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日本摄影50年 豆瓣
彼らが写真を手にした切実さを 日本写真の50年 所属 作品: 日本摄影50年
8.0 (5 个评分)
作者:
大竹昭子
译者:
林叶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7
- 7
兼具有意识及无意识的行为,直面混沌的人类世界原本的样子进行拍摄——日本摄影。
本书以10位日本摄影家的成长脉络为经纬,将老一辈大师森山大道、中平卓马、荒木经惟、筱山纪信以及新一代闪耀的佐内正史、藤代冥砂、长岛有里枝、蜷川实花、大桥仁、Homma Takash i等摄影家的生存之道、核心思考全数记录,立体展现日本摄影5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纵观日本战后摄影黄金年代丰富样貌的第一本著作。
本书作者认为摄影是生命、机器、外界三足鼎立的战场,是一种承担着感情与无意识的领域,敢于直面混沌不清的人类状态的精神。他将这样的摄影风格称为“日本摄影”,并试图从现在活跃着的摄影家的工作中将它的精华提炼出来。
本书以10位日本摄影家的成长脉络为经纬,将老一辈大师森山大道、中平卓马、荒木经惟、筱山纪信以及新一代闪耀的佐内正史、藤代冥砂、长岛有里枝、蜷川实花、大桥仁、Homma Takash i等摄影家的生存之道、核心思考全数记录,立体展现日本摄影5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纵观日本战后摄影黄金年代丰富样貌的第一本著作。
本书作者认为摄影是生命、机器、外界三足鼎立的战场,是一种承担着感情与无意识的领域,敢于直面混沌不清的人类状态的精神。他将这样的摄影风格称为“日本摄影”,并试图从现在活跃着的摄影家的工作中将它的精华提炼出来。
东洋的理想 豆瓣
所属 作品: 东洋的理想
作者:
[日] 冈仓天心
译者:
阎小妹
商务印书馆
2018
- 6
冈仓天心以英文撰写、首版于1903年的《东洋的理想》既是一部“东洋美术史”“东亚文明史”,又是一部“日本美术形成史”。全书十五章,除了论述中国的两章和印度的一章以外,其余十二章按照日本的编年史方式和时代划分。冈仓大言惭惭地向西方世界宣布:恰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现古希腊艺术的真谛,西洋文明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一样,正是日本最早发现了中国与印度古代艺术的价值,继承了亚洲艺术的精华。
继1903年以英文首版面世后,这本书相继译为法文(1917)、德文(1922)。近百年来在日本一版再版,可说并未间断,是日本近代思想库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继1903年以英文首版面世后,这本书相继译为法文(1917)、德文(1922)。近百年来在日本一版再版,可说并未间断,是日本近代思想库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书学史料学 豆瓣
作者:
陈志平
2010
- 8
《书学史料学》内容简介:暨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1984年,学校率先招收海外及港澳台研究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试点单位。1987年开始,创建了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模式,目前已与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989年开创内地高校招收境外“兼读制”研究生及境外研究生面授点的先河。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暨南大学已经成为推动港澳台合作办学及国际办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联结内地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被誉为“中国境外研究生教育的试验田和窗口”。
书法与古籍 豆瓣
Calligraphy And The East Asian Book
作者:
牟复礼
/
朱鸿林
译者:
毕斐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0
- 3
《书法与古籍》无意深入探究书法这种艺术形式的美学内容,而旨在试图展示理解这种形式确有问题,并明确厘定其界限。藉此至少有助于观看和沉思此番名为“书法与古籍”展览所选诸项展品。因此,我们面对的问题有两个,而不是一个:先要理解何以导致书法在东亚如此重要;其次,必须认识书法在中国与东亚古籍漫长发展史起到什么作用。当然,只限于展品本身所带来的眼福而未加深究也不为其过。上述两个问题同样恰切,而后者可以导致从外部观察一种文明时最常见、最严重的错误:想当然地类比原本乌有之物。我们起码致力于展现中国书法之为迥异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书法。
山陰道上 豆瓣
所属 作品: 山陰道上
作者:
祁小春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09
小著所收為近年來在專業報刊上發表的一些有關王羲之尺牘法帖的論文和札記。根據收錄文章的内容與形式特點,在體例上分為上下二編。上编研究札記共收二十餘篇,其中包括“蘭亭序”與“喪亂帖”兩個專題的係列文章。下编研究論文,收《{蘭亭序)的“攬”字與六朝士族的避諱》、《關於王羲之尺牘中的單、複書問題》和《{十七帖)為何闕“月日名白”》三篇。
自拙著日文版《王羲之論考》(大阪:東方出版,2001年)問世以來,六年後又有中文版《邁世之風一一有關王羲之資料與人物的綜合研究》(臺北:石頭出版社,2007年)出版。在研究王羲之的過程中,筆者遇到不少一時無法解決的大小問題,久而久之越攒越多。於是從中選出一部分,以研究札記形式陸續發表在《書法報》上。幾年下來,連載札記數量也漸漸多了起來,同時也獲得了一些專家和讀者的好評,纔萌發了結集出版的願望。我想,把做研究時剩下來的這些“邊角餘料”再次利用,大概也是研究上的一種必要延長吧。
上编收錄的研究札記多為一些細小瑣碎的問題議論。倘若藉此而以小見大,引發出較深層的問題探討,更於此有所發明,亦不失為一種有益的研究方法。這些研究札記乃以突出問題意識、以期引發思考為主眼,故在論證過程中不免存在一些論據不足甚至沒有結論的情况。這是因為,研究札記的性質畢竟不同於學術論文,發表的目的也是為了引起學者對某些問題的朋注,以期進一步深化討論。
下编收錄的《的“攬”字與六朝士族的避諱》(原載《中國文化)2006年第22期。略有修改)、關於王羲之尺牘中的單、複書問題》(原載《書法叢刊》2006年第1期。略有修改)兩篇論文,都曾在中外學刊上發表過。《為何闕“月日名白”》則是在研究札記<(十七帖)為何闕尺牘書式語詞》一文基礎上擴展而成的論文(2008年11月1日在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舉辦的“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這些論文所討論的問題多為首次提出,雖然筆者做了很大努力予以論證,但仍然無法定論。和札記一樣,目的都是為了抛磚引玉,希望能有學者參與討論.
