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豆瓣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8.2 (65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朗西斯·福山 译者: 陈高华 译 / 孟凡礼 校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4)——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刘瑜专文导读“重读福山之一:历史的漫长终结”。
随着“冷战”结束,狂乱的二十世纪终于趔趔趄趄走到终点,福山重提过去几个世纪来伟大哲学家提出的问题:人类历史是有方向的吗?如果是有方向的,它将通向什么样的终点?相对于“历史的终结”,我们正处身在哪儿?
在本书中,福山提出,有两大力量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逻辑,一个是黑格尔—科耶夫所谓的“寻求承认的斗争”:前者驱使人类通过合理的经济过程满足无限扩张的欲望,后者则驱使人类寻求平等的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股力量最终导致各种专制暴政倒台,推动文化各不相同的社会建立起奉行开放市场的自由民主国家。紧随而来的问题是,在“历史的终结处”,政治经济的自由平等,是否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社会,让生活在其内的人得到“完全的满足”,抑或,“最后的人”被剥夺了征服欲的出口,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冒险一试,让历史重返混乱与流血状态?
福山对这些终极问题的当代思考,既是引人入胜的历史哲学教育,又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命运这些最深刻问题的发人深思的探寻。
2020年3月3日 想读
空间的诗学 豆瓣
La Poétique de l'Espace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加斯东·巴什拉 译者: 张逸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7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2020年3月3日 想读
羊脂球 豆瓣
Boule de Suif
8.8 (16 个评分) 作者: (法)莫泊桑 译者: 郝运 / 王振孙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羊脂球》内容简介: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战争的洪流播弄着众生的命运,巴黎的浮华喧嚣着世人的疯狂。妓女未必低贱,她纯洁的心灵能比过晶莹剔透的钻石;钻石的光芒却会蒙蔽住少妇的双眼,分辨不出真与假。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以精炼的文笔谱写了一组法兰西生活组曲。《羊脂球》精选的49篇佳作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项链》、《我的于勒叔叔》,也少不了大师的成名作《羊脂球》,从不同的角度还原出法国当时社会的众生相。
2020年3月2日 想读
全科医学(第5版) 豆瓣
Murtagh’s General Practice,5e
作者: [澳] 约翰·莫塔 / John Murtagh 译者: 张泽灵 / 刘先霞 后浪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 - 10
提高全科医生综合素质
丰富全科知识与技能
◎ 编辑推荐
★ 全科医学领域内极负盛名的经典之作
★ 作者约翰·莫塔(John Murtagh)是享誉世界的全科医生和医学教育家
★ 有机融合了专科诊疗和全科医学理念
★ 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全科医生临床工作中的所见和困境
★ 突出介绍了疾病的快速诊断方法
★ 语言精炼,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 人性化设计,不同颜色的书页切口区分各部分内容,便于查找和阅读
全科医生是大众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队伍日益壮大,至 2018 年底,我国全科医生数量已达 30.9 万人,到 2030 年目标为 70 万人。目前国内尚缺少全方位反映全科医学发展、指导全科医生日常工作的专科教材和专著。澳大利亚著名全科医生约翰·莫塔 (John Murtagh),根据长期从事全科医学的临床工作经验,编撰了《全科医学》这部专著,并随该学科和相关专科的不断发展,先后进行多次修订再版。《全科医学》广受读者和医学界欢迎,被誉为澳大利亚的“全科医学圣经”。本书为第 5 版的中文版。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科医学领域内极负盛名的经典之作,由澳大利亚著名全科医生约翰·莫塔(John Murtagh)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编写而成。全面介绍了全科医学基础、全科医学诊断视角、全科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常见疾病,将专科诊疗和全科医学的理念有机融合,从社区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全科医学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强调对疾病的快速诊断,并涵盖了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
