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反自由的自由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馬華靈 聯經出版公司 2019 - 6
20世紀極權主義的思想根源是什麽?
這個問題正是伯林與施特勞斯畢生追問的根本問題。
在一元主義與多元主義之間,在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之間,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為什麽人類追求自由,卻走向了自由的反面?
《反自由的自由:伯林與施特勞斯的思想紛爭》提出了這一疑問
20世紀的極權主義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政治悲劇,典型案例是蘇聯共產主義和德國納粹主義。伯林是流亡英國的俄裔猶太人,童年曾目睹俄國革命,壯年曾造訪蘇聯,對蘇聯共產主義有著痛徹心扉的體驗。在他看來,蘇聯共產主義根源於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發源於一元主義與絕對主義。施特勞斯是流亡美國的德裔猶太人,早年僥倖逃脫納粹的魔爪,從此寄身於異國他鄉。因此,他對德國納粹主義有著深入骨髓的反思。他認為,德國納粹主義肇源於自由主義,而自由主義淵源於多元主義與相對主義。倘若如是,我們的困境是,在一元主義與多元主義之間,在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之間,應該何去何從?為什麽兩個具有類似極權主義經歷的思想家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診斷?我們的困惑是,為什麽人類追求自由卻走向了自由的反面?馬華靈試圖在《反自由的自由:伯林與施特勞斯的思想紛爭》一書解答上述疑問。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自由主义的重生与政治德性 豆瓣 Goodreads
7.6 (5 个评分) 作者: 陈纯 世界华语出版社 2020 - 4 其它标题: 自由主义的重生与政治德性:陈纯政治哲学文选
本书之所以 值得一读,原因在好几方面:他对自由主义论述的内部分歧,提出了 相当全面的介绍与评论;对于自由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短缺不足, 他直言无讳;对于中国施特劳斯学派以及文化保守主义的思路与歧 途,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亲访年轻一代的各类左派,介绍他们的 思想状况。这些,相信会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自我分析纲要 豆瓣
8.8 (18 个评分) 作者: [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 译者: 刘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 1
《自我分析纲要》不是传记,而是布尔迪厄对自我的社会学分析。布尔迪厄对自己采取了批判反思的视角,仅仅选取了自身经历中从社会学观点来看直接相关的特征,也就是对社会学理解和解释必要的特征。他描述了他的童年经历和寄宿生活,20世纪50年代初他进入哲学场时的状况,从哲学转向人种学和社会学的蜕变过程,以及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他所从事的调查,最终对自身的知识筹划提出了社会学解释:低微的出身与学业的成功产生了他分裂的习性,这种习性与他积累的学术资本一起,在知识场的作用下,导致他独特的实践——通过对立面的协调,把宏大的理论抱负与低微的研究对象相结合,以求创立一种总体性的实践的社会理论。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煌煌·巨唐 豆瓣
作者: 深圳博物馆 / 深圳望野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2020 - 11
本书撷取165件唐代文物,是深圳望野博物馆和深圳博物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联合举办的同名展览的图录。本书图文并茂,呈现了唐代的金、银、铜、玉、瓷、陶、琉璃等等不同材质器皿的美以及时代特征。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多头政体 豆瓣
作者: (美)罗伯特﹒达尔 译者: 刘惠荣 / 谭君久 商务印书馆 2003 - 6
在当今世界,研究政治制度尤其是民主的政治制度,达尔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在第一章里,达尔开宗明义,将公开争论(政体的自由化)和参与权(政体的包容性)视为民主化的两个基本尺度,并由此界定了四种极端的政体形式:封闭式霸权政体(低度自由化,低度包容性)、包容性霸权政体(低度自由化,高度包容性)、竞争性寡头政体(高度自由化,低度包容性)、多头政体(高度自由化,高度包容性)——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其实处在这四种政体之间的模糊区域。达尔用这样干净漂亮的术语,取代了早已内涵模糊的“民主”、“权威主义”等概念,大大增强了其论证的严密性。
达尔相信大多数读者会同意多头政体比其他形式的政体更可欲,问题在于,只有在政府和反对派都能获得高度相互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构筑通往多头政体的道路,这种相互安全保障的体制在人数较少、理念较为接近的精英中间比较可能发展(比如英国);而在普选制和群众政治的条件下,要设计这种相互安全保障的体制是很困难的。这很有可能在政治变迁中导致一个令人遗憾的后果,遗留下很大一个分裂出来的和竞争性政治的合法性相对抗的公民团体——这种情况在当今世界并不鲜见。
达尔认为:“前工业化的乡村农业社会肯定不是天然就不适合竞争性政治或者甚至多头政治的。因为某些前工业化的乡村农业社会已经有过竞争性的政治制度——有时也确实令人惊奇地为包容性的多头政体提供了基础。”他指出发达的经济对多元社会秩序以及多头政体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多头政体也特别容易受到极端不平等的损害,在一个已经实行公开争论制度的社会,极端不平等增加了竞争性政治被霸权政治取代的可能性。
