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深渊上的火 豆瓣
A Fire Upon The Deep
8.6 (6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弗诺·文奇 译者: 李克勤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 1
本书荣获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
恢弘的大宇宙,无数神奇的种族。当灾难爆发时。这一切神奇都将坠入万劫不复的黑暗之中。千百万个世界的生死存亡。这副千钧重担落在一个不起眼的种族——人类身上。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两个孩子。
以此为线索,弗诺·文奇想象出一个又一个奇异的外星种族,以及种族问的激烈冲突。这位以想象力闻名的科幻作家在本书中充分展示了自己驾驭复杂情节的能力,不仅对大宇宙作鸟瞰式纵览,还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个处于中世纪文明的外星种族爪族方方面面的生活。
冲突、逃亡、阴谋、复仇。构成波澜壮阔的银河英雄史诗。美国著名科幻编辑多佐伊斯将这类小说称为“大场景科幻壮剧”。正是由于弗诺·文奇的创作,这一类型的作品才能在林林总总的科幻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
2015年4月23日 想读
城市之光 豆瓣
街の灯
8.7 (14 个评分) 作者: (日)北村薰 译者: 吴冬青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7
第141届直木奖获奖作品《鹭与雪》系列“别姬小姐”第一部
“日常之谜”背后隐藏着令人“醍醐灌顶”般的真相
除了北村薰,我们再也难读到这么“美的”推理小说
名门华族家的小姐花村英子原本过着一般贵族小姐的平静生活,直到有一天,负责接送她的转职司机、被英子尊称为“别姬小姐”的别宫美津子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从此,她的生活开始充满着谜团。而“我和别姬小姐”的故事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本书一如《鹭与雪》的格局,由三个短篇解谜故事组成:解决从报纸上看来的奇怪事件的《名利场》、解决暗号推理诡计的《银座八大街》和解决电影放映会中的横死之谜的“标题作”《城市之光》。
贵族小姐眼中的昭和时代,虽不乏柔和而温情,却也透着一些冷冽。那些看似微小的日常之谜背后隐藏着的则是更复杂的人性。
2015年4月19日 想读
十一种孤独 豆瓣
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8.2 (45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耶茨 译者: 陈新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2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他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2015年4月19日 想读
九故事 豆瓣
Nine Stories
8.7 (9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李文俊 / 何上峰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1
塞林格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艺术上真正玩到家的却是《九故事》。这薄薄的《九故事》中有一大堆谜团:《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里边的西摩为什么要自杀?《笑面人》中“酋长”与赫德森小姐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那若有若无的爱情是否真是爱情也颇费猜解……《九故事》的作者是J.D.塞林格。
2015年4月13日 想读
猿丸幻视行 豆瓣
猿丸幻視行
6.8 (5 个评分) 作者: [日] 井泽元彦 译者: 马琼 新星出版社 2015 - 4
明治四十二年,就读于国学院的折口信夫受好友柿本英作之托,帮他破解祖上传下来的猿丸匾和人丸匾中记载的和歌之谜。按照柿本家的传说,和歌的作者人麻吕是被处死的,而这首隐含多重暗号的和歌,又藏有怎样的惊世秘闻?伸向柿本家的魔掌悄然逼近,折口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2015年4月3日 想读
白色流淌一片 豆瓣
7.5 (11 个评分) 作者: 蒋峰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5 - 3
