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 - 标记
抱朴子内篇 豆瓣
作者: 张松辉 译注 译者: 张松辉 译注 中华书局 2011 - 9
《抱朴子内篇》与《外篇》同为东晋葛洪撰述。作者认为道本儒末,《内篇》属道家,《外篇》属儒家。《内篇》论证神仙的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各种道教书籍;是对战国以来、直至汉代的神仙思想和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此次,我们约请业内专家,以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勘本《抱朴子内篇》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精心解题、注释、翻译,以飨读者。
2022年6月6日 想读
非必要阅读 豆瓣
Nonrequired Reading: Prose Pieces
7.4 (5 个评分) 作者: [波兰]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译者: 黄灿然 2022 - 3
【内容简介】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称,同时她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她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这里收集的散文绝不平凡,与她最好的诗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它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专栏文章初次结集
辛波斯卡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
她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
🔺辛波斯卡私藏书单+阅读指南:从阅读中捡拾智慧,以阅读回答生活
辛波斯卡曾说过:“我是个落伍者,觉得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
她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中文世界初次引进,诗人黄灿然潜心移译,特邀pay2play装帧设计
【名人评价及推荐】
我只是一个读者并且希望做一个读者,一个业余爱好者,一个拥戴者,不受无休止的评估的重压。——辛波斯卡
2022年5月31日 想读
设计入门教室:设计的基本规则 豆瓣
8.6 (5 个评分) 作者: 坂本伸二 译者: 刘庆 中信出版社 2016 - 9
日本亚马逊5星推荐*****
视角和经验,完全不需要!
零基础的设计入门书!
7堂设计入门课+10个实战案例,
让你的设计能力全面提升!
那些能即刻上手使用的设计基础知识!
那些一直有效的设计基本规则!
如何有效、有力地传达信息,
有一定的设计基本规则可循,
只要具备对设计基本规则的了解和认知,
一般人也能做出符合需求的“好设计”!
以设计现场直接教授设计的基础知识。
对设计初学者来说,是最精彩、真正的设计入门书!
本书汇集了日本新锐设计师坂本伸二长期在设计第一线的实操经验,从设计开始之前、版式、照片和图像、配色基础、文字和字体、正文设计到信息图,包括七个常常遇到的设计基础知识、基本规则和设计制作的流程,并由坂本伸二带来了日本设计第一线的大量最新案例和实战演练。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设计软件的易于使用,很多人都有机会直接编辑制作图文内容,甚至是简单的排版设计。做设计最应该掌握的就是“设计的基本规则”和“设计制作的流程”。即便没有“卓越的品位”和“长年的经验”,你也能做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优秀设计。
2022年5月29日 想读
Go语言精进之路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白明 2021
Go入门容易,精进难,如何才能像Go开发团队那样写出符合Go思维和语言惯例的高质量代码呢?
本书将从编程思维和实践技巧2个维度给出答案,帮助你在Go进阶的路上事半功倍。
编程思维层面
只有真正领悟了一门语言的设计哲学和编程思维,并能将之用于实践,才算精通了这门语言。本书从Go语言设计者的视角对Go背后的设计哲学和编程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引读者体会那些看似随意实则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背后的秘密。
实践技巧层面
实践技巧源于对Go开发团队和Go社区开发的高质量代码的阅读、挖掘和归纳,从项目结构、代码风格、语法及其实现、接口、并发、同步、错误与异常处理、测试与调试、性能优化、标准库、第三方库、工具链、Z佳实践、工程实践等多个方面给出了改善Go代码质量、写出符合 Go 思维和惯例的代码的有效实践。
全书的内容覆盖如下10个大类,共66个主题,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1)Go语言的一切
(2)项目结构、代码风格与标识符命名
(3)声明、类型、语句与控制结构
(4)函数与方法
(5)接口
(6)并发编程
(7)错误处理
(8)测试、性能剖析与调试
(9)标准库、反射与cgo
(10)工具链与工程实践
学完这本书,你将拥有和 Go专家一样的编程思维,写出符合Go惯例和风格的高质量代码,从众多 Go 初学者中脱颖而出,快速实现从Go新手到专家的转变!
