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 - 标记
謎詭·偵探·推理:日本推理作家與作品 豆瓣
作者: 傅博 獨步文化 2009 - 3
至高無上「推理魂」!
台日「日本推理」重量級推手傅博老師代表作!
台灣最具權威性的日本推理小說評論文集!
提拔無數當代推理名家泡?妻夫、栗本薰、田中芳樹、連城三紀彥,
推理小說權威、日本《幻影城》推理專門雜誌總編輯傅博先生,
為台灣讀者介紹日本重量級推理作家的精心之作!
※ 三大高峰
日本推理文學之父.江戶川亂步
日本本格推理小說的確立者.橫溝正史
社會派推理小說創始人.松本清張
※ 四大奇書
《腦髓地獄》.夢也久作
《黑死館殺人事件》.小栗虫太郎
《獻給虛無的供物》.中井英夫
《匣中的失樂》.竹本健治
※ 三位本格推理大師
本格派推理大師.高木彬光
孤高寡作的推理大師.土屋隆夫
新本格推理小說的擁護者.?川哲也
本書詳文介紹日本八十七位重要推理作家,以及四十五本推理傑作,每篇均附有珍貴的書影。
日本推理文學的萌芽、茁壯、萎縮、中興、蓬勃、多元,透過傅博介紹作家的生平、步入文壇、地位和重要貢獻與影響,以及其作品,完整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與作家們鮮為人知的交往趣聞亦有所著墨。
2022年11月6日 想读
必须犯规的游戏 豆瓣
6.6 (29 个评分) 作者: 宁航一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1 - 8
悬疑大师蔡骏推荐 密室杀人和套中套经典
第一个死者已经出现,凶手就在我们中间,噩梦,开始了……
这是一场考验智慧和勇气的游戏,获胜者将赢得巨大的利益和生存的权利,而违犯游戏规则的人,将接受以死亡为代价的惩罚。
14个悬疑小说作家被离奇地“邀请”到一个神秘的场所,诡异莫名、恐怖骇人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在他们身上。身为悬疑推理小说作家的他们也无法解释。死亡的威胁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他们。当人数日趋减少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和秘密……
“死亡游戏”已经开始,隐藏在他们身边的“主办者”是谁?他究竟有何目的?14天之后,剩下的人能够活着出去吗?谜底将在最后一刻揭开……更加诡异的事件,欲罢不能的游戏!请记住,从翻开本书的第一页起,你,就是游戏的参与者!
2022年11月2日 想读
她身之欲 豆瓣 谷歌图书
2016年5月第1版
8.0 (72 个评分) 作者: 丁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6 其它标题: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本书以珠三角地区性产业女性从业者对“小姐”及“性工作者”称谓的理解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她们的自我身份认同、自我实践和生活技巧来理解她们的欲望和自主性。研究指出,这些女性在日益复杂分化的性产业中有着非常不同的生活经验,她们有着强烈的成为情色/性主体、都市主体与现代化主体的欲望,而“性工作”这一概念并不能反映这种复杂性,因此娼妓合法化、性工作化的设想并不是政府干预的最佳目标,也不是改善这些女性生活状况的最佳行动策略。
2022年11月1日 想读
神经的逻辑 豆瓣
NeuroLogic: The Brain's Hidden Rationale Behind Our Irrational Behavior
7.3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埃利泽·斯滕伯格 译者: 高天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8
从8个令人惊奇的问题开始,带你理解迷一样的人类行为,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我们自身。
跟着作者不断解谜,如侦探小说般神经的逻辑,彻底明白我们日常的心理与行为的机制。
【人类竟是如此神奇】听声辨位、梦中杀人、左右互搏、多重人格、心灵操控……这样小说般的情节都是真的!本书展现了很多人类超乎自己想象的行为。每章都从一个惊奇问题开始,带领读者不断解谜,充满阅读推理作品的快感。
【神经科学一本通】覆盖神经科学的各领域和多种方法,习惯、记忆、梦境、疏忽、幻觉等等日常心理机制都得到了解释,在快乐阅读中了解人脑和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类自身。
【帮你生活更轻松】经常回到家才想起路上该买的东西没买?是否知道要减肥的话不能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电视?怎么抵御商家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剁手诱惑?还有躺在床上就能健身这种好事?假笑识破率还能提高?……理解了这些心理和行为的机制,就能更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躲开陷阱,抄到近路!
