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木星时刻 豆瓣
7.9 (7 个评分) 作者: 李静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10
《木星时刻》为当代青年作家李静睿的最新短篇小说集,收录《火花》《温榆河》《皇后》等九则短篇小说。十年的写作时间,与众不同的故事类型,科幻、现实、民国……在天马行空的纸上王国,李静睿扎根于自贡,流连于北京,写爱情、觉醒、抗争与成长,时而冷酷,时而感伤,时而充满烟火气。从城镇青年安身立命的梦想,到都市男女互相缠斗的欲望,九则故事,显露出作者十年来不断变化的精神内核。
2023年11月20日 已读
阿花还是比较适合写爱情故事,《舒伯特》和《海德薇》明显的更娴熟动人。
李静睿
洋盘 Goodreads 豆瓣
Outsider
6.7 (27 个评分) 作者: [美] 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 译者: 于是 文汇出版社 2023 - 10
一个在上海住了近20年的外国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
20年前的上海,蓄势待发而万物尚且淳朴,那会儿他在干什么?
这高速发展的20年,这个城市这么多变化,他感受到的是什么?
外国人笔下的当代中国,80年代有保罗•索鲁的《在中国大地上》,90年代有何伟的《江城》,《洋盘》以一种新鲜的写作声音记录了我们正在发生的当下。
———————
★“撑一年没问题。上海是个大都市,对吧?” 从24岁到40+岁,从五星酒店的厨师到美食作家,在中国高速发展的20年,一个老外如何谋生,如何去爱,如何应对起居饮食社交衰病。
出身中产家庭,放弃稳定生活,怀着“冒险”精神,于2005年来到上海。从24岁到40+岁,他在最好的年纪闯进中国高速发展的20年,以“局外人”的率真与好奇,探寻着日渐被我们忽略的“附近”和附近的“人”的故事,也在自己人生的上升与下沉中,见证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
★理解中国食物的时候,也是在理解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只要你走出去看看,这世界就总会给你带来惊喜。
他游走在老城厢的窄巷,沉浸式体验上海的生活,用10年寻访一位手工铁锅匠,花16个月评测52家上海小笼包店,与上海各路角色聊天;他透过食物的镜头去看中国,到兰州学做拉面,去阿勒泰了解驼奶,几乎去过所有的省份,寻觅、倾听、记录真实的中国故事。
★ 都市青年共同的“边缘人”生存体验:“要是能知道自己能待多久,那该多好。” → “我想,我可以再待一年。”
以年为单位分割的时间,被不确定包裹的当下,短暂的过客身份,“在而不属于”的尴尬处境,临时搭建的情感乌托邦……一只脚在圈内,一只脚在圈外。是每一个外来的局外人用尽全力,却可能随时失去的生活。
★ 无意中发现的传奇家族史,两代人相隔100多年的中国“冒险”经历形成历史的呼应。
同样在24岁的年纪来到中国,100多年前,外高祖父刘海澜带着他的传教士队伍,从俄亥俄州远赴大清帝国,经历过1900年前后近代中国的大震荡和大变革,与他建立的亚斯立堂、同仁医院、汇文学校,埋骨的老城墙,一起定格在家族老相册里;100多年后,Chris放弃在迈阿密的中产舒适圈,卷入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大潮,度过不确定的疫情三年之后,仍然留在上海……两代人在中国游走的轨迹交会,串联起一段关于中国、关于上海的激荡故事。
★《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张医生与王医生》作者杨樱诚挚推荐。
怀着对中国的深厚感情,Chris 真诚地探究了外籍人士在中国生活意味着什么,既感人又引人入胜。他的跌宕起伏的沪漂经历与他的外高祖父在北京的冒险交互对照,有忏悔录的笔触,又有历史作品和流浪汉小说的特点,一个关于爱与失去的故事。
——《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
美国人梅英东写过北京胡同(《再会,老北京》),何伟写了涪陵(《江城》)和很多地方,但都不是自己的生活……终究没有人以一种拉家常的口吻,说一说自己如何应对这个大都市的起居饮食社交衰病,一切必要,一切非必要。从这个角度说,Chris写的东西可算史料补白。 ——《张医生与王医生》作者之一杨樱
