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奇点遗民 豆瓣
8.0 (32 个评分) 作者: [美] 刘宇昆 译者: 耿辉 中信出版社 2017 - 9
本书精选收录了刘宇昆的科幻佳作共22篇,由科幻文学译者耿辉倾情呈现。“奇点时代”来临,身处一个虚拟数据控制一切的时代,我们平凡的生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作为一本人文科幻小说,《奇点遗民》融入了科幻艺术吸引人的几大元素: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刘宇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奇幻,而是数据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还有当下。
2017年9月27日 想读
飞行家 豆瓣
7.8 (229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8
1.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国内原创小说——这里有村上春树的奇巧构思、王小波的幽默腔调、双雪涛的北方故事。用锋刃般的语言勾勒丰富的画面,给每个故事设计奇异精巧的结构,拿戏谑幽默的腔调直面沉重与苦痛,双雪涛的作品之中有村上春树、王小波,以及许多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子。除此之外,《飞行家》将写实与传奇、童话、寓言交织起来,生存的困顿、人性的困境、命运的困厄,尽现其中;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被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2. 为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为人性中珍贵的瞬间,留下虚构的记录——酷寒里有温情,黑暗里有光明,绝望里有希冀,卑微里有崇高。《飞行家》里依旧有双雪涛擅长的主题:血腥的暴力、衰落的北方、渺小的边缘人,这里有失败的小说家,枉死的工厂主,沉溺幻想的小职工,落魄潦倒的写手,被遗弃的孩子、女人或丈夫……但它更承载着爱、梦想、道德、尊严,以及人性中的光明,它们在北方铁幕般的大雪中,迸发出微小而珍贵的火光。“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这是一切的起点,作者充满浪漫与魔幻色彩的笔调中,蕴藏着丰饶的隐喻、象征,和对现实的关照。
3. 当代中国最具大师潜质的青年小说家,创造“新的美学原则”——为故事而生的人,最纯粹的小说家。作为“在西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光辉底下长大”的青年作家,双雪涛开辟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美学原则。在故事的王国里,他不做文学舶来品的传声筒,走出对宏大历史主题的沉溺,打破对空洞生活场景的呈现。他赋予平凡生命以意义,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作者极具现代感的表达格调、所关注主题的深度和硬度,决定了他在现今中国小说界的独特地位,彰显出他绝对的大师潜质。
《飞行家》共收录了双雪涛的九篇短篇小说。
缘起——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
沉淀——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扎根——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
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多是没落的北方城市。艳粉街、影子湖、光明堂、红旗广场、春风歌舞厅、红星台球社……这里布满破败的街道、废弃的工厂,流窜着形形色色的人。
故事里的角色大多是被遗忘的边缘群体。久藏、小橘子、疯子廖澄湖、“少年犯”柳丁、姑鸟儿、驯养师阮灵、“疯马”马峰、“飞行家”李明奇……他们是被历史的大潮拍在岸边的鱼。
在《飞行家》里,就是由这样一群人,在这样一些地方,让凡人的热血、尊严和自由绽放出火光。
2017年9月27日 想读
这里 豆瓣
Here
8.7 (93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麦奎尔 译者: 廖伟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0
一部兼具艺术和实验的艺术品
一次超越想象的时空穿梭
图像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创新杰作
安古兰漫画节大奖作品
《纽约时报》上榜好书
....................
※编辑推荐※
☆《这里》是在漫画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实验性杰作。被称为“带上孤岛的图像小说”。上世 纪80年代原版的六页一经出版,便获得极高声誉,成为实验漫画的经典。
☆ 新版《这里》作为“终极加强版”,无论内容还是体量上都得到提升,当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被评为年度好书,又在2016年斩获安古兰漫画节大奖。
☆《这里》是一部创意十足的艺术作品。它将镜头对准新泽西州的一幢房子,但在时间上穿越了几百万年。在时光流转中,从史前巨兽到未来世界,从殖民时代到当代,一个小小的空间产生了无限可能。每页纸上,都有不同的时间碎片互相应和,形成一个奇妙而迷离的宇宙。
☆《这里》是一部内涵深刻的哲思之作。随着时间流逝,世界沧海桑田。但有些东西却从未变过,包括爱、包括荣誉,它们是永恒的。
☆《这里》是一个值得去探索的谜团。虽然时间的碎片遍布全书,但我们可以再度拼贴组合,得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我们可能发现,1984年的孩子就是2015年的男子。而一件微小的小事可能影响了整个未来。
☆《这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作品,其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元素。从维米尔的绘画,到鲍勃·迪伦的名曲,都完美嵌入了这部经典之作。
☆ 中文版特别收录1989及2000年版本。
.....................
