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梁文道 (作者) / 凤凰书品 (编者) 2015 - 11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精品定制书单 茫茫书海中等待你的温暖群岛
在这里,木心、陈丹青、王小波、张爱玲、村上春树、金庸……陪你看长夜变蓝
把自己交给书籍,就像爱情一样
《开卷八分钟》自2007年1月1日起于凤凰卫视开播,到2014年12月31日停播,历时八年,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就是基于《开卷八分钟》编纂制作的书籍。作为《开卷八分钟》的大当家,被媒体誉为“最具知识分子情怀的主持人” 梁文道涉猎颇广,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客观地将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对于每日被各种榜单书讯狂轰滥炸、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来说,这当然是值得倾听的声音。
在这本安静的小书中,梁文道以自己的视角评述了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王小波《黄金时代》、张爱玲《小团圆》、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金庸《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鹿鼎记》、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陈丹青《退步集续编》、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沉思录》、查尔斯•兰姆《伊利亚随笔集》、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等经典作品。主讲人厚积薄发,触类旁通,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2021年8月11日 已读 kindle送的書券,其實就是開卷八分鐘的文字版⋯隨手翻,很多東西感覺一講再講,並不是道長不行,而是他真的有耐心。
中国
洗澡 豆瓣
所属 作品: 洗澡
8.3 (20 个评分) 作者: 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北平解放初期,长年躲在角落的“北平国学专修社”改名为“文学研究社”后,一下热闹起来,各种人才纷至沓来,有解放后仍留在国内的,有从英美法俄归来投奔光明的,有作家,有解放区来的文艺干部,还有刚大学毕业的等等,不同目的,各怀心事,知识分子的种种心态、情状以及明争暗斗一一毕露无遗。
姚宓娴静深沉,聪颖有才华,本是名牌大学教授之女,因遭家庭变故,只能到图书馆做管理员。许彦成杜丽琳夫妇表面平安好和,实际上话不投机,没有感情。许彦成则和姚宓在借书、还书、整书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
但很快“三反”,又称“洗澡”运动开始了,于是每个人不得不从自己的小圈子里出来,接受当众“洗澡”,又不免都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为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
2021年8月5日 已读 暢快。形象。
中国
红楼梦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9.8 (42 个评分) 作者: 曹雪芹 / 吴铭恩 汇校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 万卷出版公司 2013 - 10 其它标题: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系以甲戌本、庚辰本等早期脂本为底本,汇集了己卯本、戚序本、蒙府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并参考、吸收若干新校点本及脂批辑本的校点成果整理而成。对前人意见有分歧的,略参己意而取舍,力求既不人云亦云,也不标新立异,整理成为一个方便阅读和检索的脂评红楼梦简明读本。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方便阅读。《红楼梦》一书是出版界的宠儿,目前优秀的校注本虽有好几种,但它们都不收脂评。比较好的一种带脂评的整理本是黄霖校本,已经绝版十余年。本书略同于黄校本(不同点是没有单一采用庚辰本作底本),既对现存脂本文字进行了整理,又对各脂本的批语全面汇集。手此一编即可了解现存各脂评抄本的精华。
二、简洁明了。近年出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石头记会真》都是大汇校本,篇幅巨大,对研究者自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对一般红楼梦爱好者并不适合。本书对各抄本异文采用择善写定,而不是罗列,并采用独特记号表示,力求简明。批语套红印刷,醒目美观。鉴于“择善”原则比较主观,我们非常重视继承、吸收前人的整理成果,决不标新立异,追求不可证伪的“原笔”。