———————
洋盘,四川方言中,有洋气、拉风的意思。
上海方言中,则指外来人不太了解本地习俗。作者用作书名带有一点自嘲。
本书是美国作家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讲述他在中国经历的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
2005年,24岁的沈恺伟离开家乡——美国东南部城市迈阿密,以年轻厨师的身份游历至香港,又机缘巧合得到一份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翡翠36餐厅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在上海近20年的生活。
从最初跌跌撞撞闯入一座陌生城市,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待多久,到骑着挎斗摩托穿越5000公里寻路中国,从躲在外籍人士舒适的“泡泡圈”,到花10年寻访一位手工锅匠,以《上海小笼包指南》出圈……他穿越在两种文化间,一年又一年,学会了当一个成年人,学会了爱,学会了痛苦,也见证了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
冥冥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而直到来到中国,他才发现自己与这个国家的深刻渊源。
2023年11月18日 已读
最后一章写得好,其余的过于单薄,隔靴搔痒。
人間の顔は食べづらい 豆瓣
6.7 (12 个评分) 作者: 白井 智之 KADOKAWA/角川書店 2014 - 10
世界的に流行した新型ウイルスは食物連鎖で多様な生物に感染し、爆発的な数の死者をもたらした。ヒトにのみ有効な抗ウイルス薬を開発した人類は、安全な食料の確保のため、人間のクローンを食用に飼育するようになる。食用クローン人間の飼育施設で働く和志は、自宅で自らのクローンを違法に育てていた。ある日、首なしで出荷されたはずのクローン人間の商品ケースから、生首が発見される事件が発生する。和志は事件の容疑者とされるが、それは壮大な悪夢のはじまりに過ぎなかった―。異形の世界で展開される精密でロジカルな推理劇。第34回横溝正史ミステリ大賞最終選考会で物議をかもした衝撃の本格ミステリ、解禁。
2023年11月14日 已读
回头再看这本,伪解答过于好猜,真解答虽然骗到了但也不算很意外,叙诡的老梗令人口吐莲花!但毕竟是出道作啊。
推理 日本 白井智之
エレファントヘッド 豆瓣 Eggplant.place
エレファントヘッド
8.3 (43 个评分) 作者: 白井智之 KADOKAWA 2023 - 9
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受賞の鬼才が仕掛ける、空前絶後の推理迷宮。
精神科医の象山は家族を愛している。だが彼は知っていた。どんなに幸せな家族も、たった一つの小さな亀裂から崩壊してしまうことを――。やがて謎の薬を手に入れたことで、彼は人知を超えた殺人事件に巻き込まれていく。
謎もトリックも展開もすべてネタバレ禁止!
前代未聞のストーリー、尋常ならざる伏線の数々。
多重解決ミステリの極限!
2023年11月13日 已读
醉步男爱好者狂喜。未死者给的baka解答好漂亮,只是说出“如果非要指名凶手的话那就是这个世界”这种话还是让我内心发出一阵“噫”。最终舞冬的爆炸解谜尚且属于白井惯常水准的话,彩夏的爆炸解得太完美了,是要在高铁上鼓掌的程度。至于最后里岛给的永生困局令人产生一种熟悉的头皮发麻,草!
推理 日本 白井智之
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 豆瓣
作者: 张维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 - 10
【编辑推荐】:
*反省古文运动的典范叙事,新见迭出,从天书与太平的解构重叙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
*联动政治史与儒学史,古文运动是对天书时代的反动!
*文史结合,深入细节,呈析柳开派与杨亿派士大夫的历史贡献
.