《神经的逻辑》令人大开眼界,它既轻松有趣,又是极富启发性的研究,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做那些最为奇怪的事。斯滕伯格撬开了我们的心灵,解释了脑的运作方式,对一系列诸如感知、习惯、催眠、语言、学习等话题都给出了真知灼见。就如何面对人类大脑的无意识逻辑这一问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专业性的指导。读罢掩卷,我对“我这个人到底是谁”有了更多的体悟。
——列奥纳德· 莫洛迪诺夫,《大设计》第二作者斯滕伯格对脑的怪行背后隐秘逻辑的解释,是神经科学界一支全新的声音。
——承现峻,《连接组》作者本书每章读起来都像侦探小说,每一页都闪耀着作者对神经病学的热情。它同时还非常适合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正能治疗他们的“神经元嫉妒症”。
——V. S. 拉马钱德兰,《讲故事的脑》作者如果你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用不理性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想为此找出合理回答,那本书就该是你的第一本书。
——迈克尔· 舍默,怀疑论者学会创始人我们解释事情时通常有一些叙事套路,而本书却是对这些叙事套路背后真正的神经回路进行丰富详尽的研究。作者破解、打开了脑中的“黑箱”,检查其中并行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两套系统,探究从做梦、自动模式行为到记忆、幻觉、创伤等一系列问题。
——《自然》杂志
从最怪异的梦和幻觉,到精神分裂症与多重人格,脑是各式各样怪念怪行的肇事者。从外部看,这些现象常显得“疯狂”,但其实它们都有逻辑可循,这套逻辑使我们能创造经验、保全自我。
无论是哈欠会传染、虚假记忆、不饿却进食、色情片盛行、感同身受等常见的行为、心理状况和情感,还是清醒梦、濒死体验、盲人看到的景色、梦游杀人等惊奇案例,《神经的逻辑》都为我们娓娓道来。以这些现象为契机,斯滕伯格博士深入脑和神经系统的内部,揭示并解读脑与神经中理性的有意识系统和幽深的无意识系统,解释两套系统怎样造就了我们或平常或怪异的行为。弄清楚脑与神经系统的运作模式和逻辑,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心理疾病和超自然体验的看法,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的隐秘之处,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2022年10月26日 想读
X的悲剧 豆瓣 Goodreads
The Tragedy of X
7.8 (4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唐诺 新星出版社 2017 - 1
证券商哈利·朗斯特里特在电车上被一种奇怪的凶器毒杀,警方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却仍然毫无头绪。无奈之下,萨姆巡官和布鲁诺检察官慕名前往哈姆雷特山庄向年过六十的前著名莎士比亚戏剧演员哲瑞·雷恩寻求帮助。听完案情陈述后,雷恩居然声称自己知道凶手是谁,却拒绝在没得到确凿证据前指认凶手的身份!不料没过多久,一位神秘人来信宣称握有案件的重要线索……
2022年10月17日 想读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Flowers for Algernon
8.7 (527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陈澄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4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 以《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原著改编,野岛伸司编剧、山下智久主演的TBS日剧于2015年春季开播
— 《24个比利》作者人性关怀经典,全新完整译本
— 囊括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
— 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多 次欧美影视、舞台剧及日剧改编
— Reddit社交网站读者最爱百大书籍
— “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
