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看透银行 豆瓣
作者: 价投谷子地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21 - 4
银行作为“百业之母”,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A股中的银行板块因为市值大、估值低、高分红而备受关注。而近些年,银行股也因为周期性强、时而破净、估值持续走低、低利率预期等众多问题,招来不少“黑粉”。银行股是否值得投资,也是价值投资者内部争论较多的话题。
本书是一位专注银行股投资的老股民,经过近10年的实战和思考,从投资者的视角出发,对银行业的剖析和投资总结。从银行的经营业务入手,告诉你银行在做什么;从监管的视角入手,告诉你银行在怎样的环境下经营;从银行的财报入手,告诉你投资银行股要重点看什么;从行业未来的发展入手,告诉你银行仍是值得投资的板块;最后回归本源,告诉你如何给银行估值,怎样选择个股。
2021年10月1日 想读
慢慢变富 豆瓣
作者: 张居营 中信出版社 2019 - 5
《慢慢变富》是一本专门写给投身股市但经常亏钱的人个投资者的书。
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普通人在股市投资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才能慢慢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在股市中沉浸多年的人,怎样解决自己的选择之难、估值之难、长持之难等“痛点”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在股市里“征战”多年,不仅颗粒无收,还亏损累累,终逃不脱“七亏二平一赢”的魔咒,成不了其中的那个“一”?
在股海沉浮近20年的雪球大V闲来一坐s话投资,告诉你股市长赢的秘诀。
《慢慢变富》是给不断探索、艰难前行的投资散户的总结。通过五大部分“思想篇”“选择篇”“估值篇”“持有篇”“修养篇”,告诉那些投身股市但经常亏钱的个人投资者:
应当树立怎样的投资哲学和投资理念,建立一个怎样的投资体系,以廓清一些思想上的迷雾。
在几千家上市公司中如何快刀斩乱麻,找到的投资标的,以解决盲目选择、无所适从的问题。
如何洞悉一家企业内在价值高低的核心秘密,以解决在估值上拿捏不准、难以破解的问题。
怎样保持长期持有的耐力,用什么样的“军规”管住自己,以解决长期持有过程中的思想摇摆、定力不足的问题。
长期投资的成功,实则是自己长期知识修养、心灵修养的副产品,“悟股市投资之道,享股市投资之乐”,方是投资的真要义。
2021年10月1日 想读
超额收益 豆瓣
作者: 刘哲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 - 5
本书作者系统学习过价值评估体系,有着比较丰富的投资实践,同时又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从业人士,能够从产业及公司内部视角看待股票价值。该书系统、深入阐述了价值投资的体系,内容涉及宏观看法、行业选择、公司分析、价值评估、构建组合、投资策略等价投每一个核心要素,又辅以80余个A股、港股正反案例,生动地讲解了如何抓住投资机会及规避投资风险。相信读者阅读完此书,能够启发投资思维,加深对股市规律的理解,财富亦能够安全、稳健、持续地增长。
2021年10月1日 想读
战后中日关系 豆瓣
作者: 史桂芳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 - 7
前 言
第一章 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第一节 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落帷幕
1.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2.日本是有条件投降,还是无条件投降?