本书通过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分析宋代古文运动展开的历史脉络。上篇探讨1008至1033年的所谓“天书时代”,如何在真宗与徐铉后学的合作下,融合汉唐经学、谶纬学、道教思想于一体;下篇探讨仁宗朝的古文运动如何在批判天书时代的政治文化中诞生。为探讨此一政治过程,本书所关注的士大夫群体远多于范仲淹及其政治支持者,从而深化仁宗朝古文运动的历史过程。本书认为,天书时代是赵宋君臣将汉唐君主对“太平”的想象与操作,进行总结性的重组与展示,以为统治的正当性张本;天书时代在仁宗朝的破产,意味着此时士大夫反省,甚至放弃汉唐儒学所赋予的政治理念。是故,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可谓是中国政治史与儒学史典范转移的关键时期。
2023年11月9日 已读
以封禅作为王朝初立对正统合法性的最佳证明的视角切入,破除了天书时代是为了洗刷澶渊之盟耻辱的强关联。而进入“太平”盛世后谶纬的盛行以及真宗的沉醉导致整个国家都陷入疯狂的奉神活动和溜须拍马文中。下篇对古文运动的兴起归于对天书时代的瓦解,虽然看起来整条线都如书名一样顺理成章,但实际观感此处论述并无足够说服力。另外就是派系的划分过于简单粗暴了……
历史 宋朝
现实一种 豆瓣
8.5 (54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08 - 5
《现实一种》是注重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书里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2023年11月6日 已读
早期的余华真是残忍啊,以及一些土黄的段子……
余华
古罗马的日常生活 豆瓣
Una giornata nell’antica Roma:Vita quotidiana,segreti e curiosità
8.3 (15 个评分) 作者: [意] 阿尔贝托·安杰拉 译者: 廖素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
从公元115年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开始,阿尔贝托•安吉拉(Alberto Angela)引领读者在古罗马城进行一次非凡的探险之旅。此时罗马帝国正处于权力的顶峰。帝都罗马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都会。从富丽的多穆斯到拥挤的公寓大楼,从嘈杂的罗马集市到宏伟的帝都浴场,巴西利卡中的唇枪舌剑,斗兽场里的殊死拼杀,罗马人的酒会、游戏、习俗、禁忌,甚至隐秘性事,等等等等,均呈现在作者笔下。讲述古罗马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但很少有一本书能够使读者如此接近帝国首都的日常生活。作者凭借天才的讲故事能力,并基于丰富的考古发现,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2023年11月5日 已读
写法十分有趣生动,让人廉价游罗马。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生活已有不少和现代生活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奇葩的地方:万能的尿液,和赌上叛国罪的口交。
多点配图就好了!!
历史 意大利
幻想大象 豆瓣
作者: [韩]金泳辰 译者: 顾冰珂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 - 7
“谁会喜欢一个只说正经话的笨蛋呢?!”
【编辑推荐】
★诗性电影导演李沧东生涯早期回顾
震惊影坛的“绿色三部曲”如何将电影幻想和现实碰撞,职业道路多次转变到底寻求什么?本书将梳理李沧东如何走上导演之路和他的电影理念
★文学的唤醒,影像的梦幻
通过影评人金泳辰的分析和导演访谈,探究李沧东电影中的本体性沉思和美学风格
【内容简介】
韩国导演李沧东书写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影,编织重叠的意象,将电影的想象与现实强力碰撞,制造惊异的吸引力,始终思索电影媒介的沟通能力和虚幻本质。
本书回溯李沧东导演生涯的早期作品,韩国著名影评人金泳辰探究其电影幻想与现实的对抗力与社会关切,结合对导演的访谈,梳理李沧东走上导演之路的过程和他的电影观念。
“李沧东的电影是检视韩国社会的X光。”——(阿根廷影评人)爱德华多·安亭
2023年11月4日 已读
书太老了,彼时李沧东的《密阳》都还没上映,就聊了初期的三部电影且浅尝辄止的。
但访谈呈现的确实如李沧东所说:“我的基因天生阴郁。”
李沧东 电影 韩国
三岛由纪夫戏剧集 豆瓣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玖羽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3年11月3日 已读
补了四篇新译。
《尼俄柏》笑得不行,三岛写NTR故事未免太过恶趣味。
《大障碍》好神叨叨又变态……
《源氏供养》非常有趣,生动讽刺了那些只知道八卦作者和重复评论家话语的读者,顺便嘲一下所谓的平庸小说家,“为什么作者非得拯救自己的主角不可呢?平庸的小说家才会给自己的主角准备廉价的拯救。”想着多少有点为春雪自我解读的意味,一翻发表时间似乎更早(一定是提前就想好了春雪!