2022年5月27日 想读
杀鹌鹑的少女 豆瓣
6.0 (8 个评分) 作者: 陶杰 凤凰出版社 2012 - 8
《杀鹌鹑的少女》系陶杰香港版散文评论集 《泰晤士河 畔》《芳菲花田》《有光的地方》等书籍与香港报刊专栏文字选取佳文辑录而成,分为“童年与刺猬”、“杀鹌鹑的少女”、“隔世身影”三部分。所述内容涉及文学、电影、欧洲风情的评述,藉由文化事件点评人生百态、民族性格、政治文化生态 ,文思敏捷、文辞犀利,对东西方文化诸多妙批。
2022年5月25日 想读
午夜北平 豆瓣
Midnight in Peking:How the Murder of a Young Englishwoman Haunted the Last Days of Old China / The Badlands:The Decadent Playground of Old Peking
8.0 (56 个评分) 作者: [英] 保罗·法兰奇 译者: 蓝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3
1937年1月,在外人免入的北平使馆区里,外侨们紧张地等待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日军已经占领东北,准备挥师南下。据说,蒋介石和他摇摇欲坠的南京政府已准备与东京达成协议,让北平自生自灭。
就在此时,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一具支零破碎的尸体被遗弃在古老城楼的角楼之下。下等外侨活跃的法外之地“恶土”就在附近,那里挤满了鸦片窟、妓院、舞场、低等旅店、廉价酒吧,就像一块吸引罪恶的磁石。
死者是不到二十岁的帕梅拉,著名汉学家、前英国驻华领事倭讷的女儿。当其极度血腥残忍的死亡细节被公之于众时,举城震惊。悲伤的父亲誓要揭露真相,哪怕是孤军奋战。然而,战争迫近,中英两国当局携手阻碍了调查推进。
七十五年后,保罗•法兰奇用一批被人遗忘的文件,还原了案件的真相,揭露了凶手的身份。这是一部记录真实犯罪的经典之作,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令人不忍释卷。同时,它也极具感召力地呈现了那个行将结束的时代,那片腐败堕落的“恶土”。
★ 非常引人入胜……堪称有史以来描绘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的最佳文学作品。
——《华尔街日报》
★ 终于来了!名副其实的悬疑元素,侦探小说般扑朔迷离的剧情……风格堪与雷蒙德•钱德勒比肩。
——《文学评论》
★法兰奇不仅成功解决了这起案件,还还原了那个同时充满光明与邪恶的时代。正如读者将会领略到的,那个时代从来都不以沉闷著称。
——《经济学人》
2022年5月25日 想读
论家用电器 豆瓣
6.8 (17 个评分) 作者: 汪民安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 - 2
《论家用电器》(2015年2月出版)是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的一部文化理论的随笔集。本文将家用电器作为传记的对象,探讨了洗衣机、电冰箱、手机、电视机等电器在家庭生活中所展现的空间权力结构。作者以法国思想随笔的文章风格,运用娴熟的理论工具,层层解剖,既充满了洞见,也糅合了作者的当下生活感受与情怀,使读者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
2022年5月16日 想读
数字游戏 豆瓣
The Numbers Game
8.0 (5 个评分) 作者: 克里斯•安德森 / 戴维•沙利 译者: 彭鸣皋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5
"赢得比赛,靠实力还是靠运气?多进球和少丢球,哪个更能制胜?控球时间越长越好吗?买进巨星就一定能大获全胜?何时是换人的最佳时机?……
如果只凭直觉回答这些问题,基本上会全部答错。只有数字才能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足球固然是一项充满偶然的热血游戏,可数字却能揭示其中的真相。
曾为足球守门员、现为社会科学家和足球分析先驱的克里斯·安德森,和曾为棒球投手、现为行为分析学家的戴维·沙利用扎实的分析、详细的图表和有趣的阐述,给球迷、足球从业者提供了一个看待足球的全新视角,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数据分析的成果来看懂球赛,安排战术,运营球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足球。"
2022年5月11日 想读
四季便当 豆瓣
7.8 (39 个评分) 作者: [日]吉井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0