自拙著日文版《王羲之論考》(大阪:東方出版,2001年)問世以來,六年後又有中文版《邁世之風一一有關王羲之資料與人物的綜合研究》(臺北:石頭出版社,2007年)出版。在研究王羲之的過程中,筆者遇到不少一時無法解決的大小問題,久而久之越攒越多。於是從中選出一部分,以研究札記形式陸續發表在《書法報》上。幾年下來,連載札記數量也漸漸多了起來,同時也獲得了一些專家和讀者的好評,纔萌發了結集出版的願望。我想,把做研究時剩下來的這些“邊角餘料”再次利用,大概也是研究上的一種必要延長吧。
上编收錄的研究札記多為一些細小瑣碎的問題議論。倘若藉此而以小見大,引發出較深層的問題探討,更於此有所發明,亦不失為一種有益的研究方法。這些研究札記乃以突出問題意識、以期引發思考為主眼,故在論證過程中不免存在一些論據不足甚至沒有結論的情况。這是因為,研究札記的性質畢竟不同於學術論文,發表的目的也是為了引起學者對某些問題的朋注,以期進一步深化討論。
下编收錄的《的“攬”字與六朝士族的避諱》(原載《中國文化)2006年第22期。略有修改)、關於王羲之尺牘中的單、複書問題》(原載《書法叢刊》2006年第1期。略有修改)兩篇論文,都曾在中外學刊上發表過。《為何闕“月日名白”》則是在研究札記<(十七帖)為何闕尺牘書式語詞》一文基礎上擴展而成的論文(2008年11月1日在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舉辦的“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這些論文所討論的問題多為首次提出,雖然筆者做了很大努力予以論證,但仍然無法定論。和札記一樣,目的都是為了抛磚引玉,希望能有學者參與討論.
艺术:让人成为人 豆瓣
The Art of Being Human 所属 作品: 艺术:让人成为人
作者:
[美] 理查德·加纳罗
/
特尔玛·阿特休勒
译者:
舒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1
《艺术:让人成为人》旨在向那些没有或者没有多少文科背景的学生介绍人文学带给我们的喜悦。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交流我们对于作为心智与情感体验的人文学所怀有的热情。学生藉由学习审慎的思考,以及对于创造性艺术的认知,也将会更好地了解自身。
《艺术:让人成为人》叙述的历史上人文学取得的杰出成就。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主题式,而不是编年史式的,但是历史语境仍然作为了解特定作品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激过去了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相近的人过去并存在过,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我们会继续发现新的原因去体验喜悦,并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得到的激励。
本版特色:本书的版本次数已经达到第7版,这是因为人文学是活着的,并将永远活着。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必须要生长和变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在的这一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订,它们对于我们特殊的方式走进人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艺术:让人成为人》叙述的历史上人文学取得的杰出成就。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主题式,而不是编年史式的,但是历史语境仍然作为了解特定作品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激过去了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相近的人过去并存在过,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我们会继续发现新的原因去体验喜悦,并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得到的激励。
本版特色:本书的版本次数已经达到第7版,这是因为人文学是活着的,并将永远活着。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必须要生长和变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在的这一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订,它们对于我们特殊的方式走进人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绘画三千年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绘画三千年
作者:
杨新
/
班宗华
…
外文出版社
1997
- 1
中國繪畫三千年》一書,一部首次由中、美兩國學者共同執筆的中國繪畫史,全書共30餘萬字,收錄畫作圖片約330幅,內容涵蓋舊石器時代(約100萬年前)到現代(約二十世紀)的各個時期;融合中西美學觀點,諸史研究專家權威論述,堪稱是迄今為止有關「中國繪畫史」最完整、全面性的著作。
《中國繪畫三千年》由楊新、班宗華、聶崇正、高居翰、郎紹君、巫鴻等當今最傑出的六位中美藝術史家分別執筆,以獨樹一幟的論述方法和風格,闡述中國繪畫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各個歷史時期所呈現的風格及特點。書中一開始,分別由代表中西當代學者,從不同的背景及觀點,談論中國畫的鑑賞問題,再由各學者就其擅長,分別撰寫斷代畫史的部分。六位當代大師,將各自積累數十年的知識和個人見解及心得,濃縮在各篇章內,要言不繁地勾勒出各時代、各流派的起承、延傳、以及重要畫家的歷史地位及代表作品的介述,引領讀者一窺中國繪畫堂奧,也讓讀者對於中國繪畫淵源、演變及發展有一更全面性了解及見識!
