭开新专辑面纱后,第二首单曲《玫瑰》也在情人节前夕温情上线,短短数日,评论便已破万,在乐迷的翘首期盼中,贰佰的首张创作专辑终于问世。
创作时间跨度长达五年,包含六首新歌,当你听到这张滚烫的专辑时,你定会与这世上的另一个自己相遇。
当你打开专辑列表,看到《阿拉善》、《玫瑰》的名字,仿佛是与一位老友再度碰面,你知晓歌里每一句歌词的秘密,而每首歌也如同你的深交挚友般了解你。
因为,贰佰就是你身边那位再普通不过、却一直都在的朋友啊。
从六年前初加入麻油叶到逐渐为人所知,贰佰的音乐生长轨迹并无太多波澜。即便有选秀歌手唱了《玫瑰》,也没能把他唱火。这样一个土木工程专业、随时能在街边偶遇的贰佰,仿佛就像是你的大学基友,一起撸串喝过酒,一起打游戏开过黑,一起畅聊过理想和未来。他未必是朋友堆里最耀眼的一个,却一定是你一回忆过去,就立马能记起来的人。
“我们都是绝症病人,只有自己能治愈自己。”
贰佰在专辑最后用《十年青春换绝症》来总结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十年青春。“这十年中,大部分人都过得有些乱七八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本该实现的一不留神就错过了,就像病人一样。”
直到听完这整张专辑,你才会惊觉,青春的片段早已不再鲜活。有人消失了,有人假装遗忘,只有贰佰这位不起眼的朋友,把你们一起傻逼的岁月一一写进了歌里。
但是,在民谣圈里,你可能不会再遇见第二个贰佰了。
这一次,让我们来重新认识贰佰。
——他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不那么想去南方的民谣歌手。
生于内蒙,他便写下《阿拉善》唱自己成长的地方;在太原生活,他便写下《我在太原和谁一起假装悲伤》。抛开贯有的诗歌与远方,贰佰用朴实粗粝的嗓音歌唱着脚下孕育自己成长和生活的一方土壤。歌里那个沿着并州路低头往南走的少年,日后定会明白“绝望的人不轻易悲伤”的道理。
——相比姑娘和自己,他更愿意给基友们写歌。
跳脱出狭隘民谣定义下的情爱表达和自我追寻,贰佰扎根于生活,又似站立于生活之外反观生活,仅用寥寥数笔就将现实生活的甘甜苦楚一一描绘。不管是《以梦喂马》里的王喂马,《嘿,抬头》里年长的老友,还是《像白云一样》里的尧十三,贰佰总能从身边捕捉到关于理想的踪迹。
——他安于平凡生活,却不安于现实。
专辑的这十首歌,皆来源于他的平凡生活,他会在演完音乐节之后继续回到自己十几平的琴行教琴,也会继续和朋友在马路边喝酒畅聊,但我们仍能在歌里窥探到他自己的固执和坚持。在《玫瑰》里,他对逃避现实的玫瑰发出了深切的召唤,更在《从夜晚,到清晨》里歌唱:踏上一条不归路,去看看这世界。
“人们欲望越多越得不到自由。”
贰佰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自由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欲望越多,就会越束缚自己。”从这张专辑中,我们听到的,是贰佰扎根于现实生活而不止步于生活的态度,正如贰佰所言:“就像现在这样,一步步慢慢地走,就挺好。”
如果说“民谣”二字曾占领风口浪尖,一度被狭义的题材所局限掩盖,那么,贰佰的这张专辑则会让“民谣”回归民谣本身,让音乐回归大地土壤,只用作品本身来表达所想。相信,从贰佰开始,华语民谣在未来将意味着更多种可能。
河床 豆瓣
8.2 (32 个评分) 苏阳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3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苏阳积淀七年发布新专辑《河床》 深情拷问现时代下的人与土地
前不久,正在拍摄的国内首部巨幕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次亮相,并发布了先导海报和先导预告片,这部影片多线程跟拍音乐家苏阳以及影响他创作的民间艺人,探讨着土地与文化的过去与未来。于此同时,苏阳的新专辑《河床》中的全部曲目也于近日上线,在先前发布的单曲《河水南流》、《黑骡子》之后,我们终于得以一窥专辑全貌。
从2006年第一张专辑《贤良》到2010年《像草一样》,再到时隔七年后的这张《河床》,这个频度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显然是不合拍的。苏阳曾经坦言,速度放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迫切表达的冲动期过去之后,需要审慎地来梳理新的创作观念上:“以前我追求个性,要风格鲜明。现在我觉得,其实个性的目的是共性,是世界化的,共性非常重要……这个东西是超越民族的。这个当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作品,所以我的问题是,作品的量还是少。”如今,这张专辑《河床》终于以厚重的方式把这些沉甸甸的积淀展示给大家。
