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如何看待全球化 豆瓣
One World Now
7.7 (7 个评分) 作者: [澳大利亚] 彼得·辛格 译者: 沈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1
本书从一个变化着的世界出发,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进程、国际法与人道主义干涉、对外援助与慈善等几个全球化的核心议题。作者辛格对于每个问题的阐述都试图超越国家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他站在伦理学家的高度,提出了对于全球化关键问题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作者以近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系列专题讲演为基础,认真总结了听众意见,与众多学者进行讨论,并对全书进行多次的补充与修改。本书篇幅虽然不算长,却是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伦理学、政治学著作。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难民革命 豆瓣
Die Flüchtlingsrevolution:Wie die neue Völkerwanderung die ganze Welt verändert (German Edition)
作者: [德] 马克·恩格尔哈特 译者: 孙梦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9 - 9
《难民革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25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跟踪采访报道各式各样离开故土的人们,报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希望、遭遇、救助和不确定感,他们的想法,以及对未来世界的计划。这些难民逃离的国家往往陷于战争、黑帮暴力、经济衰退和气候灾难,他们每个人逃难的原因和遭遇各不相同。《难民革命》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说明:如果难民这一现象将长期地持续下去,世界对此就不能视而不见,因为它将改变很多人的人生,同时引领人们反思现有的秩序,人们应当能有一些革新的想法来适应这种改变。
与人们固有印象中的难民不同,书中记录的难民对未来既有恐惧,也有渴望,他们不仅需要帮助,也是具有改变世界的强大潜力。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浪漫主义革命 豆瓣
The Romantic Revolution
作者: [英] 蒂莫西·C .W. 布莱宁 (Timothy C. W. Blanning) 译者: 袁子奇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2017 - 4
卢梭、歌德、拜伦、贝多芬、李斯特等巨匠领衔的一场文艺狂飙,人类社会、文化、心智走向现代的一次精神洗礼。
一本融汇诗与思的历史书,带你感受文学、音乐、绘画名作背后的时代精神,领会浪漫之真谛。
观察家精选之3。
——————————————————————————————————————————————————————
【内容简介】
《浪漫主义革命》为你带来18、19世纪间的一段别开生面的欧洲历史和艺术史。这是关于“浪漫”的最初的故事。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用理性、科学为人类社会勾画了一幅宏伟蓝图;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样的社会是冰冷的——用科学公式贬低了人的灵魂,用理性和功利压制了人们挥洒个性、表达情感、纵情想象的本性。
于是,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艺术家和活动家汇集到“浪漫主义”的旗帜之下,发起了一场反抗启蒙主义理性和科学精神的文化起义。他们把内心呐喊化作不朽的诗文、画作、音乐、建筑,乃至狂欢庆典和社会风潮,深刻改变了历史和人性的面貌。
思想家卢梭、赫尔德,诗人歌德、华兹华斯、拜伦,音乐家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画家德拉克洛瓦、透纳、戈雅……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心灵,我们常常虽有耳闻却不甚了解。《浪漫主义革命》将带我们认识这些最不负“浪漫主义者”之名的思想、艺术巨匠,见证一次冲击世界的人类情感、创造力的大爆发,并且真正领悟诗歌和爱情之中那种令人神往,而又让人困惑的“浪漫”情怀。
【编辑推荐】
1. 为什么说浪漫主义的艺术和文化革命缔造了现代世界呢?浪漫主义时代是文化、艺术、社会乃至人性走向现代的一段重要历史:歌剧、音乐会、画展真正成了大众的享受;艺术家成了比王公贵族更显赫的人物,拥有领导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潮的巨大能量;人们开始为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奔走呐喊;大众开始尊敬天才、重视想象力的创造力……文化和艺术,此时开始得到我们如今的意义。
