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博弈三国 豆瓣
吴闲云
作者: 吴闲云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3 - 7
三国,是一个沧海横流,风云变幻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从董卓之乱到群雄割据,从三国鼎立到江山一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催人奋进的故事,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本书《博弈三国》,是一本讲述关于博弈论的书,用三国里最精彩的故事,来探讨各类竞局中优选策略的问题。带着“博弈”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三国那段历史,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阐发道理之外的道理,可以得到一些人生智慧、管理哲思。
三国中的那些博弈竞局,经典而奇异。奇就奇在他是“实用博弈”,而非现今西方的“理论博弈”。
理论博弈,都要受到许多假设条件的限制。比如:博弈的双方都是理性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都用公平的手段竞争……可这些,都很难在现实中发生。
实用博弈,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这就和我们的现实情况非常接近。
比如,当你走进股市,或是走进商场,你就会发现自己总是个“弱者”,对手总是在使用不公平的手段竞争。这些就和三国中的情形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弱者是很难战胜强者的,但细细研究三国,就会发现:三国的主旋律,一直都是围绕“弱者怎样战胜强者”这条主线进展的。在三国中,偏偏十有八九之竞局,都以“弱者胜出”而告终!
弱者究竟何以胜出?这正是本书的价值之所在。
煮酒探西游 豆瓣
7.3 (9 个评分) 作者: 吴闲云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3 - 7
没有一部电视剧比《西游记》带给你童年的快乐更大,没有一部名著比《西游记》带给你现实的思考更多。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然而,如何理解《西游记》的内在精神?如何透过一段段神奇的情节看出《西游记》字里行间蕴藏着的奥秘?站在不同的角度,将会有不同的看法。原本家喻户晓的故事,经由作者的审视,却获得了全新的解读。
本书采用逻辑推理的手法,解读《西游记》里违背逻辑、前后矛盾的故事情节,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谜团,而解开一个谜的钥匙,则又是另外一个谜……
作者细致敏锐的洞察力、无拘无束的想像力,思维慎密的逻辑分析,为你揭示一个不为人知的西天取经的内幕,颠覆你童年记忆里的《西游记》,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成功法则。
2013年11月7日 已读
何谓有理有据阴谋论。但是有一些终究太牵强了
吴闲云 西游记
1980年代的爱情 豆瓣 Goodreads
6.7 (51 个评分) 作者: 野夫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9
《1980年代的爱情》这是一段发生在80年代末期的爱情故事。故事主人翁小关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鄂西利川县一个土家族山寨工作,偶遇了自己的中学初恋丽雯,两人再续了一回纠葛 虐心的爱恋。最终,以小关回城作结。时隔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两人再次邂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之后,两人终于无法抑制深藏在内心多年的暗涌。而小关 在最终明白丽雯对自己的深情后,将再也无处安放剩下的余生……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豆瓣
作者: 杨念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0
历史并不重复,只是押韵而已。——马克•吐温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黑格尔
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书名虽为“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
在作者看来,当下社会种种病症,并非晴天霹雳,凭空而来,而回溯历史,有如雾里看花,绝非教科书所灌输的那般简单清晰。历史上称盛世者所在多有,若细究起来,所谓“盛世”,并不等于升斗小民的幸福生活。拿康乾盛世而言,虽曰国力强大,远人来朝,但也是文字狱最盛之时,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思想规训及控制,终导致文人集体思想自宫,万马齐喑。生活在这样的“盛世”,不免会有些郁闷吧?
收到这本小册子里的文字杂七杂八,无法归类,大致不出“览史”“阅世”“观人”等等碎思臆想。在我的记忆里,读史纯为娱己者毕竟是少数,我读史读出的更多是伤心郁闷的往事回放,哪怕史书中满纸记下的都是盛世妖娆、遍地王道,我却极易读出苦涩、嗜血和谋杀。人们总是会热心询问,历史上到底哪个朝代更好或更坏?这个问题实属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答案……史事世事如棋局,观棋常语与观棋不语者也许都会自作聪明,却未必能勘破弈棋之妙,更别想做解说史谜的春秋大梦了。现如今欣逢盛世,心情应该舒畅才对,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于是才有了“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的发问。
——杨念群
日本AV影像史 豆瓣 Eggplant.place
アダルトビデオ革命史
6.7 (33 个评分) 作者: [日] 藤木TDC 译者: 陈涤 新星出版社 2013 - 8
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AV发展历史的读物。以文化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AV的人和事。把AV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重新定义——不要觉得你懂AV,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
日本每年流通的成人视频超过一万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色情影像生产国。通过互联网,日本制的无码AV流向世界各地,其质量之高堪与动漫相比肩,是日本的代表性文化。可是另一方面,AV属于地下状态的边缘文化,至今未能有一部详尽的历史。本书通过熟知业界的作者之手,首次多方位地展现了AV的发展历程。
无尾狗 豆瓣
6.0 (7 个评分) 作者: 阿丁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2 - 7
这是人存于世的生活经验、情欲经验、政治经验和生存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有镶金边的。《无尾狗》成书5年,6易书稿,也许它不仅仅是河北一个农村和一个城镇居民几十年的活之生存、生之尊严。人活着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长能短,能入能出,能软能硬,海绵体也是这样。海绵体色胆包天,又胆小如鼠。
大约也只有阿丁完整还原了人的海绵体,在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确实没有更好的喻体,能象征人这个苟活于大地的物种了。
阿丁证明了自己在面临叙述难度时的本领。
2013年11月3日 已读
你的那截尾巴还在吗?