在专辑《河床》中,已经有《黑骡子》和《河水南流》做为单曲先行发布,在这两首之外,还有《珍珠卷帘》,《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家在天涯》,《脚步》以及专辑同名作《河床》等八首作品,此外,专辑还收录了《水冰草》的 LIVE版本。
整张专辑由改变自西北民歌《珍珠倒卷帘》的《珍珠卷帘》作为开篇,这一开篇作兴味盎然,它从旨趣上来说,与《官封弼马温》颇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中国古代,但最终落眼点却都是当下。《珍珠倒卷帘》原作以数十二月的形式演唱,二十六段词(也有十二段歌词的版本),历数中国古代历史及神话传说中的多位英雄豪杰以及才子佳人的典故。 苏阳则别出心载地将12个月改为四季,在去年的“黄河今流”系列演出现场,《珍珠卷帘》已经成为他固定的开场曲目。
不仅是《珍珠卷帘》,《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家在天涯》、《黑骡子》等作品,也都是取道传统与民间,它们或是改自民歌,或是借用花儿的曲式,或是从土族酒曲中找寻灵感。当然,这与苏阳近十多年的采风有关,在采风中,苏阳悟到“音乐是不用记的,它给我的感受会被我消化、吸收。它的旋律习惯、包括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声音,我的身体会吸收这些”。基于身体的吸收与消化的基础之上,苏阳用属于自己的语言,以及植根于现实的观察,完成了新的再创作,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家在天涯》即是其中典范,它的主题是当下社会中人与故土分离的漂泊感,虽然是改自陕北民歌,但它的叙述则完全是扎根于当下的,“微信不如你打电话”,恳切地呼唤着最为原初的情感交流方式,而“河南人买了湖北的家,鸡蛋以后在鸽子窝里下”,则诙谐地比喻出人与故土的离散。
在先前发布的单曲《河水南流》中,由电子乐手Eric Lattanzio操刀的作品中的电子音效部分,让新老乐迷感到惊诧,其实,对于新元素的运用,苏阳已经潜心钻研数年,在电子元素已经被广泛运用的今天,他也尝试着用更丰富的音色来表达。在这张专辑中,除了《河水南流》、《珍珠卷帘》,电子乐也更多地出现在《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等改变自传统民歌的作品里,在这些作品中,电子乐不仅仅作为一种背景的声音来展示,而是融入到整个作品的音乐肌理中,这种尝试,很难用俗常意义上的碰撞、融合等词汇来概括,它是基于表达的需要而应运而生,而运用的方式则是不拘一格的。
“我们想要唱出祖先留下的丰厚,可是工业早都盖住了土地,我们想要唱出干枯,可是人群在随时代奔流……我们在生活的流淌里淹没,每一粒沙,不会变回泥土……”。苏阳在《大河唱》中提到的这些,即是我们当下面临的真实情境,也是专辑《河床》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与历史的之间的沟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表达的焦虑”,这一焦虑是言说层面上的,也是身份层面上的。在身份层面,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是紧张而匆忙的,处在漩涡中的个体,被发展的速度与强度所挟持,每一个人都是《水冰草》中所唱的“在迷途上那么匆忙”的“赶路人”,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丧失了根本的位置。而在言说层面,对于脚下的土地,究竟是采取“再现”、“反映”、“摹写“的叙述路径,还是将其一味地进行浪漫主义式的乌托邦想象?这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难以抉择。而《河床》则试图从从这一非此即彼的对立式思维中跳出来,它有着极具现实感的真实表达,也有着超越式的美好祈愿,苏阳在创作中所擅长的对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比兴手法的运用,在这里演化成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交迭。所想即所唱,念兹在兹的黄河与土地,在歌中都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与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共同形成了一幅缤纷的画卷。
“作为在河边生活几十年的人,我们怎样歌唱这条河,怎样歌唱对这条河的情感”,这一真切的发问,也是苏阳在七年磨一剑的这张《河床》,所提出的问题,它拷问着我们的生活,也拷问着我们的灵魂。“当一块泥土,散成沙的时候,我们正在拼命做好干涸的每一粒沙,流在缤纷的画卷下面。”《河床》即是这每一粒沙的聚合体,它看似微渺,却蕴藏着无尽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