※内容简介※
《这里》是一趟迷幻而华丽的时间旅行。它将镜头瞄准新泽西州的一间平凡客厅,在同一幅画面中穿越百万年,拼贴出“这里”在时间流转中的奇妙变化。于是,史前巨兽同未来的科技并存;1950年的故事同2015年的事情遥相呼应。展现出一小块空间在时间绵延中的无限可能。
《这里》的初版是六页的黑白漫画,在上世纪80年代一经出版,便成为一部地下实验漫画的经典。它对时空关系富有创新且意味深长的蒙太奇式重组,对漫画艺术、电影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版《这里》扩展为300多页的彩色漫画,于2014年出版,并于2016年获得安古兰漫画节大奖。
简体中文版特别收录《这里》(1989)和《这里》(2000)两个版本。
...................
※名人推荐※
即使不能说百年一遇,《这里》也绝对是一部数十年一遇的杰作。我敢保证,当很多年过去,你会依旧记得,当你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身处何地。
——克里斯·韦尔,《吉姆·科瑞根》《建筑故事》作者
2017年9月27日 想读
替身 豆瓣
Another
6.8 (69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成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3
当集体陷入恐惧和混乱,你该如何坚强冷静自救?
二十六年前,夜见山市夜见北中学三年三组某个非常受欢迎的同学突然因意外身亡,极度悲伤的师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全校人竟然决定演一场此人仍旧活在大家的周围,没有死去的“大戏”。那天开始,同学们甚至老师都开始向这个不存在的人打招呼。就连毕业的那天,学校也给那个不存在的人留出了一个座位。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在毕业照上,那个“早已死去”的人却出现在照片里,站在那个拍照时空出的位子上,露出惨淡的笑容……
二十六年后,品学兼优的十五岁少年榊原恒一转学到了夜见山北中学初中部三年三班之前,在医院里结识神秘的同班女生见崎鸣。随后听了二十六年前的恐怖传说和死亡诅咒。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完全陷入被无视、被排斥、被集体欺负的孤独之中!
2017年8月25日 想读
应许之地 豆瓣
Das gelobte Land
8.9 (10 个评分) 作者: [德] 雷马克 译者: 丁娜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6
1940年代的纽约,有一群因德国纳粹迫害而逃离欧洲的人。他们侥幸躲过追捕,途径流亡者的“苦路”,历经种种磨难,九死一生,来到“应许之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但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曾经对未来的憧憬又仿佛是徒劳的希冀。
主人公路德维希·佐默是德国人,父亲因纳粹的政治迫害而死,他也被迫在欧洲流亡多年。佐默曾在巴黎跟着一个犹太古董商做学徒,古董商去世后,他抛弃自己原先的身份,继承了古董商的护照,后乘船抵达纽约。
和许多流亡者一样,佐默努力重新开始。他经人介绍入住了一家聚集各国流亡者的旅馆,凭借当初在古董商身边和藏身于博物馆时学到的知识在一家古玩店找到工作,与时装模特玛丽亚·菲奥拉相恋……但对于父亲遇害的记忆太深刻,逃亡路上的恐惧感变成了一种本能反应,要融入新的生活并不容易。失根的佐默在这繁华的都市中不知该何去何从……
2017年7月11日 想读
这样写出好故事 豆瓣
Plot & Structure
7.9 (26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斯科特·贝尔 译者: 苏雅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 6
卡夫卡说:“我们应该只读那些会咬人和蜇人的书。”
只有好故事才会折磨读者!