第 5 版新增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难民的健康等章节,并拓展了旅游医学、热带医学、围绝经期和骨质疏松症等内容。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必备佳作,亦可作为全科医学培训教材和家庭常备用书。
2020年3月2日 想读
Fishman肺部疾病(第5版)(英文版) 豆瓣
Fishman’s Pulmonary Diseases and Disorders, 5 Ddition
作者: (美)Michael A.Grippi 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7 - 3
呼吸医学中的翘楚之作、上下两册
全面、详细、系统 、实用
………………
※编辑推荐※
☆经典著作 :《Fishman肺部疾病》于1980年首次出版,整合了呼吸疾病、重症医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是呼吸医学及相关基础和应用科学的奠基之作。
☆内容翔实 :本书阐述了正常和疾病状态下 肺功能及其改变,并全面、详细介绍了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包括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疾病、肺血管病、睡眠呼吸障碍、肺部肿瘤、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等。全书共500万余字,2000余幅图,60个视频,18000条参考文献。
☆全面更新 :本书第5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以反映其在过去几年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肺部分子医学的发展、干细胞和呼吸系统疾病、肺疾病遗传学与精准医疗、肺移植技术的进展、呼吸系统免疫学和免疫抑制的发展、肺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昼夜节律和睡眠生物学、肺部影像学包括功能显像的快速发展、现代介入支气管镜技术。 同时涵盖了危重症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监护室中躁动和谵妄的管理、“慢性危重病”的新定义等。
………………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呼吸系统生物学、细胞学及分子机制、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肺功能及相应的改变,并全面、详细介绍了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包括阻塞性肺疾病和限制性肺疾病、肺血管病、睡眠呼吸障碍、肺部肿瘤、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等。
本书第5版分为上下两册,对肺病医学的发展、干细胞和呼吸系统疾病、肺疾病遗传学与精准医疗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全书共500万余字,2000余幅图,60个视频,18000条参考文献。
本书是呼吸科临床医生、实习生、肺部疾病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020年3月2日 想读
现代内科学(第56版)(英文版) 豆瓣
Current Medical Diagnosis & Treatment 2017, 56th Edition
作者: (美)Maxine A. Papadakis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7 - 3
美国最经典、最权威、最前沿的内科学教材
………………
※编辑推荐※
☆唯一能逐年更新HIV/AIDS和新出现的病毒性疾病的著作。
☆强调以临床诊断和患者管理实践为主线,贯穿内科学的各领域。
☆全面详述了内科和其他初级保健的关系,如妇产科、皮肤科、神经病学、眼科、老年医学和姑息治疗。
☆特有的疾病预防信息,药物治疗表包括药物的商品名称索引和最新的价格,以及有用的诊断和治疗计算法。
☆全面更新了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心血管预防方法等方面的信息;更新了PMID号码,以便快速查阅。
☆多幅彩图,展现了诊断和治疗艰难梭菌感谢、酒精中毒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
※内容简介※
《现代内科学(第56版)》是美国最经典的内科教材。介绍了内科学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全书共41部分,第1-5部分是基础内容,介绍了疾病的预防与健康促进、常见症状、术前评估和估息治疗等内容;第6-41部分按系统介绍了临床常见的1000多种疾病,详细介绍了每种疾病的定义与发病机制、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并发症、鉴别诊断和治疗。
全书以临床诊断和患者管理为主线,贯穿内科学的各领域。第56版在HIV/AIDS和新出现的病毒性疾病、PMID号码、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心血管病预防方法的建议等方面做了重点修订和更新。
本书适合临床医生、全科医生、实习医生、医学生使用。
2020年3月2日 想读
哈里森呼吸系统疾病与危重症医学(第3版·英文版) 豆瓣