— 美剧《疑犯追踪》女主之一“根姐”(Root)最喜欢的书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丹尼尔.凯斯重要作品: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1966年)
《第五位莎莉》(The Fifth Sally,1980年)
《24个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1981年)
《比利战争》(The Milligan Wars,1994年)
《镜像姊妹》(The Asylum Prophecies,2009年)
2022年10月16日 想读
龙文身的女孩 豆瓣 Eggplant.place
Män som hatar kvinnor
8.7 (97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斯蒂格·拉森 译者: 颜湘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3
八十二岁的瑞典产业巨子范耶尔在生日当天,照例收到了一幅匿名寄来的裱框压花,却令他情绪溃堤地哭了起来……
备受尊重的金融记者布隆维斯特一向以揭发企业丑闻为职志,却突然因一篇报道而获诽谤罪,职业生涯跌入谷底,不得不辞去亲手创办的《千禧年》杂志发行人一职。此时,一位大企业家亨利·范耶尔突然找上门来,开出不可思议的天价,请布隆维斯特花费一年的时间为他撰写传记,同时私下偷偷调查一起沉寂多年的少女失踪案,他的侄女四十年前在瑞典北部他们家族所有的一个岛屿上神秘消失的事实数十年来一直折磨着他。失业且面临财务危机的布隆维斯特接受了这一令人不安的请托。最终,他发现了隐藏在这个光鲜亮丽的显赫家族背后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
在调查过程中,布隆维斯特认识了矮小瘦弱的莎兰德,她貌似问题少女,却是个顶尖级的骇客,对电脑的掌控有如跟魔鬼签了契约,有了她的协助,布隆维斯特如虎添翼,然而这个龙文身的女孩的身世和内心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在瑞典,平均每3人就拥有1本《龙文身的女孩》;
在丹麦,《龙文身的女孩》销售程度仅次于圣经;
在法国,每4部车里就可以找到1人拥有《龙文身的女孩》;
在英美,每个读了《龙文身的女孩》的人都为之疯狂!
来自瑞典,史无前例攻占全球畅销书榜、屡创崭新纪录的完美小说,正待您品尝!
凭借处女作《龙文身的女孩》超越丹·布朗与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作者)
荣登“欧洲最具冲击力十大畅销小说家”榜首大师
斯蒂格·拉森“千禧”系列首部曲
王安忆,麦家,虹影一致推荐!
·相关媒体评论:
几乎找不到比这则数十年前发生在斯德哥尔摩北方一座偏僻小岛的少女失踪案来得更冰冷的案件,也找不到比勇于揭发丑闻的瑞典记者拉森所写的这本欧洲畅销书,来得更热卖的小说处女作。
——《出版人周刊》
一项出版界的奇迹,一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成功犯罪小说家……犯罪小说界极少同时需要向一位作家致敬与致哀——拉森就是这样一位光芒四射的作家。
——《周日泰晤士报》
瑞典的犯罪小说,就像该国一样,兼具高水平与社会关怀。这样的国家产生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战争与和平》是早晚的事……这部小说巨著借由许多角色来呈现许多主题……本书的情节与节奏的掌握都极为出色,难怪整个欧洲都为之疯狂。
——《悉尼前锋早报》
我不信你今年还找得到比这本更好看的书。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 薇儿·麦德米
如雪地上的血迹般强烈鲜明!一部完美的杰作,带领读者感受北欧犯罪小说的独特力量。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 李·恰尔德
《龙文身的女孩》是部全新的政治与新闻悬疑小说,内容非常贴近人心且具道德精神。尽管揭露的是社会的黑暗面,斯蒂格·拉森仍完成了一部精彩丰富的小说,书中的主要人物令人难忘。
——《英国病人》作者 麦克尔·翁达杰
一开始,我带着一种老练的读者挑剔的眼光阅读斯蒂格·拉森长达二千一百页的《千禧年》三部曲,但很快就被彻底地征服了。几个星期来,我完全沉浸在每一部作品带给我的无尽的欢喜和极度的兴奋中。这种欢喜和兴奋只有在我童年和少年时阅读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或者狄更斯和维克多·雨果的小说时才有……像所有文学作品中的伟大的复仇故事一样,这个三部曲安抚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在这个残缺的充满了谎言的世界上,还有一些珍贵的东西,也许它们就保存在城市的芸芸众生之中?!