然而达尔着墨最多的还是本书的第八章:“政治积极分子的信念”。在他看来,“正如任何试图说明不同国家政体变迁的理论都必须将诸如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等的性质和程度、亚文化分裂的程度等等这样一些因素视为主要的独立变量一样,这样的理论也必须——实事求是地——把政治积极分子信念和‘思想观念’作为一种主要的独立变量。”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论民主 豆瓣
On Democracy
作者: [美] 罗伯特·A. 达尔 译者: 李风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 6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政治学系列:论民主》为人们全面理解民主提供了一个指南: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民主的起源;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理想民主的状态,包括什么是民主、为什么需要民主以及政治平等的相关问题;第三部分着重介绍现实民主的状态,包括大型民主所需的政治制度以及不同规模的民主所需的宪法、政党和选举制度等;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民主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政治学系列:论民主》是罗伯特·A·达尔对自己多年来民主理论研究总结的一部力作,也是试图以精练的语言将复杂的民主理论通俗化的尝试。要了解民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本书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美与暴烈 豆瓣
The Life and Death of Yukio Mishima
9.1 (37 个评分) 作者: [英] 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 译者: 于是 雅众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3
◎ “美,美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怨敌。”
◎ 英国知名记者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 援引丰富的一手史料,揭开日本文学巨匠的传奇人生。
◎ 三岛由纪夫权威传记
……………………
【编辑推荐】
1.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之一,在国际文坛拥有高度声誉,极具影响力,拥有众 多中文读者。
2.本书作者是三岛生前私交最好的外国记者,对三岛作品的解读视角独特,掌握了大量翔实可信的一手资料,对三岛的爱好者而言是难得的传记资料。
3.知名作家、翻译家于是精心翻译,译文全新修订。
【内容简介】
三岛由纪夫,三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日本“二战”后声誉最高的作家之一,从小深受古典文化熏陶,青年时凭《假面的告白》一举成名,在完成四卷长篇《丰饶之海》的盛年之际,却为表达其激进的政治诉求而“切腹辞世”,留给世人一个难解的谜团……
《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最早、最具权威性的一部传记,也是试图解开作家死亡之谜的一份答卷,由其生前好友、英国资深记者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所撰。在本书中,作者援引丰富文学史料,回顾作家短暂而辉煌的创作历程,同时与太宰治、川端康成等同时代名家进行横向对比,生动描摹了一个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间不懈思考,追寻“死亡、黑夜和鲜血”所构成美学境界的作家的一生。
【媒体评论】
像三岛由纪夫这样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
——川端康成
这本书写得很有人情味,富有洞见力,或许和西方读者想要读到的主题很贴近……即对这位作家的文学史的梳理与考察。
——《时代周刊》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漆黑清晨 豆瓣
Coal Black Mornings
8.9 (29 个评分) 作者: [英]布雷特·安德森 译者: 冯倩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1
✨英伦传奇摇滚乐队“山羊皮”主唱 布雷特·安德森首部回忆录
✨堪比《只是孩子》的动人与深情
✨《观察家报》《卫报》《伦敦标准晚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年度最佳书籍
【看点推荐】
☆“山羊皮”乐队是英伦摇滚风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之一,也是中国摇滚乐迷最早认识和热爱的摇滚乐队之一,其音乐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漆黑清晨》是布雷特·安德森的首部回忆录,在本书中安德森以细腻深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童年以及青年时期的成长时光,完美地将个人记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为70年代以降的英国社会作了动人的描述。
☆安德森饱读诗书,其文笔细腻动人,《漆黑清晨》在饱含真情实感的同时,又有着其他音乐回忆录中难见的文学特质。本书出版后荣获《观察家报》《卫报》《伦敦标准晚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权威媒体年度最佳书籍,被誉为《只是孩子》之后最好的音乐回忆录。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90年代席卷全球的英伦摇滚风潮中,“山羊皮”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之一,他们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主唱布雷特·安德森标志性的外形和嗓音,为无数的乐迷熟知和喜爱。