3.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政策
第二节 美国的对日占领政策及影响
1.美国主导下的对日政策
2.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3.旧金山对日和约
第三节 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1.日本的外交方针与对华政策
2.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与对日政策
第二章 “民间外交”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贸易的形成
1.丽国人民呼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中日民间贸易的建立
3.民间交流的发展
4.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民间交流的扩大
第二节 中日曲折、发展的民间交流与民间贸易
1.国际新形势下日本的对华政策
2.曲折的中日民间关系
3.各个领域的民间往来
第三节 政治三原则与民间交流的发展
1.政治三原则与政经不可分原则
2.民间外交的拓展与深化
3.中日友协的成立与中日常驻机构的建立
4.促进中日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四节 中日关系的徘徊和倒退
1.佐藤内阁的对华政策
2.中日关系举足不前
3.多渠道推动邦交正常化
第三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第一节 国际形势变幻,为邦交正常化提供新契机
1.美日反华政策的破产
2.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及影响
第二节 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1.“民间外交”的继续发展
2.田中内阁的成立及对华政策
3.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第三节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1.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合作关系的新发展
……
第四章 中日关系的新发展
第五章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021年9月28日 想读
知性乃道德职责 豆瓣
The Moral Obligation to Be Intelligent : Selected Essays
作者: [美]莱昂内尔·特里林 译者: 严志军 / 张沫 译林出版社 2011 - 9
本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识分子观念的缩影,特里林采用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来应对当时的新批评主流。通过这些不同凡响的文章,特里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非同寻常的批评家形象:他充满哲学动机而尊重文本,对历史敏感而不受其束缚,受艺术的熏陶而并不崇拜它,尊 崇思想而怀疑理论。本书汇集了特里林从1938年到1975年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二篇文章,多数已作为经典被大量引用,具有重要影响。
2021年9月20日 想读
无规则游戏 豆瓣 Goodreads
Games without Rules: The Often-Interrupted History of Afghanistan
8.4 (45 个评分) 作者: [美] 塔米姆·安萨利 译者: 钟鹰翔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 11
塔米姆·安萨利是一位阿富汗裔美国人,他出生和成长在喀布尔,于1964年移居美国,兼有阿富汗和美国两国血统。他讲述的阿富汗故事饱含对故国家园的深切关怀,从局内人的视角为我们解读阿富汗动荡不安的内在原因。他坦言,在阿富汗,西方式的民主没有植根的土壤;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阿富汗人将无法生存。
阿富汗是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邻国,然而,我们对这个深陷战争漩涡的国家知之甚少。干旱、贫瘠的土地,培育出阿富汗人独特的群体意识;永无休止的争夺、频繁的政权更迭,造就了阿富汗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提醒每一个潜在的入侵者:你们能留下的只有坟墓,而且什么也带不走。
阿富汗的先民在史前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原始文明,这里自古就是文明交往的十字路口、各种政治势力的交结之处,不断处于外族的征服和统治之下。过去的200多年,阿富汗每隔40年就会有强权侵入,干预其发展,破坏已取得的进步。阿富汗深陷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断裂的洼地,对于阿富汗人来说,辉煌的往昔是模糊的,历史必须重新开始。
现代阿富汗的历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荒唐、惊悚和悲伤。两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每隔40年,就会有一个大国强行阻断阿富汗的发展,破坏其取得的进步。待强权退出,阿富汗历史才能重新开始。
这是一个被自己的恶魔破坏的国家,这是一个被反复争夺和统治的国家。塔米姆·安萨利通过阿富汗人的视角来解读祖国的历史,他驳斥了“帝国坟场”的论断,讲述了长期以来外部世界从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内部斗争,剖析了现代入侵者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在这里,外国的干涉和入侵不是主旋律,它们只是扰乱了阿富汗的发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与所有入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权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入魔的极端思想、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塔米姆·安萨利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阿富汗”。本书叙事流畅,为我们了解阿富汗这个长期处于国际话语权之外的国家提供了启示性的见解。
2021年9月18日 想读
绝叫 豆瓣 Goodreads
絕叫
8.6 (393 个评分) 作者: [日] 叶真中显 译者: 林佩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7
罗翔老师推荐!“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日本的社会问题,日本40多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
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推理·悬疑类top1!
怀才者的自怜是天鹅的挽歌, 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
-
★同名日剧位居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日本现象级社会派推理小说
★长达四十年的恶女编年史
★绝对现实,却超乎想象!
-
【内容简介】
铃木阳子死了,死在独居的公寓里。正确说来,是铃木阳 子几个月前死了。因为发现她时,不但遗体遭到屋内的十一只猫啃食,连猫也全数饿死了。铃木阳子显然是「孤独死」的最佳范例,但这名女子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哪里?她的人生轨迹又是如何?
-
【编辑推荐】
《绝叫》是日本新锐社会派推理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推理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阳子在平庸懦弱的表象之下,隐密的跌宕、罪恶人生。该书揭露常被人们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刻而引人深思,刻画人物思想的变化细腻而一针见血,以阳子的离奇经历,连缀了日本四十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是日本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推理小说。
该书在日本一经出版就引起极大反响,入围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36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27回“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 、第12回书店大奖、第11回启文堂大奖、周刊文春年度推理小说榜。
后《绝叫》繁体版问世,使国内推理小说爱好者得以一探究竟。《绝叫》繁体版在豆瓣获得8.6的高评分,是少有的在有简体中文版之前就广受好评的外国小说。
2019年,根据《绝叫》改编的同名日剧播出,又获得了豆瓣逾万人点评、8.4分的好成绩,并入围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2020年7月,《绝叫》简体中文版正式上市,以飨读者。
2021年9月14日 想读
迦梨之歌 豆瓣
Song of Kali
7.0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西蒙斯 译者: 阳曦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6
迦梨女神已经苏醒,永恒的恐怖即将降临。
-
【编辑推荐】
-
☆ 没有人比丹•西蒙斯写得好!——《圣路易邮报》
☆ 丹•西蒙斯凭借处女作《迦梨之歌》荣获奇幻文学至高荣誉——世界奇幻文学奖!