这书带着王小波和余华的味道,但是言语更锋利更冷酷。
阿丁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 豆瓣
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
7.9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玛丽·罗琦 译者: 王祖哲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7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笑而滑稽”似乎不可能,但玛丽·罗琦做到了。
本书将向你讲述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留下的点点滴滴,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但他们死后的贡献通过书籍诉说着他们的不朽。尽管有时显得那么怪异,令人惊奇,但总会激发你强烈的兴趣。从医学解剖的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严谨、从暴露隐私到尊重隐私,系统介绍了人类医学所走过的这段历程。科学幽默作家罗琦女士用并不悬疑、造作,但却出奇冷静、科学、严谨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个尸体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获得过如下荣耀——
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科学星期五”“2003年最佳书籍”
《洛杉矶纪事报》“2003年最佳书籍”
《娱乐周刊》“2003年最佳书籍”
《拉斯维加斯信使报》“2003年最佳书籍”
《西雅图时报》“2003年最佳书籍”
《圣荷西信使报》2003年50本最佳书籍
亚马逊网站2003年编辑推荐书籍
入选巴诺书店 “发现新的大作家项目”
入选博多书店文学选集
获得2003年博多书店原声文学奖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得到过的媒体赞誉——
“权威作家罗琦,无尽的好奇,捧腹的诙谐。她的研究一丝不苟,笔法迷人。”
——亚当·伍格,《西雅图时报》
“这本离奇而有趣的读物,为生与死,为医务人员,提供独到的看法。掩卷之际,你会赏识人类尸体的奇妙。”
——塔拉·帕克-波普,《华尔街日报》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闹而滑稽’似乎不可能。然而,罗琦能做几乎不可能之事;她写的这本书,充满敬意,又帮助读者增长见闻,同时率性而发,富有机趣。”
——《出版家周刊》,星级评论
“你不会忽视这本书。每个细节都引人入胜。罗琦娓娓道来,读者不能释卷。”
——亨利·基瑟,《芝加哥太阳报》
“笔调活泼,出人预料。”
——马克·罗左,《纽约人》
“作者机智的措辞,为对人类尸体的研究,为尸体在研究中的作用,灌注了新的活力。为社会贡献某种好东西,到死也是不晚的。”
——克里西·波斯科,《每日新闻》
“玛丽·罗琦是一个濒危物种:一位具有幽默感的科学作家。她竟然能使可怕之事听起来有趣,却又不触犯死神的尊严。”
——布莱恩·理查德·博伊兰,《丹佛邮报》
“赏心悦目……这是一本奇妙的读物。”
——蒂姆·瑞德蒙德,《旧金山海湾卫报》
“罗琦的笔法轻松,把病理学史的那些怪异的插曲写得出神入化。死亡或许会笑到最后,但罗琦能在恐怖之中嬉戏。”
——吉尔伯特·泰勒,《书单》
“对无生命之躯体,罗琦采取迈克尔·摩尔的方法,以别具人情的方式接近尸体处理业。她把幽默的趣闻和历史上的掌故联系起来。”
——托尼·麦克米纳敏,《格言》
“罗琦的笔法,宛如与你促膝长谈,面对绞刑架也笑得出来,把书写得生气盎然。”
——亚历克斯·阿布拉莫维奇,《人民》
“罗琦似乎故意帮助我们(和她自己)更好地理解死亡的意义,或者说,起码是要使一个人自己的死有意义。”
——斯蒂夫·菲特,《芝加哥论坛报》
“罗琦的笔触,亦庄亦谐,游刃有余,却不煽情。她讲述尸体的那些超人之举,笔法清晰而泼辣,她使我们相信,人不免一死,但死也有趣。”
——艾丽卡·博内特,《陌生人》
“探索的决心,关注的眼睛,以及讨人喜欢的幽默感,作者玛丽·罗琦写了一本与尸体的历史和尸体在目前的用处的书。”
