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文明是副产品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郑也夫 译者: 2015年10月第1版 2016年1月第4次印刷 中信出版社 2016 - 1
作者用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从◆外婚制◆农业◆文字◆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些人类早期的最伟大发明,来思考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副产品”造就的,不是有直接用途的那些东西造就的。事实上,人类文化宝库里的大多数东西,没有实际用处。 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要比有直接实际用处的东西的知识含量大得多。无用之学最后才有大用处。
易中天
郑也夫先生是我一向敬重的学者,因为他从不人云亦云,总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因此,尽管我已经不再推荐他人作品,也尽管并不完全认同郑先生的结论,仍然郑重建议诸位阅读本书。我相信,这部力作将开拓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的观念,甚至改变我们的某些思维方式,诸君一定会受益良多。
梁治平
也夫教授的研究,有许多涉及人类生活的基,如信任,如人类行为的“基因”。这一次,他带给读者的是对文明起源的思考:婚姻制度、农业、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而且,像以往一样,他在我们习焉不察的地方提出问题,独具识见,富于想象,而辅之以细致的考辨和大胆的推论,在满足读者知识欲的同时,给我们以智力上的刺激。
陈嘉映
“文明是副产品”是个大论题,其中包含着一个深刻而重要的思想。也夫通过婚姻制度、农业起源、文字起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来论证这个论题,这些研究既立足于扎实的学问,又处处兴发独到的见解。一向以来,我读也夫,既长了学问,又启发了思想。这本新书,虽然还只读了一部分,已感到收获格外丰厚。
2018年7月7日 想读
山本 豆瓣
作者: 贾平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4
小说以秦岭深处一个名为涡镇的小镇为起始,讲述了杨家棺材铺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胭脂风水宝地,被不知情的公公赠与井宗秀葬父后竟使涡镇的世道完全改变,从而引发了一幕幕激烈动荡的战争,逛山、刀客、土匪,游击队等多股势力一时间风起云涌,割据各方不断厮杀,同时井家兄弟之间的特殊关系与阮家族群的刻骨仇恨也在特定的时期与地点中变化升级。 除此之外,作者更是对秦岭一代的草木鸟兽有着详尽的描述,篇幅之多足以称得上一部秦岭地方志。
2018年7月5日 想读
罗曼诺夫皇朝 豆瓣
The Romanovs:1613-1918
8.0 (10 个评分) 作者: 西蒙·蒙蒂菲奥里 译者: 陆大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1
★ 蒙蒂菲奥里继《耶路撒冷三千年》之后又一力作
★《泰晤士报》《标准晚报》《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每日电讯报》年度历史类好书
【内容简介】
一个关于二十位沙皇与女皇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有的是天才,有的是疯子,但他们全都受到神圣独裁统治和帝国野心的激励。
一部关于胜利与悲剧、爱情与死亡的引 人入胜之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权力的研究,也是对那个至今仍影响着俄罗斯的帝国的生动描绘。
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皇朝是近代最成功的皇朝,统治了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一个家族如何将一个惨遭战火蹂躏的公国变成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他们又如何丧失了这个帝国?本书讲述的就是罗曼诺夫皇朝在1613年至1918年这300多年间的历史。畅销书《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在这部最新著作中,利用大量新开放的档案,尤其是书信,扣人心弦地向读者讲述了这个拥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又残暴无情的王朝的兴衰。
【媒体评价】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的《罗曼诺夫皇朝》是一部规模极其宏大的史诗。……故事包括阴谋、政变、暗杀、酷刑、刺刑、轮刑、致命的鞭笞、荒淫、纵酒、庸医、皇位觊觎者、通过残酷的农奴制获得的巨额财富,以及,不足为奇地,镇压与反叛的恶性循环。与之相比,《权力的游戏》简直就是乡村牧师的茶话会。……读了蒙蒂菲奥里的绝妙叙述,让人觉得,在沙皇的灾难性领导下,俄国君主制的灭亡是个必然。
——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金融时报》
这本五彩斑斓且活力充沛的书……结构很简单,是涵盖三百多年的按照时间顺序的叙述史。蒙蒂菲奥里从这段漫长历史里专业地选取了最佳部分(最惊世骇俗、最怪异荒唐、最具有戏剧性),并将之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蒙蒂菲奥里的故事横亘时空,从成吉思汗到戈尔巴乔夫,但他的文字不会因为博学而让读者望而却步……他具有极强的天赋,擅长活泼地描写人物和讲述故事。