在剧烈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小说人物跨越了漫长的30年。以主人公许佳明为视角,叙述了他六个人生阶段的六个独立故事,从八十年代到现如今,前后跨度三十年,在侧面展现时代全景的同时,六个主题分别为希望,告别,成长,信仰,占有欲与梦想。
许佳明的一生不仅是一代人心灵图景的变迁史,更是让你读懂近30年来中国的入口。
我们永远不知道,那些正在进行的时间里有多少普通但疼痛的故事在上演。
命运之手在每个人的头上拨划,因为刀子划在别人身上,我们就没有那么疼。
他活得足够老了,癌症晚期,死后的保险金比他的命还重要;
他,生下时就哑了,一生从未讲过一句话,却把继子当作这世界最后的善意;
她美丽过、值钱过,在年老色衰时嫁给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她终于不必再听话;
她自杀了,带着肚里的孩子一起,他们的年龄加在一起还不够理解周围的恶意;
她可以放弃的东西很多,比如钱、未来、善良、自由,甚至尊严,除了一个人;
她本应过上幸福得俗套的生活,却因他的命案不停地逃亡……
这些故事围绕着许佳明短暂的一生展开,或者说,许佳明的故事围绕着这些人展开。
三十岁之前的这六个故事,拼成了许佳明的一生。
他带你看清生活的真相,教你用力去爱这不并完美的世界。
愿你心疼许佳明,就像心疼你自己。
2015年3月27日 想读
时间箭 豆瓣
作者: [英] 马丁·艾米斯 译者: 何致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4
马丁·艾米斯创作的《时间箭--罪行的本质》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纳粹战犯托德·弗兰德利的一生。他从行将死亡开始“倒带”自己的生活,到暮年看似体面的医生生活,再到青年时期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又到他生子、结婚、少年时期,最后是他回到母亲的子宫,并即将死亡。本书用看似诙谐的方式为我们再次揭露了那段极度残暴而骇人的黑暗历史,并且完全颠覆了读者的阅读经验。在描写纳粹的相关作品中,《时间箭--罪行的本质》为我们开启了惊人而深刻的眼界。
2015年3月21日 想读
万物:创世 豆瓣
Alpha...directions
8.8 (37 个评分) 作者: [德] 延斯·哈德 译者: 王遥路 / 陈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4
一部来自人类智识又挑战人类智识上限的野心之作
“漫画宇宙史”三部曲震撼开篇之作
2000多幅手绘漫画诠释140亿年宇宙进化史
···
※编辑推荐※
☉ 荣获漫画界最高荣誉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魄力奖”
☉ 画风恢弘,想象力奇诡。作为野心宏大的“漫画宇宙史”三部曲震撼开篇之作,用2000幅手绘漫画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开天辟地直到人类诞生前夕的140亿年历史。
☉ 一本不仅仅满足于科普的漫画:它也是一幅用人类文明各种经典符号演绎宇宙进化的浩瀚图卷,从开辟天地到智人崛起。
☉ 一本不想当艺术史的艺术史:它追寻绘画史上各位大师的足迹,从波提切利到拉斐尔再到《丁丁历险记》。
☉ 一本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的思想史。它在讲述大自然不以人类为转移的进化过程的同时,引入了不同文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诠释:它们或天真,或素朴,或是与现代科学结论有着惊人的重合。
☉ 另外,日漫爱好者们有福了:本书按阅读日漫原版的“倒读”方式阅读,还能收获意外惊喜哦!从最后一页翻开,按照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阅读,历史将以一种前所未见的方式在您眼前展开。
···
※内容简介※
《万物:创世》是野心勃勃的“漫画宇宙史”三部曲之开篇。
它以宇宙大爆炸“奇点”为起始,描绘了长达140亿年的宇宙进化图卷,直到人类诞生前夕。本书画风大气,想象力奇诡,集人类史上各种经典文化符号之大成,给自然科学史增添了趣味和深度。
这部漫画讲述了宇宙万物创生、各种物理定律和生物进化史;同时,也大胆地运用了人类文明各种经典符号、绘画为科学作注脚:从傅科摆到中世纪手绘星图,从古老的玛雅文明符号到《丁丁历险记》漫画,从北斋笔下的浮世绘到波提切利的《维纳斯诞生》。
所以说它不仅仅是一部以科普为己任的世界进化史,更是一部集人类智识之大成,又挑战人类智识上限的艺术史。
···
※推荐※
《万物:创世》诠释了作者对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的一种迷恋,全书视角在微观和宏观之间切换。哈德从碳原子讲到砖头,将DNA的双螺旋结构扭成电话线,同时又保持了本书作为一本严肃历史读物的角色。
——Die Zeit 德国《时代周报》
《万物:创世》与《万物:文明》上卷是漫画艺术这种表现形式中最野心、最一丝不苟的代表作。毫无争议。
——著名书评网站Goodreads读者评论
2015年3月12日 想读 贵!!!