本书内容包括作者朴素温馨的关于美食的记忆、家常而可口的便当菜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关于制作便当的一些实用小贴士。作者秉持“使用当地当季食材”原则,让日常便当实惠、健康而美观。书中关于便当制作步骤的介绍清晰、简洁,并配有步骤图片,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
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按照季节的轮转选择健康食材,让便当也充满元气和色彩。四个篇章共介绍了四十个和风便当,也给了读者充分的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菜式。
本书文字质朴而温馨,在带给读者感动的同时,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与家人的细微关系,引起热爱生活者的共鸣。文中对于便当菜制作方式的介绍又非常实用,可以让忙碌的上班族也能享受健康而美好的便当时光。
2022年5月6日 想读
川菜 豆瓣
The Food of Si-chuan
7.8 (24 个评分) 作者: [英]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一餐一饭,体会中华饮食神髓,一朝一夕,烹饪日常生活至味。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痴迷中国美食,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潜心研究川菜的起源、发展与烹饪技法。
在《川菜》一书中,扶霞将20多年的经验汇集一册。诸多关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的观察分析述诸笔端。全书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锅碗瓢盆到配料香料;从大众熟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当地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在诸多滋味中,也尝到了活色生香的生活。
走进扶霞眼中的川菜,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站在世界的坐标里认识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
★共赴一席中华飨宴,在餐桌上重新认识中国。穿越山水阻隔,冲破文化障碍,解读英国人眼中的川菜世界,发现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中国美食。探究美食背后的地域历史与人文风貌,四川人为什么嗜辣如命?川菜何以广为流传?川菜的原料能够追溯到哪个朝代?四川人的厨房里有什么?……文化巡礼+烹饪技巧+私房菜谱,美食与美食背后的文化渊源,一册集结。
★《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重磅新作,20年川菜烹饪经验集合之作。取得剑桥大学学士学位的英国美食家扶霞,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成都,只为一探川菜的美味。经过专业学习与潜心研究,成为了英国的川菜“专家”,也是一位传播中国美食文化的使者。四次获得美食界奥斯卡“詹姆斯·比尔德大奖”,被陈晓卿评价是“非常懂中国菜的一位”,研究中国烹饪及饮食文化20余年。
★56技法,200佳肴,在这里尝到生活。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熟悉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只有四川人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从锅碗瓢盆、烹饪手法,到配料香料、料理窍门……在家吃自己做的川菜才是真的“安逸”。
★业内高度赞誉。获得2019年《纽约时报》“年度美食图书”、2019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最受大众欢迎的图书”、2019年《卫报》“最佳美食书”,《悦游》2019年最佳美食旅行图书,美食评论网Chowhound 2019年秋季最佳美食图书。
★书中专业内容及食谱经过中国烹饪大师兰桂均审定,进一步保证权威性。
2022年5月6日 想读
鱼米之乡 豆瓣
Land of Fish and Rice:Recipes from the Culinary Heart of China
6.7 (12 个评分) 作者: [英]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7
中国人的雅致饮食文化, 在江南的餐桌上,追溯中国传统风度。
