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代表作和被代表作 豆瓣
7.1 (18 个评分) 作者: 张佳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8
一部名作和一幅名画到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不是教科书从文学史、艺术史里提炼出的答案,也不是经过出版商、代笔者打磨后的自传说明,当然更不是无聊小报抖出来的花边新闻。那究竟是什么啊?《代表作和被代表作》用一种介于狡黠和谈心之间的口吻,讲述创作大师们那些不曾被时间检验出的真理,那些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说到底,大师们不是神,但他们更伟大——他们是骨肉停匀、呼吸吐纳的人。
想找好书来读,又不想被书商媒体天花乱坠的言辞蛊惑,这里有个很偷懒的法子:确认一个最中意的作者,跑去翻他的随笔,看他都谈论谁,师法谁,崇敬谁,那就顺藤摸瓜,找那些人的作品来读,一抓一个准。好的作者就像窗口,通向无数其他的好作者。——《大师们的标准》
连作品带人一起被误读,简直是一个创作者的义务。因为世界贪图方便,人们才需要标签和流派,用以给伟大的创作者分门别类。夸张的时候,他们还会用一两个名字或词语,统摄整个时代。——《被误读之为义务》
身边的江湖 豆瓣 Goodreads
8.1 (40 个评分) 作者: 野夫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 - 9
1.野夫书稿中被删减最少,最能体现作者观点、情感的作品。
2.文字凝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以一枝孤笔书写那些就在你我身边的大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变迁。
3. 柴静口中“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的野夫,以其特有的韵律表达世间的欢笑和悲苦。
2013年9月22日 已读
看完张居正的时候粗粗了解了下野夫和熊召政的纠葛,读此书,才真正意识到野夫的身世之惨,而他所描述的身边的江湖,一杆笔写得极具感染力,前头心酸凄苦,末尾温情。好书,好江湖。
另外吐槽下这本书的排版,好烂。
野夫 随笔
很高兴见到你 豆瓣
6.6 (69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8
韩寒回来了。
2013年夏,韩寒亲任主编,经过14个月精心打磨,终于推出系列主题MOOK——《一个》。
系列的第一部叫做《很高兴见到你》,收入28篇精选之作,其中有韩寒最新作品《一次告别》《井与陆地,海和岛屿》;有“ONE?一个”APP人气文章,张晓晗、颜茹玉、咪蒙、荞麦、蔡崇达、暖小团等未来文学之星齐聚一堂;李海鹏、李娟、七堇年、那多一众实力派作家加盟;更收录陈坤、蔡康永、曾轶可、邵夷贝等跨界明星的文学处女作。而始终不变的是韩寒独有的文艺气息,摒弃无病呻吟,不卖弄技巧,崇尚“真心话+自然美”,简单好读又趣味盎然。
《一个》系列春夏秋冬每季出版一部,每期只会严选30篇以内文学作品,将来自天才级新人和读者最关心的写作者们。每一篇入选作品都将至少被100万人欣赏,并成为当季的城中热门话题。
在充斥着海量信息的小时代里,这只是一本简单的书,一本或许睡前起后能读一读的书。它强调的是有情怀、无障碍,其中任何一篇作品,看标题或者前三段,就会让你读下去,不会因为时间有限或者别的什么放弃阅读。世界上那么多纷纷扰扰,能真正和你产生关系的并不多。愿读者享受阅读的简单快乐,复杂世界里,读《一个》就够了。
背景资料:“ONE?一个”原本是2012年6月韩寒发布的阅读应用,内容在复杂的世界里显得特别简单,每天就是一篇文章、一张图、一句话、一个问题,安安静静躺在那里等读者去看。结果,上线不到24小时,就超过众多热门游戏与应用,成为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总榜第一名。一年后,它有了几百万用户。作为一个文艺阅读APP,它甚至还拉到了NIKE的广告。如今,“ONE?一个”的纸质书系出版了,《很高兴见到你》是第一本,未来还会有。在书里看文字和图片,总是更容易让读者感动。
2013年9月21日 已读
小清新风格,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文章太矫情了点。
一个 随笔
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 豆瓣
All My Friends Are Dead / All My Friends Are Still Dead
7.4 (107 个评分) 作者: 艾弗里·蒙森 / 乔里·约翰 译者: 邓雪球 中信出版社 2013 - 8
你曾经在郁闷时翻遍手机通讯录,却找不到一个人倾诉吗?