☆ 丹•西蒙斯24年狂揽27项世界文坛重磅大奖:世界奇幻文学奖(奇幻小说至高荣誉)、雨果奖(科幻小说至高荣誉)、布拉姆•斯托 克奖(恐怖小说至高荣誉)、轨迹奖、日本星云奖、英伦奇幻小说奖、法国宇宙奖……
☆ 迦梨女神已经苏醒,永恒的恐怖即将降临。
☆ 《迦梨之歌》是丹•西蒙斯的处女作,也是世界上首部获得世界奇幻文学奖的奇幻处女作。
☆ 《轨迹》杂志称赞道:“《迦梨之歌》就是一场奇妙、残忍、恐怖的噩梦。”
☆ 丹•西蒙斯另一恐怖经典《极地恶灵》,斩获国际恐怖作家协会奖等多项大奖,同名美剧正在热播。
-
【内容简介】
-
迦梨女神已经苏醒,永恒的恐怖即将降临。
-----------------------------------------------------------------------------
“有的地方太过邪恶,不应存在;有的城市妖气缭绕,切勿前往。加尔各答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美国杂志社的编辑博比,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要前往印度加尔各答采访知名诗人达斯。朋友劝他不要去,因为有传言称达斯六七年前就死了。但博比不以为然,执意前往。
在加尔各答,博比真的见到了达斯,还读到了他为迦梨女神写下的诗歌。自此,博比周围的一切都开始变得恐怖、离奇,越来越不可挽回……
-
【媒体推荐】
-
没有人比丹•西蒙斯写得好!——《圣路易邮报》
-
《迦梨之歌》就是一场奇妙、残忍、恐怖的噩梦。——《轨迹》杂志
-
一部超精彩的奇幻小说。丹•西蒙斯是无与伦比的!——世界奇幻文学奖评委 迪恩•孔茨
-
斯蒂芬•金害怕不敢写的,丹•西蒙斯敢写。西蒙斯对奇幻有深刻的理解,能唤起读者心中强烈的恐惧。 ——恐怖小说家 爱德华•布莱恩
-
每一页都充满着惊险和刺激。 ——《查塔努加时报》
2021年9月14日 想读
星之继承者 豆瓣 Goodreads
Inherit the Stars
8.8 (101 个评分) 作者: [英] 詹姆斯·P.霍根 译者: [加] 仇春卉 新星出版社 2021 - 4
2027年,月球上发现一具五万年前的人类尸体。如果地球存在高科技史前文明,不可能没有任何遗迹;但若说他来自外星,则又违背进化论。同时,科研发现月球正面与背面的土壤年份相差几十亿年,而从猿猴到智人的进化链上缺失的一环一直没有找到……这一切谜团,都指向五万年前太阳系的那场浩劫,人类创世的史诗大幕,已徐徐拉开。
本书能重新唤起我们生而为人的雄心与尊严:整个地球生物史上,从未出现过人类这样的狠角色!亿万年前驱使鱼爬上岸的那股动力,亿万年后推动我们奋斗一生。
…………………………………………………………………………………………………
纯正的科幻小说,阿瑟·克拉克得让点儿位置出来了!
——世界科幻巨头 艾萨克·阿西莫夫
虽然有些不愿承认,但阿西莫夫说得没错。詹姆斯,欢迎加入硬科幻俱乐部。
——世界科幻巨头、《2001:太空漫游》作者 阿瑟·克拉克
我偶然在书店看到了《星之继承者》。在我仔仔细细阅读之后,终于又找回了那种熟悉感。我和“我们的科幻”重逢了。
——《合金装备》《死亡搁浅》游戏监督 小岛秀夫
这本书虽然是科幻小说,但绝对也是独一无二且精彩绝伦的推理小说。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出这么多谜题的。这是此生必看的一本书。
——著名日本推理作家、《尸人庄谜案》作者 今村昌弘
…………………………………………………………………………………………………
荣获1981年第12届日本星云赏海外最佳长篇奖,提名1978年轨迹奖
入选Twitter网友票选“世界本格推理100强”
被漫画大师星野之宣在2011-2012年改编为同名漫画
人类进化史上的终极谜团!硬科幻与本格推理的完美融合,影响一代科幻迷与推理迷的不二神作!