10余年前,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爱上了江南和这里卓绝的美食文化,和她对四川的热恋一样炽热。接下来的多年中,她常常回到这里,寻访专业厨师、民间高手、路边摊的美食“扫地僧”和乡野农人,记录故事、学习菜肴、品尝人间至味。
在这片北至扬州、南至杭州、东至上海、西至南京的区域里,扶霞将多年来对江南饮食文化的观察与探索集结一册:从江南菜小史到当地人文风貌,从饮食习惯、烹饪特点到美食掌故,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西湖醋鱼、水晶肴肉、素响油鳝丝、腌笃鲜……150余道经典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精巧雅致、包容平和,传统精髓被不动声色地安放于饮食文化和历史之中。
江南忆,最忆是此味。这是一次重新了解中国物产和人文的美食之旅,是对那些古老故事与传统菜肴的回望,也将成为通向未来的探索。
★在江南餐桌上,追溯中国人的雅致饮食文化。在世界的视角下,再发现中国江南味道。英国美食作家扶霞探访中国江南地区饮食重镇,讲述广义上的“江南菜”,包括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南部和上海的传统菜肴,寻觅饮食背后的城市历史与人文风貌,找回来自中国美食中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不仅有精 致的烹调方法,更是中国饮食美学的浓缩呈现。
★收录150道经典江南菜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汇集来自乡野民间的珍贵内容。扶霞历时数年,出江河湖海,下村野田间,寻访江南专业厨师、民间高手与乡野农人,记录下具有特色的菜肴与秘谱。有常见的红烧肉、盐水鸭、叫花鸡、龙井虾仁、响油鳝丝,有地道的绍兴醉鸡、镇江水晶肴肉、冰糖元蹄、素蟹粉,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八宝葫芦鸭、松鼠鱼、三丝卷……还原淡雅温和的江南本味。
★兼具实操性与可读性的美食读本。食谱经过扶霞本人亲自验证与实践,将调料的计量精确化,摒弃多数菜谱中“少量”“适量”的说法,且内文进行中国化处理,将英文版中的部分食材替换为中国更常见的种类,更具实操性。
★斩获多项国际奖项,备受赞誉。获得英国美食作家协会年度食谱奖,安德烈·西蒙食品图书奖(Andre Simon),入围詹姆斯·比尔德基金会国际奖,2017年IACP国际奖等多项大奖。
★多方联合推荐。特邀中国烹饪大师胡忠英审定,纪录片《风味人间》总顾问陈立教授作序推荐,陈晓卿等10余位国内美食类意见领袖、作家联合推荐。
2022年5月6日 想读
明日的便当 豆瓣
あしたのお弁当
作者: [日]饭岛奈美 译者: 吴绣绣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9
伴着一部部美食日剧在国内的人气高涨,其背后的料理设计师饭岛奈美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饭岛奈美总是能用简单质朴的食物传递出浓浓的温情,这本书也是如此,简单快手的便当,是家人间深深的羁绊。母亲忧心家人 营养,儿女挂心有点“三高”倾向的父亲… 一份简单的便当,包含了很多深层的意义。如同饭岛老师在书中所说:“吃的人可能当时不会想太多,但是那时的味道,总有一天一定会成为令人念念不忘的绝佳回忆。”
2022年5月6日 想读
华丽食物志 豆瓣
華やかな食物誌
6.9 (8 个评分)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译者: 邹双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3
鬼才作家涩泽龙彦呈现文化与美食的饕餮飨宴
一连串脑洞大开、让人爱不释手的美食怪奇随笔!
走近这场盛宴——
红雀舌,黑松露,看一眼便会让人中毒的雨虎
羊鱼在玻璃槽中一跃而起,“基督的眼泪”斟满了骨壶
丧宴之上传来曼陀铃声
法洛斯灯塔的照耀下,东方商船飘摇而至
女王举起酒杯,珍珠粉末发出奇丽的光泽
满饮此杯,诚邀阁下参加“格里莫的午餐会”!
本书收录了涩泽龙彦的美食与艺术随笔杂谈,玩世不恭的笔触再次呈现出涩泽对稀奇古怪的事物的沉迷。罗马盛宴上的孔雀舌头,法国宫廷里的仙鹤肉,亿万富豪的“味道审查会”,威尼斯贵族“空中飞的餐桌”,克利奥帕特拉的美食游戏,龙肝凤髓和袁枚的食谱……妙笔生花的《华丽食物志》中,鬼才作家涩泽龙彦收集了东西方与食物有关的奇闻逸事。膳食、文明、西方绘画、日本传统,书斋中的才子涩泽龙彦纵横东西古今,献上一道丰富绚烂的“华丽食物志”。
*继《幻想博物志》广博而诡秘的二十四个动物奇谈后,《华丽食物志》再次延续了涩泽考据翔实同时又不失幽默的文风。
*这一次,作者将惊异的目光投向了“食物”。 “民以食为天”,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华丽的食物志。
*罗马盛宴上的孔雀舌头,法国宫廷里的仙鹤肉,亿万富豪的“味道审查会”,威尼斯贵族“空中飞的餐桌”,克利奥帕特拉的美食游戏,龙肝凤髓和文人袁枚的食谱……原来人类的食物史上,不怕不敢想,只怕想不到!
