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不同的音调 豆瓣
In a Different Key: The Story of Autism
8.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唐文 / 凯伦·祖克 译者: 高天放 / 诸葛雯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6
一部描绘自闭症前世今生的社会长卷
◎ 编辑推荐
从美国首例确诊患儿,成为开心环游世界的耄耋老者
从怕戴帽子的小女孩,成为生平被改编为电影的动物学家
从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成为倡导“神经多样性”的社会运动家
每一个自闭症患儿,都蕴藏着超乎想象的可能
从被误解、流放与遗忘,到被探讨、接纳与支持
自闭症走过的,是一段改变全球社会文化的历史
两位资深媒体人广泛调研,深入采访,以翔实史料为基础,精心磨砺五年之作,全方位探寻与记录从“自闭”一词首次出现到如今的百年历史。《不同的音调》讲述了自闭症,却又不仅止于自闭症,它是一面棱镜,让我们一窥过去一个世纪人类社会对人性的认知变迁。自闭症让我们正视不同,从而更懂自己。
◎ 内容简介
1910 年,一名瑞士精神病学家首次使用 “autistic” 来描述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模式。
1942 年,美国自闭症研究之父列昂·肯纳根据 11 名儿童的病情,借用 “autistic” 一词,将这种疾病命名为“情感接触中的自闭性障碍”。
《不同的音调》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发展。这部历史不仅是由学者与先驱的研究构成的,更是无数孩子及其家庭不被理解的痛苦与不折不挠的奋斗写就的。在这里,母亲们摆脱了针对自身的道德指责,家长们努力推动了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医疗界为寻找病因和疗法进行了数不清的尝试,政界与法律界为这些孩子铺平了进入普通课堂的道路。
这也是一部关于失败和进步的历史,展现了在面对未知威胁时人性的黑暗与光明。唐文和祖克以理性的笔触忠实记录下人们走过的弯路与获得的成就,并告诉我们,这段旅途仍在继续。
◎ 获奖
★ 2017 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终选入围作品
★ 2016 年 Goodreads 读者选择奖最佳科技类图书
★《华尔街日报》2016 年十佳非虚构图书
★《华盛顿邮报》2016 年推荐非虚构图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与编辑推荐作品
2020年4月19日 想读
我所了解的国际汉学界 豆瓣
作者: 张仲礼,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 - 3
本书收录了张仲礼老先生曾“公开发表”和“内部印行”中有关国际汉学界的文章,前者如《历史研究》《社会科学》等上的文章,后者如《经济学术资料》内刊上的文章。为保持文本的原来样貌,编者仅对明显的存疑及错误之处作了改正,本书对于了解我国最早展开的国际学术交流情况有一定的帮助,值得出版。
2020年4月19日 想读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 豆瓣
10.0 (9 个评分) 作者: 赵毅衡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3 - 1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
2020年4月19日 想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豆瓣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8.7 (132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森·麦卡勒斯 译者: 陈笑黎 上海三联书店 2005 - 8
《心是孤独的猎手》作者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
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主旨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2020年4月19日 想读
网络与国家 豆瓣
Networks and States:The Clobal Politics of Internet Governance
作者: 弥尔顿·L·穆勒 (Milton L.Mueller) 译者: 周程 / 鲁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 1
首先通过概念分析使读者了解到互联网治理的独特之处以及国家是如何塑造并限制这些独特之处的,接着叙述了全球互联网治理机构的历史演化过程,最后考察了四种驱动互联网治理变革的主要力量,以及互联网用户与著作权和商标拥有者之间的斗争、互联网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的监管与审查、由关键互联网资源的跨国治理引起的公共政策议题与制度困境等。《网络与国家:互联网治理的全球政治学》不仅适合信息与传播学、通信与信息的政治经济学专业领域的人士阅读,也适合关注互联网管理与政策领域的普通读者阅读。
2020年4月19日 想读
正义的中断 豆瓣
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t" Condition
作者: [美] 南茜·弗雷泽 译者: 于海青 2009 - 2
《正义的中断》可说是作者的代表作,是对1989年后西方左翼悲观的“后社会主义状况”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批判性反思。南茜·弗雷泽的批判新颖独特,体现了当代批判理论的最新发展,受到左翼学术界的交口称赞。哈佛大学的康乃尔·韦斯特称:“南茜·弗雷泽是她那代人中最具创造性的社会哲学家和批判理论家之一。”
2020年4月19日 想读
偽證破解家 豆瓣
アリバイ崩し承ります
作者: 大山誠一郎 译者: 警部殿 白象文化 2020 - 4
◎日本推理名家大山誠一郎最新單行本,不論是謎題還是推理過程,皆維持其一貫的嚴謹作風,為熱愛推理的讀者獻上燒腦體驗。
◎2020年2月上映冬季日劇,本格推理旋風持續席捲全世界。
◎本書在日本已改版,繁中版為最新版本,由夜巡者工作室精心譯校,造福華人世界的推理迷。
在細緻布置、反覆打磨的基礎上,由名家大山誠一郎獻給讀者的本格推理界首屈一指的七色絕技。令人喃喃自語、反覆思索、最後拍手喝彩的傑作!