而《朱雀家的灭亡》饱含着三岛对天皇信仰的解释,以及日后了结生命的毁灭倾向。
其余再译篇目不用多说,杰作无疑。
三岛由纪夫 戏剧 日本
炽焰燃烧 豆瓣
BURNING BRIGHT
8.2 (13 个评分) 作者: [美]罗恩·拉什 译者: 姚人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 - 3
🔥舍伍德·安德森奖、阿巴拉契亚年度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得主,当代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罗恩·拉什短篇小说扛鼎之作;
🔥2010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桂冠作品,“一部不可思议的精雕细琢之作”;
🔥收录十二个黑暗、冷冽然而光彩夺目的故事,合力编织一幅摄人心魄、直 击心灵的文学图景;
🔥其中《上山路》入选“最佳美国短篇小说”,《荒野之地》入选“最佳美国南方新小说”,《进入峡谷》获得2010年度欧·亨利奖;
🔥短经典口碑神作,旧版豆瓣评分达8.8分,众多读者翘首以待,暌违十年终于再版。
《炽焰燃烧》在写作技法上具有绝对的美感,是一部不可思议的精雕细琢之作。这是一部就许多方面而言非常沉静的小说。作者倾向于将一种可怕的命运压缩在自己的字句里,然后以一种非常不动声色的方式去言说它。——2010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评委会
《炽焰燃烧》对美国南方阿巴拉契亚山区的残酷生活方式做了简洁而又极具威胁的刻画,在雷蒙德·卡佛的极简主义和威廉·福克纳的哥特式手法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施力点。——《华盛顿邮报》
罗恩·拉什是一位沉静而又有着惊人美感的作家……《炽焰燃烧》中的小说很有美感。每个故事都熠熠生辉,构架完美,文句既诗意十足又稳扎稳打。——《赫芬顿邮报》
罗恩·拉什的写作会让我们同时回想起约翰·斯坦贝克和科马克·麦卡锡。——《纽约客》
罗恩·拉什可以用一句话写活一个人物,这是美国最好的短篇小说。——《泰晤士报》
2023年10月30日 已读
笔触克制但非常热烈,诸多人物都身处困境却冷静果决,肃杀中充满张力。《炽焰燃烧》《上山路》和《艰难时世》都很棒。
罗恩·拉什 美国
ミステリー・オーバードーズ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白井 智之 光文社 2021 - 5
満腹になると推理が冴え渡る探偵アレックスが、ある日突然、母親とともに姿を消した。3カ月後、アレックスの元助手で小説家のティムは、パブでギャングの親玉ホルヘを見かける。かつてアレックスとティムは、アフリカでホルヘの怒りを買い、九死に一生を得ていた。アレックスを攫ったのはホルヘなのか?(「グルメ探偵が消えた」) 嫌悪か、恐怖か、悦楽か――脳を揺さぶる白井智之ワールド! 5つの美味しい本格ミステリー。
2023年10月28日 已读
Detective Overdose好强,白井之所以为白井可不只是重口啊,脑洞破天的baka解答和强大的逻辑推理才是其真身。口肛互换的神奇不在场和大胃王的奇葩伪解答也颇有想法,只是想想画面着实让我在高铁上差点呕了…
推理 日本 白井智之
读闲书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仇鹿鸣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 - 9
该书是仇鹿鸣先生近年撰写的学术随笔的结集。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围绕作者近年倾力的唐史研究,在严肃的学术著作之外一些有趣现象的探讨;二是作者读书、游学、研究、写作过程中一些经历和感触。全书虽然以闲谈的形式展开,但仍以深厚的学问功底为依托,可谓“基于学术,高于学术”。
2023年10月26日 已读
哈哈哈仇老师连写随笔都这么严肃可爱
仇鹿鸣 历史
そして誰も死ななかった 豆瓣
7.8 (23 个评分) 作者: 白井 智之 KADOKAWA 2019 - 9
絶海の孤島で起きた連続怪死事件。前代未聞×××による多重推理合戦開幕!