三、态度认真。本书曾以电子版的形式在网络上流传多年,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各方朋友的指正,不断加工完善,已将文字错讹降到最低。现在印行的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本子,短期间内不需要频繁修改重版。
2021年7月27日 已读 開頭評價真是精彩!再讀一遍還是想補後四十回😢作為消遣還是很好看的。對比最近在看的走向共和,大家族內部的興衰,國家的起落,皆是如此。
中国
体内火焰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陈思安 一頁folio |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 - 7
【编辑推荐】
❉ 多元写作者、实验戏剧编导陈思安,把想象力作为一种景观,以故事爆破世界的58种方式;
徐冰、西川、喻荣军、周嘉宁、朱岳、陈楸帆——推荐阅读;
❉ “我的心先于我到达沸点”——唤醒身体里沉睡的细小火山,将自我内部的暴乱,凝结成微缩风景:
所谓“体内火焰”,就是一个人的内里秘而不宣的一场灼烧,它关乎人与自我的搏斗、排斥、接纳、共生:自己反抗自己,自己打倒自己,自己再搀扶起自己。
❉ 脑内烟花,微型闪电,58个迷你故事剧场——
精巧、诗性而难以归类,比短篇小说更短,比梦境碎片略长。
❉ “想象终止,我便终止。”
日常生活中的轻盈一跃,想象力的一次贴地滑翔:生活便因此获得的少有的稠密度,充满了内在的复杂性、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耐人寻味的转折和动荡不安的戏剧性。
❉ 碎片与细节的叙事美学:以微尘的眼睛重新观看世界,将生活的微小碎片聚拢成塔,赋予它们崭新的存在感。
——这些看似离奇的碎片,正是我们的经验,我们经历过的生活,我们的记忆。
❉ 特别收录:独立艺术家邱丹丹插画作品;
独特方形小精装,护封黑底印专银+烫白工艺,新锐设计师山川操刀整体装帧设计。
————————————————
【内容简介】
受家族遗传影响的男孩,终日沉溺于梦境中无法自拔;
女人无意中拉扯自己身上的线头,最后竟如抽丝拔茧般将自我拉扯殆尽,
生活在大陆深处那片荒原地带中的居民,他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死去三次;
透过一片凹透镜和一片凸透镜组成的孔洞向外张望,是门镜观察家想去观察世界的唯一方式……
多元写作者陈思安,突破诗/小说/童话/戏剧的体裁之墙,用微尘的眼睛和碎片的叙事重新观看世界,从梦境与日常的交汇处,培育出58个迷你故事盆景。
这些故事或荒诞、或诙谐、或于平静中蕴含可怖,短则二三百字,最长也不多千余字左右,它们所能提供的阅读快感如同在日常生活中轻盈地一跃,在这种轻盈之中,获得一次略高于现实的出窍体验。在世界碎片化的当下,写作者尝试以这种对生活细部的跳跃与定格,去捕捉漂流个体的身体化知识——爱或者恐惧,欲望或者其熄灭过程。
——————————————
【相关评论/推荐】
❉ 体内有火焰,诗句和寓言,还有礁石,荒野,浪,骨骼,以及星体。思安制造了一片片微缩风景,在那里每个奇怪和消沉的人都有一颗温柔和热烈的心。想和那里的朋友握手,也想在迷你风暴里更多停留。
——周嘉宁(作家)
❉ 《体内火焰》这本书像是一本画集,其中有人物肖像、静物画、风景画,也有一些很抽象——记录了某一瞬间,某种隐秘的感觉或关系,虽然篇幅短小,但留白深远,似乎都通向一个广大的世界。
——朱岳(作家)
❉ 随手打开一种轻盈的想象,却折射出焦灼的当代困境。
——陈楸帆(作家)
❉ 全部来自日常的生活,却充满奇思妙想,读来惊心动魄。
——喻荣军(编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 她的小说是些狂想的寓言,邪门的富有冲击力的行笔与我们身边平庸的写作拉开了距离”。
——西川(诗人)
❉ 思安的文字像自问自答,字句间有一种特别的节奏,这节奏,不知不觉就把读者带进去了,也跟着舒服地碎碎叨叨、自问自答起来。
——徐冰(当代艺术家)
❉ 陈思安兼具编剧、导演、诗人和小说家的多重身份,这使得她的小说也兼具这几种身份带来的可喜的张力。她的小说构筑着剧场的空间感、形式、美感、想像力,诗一样的章句之力;以及在现实和虚拟场景中,在奇幻甚至科幻的幕间转台中,切换不同的声带。
——翟永明(诗人)
❉ 毫无疑问,陈思安这个脑袋里充满了奇思怪想的家伙,已经将她可怕的想象力之手伸进了很多人无法想象的诸多关系之中。我为她像扑食的猎豹般对人进行观察的专注犀利感到惊奇,同时又为她蛮不在乎地对待世俗眼光的态度而赞叹不已。
——蓝蓝(诗人)
❉ 沛然的想象力,在当代难得一见的实验精神。艺术家的文学。
——2020宝珀文学奖初名单入围评语
何為「中國」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何為「中國」
8.6 (8 个评分) 作者: 葛兆光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4 - 4