*饮食,最原始的人类行为背后隐藏着欲望与权力的表达。吃,不仅仅是吃……
*维纳斯的臀部、神秘主义幻想画、奇异博物馆、镰仓的建长寺……文明的盛宴,同样令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2022年5月6日 想读
鱼翅与花椒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豆瓣 Goodreads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8.2 (384 个评分) 作者: [英] 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其它标题: 鱼翅与花椒
扶霞是我的好友,也是我认识的所有外国人中,非常了解中国烹饪的一位。这本屡获殊荣的《鱼翅与花椒》无疑是很多外国人写中国食物的书籍里极为鲜活有趣和精准的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 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2022年5月6日 想读
失控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8.3 (10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凯文·凯利 译者: 东西文库 新星出版社 2010 - 12 其它标题: 失控
《失控》,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2006年,《长尾》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亚马逊网站上这样评价该书:
“这可能是9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并且是“少有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的书”。“尽管书中的一些例子在十几年后可能有些过时,但(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却越来越成为真知灼见”。“在那时人们还无法想象博客和维基等大众智慧的突起,但凯利却分毫不差地预见到了。这可能是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
这是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一般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进化的“大部头”著作,对于那些不惧于“头脑体操”的读者来说,必然会开卷有益。
《失控》成书于1994年,作者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这本书所记述的,是他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以及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
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说它是一本“预言式”的书并不为过。其中必定还隐藏着我们尚未印证或窥破的对未来的“预言”。
2022年5月5日 想读
松浦弥太郎的料理笔记 豆瓣
明日、何を作ろう
作者: [日] 松浦弥太郎 译者: 吴绣绣 2018 - 6
怎样才能把简单的食物,做得更好吃?
日本生活美学“教父”松浦弥太郎告诉你答案!
《明天做什么吃呢?松浦弥太郎的料理笔记》是畅销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的首部食谱+饮食笔记。内容包含松浦亲手制作并总结的66道食谱、数十条简单烹饪技巧,以及多篇有关饮食与人生的治愈随笔。
·日本生活美学“教父”松浦弥太郎首次公开料理秘籍!66道简单、家常、制作快速的美味食谱,任何人都能轻易上手!
·日版原作上市半年内,已数次加印!简体中文版由美食类人气内容品牌「食帖WithEating」**出品,知名作家及编剧柏邦妮、《四季便当》作者吉井忍、《香蕉哲学》作者飞机的坏品位诚挚推荐!
·数十条松浦**总结的烹饪技巧,如何把简单的食物变得更好吃?关键是掌握要诀。
·多篇有关饮食与人生的治愈随笔,继《100个基本》后,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生活的基本”。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苍白的骑士 豆瓣
Pale Rider: The Spanish Flu of 1918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
作者: [英] 劳拉·斯宾尼 译者: 祁长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4
本书将从一个不同的视角讲述流感,从史前讲到1918年,从地球讲到人类,从病毒讲到观念,再从观念返回病毒本身。其核心是西班牙流感如何浮出身影并横扫全球,继而又倏忽而去,以及它对人类造成了怎样的改变。
讲述西班牙流感不能脱离母亲们给孩子详述一件事情的那种方式,因为这能够丰富并扩充此类全球性事件的庞杂背景,哪怕其对事件本身的影响短暂得只如历史脉搏的一次跳动,而这正是本书的目的。
按当今流行的说法,西班牙流感就是一次所谓的“黑天鹅事件”。现在,科学家、小说家、艺术历史学家像工蜂一样勤勉地穿梭忙碌于条分缕析间,将独立存在的无数个人悲剧编织在一起,形成集体的记忆,从而牢固地铭刻于我们的记忆中,世代相传。
本书第一部分“不设防的城市”讲的是1918年之前的事情。第二到第六部分讲述了西班牙流感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只是一部更宏大历史篇章的一部分,那是有关12000年以来人类与流感如何相伴生存并共同进化的历史。而第七部分“流感之后的世界”则探讨了西班牙流感残存在我们当下生活中的痕迹。鉴于人类与流感还在共同进化,第八部分“罗斯科的遗赠”展望了未来的斗争,在下次疫情中,设想我们会利用什么样的武器,又有什么因素会成为我们的“阿喀琉斯之踵”。所有这些部分共同组成了一部流感的传记,同时它也是一部以流感为“导线”的人类历史。后记“关于记忆”则涉及记忆的问题,试图探寻既然西班牙流感造成了如此深远的影响,为何我们还将其称为“被遗忘的”流感。
2022年4月29日 想读
纽约餐桌 豆瓣
Food and the City: New York's Professional Chefs, Restaurateurs, Line Cooks, Street Vendors, and Purveyors Talk About What They Do and Why They Do It
6.8 (9 个评分) 作者: [美]艾娜·雅洛夫 译者: 乔阿苏 2022 - 2
★内容介绍
“在餐厅用餐时,我们一般不太在意后厨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当然,除非菜出了问题。”
从事非虚构写作超过三十年,居于纽约、食于纽约的艾娜·雅洛夫,带领我们深入美食腹地,拜访成就餐桌美味的53位“幕后主使”。
从星级酒店到街边小吃摊,从餐厅老板到食品供应商、糕点师傅、侍者……来自各种文化背景、各个行当的人们讲述着他们与美食、与纽约结缘的故事:入行契机、厨室机密、难以忘怀的味道,个中苦辣酸甜。
瞬息万变的纽约餐桌呈现出这座城市的性格与纽约客的生活。
------------------------------------------------
★编辑推荐
被誉为“年度发明”的牛角甜甜圈如何诞生?