读者或观众喜欢一本小说、一幕戏的原因只有一个:好故事。
他们希望从故事中寻获不同的经验,不同于每日所见的事物。
而情节和结构是好故事的基础,只要情节够精彩、结构够完整,就能成功将读者带入全新的世界。
本书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是创意写作高手,出版过20余部小说,2000年基督教小说奖得主,《图书馆周刊》赞其为“悬疑大师”。美国《作家文摘》经典写作指导书系作者,佩珀代因大学虚构写作教授。
他将在书中教你:
◆好情节的原则:LOCK系统
◆好结构的秘密:三幕+两扇门
◆强劲紧凑的开头、中段、结尾写法
◆创造难忘场景的四道和弦
◆利用角色弧线增加故事层次与深度
◆激发创意点子的20种方法
◆大纲人与不大纲人的情节编排手法
◆常见的情节问题与解药
没有复杂的理论,只讲实用的基础,新手也可以理解并立刻运用!搭配历代经典与当代畅销小说情节解析,加上每章节最后提供的练习题,让你一步步学会写作技巧,创作出让读者、观众爱不释手的精彩故事!
自媒体人、潜力畅销书作者、广告文案、影视编剧等均不可错过的好故事创作指南。
2017年7月11日 想读
大国的崩溃 豆瓣
The Last Empire: The Final Days of the Soviet Union
7.7 (19 个评分) 作者: [美] 沙希利·浦洛基 译者: 宋虹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2017 - 5
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
作者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来讲述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本书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特殊的立场来呈现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2017年7月11日 想读
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 豆瓣 谷歌图书
売れる作家の全技術
8.3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泽在昌 译者: 程亮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7
日本推理大师的私人写作训练课堂
超全面的作家职业成长规划书
………………
※编辑推荐※
★ 直木赏、吉川英治文学奖、日本推理小说大奖获得者,前日本推理协会会长大泽在昌创作秘诀完整公开!
★ 30余年创作历程、千万本畅销保证、近百本小说创作技法精髓,浓缩成10堂写作技巧必修课、42个实用小说写作案例
★ 完整阐述了作家写作的构思脉络,写作技巧解析结合习作案例讲评,全面分析了现代出版市场现状和小说创作规律,为热爱阅读和写作、有志于成为职业作家的读者提供了独特的经验和真诚的建议。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技巧指南,由日本推理小说家大泽在昌所开办的一系列“小说课堂”讲座内容汇集精选而成。该讲座针对从日本选拔出的十二位青年写作者,以“大师开办私塾”的形式,旨在传授作者三十余年写作生涯中的创作经验和写作心得。
本书将历时一年的讲座浓缩为十堂写作课程和四次课题讲评,大泽在昌用鲜活的案例,幽默犀利的点评全方位分解了小说创作中故事结构、角色塑造、首尾布局、文字描写、对话技巧、叙述风格等具体问题;结合学生与老师的问答、作者与编辑的交流等环节,真实解密了优秀小说家的构思方式和创作脉络。对于热爱阅读与写作,对小说创作有兴趣和热情的读者来说,本书不仅是一本创意宝库,更是一本实用的“作家养成手册”——作者在书中坦诚地分享了职业作家的生活习惯、创作心境与生存之道——希望每一个有志于成为作家的读者在阅读本书后,都能够找到自己擅长的写作领域,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天赋,懂得更好地磨炼写作技艺,真正做到日益精进。
2017年7月11日 想读
日本新中产阶级 豆瓣
Japan's New Middle Class
8.0 (1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傅高义 译者: 周晓虹 / 周海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5
哈佛大学中日研究专家傅高义在学术生涯之初被斥为“乡下人”后,意识到一个社会学家如果从未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过,何谈理解本国社会?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他来到东京市郊的M町展开田野研究,深描日本社会快速变迁之际的“新中产阶级”——工薪族和他们的家庭。基于这项研究,傅高义于1963年发表《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