本書中討論的是什麼是「中國」,現代中國是怎樣從古代中國逐漸形成的,這個包含了眾多民族、複雜文化和龐大疆域的「中國」,在當下面臨著什麼樣的問題?研究中國歷史繞不開這些大問題,觀察現實中國也不能迴避這些大問題。最近,迅速膨脹的中國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就是中國與亞洲和世界,究竟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如何相處?我們要承認,現代中國已經遇到很多麻煩,比如高句麗問題、東海與釣魚島問題、南海與西沙、南沙問題、外蒙古與內蒙古問題、新疆的東突厥運動以及伊斯蘭教問題、西藏及藏傳佛教問題、中印邊界問題、台灣問題,甚至還有可能死灰復燃的琉球問題等等。
當我們討論「中國」時,也不可避免會涉及「亞洲」的鄰居,比如日本和韓國,甚至涉及到西方世界。生活在這樣一個互相聯繫又互相依賴的世界裡,我們希望反思歷史所帶來的理性,可以讓我們抑制情感驅動的民族主義立場,在同一個世界中彼此尊重。
這本小書中討論這些關係到你、我、他的大問題。本書從「歷史」出發,不僅通過歷史知識認識自我,而且通過歷史知識與周邊鄰居形成一些共識。
人面桃花 豆瓣
所属 作品: 人面桃花
7.8 (38 个评分) 作者: 格非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 - 9
2004年,沉寂了十年的格非推出长篇小说《人面桃花》,重新点燃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希望。《人面桃花》选择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情窦初开的少女秀米一天遇上了革命党人张季元,然后一场关于革命、乌托邦、的故事就慢慢舒展开。这本书的文字优美, 情节起伏跌宕,细枝末节都经过了精心的处理,其精致与05年06年推出的《兄弟》的粗糙恰好成为鲜明对比。格非也因这本书获得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辞写到“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既充分展现了汉语的伟大魅力,又及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感情。”。《人面桃花》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对诸如乌托邦、革命以及暴力,作者并没有去作价值判断或者道德判断,而是留下了一个含糊的臆想空间;他也没有拘泥在历史的细节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另辟一条通往人的心灵空间的通途。这就是本书最高明之处--小说它不同于论文需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建构明确的价值判断,也不是随笔散文类文章,是一种主要个人思想的表达。小说艺术最主要的就是要在虚构的故事上再给读者留下臆想的空间。哈姆雷特风靡几千年,其窍门全然一句“TO BO,OR NOT TO BE”之间。
经术与性理 豆瓣
作者: 吴国武 学苑出版社 2009 - 3
经学是传统学术的根基,理学是宋人对儒学的新发展,二者的载体则是古代的文献典籍。《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以经籍文献的梳理为基础,以经学、理学的互动关系为中心,以思想史研究为指归,为读者勾勒出北宋儒学转型的历史面貌。这种由文献研读通向思想解析的“古典学求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具有细致精微的长处。
从六艺到十三经 豆瓣
作者: 程苏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1
本书提出并解释了“经目”这一概念。“经目”是指历代中央政府对官学中所尊“经书”及其解释体系而做出的限定。经目与经学历史中的经书合称不同,一般的经书合称具有偶然性、随意性和个人性,在计数时宽松随意,而经目则具有学理性、稳定性和制度性。本书以历代“经目”的演变为核心,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展开从“六艺”到“十三经”的专题史研究。其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基于史实的考辨清理;考稽、探讨经目演变的内外部诱因以及前后因革或并存的不同经目之间的关系;尝试就“经目”本身及其与经学史的关系等问题作若干理论性的探讨与总结。本书的研究建立在充分的文献学基础上,以文化史为背景,将经目的研究与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结合起来,全面立体地考察经目这一历史现象在传统社会中的影响。同时,本书的研究也是在“当代史”的情景下展开的。
走出唯一真理观 豆瓣 Goodreads
8.4 (134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5
★陈嘉映2007—2018自选文集。
★《何为良好生活》后新作,认真思考,认真表述这些思考,召唤爱思考的人来一道思考。
★在危机与纷争爆发的时代,哲学如何协助我们反思生活。“我们与其说需要共识,不如说需要学会,没有共识的人应该如何一起生存。”
本书是陈嘉映先生选编自己于2007—2018年间所作演讲、访谈与评论结集。
有不同的道,从前有不同的道,现在有不同的道,将来还有不同的道。重要的问题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怎样呼应,怎样交流,怎样斗争。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已经死了。