覆面推理作家の招待で、絶海の孤島に集まった五人の推理作家。しかし島に招待主の姿はなく、不気味な人形が残されているだけだった。一人また一人と殺害され、そして誰もいなくなった時、本当の物語の幕が上がる。
2023年10月23日 已读
很想把白井的头按死在某个伪解答上,最终解答的这些无聊机关诡计真的有必要吗,还不如鲸鱼这个的沙雕爆裂解答呢!(可能也是复活以后脑子掉嘴里了
推理 日本 白井智之
棋王 豆瓣
9.1 (156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作家出版社 1999 - 10
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阿城笔下著名的"棋王"王一生是近世以来罕见的一个深刻体现了道家文化特征的人物形象。王一生深得老子的阴柔之气。他的性格是坚忍而沉着的。《棋王》表面上写棋,实质上则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表现着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评价和对中国文化进步的展望。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豆瓣
9.2 (44 个评分) 作者: 仇鹿鸣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 6
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
2023年10月22日 已读
不愧为学术版火凤燎原,精彩,尤其是高平陵之变一节的紧张感。魏晋嬗变之难度远超三国演义带来的只言片语印象,司马一家培养家族网络堪比下一盘大棋,所做出的皇权合法性努力及平衡派系权力举措更为不易。士族的抱团性和排他性势必造成固化和失衡,而立嗣、外戚、宗亲、功臣,之间的维系又难上加难,但无论多努力维持的平衡在帝王私心面前似乎也不堪一击。
仇鹿鸣 历史
铁道与天皇 豆瓣
「民都」大阪対「帝都」東京 思想としての関西私鉄
作者: (日) 原武史 译者: 王笑宇 2023 - 2
◆ 编辑推荐———————————————————————————————————
司马辽太郎奖、每日出版文化奖、讲谈社非虚构奖获奖作者,三得利学艺奖获奖作品
角度刁钻的日本近代史书写,沿着一座城市的铁路变迁,目睹帝国权力如何收缴民众生活
透过民都大阪与帝都东京的 紧张对峙,管窥二战前夕市民阶层的窒息与疯狂
宝冢剧团、甲子园大赛、大世界游乐场的诞生居然都因为铁道? 一起搭乘关西私铁,寻找日本近代城市娱乐文化的发端
◆ 读者推荐———————————————————————————————————
这部作品将充满活力的“市民生活”当作一部活生生的思想史来描写,展现了关西地区“私营铁路王国”的形成过程,并将其与帝国的统治秩序进行对比。——三得利学艺奖评奖词(桐岛洋子)
尽管这本书由超极铁道迷所写,思维却在活跃地运转、发展、扩大、凝结。作为横轴的铁路与作为纵轴的天皇相交,形成了思考的坐标轴。——鹿岛茂(明治大学教授、法国文学研究者)
20世纪30年代,一个新国家——“大日本帝国”突然在远东诞生了。这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通过让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所有人服从天皇的权威而建立。被它用作控制手段的铁路是“国铁”。即以帝都“东京”为中心,横贯全国的铁路网。 于是,生活在日本列岛的人们,不管喜不喜欢,都会以臣属的身份服从天皇。但是,有人反对这种秩序,创造了一种与日本国铁截然不同的铁路文化。那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创造了关西“私铁王国”的无数人。这本书讲述了他们如何梦想在大阪铺设铁路,与试图将一切置于天皇统治之下的帝国对抗,最终被打败……简直如史诗般的悲壮。阪急铁道的始创者小林一三是本书主角,但另一方面,故事的最终BOSS昭和天皇也拥有一种适合反派角色的复杂性格。——日本亚马逊读者
◆ 内容简介——————————————————————————————————
以铁道为横轴,以天皇为纵轴,以城市为舞台,分析日本近代思想史进程。
