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纸神 豆瓣
8.1 (19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平一枝 / [日] 小林纪雄 译者: 杨玲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6
日本作家大平一枝抱着“纸这一介质是否会消失会被替代”的疑问,深入与“纸”相关的各行各业,采访各类设计师、收藏家、民艺家,满含深情写下的与纸有关的人生百味。全书由日本百年品牌竹尾的六种特种纸打造,既是内容精良的图书,又是视觉与触感兼美的艺术品。
近三十位日本重量级艺术家×六种竹尾特种纸打造全书!
有多少种纸,就有多少种与纸相关的情感与信念,
就有多少爱纸之人在这个乏味时代的有趣生活。
★殿堂级设计师、资生堂设计总监仲条正义;开启日本一整个装帧时代的平野甲贺;享誉国际的日式庭园设计师枡野俊明;种树抄纸的和纸艺术家 森田千晶……近三十位艺术家、设计师讲述的人与纸的深情故事。纸业大国写给纸与爱纸之人的一封情书。
★日本百年品牌竹尾,六种特种纸打造全书。不同观感,不同手感;从里到外都奢侈,中文版限量发售。
★每一种纸,都是一种真真切切生活过的痕迹。
这里有各种形态的纸,明信片、包装袋、书、名片、纸币、广告海报……
这里也有各种形态的人生,儿子悄悄写给父亲的信;平民生活区里的活字印刷所;徘徊于人生低谷的画家在冷清画材店偶遇的人生导师;平野甲贺的独创字体;仲条正义引领的资生堂设计革新……
纸的尊严,就是人的尊严。
传奇字体 (2007) 豆瓣 TMDB
Helvetica
8.4 (89 个评分) 导演: 加利·哈斯特维特 演员: Michael Bierut / Neville Brody
其它标题: Helvetica / 海维提卡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Design is One: Lella & Massimo Vignelli (2013) 豆瓣
导演: Kathy Brew / Roberto Guerra 演员: Lella Vignelli / Massimo Vignelli
Italian-born Massimo and Lella Vignelli are among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designers. Throughout their long career, their motto has been, 'If you can't find it, design it' The work covers such a broad spectrum that one could say the Vignellis are known by everybody, even those who don't know their names. From graphics to interiors to products and corporate identities, the film brings us into the work and everyday moments of the Vignellis' world, capturing their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as well as their humanity, warmth, and humor.
由土而生 豆瓣
作者: 小野哲平 译者: 逸雯 2017 - 8
“艺术让我从生活的各种不自在中获得了解脱,所以我相信我也能通过我的作品,让别人感受到艺术的这份力量。我想,艺术不仅拥有反抗的力量,也具备情感释放的能力。”
作者小野哲平是日本日本当代首屈一指的陶艺家,也是知名作者、美学大师。《小野哲平的器物:由土而生》是小野哲平本人授权、中国大陆唯一指定作品,收录了作者近35年创作生涯中的80件精品,并从生活、美学及艺术的角度加以解说。同时,此书独家收录了作品解说和创作访谈。每个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路历程,从这些朴实却充满生命变幻的作品里,找到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瓶花之美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徐文治 2018 - 1
中国传统插花源远流长的历史,而“瓶花”是自宋以来中国插花艺术约定俗成的称谓。本书堪称中国传统插花初探之作,作者结合历代典籍文献和绘画、瓶花作品,从文化、历史、生活、工艺、艺术、设计、美学、鉴赏等角度,深入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还原中国瓶花艺术的本来面目。并通过研读经典,厘清中国传统瓶花的艺术旨归与审美标准,进而探索瓶花艺术在当代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
★作者为国内知名瓶花艺术家,在插花界有影响力很大;
★作者常年从事瓶花教学,学生众多;
★内容通俗有趣,图片精美,是学习中国传统插花入门必读之作。
如何将传统的瓶花融进现实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徐先生关注的重点。他提出了“生活艺术化”的概念,其中的要素就是怎么把生活空间变得有艺术感,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去规划空间。插花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回归到我们的生活空间中来。或插繁花一簇,或投疏茎数枝,皆以不张扬为鹄的。瓶花是为空间服务的,一定要和环境协调,所以不能太跳,不能喧宾夺主,其作用只是为了更加彰显空间的主题和意境,而不是突出瓶花艺术本身。
本书结合历代典籍文献和绘画作品,深入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还原中国瓶花艺术的本来面目。并通过研读经典,厘清中国传统瓶花的艺术旨归与审美标准,进而探索瓶花艺术在当代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场景 豆瓣
Scenescapes: How Qualities of Place Shape Social Life
作者: 【加】丹尼尔•亚伦•西尔 / 【美】特里• 尼科尔斯•克拉克 译者: 祁述裕 / 吴军 方寸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
场景,是一个地方的整体文化风格或美学特征。当一个社区变成一个场景时,它可以成为培养各类精神的地方。场景,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居住生活、政治活动和公共政策……
《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一书所介绍的场景理论,由特里•克拉克和丹尼尔•西尔为首的新芝加哥学派创立,是国际上首个分析城市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对城市发展作用的理论工具。从经济增长到居住地选择,再到选举和新社会运动,场景理论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场景理论从消费角度来解释后工业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现象,区别于以生产为导向的工业理论。场景理论不仅把消费当作消费活动本身去研究,而且还着重研究消费的社会组织形态。
