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挑战程序设计竞赛 豆瓣
プログラミングコンテストチャレンジブック [第2版] ~問題解決のアルゴリズム活用力とコーディングテクニックを鍛える~
9.3 (6 个评分) 作者: [日]秋叶拓哉 / [日]岩田阳一 译者: 巫泽俊 / 庄俊元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7
世界顶级程序设计高手的经验总结
【ACM-ICPC全球总冠军】巫泽俊主译
日本ACM-ICPC参赛者人手一册
本书对程序设计竞赛中的基础算法和经典问题进行了汇总,分为准备篇、初级篇、中级篇与高级篇4章。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参赛经验,对严格筛选的110 多道各类试题进行了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的细致讲解,并介绍了许多实用技巧。每章后附有习题,供读者练习,巩固所学。
本书适合程序设计人员、程序设计竞赛爱好者以及高校计算机专业师生阅读。
2014年2月15日 想读 shi哥navi小金鱼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豆瓣
9.1 (22 个评分) 作者: 俞甲子 / 石凡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 4
这本书主要介绍系统软件的运行机制和原理,涉及在Windows和Linux两个系统平台上,一个应用程序在编译、链接和运行时刻所发生的各种事项,包括:代码指令是如何保存的,库文件如何与应用程序代码静态链接,应用程序如何被装载到内存中并开始运行,动态链接如何实现,C/C++运行库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服务是如何被调用的。每个技术专题都配备了大量图、表和代码实例,力求将复杂的机制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本书最后还提供了一个小巧且跨平台的C/C++运行库MiniCRT,综合展示了与运行库相关的各种技术。
对装载、链接和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且辅以大量的例子和图表,可以作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深入学习系统软件的参考书。同时,还可作为各行业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对系统软件实现机制和技术感兴趣者的自学教材。
2014年2月15日 想读 萝卜大神 石教主的
秘戏图考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高罗佩 译者: 杨权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 7
本书包括相对独立的三卷:英文卷、中文卷、画册。 卷一系英文,分为三篇。上篇提供一个中国色情文献的历史概览。中篇包括一个简明的中国春宫画史概要,以及一个稍为详细的明末春宫版画述说。下篇是对翻印于卷三的画册《花营锦阵》中的题跋的注释性翻译。 卷二全部是中文资料。在这卷中,汉学家们可以看到卷一中提到的大多数中文著作的全文。 最后的卷三是春宫画册《花营锦阵》的翻印本,是用我收藏的那套古印版印刷的。
2014年1月21日 想读
银元时代生活史 豆瓣
8.1 (20 个评分) 作者: 陈存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5
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做“银饼”,这是咸丰六年(1857)上海富商私家所铸造的。这些富商都是经营“沙船”生意的。所谓沙船,是十丈有余的木杆大帆船,由北方运盐到上海,由南方运黄沙到北方。这种黄沙混合了石子和泥土,叫做三合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免得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银饼是用手工打成的。这种银饼,是咸丰五年(1856)所铸,我也见过。
后来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分量更准确。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
2014年1月5日 想读
阿特拉斯耸耸肩 豆瓣
Atlas Shrugged
7.3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兰德 译者: 杨格 重庆出版社 2013 - 7
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首次由兰登书屋出版。据说,这部小说当时已被12家出版社退稿,出版以后,恶评如潮但畅销无比,对美国大众的影响仅次于《圣经》,作者也因该书几乎激怒了整个成人世界:父亲、母亲、左派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他们贬低她:“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醉心于她的学说。”咒骂她:“她患上癌症完全是她在哲学上和精神上犯错的结果。”在政治上,兰德是一个失败者,自由主义者不喜欢她摆出的自我为中心的姿态;保守派不喜欢她的无神论;双方同时都反对她的个人主义。
然而,与青年马克思一样,兰德也是“不怕闪电、不怕霹雳、不怕天空中的惊雷”——或许,安·兰德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她提倡自私的美德,公开为资本家辩护,而且毫不掩饰她对庞大政府的憎恶。《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国的销售已达千万,被称为“自私圣经”——在书中,与《资本论》对资本的批判一样,她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驳:在20世纪发动机公司,实行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开始人们都欢欣鼓舞,觉得这样就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结果能干的人工作越来越多,懒惰的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工厂很快就倒闭了。看来,在对人性的缺点没有充分的了解时,在财富还没有达到无限充裕的时候,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显然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兰德试图解决这个矛盾,在她看来,财富是人类思想力的结晶,妨碍竞争、扼杀创意、执意维护既得垄断利益的资本家是可耻的;而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赚取的金钱则值得尊重。