大阪,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在人口、经济、面积等方面,全面压制着首都东京,是名副其实的“民众之都”。 但以1928年昭和天皇乘坐火车从东京到京都举办即位典礼为分水岭,这座城市渐渐被改变了。大阪的繁荣以民间资本主宰的私营铁道为中心发展而来,沿着铁道线路,这座城市率先拥有了大型游乐园、综合性购物中心、高档郊区住宅、顶级歌舞剧场(宝冢剧团)、专业棒球体育场(甲子园),形成了足以蔑视东京的近代城市娱乐文化。但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业为傲的大阪,逐渐被纳入无处不在的帝国阴影之下,成为庞大国家机器的一环。从权力中心东京出发,火车像精密仪器般,以秒为单位行进,成为规定沿途国民共时性体验的装置。人们产生了一种意识——所有的日本国民都是一个整体。在这里,铁道曾是民众生活的幸福依托,但在战争缓缓逼近之时,也必须化身运送士兵的冰冷工具……
本书的野心不在表现大阪一座城市的变化,而是要展示帝国如何通过铁道渗透到整个日本。铁道通过塑造统一的时空,构筑统一的民族认同与爱国情感。
2023年10月17日 已读
这真的是铁道宅向作品吧,重点完全走偏。小林一三一章蛮好看的。
日本
中國的靈魂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0 (6 个评分) 作者: 張彥 八旗文化 2019 - 2
十億生靈迫切地需要信仰的安慰,佛教、道教、儒家傳統蓬勃復興,基督教也急遽發展,但是,共產黨能許諾他們一個宗教的淨土?   普立茲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最新力作
五年訪查,遍及北京、山西、四川、上海
當代中國黎民百姓精神生活最貼近的報導。   「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心靈精神的復甦,其規模有如十九世紀美國的『大覺醒』宗教運動。這個發展中的國家正因為劇烈的社會與經濟變遷而徬徨不安。人們湧入新而疏離的城市,在這樣的城市中,他們既沒有朋友,平日生活也願意互相關照的力量。人們殫精竭慮想回答這些問題:我們為何在這裡?什麼才能讓我們真正感到快樂?從個人到社群乃至於國家,我們該如何安身立命?什麼才是我們的靈魂?」 以上是張彥在本書開宗明義的一段話,清楚指出當代中國迫切的精神危機。正當全球的焦點都放在中國的經濟崛起、政治霸權,與中美衝突時,張彥帶領大家回到了一個更根本、更貼近人性的主題:作為中國人,他們如何在一個現代社會安身立命?   所有人類都有信仰、道德、情感的需求,但這個問題對中國人特別迫切,也特別艱難。過去百年來中國經歷了一場規模與深度都難以比擬的巨變:極權統治、文化大革命,最後又以當今社會最赤裸、最肆無忌憚的資本主義告終。這一切不僅摧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抹煞了中國人對於價值、意義與信仰的理解。   然而,中國人也積極地從傳統或外來的文化尋找答案。因此宗教,不管是古老的佛教、道教、儒家與民間信仰,還是西方引進的羅馬天主教、基督新教,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據統計,今天全中國約有兩億左右的佛教與道教徒。就連處處受到中共掣肘的基督教,據估計都多達將近六千萬信徒,在1949年之後以每年7%的速度增加。   這場巨大的宗教復興現象是如何展開的?《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張彥試圖為這場運動留下歷史見證。張彥花了五年的時間走訪北京、山西、成都、上海、蘇州、金華等地,採訪中國的佛教、道教與基督教徒,以及傳統民俗的實踐者,記錄了中國老百姓是如何在政治高壓、道德淪喪的社會中,一點一滴在灰燼中挽救幾乎被毀滅的精神與文化遺產,同時試圖在時代變局中開創新意義。   本書的主人翁遍及中國多處,包括北京妙峰山進香團的倪振山、倪金堂一家、山西陽高的陰陽先生李滿山、李斌一家、弟子遍布政商高層的儒學大師南懷瑾、內丹師傅王力平,以及成都「秋雨聖約」教會與其牧師王怡等等。他們有的名聞全中國,有的只是市井小民。有的透過冥想、讀經、求神問卜、酬神進香,安頓一己的身心靈;有的致力於社會倫理的昇華改造,甚至勇於挑戰當局底線。共通的是他們都是中國方興未艾的宗教復興的一部分。當外在的世界已經無可期待,他們回頭追求內在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政權對宗教的態度是又愛又恨的。一方面北京刻意扶植官方認可的傳統宗教以恢復民族自信、鞏固政權,一方面對外來宗教卻充滿敵意,深怕宗教團體會擴大為可能挑戰政權的「公民社會」。