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类简史 豆瓣 Goodread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8.7 (581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社 2014 - 11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
【编辑推荐】
1、由书改变而成的人类简史课程风靡全球,成为希伯来大学最受欢迎课程 Coursera最受欢迎课程 ,mooc最受欢迎课程。学界和大众都一致认可,戴蒙德推荐。
2、一大开创性:打通文字发明前后历史的界限。
文字发明之前的年代,是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的专长;文字发明之后的年代,是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专长;
许多著名史家的作品,欠缺遗传学或生态学的视野,如何让这两大段历史之间没有断层,能够有一以贯之的宏观解读?
本书不同于《枪炮、病菌与钢铁》从生物与环境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同于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以文明为单位绘制的人类文明交织的世界。 他笔下的历史,在科学中有深沉的人文关怀。
3、填补传统人类史的三大鸿沟:
历史观与哲学观之间的鸿沟(提供有史实根据的深刻哲学思考);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的鸿沟(作者多从生态来思考,而不是只讲人类的利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鸿沟(检视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到当时一般人的生活)。
4、四大部分描述人类大历史:
7万年前的大脑认知革命(有能力谈八卦,想象不存在的事物,让陌生人开始合作、建立组织)
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让我们渴求更多、生产更多,分工分职愈趋细腻)、
500年前的科学革命(带来快速进步,让我们拥有上帝的力量,也带来毁灭)
全球大一统、人类大融合的关键因素——金钱、帝国、宗教
5、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用通俗的语言和新鲜的视角,将个体的幸福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审视,不再错过历史中最关键、最有意思的部分。涵盖了生物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艺术,文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涉及幸福,生命的意义等众多话题,有人说这是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6、一部“瘦身版”人类简史。
如果说给我一本书,不到五百页,没有一堆令人晕头转向的年份、人名、地名、称号,就能涵盖了人类如何崛起、影响现代生活甚巨的资本主义、一神教、自由人文主义、基因工程如何兴盛的人类历史重大脉络……这是仅有的一部!
7、一部引发多国版权大战的神秘大书。
获得波兰斯基人文学科创造力与独创性奖。 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在英国,9家出版商疯狂竞价。 23个国家竞相购买版权。台湾上市一周,金石堂、诚品历史类畅销书榜第一 ,诚品总榜第八,西班牙上市两周总榜第一。
------------------------------------------------------------------------------------------------
【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
【各界评论】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为什么能够在国际畅销书榜上爆冲?原因很简单,它处理的是历史的大问题、现代世界的大问题,而且,它的写作风格是刻骨铭心的生动。你会爱上它!
——普利策奖得主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
这是此类大历史中最好的一本:规模宏大但绝非泛泛而谈;具有时代性又不花哨,观念惊世骇俗但绝不是个简单的反对者。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开始讨论,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为什么,对我们都有好处。
——牛津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斯蒂文·刚尼
我拿起这本《人类简史》立刻“着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几乎一口气读完。吸引力主要来自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还有译者文笔的生动晓畅,而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也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读来欲罢不能。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人类简史》的目的不是传授人类考古学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提供一种看历史的视角,一种全局的观点。当你不再执着于科学、政治或宗教等某一个领域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整体演变,观察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你会感到你脑海中零碎的历史知识忽然像拼图一样各就各位,构成一幅宏大的图景,这样的视角非常新鲜。
——果壳网 姬十三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跟着人类一同走过十万年的感觉!