2. 如果你有志于阅读拜伦的诗、歌德的《浮士德》、卢梭的《忏悔录》,或者希望了解贝多芬、李斯特、帕格尼尼、瓦格纳的音乐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涵,这本书一定不容错过。本书另附16页全彩插图,配合书中内容展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代表性绘画和建筑。
3. 关于“浪漫”和“浪漫主义”,我们已经听了太多肤浅、庸俗的说法,《浪漫主义革命》将正本清源,讲讲“浪漫”的渊源与真谛。
4. “新思•观察家精选”系列之3。“新思•观察家精选”汇集具有当代回声的历史话题,旨在帮助我们收整见识的碎片,读懂现代世界的由来,反思现代人的生活境况。书的篇幅都在200至300页之间,外形精巧;这些权威作者所讲述的既是各自最擅长的话题,也是同一个大时代的不同投影。希望你通过了解永不止步的时代变迁,增长对未来的远见。
【评论】
“对浪漫主义时代精神的精彩、简要而发人深省的介绍。”
——《星期日泰晤士报》
“蒂莫西•布莱宁非常合适来讲述欧洲舞台上浪漫主义革命的降临。他文字中的热情、广度与权威性,超越了任何的期待。”
——《国家评论》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拯救王子的公主 豆瓣
Waking the World:Classic Tales of Women and the Heroic
作者: (美)艾伦•B.知念 译者: 舒伟 / 丁素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5
《拯救王子的公主——唤醒世界的女性童话故事》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阅读学园推出的作品之一。
本书中的女性童话故事为当代的读者揭示了潜藏在每个女性心灵深处的能量,为读者展示了女性在心理发展中面临的阻碍和挑战。这些童话故事颠覆了经典童话中英雄救美的传统模式,描绘了女性从忍耐到抗争的自我觉醒之历程,鼓励女性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启发读者带着新的眼光去思考当今女性自我发展的方向。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電醒世界的人 豆瓣
作者: Thomas Blass Ph.D. 译者: 黃澤洋 遠流 2006 - 2
《電醒世界的人》專文推薦

〈審訂者序〉

洞悉人性才能不再重蹈覆轍/洪蘭


史坦利˙米爾格蘭是我最欽佩的心理學家,他的服從權威實驗是我放棄法律轉入心理學最主要的原因。我第一次讀到他的實驗是在法學院念大三的時候,我震驚他的實驗直搗黃龍,問了一個心理學最基本的問題:人性究竟是本善還是本惡?一個正常的人為什麼會做出匪夷所思的惡行?他的實驗說明了「邪惡的平凡性」:罪大惡極的納粹頭子艾克曼竟然是一個彬彬有禮、說話溫和的人;區區一個納粹黨竟可以讓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煤氣室。我出生於二次大戰之後,一直對小小一個日本可以席捲比它大幾十倍的中國,中國人甘願做日本走狗、屠殺自己同胞不能了解;曾經有三十個日本兵在山西命令三百個中國人挖好自己的墳墓,然後用刺刀將他們一個個殺掉並推入坑中,中國人為什麼不反抗?三百對三十,勝算機率應該很大,他們為什麼不反抗?這些問題在看到米爾格蘭的研究後終於了解。

在一個充滿威脅的競爭社會中生存,如果加入一個權威主導的社會團體,成為它的一份子對個人是有利的。當納粹黨形成氣候後,臂上綁著黑色納粹臂章會使這個人為所欲為、做出他本來不敢做的事,老百姓只能噤若寒蟬,退避三舍,這會助長納粹黨的氣焰,而使一般人更希望加入這個團體。服從的傾向就是這種社會組織的產物,我們在黑道和幫派中也可以看到,只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演化中的求生存本能,已將這種服從權威傾向內化成人類本性的一部分。米爾格蘭認為人進入一個團體組織時,他必須把自己內在的控制權交給團體的領導人,不然這個組織不能良好運作,一旦這個人接受了這個權威的合法性,他就會接受這個權威對情境的解釋。一個權威的人說某人必須接受懲罰,只要自己是這個權威的代理人,他就會去執行這個權威給他的指令,他不再關心這個行為是否可以接受,他已將判斷和責任都交給了權威者,這是為什麼米爾格蘭的實驗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能將電擊開關一路按到四五○伏特而不手軟。在實驗之前,所有人都以為只有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人會這麼殘忍,完全沒有想到「沉默的共犯」的毀滅性。

米爾格蘭的實驗讓我這個讀法律的人大開眼界,我驚訝一個模糊不可測量的人性,可以用實驗這麼漂亮的顯示出來,也驚訝科學的文章可以寫得這麼行雲流水,完全不生硬艱澀;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實驗心理學家存在的價值,一個實驗可以設計得這麼美妙,在這方面米爾格蘭真是大天才!他深刻了解人性,懂得讓人們自己得出結論是最有力的說服方式,例如他告訴受試者這個實驗一次需要七個人,所以務必準時,不要讓別人等,當受試者到達實驗室時,實驗者請他把外套脫掉,放在那邊的長板凳上,受試者看到長板凳上已有六件外套堆著,心中就知道自己是最後到達的人,他的罪惡感會使他立即進入實驗室的小隔間去做實驗,不會去看其他六個人到底是誰。這個實驗的重點是根本就沒有其他人,那個受試者是唯一真正的受試者,但是他會受到自己眼睛看見六件外套的推論的影響,以為真的有六個同學在其他的小隔間中做跟他一模一樣的實驗。這個實驗的成敗在受試者對別人反應的判斷,米爾格蘭成功的操弄這一點,得到漂亮的結果。