——露西•休斯-哈勒特(Lucy Hughes-Hallett),《新政治家》
引人入胜……罗曼诺夫家族的故事,已经被讲过很多次了,但此前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把文学性、精彩的叙述、严肃的研究和心理学洞见结合起来。《罗曼诺夫皇朝》结合了所有这些方面,从战争和外交到体制建设和宫廷阴谋,但这主要是一部传记,让二十位俄国君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蒙蒂菲奥里精妙而高明地描写了宫廷生活的性质、权力的运作和不同角色之间风云变幻的关系。
——道格拉斯•史密斯(Douglas Smith),《文学评论》
本书精彩纷呈,最后三分之一的内容,从20世纪初到革命的大动荡,特别令人眼花缭乱。……正如小说家将对话熔炼在一起,蒙蒂菲奥里用回忆录中的精妙引言来描写末代沙皇每一个女儿的诞生。在皇朝灭亡的宏伟诗篇中,蒙蒂菲奥里入木三分地讲述了拉斯普京的阴谋诡计和他的遇害,以及1918年罗曼诺夫家族十八位成员被杀害的经过,读之震撼人心。……感谢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的才华,今后罗曼诺夫皇朝的统治将会显得更加令人难以置信和更加让人魂牵梦萦。
——斯蒂芬•科特金(Stephen Kotkin),《华尔街日报》
2018年7月5日 想读
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 豆瓣
Ideas: A History from Fire to Freud
8.2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彼得·沃森 译者: 胡翠娥 译林出版社 2018 - 1
★一部拒绝“简化”的思想史,一己之力写尽人类智力全貌。
★上至直立行走和火的使用,下至粒子物理和精神分析。
★突破朝代更迭的撰史常规,思想才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泰晤士文学增刊》年度图书。
Q1:诸子百家和古希腊圣贤为何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
Q2:黑暗的中世纪后,欧 洲如何实现了对 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赶超?
Q3:你知道自己如何思考,但你知道人类经过了多少阶段,才能这样思考吗?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煌煌百万言、面向普通读者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纵览自人类直立行走与取火直至20世纪初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远古智人本是非洲一种毫不起眼的灵长类动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令他们扩散至整个地球,甚至踏上探索外太空的征程?又是什么样的发展使他们反思人类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进而采取一种有良知的生活方式?沃森以发人深省的笔法讲述人类何以成为今日的人类,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理解自身。
这是一部依思想撰写的通史,历史不再是王朝更迭和成王败寇,而是那些为了推进人类理解世界、理解自己而做出贡献的重要思想和思潮。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趣味盎然的书,能够激发那些勇于探索心灵的人,去寻求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历史。
——《泰晤士报》
本书全面涵盖了人类智识的种种发展,这样一本卷帙浩繁的书,原本很容易让读者迷失其中,但沃森以其强大的叙述能力,将全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点亮了其中的知识信息,一本历史杰作诞生了。
——约翰•格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思想史教授
这是一部鸿篇巨制……思想的历史值得这样大书特书。
——费利佩•费尔南德斯-阿梅斯托,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官》主编
本书对“思想”的定义,可谓开历史之先河,将直立行走、取火等思想产生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纳入其中,极大地完善了思想的谱系……书中提出了许多前人未曾设想的问题,它给出的答案也必将激发所有读者。
——诺埃尔•马尔科姆爵士,历史学家
2018年7月5日 想读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 豆瓣
Adventures in the Human Spirit, 7th Edition
作者: [美] 菲利普·E. 毕肖普 译者: 陈永国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3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是一部全面的、可读性强的人文艺术通识图书,是全美近百所高校采用的通识教材,也是深受大众读者喜爱的人文艺术经典入门书。拥有极高的口碑和赞誉,是一部独特的全面的人文艺术史,让你一书在手,古今人文尽在掌握中!