——读者
这本书如果要用“宏伟史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其中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例如考古学、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宗教、社会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等等。书里里面的大部分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介绍,其中很多都是经无数人严格验证过的,讲师很多时候仅仅是通过自己的表达希望尽量客观地介绍一些内容,至于每个人怎么理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了。
——读者
超级好的课程,付费都坚持下来了,观点独特,从来没想到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人类自己。
——读者
2015年9月25日 已读
这种立论颠覆,批判人类毒辣的书总是相当受欢迎,但是论证实在太薄了。与其说对人类的美化是洗脑,过度的黑化何尝不是另一种洗脑。
历史 科普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张宏杰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7 - 1
本书解读了五位皇帝在皇冠压力之下的不同表情:比如王莽,阴差阳错地被“人民”戴上了皇冠,却因为不熟悉权力之车的性能,被中途甩下并碾死。比如杨广,机关算尽地夺取了皇冠,然后又毫无节制地榨取皇冠给他带来的快乐,终于死于权力之酒的酒精中毒症……这五种表情,既可叹,又可怜。因为“皇帝制度”
不仅损害着国家民众,也同时伤害着操纵这个制度的统治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两个字,包含了解读中国社会的大部分密码。
2015年8月31日 已读
张宏杰的书蛮有趣,但是出版书的方式实在有点不喜欢。比如这本书,和坐天下很累、坐天下三本书可以分别叫做中国皇帝的命运、中国皇帝的命运(增订版)、中国皇帝的命运(终极增订版)。
历史 张宏杰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增订版) 豆瓣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8.6 (49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舒昌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6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是以德国菲舍尔出版社1997年最新版《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底本,在对译者的以前两个中译版本(三联版及广西师大版)修订的基础上,补译了茨威格的另外两篇历史特写——《西塞罗》和《威尔逊的梦想和失败》。增订版于2009年6月北平第1版第1次印刷,本书为第1版第2次印刷,译者在“第2次印刷”的版本中又做了不少修改。
2015年8月31日 已读
茨威格写这类短篇传记还是不适合啊,也许是过于细腻所以就有了过多的脑补
传记 历史 奥地利 茨威格
三案始末 豆瓣
8.8 (32 个评分) 作者: 温功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9
本书用不足十万字的篇幅,厘清了明史上最为纠缠繁复又影响最深远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而在进入具体的“案情分析”之前,作者从帝权与相权的矛盾入手,到万历“造因”为止,从制度层面交代三案动因,从帝王层面交代三案导火线,将明代的皇权与相权,朝廷与宦官,以及三大案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相互联系等条分缕析,给读者呈现出一幅明末宫廷、朝政和社会清晰生动的立体图形。
三国史话 豆瓣
作者: 吕思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10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为数不多的文史普及著作之一。二十篇短文,列举了大量《三国志》、《三国志注》等文献中的文字证据,分析人物性情、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军事实力对比等,如何成为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动因,并将史书记载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故事进行对比,“或者纠正从前的谬误,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支撑观点的证据个个都似行首拈来,行文平易近人,却颇有启发性,令人信服。
此史有关风与月 豆瓣
作者: 张明扬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5 - 6
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梁小民倾情作序并推荐
周濂、刘瑜夫妇最看好的80后作家张明扬第一部著作
•你能想象“太上皇”的退休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被誉为太上皇界的“多面手”是谁?
•谁来决定一个王朝的终结与否?
•“地产商”顾炎武是体制外文人,他是如何站着挣钱的?
•《鹿鼎记》中也有路线之争?
•晚清时在中国提出“俄国威胁论”的第一人是谁?
•历史学家顾颉刚的朋友圈到底有多牛?
•英美靠什么主导世界两百年?
我知道,明扬供职于《东方早报》的“上海书评”和澎湃新闻网,平日工作挺忙,经常加班,没想到还读了这么多书,也写了这么好的书。毕竟是80后年轻人,睿智而勤奋。而且,我知道明扬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没想到出的第一本书竟然是历史的,看来明扬也是史学票友,与我同道。
非专业学者谈历史,总不能像专家那样详加考证与论述。票友谈历史总是给同道票友或一般读者讲的,就要让普通人读得懂并有所收益。这就要小谈大历史,或大谈小历史。小谈大历史就是用简单而通俗有趣的语言重述历史大事件;大谈小历史就是要详细而具体地谈容易被忽略的历史小节,还原历史细节的微妙之处。明扬这本书体现了高级票友的这一特点。
——梁小民
本书名为“此史有关风与月”,照梁小民先生的理解,写的并不是历史的风月韵事,而是以吟风弄月的形式以及心绪,在看似闲聊中完成就一些严肃话题与同好者的交流。
小谈大历史,用简单而通俗有趣的语言重述历史大事件;大谈小历史,详细而具体地谈容易被忽略的历史小节,还原历史细节的微妙之处。中朝之间的关系是历史上的大事,可以写几卷本的大书。作者在“天下”这部分中用五六篇文章就把从高句丽、隋炀帝到近代大韩帝国的衰亡讲清楚了。抓住了关键,讲清了重要的事件。“庙堂”这一部分用三篇文章详述了中国历史上太上皇的“退休史”,或被软禁,或闷闷忍让,或依然控制权力,甚至策动反击。这些看似小节,但实际上反映了帝制专制制度的特点——有权就有了一切,没权即使是皇帝的老子也没用。
总之,历史越细越真实,本书很多文章虽然意在叙述历史大趋势,但具体落笔写的还是小事、细节,这正是它的可读之处。
2015年7月24日 已读
相当好玩的一本书,尤其是第一章。如果用词更严肃一些就更好了。
历史 张明扬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8.7 (32 个评分) 作者: 罗新 海豚出版社 2014 - 7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从北魏皇帝的即位仪式,看民族政治传统的遭遇、碰撞与变异。