——秘鲁作家 巴尔加斯·略萨
我遇见的每一位瑞典出版人都读过这三本书,也都不吝说出他们的赞美,这在嫉妒心很强的出版界是很难得而有趣的现象。再也不会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了。
——瑞典资深出版人 克里斯托弗·麦理浩
这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看的小说,可惜它不是由企鹅出版社出的。
——企鹅出版社中国公司总经理 周海伦
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它几乎接管了我的生活。……当我终于在凌晨三点合上本书时,眼睛已经极度疲累,但脑子却仍停留在拉森所创造出来、那极为鲜明的犯罪小说世界中,根本无法入睡。这是我读过最棒的犯罪小说之一。
——澳大利亚莫道克出版社发言人 朱莉·达拉赫
拉森的《龙文身的女孩》,总的来说属于密室犯罪小说,它起于智力,罪恶,仇恨,但终于一个人黑暗的内心,人性的“恶之花”,性与命相连的宿命。它终究是在丈量人心、世道,这是一般密室犯罪小说所达不到的。它像一首动听的流行歌,旋律是轻曼的,但调子是忧怨的,听着听着就听出一点宗教意味来,像麦当娜唱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
——麦家
已经好久没有像读《龙文身的女孩》的激动,书中的女主人公的野性和正义,智慧和个性的美,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女子所需要的形象!这本小说紧扣人心,使你一拿起就放不下,而且让你心里发出震撼,没人看了这本书会不喜欢的。
——虹影
如果你是个评论家,难免会发现有些书的宣传文字有点言过其实,但就《龙文身的女孩》而言,每一句赞美之词都名副其实……这本书黑暗且极具说服力……是我有幸读过最好的犯罪小说之一。“跨越了类型界线”是一句太常被使用的形容词,但用在这本书上可是再贴切不过了。
—— ReviewingTheEvidence书评网站
杰出、刺激、令人神魂颠倒、令人上瘾、有爆发力的“千禧”三部曲,挑战了所有的纪录。也可以单纯的以两个字来形容:奇迹!
——leblogdeslivres博客网站
2022年10月8日 想读
程序员的底层思维 豆瓣
作者: 张建飞 2022 - 2
《程序员的底层思维》涵盖程序员应知应会的16种思维能力,共18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结构化思维、批判性思维、维度思维、分类思维、分治思维、简单思维,以及成长型思维等解决日常问题的基础思维能力。第二部分结合软件行业的特点,主要介绍解耦思维、契约思维、模型思维、工具化思维、量化思维、数据思维,以及产品思维等专业思维能力。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上述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实践。
这是一本超越具体编程技法的技术书,适合软件从业人员阅读,包括程序员、架构师和技术主管等。
这也是一本培养思维能力的通用技能书,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士阅读。掌握通用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
2022年9月14日 想读
蝇王 豆瓣 Goodreads
Lord of the Flies
8.3 (131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戈尔丁 译者: 龚志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蝇王》描述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孩子从本土飞到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而告终。
2022年9月5日 想读
走廊简史 豆瓣
作者: 罗杰·卢克赫斯特 译者: 韩阳 东方出版社 2021 - 1
从古代到当下,从宗教圣地到恐怖意象,全面回顾走廊的进阶之路
------
------
◎编辑推荐
从文学、哲学、历史、电影、艺术乃至游戏等各个角度,伦敦大学教授罗杰·卢克赫斯特全面回顾了走廊的现实发展、社会功能和时代意象。它既是克里特岛科诺索斯宫的复杂路径,是《存在与虚无》中“他者凝视”的显现之地,是监狱里“分隔制度”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巴顿·芬克》酒店场景中的恐怖意象……我们通过走廊看到无尽的风景,而走廊本身,也是一道无尽的风景。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要穿过无数个过道、走廊或门厅。这些通道空间没有在建筑史、专著,甚至是旅游指南上留名。它们被低估,被忽视,是建筑的基本部件却鲜被热爱。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走廊的权威历史书籍,全面回顾了从17世纪和18世纪的乡村住宅和乌托邦社区开始,到改良后的维多利亚监狱、医院和收容所,到“权力走廊”,再到官僚机构以及二十世纪庄园的走廊的历史。从建筑史到小说,从电影到电视,作者探讨了走廊从一个乌托邦理想变为恐怖电影意象的独特路径。