儘管中共對宗教的管理日益緊縮,但張彥相信,長期來看,宗教力量可以為中國帶來價值與信仰的重生,有助於中國成為一個成熟、健康的文明社會,甚至在一個惶惶不安的時代,有助於全球的文明對話。   ★專文推薦: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神學院院長) 林敬智(政大宗教所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 林育立(駐德記者)、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胡忠信(資深媒體人)、康豹(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楊憲宏(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趙思樂(《她們的征途》作者)、蔡源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釋昭慧法師(玄奘大學宗教系系主任)   作者簡介 | 張彥(Ian Johnson) 張彥是2001年美國普立茲獎得主,善於社會、政治、宗教議題的報導。常駐於北京,並於當地大學授課。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婁,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取得新聞學和亞洲研究學位。他在1984年至1985年期間以學生身分在北京生活了一年,這是他第一次到中國。1986年至1988年期間曾造訪台北。1994至1996年期間,他被巴爾的摩《太陽報》派駐於北京,擔任通信員。1997至2001年期間他服務於《華爾街日報》,負責中國經濟改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各種社會議題。2009年張彥為《紐約時報》服務時再度回到中國,並在「北京中國研究中心」(The Beijing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等機構教書,同時擔任諸如《亞洲研究月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等學術期刊與智庫的顧問, 張彥在德國也有豐富的經驗。他於1988至1992年間在柏林自由大學取得漢學碩士,並為巴爾的摩《太陽報》報導柏林圍牆倒塌與德國統一。2001至2009年他重返德國,成為《華爾街日報》德國分局主任與資深撰述,主要報導歐洲的經濟與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專題。 他獲得普立茲獎提名兩次,並於2001年以法輪功學員遭到迫害的報導而獲得殊榮。他亦曾得到「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與「專業記者協會」(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的頒獎。2006至2007年間他於哈佛大學擔任研究員(Nieman fellow),並獲得「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普立茲危機報導中心」(Pulitzer Center on Crisis Reporting)等單位的研究與寫作經費贊助。 張彥長期關心中國社會的宗教與民主化問題,與流亡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如劉霞、廖亦武都保持密切關係。著有《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Wild Grass)、《慕尼黑的清真寺》(A Mosque in Munich),合著有《牛津當代中國插畫史》(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譯者簡介 | 廖彥博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譯有《大清帝國的衰亡》、《中國將稱霸21世紀嗎?》、《謊言的年代:薩拉馬戈雜文集》、《OK正傳》、《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等書。另著有《一本就懂中國史》、《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與白先勇合著)、《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等作品。 廖珮杏(翻譯本書第22至26章) 輔大德語系畢業。偏好人物、文化、社會議題的書。喜歡蒐集故事,希望藉由翻譯,讓讀者看到更多各種人的樣貌。譯有《緬甸詩人的故事書》與《消失的天安門》。 譯作賜教:peixingliao@gmail.com