你是微博红人,粉丝无数,但是一个粉丝都没有见过面吗?
这本书告诉你,你还有一大群同病相怜的朋友!一棵树、一只鸡,甚至一瓶牛奶,都有和你一样的孤独感受——没有朋友。所有人都有过这样沮丧的时刻吧。在你孤独的时候,没有朋友,至少还有嘲笑自己孤独的自由。
史上最萌最虐心的超人气时尚小绘本!
高踞亚马逊畅销榜,
传说中最有趣最发人深思的绘本,网络铁粉狂热推荐,
风靡北美和欧洲,销量突破10万册,
国外各大潮人店热卖单品!
可爱的小悲伤,黑色幽默的风格,即时击中你深藏于心,无法说出的孤独和寂寞!
2013年9月21日 已读
有些人真的注定只能孤独到老
绘本
我为什么没有成为江洋大盗 豆瓣
作者: 卢小波 上海三联书店 2013 - 7
随笔集,主题涉及情感、职场、家庭、社会等领域,语言简洁漂亮、很有质感。他的随笔散见于京沪杭的报刊杂志。更多文字,是在朋友圈里流传,在网上被一再转发。
一个文艺中年男,加上夜班编辑的职业,把睿智、孤傲、清新、黑暗等元素熔于一炉,值得你读!
推荐语:
阅尽人间百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凭多年老报人的精准与敏感,卢小波拿捏
现代读者的穴位,让我们捧腹,让我们羞赧;让我们郁闷纠结,让我们疼痛酸软。
心比天高的卢小波,业余写作时却很红尘很入世;很是那个,仗剑走江湖的飘逸书生。
即便能够背诵卢小波的所有精彩,不如与他在秋阳温熙的傍晚,喝一杯暖暖的茶。
—— 舒 婷
它们就像夜色中忽然冲出原野的火车,裹挟着大量的人头和行李、厚重的历史记忆、丰富的情感、古怪的心机、纷呈的杂趣、别致的感觉、独出心裁的评判,还有些亦正亦邪、充满小说质感的鬼斧神工, 当然,还有他抹不掉的——一点黄色透墙来。
—— 须一瓜
很有趣的人情世象笔记,时时可见作者对文字、生活的自我期许。当下社会仍是材料的时代,不少人却活在虚幻的形式中。这本书立足于社会百态的生存坚实,观看并出入其中,如此感应,虽不免受到污染,但能自净其意其心。
—— 余世存
2013年8月31日 已读
最喜欢随笔集杂文集什么的了。这本随笔集还是挺有意思的,一朵很有意思的中年男子
杂文 随笔
雪中悍刀行 1 豆瓣
小二 上酒
7.3 (27 个评分) 作者: 烽火戏诸侯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9
道门真人飞天入地,千里取人首级;佛家菩萨低眉怒目,抬手可撼昆仑;谁又言书生无意气,一怒敢叫天子露戚容。踏江踏湖踏歌,我有一剑仙人跪;提刀提剑提酒,三十万铁骑征天。
老仆剑九背匣,吕祖修道骑牛,天道悠悠难觅,情之一字可杀人。
漠北黄沙如刀舞, 世子白马出北凉,身后跟着一百佩刀甲士。
鲜衣怒马,美婢娇娘,还有一个抠脚的断臂老人。
犹记得跟缺门牙老黄的那段对话。
“老黄,你是高手吗?”
“是哩。”
“有多高?”