——黛博拉·拉芙,《理查蒙德时报快讯》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只要你翻开它,你就欲罢不能。”
——威廉·温克,《威斯康辛州杂志》
“罗琦写了一本奇异而有趣的书,她的研究感人而充满敬意。她勇敢地踏进了我们不想进入的领域。”
——南希·苏摩尔斯,《坦帕论坛报》
“玛丽·罗琦的书确实有趣,肯定会成为一本经典读物。”
——唐纳德·科林斯,《论坛评论》,匹兹堡
“罗琦的风格非常温暖,她对令人啼笑皆非的异常细节明察秋毫。死尸从来不像在她的书里这么有趣。”
——迈克尔·杰夫,《快报》,圣安东尼奥
“古怪、阴暗,相当机智。该书把死亡描绘得滑稽可笑、别有情趣,而且还奇怪地引人入胜。”
——苏珊·奥瑞安,《兰花贼》作者
“引人入胜,滑稽可笑;敏于观察,探索幽微,玛丽·罗琦的《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是一本重要读物,记录对处理尸体的方式——不假文饰。这项研究令人羡慕,逸闻趣事选择审慎,文笔生动活泼。”
——卡勒博·卡尔,《精神病学家》的作者
“玛丽·罗琦证明了我们许多人早就疑心的一件事情:生活中真正的迷人之处,只在你死了的时候才开始。我特别欣赏关于头移植、木乃伊黑市以及如何说清楚你确实死了的那些部分。”
——乔·昆南,《天啊:一个愤世者对圣徒地位的短命探索》的作者
“玛丽·罗琦是本世纪最令人捧腹的科学作家。如果这听起来像是假意的奉承(甚至挖苦),那么该书的每一页都有相反的证据。《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告诉我们尸体在哪里,尸体有何用,以及尸体必须讲的那些令人惊异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该书能够在尸体那里发现幽默,而不触犯其尊严。死尸万岁。”
——博克哈德·比尔格,《忽悠傻瓜》作者
2013年11月2日 已读
重口、有趣,反胃和好奇一直伴随着看书过程。第十章还花了点篇幅说了说中国的人吃人,顺便吐槽了中药,本草纲目也提了数次。
医学 尸体 果壳 解剖学
爱你就像爱生命 豆瓣
8.0 (12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 王小波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5
【读王小波,读懂自由】
★李银河独家授权八卷本“王小波传世经典”
★收入王小波先生最受推崇、最具收藏价值小说、随笔、书信二百余万字
★迄今为止王小波最佳读本
《爱你就像爱生命》收录了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他们夫妇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 ,还 完整收录了李银河 深情怀念王小波的三篇文章。是迄今王小波夫妇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书信集,再现了他们的爱与生活,是一部感动国人二十年的爱情绝唱。其中不仅有热切、坦诚的情感表白,还有 彼此对于书籍、诗歌乃至社会的看法,闪耀着理想与爱情的火花,令人动容。
作家余杰在接受一次访谈时曾说过:溯时间之流而上下,如果我遇见王小波,我会告诉他:你写得最好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你写给妻子的那些信。
2013年11月2日 已读
你好哇,李银河。深深拜倒在王小波那神神叨叨肉麻到死不要脸的情书中。所谓情到浓时,废话千绝不嫌多;待到不爱时,一句情话便觉烦。
这是一本可以标记为“相见恨晚”的书。
书信 李银河 王小波
再不相爱就软了 豆瓣
6.6 (18 个评分) 作者: 彭浩翔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2 - 6
彭浩翔察人观事,泼墨经年,挥洒自在。这本杂文集选自彭浩翔颇受好评的港版杂文集《一种风流》和《坐牢切勿拾肥皂》,不仅辑录了作者2005年到2009年间为CUP,HIM,Pandaa等香港报刊杂志撰写的专栏,同时在该简体版中也另增录了作者新近的杂文创作。在本书中,彭浩翔细论感情琐事,畅谈电影制作,拉杂世事,游历文艺生活的方方面面。浸染于书中的,是作者体味身边人和事时的独到韵味。此次更邀请跨界摄影大师郑中基为书中散文拍摄相配照片。