场景理论的学术价值在于从消费角度来解释后工业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现象,这一点区别于以生产为导向的工业理论。场景理论不仅把消费当作消费活动本身去研究,而且还着重研究消费的社会组织形态,用场景来把消费组织成有意义的社会形式。对于中国城市发展来说,场景理论也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示范作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豆瓣 Goodreads
8.1 (3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简·雅各布斯 译者: 金衡山 译林出版社 2006 - 8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2020年2月24日 已读
如果对于书中提到的城市和具体案例没有实际的理解,那么读这本书的体验会大打折扣。城市是人群生活聚集的实体空间,而城市这一意象同样也构成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强有力的象征。在城市这一空间里,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力量形成相互间的博弈,人类在混乱的城市中哭喊着出生、绝望地存在,最后迎来死亡的宿命。
城市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建筑 建筑理论
设计中的设计 豆瓣 Goodreads
DESIGNING DESIGN
8.4 (13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原研哉 译者: 朱锷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 11
设计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原研哉对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么长的路,做了那么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真是一个有趣的展览,但又不仅仅是有趣,它分明是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
抽象:设计的艺术 第二季 (2019) 豆瓣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Season 2 所属 : 抽象:设计的艺术
9.1 (51 个评分) 导演: 杰森·泽尔迪斯 演员: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Neri Oxman
《抽象:设计的艺术》将再次带您走入蓝图之上,了解设计的艺术、科学和哲学。本剧集深入探索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设计师的理念,展现了塑造文化和未来的一系列学科的最鼓舞人心的愿景。
《抽象》由斯科特·达迪奇、摩根·内维尔、戴夫·奥康纳、贾斯汀·威尔克斯和乔恩·凯曼担任监制,RadicalMedia 与 Tremolo Productions 和 Godfrey Dadich Partners 联合制作。
媒体联系信息
艺术、神话与祭祀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张光直 译者: 刘静 / 乌鲁木加甫 北京出版社 2017 - 9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最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该书写作目的:“其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性质和构成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本书将以此开辟出一个新的基础研究视角;其二,如果能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古代文明的研究,至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必将受益匪浅。”
张光直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地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
日本侘寂 豆瓣
7.2 (12 个评分) 作者: [日]大西克礼 译者: 王向远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9
侘——在阴暗处照亮美
寂——从破灭中寻找真
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
“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 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
本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
编辑推荐
★日本美学大师大西克礼至高代表作,探寻“侘寂”美学渊源的东方文化经典
*
★特别收录松尾芭蕉等古典俳句大师创作论,中文世界独家译出,便于对照阅读
*
★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比较文学教授王向远潜心精译、专文导读
*
★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
★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一种重新发现美、感受美的生活方式;理解侘寂,就是真正理解日本。
*
★侘寂[wabi sabi]不过就是——
枯树、落叶、顽石、古藤、 草庵、荒草、黄昏、阴雨
水墨色、烟熏色、复古色、大地色、莫兰迪色
磨损感、陈旧感、黯淡感、朴素感、单调感、清瘦感
*
★建筑师、设计师与产品经理们的创作理念之源,影响当代各个艺术领域的原点思维与终极答案。
*
★当代生活中的侘寂之美——
原研哉:美是克制,追求极致的“这样就好”。
安藤忠雄:我想要作品像是没有任何多余元素的空白画布。
山本耀司:穿着肃穆颜色的女人别有韵味。时装界,需要一点点昏暗。
杉本博司:古老的事物,会转变成前卫的事物。
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术 豆瓣
Designing Type
作者: Karen Cheng 译者: 张安宇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 1
《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术》分为衬线大写字母、衬线小写字母、无衬线大写字母、无衬线小写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变音符号和间距几个部分,介绍了字体设计的规则与方法。《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呈现了大量字体样本和图解,对字体创作的流程进行了深度解析,生动诠释了字体设计的视觉要领,探讨了字体的结构、视觉补偿及可辨认性,阐述了一种字体中字母与负形的系统关联。《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分析了大量历史上的经典字体及现代字体,并展示了很多学生作品的典型案例,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但能使读者掌握字体设计的规律,还能为他们打开创作思路。  《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适用于设计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阅读,同时也供从业的设计师参考。