哲学,尤其今天的哲学,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们之所求,首先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
“我个人想要的是,认真思考,认真表述这些思考,召唤爱思考的人来一道思考。”
2021年6月25日 已读 終於讀完了。前面還不錯,後面稍稍平面了一些。當然也時刻提醒自己,看到他的閃光。
中国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豆瓣
所属 作品: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作者: 葛兆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1
这是一本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首先要讨论古代中国的天下观,看看中国是如何理解自身在世界的位置。
接着来认识古代的婚礼和丧礼,要通过它看看古代中国的家族生活与伦理,孔子和儒家又是怎样从这种伦理基础上,拓展并形成政治学说。
还要介绍佛教的传入,以及它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并从观音信仰和禅宗学说,看到佛教如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当然还要认识一下道家与本土的道教,在讨论道家的人生态度与生命观念之外,也介绍道教追求永生和幸福的知识。
本书也关注古代中国民众的知识、行为和信仰,并讨论深刻反映古代中国思维的风水知识。由于古代中国的历史与传统延续性相当强,因此,我们也希望读者通过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在现代中国的延续,理解当下中国的文化世界。
2021年6月12日 已读 時至今日我還在讀入門書籍(摸魚大王無疑
中国
故事新编 豆瓣
所属 作品: 故事新编
9.4 (221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其中,《补天》写于1922年冬天,原题《不周山》,收录于《呐喊》初版,后改名《补天》并抽出;《奔月》、《铸剑》写于1926年和1927年,《铸剑》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名《眉间尺》;《补天》、《理水》、《非攻》、《采薇》、《起死》写于1934至1935年。
2021年5月27日 已读 现在看已不像以往,会觉得好玩,而且是他晚年的东西,相对阳面更多。对史源又有一点新的体会。
中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9.4 (33 个评分) 作者: 王力 主编 / 马汉麟 等执笔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11
◎编辑推荐
你知道武王克商的繁复真相么?你知道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猫的最早实物么?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汉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裤子是露屁股的开裆袴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你知道最古老的酒瓶出现在6000年前么?你知道猪肉的“腥”字本来是什么意思么?你知道中国近3500年来经历过何等让人匪夷所思的三次大规模变冷么?
精彩内文:全彩版在黑白版的基础之上,精勘精校,完善并增补了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考古新知,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图片解析力。
精良印刷:内文选用优质日本进口纸张,用顶尖级德国海德堡四色印刷机印刷,并根据文物实物对印刷颜色做了校正,以期对文物影像做到高度还原。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订版文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修订委员会还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本书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2021年5月17日 已读 真不錯,天文曆法剛好和最近老師講的五帝本紀部分相合。後記也很不錯。但,硬功夫還是要自己下😭。
中国
总体艺术论 豆瓣
作者: 邱志杰 2012 - 7
《跨媒体艺术读本系列:总体艺术论》主要内容包括:一种动词性的艺术;如何成为无知者;艺术是艺术的墓志铭;艺术可以训练;总体艺术方法;作者对关于艺术的讨论仍然离不开关于生活的讨论,那就是——幸福如何可能。
普通婚姻 豆瓣 Goodreads
6.6 (27 个评分) 作者: 荞麦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1
有人属于现实,而有人拥有幻梦。