《漆黑清晨》是“山羊皮”的灵魂人物安德森的首部回忆录,在书中他完整追溯了自己的成长轨迹与音乐历程。幼年时期,经历英国式贫穷带来的窘迫,挣扎在廉租房里、吃着色拉酱和廉价肉、面对被生活重压折磨的父母;成年后组建乐队与追求梦想的艰难和漫长,无人问津的窘境也一度让乐队前途未卜。而在历经一次次的挫败、尝试与磨合后,乐队终于迎来转机。
《漆黑清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个人成长的往昔岁月,更以其饱含深情的诗意给70年代以降的英国社会添加了一个动人的注脚。
【媒体推荐】
迷人、华丽,在不止一个时刻让人直觉兴奋……绝对不止是一本粉丝读物。——《卫报》
迷人、幽默、深刻。——《金融时报》
不可言喻的浪漫成长,边缘魔力的美丽提醒。——《唱片收集者》
丰富、悲伤,又诚实的故事。——GQ
完美的行文,在帕蒂·史密斯的《只是孩子》后,没有任何音乐回忆录比《漆黑清晨》更好地描绘了平凡中的美。——classic pop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生活与命运 豆瓣
Жизнь и Судьба
9.7 (10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瓦西里·格罗斯曼 译者: 力冈 理想国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2
1960年,瓦西里•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1905—1964)完成长篇历史小说《生活与命运》。苏联当局负责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称此书“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要“过二三百年才可能出版”。1980年,该书在被封锁二十年后历经坎坷首 度出版,引起巨大轰动。
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活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它是一整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体制下复杂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的深刻反思。
一如《战争与和平》,《生活与命运》围绕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展开。格罗斯曼以托尔斯泰式的宏大视角和写实笔法,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并通过家族成员各自的遭际串起上百位出场人物与一系列交叉延伸的历史事件。历史的创痛、现实的积弊,权力与战争双重碾压之下人性的艰难处境,都以栩栩如生的深刻细节纳入其中。
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犹太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也是“二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的作家”,其独一无二的经历和人道主义勇气,使本书具有足以令强权胆寒的震撼力。书中对战争真情实况的描写,对集中营的哀歌与沉思,对人生、政治和历史命运的哲思与探讨,对人性的极端邪恶与细微的善良之间斗争的刻画……至今读来依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格罗斯曼女儿叶卡捷琳娜•科罗特卡娃唯一授权中文版。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力冈经典译本,译者序言首次完整发布。独家收入罗伯特•钱德勒长文导读《为长眠者发声》。知名媒体人梁文道作序力荐:“这大概是我做读书节目,从广播电台到电视,到现在做视频十来年来,最想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耳语者》作者奥兰多•费吉斯倾情推荐:
“《生活与命运》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书更能让读者了解二战时期的苏联。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们思考极权主义的本质(无论它在何地出现),以及人性善与恶之间更大的斗争。”
*
【编辑推荐】
1.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卫报》《世界报》等全球媒体鼎力推荐,欧美书界誉为“当代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小说”。豆瓣评分9.3,格罗斯曼女儿儿叶卡捷琳娜·科罗特卡娃唯一授权中文版。
2. 苏联当局曾评价《生活与命运》“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要“过二三百年才可能出版”。1980年,本书在被“逮捕”抄没二十年后,拍摄为缩微胶卷偷运至瑞士出版,引起巨大轰动。四十年来,《生活与命运》已成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必读经典。
3. 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力冈一人独译的经典译本,独家收入罗伯特•钱德勒长文导读《为长眠者发声》,知名媒体人梁文道作序力荐:“这大概是我做读书节目,从广播电台到电视,到现在做视频十来年来,最想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
4. 著名历史学家、《耳语者》《娜塔莎之舞》作者奥兰多•费吉斯倾情推荐:“《生活与命运》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书更能让读者了解二战时期的苏联。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们思考极权主义的本质(无论它在何地出现),以及人性善与恶之间更大的斗争。