“啧啧,只比公子差一点点。”
回想当初自己不屑地吐出黄瓜花儿,还骂了句去你娘的。却不承想,那老黄乃是传说中高手中的高手。这世道果然难测。
世子如今带双刀,剑神武夫,江湖庙堂,可否一并斩之?
余欢 豆瓣
7.5 (72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 1
《孤独地像一颗星球》:陈朗、杨如意、郭小蕾三个女孩围着一盘清清爽爽的土豆丝,陶醉地吃着,她们分别已经27岁,28岁和25岁。分别穿着红色、黑色和白色的裙子。她是最喜欢的食物分别是西瓜、西瓜和西瓜,而她们最讨厌的动物分别是蟑螂、蟑螂和蟑螂。她们有过的男朋友分别是3个、2个和0个。她们平均每哭一场的间隔分别是3天、5天和4天,但平均一天微笑的次数是29次、15次和138次。她们的政治立场分别是“自由主义”、“什么他妈的政治观”和“我希望熊猫永远不灭绝”。她们理想分别是“一个悄悄在夜总会唱歌的著名学者”、“Max Studio总裁的情妇”和“12个孩子的奶奶——这12个孩子的头发要有各种颜色。”她们对生活充满了斗志,虽然她们也不知道这斗志来自于信心还是恐惧。窗外是一个叫做妞约约的沸腾的城市,而这座城市和它的沸腾,说到底,和她们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爱呢》:客观地说,王徽对网恋这一套失去耐心,不是没有理由,任何东西,吃多了就会腻味,网恋当然也是一样。看准一个漂亮女孩,死皮赖脸地给人发信,约她出来,找一个餐馆请她吃饭,故作幽默或者故作深沉,百般地讨好,仔细揣摩对方一颦一笑的含义,第一次面试之后,还要及时跟进……这一切繁琐的搔首弄姿,来个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只是让人觉得麻木。这一切都让王徽怀念人类还是猴子的时代,那个时候找老婆,哪有那么复杂,对着竞争对手脖子一咬,然后直接把母猴子给强奸了,多么简洁明了。而现在,程序何其繁琐,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程序,都必须注入饱满的热情。而热情这个东西,又不是精液,今天休息一晚上,明天它又涨了上来。热情这个东西,甚至都不可能是水稻,一年两季,年年如此。说到底,它就是一种石油,在地底下蕴藏千百万年,才能产生那么一点能量,并且用完了就用完了,是不可再生资源。
2013年8月24日 已读
冲着刘瑜和绝版托朋友去图书馆借的,一本被翻阅得很破旧的书,但确实不喜欢。
刘瑜 爱情
就这么漂来漂去 豆瓣
7.0 (10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 6
韩寒用充满激情的文字,描述自己最初三年漂来漂去的日子,特立独行的生活岁月,充满艰难与快乐的赛车经历,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青春的诠释。透过这本新作,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韩寒。最新修订版的《就这么漂来漂去》增补了50%的图文内容,将韩寒赛车十年来的故事一一道尽,从菜鸟车手到双料冠军,从一无所有到专属的6号赛车,韩寒通过这本书向你道尽作为赛车手的韩寒十年的辛酸苦辣。
就像韩寒自己说的一样:“如果你准备好去打仗,你就得知道敌人扔过来的不会是面包,你准备好去探险,就得知道山谷里没有七尺大床。对于刚过了三十多的人来说,以往的岁月可能是不断的迎接新人进你的生命,以后的岁月也许会不停的送走旧人出你的生活。当然更不排除每一个自己走得更快。”对于韩寒来说,赛车与写作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他为了赛车奉上满腔热血,他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最终他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就这么漂来漂去》就是韩寒的一本赛车励志自传。
2013年8月14日 已读
全是照片啊照片
赛车
所有人问所有人 豆瓣
6.6 (49 个评分) 作者: 「一个」工作室 / 韩寒 监制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 - 8
一份关于社会、八卦、性、音乐、电影、生活、潜规则等所有问题的非标准答案。
无论你是谁,来自哪儿,做着什么,你都可以向任何人提问,提问任何问题。《所有人问所有人》,就是这样一部收录了最不可思议的问题和不可思议的答案的你闻所未闻的奇书,这些问题,你或想到,却从未有人回答,你或想探索,却一直无处着手。
一网打尽你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藏在内心深处的疑问和问题。
韩寒、李承鹏、王中磊、苏紫紫、贾樟柯、铁凝、周云蓬、蒋方舟、朴树、叫兽易小星、高晓松、石康、那多、李银河、熊培云、琦殿、连岳、外交部总机、台湾80后、107岁老人……为你回答。
2013年8月14日 已读
总觉得Chapter 3有点格格不入…
拖拉一点也无妨 豆瓣
The Art of Procrastination: A Guide to Effective Dawdling, Lollygagging and Postponing
6.5 (53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佩里 译者: 苏西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7