------
卖点
☆ 走廊已经出现了300年,形式也经历了多种变化。然而,存于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走廊,无论是在建筑类的专著,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书从一个哲思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走廊在现代化构成中的演变,以及它所扮演的文化角色。角度非常新颖。
☆ 本书表面上写的是走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建筑形式中的功能,实际上却是通过走廊对不同文化和不同群体的考察。因走廊的作用与行走其中的人密切相关。空想共产主义的走廊、官僚主义的走廊、商业走廊、监狱的走廊……走廊的前缀决定了走廊的形式。
☆ 作者学识渊博,在阐述走廊的同时也提到了走廊在文艺作品中的众多公用。如让-吕克·戈达尔的科幻电影《阿尔法城》中办公室的走廊、库布里克惊悚电影《闪灵》中的家庭走廊、马克·z·丹尼尔斯基的恐怖小说《树叶之家》等。走廊被提升到了文化意象的高度,会吸引文艺爱好者的兴趣。
2022年8月28日 想读
万物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德]雷德侯 译者: 张总 / 钟晓青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8
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依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的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不寻求忠实的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本书将带领读者在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做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2022年8月25日 想读
街道文字 豆瓣
まちモジ 日本の看板文字はなぜ丸ゴシックが多いのか?
7.7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林章 臉譜 2015 - 5
'《字型之不思議》、《歐文字體》作者小林章 最新力作
德國、法國、英國、美國、巴西、泰國、日本、台灣、中國、香港……
17個國家+350張字型風景+53篇精采專業剖析
走上世界街頭,走進字型背後的文化歷史與設計學問,親臨字型「活著」的現場
【特邀資深大阪手寫看板職人上林修、板倉賢治 為台灣版手工書寫封面字體】
製作影片連結:http://youtu.be/NdFvmV16Avg
世界最大字體公司之一「Monotype」字體總監小林章,在前作《字型之不思議》裡以字體設計師的觀點,從「名牌的LOGO為什麼看起來特別高級」切入,為讀者們解開字型的秘密。而在新作《街道文字》裡,小林章將更進一步,帶讀者們到世界各地的街角,觀察各種不同的道路標示、招牌、公共設施、商品包裝……從這些字型的用途及特徵著手觀察分析及比較,發掘暗藏其中、不為人知的玄機。
◎字型不只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更反映出不同國家的文化、歷史與生活方式。
本書收錄了作者來往世界各地所蒐集的珍貴照片。包括歐洲、南北美、亞洲等共17個國家、350張各地的街頭、機場、商店、航空公司等無數種在你我生活周遭出現的字型,以此帶領你我進一步發現生活周遭的字型風景,徜徉字型藝術的驚奇世界。
小林章這次從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什麼世界各國的公共標誌大多是黑體,唯獨日本都是圓體呢?」他調查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看板、標誌,查詢歷史資料,並實地前往大阪訪問了手寫看板的資深職人,看見字型書寫的現場,一步步解開這個謎團,發現日本愛用圓體背後的原因及脈絡。
由此出發,他進一步走遍世界各國,帶著我們以字型設計師的眼光,看見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背後,竟藏著另一個「字型的宇宙」──
‧德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法國、英國的「停止」標誌有何不同?
‧法國、布拉格、瑞士、紐奧良、布宜諾斯艾利斯、曼谷、倫敦、香港……等各國大城市的文字風景
‧不同國家機場的指示牌有何差異?
‧包浩斯校舍上的「BAUHAUS」字樣,蘊含怎樣的巧思?
‧德語文字的獨特字形
‧法國數字的特別之處
‧歐美獨有的公共設施:「廣告塔」
‧從樂譜誕生的字型
……
◎前往字型製作的現場,並學會應用字型不出錯的法則!
看過世界各地的字型風景後,我們被引領進入字型製作的現場,得以一窺歐文字型的製作過程,並了解字型應用時該注意的細節,讓我們不只看懂字型,更學會該如何「精準用字」──
‧製作字型的時候,通常會先從哪個字母開始設計?