事實上他的實驗都做得乾淨俐落,令人讚嘆。像這種例子不勝枚舉,教人感嘆的是這麼好的一位科學家因為「權威的服從」這個實驗的爭議性,使他一輩子沒有得到他應有的榮耀:因為這個實驗,哈佛大學沒有通過他的升等要求,雖然他當時已是最有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還是未能留在哈佛教書,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美國心理學會也從來沒有給過他任何獎,他申請研究經費一再被拒絕,然而,他卻是二十世紀最卓越的心理學家之一,他的研究過了五十年,仍然在所有心理學的教科書中出現,到今天還沒有任何一個實驗可以取代它。米爾格蘭的鬱鬱不得志可能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ㄧ,他才五十一歲就因心臟病過世;但是他短短的五十年生命卻是異常的精采,他的影響力我們到現在還不停的在生活中看到,例如他說別人的咖啡打翻是笨手笨腳,自己的咖啡打翻是咖啡太燙,這種嚴以責人、寬以待己的現象,我們不是每天在政壇上看到嗎?

他的服從實驗中有一個情境是真正的受試者只負責唸配對字的單子,按電擊開關(懲罰答錯的學習者)的責任是由另一個受試者來執行(其實這是由研究生假扮的假受試者),結果四十位受試者中就有三十七個人(百分之九十三)一路做到最後的四五○伏特。米爾格蘭說,任何一個毀滅性行動都可以透過人事安排去執行,只要決策者與實際殘酷行為保持距離,他們便不覺自己對此殘酷行為有任何責任,因為動手者不是他們。這不就是天災過後政府高官坐在冷氣房中下令封山的版本嗎?他們完全不考慮到山上還有學生需要下山唸書,人民有「行」的權利,山上還有生長了一半的高麗菜尚未採收,封了山菜只好爛在田裡。那ㄧ年許多學生交不出學費,許多家庭被債逼的自殺,冷氣房中一個決策,枉死城中許多燒炭、跳樓的人。

米爾格蘭的研究是每一個念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的人都該讀的書,法律系的人更該讀,因為法官筆下判生死的正是「人」,當然不可不知人性的本質。米爾格蘭透過實驗的方式,將不可言喻的社會運作規範的因果關係清楚呈現出來,一個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人,怎麼可能不讀這本書!我花了很大力氣審訂這本書,修改裡面的文詞,增加它的可讀性,最主要是這本書在現在這個亂世,有暮鼓晨鐘的作用。只有了解人性,二次世界大戰納粹的滅種屠殺才不會再現。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伟大的电影 豆瓣
The Great Movies
8.2 (45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杰·伊伯特 译者: 殷宴 / 周博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5
100幅经典剧照,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剧照资料馆提供,这座资料馆拥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近四百万张剧照收藏。
100部伟大电影的卓绝评论,来自全美最负盛名、最可信赖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他所评述的影片,在他看来真正呈现出电影的伟大。
在过去多年中,罗杰•伊伯特每隔一周都为一部“伟大的电影”撰写评论,给予新鲜而热忱的褒扬。《伟大的电影》一书精选了其中的100篇文章,每一篇都是评论 和鉴赏的提炼,是热爱、分析和历史的糅合,它们让读者以崭新的目光和重燃的热情回味(或者说先睹为快)所评述的影片。伊伯特的影评广泛覆盖各种类型片、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从电影艺术史上至高无上的经典作品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娱乐作品。在文章中,罗杰•伊伯特成功地将学者渊博深刻的电影知识、纯美学的判断力与明白晓畅的鉴赏文字融为一体,再配以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部负责人玛丽•科里斯精选的珍贵剧照,使本书成为所有电影爱好者与观众的珍宝库、无可匹敌的观影指南。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何为良好生活 豆瓣 Goodreads
8.8 (127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4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凯恩与邪神之塔 豆瓣
作者: [美国] 雷克·莱尔顿 译者: 袁异 接力出版社 2012 - 1
“埃及守护神系列”是雷克·莱尔顿继“波西·杰克逊系列”之后的又一全新奇幻巨作。在浪漫希腊天神世界之后,莱尔顿延续他卓越的说故事功力,以全新的主角、人物、神话故事与场景,打造出另一个迷人的埃及奇幻世界!