费马大定理 豆瓣
Fermat's Last Theorem: Unlocking the Secret of an Ancient Mathematical Problem
9.5 (38 个评分) 作者: [英] 西蒙·辛格 译者: 薛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费马大定理》是关于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题的传奇。本书既有振奋人心的故事讲述方式,也有引人入胜的科学发现的历史。西蒙•辛格讲述了一个英国人,经过数年秘密辛苦的工作,终于解决了最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的艰辛旅程。
2015年3月8日 想读
光荣与梦想(套装共4册) 豆瓣 Goodreads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A Narrative History of America 1932-72
8.8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威廉·曼彻斯特 译者: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翻译组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3
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以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为依据,创造了一种全景式的还原细节的历史写作手法。
对于建国历史仅二百多年的美国来说,这段历史的特殊意义一定会被永远的铭记。由迷茫徘徊到蓬勃向上,由孤立者到救世主,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国内的繁荣程度领跑世界,战胜国领袖的身份使得国际声望达到顶峰,都使这样一个曾经远离世界政治核心的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光。曾经满足偏安于北美大陆的美国人开始将他的目光投向全球,开始对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充满自信,开始梦想着自己将会永远的繁荣下去,并成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领袖……
变革的时代,似乎总是闪着让人兴奋的光芒。而小细节与大历史的关系,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一面镜子。当一个历史学家对细节拥有小说家一般的眼光,精心梳理了复杂无序而又晦涩难懂的史料,叙述优雅、精确、充满智慧,我们就更容易清晰的洞察历史。因为优秀的历史作品不需要虚构,历史本身就是最优秀的作品。
2015年3月7日 想读
近松门左卫门选集 豆瓣
10.0 (7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近松门左卫门 译者: 钱稻孙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
“日本莎士比亚”,江户著名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
与周作人齐名的日本古典文学翻译家——钱稻孙
日本文学翻译史上的经典 近松净瑠璃的传世译本
傀儡净瑠璃是日本的一种戏剧形式。演出形式比较特殊,坐在舞台侧面的太夫(解说人),在三弦伴奏下讲述剧情,同 时舞台上通过傀儡展现剧中 场面。太夫的语言中,既有叙述部分又有人物台词。
本书包括日本江户时代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的四部净瑠璃代表剧作。《曾根崎鸳鸯殉情》和《情死天网岛》是“世话物”(历史剧),《景清》和《俊宽》是“时代物”(社会剧)。近松享有“日本莎士比亚”的美誉,其剧作结构严谨、剧情复杂、戏剧冲突激烈、语言优美隽永。其中《景清》一剧更被认为净列瑠璃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成为新旧净瑠璃的分水岭,标志着日本古典悲剧的诞生。
译者钱稻孙学识渊博,涉猎音乐、戏剧、美术、医学,精通日、意、德、法文;文采与译才兼修,文学素养深厚。译文将道白部分译为散文,说与唱的部分均译为韵文,凝练传神,满足读者对古典戏曲的阅读期待。
2015年2月14日 想读
大革命与诗化小说 豆瓣
作者: [德国] 诺瓦利斯 译者: 林克 2008 - 1
编者说明
小说
塞斯的弟子们(朱雁冰译)
一、塞斯的弟子
二、自然
关于《塞斯的弟子们》的笔记
奥夫特尔丁根(林克译)
第一部 期望
第二部实现
[蒂克关于续集的报道]
解读
伍尔灵斯《塞斯的弟子们》解析(朱雁冰译)
伍尔灵斯《奥夫特尔丁根》解析(林克译)
附录
巴特论诺瓦利斯(林克译)
维塞尔诺瓦利斯关于死亡的革命宗教(石涛译)
2015年2月11日 想读
社会心理学 Goodreads 豆瓣
Social Psychology
9.3 (6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戴维·迈尔斯 / 周晓虹 译者: 张智勇 / 乐国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 1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这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2015年1月30日 想读
艽野尘梦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陈渠珍 新星出版社 2013 - 11
《艽野尘梦‘》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湘西王”陈渠珍1936年赋闲长沙时回忆其1909年至1912年进出西藏生死经历的文言笔记体纪实作品。书中所描述的藏区险峻优美的自然风景,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复杂险恶的官场环境,身陷绝境的人性异化,绝地逃生的生存智慧,藏韩人民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的爱情绝唱,堪称奇绝。陈渠珍谱写的,不仅是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个人传奇,更是一曲反映历史更迭的时代交响。
为便于当下读者阅读这一旷世奇书,校注者以1938年9月繁体无句读为底本,参阅《陈渠珍遗著》及其他版本和相关资料,遵循传统校勘学工作规范进行校释,重新对原著做了标点断句,对其他版本的脱,讹,衍、错做了矫正,并对书中的难懂字词,异体字、生僻字作了注释,为此最新校注本。
2015年1月16日 想读
灵船 豆瓣
Birds,Beasts and Flowers
作者: [英国] D·H·劳伦斯 译者: 吴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6
本书是名翻译家吴笛先生的译本,精选了一百多首劳伦斯的代表性诗作,足以反映劳伦斯的诗歌成就。
2014年12月30日 想读