──宇田川拓也(ときわ書房本店)
每一篇的解答中,破解不在場證明的部分都堪稱完美。大山誠一郎特有的推理節奏令人驚嘆。
──三島政幸(?文社ゆめタウン吳店店長)
大山誠一郎自認讀起來最為順暢的一本推理小說!不斷豐富不在場證明的詭計,不斷嘗試改變故事的舞臺以及旨趣,無論是剛剛入門推理的新手,還是熟讀名家著作的核心推理迷,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快樂。
美谷鐘錶店不僅能夠為顧客修理鐘錶,還承接「破解不在場證明」的業務。據店長所說,「可以接受一切與鐘錶相關的請求」。化身為跟蹤犯的前夫的不在場證明、被扔進郵筒的手槍的不在場證明、暴雪山莊的鐘樓殺人相關的不在場證明……鐘錶店主美谷時乃將挑戰這七個由搜查一課的菜鳥刑警所帶來的,令警方也頭痛不已的案件。
你們能夠解開這些案件的謎團嗎?
2020年4月18日 想读
绝对不在场证明 豆瓣 谷歌图书
アリバイ崩し承ります
7.1 (79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山诚一郎 译者: 曹逸冰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5
【编辑推荐】
★破解一切不在场证明诡计,本质是看穿时间的漏洞!
★2019年本格推理BEST10 NO.1
★入选三大推理小说年度榜单:本格推理BEST10、“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
★本格推理大奖得主大山诚一郎继《密室收藏家》之后, 聚焦不在场证明的本格推理杰作!
★《产经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各大权威媒体鼎力推荐!
★不炫学,不啰唆,不落俗套,七个短篇教你一眼看穿不在场证明诡计!
-
【内容简介】
《绝对不在场证明》是本格推理大奖得主大山诚一郎的短篇小说集,包含七个短篇,几乎涵盖了所有不在场证明诡计类型。
有一间古怪的钟表店,不仅售卖钟表,还兼营着一项“代客推翻不在场证明”的业务,一次收费五千日元。
死而复生的被害人、睡梦中的凶杀案、雪地上的三行脚印……凶手利用时间的漏洞,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几乎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束手无策的警察找到了钟表店店主美谷时乃,她的登场能否给扑朔迷离的案情带来一线专机?