★知名文化人刘苏里大力推介,赞本书为“最佳人文艺术入门书,应该人手一册”;著名学者汪民安盛赞本书“每一页都蕴含着人文精神的精髓”。
★全书涵盖音乐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图像艺术、造型艺术和人体艺术等门类,跨越从远古到当代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内容的广度,思想的深度,为同类书之中的佼佼者。
★作者菲利普·E. 毕肖普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教授和专栏作家。她有长达25年的人文学科研究、教学和写作经验,语言犀利、文笔优美、逻辑严密,发人深省。其著作是人文学科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收藏经典。
★本书采用经典16开大开本,精装全彩印刷,多幅高清跨页图,营造“掌上美术馆效果”,让你在家如同亲临美术馆。封面专色印金工艺,高质感法莎纸封面印刷,柏辽兹《狂想曲》独特压凹工艺精美内封,绝美呈现人文艺术深邃意蕴!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旨在全面介绍人文艺术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感动。作为启发心智和健全人格的人文艺术,通过各种创造性形式,引领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及所生活的世界。全书以时间为线索,按章节讨论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其中包括古代世界、古代希腊的古典精神、古罗马的帝国精神、一神教精神、中世纪的封建精神和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巴洛克精神、启蒙运动的精神、革命和浪漫主义、工业时代的物质主义精神、现代主义精神和当代精神,运用大量文献揭示历史人物的生活画面,全面呈现人文艺术深邃意蕴。新增的日常生活窗口,有如电影镜头,带我们回溯、还原人类历史的生动细节,从而帮助我们思考自身内在意义和精神所在。
2018年7月5日 想读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豆瓣
The Works: Anatomy of a City
7.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特·阿歇尔 译者: 潘文捷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4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是一本科普图书,生动有趣地讲述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纽约这座繁华都市拥有极为密集的基础设施群。这里的每一天,二十八条地铁线要运送乘客四百五十万人次,足以绕地球三圈的地下电缆要满足市区堪比欧洲小国的用电量,供水系统要输送数百万吨净水,垃圾处理系统要将两万五千吨垃圾运出城外。
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能平稳高效地达成,都仰赖于强大的基础设施。这座永不停歇的不夜城,是我们了解现代大城市运转原理的样本。城市规划专家凯特·阿歇尔运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与精致的图画、详实的数据,带领我们探索现代都市背后的奥秘。
2018年7月5日 想读
规模 豆瓣
Scale: The Universal Laws of Growth,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and the Pace of Life in Organisms, Cities, Economies, and Companies
7.8 (16 个评分) 作者: 杰弗里·韦斯特 (Geoffrey West) 译者: 张培 中信出版社 2018 - 6
生命体、城市、公司,乃至一切复杂万物,是否都存在相通的内在生长逻辑?制约生命与死亡、城市化的扩张及公司寿命的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人类能否通过融汇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找到揭开复杂万物生长背后的简单法则?
享誉全球的复杂系统性科学研究中心圣塔菲研究所前所长杰弗里•韦斯特潜心研究数十年,经过反复试验和求证,终于找到了解构复杂世界的简单逻辑——规模法则。在韦斯特眼中,规模成为衡量世间万物的不变标准,利用规模法则,复杂世界变得可量化、可预测、清晰明了且极度统一。规模法则阐明了从生命体到城市、从经济体到公司的生长与衰败都离不开其自身规模的制约,并与其规模呈一定比例关系,遵守统一的公式。这一算法框架不仅为人类思考未知世界提供了难得的简单法则,而且能解答不同生命体的生长极限之谜,优化城市发展架构并找到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从初创到卓越的生长曲线。
《规模》将帮助你重新思考生命、认识自身、了解你的生活与工作,并告诉你复杂世界其实充满简单的逻辑,只要跳脱思维框架,打破学科限制,你就会重新看清你周遭的一切。
2018年7月5日 想读
美国增长的起落 豆瓣 Goodreads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戈登 译者: 张林山 / 刘现伟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5
在1870年至1970年的一个世纪里,一场经济变革席卷美国,使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内燃机、电力、电灯、室内管道、汽车、电话、飞机、空调、电视等一系列伟大发明和后续的增量式创新不仅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户外体力劳动被空调环境中的室内劳动替代,烦琐的家务劳动越来越多地由电器设备承担,光明驱走了黑暗,取代隔离的不仅是旅游还有将世界带入客厅的电视。更重要的是,一个新生儿预期将活到72岁而不是45岁。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能重续这一“特殊世纪”的辉煌吗?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能带来同样的经济改革吗?
此书将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既有对历史的生动叙述,也有对经济现象的深入分析,既从普通民众视角考察家庭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节,又以经济学家视角在经济增长这一更广阔的背景下解释这些细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特殊世纪”的全景图。通过这样的分析,作者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是:1870年至1970年的颠覆式经济变革及其创造的辉煌不可再现。在他看来,美国的生产率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不平等加剧、教育停滞、人口老龄化、大学生债务和联邦政府债务不断增加,都将进一步阻碍生产率增长。走出困境必须找到新的办法。
此书既是对过去一个世纪的彻底变革的致敬,也是对未来更艰难时代的预言。在当前关于经济增长前景的争论中,此书所做的分析不容忽视。
2018年7月5日 想读
理论的终结 豆瓣
The End of Theory
作者: [美]理查德·布克斯塔伯 译者: 何文忠 / 颜天罡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5
1.作者权威。作者曾出版过畅销书《金融的魔鬼》等,被称为华尔街的操控者。 2.知名媒体推荐。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推荐,斯坦福大学教授达菲、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塞希等推荐,经济学人总编吴晨作序,经济学人微信公号将持续推荐此书。 3.内容创新点。本书抛弃了经济学的标准范式,揭露了传统经济学分析的缺陷,提出了新颖的经济模型,重新定义经济学研究。4.内容热点。有预测认为2018年将再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本书恰是对此问题的探究。
为何主流经济学理论无法预测金融危机?