《日本新中产阶级》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其主体研究耗时2年,但傅高义夫妇此后一直坚持研究对象的跟踪随访,研究成果实则跨越30年。傅高义从工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出发,将新中产阶级描述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标杆,对工薪族生活方式的描述丰富而微妙。该书在当时具有高度前瞻性,而此后的不断修订则保证了其现实性,堪称文化人类学的典范。有别于当时传统的民族志,《日本新中产阶级》奠定了此后日本研究的主流方向,近几十年来关于日本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几乎都建立在该书基础上,直至今日仍是诸多学者理解日本社会的试金石。
这一日本研究奠基之作,经典但不枯燥,展现了一幅穿插八卦轶事的新中产生活全息图:夫妻、婆媳、亲戚关系,职场上的苦熬与交际,年轻人恋爱和相亲的苦恼,从幼儿园入学起就面临激烈竞争的学子,全时照料家庭与孩子的母亲,养家但“缺席”养育的父亲,殷盼孩子穿过考试的“针眼”、出人头地的父母心……种种描述生动而微妙,文化相近的中国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这是《日本新中产阶级》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傅高义特地为此次的中文版撰写序言,讲述他眼里中日中产阶级的异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作导读,回顾傅高义的学术生涯。《日本新中产阶级》译本基于英文版五十周年纪念版(二〇一三年),包含了苏珊娜•霍尔•沃格尔所撰第十五章和威廉•赖•克里所撰前言,他们对日本社会的新近观察对主体研究作了及时而到位的扩充。
2017年7月11日 想读
冷暴力 豆瓣
Le Harcèlement Moral: la violence perverse au quotidien
7.9 (24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 译者: 顾淑馨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7
畅销法国20年的心理学经典
...................
※编辑推荐※
☆ 盘踞法国畅销榜50周,被译为24种语言;
☆ 首次全面探讨人际关系中的精神虐待行为,让无数受虐者如梦初醒的经典之作。法国心理学家与被害人学专家伊里戈扬的代表作;
☆ 伤人不见血的冷暴力 广泛 存 在于婚姻、亲子关系、职场和社会中,施虐者披着关系亲密的外衣,肆无忌惮地渗入受虐者的生活,使其成为自己精神虐待的猎物。本书意在指导受虐者认清自己的处境,跳出这一恶性循环;
☆ 伊里戈扬通过大量案例探讨了冷暴力的各种表现形式与危害,详细剖析了施虐者与受虐者的特点与关系。她饱含同情,笔锋犀利,从专业角度为受虐者立起一面镜子,让丑恶无可遁形,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提出了“精神虐待”这一概念,它广泛发生在婚姻、家庭和职场中,施虐者通过拒绝直接沟通、言语歪曲、讽刺、嘲笑、轻蔑、否定人格等常用手段来欺凌、控制受虐者,摧毁其自尊,改变其思维方式,使这种关系持续下去,让受虐者无法逃脱。这类冷暴力现象并不如身体暴力明显,只会让受虐者有苦说不出,一味检讨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伊里戈扬探讨了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精神虐待的不同阶段、施虐者的主要手段,并站在施虐者和受虐者双方的角度做了详尽的分析。之后,她阐明了精神虐待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并分别针对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提出了建议。
...................
※名人推荐※
伊里戈扬完成了一部对心理治疗特别有价值的巨著。阅读此书成为独特的经验。我相信许多读者会意外发现,书里不仅有一面反映自己人生的镜子,还有最重要的,由一个深入了解问题的目击者提供的协助。唯有像这样的目击者在身旁,我们才有勇气和力量,面对本身痛苦的真相,也才可能去了解,最终获得疗愈。
——犹太裔德国心理分析师艾丽斯·米勒(Alice Miller)
伊里戈扬提出许多关于这个主题的严肃课题。她明智地建议我们,不要把这整个问题内化或变成心理负担,而应认清,人生充满涉及权力的极端行为。当权力问题失控时,受伤的就是灵魂。
——美国心理治疗知名作家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
...................