作为一部乌托邦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描绘了一个由自私而精明的商人、科学家、艺术家等社会精英组成的世外桃源,有着田园诗般的诗意和现实社会中的欲望的满足。在这里,维系着一切的不是道德而是金钱,金钱被视作为崇拜的偶像,是自由交换和公平正义的象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创造者和思考者。小说结尾,由于强者罢工、抛弃了弱者,世界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而乌托邦里则是一片和谐幸福。同时,兰德借书中主人公约翰·高尔特之口来说明了她的客观主义哲学:
财富观——财富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思想力的结晶。当你判断某人德性的时候,请听他对金钱的理解:诅咒金钱的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金钱,尊敬金钱的人则依自己的本事赚取金钱。金钱是社会美德的气压计,远离告诉你钱是万恶之源的人。
历史观——文明就是一个逐步将个人解放出来的过程。人天生便会思考,让那些叫嚣说人的思想自由在创建工业文明后便毫无用处的吃人者从大学的经济系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让他们拿起弓箭,穿起兽皮。每个独裁者都是神秘论者,每个神秘论者都是潜在的独裁者。
道德观——你生命中的道德的唯一目的是去获得幸福,让自己得到快乐便是他的最高道德目标。“牺牲”就是为了你并不在乎的东西而放弃你所看重的。人的生命是道德的标准,在生命里,快乐是成功的状态,痛苦则通向死亡。正如你不能对大自然进行伪装一样,你同样也不能对人的品格进行假造。武力与头脑是截然对立的;枪声一响,道德无存。
价值观——人类是真正的英雄:以自己的幸福作为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实质性的成就作为最高贵的行动,以理性为自己唯一的主宰。人不应该为他人而活,也不应该要求他人为自己而活。思考是人的唯一最根本的美德,其它的一切皆因它而生。自豪就是承认你是自己的最高价值,这和一个人所有的价值一样,需要去赢得。
哲学观——A就是A,一个东西就是它本身。存在是特性,意识是鉴明。存在是存在着的。每个问题都有两面,一面是正确,一面是错误,夹在对与错中间的则是邪恶。
2006年,好莱坞明星安吉妮亚·朱莉爆出希望出演即将拍摄的影片《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并自称是安·兰德(Ayn Rand,1905-1982)的粉丝,还希望男友布莱恩·匹特出演男主角,顿时吸引了不少眼球,也使得这部在半个世纪前出版的小说又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之中,2007年,这条消息已经得到证实,影片《阿特拉斯耸耸肩》最后确定的男、女主角为布莱恩·匹特、安吉妮亚·朱莉。
对于所有发现了《源泉》,并且就进一步扩展它的思想向我提出许多问题的读者们,我想说,我是在这部小说中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源泉》只是《耸肩的阿特拉斯神》的序曲而已。
—— 安· 兰德
2014年1月2日 想读 昨天和今天三个人推荐我看这书了。。。
傅科摆 豆瓣
Il pendolo di Foucault
8.8 (27 个评分) 作者: (意)翁贝托·埃科 译者: 郭世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时值《傅科摆》出版二十五周年,作者翁贝托•埃科对小说进行了仔细修订,增补了数幅插图,并改写了其中一个章节。本书以翁贝托·埃科于2013年修订的《傅科摆》为底本。
20世纪70年代的米兰,精通中世纪历史的学者卡索邦博士与他的两位朋友——加拉蒙出版社资深编辑贝尔勃和迪奥塔莱维,负责出版一套旨在赢利的“赫耳墨斯丛书”。
在雪片般涌来的稿件中,在与一个个神秘学爱好者的接触过程中,一个不断重复而又歧义丛生的“圣殿骑士阴谋论”反复出现。三个伙伴自诩博学、技痒难耐,本着玩笑心理,将历史中流传着的众多神秘事件、人物和社团编织成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几乎“重写”和“改写”了整部世界历史。为了让“计划”更为圆满,他们臆造了一个秘密社团:“特莱斯”。没有料到的是,神秘主义者照单全收,真的组织了“特莱斯”,追踪卡索邦和贝尔勃,并将在全世界搜寻“计划”中那张子虚乌有的“秘密地图”……
2013年12月26日 想读 这个封面…
董培新画说金庸 豆瓣
作者: 董培新 / 原著金庸 广州出版社 2010 - 9
画册收录董培新绘金庸作品国画百余幅,横跨金庸15部小说,取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场景与人物为作画主题。
封面采用双封面形式,显得更为高档。外护封采用稻香纸印刷,极富质感,设计上雅致大气;内封专金效果;内文采用哑粉纸,更细腻的展现原画的色彩。
以满版、拉页的形式呈现画作的气势。《书剑恩仇录》的《红花会群豪》、《乾隆皇西湖选妓》、《天龙八部》的《聚贤庄大战》等巨幅创作,笔力千钧,气势恢宏,采用满版、拉页的形式,更细致的展现了画作中的每一个人物 ,气势油然而生,满足了读者的视觉享受。
金庸先生作序,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陈万雄先生、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著名导演程小东、香港作家陶杰、刘天赐撰文推荐。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写书名。
2013年12月25日 想读
What Every Man Thinks about Apart from Sex 豆瓣 Eggplant.place