进化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9.0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戴维·巴斯 译者: 熊哲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6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2版)正是关于这方面研究独有的著作。本书选题具有前沿性,涉及多学科,资料少,难度大,对拓展我国心理学研究和理论视野,建构活生生的人化心理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进化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然而,这一西方新思潮并未引起国内足够的重视,除了零星介绍外,有关这方面的西方专著一直未曾引进。
2014年12月18日 想读
比虚构更离奇 豆瓣
8.7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恰克·帕拉尼克 译者: 于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搏击俱乐部》作者
当代最负盛名的邪典小说家
首部记录大千世界、离奇众生以及特立独行的自己的私人笔记
本书是美国当代作家恰克•帕拉尼克的随笔集。全书分为三部分:共处,以随笔记录那些独特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涉及摔跤手、卖稿会、收割机撞车大赛、异装、城堡控、健美药物、潜水员、通灵等;众相,主要是跟名人有关的采访手记及文学评论,包括好莱坞个性女星朱丽叶特•刘易斯,工业金属乐队的玛丽莲•曼森,国际搜救志愿者米歇尔•基廷,造火箭的布莱恩•沃克,公开的同性恋作家安德鲁•沙利文,极简主义作家艾米•亨佩尔,以及悬疑大师艾拉•莱文;私己,是作者片段式的自传,谈到自己曾做过汽车安装工、临终护送者,出过大洋相,干过买丰唇器的大傻事,也写到《搏击俱乐部》的拍摄前后,以及父亲的不幸遇害。这部分是作者的内心独白。
我的所有作品讲的都是孤独者想方设法和他人发生关联。
——恰克•帕拉尼克
撞车派对、时光旅行、强化体验端口、超能力……狂野的幻想,重口味的黑色幽默,恰克的粉丝们又有福了。
——《纽约时报》
全是精彩的故事……帕拉尼克的叙述私密又独特:他在写作,却像是在和密友倾诉秘闻。
——《洛杉矶时报》
2014年12月11日 想读
毛姆传 豆瓣 Goodreads
The Secret Lives of Somerset Maugham : A Biography
8.8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塞琳娜·黑斯廷斯 译者: 赵文伟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5 - 1
目前市面上唯一正式授权的毛姆传记。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生于1874年,卒于1965年,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 他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刀锋》、《月亮与六便士》、《寻欢作乐》等多次再版且长销不衰,在今时今日仍然不断被新的读者阅读、谈论,成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
比起毛姆的小说,毛姆本人的一生可能更为跌宕、精彩、富有传奇性。毛姆生于法国巴黎,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弃医从文,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出版后,历经十年磨练,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引领戏剧与小说界之风骚。传记作家特德•摩根这样评价毛姆:“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孤僻的孩子,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二战时的宣传家,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和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事业成功为毛姆带来名望与财富的同时,争议与毁谤也如影随形。难怪有人说,“如果有人能将毛姆的一生写出来,那将比他的小说精彩一百倍。”
此本《毛姆传》的出版了却了无数毛姆迷的夙愿。此本传记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毛姆的人生故事与创作经历一一道来,资料翔实,引据可靠,充满文学性与趣味性。本书更着眼于“私密”二字,向读者揭示毛姆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成长经历、感情纠葛、家庭矛盾、隐秘情史、创作心路,他与其他名作家间的恩怨纠缠也有颇多涉及。本书对于不了解毛姆的读者是一个全面有趣的引介,对于喜欢毛姆作品的粉丝更是不可错过的阅读盛宴。
2014年12月9日 想读
黑洞与时间弯曲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基普.S.索恩 译者: 李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1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革命及其重要结果,有些现在还不明朗。它也是一个迷人的故事,作者曾亲历过为认识黑洞这一也许是宇宙间最神秘事物的奋斗和成功。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一个理论,把时间和空间结合为一种叫“时空”的东西,它不是平直的,而是被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弯曲(或卷曲)了。在我们邻近,时空几乎是平直的,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曲率带来的差异。但在宇宙更远的地方,时空弯曲的某些结果比爱因斯坦认识的更加惊人。一个结果是,恒星可能在自身作用下坍缩,使周围空间弯曲从而将自己同宇宙其他部分分裂开来。如何证明这个结果,如何发现坍缩在空间下的黑洞的奇异性质,正是本书的主题。
2014年11月21日 想读
日本读书论 豆瓣
作者: 刘铮 编 译者: 吴菲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 8
《日本读书论》一书,广泛收集了日本文豪、思想家、学者对“阅读”这一话题所做的思考、追忆、感想。这20篇文章,都是首次被译成中文,在大陆出版。其中有不少是相当罕见的篇目,选自文人、学者的日文全集或久已绝版的日文专书。
书中对“读书法”的深入探讨,可以向中国的大、中学生指示正确的阅读门径,解决“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文人、学者对读书生涯的回顾,则展现了日本大正、昭和时代的知识人追求真理、钻研真知的风貌。谈借书、藏书、买书的多篇随笔,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读书趣味。
书前的长篇“导言”和书后所附的“进一步阅读指引”,将帮助读者深入领会书中内容,并进一步开拓与日本读书文化相关的阅读领域。
作者阵容:夏目漱石、森鸥外、田山花袋、永井荷风、正宗白鸟、冈本绮堂、内田鲁庵、小川未明、织田作之助、三木清、户坂润、桑木严翼、三宅雪岭、服部之总、小仓金之助。
2014年10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