2013年10月29日 已读
这本书翻的很随意,不喜欢,借给谁的时候直接跟他说不用还我了
彭浩翔 随笔
认得几个字(普及本) 豆瓣
作者: 张大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8
著名小说家张大春温馨逗趣的家庭小品,作为父亲的张大春,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们说文解字,谈古论今妙趣横生。原为教导小儿女的家庭课堂,却引申出巨大的文化意蕴与深刻的社会内涵。
本书简体版于2009年出版,荣获年度“十大好书”称号,作者本人获得新浪2009网络盛典“年度文化人物”奖项。最新普及本,内容充实扼要,更富阅读质感,深入体味鲜活的文字与世界。
2013年10月29日 已读
印象比较深的是1.梗乃是哏的错别字,一直误用 2.让不只是让步的意思,还有责备,谴责 3.匸和匚的区别 4.乖,古时本义指背离、违背、不和谐 网络泛滥的一代,文字书写越来越被冷落,识字更不必说,看起来是本小学教科书,其实是本成人书。此书围绕作者、作者父亲、儿子女儿四人小故事为主,详解了近百个字/偏旁,字义的演化其实很有趣。像很多字词现在引申义都无法直视了,如小姐、插嘴、菊花、捡肥皂、小姐、干爹等等,若干年后会不会也不记得以前的原义了呢。 另外我多希望我学的是繁体字,又美又有意义。
台湾 张大春 文化 汉字
飞翔吧!大清帝国 豆瓣
翔べ!大清帝国
7.9 (14 个评分) 作者: [日] 武田雅哉 译者: 任钧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 - 9
一部填补中国科学文明空白的奇书!
一部记载晚清先贤科学革命的通俗史!
中国科幻领军者 刘慈欣、韩松、姚海军 盛情推荐
最危机的年代,最大胆的幻想,最激情的革命,一群“不靠谱”却又让人敬重的科学先驱,曾创造了一个奇异的“科幻中国”。
武田雅哉教授以日本学者独有的细致入微,选录两百余幅图片,纤毫毕现地展现了谭嗣同、梁启超、蔡元培、鲁迅、吴趼人、包天笑等人种种奇异的科学幻想与科学实践,带我们重返那被历史遗忘了的“飞翔时代”。
垂暮文明一次短暂的返老还童,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大清帝国,一段被遗忘的飞翔的梦想,像童话一样美妙,像科幻一般神奇。很难相信这一切真的发生过,本书让这段不可思议的历史再次鲜活如初。
——科幻作家 刘慈欣
《飞翔吧,大清帝国》是百前中国人对国家和世界的想象,的的确确是一部奇书,补缺了我们文明的一段空白。我觉得不仅是热爱幻想的人们要看,而且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我们中国的历史并不仅仅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我们中国人的大脑也并不是我们感觉到的那样。
——科幻作家 韩松
别样的视角、独到的观点,打开这本书,便会被一种一流科幻小说才有的惊异感俘获。一本值得品读的好书!
——《科幻世界》主编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秘书长 姚海军
2013年10月27日 已读
是本有趣的小书,图很丰富,可惜图有点小,很多字看不清。
日本 武田雅哉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豆瓣
8.1 (65 个评分) 作者: 程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0
这是程浩的文字集。程浩去世后,他的母亲整理了他的文稿,共计44万字;除了散杂文,还有小说、日记、诗歌,甚至,还有给优米网的求职信和给作家七堇年的信。让人感慨的是,他有很多计划未完成,电脑中还有很多未完稿,和正在进行的写作计划。这几十万文字,都写自程浩去逝前的两三年的时间。而此时的程浩,体重不到30公斤,身体严重变形,每一个字都是他用鼠标一下一下点出来的。文字里流露的对命运的包容,对生命的思考,让人为之震动。书中不但有生死大问这样的严肃拷问,还有很多风趣机智的文章和对答,以及少年的怅惘和对爱情的憧憬。
二次元旅行 豆瓣
次元突破
作者: 陈炜翰 青岛出版社 2013 - 9
这是一本动漫周边?还是一本旅行攻略?哈哈,这是一本让动漫迷热血沸腾的动漫秘笈,也是一本为旅游爱好者开启最具个性旅行的攻略!