-
“主张自己有不在场证明的人都会说‘我几点几分在哪个地方’。也就是说,钟表成了主张的依据……既然如此,那么钟表匠不就应该是最擅长解决不在场证明问题的人吗?” ——本书侦探美谷时乃的信条
2020年4月18日 想读
无知的教师 豆瓣
9.1 (29 个评分) 作者: [法]雅克·朗西埃 译者: 赵子龙 2020 - 1
本书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朗西埃的哲学奠基之作,其中的思想要点,贯穿了他之后所有的研究。而本书写法,像是讲述故事,讲了一名法国教师雅科托的不凡经历。雅科托依据一本传统的小说课本,创设了他的教学法,他从书中的第一句话开始,教给只字不识的人如何阅读。而其中关键,就是教师自身并不授以具体的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教师只用“验证”学生是否学会。所以这套办法,甚至可以授以贫民父亲,让他们教孩子读书识字,解放智力。这不仅促生了一种社会改良的有效办法,更提出了一种平等的哲学。
2020年4月18日 想读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陆军通览(1937-1945) 豆瓣
作者: 胡博 / 王戡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20 - 1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陆军通览(1937-1945)》根据两岸三地的相关档案、报刊、“三亲”史料,以条目的形式介绍1937年至1945年间国民党陆军的高级指挥机构和旅以上野战部队的历史概况,包括各部队的编成、主官、隶属、战历,以及来源和去向,旨在提供一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的速查参考资料。编著者在写作过程中还采访了部分健在的当事人和当事人的亲友。
2020年4月18日 想读
灵魂的骨骼 豆瓣
作者: 张何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8
吉赛尔·策兰-莱特朗奇 ( Gisèle Celan Lestrange,1927—1991) ,法国著名版画家。 本书从吉赛尔与其夫——犹太裔德语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的关系出发,分析两人在诗歌/版画合作中的独特语言,尤其是版画所独有的近文本性特点。
本书包含笔记、访谈、迻译等文本形式,是中文视野里首次介绍、研究法国杰出而独特的版画家吉赛尔·策兰-莱特朗奇的图文专著,也是一份来自时光深处,来自诗人与画家、声音与沉默,文字与造型的多维度之礼。
2020年4月18日 想读
紧闭的门扉 豆瓣 谷歌图书
扉は閉ざされたまま
8.0 (6 个评分) 作者: [日]石持浅海 译者: 陈林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2
中国密室之王——孙沁文友情作序!
怪异君《点到为止》重磅推荐!
2006年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第2名!
注:同年第一名是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
同样的暴风雪山庄,常常被日本读者拿来和《尸人庄》作比较
———————————————————————————
在久违的同学会上,你有想杀的人吗?
倒叙推理之杰作
一本无底可泄的推理小说
动机令人们惊艳
七位校友在高级民宿里举行了一场同学会。
故事一开头,伏见便杀害了学弟新山。
现场的门始终未曾打开。
所有人都以为新山只是吃了感冒药在熟睡。
然而头脑聪明的优佳却产生了怀疑。
冷静的凶手与冷静的侦探进行了一场长达九小时的博弈。
凶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2020年4月18日 想读
九個故事 豆瓣
作者: 沙林傑 译者: 魯宓 桂冠 2004 - 2
美國作家沙林傑,因叛逆的成長小說《麥田捕手》(1951年)享譽世界文壇,之後,仍有新作發表與出版,但已添加東方禪學思想。本書九篇故事是五十年前的作品,儘管各自獨立,卻有一種隱約的聯繫;二次大戰雖然已經結束,但是人性所受到的傷害才開始慢慢顯現。這九篇也可以說是《麥田捕手》的延續,童稚的純真心靈繼續與成年人的虛偽世界展開拉鋸戰,作者認為童稚的純真心靈既是受害者,也是最後的勝利者,為成年人帶來救贖的希望。
2020年4月18日 想读
麥田捕手 豆瓣
作者: 沙林傑(J. D. Salinger) 译者: 施咸榮 麥田 2007
本書為作者唯一一部長篇創作,透過主角霍爾頓漫無目的在外遊走兩天的遭遇,以其特有的眼光、態度與語言,寫實呈現少年的感受、想法與心理。
甫出版便在美國掀起一陣「捕手熱」(Catcher Cult),大眾反應兩極化,使此書既被列為禁書,又被選為教材,更成為無人不讀的小說作品。霍爾頓對這虛偽社會的厭惡與反抗、對成人世界的措手不及、對純真年代快樂時光的懷想……,再再觸動舉世野少年騷亂不安的心靈。
2020年4月18日 想读
爱情笔记 豆瓣 Goodreads
Essays in Love
8.1 (6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 孟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4
这是一部融合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的全记录。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辩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来吧,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读者诸君,来看看作者谈的那场恋爱是怎么回事。
2020年4月17日 想读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豆瓣
