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 豆瓣
Aisthesis: scènes du régime esthétique de l'art
8.0 (5 个评分) 作者: [法] 雅克·朗西埃 译者: 赵子龙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2016 - 8
在本书中,雅克・朗西埃探讨了十四个事件或说十四个时刻,从温克尔曼笔下的赫拉克勒斯残躯,到詹姆斯・艾吉所摄的阿拉巴马州农户,间有黑格尔对美术馆的一次造访,爱默生在波士顿的一段演说,马拉美在女神游乐厅的一晚观赏,举办于巴黎或纽约的一场展出,上演于莫斯科的一幕戏剧,建在柏林的一座厂房,通过这些或闻名或隐秘的场景,我们可以探询何为艺术,以及何是艺术所为。
在各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感悟、阐发艺术的体制,消除了各类艺术的专门性以及艺术与日常经验间的界限,由此得以成立并转型。我们可以知道,一座缺损的雕像,如何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一幅贫民孩子的画像,如何达成一种理想的呈现;一群杂耍艺人的翻腾,如何飞入诗意的天空;一件家具,如何被尊为一座神庙;一道台阶,如何被塑为一个人物;一件补丁累累的工装,如何像是王子的羽衣;一面轻纱的旋回,如何暗示宇宙的源起;一段加速的蒙太奇,如何表达共产主义的可感现实:这是一段艺术现代性的历史,它绝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正统。
2019年2月7日 想读 通过 塔克背吉他手 “背弃行动的逻辑。”莫泊桑 契诃夫~~~
马雅可夫斯基儿童诗选 豆瓣
Стихи детям
作者: 马雅可夫斯基 译者: 任溶溶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 9
2019年2月3日 想读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读了第一篇,readfree上下的
萨满教 Eggplant.place 豆瓣
Shamanism: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米尔恰·伊利亚德 (Mircea Eliade) 译者: 段满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9
《萨满教:古老的入迷术》此次被“内蒙古民族文化通鉴”选中,即将首次翻译成汉文。与本书题材类似的《金枝》很久以前就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的必读书目,本书的翻译也必将填补业内的空白,可以将此书丰富多彩的萨满世界推给更多中国读者。本书稿由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段满福教授翻译,段教授在教学的同时,译著颇多,曾翻译出版《地球上的庄园:土著人如何塑造澳大利亚》《小王子》《后一课》等图书。该书共分14章。总体上看,该书结构有些类似西方音乐中的奏鸣曲式,可分为三大部分:呈示部, 即开头八章,为全书的基础;展开部, 第9章至第12章, 充分发挥开头八章所呈示的各主题中所具有的特征;再现部,即第13、14章,这后的两章基本上复现呈示部,再次回到对全局性特征的论述。
2019年1月26日 想读 通过 四季书评采访 蔡伟杰 推荐。法文原版1951. 以中亚和北亚的典型萨满教为主,旁及美洲、东南亚、大洋洲、印度、欧洲与远东的萨满教元素的分析。罗马尼亚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的经典之作。
The Dialogue of Two Snails 豆瓣
作者: Federico García Lorca Penguin Classics 2018 - 2
My heart
brims with billows
and minnows
of shadows and silver
Beautiful, brutal, strange and lovely: this is Lorca reborn, in a selection of previously unpublished pieces and masterful new translations.
2019年1月25日 想读 通过 阿丢:“这本极薄的“企鹅现代经典”是最新英译(非常出色的英译),让我比之前读洛尔迦更深感受到,这样一种诗人真是无比敏感地感受一切,一阵风、一朵花、永恒的月亮、生命都带着痛切的存在感感受着;也因此,世世代代歌的传统在他的诗里传续流淌下来,却又是新鲜的、神奇的、又熟悉又陌生。”
常识 豆瓣
A World of Information
作者: [英] 理查德·普拉特 / 詹姆斯·布朗 译者: 跃钢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3
理查德·普拉特( DK 金牌作者+蓝彼得图书奖获奖者)全新科普力作,图文设计简洁明了,通过 30 个日常主题,讲述背后科学原理与历史趣闻。打破学科壁垒,让生活中的常识变得丰满立体。
◎ 编辑推荐
◇ DK金牌作者理查德·普拉特全新力作
理查德·普拉特出版过 70 余部儿童科普书, 先后获得蓝彼得图书奖,斯马蒂斯银奖,凯特·格林纳威奖,被誉为英国最成功的科普作家之一。
◇ 精选贴近生活的 30 个主题,讲述常识的历史趣闻
云有多重?绳结有多少种打法?谁发明了铅笔?