其中存在何种重大缺陷?
我们如何另觅他途?
这本书揭示了传统的经济学分析的缺陷,提出了开创性的经济范式,有助于防范未来的经济危机,以及妥善地处理当下的危机。这本书力图摆脱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深入研究如何解释处于当今金融体系核心地位的人性复杂性。通过探讨20世纪经济学的历史性失败,作者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新颖的、宏观的视角,以及一个更加切合实际的、更加人性的经济分析框架,来帮助防止金融系统再次崩溃。
2018年7月5日 想读
禁闭岛 豆瓣
Shutter Island
作者: [美] 丹尼斯·勒翰 译者: 金宇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5
《纽约时报》畅销榜好书
《神秘河》作者丹尼斯•勒翰的又一力作
一部极具幽灵气质的悬疑小说
同名大片由莱昂纳多领衔主演
波士顿海湾。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
66名精神病罪犯被关押于此。重重戒备之下,一个杀害了自己三个孩子的女犯雷切尔竟诡异失踪。联邦执法官泰迪的妻子死于一场离奇大火,纵火犯也被关押在此。泰迪奉命上岛寻找雷切尔的下落,借机调查妻子遇难真相。
他查遍全岛,意外发现岛上多出一份神秘档案,第67号!岛上所有秘密无不指向这个多出来的人……
2018年5月26日 想读
刺杀骑士团长 豆瓣
騎士団長殺し
7.2 (184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3
“我”,36岁,美术科班出身,原本爱好抽象画,多年来为了养家糊口成为专业肖像画画家。结婚六周年纪念日前,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已有外遇,要求离婚,于是“我”独自离家开车在外游荡了一个半月,最终应好友雨田政彦之邀,住进小田原郊外山间其父雨田具彦的旧居兼画室,期待通过环境的改变调整心情。
奇妙的事件就发生在搬家后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雨田政彦帮“我”介绍了山下绘画班任教的工作,“我”和班里的两位人妻先后成了情人,经神秘邻居免色的精心策划,和班上的少女真理惠也建立了密切联系。房子主人雨田具彦是著名日本画画家,“我”搬进那栋房子后不久,意外在阁楼发现了一幅雨田具彦不为世人所知的大师级作品,名为“刺杀骑士团长”。
由此,“我”被卷入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夜半铃声与古庙洞口、神秘邻居免色涉与绘画班女学生秋川真理惠、“骑士团长”与“长面人”、现实世界与隐喻世界……
村上春树用他擅长的层层剥开的写法,将读者步步引入奇妙之境。
2018年4月24日 想读
一人军团 豆瓣
I Am Legion
作者: [法] 法比安·努瑞 著 / [美] 约翰·卡萨德 绘 译者: 蒋诗萌 / 苏和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 - 7
1942年,纳粹鼎盛时期。盟军在与纳粹的战争中第一次获得了胜利,但战争形势仍不明朗。与此同时英军的情报部门得知了一个关于纳粹秘密武器的消息:一个能够控制带有她血液的任何东西的十岁罗马尼亚女孩……
一部包含谍战与超自然恐惧元素的传奇故事,由作家法比安•努瑞和漫画家约翰•卡萨德共同呈现。
◎编辑推荐
•高热度题材混合——二战与吸血鬼。
•一杯让人惊叹的鸡尾酒——“二战”元素与魔鬼传说的有机融合!