自从妈妈离奇过世 后,萨蒂和卡特两兄妹分别被外祖父母和研究古埃及的古怪老爸抚养,一年只有两天见面的机会。可就在这重要的日子里,看似平庸的老爸竟然将博物馆炸飞了天,不小心放出了埃及最最邪恶的天神塞特。疯狂的塞特将老爸封入埃及石棺,扬言要将世界毁于一旦。在这危急时刻,一路逃亡的卡特和萨蒂,发现自己体内竟然居住着法力强大的埃及天神,而身边的小猫“松糕”竟摇然转身一变,化为埃及太阳神身边最威猛牛掰的武士。奇怪的巨兽、蝎子女神、鳄鱼之神纷纷……接踵而至,对卡特和萨蒂一路追杀和围捕。唯一的依靠阿莫斯叔叔却又偏偏在这危急时刻玩起了失踪。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非人:漫谈时间 豆瓣
L’ Inhumain. Causeries sur le temps
8.7 (6 个评分) 作者: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译者: 夏小燕 拜德雅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2
- 编辑推荐 -
★ 法国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继《后现代状况》、《异识》后,最重要、讨论幅度最广的学术著作。“非人”、“崇高”等利奥塔最重要的观点,在这本文集中得到了清晰的呈现和阐释。
★ 在人类与机器意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兴趣的今天,众多关于人类在当代世界中的意义的讨论,皆不可避免地会回到利奥塔对“非人”的分析。
★ 崇高一直是批判研究的核心范畴,利奥塔在本书中对康德、黑格尔以及埃德蒙德•伯克的崇高概念的解读,对崇高理论在文学、绘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的分析,是他对美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 本书是利奥塔作品中写作相对明晰的著作,对于那些不熟悉他之前文本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中,《重写现代性》、《崇高与先锋派》等文章亦是人文社科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反复研读的经典文本。
- 内容简介 -
人道主义意义上说的人是否在以窘迫的方式变成非人?×人之“本”是否就在于人身上住着非人?
这里汇集的“漫谈”没有宣言或者专论的功能和价值,如利奥塔所言,它们都是一些应邀写的文章,大多数是针对非专业的读者,其余的则是私下的交流。在书里的一系列广泛讨论中,利奥塔研究了康德、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德里达的哲学,并着眼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如塞尚、德彪西和布列兹——的作品。他还探讨了时间与记忆、崇高与先锋派,以及美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在这些讨论中,他着重思考了现代性、进步与人之间密切但疑窦丛生的联系,以及向后现代性的过渡。利奥塔声称,文学、哲学和艺术的任务就是见证并解释这一艰难的过渡。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咨询的奥秘 豆瓣
The Secrets of Consulting: A Guide to Giving and Getting Advice Successfully
7.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拉尔德·温伯格 译者: 劳佳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温伯格经典著作全新翻译
咨询公司首选培训参考书
在诙谐幽默中领悟与人相处之道
这是一本在全球咨询领域畅销多年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咨询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与人相处之道的书。本书作者通过对自己25年专业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精辟地归纳出了各种规则、定律和原理,其中包括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咨询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为咨询服务定价和拓展市场、如何衡量咨询服务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处理咨询人员与客户的关系等。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想像的共同體 豆瓣 谷歌图书 博客來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8.9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译者: 吳叡人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2010 - 5
民族主義研究的必讀經典
《想像的共同體》自1983年問世以來,不但使學界對民族與民族主義課題的思考角度產生哥白尼式的徹底翻轉,其深刻影響也廣及人文與社會學科的各個領域。除了被譯成三十一種語言出版之外,甚至成為一種近乎教科書的作品,遠遠超乎作者的預料。
安德森從文化內涵的改變與印刷資本主義的興起來探討民族主義的源起,並辨析民族主義在美洲誕生,被歐洲的群眾運動挪用,被帝國政權吸納,再到亞非兩洲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反帝國主義抗爭的數百年過程。
此次中文增訂版收錄了安德森於2006年新添的一章,概略檢視了此書所造成的影響,並探討此書在世界各地的出版與反應情況;另外更收錄了2003年作者兩篇關於臺灣處境的研討會講稿,以及譯者訪談這位學術大師的深情記敘。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新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豆瓣
作者: 林春城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 10