※媒体推荐※
精神虐待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心理谋杀。这类现象比你想象中还要普遍。
——法国《商业文摘》
冷暴力的实施者是天生的控制狂,他们经常营造出热情、积极而吸引人的表象,对他人进行的精神虐待不易证明。伊里戈扬清楚这一点,她希望通过本书唤起受虐者对冷暴力的认识,同时也让她的同行们留意到某些危险的迹象。《冷暴力》充满了对受虐者的同理心,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实用建议。
——美国《出版人周刊》
本书帮助读者清楚且完整认识到,带着不同面具的冷暴力是施以怎样的手法去伤害他人。也让周遭原本对此过程无法想象且难以理解的人,正视问题的严重性。
——德国《慕尼黑水星报》
2017年7月11日 想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豆瓣
8.0 (26 个评分) 作者: (德)尼采 译者: 黄明嘉 漓江出版社 2007 - 2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震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这本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
2017年7月5日 想读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 豆瓣 Goodreads
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
作者: [日本] 加纳新太 译者: 陈颢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3
在一个与现实平行的战后世界,日本以津轻海峡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北方的虾夷,也就是当今的北海道,在联邦国的占领之下,建立了一座直入云霄的巨塔。
三名住在海峡对岸的少年,浩纪、拓也和佐由理,年轻时最大的梦想便是制造一台白色的飞机,靠自己的力量飞到巨塔那边去。他们对彼此许下承诺,说好一定要一起去“约定的地方”。不过,约定终究起了变化,一次小小的误会,让他们三人关系破裂,从此各奔东西,造到一半的白色飞机也就这么被弃置了。
多年后,命运再度让他们聚在一起,这次他们要履行多年前的承诺,一起到云之彼端,那个约定的地方。
2017年6月24日 想读
星之声 豆瓣
ほしのこえ あいのことば/ほしをこえる
7.3 (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加纳新太 译者: 冷婷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10
故事始于2046年,为了追捕侵袭火星的外星人多鲁米斯星人,宇宙探索舰Lysithea号在各地挑选先发人员,初中生美加子也成为一名宇宙员。开始了辗转于火星、太空基地、木星、冥王星等各地的演习。美加子离开地球后,她的同班同学小昇仍然能收到来自宇宙的问候——美加子时常发来短信告知近况,只是随着距离的扩大,短信送达地球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有一天一定能再见面吧!”对方都这么想着。可是,美加子终于杳无音信了。 8年后小昇的收到这样的短信“24岁的小昇你好,我是15岁的美加子哦!……”
2017年6月24日 想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豆瓣
8.0 (53 个评分) 作者: 吴福辉 / 钱理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7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
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这本书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
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如第二章鲁迅(一),在评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与深邃意蕴时,特意标出“说不尽的鲁迅”一节,综合了近年来学界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书中还把沈从文列为专章,表示了对这位构筑“湘西世界”,“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的文化人的同情和理解。
这些都是过去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或所省略的。
对于文学流派,不只是强调主流文学,而且也能从地域、文化环境的视角,去关照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先锋派等趣味各异的文学派别,力求恢复现代文学色彩纷呈、枝叶繁茂的本来面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豆瓣
7.9 (19 个评分) 作者: 陈思和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 1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理解来进行文学史概念的引导,传递出文学史的信息;同时,打破以往文学史一元化的整合视角,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构筑新的文学创作整体现,显示出特定时代多层面的精神现象。
本书贯穿了主编陈思和的几个颇具创见的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的理想主义”、“共名与无名”等,以此梳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成分和发展流变。
本书以文学现象为依据,在介绍文学运动史料和文学史背景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作品分析方面,使学习者通过解读作品去实现对文学史中体现出的精神传统的理解。书中将当代文学史分为1949——1978、1978一1989、9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主导特征战争文化规范、和平建设时期新的文化规范以及“无名”时代的文化多元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普及性的文学史教材,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探索性,适合大专院校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文学研究者做参考。
終物語(下) 豆瓣
作者: 西尾維新 / VOFAN 講談社 2014 - 4
大学受験当日の朝、
北白蛇神社へ向かった阿良々木暦を待ち受けていたのは
予期せぬ笑顔と最終決戦の号砲だった—―。
忍野扇との戦い、ついに決着!