一本拖了15年才写成的小书
资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趣机智的小书中为拖延者翻了案。其实,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无成的窝囊废,在逃避那些“本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拖延者们还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嘛。
在这本充满哲思的小书中,佩里慷慨地分享了他多年来得出的一套战“拖”心法。比如,拖延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不少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例如:第一项,学外语;第二项,翻修厨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第三项,遛狗。
拖拖拉拉不是罪。最重要的是,佩里希望拖延者们能够不再从心理上“对抗”拖延,而是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毕竟,沮丧和罪恶感只会加重我们拖延的欲望。
多年来,佩里一直有心要为《结构化拖延法》添加内容,不料积习难改。如今,沿着这篇短文的思路,同时拖着作业不改,论文不看,佩里终于为自己正了名——他确实写完了这本书,在首次提出该理论仅仅15年之后。
2013年8月14日 已读
期望过高,当然本身我也不觉得拖延症这种东西看看书就能改。
另外,此书是我今年看过字最大页面留白最多的书,差评。
心理学 约翰·佩里 美国
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 豆瓣
7.9 (57 个评分) 作者: 新垣平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7
本书是关于中国武侠世界的一部虚拟历史研究。以金庸武侠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为前提展开演绎。本身以十五部金庸小说、唐宋传奇及各时期民间传说为基础构成的连贯武侠史为重心,结合了政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重述了自商朝到清末三千年间的全部中国历史。
书中考察了武术、江湖和门派等在历史上的起源、发展和嬗变,以历史叙事的方式整理了越女、萧峰、郭靖、张无忌、韦小宝等大量金庸小说中人物的事迹。本书综合了各部作品中的线索,探讨了少林、武当、丐帮、明教、天地会等武术组织的由来和兴衰,并解答了许多原著中未曾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从成吉思汗、朱元璋、康熙和乾隆等帝王,到岳飞、王保保、李自成、陈圆圆、鳌拜、噶尔丹、福康安等数百位大小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也都放在这部武侠史的框架内进行演绎。
2013年8月14日 已读
作者对金庸小说的了解程度实在是令人膜拜,此书了了儿时大困惑:金庸小说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加上倚天屠龙史,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历史 武侠 金庸
高智商犯罪 豆瓣
谋杀官员 代上帝之手
6.5 (51 个评分) 作者: 紫金陈 同心出版社 2013 - 8
突发恶性案件,工商所员工在旅行途中被绑架,所有人员连同司机在内,全部凭空消失了。在高速监控调查中,看到了这辆商务车驶入监控,却再没有看到此车驶出监控。警方把这段高速及周边寻了个遍,始终找不到车子的半点踪迹。有什么办法能让一辆车和整车人集体在高速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件陷入僵局,视线转移到以前的一起命案:一次聚餐中,还是这家工商所的队长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毒杀。现场至少有十多位目击者亲眼看到了全过程,却无一人出来指认凶手……
剑桥倚天屠龙史 豆瓣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Circle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9.0 (23 个评分) 作者: 新垣平 凤凰出版社 2012 - 9
《剑桥倚天屠龙史》是新垣平博士恶搞《倚天屠龙记》和正史的戏作。新博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运用奇妙的想象和精妙的推理,将正史和武侠完美地熔为一炉,写出了这部令所有金迷击节赞叹的奇书。本书最早在天涯论坛连载,轰动一时,被粉丝们疯狂转帖。新博士最具特色的写作手法,是用最严肃的历史叙事笔调来书写最荒诞不经的虚构情节。他将小说和历史双重陌生化,将历史与虚构的界限彻底打破,使得历史书写成为纯粹的文本游戏。这游戏是意义机制自身的狂欢,也是一场智力的盛宴!