海豚书馆系列之《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孝武帝元脩的即位仪式与“代都旧制”;二、内亚传统中的可汗即位仪式;三、内亚传统作为一个方法;四、内亚传统的连续性与中国历史的内亚性;五,附录一:内亚视角的北朝史,附录二:耶律阿保机之死。作者从北魏皇帝的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一方面观察拓跋 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所谓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
盛世偏多文字狱 豆瓣
作者: 谭伯牛 海豚出版社 2013 - 2
《海豚文存:盛世偏多文字狱》收录了谭伯牛新近创作的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历史散文30余篇。作者并非历史科班出身,行文没有学院派的晦涩,写得灵动活泼,时尚语言与经典语言有机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文本。
2015年6月29日 已读
以为是讲文字狱的故事集,不料多是历史新评和文人趣事。有几篇非常有趣,但也有不少蛮……乏味的。
历史 谭伯牛 随笔
公主之死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7.8 (33 个评分) 作者: 李贞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6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围绕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流产致死。这起“殴主伤胎案”,代表皇室旨意的门下省官员和以尚书三公郎中为代表的汉化官僚集团针锋相对,就如何处置驸马和与此案相关的四个平民展开激烈斗争。从他们的共识和歧异之处,可以一窥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以及汉唐期间女性法律地位状况。
2015年6月2日 已读
插图很莫名啊……切入点很好,但是写得挺浅的,好多又是直接猜测推断,史料不够啊
历史 法律
国祚密码 豆瓣
试管中的神州
作者: 姬轩亦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4
这是一本建立在对历史规律梳理基础上的通俗历史读物,带领读者快速切入民族历史中的隐秘环节。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鸿沟,能否用科学化的研究方法来解析华夏民族的兴亡、历史和未来,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是,人类的历史和社会运动是可以理解的和注定会被理解的,就像我们能够理解社会化的昆虫和狮子种群中的社会性规律一样,缺乏的,只是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数据中的历史隐秘,年表中的数学规律,是华夏文明挣扎不死的种子和命运以及永不止息的宿命和挣扎。以及华夏文明抗争奋进的悲壮循环的密码。本书可谓一张通往华夏民族历史与未来的思想通票,将带您获得一次奇妙激荡的心灵之旅。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豆瓣 Goodreads
五德玄奇编年史
5.6 (22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2
这是一部最精短、更生动的中国通史。“文字鬼才”马伯庸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晚清民国,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中国历史的线索;打破以政治大事为纬、以帝王更替为经的写史手法,用最新颖的主题“王朝的德性”重新串联历史;穿插以马式冷幽默的犀利评点,将枯燥单调的历史真实变得新鲜有趣。
翻开《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将轮番上阵,颠覆争霸、强盛的历史形象,展现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新朝、前赵、前燕、冉魏、刘宋、后周等并不起眼的政权也一个不落、各具特色地接连登场,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混乱时代演出一场场鲜活、生动的荒诞剧目。
读完本书,你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架构起中国历史的轮廓;在轻松、欢乐的行文中,领悟历史背后的荒唐与无奈。
2015年1月23日 已读
这本书真的……真的……相当无聊
历史 马伯庸
战天京 豆瓣
作者: 谭伯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11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ISBN:9787550238237,作者:谭伯牛著
2014年12月20日 已读
这本书非常不错,作者所列参考书目也可以看到花了大功夫。故事讲得很好很有趣,但是有一个大败笔,书中出现不少新兴的网络词汇如文艺女青年,令人阅读期间严重不爽
历史 晚清 谭伯牛
天朝的崩溃(修订版) Goodreads 豆瓣
9.5 (78 个评分) 作者: 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10 其它标题: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天朝的崩溃》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即在海外,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2014年12月11日 已读
道德批判是最无情最不负责任的,论是非功过一个字好or坏直接一枪打死,恰恰植入了愚民教育深入人心,动辄给人戴个『青天大老爷』高帽,动辄又给人架个『汉奸』枷锁,回头又给人在脸上画个『奸臣』字样,你当你是皇帝呢,你当你在给人封谥号呢。就是这种愚民教育造成的扭曲是非观让你们兴致冲冲一派正气地批判人90后,批判人XX座,带点智商好不好,嘴里骂着party一边又骨子里party教育的典范,一片互相道德绑架的伪乐土。
历史 茅海建 近代史
京都历史事件簿 豆瓣
作者: 林明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京都时空多堆叠,无论名胜古迹,或是街角巷弄,皆有过往事迹存遗。正因完整保留了许多故事,才使京都散发着历史弥新的魅力
2014年12月1日 已读
内容的话就这样吧,可以粗浅的了解下京都的一些历史事件,旅游学习资料。至于装帧,你知不知道最外的封面比里面的小极其容易卷起来啊!!你竖排你就繁体好不好!你用简体就老实横排好不好!简体横排简体横排算你有创新吗!!图注的字淡出鸟了设计师你自己看得清吗!!32开本你还分个上下分开竖排你这是用横排的思维涉及竖排书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历史 文化 日本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豆瓣 Goodreads
The Shortest History of Europe