2021年9月14日 想读
沉默史 豆瓣
Histoire du silence:De la Renaissance à nos jours
作者: [法]阿兰·科尔班 译者: 胡陈尧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5
▼书写感官史与情感史的大师——阿兰·科尔班
让身处喧嚣中的我们,于思想絮语中发现沉默的惊奇之处
▼高山的沉默、大海的沉默、落雪的沉默、日落的沉默、城市的沉默、无知的沉默、恋人相顾无言、天灾人祸后绝对的沉默……沉默,所有人类都有过的共同体验,因为无声而被忽视。其实,这“无”里蕴含了万千思绪,百转千回。法国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借助闪光的思想絮语,带领读者品味沉默的缤纷滋味。为何在当前时代追忆沉默?如何为沉默及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这是《沉默史》一书旨在解决的核心问题。
▼长久以来,历史都试图解释。但在情感世界面前,它也应该,或者说尤为应该令人感知,特别是在内心世界消失之际。这便是为何大量启示性的引文这般不可或缺。唯有通过这些文字,每个人都令其感官经受考验,才得以理解过往的个体感应沉默的方式。若不浸入那些有着真正审美追求的作家的作品,对其加以引用,我们又如何能更好地感知沉默?
▼沉默之于古人是一种裨益,他们善于感知沉默,挖掘其蕴含的话语力量,并使之转化为良策。在本书中,我们追忆往昔的沉默,追忆找寻沉默的方式,追忆其构造、准则与策略,追忆其丰饶及其话语之力,这帮助我们重新学会沉默,也便是,成为自我。
▼《沉默史》的作者是法国知名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他的研究领域为19世纪的法国及微观历史,以将历史写作向新领域推进而闻名,极富想象力,被誉为书写感官史与情感史的大师。本书既是优美的散文也是广博的文化史,科尔班号召读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倾听一段别样的历史,他在书中探究沉默及其声音与意义,不仅试图挖掘一个难以捉摸的多面概念的来龙去脉,同时深入其哲学、神学和文学领域。
▼科尔班认为,沉默,不仅仅是没有声音。沉默存在于我们内部,存在于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学者和有信仰者数世纪以来所构建的内心城堡之中。然而,尽管沉默是我们某些激荡心灵的体验的核心,但20世纪的剧变还是慢慢消解了它的价值。如今,喧嚣的城市空间和各种媒体持续不断的信息轰炸迫使我们一直保持活跃、打开耳朵。我们已不知道内心的自我为何物,这一过程正改变着个体的本质。科尔班带领读者细细品读从古至今众多重要思想家及作家的“沉默”书写,让我们重新发现了沉默的惊奇之处,以及由此带来的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2021年9月11日 想读
愚蠢心理学 豆瓣
Psychologie de la connerie
作者: [法] 约翰-弗朗斯瓦·马里昂 译者: 李珂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1 - 10
当所有的书都在教人学聪明,这本书来教你看愚蠢!
学聪明,不如学愚蠢。避开所有愚蠢就是绝顶聪明!
·
这是一本专门分析愚蠢心理的书。
愚蠢不可避免,而且无处不在!
要想抵制愚蠢,就得先了解愚蠢!
·
愚蠢分很多种,有人造蠢、集体蠢、幼稚蠢、智力蠢、能力蠢、疯癫蠢。
愚蠢也分等级,有笨嘴拙舌的愚蠢,有理解力低下的愚蠢,有喜欢炫耀的愚蠢,还有精明的愚蠢。
那些容易轻信、总爱马后炮、缺乏情商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聪明的人都是蠢货!
身边人越愚蠢,受害者就越百口莫辩!
·
本书由31位全球知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联合编写,将带你——
★真正摸清蠢货套路:蠢货貌似无所不知,如果你不苟同,他们就会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轻视你、羞辱你、伤害你!