----------
一个无关金钱纠纷、阶级差异、三角关系的婚姻故事。
一首赞美天真与理想,热情和无序的昨日之歌。
讲述2008—2018,我们的婚姻和生活纪年。
这就是我们的青年时代,这就是我们年轻时代的婚姻生活。
----------
一对生活在二线城市的年轻夫妻,他们对于一个理想的世界,各有想法。夏玥从事媒体行业,身上残留着行业最后的激情,幻想着改变世界。方晨追随上司创业,与传统体制越走越近,自以为进入了一个了不起的领域,这种感觉却随即变成了羞耻……
小说开始于蜜月之旅,结束于年终派对。叙述上不断回溯与后跳,最终汇成了一帧年轻人的婚姻场景,一代媒体人的肖像和一种青春的消逝。既是对爱的肯定,又是一场对于充满狂想的青春的告别。
2021年4月11日 已读 意外地感覺不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夾雜無數瑣碎日常卻是每天都要面對的。而且感覺得到她在播客提到的「與自己的性別和解」,我還沒有,我努力。
中国
中国书法思想史/中国文化精神书系 豆瓣
作者: 姜澄清
本书为系统阐述中国书法流变及精神体系的学术专著.从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找到书法的定位,从哲学思维内中寻找出书法精神的思想轨迹,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中国书法的生态环境,以中西文化差异、古今书法的审美变迁来作价值判断,重建书法发展的坐标。他的研究触角延伸到民俗学、艺术学、文化学、生态学、心理学等领域,把书法的小系统置于文化生成这个大系统中,从而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
2021年3月31日 已读 尚可,比以往讀的那些好(不過也可能我很久沒看書法理論的書了😂)。某些部分感覺不夠嚴謹,希望自己以後有能力闡發。但我總是會覺得,為什麼沒辦法用較為清晰的語言描述自己想說的問題,不是單純西方式的確定語詞分析,也不是傳統東方的模糊語詞。說到底還是自己不行啊!努力!(嗚嗚)
中国
中国话 豆瓣 Goodreads
6.8 (26 个评分) 作者: 郑子宁 九州出版社 2021 - 1
本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分别深入探讨了中国的饮食、数字、动物、称谓、地名等方面的文化。一方面,作者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分析语言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又从横向的空间维度,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交流。作者借由语言,探索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不同民族间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轨迹。
2021年3月25日 已读 竟然是維舟老師的前言⋯神奇!側面了解一些fun fact吧!就是跳躍有點大有時候會跟不上_(:_」∠)_
中国
说理 豆瓣
所属 作品: 说理
8.8 (5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华夏出版社 2011 - 5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集四十年从事哲学思考与研究形成的最重要的哲学专著。全书共分九章,以语言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述了相关的全部哲学命题,各章包括“哲学之为穷理”,“哲学为什么关注语言”,“哲学语法”,“论理词与论理”,“感知与语言分析”,“亲知与观念”,“看法与论证”,“普遍性:同与通”,“事情本身与事实”等。现代语言分析哲学源出自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以分析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达至问道穷理的目的。陈嘉映教授初入以德国理性主义传统下海德格尔研究入手,从而将西方二十世纪现象学潮流与分析哲学的深入研究紧密无间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学说体系。该书作者首先以“哲学何为”入手,说“哲学大致就是穷理”:“从一个道理追向另一个道理,谓之穷理。所谓哲学,大致就是穷理”。而穷理,在陈嘉映教授看来,就是一个在一定的哲学语法下对感知和语言进行分析的过程。这一分析在其发展中必会涉及亲身感知与观念形成的问题,进而,陈嘉映教授又探讨这一体系在论证等重大哲学命题。本书论证之深度和论理之严谨使其成为国内近三十年来少见之重要哲学著述,必将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注意和关注。
单独中的洞见 豆瓣
作者: 张方宇 2018 - 7
这是一本来自灵魂的内省之书。
全书分十二卷,共有一千三百多条经典哲言随笔,涵盖了对人性、生命、关系、欲望、死亡、孤独、精神等多维层面的感悟精髓,透彻又富有哲理性,独到又饱含现实意义。
以独立性开端,以格言体书写,或一针见血,或一语道破。为你开启一扇走进世界本质的大门,让你于纷乱表象之下找到真谛,于单独中洞见过去,看清未来!