Harrison’s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作者: Joseph Loscalzo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
最经典、最权威、最前沿的呼吸系统疾病与危重症医学参考书
◎ 编辑推荐
☆ 涵盖了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疾病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 用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思维方式解释病理生理
☆ 高水平学术审核,使本书保持专业领先水平
☆ 附录提供了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数据
◎ 内容简介
全书45章由70多位著名专家共同完成,涵盖了呼吸系统和危重症医学的重要内容,如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疾病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等,是以呼吸系统疾病与危重症医学为主题的专业书。本书以简洁、全彩为特色,提供本领域全新的具有科学严谨性和权威性的知识,非常适合教师、门诊和住院医师使用,也是医学生认证考试的必备书。
2020年3月2日 想读
哈里森感染性疾病(第3版·英文版) 豆瓣
Harrison’s Infectious Diseases
作者: Anthony S. Fauci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
最经典、最权威、最前沿的感染性疾病参考书
◎ 编辑推荐
☆ 以感染性疾病为重要课题,介绍了器官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朊病毒病、真菌感染和原虫感染等内容
☆ 阐述了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因素
☆ 用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思维方式解释病理生理
☆ 更新了Zika病毒致病原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的内容
☆ 关于HIV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的章节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
☆ 多幅影像图使临床评估更有价值
☆ 高水平学术审核,使本书保持专业领先水平
☆ 附录提供了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数据
◎ 内容简介
全书共137章,由190多位知名作者共同完成,是以感染性疾病为主题的专业书,包括器官系统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朊病毒病、真菌感染和原虫感染等内容,阐述了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因素。本书以简洁、全彩为特色,提供本领域较新的具有科学严谨性和权威性的知识,非常适合教师、诊所和病房医生使用,也是医学生认证考试的必备书。
2020年3月2日 想读
有人说过集权主义吗? 豆瓣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宋文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4
本书并不是要系统地阐述集权主义的历史,而是试图追寻这一普遍概念中某一具体内容到另一具体内容的辩证运动,即由黑格尔所说的“具体普遍性”构成的运动。集权主义作为一个意识形态化的概念,有着精确的战略功能。齐泽克展示了该词在历史上的使用语境,以维特根斯坦的方式呈现了这一关键词“家族相似”的网络特征。他认为关于集权主义的流行共识中,总是由下面四件事情之一界定的:最终的大屠杀、恶魔般的邪恶、古拉格、新近伦理宗教方面争取多元文化主义宽容的运动。解构主义者认为集权主义是思想的本体论终结或对于不能复归的人类存在鸿沟的拒绝。齐泽克倾向于认为,真正的邪恶既存在于集权主义的组成部分,更存在于自由民主主义对于集权主义的指派权力自身。齐泽克指出:集权主义从发端伊始至今一直是一种权宜之计。
2020年3月2日 想读
暴力 豆瓣
Violence: Six Sideways Reflections
8.9 (16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 Slavoj Žižek 译者: 唐健 / 张嘉荣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 11
我们所能眼见的物理暴力往往是某种系统暴力的产物。这种系统暴力维持着我们身处其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为此,人们看待暴力的方式本身就是被系统所塑造的。齐泽克诊断了人们认知并扭曲暴力现象的各种形式,试图颠覆自由资本主义-基督教意识形态主宰的那种认识暴力的图像,并以“神的暴力”超越主观暴力和系统暴力的合谋。齐泽克以一部小说的故事和一句带有智者风格的话结束了他对暴力的反思:在某个民主国家的选举中,70%的投票是弃权票;重新投票后更糟,有80%的票弃权。政府认定有反政府的阴谋,因此开始秘密逮捕和审讯,却一无所获。这导致政府将应对手段不断升级,直至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炮制阴谋……最终政府自己制造出恐怖分子。然而,首都却一直继续近乎正常地运作,民众以无法理解的和谐和非暴力的抵抗阻挡了政府每一波攻击。因此,“有时,什么都不做就是最暴力的行动。”