2013年8月9日 已读
喜欢金庸喜欢倚天的决不能错过的一本奇书。实在是太秒,真真假假辨不清,附录的倚天丛考对小龙女的身世研究、殷素素设计勾引张翠山等等都颇有考据。
大赞大赞太赞了!
历史 武侠 金庸
东京不热 豆瓣
作者: 蒋涛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3 - 7
(AV导演讲述的东京秘密生活;热不热,你懂的!114篇热辣随笔,134幅珍贵照片;当下日本的方方面面,高清无码忠实呈现)
一个AV导演讲述的东京秘密生活,涉及到当下日本的方方面面,“发熊黑鹭鸶”、“歌舞伎町一番街”、“女子高生”……来自东京,内部资料。热不热,你懂的!
★《东京不热》全书114篇热辣随笔,134幅珍稀照片。一个中日混血男人,留学日本、求职日本、工作日本、生活日本。他做过调 酒师、艺人经纪人、AV导演,入职过艺神集团等日本大公司,也去过小餐馆调酒、端盘子。在这段独特的经历中,他深入日本民间,写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日本——一个隐秘的、万物生长的日本。
★日本这个国家时刻出现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但细想之下,面向这个对我们有这么大影响的国家,感觉却多么陌生!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个脱下了“衣服”的日本——真实袒露的日本。
★本书作者蒋涛在日本做过AV导演,也做过艺人经纪人、调酒师等各种职业。最奇特的,就是他做AV导演的经历。AV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产业,有什么样的流程,背后有怎样的拍摄花絮,女优们为何会进入这一行业,等等,无不令人好奇。
★蒋涛是中日混血,生在中国,大学毕业后才去日本留学,读的是流行娱乐专业的修士(硕士)。居住日本的10年间,他亲身经历了一个旅人不可能见识到的日本:各种隐藏在角落里的奇特小店、歌舞伎町一番街,各种怪人、奇事,以及学校、职场、人情等等。我们恍若跟随他穿街过巷,被引领着一步步走入日本深处。
★本书114篇热辣随笔,134幅珍稀照片,使阅读轻松、立体,信息量大,覆盖日本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说去经历,很多事物是我们前所未闻的。
★因为学的是流行娱乐,作者曾进入日本的艺神公司就职,担任过艺人的经纪人。也因此近距离接触过不少明星名人。其中就有他们的故事。
★年轻时的孟京辉和廖一梅夫妇,曾在去日本东京时找过本书作者,书中纪录了几段他们之间交往的趣事,并存照为证。
★著名出版人、磨铁图书创始人沈浩波先生推荐此书,认为蒋涛第一次在书中脱下了日本的衣服,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赤裸的日本,同时也是更真实可信的日本。
★这样写日本私密处的书,只有蒋涛写得出来;而写日本的私密处能写这么好的,也只有这个在日本做过AV导演的蒋涛。《东京不热》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至少这样一个万物生长的日本,我相信才是真正的日本。面对这个神秘的邻居,我们都看得太复杂,只有蒋涛是脱掉她的衣服看她。
——沈浩波(著名诗人、出版人,磨铁图书创始人)
★我住丹羽先生家,他是推动日本小剧场运动的一个可爱老头,他和西川住一起,我记得我第一次带蒋涛一起看戏,将蒋涛介绍给了丹羽先生,也不知道蒋涛和丹羽先生说了些什么,回到丹羽家后,丹羽严肃地跟我说:蒋桑 is very dangerous !