蜗牛慢吞吞 豆瓣
6.7 (18 个评分) 作者: 朱赢椿 / 周宗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9
蜗牛的缓慢和柔弱或许会让一些人鄙夷,却不知,在躁动不安的时代,
缓慢可以帮助我们渐渐地达致宁静,在宁静中发现和体悟生命的真谛。
偏居于南京一隅的设计师朱赢椿,作品多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但是,作为设计师的朱赢椿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他的很多时间,都在喝茶、弹琴、发呆,观察蚂蚁、蝴蝶、灰鼠等各种小动物。这样貌似悠闲或者无用的时光,给设计师带来很多启发。他觉得生活应该“慢一些”,仅仅从设计师寻找灵感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趴在那里不动五分钟,灵感就出来了。”
本书是朱赢椿的最新作品,一部水墨画风格的绘本,主角是他收养经年的一只蜗牛。与蜗牛等小动物的朝夕相处,不仅令他更贴近自然,也给了他很多生命的启迪。蜗牛的生命虽然脆弱,生活的步调虽然缓慢,可是它们生活的每一刻都那么真实,走得每一步都那么踏实。本书是一部记录蜗牛生命历程的观察笔记,也是一个寓言,在一幅幅沉静美丽的画面中,在蜗牛慢吞吞的一步一行中,也许我们也能学到一些生活的秘诀。
创意版式设计 豆瓣
作者: 王绍强 2011 - 8
《创意版式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形象思维,而是实现设计成果制作流程与设计成果美学价值提升的艺术思维定向,科学设计方法与创造性思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科学的设计思路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从而提升创造能力,不断增长创造能力,同时又可促进更多方法的形成与逐渐成熟,进而形成创造思维主要、基本和典型的形式。王绍强编著的《创意版式设计》旨在从不同的设计领域,呈现出设计师们不同的创意观念、思路和方法,从而进一步分享丰盛的“创意大餐”。
书艺问道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吕敬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 - 8
新世纪数码技术推动了传播载体的革命性变化,信息时代促使平面设计师的传统思维需要产生全新的跨越。书籍设计领域面临从为书衣作打扮的装帧趋向到强调编辑设计之信息再造的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平面设计不只是装饰美术,而是能与时代沟通的新设计语言和语法的运用过程。设计师为优化客户诉求,提升文本价值,成为建构新阅读语境的导演和信息建筑师。
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视觉美感这一表层,书籍设计更是反映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化行为。设计师通过感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学会引用准确的书籍设计语言和语法,使文本信息更高效地传递,设计才有其存在的价值,信息理解是一种能量。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说》积作者吕敬人40年实践与研究的经验,就书籍设计观念进行全新的诠释与设计方法论的系统陈述。《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说》以大量的实例解读书籍设计理念和方法论,有助于专业的书籍设计师、出版人、编辑、艺术院校师生对“装帧+编排设计+编辑设计+信息视觉化设计=书籍设计3+1”的每一个观念的理解和每一步实际操的作运用都有很好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2019年12月31日 已读
在现实中,书籍设计最难的还是印刷环节,对于个人而言,设计出好看的作品并不难,最难的是找到合适而且耐心的印刷厂,慢慢把你的想法给磨出来…
@做书 中国 书籍设计 出版 吕敬人
设计的意义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兰德 译者: 王娱瑶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1
保罗•兰德
20 世纪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
令乔布斯折服的大师,被誉为“平面设计界的毕加索”
他设计的NEXT、ABC、IBM、UPS 等商标,蔚为经典
设计领域的必读书目——
关于创意、审美、直觉、与客户的关系、
Logo设计的经验、经典案例的演示。
于设计师终稿诞生的心路历程中,
重新审视生活中的一切设计;
发现身边的普通事物,
如何带来美学的享受。
《设计的意义:保罗•兰德谈设计、形式与混沌》风趣而富有启发性,以平面设计的实践为关注点,阐述了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激情,抨击了对流行和时髦的盲目追求。书中谈到了:美学评判的价值观基础;直觉在好的设计中扮演的角色;客户与设计师的合理关系;市场调研的位置;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电脑的方法和时机;如何选择字体;图书设计的原则,以及设计作品终稿诞生的心路历程。保罗•兰德以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以及他所赞赏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为例,分享自己的观点。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六个设计作品——包括图解和最终定稿——这些都是兰德为他的主要客户们设计的logo。
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 豆瓣
Before & After: How to Design Cool Stuff
8.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麦克韦德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 9
本书是美国著名平面设计师John McWade的第二本有关平面设计的著作。与《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怎样做好版式》一样,本书也是享誉全球的Before&After杂志之前刊登过的文章的合辑,告诉你如何像设计师一样观察和思考。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平面应用设计技巧和平面设计精彩案例。John McWade先向读者全面地讲解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然后分享了实用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最后带领读者详细解读了许多完整的设计案例——包括宣传册、新闻简报、网页、幻灯片等。 这本书是为每个需要灵感和指导的平面设计师而写,你可以将书中的技巧运用到平面,网页等不同的设计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平面设计能力,做出优雅,实用和不凡的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