5. 《生活与命运》通过沙波什尼科夫家族在卫国战争时期的遭际,再现了斯大林时代整个苏联社会国家的全景,它是一部百科全书,“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苏联是怎么回事”。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纳粹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也是二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的作家,在本书中以非凡的人道主义勇气,描绘了权力与战争碾压之下一个黑暗时代的心灵史诗,“他所写皆是亲眼所见,足以惊心动魄”。
*
【媒体推荐】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部经典。”《纽约时报》
“正如所有真正伟大的艺术创作,《生活与命运》令人压抑沉痛,它毫不妥协地展示了人类所能造就的恶与他们在危难中成就的辉煌。一本伟大的书,只有一位俄罗斯人能完成的杰作。”《华尔街日报》
“分毫不让的现实主义和深具远见的道德张力,这部小说是现代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纽约书评》
“格罗斯曼不是一个天生的文体家。但他所写皆是亲眼所见,足以惊心动魄。”《卫报》
“格罗斯曼讲述的苏联生活是百科全书式的,毫不妥协……令人叹服……又一部俄罗斯文学的遗珠得以重见天日。”《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阅读这部书令人欣喜:20世纪诞生了这样一位思想深远的人道主义作家。书中人物经历的苦难与自我发现,是当代文学中关于人类心灵考验最令人不安又使人振奋的故事。”《华盛顿邮报》
“在当代俄国文学中没有可与《生活与命运》相匹敌者……格罗斯曼是苏联的第一个自由之声。”《评论杂志》
*
【作家推荐】
“作为索尔仁尼琴的先行者,格罗斯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极权的作家。”——弗朗索瓦•富勒(著名史学家)
“格罗斯曼是苏联时代的托尔斯泰。”——马丁•艾米斯(英国著名作家)
“格罗斯曼真正的主题是善的力量:不经意的、平庸的、充满英雄气概的,正是善对抗着极权主义的人性丧失。”——琳达•格兰特
“《生活与命运》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书更能让读者了解二战时期的苏联。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们思考极权主义的本质(无论它在何地出现),以及人性善与恶之间更大的斗争。”——奥兰多•费吉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耳语者》作者)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抱住我崩溃的大脑 豆瓣
崩れる脳を抱きしめて
6.4 (16 个评分) 作者: [日] 知念实希人 译者: 王路漫 南海出版公司 2020 - 3
《抱住我崩溃的大脑》是新锐推理作家知念实希人的重磅长篇小说。
传说位于海边的叶山岬医院,可以满足患者的所有愿望。实习医生苍马在那里邂逅了少女由香里,并爱上了她。相遇的第一天,由香里就对苍马说,她的大脑里有一颗炸-弹。
苍马结束实习回到故乡,不久却收到了由香里去世的消息。他必须在一天内解开事件的真相。正要调查由香里的死因时,医院的人竟告诉他,他和由香里根本没有见过面,一切都是他的大脑臆想出来的幻象。
知念实希人是日本近年来人气急剧上升的新锐作家,他善于描绘天衣无缝的诡计,铺设峰回路转的伏笔,设下极为普通却难以破解的悬念,而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是令人动容的纯粹的爱。《达文西》杂志赞誉本书:“如果没有拥有过这本书中所描绘的爱情,那你还未遇见真正的爱。”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我不喜欢人类,我想住进森林 豆瓣
Doppler
6.7 (21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阿澜·卢 译者: 宁蒙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2
逃避不可耻还很有用
北欧头号畅销小说《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第二季
我是自行车手。
我是丈夫、父亲、儿子和员工。
还是房产所有者。
以及一堆其他身份。
我想逃。
迷人的现代寓言,原汁原味的北欧风情,关于一个男人和他的小驼鹿。以及活着的意义。
◆北欧头号畅销小说《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第二季。关于一个男人和他的小驼鹿。以及活着的意义。迷人的现代寓言,原汁原味的北欧风情。
◆被无数读者津津乐道15年并畅销不衰,风靡全球41国。打动了每一个在现代都市中生活、扮演某种角色,并感到疲倦的人。我是自行车手。我还是丈夫、父亲、儿子和员工。还是房产所有者。以及一堆其它身份。我想逃。
◆出版后被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十点读书,新世相等媒体争相推荐,漫画家匡扶摇为之绘制插画。“丧”文学风靡中国。
◆出版15周年,作者专文寄语中国读者。
◆翻译家宁蒙挪威语直译,全新修订,精益求精。
◆超人气插画师卤猫绘制新封面。特种纸双封精装,精美异常。
◆《一个人的朝圣》《一个叫欧维的男人》《82年生的金智英》制作团队大鱼读品倾力奉献。随书赠送大鱼北欧文学地图。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沉默的巡游 豆瓣
沈黙のパレード
6.9 (68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边大玉 南海出版公司 2020 - 5
佐织已经失踪三年了。
她曾是我们小镇很受欢迎的女孩,人长得漂亮,歌唱得也好听。我们看着她一天天长大,视她若珍宝。可即将出道成为歌手时,她突然失踪了。
漫长的等待,我们只等到她遇害的噩耗。凶手明明就是镇上那个无耻的男人,但他竟然被释放了。既然警察和法律都拿他没 办法,那就让我们给他点厉害瞧瞧!但一起意外打乱了安排,我们只能静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
就在这时,传来了那个男人被杀的消息,我们都成了嫌疑人。
————————————————————————————————————— ★东野圭吾强势回归高峰新作,中文简体初次出版
★《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放学后》《新参者》后,第5次登顶周刊文春年度推理榜!
★东野圭吾:《沉默的巡游》是我的集大成之作,希望在翻译成英文后,能将《嫌疑人X的献身》没能拿到的爱伦·坡奖一举拿下。