9.2 (20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李德明 蒋宗曹 等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 1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描写的是发生在1951年的真人真事。出身显赫的巴亚多·圣·罗曼来到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个小镇,爱上了出身平庸的安赫拉·维卡略。这个在“金钱上游泳”的富翁为新娘买下了镇上最豪华的房子,举行了奢华无度的隆重的婚礼,以为用金钱和无限的权势买到了幸福。然而新婚之夜他却发现新娘不是处女,万分沮丧之下,几个小时之后就把她休回了娘家。姑娘的母亲大为恼火,当即将女儿毒打一顿,而后又叫来姑娘的两个哥哥,逼问是谁破坏了她的贞节。姑娘无奈之下将其归罪于一个叫圣地亚哥·纳赛尔的人,两个哥哥不分青红皂白,拿上杀猪刀凶残地杀害了圣地亚哥·纳赛尔这个无辜者。一桩悲剧发生了。 小说通过一个小题材,辛辣地嘲讽了权贵,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愚昧无知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封建观念、封建迷信和仇杀行为,从一个侧面较为深刻地揭示了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 《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被贪财的黑心祖母逼良为娼的故事。作品情节生动感人,催人泪下,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序言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纯真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

这部被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称之为自己最好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无辜的年轻人,在镇上大部分人知情而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残酷杀害的真实故事。作家把一系列几乎无法用数字计算的大大小小的巧合事件和众多人物有机地连在一起,以惊人的想像力和创作才华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升华为一幕触目惊心的悲剧
2020年4月17日 想读
什么是民粹主义? 豆瓣 Goodreads
What is Populism?
7.9 (57 个评分) 作者: [德]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 译者: 钱静远 译林出版社 2020 - 5
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但人民去了哪里?——贝尔托·布莱希特
★★民粹主义诊断之作:仇视精英、反对多元、垄断人民★★
☆紧扣国际政治新趋势,教你看懂现代社会的民粹危机☆
☆民粹主义不仅事关政治,更事关人性的弱点☆
☆普林斯顿教授精到解读,国内知名政治学者刘擎作序推荐☆
“米 勒这本小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 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刘擎
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见证了玛丽娜•勒庞等民粹主义者的崛起。他们宣扬自己代表真正的普罗大众,借助“平民政治”和“沉默的大多数”等口号,对精英包揽的政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它真的是对民主的纠错和补充吗?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2020年4月17日 想读
千夫所指 豆瓣
So You've Been Publicly Shamed
6.5 (11 个评分) 作者: 乔恩·罗森 译者: 王岑卉 九州出版社 2016 - 10
编辑推荐:
《乌合之众》是为了跪舔权贵?《普通心理学》实验存在重大漏洞?《引爆点》的理论都是瞎掰的?社交网络时代《1984》预言的“老大哥”是否已经变成事实?
《纽约时报》年度十佳书
《GQ》杂志年度十佳书
《卫报》年度十佳书
《泰晤士报》年度十佳书
《经济学人》年度重推!
黑天鹅年度重点图书!
《乌合之众》是为了迎合权贵?《普通心理学》实验存在重大漏洞?《引爆点》的理论都是瞎掰的?社交网络时代《1984》预言的“老大哥”是否已经变成事实?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乔恩罗森在一系列杰出的研究之后写出了这本惊世骇俗的书——关于世界上最被低估的力量:羞耻。
在过去的三 年时间里,乔恩周游世界拜访了众多起羞辱和人肉世界的受害者。这些被羞辱着其实本质上和我们类似,只不过因为在公众场合或者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错误的言论就招致了毁灭性的羞辱和人肉。公众的羞辱如同一阵飓风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还波及了他们的生活半径的其他人,他们被羞辱,嘲笑,妖魔化,他们无力申辩。
这场羞辱的复兴运动正席卷我们的土地,正义被大众化,沉默的大多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但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运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我们自行定义正义的边境,我们无情的寻找他们的缺点,羞耻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控制的方式。
2020年4月1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