本书收录了韩国各大学的知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所撰写的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现当代文学的起源”,考察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少年话语、近代都市的消费文化,韩中言文一致运动与英美意象主义的关系,以及韩中初期的近代文学史叙述的特征等问题。第二部分是作家作品论,内容涉及从鲁迅到张爱玲、王蒙、金庸、余华等现当代经典作家和作品。第三部分是理论研究,重点探讨了进化话语、现代都市小家庭的形成、东亚话语等,并对二十一世纪初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情况做了总结。全书旨在以旁观者的角度,以全新视角发掘出一条别具一格的通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径路。
2020年4月12日 想读
这才是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9.1 (20 个评分) 作者: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Stanovich) 译者: 窦东徽 / 刘肖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 10
要认识真正的心理学,首先要懂得:
1.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
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
3.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
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
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领域。
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
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
8.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9.大多数时候,知识只能通过对众多实验数据的慢慢积累得到。
也许目前我们自身对于心理学的认识还只是伪科学信念系统的产物,借助本书的科学观念,我们可以去伪存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弄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学习好或读书多的孩子都不擅长交际和体育;
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
孩子会给父母带来幸福;
做多选题时, 即使对所选答案感到不确定, 也千万不要更改最初的答案;
我们只用了 10% 的大脑功能;
早熟者必早衰;
……
如今,各种伪心理学的论调充斥了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的书架,一个经营伪科学信念系统的巨大产业正在兴起,这一信念系统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 总是想让大众相信,无论什么都能纳入心理学的范畴。
翻开本书,让心理学大师教你如何站在批判性思维的角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学,彻底走出伪心理学的误区
2020年4月10日 想读
绝望者日记 豆瓣 谷歌图书
Diary of A Man in Despair
8.4 (22 个评分)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莱克 译者: 符金宇 新华出版社 2015 - 1
本书原本是来自第三帝国内部的一份反纳粹的文件,最初由斯图加特的一家不知名的小出版社于1947年在德国出版发行的。不久之后,这家出版社便停止了商业运作。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了1964年,有一家报社,刊登了一系列名为“被遗忘的书籍”的文章,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1966年出版了纸皮书,还出现了几种不同语言版本。该书的英语版本在1970年出版。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记;作者没有按时间次序写事件,而是包括了作者的思想、反省、故事、回忆。记录开始于1936年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死亡,终止于莱克死前一个月。
2020年4月10日 想读
没有答案:多种可能世界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 4
当代生活是急迫的,许多紧要问题仍无可靠的答案,它首先急迫于思,思的急迫还在于:可能世界,也离不开思的筹划。
在天下体系的整体思路下,赵汀阳先生在本书中颠覆了旧有形而上学的思的方式,他从当代生活发问,反思东西方政治史,充沛地敞开了当代生活的诸种可能,为可能世界创建新的天下体系。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性提示,这是一本具有开启性光照的著作。
2020年4月10日 想读
傳統中國的法與秩序 豆瓣
作者: [日]小川快之 译者: 趙晶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18 - 9
在宋代至清代的地方社會中,存在著「健訟」風潮、「訟師」的出現、分配家產給女兒、「溺女」與「厚嫁」習俗、「育嬰堂」的設立等十分有趣的社会現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本書關注宋代至明代江西的「健訟」風潮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試圖解析傳統中國社會秩序的構造。此外,本書還從不同角度檢討了「溺女」與「厚嫁」習俗、「宋代女子財産權爭論」等,並且整理、介紹了大量與法制史、社會史、社會生活史相關的日文、韓文等成果,有助於理解相關研究。
2020年4月10日 想读
Hello World 豆瓣
作者: 黃照達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1 - 10
《Hello World》是一本非一般的「親子漫畫集」,這裡沒有教小孩如何安靜、守紀律、有禮貌、不說謊、不偏食,也沒有教家長如何以身作則、有耐性、講故事、找學校…… 而是盛載著一對父子的相處時光,以及父親對兒子的寄望與自省。
作者一方面關心兒子的未來,想給他一些忠告,好像珍惜光陰、學會分享、不需與人比較、世界的不完美,以至愛的教育、歎世界…… 另一方面又懷疑自己的價值觀是否該灌輸給兒子?何況在「為你好」的前提下,做父親的也撒過不少謊哩!