版权洽谈请联络 :QQ875501119
2021年2月11日 已读 格言式總讓人覺得不夠堅實,太過強調單獨的益處又有些絕對。偶爾還是有被擊中的句子,只是看完都想不起來了😂
中国
美满 豆瓣 Goodreads
7.6 (120 个评分) 作者: 淡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8
★ 在人海中打捞生活的骸骨,用现实的星星点点去注解幻想。
★ 家庭是布洛芬、多巴胺和糖,对有些人也许是水,对有些人是头痛本身。
★ 家,这个陌生人构成的集体,尘世中饱受琢磨的奇迹。
----------------
九个背井离乡的故事
九个家庭中的难民
九个格格不入者
九个在离开中醒来的人
男人疲惫,认为自己在当牛做马,同时相信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女人劳累,感到不受理解,同时怀有巨大的爱的渴望。
本书是80后写作者淡豹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九个短篇小说。这里有非常规的家、想得很多的人、焦急的父亲、相互隔离的中年夫妇、生怕怀孕的上班族,他们生活在人海之中,却被说不清的东西隔开。
他们受困于代际和性别关系,他们像如今几乎所有人一样,因为渴望或者压抑、因为不得已的人生际遇四处游走,却总是无法彼此理解。书中有我们当代的生活景观:寺庙、机场、商场、便利店、精神病院、快捷酒店、旅行网站……
这些各式各样的人对家爱恨交织,有逃避远走,也有寄托渴望,围绕着家与幸福,作出或积极或消极的努力。
1. 女儿
情侣平平常常的同居生活里暗藏杀机。你是谁?你在想什么?你为什么着迷?一个犯罪故事。
2. 养生
天涯海角觅知音,家山北望泪沾襟。一个喜剧故事。
3. 山河
女孩对爱情没有好印象,因为她的父亲是个胆小鬼,母亲是位捞尸人。一个独白。
4. 过火
闽南一场净化仪式后,老人决意到更南方去。一次旅程。
5. 父母
孩子没有了,不再有孩子。一次卡在半山腰的旅程。
6. 乱世佳人
费雯丽还是奥黛丽?母亲花一生解谜,女儿只想活在谜面里。一个悬疑故事。
7. 海和海绵体
在发疯前,地质学家抓住自己珍视的东西,还顺带着蔑视了心理学。一轮测试。
8. 你还记得在上州给我变魔术吗?
她问他,“你记不记得以前富二代是歧视性的称呼?” 前恋人分隔两地,一场合唱愈来愈像独奏。
9. 旅行家
中年男人在三个大洲间穿行。算他在内共有三个朋友相互讲述故事。算他在内家庭共有三人彼此好奇又捉摸不定地过一生。
2021年2月9日 已读 挺驚豔的。最後兩篇感覺沒有前面的好。回想起當時讀費蘭特的感覺。直接敘述的日常,卻字字打在心上。而被打動之處,是嶄新的故事,或者說,嶄新只是因為以往的閱讀中,這些碎片被習慣到不屑於書寫。以男性主導的寫作(此處寫作不僅限於性別,因為有些女性依舊是男性的寫作思維)很少有這些柔軟細膩的力量,這些瑣事都是被他們不屑一提的無用之事,可是真正書寫出來,的確很打動人。無數的女性曾面對的無數問題,我依舊在面對。真正有力量的女性讓人嚮往。p.s.並不是覺得女性的寫作高於男性,而是習慣中的男性寫作思維的確缺少這些瑣屑的力量,各有優劣不分高下。
中国
新的一天 豆瓣
8.0 (68 个评分) 作者: 许立志 著 / 秦晓宇 编选 作家出版社 2015 - 3
2014年9月30日下午近两点,九零后许立志从深圳龙华一座大厦的十七层一跃而下,10月1日0点0分,他预设了定时发送的一条微博“新的一天”,准时发布于他已辞别的这个世界的新的一天。诗集之名即来自于他写给人间的这最后一句话。
本书汇集了许立志2010年以来所写的近200首诗,其中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在劳碌的流水线生产操作之余,他一直坚持颇具水准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朴素、斩截而又强烈,兼具抒情性与批判性,常以荒诞的或令人震惊的笔触书写悲辛的底层生活与幽深的死亡诗意,以此来为两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
2021年2月3日 已读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
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
耻辱的诗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