2023年10月15日 已读
有相当多的中国人是有信仰的,这点没错,但归为宗教似乎言过其实,或者说中国比较缺乏的是完整的宗教体系。虽然视角不错,但作者是带着“没有宗教是缺乏某些价值观”的先入为主观念观察和叙述,且把民间信仰(or迷信)等同于宗教叙述,实际上这两者的定义明显有着巨大差异。以民间来说,今天拜拜道教的明天拜拜佛教的非常正常,这更像是带信仰的日常活动,和传统的西方宗教有着迥然不同,混淆一说难免令人遗憾。
当然,感谢作者辛苦的田野调查和事无巨细的记录,史料珍贵。
张彦
米拉蒂 豆瓣 Goodreads
8.7 (22 个评分) 作者: Geling Yan New Song Media Gmbh 2023 - 6
米拉蒂是個女孩的名字。八十年代初,二十歲的米拉蒂從軍隊文工團轉業,她的人生也經歷了最關鍵的轉型——從一個被動表演藝術的舞者,轉為一個獨立思考創作的年輕作家。八十年代初,似乎給米拉蒂帶來了一次觀念大洗牌:愛情、性、自由、民主…..似乎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模式在一夜間發生了顛覆性改變,曾經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並且可能性似乎是無限的:婚外戀、一夜情、迪斯科、黑燈舞會、地下出版、畫裸體模…故事圍繞米拉蒂的個人經歷,見證了中國兩代藝術家、作家、知識分子的覺醒和幻滅...
2023年10月13日 已读
小说的进程亦是时代的进程,人变得多快,束缚够了本应生机活力大反扑,挥发过剩的力,但似乎实际上是大家都“丑”了,不同面目都“丑”。在审查制度的潜移默化下,自我阉割是深入人心的,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读者,明显感觉到去除潜意识选择书写方向后的自由和快乐,诙谐中夹带不少过度放飞。
小说应该有不少严自身的经历和想法投射,想起昨天看《坠楼死亡的剖析》上的法庭戏,小说文本的取材和真实性的关联,而其中半虚构半真实带来的想象诱惑是在难以抗拒。
严歌苓
密室推理杰作选——日本卷2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日]麻耶雄嵩 等 / bobo编 译者: 饭野直树 / 钟山暮紫 谜斗篷 2014 - 1
谜斗篷018
http://www.douban.com/group/murderpen/
------------------------------------------------
本格推理小说在欧美几乎消亡的今天,在另一个推理小说重镇——日本,古典解谜却被赋予了 新的形式,不断地进化发展着。而日本人对于“密室”这类极致的推理游戏也同样情有独钟。据不完全统计 ,仅截止本世纪初,日本的密室与不可能犯罪作品便已经超过1000篇。本卷遴选了不同时期优秀的密室短篇作品,以期能呈现日本作家在这方面的成就与努力。
2023年10月9日 已读
下卷好看多了,整体水平均可,大山的密室赏心悦目,至于麻神,在一个精巧至极的密室设计之后,他又开始了,一层一层叠推理再玩坏,也是,完美收束不崩坏怎么能叫麻神呢。
推理 日本
密室推理杰作选——日本卷1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日]高木彬光 等 / bobo 编 译者: / 等待者 等 谜斗篷 2014 - 1
谜斗篷017
http://www.douban.com/group/murderpen/
------------------------------------------------
本格推理小说在欧美几乎消亡的今天,在另一个推理小说重镇——日本,古典解谜却被赋予了 新的形式,不断地进化发展着。而日本人对于“密室”这类极致的推理游戏也同样情有独钟。据不完全统计 ,仅截止本世纪初,日本的密室与不可能犯罪作品便已经超过1000篇。本卷遴选了不同时期优秀的密室短篇作品,以期能呈现日本作家在这方面的成就与努力。
2023年10月7日 已读
这卷选篇一般,《妖妇之宿》不错,《来自宇宙的物体X》谜面堪称精彩,但解答有点生硬。其余的算了,有两篇还撞梗了。。。
推理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