★这是一桩众目睽睽下的凶杀案:巡游盛典,人声鼎沸,一群失去挚爱的人为复仇走上街头。然而,计划意外中止了,目标却真的被杀了。他们成了嫌疑人。
★四起案件层层递进,打破经典推理模式,全程高能反转,难度之大令东野圭吾都直呼难写。
★“神探伽利略”系列最新作:这一次,东野圭吾用“嫌疑人们的献身”,试图改写《嫌疑人X的献身》的结局。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却会给你一整年的温暖
★日本上市当月,平均每6秒卖出1本。“神探伽利略”系列日文版销量超1360万册。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豆瓣
作者: 汪丁丁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9
★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最新力作,总结多年探讨中国社会基本问题之思想成果
★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求解中国人的正义诉求与幸福生活来源
★附赠作者亲绘课程配套全彩“心智地图集”
在无神的社会里,正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性质——它如此重要,以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每一个人或绝大多 数人是否感觉幸福。我这部讲义,不仅是“新政治经济学”讲义,而且是关于中国人怎样可以生活得更美好的讲义。也因此,这部讲义是我关于“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长期探讨的最近一次总结。——汪丁丁
本书以汪丁丁教授于北京大学开设“新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汇集多年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求解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及制度改革前景的思想成果。在本书中,作者首先界定了新政治经济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而深入探讨其核心议题——正义,具体包括正义理论中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纠缠、正义观念的发展史与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正义与公共理性、政治民主的关系等主题,并重点关注艾智仁、奈特与布坎南等经济学家的作品和贡献。同时,作者以跨学科的视域、思想史的方法,梳理了“正义”的实践智慧,最终将全部的理论探讨应用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剖析与未来变革方向的探索之中。
唯一的希望 豆瓣
Only Hope: Coming of Age Under China’s One-Child Policy
6.9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冯文 译者: 常姝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 9
这是一部有关中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经典民族志作品。作者于1997—2002年间在中国大连进行了共计27个月的田野调查,通过收集统计数据、问卷调查、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大连市独生子女及其家庭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细致的研究。作者对何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力量造就了独生子女一代及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以及独生子女身份对于青少年的主体性、渴盼、体验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和深刻有趣的探讨。该书曾获2005年美国东亚人类学学会授予的许烺光图书奖。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 豆瓣
作者: 齐锡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9
自从中华民族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建立现代化外交关系以来,八年抗战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和西方的交往,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 但是到了1945年大战结束时,中国的国家地位彻底改观。导致此项蜕变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在珍珠港事件爆发时,立即和美国、英国和苏联结为全球性战略盟友,对抗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轴心国同盟。而其中特别具有决定性因素的是中国和美国的结盟。1937-1941年间,中美关系到底经历了何种变化?特别是中国政府的对美外交政策的大课题:决策过程是什么?由何人执行?中国的外交目的是什么?谈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应是什么?中国政府在这段时间内,总体的得失又当如何评价?何以在1937年7月卢沟桥战事爆发时,美国政府认为事不关己,而到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国政府却十万火急地促请中国成为并肩作战的盟友?这些都是本书着力要探讨并希望解决的问题。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东言西语 豆瓣 豆瓣 Goodreads
7.8 (67 个评分) 作者: 郑子宁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20 - 4
★编辑推荐
◎普通话与汉语拼音是怎么来的?它们合理吗?