9.3 (26 个评分) 作者: Sheridan Simove The Talent Shed Ltd 2011 - 2
【男人除了性还在想些什么】这本书在Amazon一开卖就被抢购一空。据说英国大学生人手一册,有这么疯狂吗?整整200页的书中,一个字都没有。说是这表示男人除了性之外,啥都不想。据说目前火爆度已经超过了《达芬奇密码》以及《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这类小说。 更多的人,将此买来作为笔记本来使用。——同学们,卓越上已经有的卖啦
2013年12月18日 想读 求送这本书………………
忍不住的“关怀” 豆瓣 Goodreads
8.5 (36 个评分) 作者: 杨奎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5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内容简介: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最后却在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要为中国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经在不同领域有过出色表现,1949年以后却先后遭遇滑铁卢,人生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杨奎松教授不满足于像过去一样笼统地发出质问: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当年竟会停止思想,集体转向?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记录以及各种报刊、档案文献披露出来,他发现,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2013年12月2日 想读
黄河青山 豆瓣
7.6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译者: 张逸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2
《黄河青山》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2013年12月1日 想读
自慰 豆瓣
作者: 安娜·凡·内克 译者: 巫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9 - 3
《自慰:一种巨大恐惧的历史》主要内容:手淫(亦称自慰)在十九世纪被看作一种可怕的恶习。正如普鲁东所写的,这种恶习“戕害了年轻久”。人们认为它严重损害健康,从事这种行为就等于是自毁。1860年,有令法国医生说,在世界上,被自慰这种恶习害死的人,要多过死于历次战争的人,多过死于各种瘟疫的人。这种恐惧在欧洲流传甚广,甚至远渡重洋,传到了北美。1870年,有部美国著作这样写道:“自慰要害你一生,直至死亡;它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你,这种痛苦无法用言语形容。就是死在刑场上,也好过受这种活罪。”
为了防止或者治疗这种毛病,医生或者教育家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应该让年轻人产生真正的恐惧。不过《自慰:一种巨大恐惧的历史》不仅记录了医生和教育家们的这种愿望,还记录了孩子们被这种恐惧折磨的痛苦。那么,这种恐惧是从何时开始形成的呢?也许大家难以相信,其实它只是始于十八世纪。《自慰:一种巨大恐惧的历史》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可信的叙述,给大家展示了这种恐惧形成、发展、消失的完整周期。
2013年11月29日 想读
重温微积分 豆瓣
作者: 齐民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1
《重温微积分》根据作者多年来为各种不同程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讲课及讨论班上报告的内容整理而成。第一章对极限理论的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以下六章分别讨论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傅里叶分析、实分析与点集拓扑学基础以及微分流形理论。每一章都强调有关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历史的背景,其与物理科学的内在联系,其现代的发展与陈述方式特别是它与其他数学分支的关系。同时对一些数学和物理学中重要的而学生常常不了解的问题作了阐述。因此,它涉及了除微积分以外的许多数学分支:主要有实和复分析、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变分法和拓扑学的某些部分。同样对经典物理学-牛顿力学和电磁学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去重新审视和整理自己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并为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做准备。
《重温微积分》适合于已学过微积分的基本知识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进一步自学更现代的数学之用,也可以作为讨论班的材料。《重温微积分》还适合需要较多数学的各专业的人员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参考之用。
2013年11月15日 想读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豆瓣
Chinabound: A Fifty Year Memoir
作者: [美国] 费正清 译者: 熊文霞 中信出版社 2013 - 8
编辑推荐:
◎全球最权威中国问题专家、“头号中国通”费正清的唯一自传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他取中文名“费正清”;胡适带着他视察监狱,探望政治犯;麦卡锡主义横行,他被指责为“丢失中国”的人之一;基辛格密访北京前请教费正清,后来评价说“和他的谈话改变了历史”;邓小平曾举杯对他“在恢复中美关系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孔飞力、魏斐德、史景迁、傅高义、余英时等全部出自他的门下……他创立了美国的当代中国学,创建了哈佛东亚研究中心;他的著作影响了国际舆论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他的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政策决策。了解现代中国,从阅读费正清开始。
◎一部个人化的现代中国史,一部看懂现代中国无比重要的著作
费正清曾五度来华亲历中国变革,接触、结识宋美龄、孔祥熙、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尼克松、基辛格、胡适、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费孝通、龚澎、乔冠华等上百位中美政学重要人物,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奋起与失落,此可谓空前绝后。这是一个“头号中国通”最完整的传奇人生记录,也是一部个人化的现代中国史。对读者而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个人传记,而是读懂中国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
◎对近现代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蒋介石为什么会丢掉中国?毛泽东有着什么样的缺憾?为什么“延安访问团”没能扭转美国对中共的政策?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变革将会走向何方?中国将如何走向公民社会?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娓娓道来,同时对现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走向进行了透彻的解读。任何人想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所认识,从阅读这本书开始。
◎中国重要政治、文化人物的独家观察评价,极具看点
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适、林徽因、梁思成、郭沫若……和中美政治、文化人物的亲密接触、个人交往,让费正清对他们有着更深切的理解与认识。在这本书里费正清对这些重要人物有着独到的评价,极具看点。可以说,这本书和基辛格的《论中国》、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内容简介: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是“头号中国通”、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费正清唯一的一本个人自传。
在这本书里,费正清回顾了自己长达50年的中国情缘,讲述了他半个多世纪与中国有关的生活与工作,记录了他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敏锐观察和精辟分析。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娓娓道来。对读者而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个人传记,而是读懂中国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
正如余英时评价的:“作为史学家的费正清,费正清的学术事业——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在中美关系中所持的立场。三个方面,三条线索,贯穿了费正清的一生,也是费正清的主要业绩所在,主要思想观点所在。”费正清长期观察中国问题,并且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重要人物有交往。他的研究和观点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他既是历史的观察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在这个社会的大转型阶段,费正清的经历和著作将是我们思考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重要途径。
名人推荐:
和他的谈话改变了历史。
——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美国前国务卿)
在哈佛的中国研究领域中,费正清是伟大的奠基者和机构缔造者。他的继任者不是某个个人,而是一群学者。……如果没有一位自信的不懈的斗士,开垦拓荒并创建我们的“东亚王朝”,我们无法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
——傅高义(Erza Vogel,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邓小平时代》作者)
我对他心怀崇敬,就如对待一位在你刚起步的时候关注你的长者。对他和他的力量,我从来都仰慕不已。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著名历史学家、《追寻现代中国》作者)
作为历史学家他极不寻常,因为对他来说,历史一直延伸到昨日。也许,正是这一点鼓励着他与美国及中国的公众人物保持着极其广泛的联系;当然这也使他知道并关注在国民党及共产党政府统治下中国知识分子所受的苦难。
——谢伟思(John S. Service,美国前驻华外交官)
作为史学家的费正清,费正清的学术事业——“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在中美关系中所持的立场。三个方面,三条线索,贯穿了费正清的一生,也是费正清的主要业绩所在,主要思想观点所在。
——余英时(著名历史学家)
费正清一向以历史学家的眼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演变,来分析、评论当前所发生的一切。这是对我国感情最深厚而成见最少的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
——萧乾(著名翻译家、作家)
2013年10月1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