2020年3月2日 想读
真实眼泪之可怖 豆瓣
The Fright of Real Tears: Krzystof Kieslowski between Theory and Post-Theory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穆青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8 - 3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以真实眼泪之可怖为始、以虚构眼泪之涌流为终,这样的说法就是非常恰当的了。这些眼泪不是打破保护墙的情不自禁的眼泪,不是个人情感自发性的表现,而是戏剧化的、表演性的眼泪,是重新获得距离的“罐头眼泪”(就像电视演播现场的罐头笑声),或用古罗马诗人的说法,这是“众生皆罪,万物堪怜”(lacrimae rerum),眼泪是公开流给大他者看的,此时我们已不再关心(甚至憎恨)我们正在哀悼的逝者。重新获得的距离关乎陈述和声明之间的裂缝:眼泪是声明,暗含着对立的陈述立场即快乐。"
——齐泽克
为了使电影思想尽快回归智性主流,英国电影协会邀请齐泽克在国家影剧院发表系列讲座,于此汇集成本书。齐泽克的所有著作都雄心勃勃,本书可以看作他通过强化理论雄心来更新电影研究的典范。他运用马克思、弗洛伊德和拉康理论对基耶斯诺夫斯基的电影进行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解读与互证。
像他所有的著作一样,《真实眼泪之可怖》结合了争议和严谨、机智和洞察。它使我们明白,缺乏理论洞见的所谓基础电影分析是不存在的——反之,理论也必须经由对电影的真实热爱,一次次地复活重生。
2020年3月2日 想读
延迟的否定 豆瓣
Tarrying with the Negative: Kant, Hegel, and the Critique of Ideology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夏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0
《延迟的否定》中文版译后记(待出)
终于将《延迟的否定》彻底的交稿了,深舒一口气的时候,心里多少又有些惶恐。翻译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做好了,大家不过是说原著者的思想深刻,文笔出众,最多不过将译者视为一种中介而已。一旦翻译不好,错误却都在译者身上。总是会说,经是好的,可惜被念歪了。虽然《延迟的否定》已经是我的第三本翻译了,并且最早的那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还获得了相当的好评,但如今将这部沉甸甸的书交出去的时候仍然不能安心。译后记是前几日写得,今天早起突然想给自己留给纪念,于是贴在博客上,算作在无声岁月中留下的一道淡淡的痕迹。
出版于1993年的《延迟的否定》,系统地阐发了齐泽克对于康德、黑格尔哲学的拉康化解读。这部书被齐泽克的好友巴特勒称之为“恢弘巨制”,并判定为齐泽克众多著作中“迄今为止最丰富的对黑格尔的理解”[1]。也正因如此,这部书极为晦涩难懂,因为齐泽克着意将同样晦涩难懂的拉康思想加入到康德、黑格尔的思想当中,使得原本已经异常沉重的德国古典哲学百上加斤。但这部书却实在是理解齐泽克思想不能跨越的一个门槛。不管是在其早期成名作《意识形态崇高客体》中,还是在其后各色关涉哲学、大众文化以及政治理论的相关著作中,齐泽克的“黑格尔主义”始终作为某种理论的底色侵染在他所有的著作当中,但齐泽克对黑格尔的解读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在纯粹理论层面上是如何被推演出来的?这一解读究竟对于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批判具有着怎样的理论基础性意义?这些问题只在《延迟的否定》中被齐泽克较为系统而理论的阐发出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延迟的否定》是齐泽克思想奠基性的著作。它为齐泽克构建其理论大厦提供了砖瓦,它是齐泽克理论之树的根。
2007年6月,齐泽克造访南京大学,参加了拉康哲学思想的一个研讨会。我也有幸得以与齐泽克第一次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之前对于齐泽克的拜物教思想略有研究,但由于时间所限,当时较为熟悉的也仅仅是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崇高客体》。而那个时候江苏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了一套齐泽克文集,涵盖了他近年来多部重要的哲学与政治理论著作。但在与齐泽克的交流当中,他谈到,就他个人的观点来看,到目前为止,他最为重要的理论著作却是这本《延迟的否定》。正是这次交流促成了我翻译这部著作的意愿。翻译刚刚结束之际,在与出版社沟通过程中,又闻齐泽克新近刚刚完成了一部近一千页的著作,其核心的内容仍然是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阐发,这让我不得不再次强调这部已经翻译完成的著作的重要性。齐泽克是一个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反反复复说着同一件事情的思想家。在其繁杂而曲折的表达当中,很多思想的本质却是不变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可能从他多样化的理论视角,色彩斑斓的理论兴奋点中理解他所贡献的仅属于他个人的理论思想。