•美国连环画遇上法国漫画——美国漫画家的画风正好满足了法国文字作者对做一部大场面漫画的期待。
1942年,英国间谍维克托死在公寓,全身血液被抽光,其体内的恶魔已转移到英国情报局长彼得体内。伦敦警察史丹利受命调查此神秘事件,此案的焦点是一名10岁的小女孩,她所具备的超常的能力堪比一个军的战斗力,由此——地下反抗组织、盟军及纳粹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女孩的力量也正在觉醒……
2018年4月24日 想读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豆瓣
7.6 (18 个评分) 作者: 李承鹏 新星出版社 2013 - 1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是中国第一博客李承鹏首部杂文集,也是他自己非常珍视的最具穿透力的文字集结。
他对这个民族充满希望, 所以始终不停下批评与反省的笔。
他爱这个世界,爱这个国,所以他的批评与反省充满温情。
他为尊严写作,智力的尊严、记忆的尊严、亲情的尊严、表达的尊严、生育的尊严……因为他不相信一群没有尊严的国民,能建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个人有尊严,国家才美丽,且看大眼如何用幽默、辛辣而温情的笔触诠释这全世界都知道的道理。
2018年4月17日 想读
朱生豪情书全集 豆瓣
8.6 (30 个评分) 作者: 宋清如 / 朱生豪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 2
1932年秋,朱生豪在之江大学与宋清如相识,两人志趣相投,相知相许。1933年,朱生豪毕业后,两人两地分隔,开始近十年的苦恋之旅,以书信交流情感,倾诉相思。朱生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唯有在给宋清如的信中,笔下生花,滔滔不绝,俏皮、苦恼、纠结、幽默等跃然纸上,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在信中,朱生豪无话不谈,聊理想、谈人生、诉爱情、倾泄喜怒哀乐,读书、品电影、交流诗作、切磋译事……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对宋清如无限的思念和爱慕。笔能生情,笔下闪烁着一颗火热的心。他的灵魂从笔端流出,装入信封,飞入她的心中。从1933年到1942年两人结婚,到1944年朱生豪去世,这些情书见证了传奇而悲壮的爱情。正是由于伟大的爱情和患难与共的知己,才成就了一代译莎巨匠。
本书手稿经朱生豪后人朱尚刚先生整理并授权。全书共收录朱生豪情书308封,全面展示了朱生豪当时写作的手迹和心迹,是迄今遗留的保存最完整的朱生豪情书手稿。
2018年3月16日 想读
情书 豆瓣 Goodreads
ラヴレター
8.5 (248 个评分) 作者: [日] 岩井俊二 译者: 穆晓芳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 7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竟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在精心描绘爱情的同时,岩井俊二还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情书》正象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才逐渐清晰、复活。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而《情书》中所构筑的那个美好的中学时代,可能也正是岩井俊二和很多人最为温馨纯洁的回忆。

《情书》中对过去的追忆和有关生死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质,含蓄优美、感而不伤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2018年3月16日 想读
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 豆瓣
Before Sunrise & Before Sunset
8.8 (30 个评分) 作者: 理查德·林克莱特 / 金·克里桑 译者: 米粒 中信出版社 2014 - 9
美国青年杰西和法国女孩赛琳在火车上不期而遇,怦然心动。火车到达维也纳时,杰西盛情邀请赛琳一起游览维也纳,即使第二天他就要坐飞机离开。他们一边漫步城市,一边谈论着各自的过去,和对生活的感想。浪漫的夜晚之后,两人约定半年后在维也纳重逢。
九年后,杰西已成为畅销书作家,他在新书里娓娓道来的,正是那浪漫的夜晚。在巴黎宣传新书时,杰西与赛琳在书店重逢。两人在午后的巴黎街头散步,坐船游览塞纳河,兴致勃勃,无所不谈。可是就像命运的捉弄,快乐的时光像烟花一样醉人而短暂,日落之前,杰西要乘飞机回美国。他对赛琳一送再送,难以忘情;赛琳用吉他和歌声,表达着内心深处的爱恋。太阳就快落下去了,杰西就要误了飞机。或许,他更不想错过的,是命里注定的缘分。
2018年3月15日 想读
返老还童 豆瓣
7.3 (1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译者: 张力慧 /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3
本杰明·巴顿一出生就是个八十岁老头,以后每隔一年就小一岁,因此,他拥有与别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和悲欢离合……这个故事跨越了从一战到21世纪的百年时光、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这部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原先并不起眼,但在2008年被著名鬼才导演大卫·芬奇耗巨资改成电影《返老还童》之后,名声大噪。
2018年3月4日 想读
遗落的南境1:湮灭 豆瓣
Annihilation
7.7 (99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夫·范德米尔 译者: 胡绍晏 天地出版社 2015
《遗落的南境》第一部《湮灭》讲述四位女性被派遣前往边界外勘察,这是一片荒芜了多年、被称为X区域的神秘地带。 她们已经是政府派遣出的第十二支勘探队。以往勘探队均以失败告终。在探险的过程中,女主角发现自己一直在被欺骗和误导,身处危险与谎言之中。
这部小说让人 有一冲到底的阅读欲望,虽然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恐惧,作者却并非刻意渲染恐惧,有一种深沉、成熟、细节迷人的魅力,令人过目难忘,击节叹赏。它记述现在、追述从前,反思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作者笔力克制隐忍,话不多,却让人回味无穷。
2018年2月23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