——孟京辉(著名实验戏剧导演)
★处于东京的繁华世界,谁能依然守心如玉。面对飘泊在东京的蒋涛兄弟,狗哥问:东京到底热不热?
——孔二狗(著名作家,《黑道风云二十年》作者)
★蒋涛一看就是没被污染过的人。他的《东京不热》,从摇滚乐队经纪人的视角、AV导演的视角、法国餐厅调酒师的视角和诗人视角,都能让读者看得舒服,觉得美妙。
——伊沙(著名诗人、作家)
2013年8月6日 已读
书名、简介,甚至封面的码都在借某热吸引眼球,内容嘛,文笔嘛,两星都算多
文化 日本
飄移中國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韓寒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0 - 7
《時代》周刊給韓寒戴上「桂冠」後,媒體網絡前所未有的掀起對「韓寒現象」的反思,或炮轟韓寒或批評社會。有人叫我們要「警惕韓寒」,因為「韓寒根本沒有獨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眾的情緒」。有人則言辭犀利地將矛頭指向了當下社會,「與其說這是韓寒的勝利,不如說是庸眾的勝利,或是整個民族的失敗。」
韓寒只是一個八○後的壞孩子嗎?
他說,「所謂的影響力,我經常非常的慚愧,我只是一介書生,也許我的文章讓人解氣,但除此以外又有甚麼呢,那虛無縹緲的影響力?在中國,影響力往往就是權力,那些翻雲覆雨手,那些讓你死、讓你活、讓你不死不活的人,他們才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人。但是不知道是因為他們怕搜呢還是不經搜,往往在搜索引擎上還搜不到他們。我們只是站在這個舞台上被燈光照着的小人物。但是這個劇場歸他們所有,他們可以隨時讓這個舞台落下帷幕,熄滅燈光,切斷電閘,關門放狗,最後狗過天晴,一切都無迹可尋。我只是希望這些人,真正的善待自己的影響力,而我們每一個舞台上的人,甚至能有當年建造這個劇場的人,爭取把四面的高牆和燈泡都慢慢拆除,當陽光灑進來的時候,那種光明,將再也沒有人能摁滅。」
本書是韓寒寫到2010年6月中的最新的雜文精選,讓讀者和賽車手韓寒一起飄移中國。
2013年8月1日 已读
3.我军的重大情报: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不中。
4.在打炮的时候,炮友不能乱动,否则容易射歪。
5.真有打仗的感觉
杂文
张居正 豆瓣
作者: 熊召政 作家出版社 2012 - 1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长篇小说《张居正(共4册)》围绕着张居正与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宫廷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塑造出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其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使小说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 《张居正(共4册)》由熊召政所著。
设计诗 豆瓣 Goodreads
The Designing Wordsmith
6.6 (94 个评分) 作者: 朱赢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世界最美的书”《蚁呓》设计者朱赢椿自作诗集,收录数十首以视觉画面传达构成,只有设计师才能完成的新感觉诗歌。
本书为朱赢椿自作诗集,收录数十首以画面传达构成的诗歌。朱赢椿将诗歌用设计的手法制作展现,呈现出画面上的诗意感觉,力图在设计的克制和约束管道中实现创意,用廉价的纸,单纯的字,得以最大限度的战线生活中的会心一笑。
2013年7月29日 已读
相比蚁呓,这本书性价比差实在太多了
设计 诗歌
观念的水位 豆瓣 Goodreads
8.2 (207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1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本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国值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的降临并不是“自动”的,观念的变化是必要环节,而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
民主的细节 豆瓣 Goodreads
8.2 (393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6
这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