青春は、僕がいなくちゃはじまらない。
2017年6月13日 想读
終物語 中 講談社BOX 豆瓣
作者: 西尾維新 / VOFAN 講談社 2014 - 1
“神原駿河は、私の姉の娘だよ――眠らせておくには惜しい才能さ”
“何でも知ってるおねーさん”臥煙伊豆湖。
彼女が阿良々木暦に課す、終幕へ向かうための試練とは……?
四百年の時を経て蘇る武者――
これぞ現代の怪異! 怪異! 怪異!
青春は、「彼」を語らず終われない。
2017年6月13日 想读
終物語 (上) 豆瓣
作者: 西尾 維新 / VOFAN 講談社 2013 - 10
“お前は何も覚えていないのよ——阿良々木。自分が何でできているかを知らないの”。 真っ暗な瞳の転校生・忍野扇。彼女が微笑みながら解き明かす、阿良々木暦の“始点”とは……? 高校一年生のあの日、少年は絶望を味わった——アニメ絶賛放送中、<物語>シリーズ待望の最新作!
2017年6月13日 想读
异形:痛苦之河 豆瓣
Alien: River of Pain
作者: [美] 克里斯托弗·戈尔登 译者: 蔡丹青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 - 3
在宇宙漂泊多年的艾伦•雷普利回到地球后,得知LV-426星已经成为人类殖民地,并被命名为阿克隆星。然而,诺史莫号当年正是在神秘的LV-426星折戟沉沙——犹如杀人机器一般的异形,是所有梦魇的起点。
在殖民军的保护下,一批殖民者登陆阿克隆星,试图把这个天气极度恶劣的星球变成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们当中有为了致富而离开地球的安和拉斯•乔登夫妇。安在殖民地生下女儿丽贝卡•乔登——阿克隆星的第一个新生儿。
探险者们发现了一艘废弃的飞船。在建造殖民地的维兰德-汤谷公司看来,这个马蹄形的庞然大物,很有可能是打开人类梦想之门的钥匙。然而,登船探索的安和拉斯却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噩梦。
2017年6月6日 想读
异形全书 豆瓣
Alien the Archive: The Ultimate Guide to the Classic Movies
作者: [英]马克·索尔兹伯里 译者: 刘思羽 新星出版社 2017 - 5
一切都始于一个词。在无垠太空的黑暗背景上,“异形”(Alien)一词逐字浮现。这简洁的片头立即将观众带入一个奇异而骇人的全新世界,体验全新的视觉奇观和心灵震撼。
自1979 年系列首作问世起,《异形》已逐渐成长为影史上最知名且备受喜爱的系列作品之一。这一荣膺奥斯卡奖的电影系列以四部卖座大片彻底改写了观众眼中的太空。
《异形全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本全面整理记录《异形》系列四部电影幕后拍摄过程的著作。本书详细记录每部电影的缘起与幕后摄制过程,包括数百张摄人心魄的图片,从初期概念设计画稿,到片场工作照、特效工作照直至成片静照。此外,书中亦包含多张极为罕见的独家图片与原画,展示了本系列独特美学设计的演变过程。
每部影片皆撰以原创文章进行简介,亦有主创访谈详解影片诸般惊人设计的实现过程。读者将一览“太空骑师”的问世经历、登陆艇的设计思路、异形外观的演变过程,以及未能进入成片的诸多创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雷德利•斯科特,西格尼•韦弗,H. R.吉格尔,让-皮埃尔•热内,塞德•米德,罗恩•科博,诺曼•雷诺兹,罗杰•克里斯蒂安等诸位主创进行的全新访谈,为理解这四部里程碑式的影片提供引人入胜的全新角度。
《异形》系列是科幻影史上的旷世杰作,而《异形全书》则是为这一系列献上的终极庆典。
2017年6月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