‧大小寫該怎麼正確使用?文章中遇到全部大寫的公司名稱,應該維持原狀嗎?什麼又是「小型大寫字母」?
‧「字間微調」:字母和字母之間的空白,才是最需要花時間設計的?
‧「等寬數字」與「等比例數字」的不同
‧連字號、連接號、破折號,放在什麼高度才對?
‧指引線(……)置中原來會讓人貽笑大方?
‧什麼時候可以將字型用在非預設尺寸,什麼時候不行?有哪些要點?
‧Bauer Bodoni這款字體為什麼能獲得極高評價?
‧若是語言附有重音符號,該怎麼處理字型?
‧英尺/英寸的標示法,怎樣是OK?怎樣是NG?
……
世界第一線字體設計大師的世界字型觀察書,從日常生活的字型觀察開拓審美的眼光。不論你是設計師、藝術家或相關的學生從業人員,或者是對此領域好奇感興趣,本書都是不容你我錯過的經典著作。
2022年8月23日 想读
中国食辣史 豆瓣
7.4 (39 个评分) 作者: 曹雨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6
★★★
学术顾问:叶嘉莹、楼宇烈、薛永年、龚鹏程、刘跃进、蒋寅、杨念群;
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写丛书名;
红点奖设计师顾瀚允亲自操刀,诠释大气装帧。
……………………
◎ 编辑推荐
★ 本书展现辣椒在中国四百年作为食物的演变,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是学术研究之成果,也是面向一般大众的科普读物。
★ 装帧设计精美,并采用了封面压凹、烫金工艺。封面由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字,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
◎ 内容简介
本书考查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主要依据三条理论线索来探讨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诸多问题:第一条是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文化唯物论的语境下;第二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结构主义的语境下;第三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阶级地位变迁,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是在饮食的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语境下。
2022年8月17日 想读
爱因斯坦的梦 豆瓣
Einstein's Dreams
9.0 (9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伦·莱特曼 译者: 童元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1
一九○五年,历史上重大的一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爱因斯坦即将要创造出惊天动地的理论,却陷入了一段又一段的梦中……在梦里,时间是一个圆,反覆循环;或者,时间静止不动;有时,时间是一只夜莺,人们想捉而捉不到;但捉到时鸟却立时死亡……
三十个各自独立的梦境,留下了无数个关于生命的问号。
如果时间流转的方式不同,我们仍会如同现在一样的生活吗?
如果生命以老朽为始,以童稚为终,那么年轻和年老如何定义?
如果生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小时,看过一次日出就要淍零,此刻为何奔忙?
如果所有梦想都将预知会成败,我们是否还会梦想?
如果此刻初遇的爱人,下一刻便不复存在,爱情会不会只是一场徒劳?
如果一分钟后世界就要末日,又该在哪里与谁相伴?
2022年8月16日 想读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 豆瓣
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
8.6 (27 个评分) 作者: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 译者: 徐宸熹 / 张鹏宇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 - 6
本书主要介绍了网格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旨在为平面和空间的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实际的工具,让他们可以从概念、组织结构和设计上更有效、自信地处理和解决视觉问题。
与此同时,此书也为设计教育者提供了帮助,让他们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能为学生 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去了解和熟悉网格设计的要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训练的方式去学习如何使用它。
为了读者能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网格设计的原理,我将在书里尽可能详细地解释网格系统,并逐步分析网格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设计师都不知道、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一个秩序系统。所以,如果想要合理、功能地运用网格系统,那就必须仔细地研究网格的所有原理。只要不嫌麻烦,任何研究网格的人都会发现,在网格系统的帮助下,他都能更快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并让设计更具功能性、逻辑性和视觉美感。
2022年7月23日 想读
刑事辩护人 豆瓣
刑事弁護人
7.9 (7 个评分) 作者: [日] 龟石伦子 / [日] 新田匡央 译者: 高璐璐 2022 - 4
“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
“你不觉得被害者很可怜吗?”
“怎么只想着怎么减轻量刑呢?”