中餐馆后生怎样把港式点心变成晚餐主菜?
“寿司之神”的弟子为何与比萨店老板一拍即合?
餐厅夜班经理挑选当晚座上客有哪些讲究?
监狱高墙内出人意料的著名食谱是什么?
“我的服务员不用问就知道客人喜欢吃嫩一点的炒蛋还是老一点儿的。”
“我们通过鲑鱼建立了一种非常有趣的联系。”
“只要我还能自己亲手烤点心,我的人生就都是好日子。”
“人人都说,如果纽约所有墨西哥人都回老家了,那这个城市的食品行业也就消失了。”
“厨师既没钱,也没社交,除了工作没有任何生活。”
“当时我可是热厨流水线上唯一的女厨师。”
“我喜欢看客人们在我推开宴会厅大门那一刻的表情。他们的眼睛都亮了!”
“一周吃一次特级牛肉,也比每隔一天就吃一回次等货要强。”
“亲爱的朋友们,我的身体是由巧克力和冰激凌构成的。”
“我们所想的只有食物,食物,食物!”
……
默默无闻的从业者,往往拥有最引人入胜的故事。
------------------------------------------------
★名人&媒体推荐
“艾娜·雅洛夫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纽约美食世界的广阔图景,分享了每天在这个世界工作、生活的人们引人入胜的故事,并为幸运的读者们提供了深入其中的内部视角。”
——艾瑞克·里贝特(Eric Ripert),伯纳丁餐厅(Le Bernardin)主厨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给我以启发。这是关于激情、动力、困境和韧劲的故事。艾娜·雅洛夫捕捉到了在纽约餐饮界成功的要素,展现出了我们同胞的精气神。”
——马库斯·萨缪尔森(Marcus Samuelsson),詹姆斯·比尔德奖厨师、畅销书作家
“雅洛夫收集的美食与回忆描绘出一幅多种文化交织的画面,其中每个人都表现出对美食艺术的跨越世代、文化、国籍的热情。这是缤纷多彩的哥谭美食大杂烩,在其背后则是一个个不知疲倦的男男女女。”——《柯克斯评论》
“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作者之意不在美食。她提供了隐没在城市餐饮机构背后50余位个体的第一手陈述,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纽约时报》
2022年4月28日 想读
萨巴斯剧院 豆瓣
Sabbath’s Theater
作者: [美]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 译者: 张听泉 / 张艳 2022 - 2
“我写了一本邪恶的小说,但感觉它像羊羔一般纯洁。”
——罗斯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感言
《萨巴斯剧院》是菲利普•罗斯的早期代表作,获199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本书的主人公米奇•萨巴斯曾是小有名气的木偶师,在曼哈顿拥有一家剧院,但如今六十四岁的他因病放弃事业、性丑闻缠身。他离经叛道,生活中重视的只有性,以此来反抗平庸的日常。情人德伦卡去世后,他在回望故人与故里的过程中,又引发了一系列的闹剧,现实生活成了他的舞台,萨巴斯的下流剧院再度开演。
1.现代版《失乐园》
昆德拉对罗斯的评价是,他是“一位伟大的现代情色史学家”。继亨利•米勒等人对性爱给予抒情诗般的狂喜后,罗斯对性爱本身提出了质疑。它仍属于享乐主义,但问题重重,伤痕累累,令人啼笑皆非。他在描写性爱时,罕见地将忏悔与讽刺结合在一起。因真诚而无比脆弱,也因讽刺而深邃之极。
2.“撒旦”萨巴斯登场,下流剧院开演
“《萨巴斯剧院》让人联想到《玛尔菲女公爵》,舞台上躺满了触犯七宗罪的尸体。”米奇·萨巴斯无疑是罗斯笔下的头号恶人,他的恶肆无忌惮,像杰昆·菲尼克斯变装成小丑从132级台阶上舞下来那样,洋溢着纯粹的生命力。
2022年4月2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