整部书的翻译历时近5年的时间,并非出于本人的懈怠,只是在此期间我有了一年远赴法国索邦巴黎第一大学访学的机会。在仅仅能够携带的30公斤行李当中,除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我随身携带的就是这部《延迟的否定》,它陪伴我远渡重洋,在那里度过了痛并快乐着的一年时光。在齐泽克的理论形成过程,法国当代哲学的熏陶是显而易见的,他师从拉康的女婿和知识继承人雅克-阿兰·米勒,进入精神分析的视域。因此无论是他对精神分析的运用和解读,还是对黑格尔思想的研究都带有着浓重的当代法国哲学的色彩。所以虽然按照国籍的划分,齐泽克应该隶属于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但齐泽克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与他志同道合之人却总是聚集在法国,他与阿兰·巴迪欧,朱迪斯·巴特勒等人的对话始终是法国思想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法国书店的排行榜中,位居畅销书前列的除了巴迪欧的,就是齐泽克的,或者是两者合著的书,二者目前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于是在这一年中,我沉迷于索邦大学的图书馆,参加那里每周都会举行的拉康哲学研习班以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习班,这些对于理解齐泽克的理论来说都是颇有裨益的。当然不能忽略的,还有我在法期间对于巴黎的博物馆所进行的地毯式的搜索和参观。特别是在巴黎当代博物馆中所看到的超现实主义的诸多画作,让我对齐泽克著作中常常谈论的诸如雷内·玛格利特(René Magritte)等人的画作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
翻译齐泽克这部著作是一个极为痛苦的经历,因为他广博的理论视域让人总有目不暇接的感觉。我左右招架,仍感力不从心,常常为了一部电影,一部歌剧,一张画作、一个政治事件,一个南斯拉夫的典故和笑话的准确译名以及相关内容费尽心力。但即便如此,我仍然充满着担忧,因为如果真正能够准确而毫无疏漏的将该著作翻译完成实在需要太多的理论背景:德国古典哲学、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大众文化的最新动态、古典音乐与歌剧的历史,以及当代绘画都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个人涵养所限,担忧之余,也只好找来学界在齐泽克领域中颇有些研究的前辈与同仁,共同帮助我作为最后的修订。中央编译局的孔明安研究员带领他的读书班曾经逐句的对照英文阅读过译稿前几章,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南开大学的莫雷老师也在百忙中为我的译稿提出了修订的建议,让我的修订多了一份保障。我虽参考了诸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但仍然担心在修订过程中挂一漏万。希望我没有辜负这部书所承载的理论厚重。当然希望也终究是希望,究竟如何,只能留待时间的检验。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南京大学的 张一兵教授。当初在我与齐泽克的交流中得知这部书的重要性,随即向张老师表达我试图将其翻译成中文的愿望,当时也仅仅是在会议间歇时的偶然一句,但不久就收到了张老师所寄来的该原版书,并被告知已经购买了版权。就此我才获得了这个学习和研究齐泽克思想的难得契机。虽然译稿最终完成被我“延迟”了两年,希望没有辜负张一兵教授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1] 巴特勒:《齐泽克宝典》,胡大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页。
2020年3月2日 想读
难以摆脱的幻象缠绕 豆瓣
作者: 刘世衡 2011 - 8
《难以摆脱的幻象缠绕: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内容简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兴盛。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是“后意识形态”的流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打破了这种“后意识形态”的幻觉。他通过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现象的分析和批判,特别是对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析,揭示出犬儒主义意识形态流行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即使在意识的层面上知晓了他们正在受意识形态的控制,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在日常行为的层面上就能摆脱意识形态的操纵。可见,意识形态最为有效的控制就是使人们在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感觉不到任何差距,一切日常的生活与行为照常进行。
2020年3月2日 想读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豆瓣
作者: 韩振江 2009 - 11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内容简介:斯拉沃热·齐泽克是当代著名的拉康派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他以晚期拉康精神分析学思想为基础,对话马克思主义及当代左翼思想,重新阐发了意识形态理论齐泽克以拉康”“欲望图表”为框架,依次阐释“能指”、“认同”、“幻象”、“快感”和“驱力”五个核心范畴,全面地展现其理论体系他认为,作为符号界的意识形态是多层次的:通过认同颖制主体的话语层,遮蔽社会对抗的幻象层,欲望经济学的快感层,标举意识形态秩序解构的驱力层。