《Hello World》是作者繼《Lonely Planet》後的又一力作,雖然主題不同,但其人文的關懷與溫馨的情調依舊,煞是好看。
「故事中的父親,趁兒子仍未懂說話,便仗父權『有佢講無人講』,似為兒子作世界的導遊,進行『等我話你知啦』的生命教育。但背後,父親其實不過是想藉兒子去讓自己重建對世界的認知,修補對現實世界不滿的裂縫。而對猶如白紙一張的小人兒,父親一方面要掩飾自己對世界的失望,一方面又深知無論自己如何美化旅途中的景點,現實終會自己找上門來。與其如此,倒不如主動出擊,嘗試邀請兒子重新設計一個新世界,讓我們一同重新活著。」──黃照達
2020年4月9日 想读
跟誰都能聊不停 豆瓣
どんな人とも会話がとまらず話せる本
作者: 金井英之 译者: 劉姿君 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0 - 6
一本終於讓你開竅的說話書!
從今以後,「不擅言詞」「不懂人情世故」的標籤,將從你身上被撕下!
使用本書,你可以跟任何人愉快的聊上15分鐘,欲罷不能!
◆超實用的33個關鍵字,聊天不怕沒梗!
◆問話、接話的「眉眉角角」,瞬間掌握!
◆5句「讚美的附和」,讓對方越說越起勁
◆了解「留白」是為了創造節奏,便不再害怕沉默
◆牢記「8分飽原則」,對方就會期待與你再見面
初識、異性、長輩、上司、商務、會議、派對……
任何對象、任何場合,即刻派上用場的不冷場聊天術!
「去拜訪客戶時,第一次還好,第二次就不知道要聊什麼了,氣氛很尷尬。」
「同事在一起聊天時,只有我無法融入對話,總是插不上話。」
「就算找到話題聊,場面也熱絡不起來。」
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困擾?其實社會上有非常多人為說話而煩惱,卻是一籌莫展,或是死心放棄。
但是,人生的幸福,不就是由人與人的相遇,以及其後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嗎?因此我們不能欠缺說話的技巧。
本書是為了無法順利與人聊天的你而寫,為了讓你感受到「打開話匣子的那一剎那」和「熱絡的聊天氣氛」,也就是聊天的樂趣所在。
全書以範例具體解說「說話」「聆聽」「發問」「虜獲人心」等技巧,讓對方樂意開口,讓話題順暢延續,場面越聊越熱絡!
你需要的,僅是一份小小的勇氣,踏出最初的第一步。這一小步,將會成為帶來光明未來的一大步,成為你人生光輝燦爛的轉機。
***
接話不NG,暢談15分鐘絕不是問題!
NG狀況1
「大家都說你很貼心呢!」
「沒有啦……」
「你會做事也會照顧人,真叫人尊敬。」
「哪裡……」
「……」
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無法好好回應對方的讚美,這會讓盛讚自己的人找不到話說。
NG狀況2
「今天早上山手線發生事故,誤點將近二十五分鐘,所有人都擠在那裡。」
「二十五分也太誇張了。我今天早上也是搭山手線,其實是誤點十二分鐘才對。」
「……」
日常生活對話是為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像這樣立刻糾正對方的話,有害無益。
這時候只要說「那真是辛苦你了」就好。
NG狀況3
「我十年前和妻子離婚,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努力到今天,所幸孩子們都沒有學壞。」
「這樣啊,那你一定吃了不少苦。」
看似符合常理的反應,卻當場結束了這段對話。若能接續問起:「這樣啊,我完全無法想像,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辛苦呢?」將球丟回給對方,對話就能變得豐富而充實。
而這,只是本書有趣、有用內容的一小部分……一本終於讓你開竅的說話書!
2020年4月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