十部日本最火热的的动漫巨制《轻音少女》、《凉宫春日的忧郁》、《花开物语》、《冰菓》、《我的朋友很少》、《侵略!乌贼娘》、《幸运星》、《魔法禁书目录 》、《未知彼时花开名》、《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从关西到关东,横跨日本12个县,35个城镇,100个动漫景点,为你提供最热血的动漫圣地巡礼;交通、食宿、购物,为你提供最详细的旅行指导;十余万字,几百张图片,为你提供最真诚的图文盛宴。
2013年10月21日 已读
排版、内容、图片都很良心,看到一些熟悉的场景还是有点燃的,不过一半没看过,酌情补一下
我的精神家园 豆瓣
8.6 (11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自由的锋芒,幽默的风度。
王小波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自由的人,既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也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他让我们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
小波的文字极有特色。就像帕瓦罗蒂一张嘴,不用报名,你就知道这是帕瓦罗蒂,胡里奥一唱你就知道是胡里奥一样,小波的文字也是这样,你一看就知道出自他的手笔。
2013年10月21日 已读
我特别喜欢小波先生淡定诙谐地批判人的一段一段
零下一度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 - 11
《零下一度》是韩寒的随笔、杂文和短篇小说的合集。这些作品,有的回忆童年生活,有的记述校园生活,还有的是读书笔记,反映了一个18岁青年的人生视野和感悟。韩寒的文风机智泼辣,语言幽默、诙谐,充满奇特想象,真实地反映了韩寒的喜怒哀乐,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韩寒自己认为,“《零下一度》更能代表韩寒”。
2013年10月17日 已读
所谓要好,就是你要我的好东西我要你的好东西。早期的文字带着稚嫩和自傲,倒也有趣。
杂文
浮生六记 豆瓣
8.2 (13 个评分) 作者: 沈复 译者: 欧阳居士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1 - 1
《浮生六记(插图全译本)》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浮生六记(插图全译本)》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的一大艺术魅力是塑造了一位真率纯洁而浪漫的家庭妇女形象——芸。她聪慧好学,热爱生活,欣赏自然美艺术美,而又勤检持家,恭敬知礼,却因为不世故不设防而经历种种坎坷的生活风波,最终英年早逝。
《浮生六记》是一部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逸趣、山水游记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品位。
2013年10月13日 已读
古文确实很弱啊……对这种书兴趣很淡
散文 沈复
书淫艳异录(全二册) 豆瓣
6.9 (11 个评分) 作者: 叶灵凤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 - 1
“书淫艳异录”是现代著名作家叶灵凤在上海《辛报》和香港《大众周报》所开的专栏,内容主要是对世界性风俗和性文学相关知识的介绍。在这个专栏里,叶灵凤以性学为中心,旁及中外文学、艺术、宗教学、医学、心理学、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众多领域,所记性学奇闻趣事,或介绍,或译述,或摘录,所述古今中外之书达数百种,既新奇又猎艳,而且文字清通优美,文学性强,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学理性。
本书即此专栏文章的首次结集,甲编收录上海《辛报》发表的106篇,乙编收录香港《大众周报》发表的54篇。文章皆是一篇篇独立的小品文,文字短则五六百字,长则两千余字。这些文章文字幽默中见风致,趣味中合知识,可读性极强。本书的结集出版既有增加知识,开阔眼界之功,亦能使读者倍增阅读乐趣。
2013年10月10日 已读
此书可以适当了解一些奇怪的癖好、奇怪的风俗、种种妙事、种种不好意思讲的知识、各种xxx。算是本很不错的科普书
性学 文化
古金兵器谱 豆瓣
7.6 (9 个评分) 作者: 王怜花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 10
这本书是作者阅读古龙、金庸武侠小说的个人感受和评说,其间夹杂着许多个人生活和作者对故人往事的追忆。
2013年10月8日 已读
一会儿第一人称一会儿第三人称的叙述让我很不爽
武侠 金庸
不二 豆瓣 Goodreads
6.3 (95 个评分) 作者: 馮唐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1 - 7
都是草,干,都是跟下体有关的,医生是不把人当人的,所以在动物世界里,作者没有给我们留一点尊严,
这不是最好的黄书,是一本满足一些动物欲望的动物看的书,
谁都能写这样的书,只要你还有生物属性,但是作为进化到人的您,已经没有必要和这本书动物计较了
2013年10月4日 已读
无感,当黄书看吧
冯唐
儿子韩寒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韩仁均 万卷出版公司 2008
《儿子韩寒》主要内容:“韩寒”这个名字,曾经引起整个社会的争论不休,“韩寒现象”是人们经常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该书由韩寒的父亲所写,向读者介绍了韩寒的成长经历。该书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有助于读者对“韩寒”这个特殊现象及韩寒这个人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2013年9月24日 已读
平淡
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