刑事辩护律师见到被冤枉的嫌疑人、被告时,为了证明他们无罪,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被赋予的法律权利,在刑事审判中抗争。然而,对已经认罪的嫌疑人、被告,为什么也要为其积极辩护呢?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唯一答案。然而刑事辩护律师的工作对于大众来说,确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个体权利的保护。
年轻女律师龟石伦子接手了大阪地区一起盗窃案,原本以为是走过场的工作,却从当事人口中了解到警方为了掌控犯罪情报,未申请搜查令就擅自在嫌疑人车辆安装GPS、进行手机监控等情况。龟石察觉到其中存在侵犯市民个人隐私的危险,为此她组建起一支年轻的辩护团队,针对警方的越权行为上诉,直至最高法院。最终日本最高法院于2017年裁决警方“没有搜查令采用GPS监控市民的行为是违法的”。
如果我们的社会对别人的权利和自由受到胁迫的情况过于包容,那总有一天,胁迫会以其他形式降临在自己身上。要想自己生活在安心的社会里,就决不能把别人的权利受到侵害仅仅当作他人之事。这是龟石作为刑事辩护律师最为珍视的一个想法。也正是在这一想法的推动下,这一案件才成为平成年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例,也刷新了许多日本大众对刑事辩护律师的认识。
十年后,二十年后,当我们回顾这场审判时,我希望我们能庆幸,当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当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了这场审判后,我希望他们不是憎恨我们,而是感谢我们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GPS辩护团
2022年7月23日 想读
危险的愉悦 豆瓣
作者: 【美】贺萧 译者: 韩敏中 / 盛宁 2022 - 5
跨越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
对20世纪上海娼妓业的复原与想象性重构
荣获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妇女史著作奖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上海,人们对娼妓业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愉悦、危险、寡廉鲜耻、痛苦的经济选择、关系到国家的衰落......娼妓业不仅是妇女在其中讨生活的场所,也是一个隐喻,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媒介。《危险的愉悦》是一部20世纪上海娼妓业史话,在对史料的追溯与爬梳之外,作者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创造性重构,跨越了虚构与非虚构文字的界限,将处于失语状态的娼妓重新置于各种历史情境之中,探究她们身上的印迹,从而呈现出人们如何通过“性”这个媒介展开有关政治权力、文化转型、国民性和文化归依感等问题的讨论。
《危险的愉悦》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妇女史著作纪念奖,这是美国历史学会首次将此奖项授予写美国以外地区妇女历史的作品。
名人推荐语:
数量庞大的文献资料,充满缜密思考与创见的叙述,这是一部重要的著作......一部语义丰富的、勇敢的著作。
——费侠莉
贺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把单一的主题作为窗口来使用的范例,她通过这个窗口来体验和阐释一个特定地方的认知史、政治史、社会史与经济史。她的治史和理论方法富有挑战性和前瞻性。本书引人入胜,体系复杂,有极强的可读性。
——勒诺·曼德森
本书以丰富而错综复杂的细节再现了上海娼妓问题的历史。它证明了娼妓问题对于这个时期的社会史与政治史是多么至关重要,并且提供了一种书写特定历史——它探寻并具体描述了其根源——的范例。
——琼·沃勒克·斯科特
感谢贺萧的著作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性工作者的过去,也感谢她为我们理解和处理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提供了女性主义的视角。
——李银河
2022年6月23日 想读
If You’ve Seen It All, Close Your Eyes 豆瓣
作者: Coco Capitán CHOSE COMMUNE
“If you’ve seen it all, close your eyes” presents extracts from a decade of artist Coco Capitán’s handwritten notebooks. Coco Capitán has always scribbled down her thoughts – everywhere, all the time – often on scraps of paper that have filled notebook after notebook. From her first day in London in 2010 until now, and as she travels the world on photography assignments, Coco Capitán’s writings grant an insight into her free and instinctive creative process. Playful aphorisms and short poems address an array of issues with hints of humour and irony. She combines the serious with the mundane as she shares in her first text-based book social, metaphorical or sentimental moments with her witty tone and distinctive hand.
2022年6月13日 想读
写在人生边上 豆瓣
9.0 (51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2000 - 5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 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2022年6月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