★透彻了解愚蠢心理:蠢人被抵制时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所以千万别和蠢货讲道理,更别妄想改变蠢货!
★自如应对愚蠢行为:当身边一群人在犯傻时,我们敢于不盲从不偏信!
·
从此再也不被花言巧语的蠢货洗脑,不与自信爆棚的笨蛋合作,不跟固执己见的傻子较真!
2021年9月10日 想读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豆瓣
8.7 (4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宫西达也 译者: 杨文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 6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以前,以前,很久以前,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山嘭嘭嘭地喷火,地咚咚咚地摇晃。就在这个时候,甲龙宝宝出生了。霸王龙看到孤独的甲龙宝宝,流着口水,正要猛扑过去,就在这个时候……看看小甲龙和粗暴可怕的霸王龙温馨的故事吗!
2021年9月8日 想读
鹅笼记 豆瓣
作者: 杨典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9 - 8
★ 当代小说的异教徒、野生作家杨典的七年心血之作,书写人性之恶,存在之痛。
★ 《鹅笼记》暗含破古今之执、去中西之界的写作理想,是一部冲决文学樊笼的先锋之作。
★ 杨典擅写荒诞、离奇而隐秘的故事,是对人生的大悲悯与大愤怒。
★ 若说真的写作,可能什么都不为,或只为自己 之本色与率性,这部小说便如是。
◎内容介绍
《鹅笼记》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故事意象繁多,写法异质而独特,古史传奇与意识流叙事并存。既讲述了开明兽、折枝人、宗子国、尺八腿刘叉、太平天国秘史等传奇色彩浓厚的古典故事,也有酋长与文学史、占婆人与刹帝利、捕鲸与鹿子肉这样带有异域色彩的故事,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无法归类的,它似乎脱胎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记述了他自身“隐秘的体验、含蓄的绝望、不敢或无须告人的恶与寂寞”。最终构成这些故事的东西,不是历史、阅历与任何事件,而是对所有这些经验的记忆、描绘、比喻和阐释。
“杨典是当代少有的通才,知识渊博。他目前只被小众认可,如果能被大众认可,这是时代的一种幸事。”——余世存
“杨典无疑是当代小说的异教徒……人性之恶,存在之痛,小说应该是某种完整的空无,来自阿是穴的阿是般的叫喊。杨典,他心存的不是小说,而是大愤怒,大虚无。” ——诗人徐淳刚
“杨典是具有相当之素养的既传统又现代之文人,更是一位镌刻有八十年代气质的思想者。” ——北大教授陈均
“杨典从不谦虚客套,但也不狂妄自大。他对自己才情的自信,当然让某些人看了刺眼。老实说,他的确傲了些;不过,他说的,都是些真话。我喜欢他这样稍稍让人刺眼的自负。” ——台湾学者薛仁明
2021年9月5日 想读
复苏杀人者 豆瓣
甦る殺人者 天久鷹央の事件カルテ
作者: [日] 知念实希人 译者: 刘淼淼 台海出版社 2021 - 7
东京都内接连发生年轻女性惨遭绞杀的事件,警方对现场遗留的血液进行DNA鉴定,锁定的嫌疑人竟是四年前就已去世的男子……
不应存在的凶手、没有终章的杀人剧目、挑衅一般的犯罪声明。事件背后究竟是奇迹的复活?还是真凶的诡计?
2021年9月5日 想读
每天回家老婆都在装死 豆瓣
家に帰ると妻が必ず死んだふりをしています。1、2、3
作者: [日]K. Kajunsky / [日]ichida 译者: 张文祎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 - 8
❓梗的源头找到了❗活的互联网传说❗❗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日本网友的一个真实烦恼:
为什么每天回家都会看到我的老婆在装死?
由于提问中描述的妻子行为过于离谱,形象又过于可爱,使得话题瞬间在网络中爆火,由此诞生了这一句式:每天回家都会看到XXX在XX。
随后,题主K. Kajunsky与漫画家合作将自己和妻子的真实故事转化为漫画随笔,展现出新手夫妻对抗琐碎生活的戏精日常。
~~~~~~~~~~~~~~~
❓初音未来官方专辑收录同名衍生音乐
日本网友自发创作音乐+手绘动画。
收获正式认可,进入初音未来官方专辑。
❓你可能不懂这个梗,但一定看过它的二创
二次创作如云,播放总量远超2500万!