——从南系官话到普通话:国语是如何统一的?
——汉语拼音为什么不好用?
——“抗日神剧”里,日军说话为什么总是那么怪?
◎如何科学打脸地图炮
——粤语真的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吗?
——台湾腔为什么这么“娘”?
——北京话是满人从东北带过来的吗?
◎你深入考虑过你名字中的奥妙吗?
——李王张刘陈为什么称霸中国姓氏?
——为什么uncle和cousin就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通通代表了?
——中国姓氏势力分布地图
◎古人到底是怎么说话的?来一场影音现场式的逼真穿越
——古诗怎么读才科学?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南方多江,北方多河?
破解方言与古汉语的密码万花筒
化我们的方言为武器
打脸所有的地域歧视
捍卫你我昂起头颅讲家乡话的权利
以古人的声音为羽翼
踏上真正的穿越之旅
发掘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传统记忆
这里隐藏着一个更本真的中国
◎封面展开即是一张意想不到的民国语言小报。
除了把玩、收藏、炫巧,请勿忘记它还有重要功用——
用古汉语与方言,反击地图炮优越感,告诉他们,我们是方言党!
◎号外号外,寻人启事!
赵元任精通各地方言,每每“口技旅行全国”,郑子宁寻迹古代语音,竟还 “口技穿越时空”——你能找着郑子宁旅行到什么地方,穿越到哪朝哪代了吗?
★名人推荐
全球化浪潮下,今天语言消失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所有民族,都有无尽的记忆与传统因之渐渐被我们忘却。语言就如生物基因一样,储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但却长期被人目作“绝学”。这本书化所谓“绝学”为人人可懂、妙趣横生的故事,引领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另一个更本真的世界。
——历史语言学家 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潘悟云
人人都会说话,所以关于语言文字,人人都喜欢说上两句,可惜即使是专家,也很少能把自己的专门以外的常识说清楚。郑子宁费心搜罗来了各方面“专家的常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靠的谈资。
——汉藏语学者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员 龚勋
当今中国流传着诸多关于古代汉语与汉语方言的说法,比如粤语更接近古代汉语、普通话其实是满语蒙古语的产物并非汉语之类的,言之凿凿,流毒甚广。虽然有人拨乱反正,无奈声音太小,效果不大。郑子宁这本书以轻松的语调清楚揭露了这些说法的错误(基于其上的一系列结论也就不攻自破了),向读者展示了真正的语言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如何引人入胜、激动人心。但凡对语言感兴趣,不管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懂多种语言/方言的老江湖,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伊朗学学者 哈佛大学伊朗学博士 张湛
★内容简介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
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由此,郑子宁用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绝学”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为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存在与感知 豆瓣
作者: 吴新兰 2012 - 6
《存在与感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内容简介: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何认识日本动漫文化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以及未来的走势,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解读,也是事关国家经济文化安全的重要问题。《存在与感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结合了这一热点课题,运用多种形式的文献资料以及大量的调查、访谈等一手资料,把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个案,研究了中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的生存景况、新型文化结构的域化特征、作为新文化主导的青年文化的外化形态、中国社会生活“新景观”与世界他国的可比性、日本动漫在中国影响的负效应、国家在话语权和权利资本争夺战中的策略等问题。
2020年4月16日 想读
时间与永恒 豆瓣
作者: 黄裕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0年4月15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