《科学与人文研究丛书》,是一套跨越科学与人文两个研究领域的综合性丛书,具有基础性、交叉性、哲理性、现实性、综合性的特点,内容主要涵盖科学与人文综合研究的诸多方面。举凡涉及科学、人文及其关系的内容,均收入这套丛书,以期实现"文理渗透、中西融汇",促进我国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发展。
2020年3月2日 想读
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 豆瓣
作者: 万书辉 2007 - 9
万书辉先生的专著《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是他在最近几年里潜心研究齐泽克的力作。这是目前中国大陆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齐泽克学术思想的专著。可以肯定的是,这部专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开创性,还在于它在大量占有英文文献资料和汉语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一个独特而有效的研究齐泽克的切入点: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他试图从一个中国学术界、乃至西方学术界尚未有太多关注的角度,去对极为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齐泽克的学术思想进行汉语语境中的解读。
2020年3月2日 想读 以解构主义互文性概念为切入点,以理论主题,文化阐释和书写方法三个方面说明齐泽克的互文性
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 豆瓣
作者: 程美寶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8 - 3
近代“地域文化”話語的建立,是國家觀念從“天下”轉移到“國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近代讀書人在國家意識和地方關懷的二重奏中,不斷調校音調,加入自己的聲音,建立起國家與地方的辯證統一關係,令地域文化認同成為近代國家觀念的一種表達。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所引文獻豐富且生動有趣,有精英的也有民間的,有經典的也有俚俗的,如方志、族譜、小說、粵劇、鄉土教科書等等。讀者可以輕鬆地循著作者的論述,明晰在“地域文化”敘述框架下,“廣東文化”於晚清至民國年間形成的歷史過程。
2020年3月2日 想读
僧侣与哲学家 豆瓣 谷歌图书
Le Moine et le Philosophe
8.5 (15 个评分) 作者: 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 马修•理查德 译者: 赖声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其它标题: 僧侣与哲学家
◎藏传僧侣与法国哲学家,父子在喜玛拉雅山中关于佛教、哲学、生命意义及宇宙万物的心灵对谈
◎赖声川经典全译本,首度向大陆读者呈现
◎法国畅销30万册,台湾好评畅销再版40刷
“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触。”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导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时候,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跟随藏传佛教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20年后,1996年5月,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个叫哈提班的宁静地方,与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僧侣的马修·理查德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这是一对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碰撞。
“当现代的科学遇上古老的佛法,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当望子成龙的父亲遇上亟思解脱的儿子,必然迸发最上乘的智慧,这就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郑振煌(佛教学者,《西藏生死书》译者)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赖声川
2020年3月2日 想读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 豆瓣
7.8 (1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乙一 译者: 王华懋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 - 6
那年夏天,我九岁,然后,我死了。幼小的凶手惊恐地、沉着地奔忙于藏匿 我的尸体在与死亡的游戏中,孩子们究竟是更加狡黠,还是更加天真?
2020年3月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