遍布各大圈层:JOJO、鬼灭之刃、咒术回战、陈情令、羽生结弦、明星大侦探、华农兄弟、阴阳师、王者荣耀……
❓三款PANTONE专色精致印刷,随书附超有趣赠品
随书附赠可动立体纸模型、安利用四格漫画拉页。
❓日本知名演员翻拍同名电影
中国翻拍同名剧集上线在即
日本电影由荣仓奈奈、安田显、大谷亮平主演。
中国剧集由《日食记》导演+编剧 姜老刀 操刀。
2021年9月5日 想读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豆瓣
作者: 袁一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 10
现代文学史一贯把《新青年》标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然而鲁迅在《热风·题记》中却说,“新文化运动”是讥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随后“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书从名与实的缝隙切入,追问“新文化运动”一词何时出现,是谁的发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与“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从而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
本书采取的研究策略,不是用“另一个”起点来对抗原有的起源神话。“另起”是动态的过程,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本是复数的。每个事后追认的“起点”都对应着一种运动方案、一种历史评判及一种文化远景。
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的标志性意义,从长时段看,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变革上。“五四”文学革命,亦可视作一场漫长的读写革命。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存废及阅读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未尝不是松动“起点”的另一种方式。
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困难之处还不在于历史场景的还原。时至今日,我们完全有能力寻觅更多的历史细节,把故事讲得无比繁复。真正的困难恰在于胡适所谓的“价值重估”,如何回应中国当下的思想氛围,重新检讨五四一代的立场。
“五四”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基石。长期以来这块奠基石过于稳固,以致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当“五四”的历史地位逐渐松动,变成一块“滚石”时,既给学科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危机,而在危机中或也蕴含着自我更新的生机。
2021年9月2日 想读
教授们怎么想 豆瓣
作者: 米歇尔·拉蒙特 译者: 孟凡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8
《教授们怎么想?在神秘的学术评判体系内》既让参与过评估或即将参与评估的学者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投入大量心血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评价体系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为评审委员会提出了有效的评价方法,使得委员会在评审学者的工作时有了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以说,这本书对学术体系里的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和借鉴。
如何评价学者的工作?如何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成果是否优秀?目前较为通行和有效的做法是实施同行评议(peerrevlew)制度。在众所周知的“同行评议”学术评价体系中,德高望重的教授通常秘密地对他人作品做出评判。只有那些在评审现场的人才确切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米歇尔·拉蒙特教授在《教授们怎么想?在神秘的学术评判体系内》中,运用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旁听同行评议过程及对参与者进行采访,系统而深入地为读者呈现了高校内同行评议的过程及影响评议结果的各种因素,为读者打开“同行评议的黑匣子”。
2021年9月2日 想读
退出、呼吁与忠诚 谷歌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xit, Voice, and Loyalty: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
7.7 (10 个评分) 作者: [美]艾伯特·O.赫希曼 译者: 卢昌崇 格致出版社 2015 - 7
编辑推荐
艾伯特·O.赫希曼编著的《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是一本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例如:对垄断组织的重新认识;对利润最大化假定的质疑与修正;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经济绩效的恢复;制度性的障碍能提高退出的成本,从而激活呼吁并使之发挥作用;联合抵制兼具退出和呼吁的功能;由于基本不存在退出障碍,多党制内部的民主制度鲜有获得发展的机会;等等。这些,对进一步深化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于1970年由哈佛出版社出版,多次重印,后被翻译成西班牙、葡萄牙、法、德、意大利、瑞士、日、匈牙利等多种语言公开出版。艾伯特·O.赫希曼的这部著作立意新颖,分析深刻,结构严谨,论述有致,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影响甚广,引用率一直居高不下。
2021年9月2日 想读
缅甸岁月 豆瓣
Burmese Days
8.2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郝爽 / 张旸 译言古登堡计划/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 - 1
作为奥威尔的首部小说,它呈现了极为真实的殖民地生活:白人腐败堕落,土著浑浑噩噩,但作为白人的主人公弗洛里,却在在身份认同危机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同情东方民族,憎恨帝国主义,渴望找到一位和他一起分享缅甸生活的朋友,另一方面“明知道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的他害怕“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却失掉了整个世界”,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这丢脸、可怕的徒劳中,荒废生命、腐败堕落”。
2021年9月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