《中國繪畫三千年》由楊新、班宗華、聶崇正、高居翰、郎紹君、巫鴻等當今最傑出的六位中美藝術史家分別執筆,以獨樹一幟的論述方法和風格,闡述中國繪畫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各個歷史時期所呈現的風格及特點。書中一開始,分別由代表中西當代學者,從不同的背景及觀點,談論中國畫的鑑賞問題,再由各學者就其擅長,分別撰寫斷代畫史的部分。六位當代大師,將各自積累數十年的知識和個人見解及心得,濃縮在各篇章內,要言不繁地勾勒出各時代、各流派的起承、延傳、以及重要畫家的歷史地位及代表作品的介述,引領讀者一窺中國繪畫堂奧,也讓讀者對於中國繪畫淵源、演變及發展有一更全面性了解及見識!
黄泉下的美术 豆瓣
所属 作品: 黄泉下的美术
8.6 (7 个评分)
作者:
巫鸿
译者:
施杰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1
"“我对“墓葬”这个题目的选择有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墓葬文化在古代东亚,特别是古代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持续发展的历史,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二是在它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墓葬传统不但锻造出了一套独特的视觉语汇和形象思维方式,同时也发展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特别是和中国人生死观和孝道思想息息相关的概念系统。……三是墓葬艺术还没有像书画、青铜、陶瓷或佛教美术那样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中形成一个“专门领域”或“亚学科”,发展出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
本书的目的不是根据年代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版图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实践进行全面综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个案。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最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同时也将回答我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因素界定了我们称为“中国墓葬”的艺术和建筑传统?”
— 巫 鸿"
本书的目的不是根据年代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版图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实践进行全面综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个案。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最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同时也将回答我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因素界定了我们称为“中国墓葬”的艺术和建筑传统?”
— 巫 鸿"
问彼嵩洛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耿朔
/
仇鹿鸣
…
中华书局
2019
- 5
本书以一群出色的青年学者的嵩洛学术游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人文景观为主,非泛泛而谈的游记,而是真正挖掘名胜蕴含的历史意义。因是学术游,行程中多获当地考古所或相关高校院系支持,得以参观不对外开放但极珍贵的文物或考古现场,获取最新考古发现和一手材料。9篇文章或全 面介绍考察过程,或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展开讨论,涵盖文学、历史、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书中配有多幅图片,既有珍贵史料,也有旅途实景,更有结合新科技手段的无人机航拍,从而与传统文献结合,彼此印证,互为生发,衍生出新的学术意义。
为保证文物图片的还原度,并提升阅读愉悦感,本书采用进口艺术纸全彩印刷,大量美图独家呈现。
书中配有多幅图片,既有珍贵史料,也有旅途实景,更有结合新科技手段的无人机航拍,从而与传统文献结合,彼此印证,互为生发,衍生出新的学术意义。
为保证文物图片的还原度,并提升阅读愉悦感,本书采用进口艺术纸全彩印刷,大量美图独家呈现。
无主之作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Werk ohne Autor
8.3 (316 个评分)
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演员:
汤姆·希林
/
塞巴斯蒂安·科赫
…
其它标题:
Werk ohne Autor
/
Never Look Away
…
库尔特(汤姆·希林 饰)的姨妈由于被认定精神不正常而被关进了集中营,并最终因纳粹医生卡尔(塞巴斯蒂安·科赫 饰)的核准被送入了毒气室。成年后的库尔特进入了美术学院深造,一次偶然,库尔特邂逅了名为艾利(葆拉·贝尔 饰)的女孩,美丽活泼的艾利渐渐的治愈了库尔特内心的伤痕,当两人鼓起勇气想要将关系再推进一步时,却遭到了艾利父亲的强烈反对……毕业后的库尔特当了一名东德的专业画家,并幸运地在柏林墙建成之前与妻子艾利一同逃往了西德。之后,库尔特进入了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就读,家庭生活的压抑和在创作上迟迟无法突破的苦闷,最终让库尔特寻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Paul Strand 豆瓣
作者:
Calvin Tomkins
Aperture
1999
- 9
Sixty Years of Photographs, back in print after many years, is one of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urveys of the power and force of a major photographic figure of our time. Before his death in 1976, Strand spent his last days going over his photographic prints and his many books with an eye to the completion of this volume. Because of his insistence on growth and movement toward perfection throughout his career, and to be true to his vision, the editors examined over three thousand photographs, constitut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work of Strand's lifetime. This volume, includes an insightful biographical profile by Calvin Tomkins and excerpts from Strand's correspondence, interviews, and other doc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