8.1 (305 个评分) 作者: [澳]约翰·赫斯特(John Hirst) 译者: 席玉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欧洲,为什么老是抢第一?”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本书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 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十字军东侵,造就出许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如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第一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哲学思维、民主制度的渊源、政治权力的传递、甚至是医学、生物学使用拉丁文的源始,这种种欧洲因素不断形塑了现代文明的各种特质,使欧洲遥遥走在现代世界的前列。
本书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巨大贡献。
叫魂 豆瓣 Goodreads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1 (34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5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清高宗弘历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然而在乾隆盛世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从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冲击到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宁。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2014年11月13日 已读
这史料爬得,叹为观止。自上而下的恐慌真是可怕,跟四十年前的事真像,跟现在也真像,人云亦云的社会,没有辨识力的乌合之众,真该把书给不查证随意转发的群众们看看,可惜他们又必然是没耐心看的。
历史 孔飞力 海外中国研究
进攻日本 豆瓣
作者: [美]雷蒙德•戴维斯 / [美]丹•温 译者: 臧英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进攻日本:日军暴行及美军投掷原子弹的真相》是美国控诉日本二战期间暴行的备忘录。该书以充分、翔实、可信的资料、图片和数据,切实陈述了:
1)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大屠杀以及对待盟军战俘的种种暴行;
2)美国为何决定投掷原子弹,为何美国对投掷原子弹“决不后悔”;
3)日本战犯是如何在麦克阿瑟的操纵下逃过法庭审判的;
……
在战后,日本政府一边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进行控诉,一边悄悄用各种手段掩盖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作为该书作者同时也是二战亲历者的雷蒙德•戴维斯将军和丹•温法官,无法忍受修正主义者的诋毁,将二战中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这段历史的原貌呈现给当今和后世之人,不让那些偏失之见充斥于当今的出版物,也不让日本任意地歪曲或掩埋事实的真相。
正如广岛原子弹的投掷者蒂贝茨在此书中所言:“读过此书,你就会了解到,为尽快阻止日本人行动而投下原子弹,正是杜鲁门总统和美国必然的选择。”实际上,投掷原子弹这一决定不仅挽救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生命,甚而还挽救了日本人民的生命。
该书也提醒人们:“假如我们对(修正主义者)这种谬论不加反驳,假如我们继续等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与者和投掷原子弹的当事人都离开人世,而只让日本人继续扭曲二战和原子弹的真相以及日本的历史,所有的‘历史’真相就会全由日本人垄断解说了。”
作者们正是持着这样一种珍视和平、维护正义的热情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切。他们为历史担忧,为谎言愤怒,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作为二战这段苦难史的直接受害者,我们更应该为此挺身而出。
2014年10月29日 已读
很详细。论及原子弹的使用,突然想到了切嗣,牺牲小部分人拯救大多数人,这种价值观论对错实在很难,但是我支持“当时的情况下,扔原子弹是正确的选择”
历史 日本
曹寅与康熙 豆瓣
Tsʻao Yin and the Kʻ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
8.0 (22 个评分) 作者: 史景迁 译者: 温洽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3
史景迁步入历史研究的起步之作,也是他“最学术”的博士论文,格外厚重、耐读;
史景迁用一如既往的细致笔法,勾画出盛世中“主人”与“奴才”之间相互依存的政治样态。
本书以曹寅在江南织造任上的生活为着眼点,描述和探究了清楚统治者与江南富庶地区及该地区代表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刻画出在康熙盛世这个表象之下的种族矛盾和社会冲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豆瓣 谷歌图书
9.1 (25 个评分) 作者: 王力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 1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第四次修订版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精选图片.改谬补漏.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勾勒出情趣盎然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2014年8月10日 已读
王力的书吊到没想法,对不起很多东西看不懂啊要死要死要死。
一星扣给排版,插图附文都乱插简直让人恼火
历史 文化 王力
饥饿的盛世 豆瓣
8.3 (31 个评分) 作者: 张宏杰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 - 10
乾隆盛世是传统中国的巅峰,GDP占全球三分之一,国库充盈,四海臣服,威加海内,但光鲜的外表却掩盖不了内在的腐烂。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专制统治,培养出来的民众只能做“奴隶”,自私、麻木、冷漠、对公共事务毫不关心;屈服于皇权淫威的官员们用贪腐侵蚀着帝国的肌体;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字狱打断了士人的脊骨,从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也没能站起来;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在世界大势面前整个帝国茫然无知,错失了最后一次主动融入世界的机会,种下了鸦片战争的种子。
本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