钉子曾经是一种别致的货币。自行车的出现促进了女性解放运动。时区划分是为了避免各国之间的火车相撞。从 A、B、C 到 Do-Re-Mi,从原子结构到太阳系,从乐队布局到纸张尺寸……
有知识、有历史、有故事!这本超级大书通过身边常见的 30 个领域,告诉常识背后的科学背景。
用你的好奇心推开一扇扇充满新知的大门吧!
◇ 知识大融通,拓宽视野,培养追根溯源的科学精神
既讲飞机如何发明,也讲飞机的飞行原理;既讲眼睛的视觉原理,也讲相机的发明创造……由点及面的知识串联与学科交叉打破学科壁垒,形成知识融通,不仅可以拓宽孩子视野,满足孩子的刨根问底,也可以培养孩子追根溯源的科学精神。
◇ 时尚的版式设计,轻松阅读,一目了然
由英国著名平面设计师詹姆斯·布朗执笔绘图,设计简洁时尚,页面主题突出,不仅让孩子获得完美的视觉平衡,更能让孩子轻松阅读。
◎ 内容简介
《常识:有用的无用的百科知识》是一本大开本的精装书。全书 64 页,涵盖 30 个生活中常见却不甚了解的百科知识领域。有知识、有历史、有故事,形成百科知识串!具体是以每两页展示一个主题,画面简洁明快,向大家迅速展示五彩缤纷的世界。从传统的绳结到管弦乐队,从气象云朵到潮汐节气,从山川河流到几何结构,从宇宙天文到原子结构,从身体结构到机械原理,从远古文字到信号代码......
无论是渴望新知的孩子,还是忙于职场的大人,这本书都会带你从身边出发,打开知识的大门,让你获得广阔的视野,让你知晓事物的来龙去脉,让你获得丰沛的谈资。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超级时尚的知识杂集。在这个大开本的精装书里面,汇集了大量的事实与数据。包括了很多主题,比如元素周期表、潮汐、云朵和斐波那契数列。
——《书商》(Bookseller)
每两个对开页展示一个主题的不同知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了解相关领域。简洁的插图与明快的线条,为读者提供了完美的视觉平衡与阅读体验。
—— 爱尔兰时报
不是很厚的一本书就无法容纳更多的知识么?对于聪明人以及想成为聪明人的人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宝库。
—— 奥地利年度科学书 提名
谁的骨头? 豆瓣
À Qui Est Ce Squelette ?
作者: [法] 亨利·卡普 拉斐尔·马丁 著 / 雷诺·维古尔 绘 译者: 邓韫 / 李强 审译 后浪丨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9 - 3
全球授权 11 个语种
入选 2018 法国青少年类科学奖
17 个骨骼专题,25 组逆向思维翻翻页
全新纪录片风格,让孩子带着好奇,探索妙趣横生的骨骼世界!
◎ 编辑推荐
◇ 骨头有神态丨一眼见骨的透视风,展现活灵活现的骨骼世界。
◇ 翻页酷设计丨“骨架在上,动物在下 ”,25 组逆向思 维翻页设计,让你的体验非同凡响,感受考古发掘的神秘感,真正激发想象力与好奇心。
◇ 叙述新风格丨全新纪录片风格,17 个妙趣横生的骨骼专题,打破传统骨骼书“一物一骨”的传统模式。
◇ 画风有魔力丨幽默绘画风格,欢乐运动姿态,让骨头变身可爱新活物!
◇ 国际明星范丨已在全球授权英语、德语等 11 个语种,入选法国第 17 界青少年类科学奖。
◎ 内容简介
骷髅吓人么?一堆骨头会让你颤抖么?如何分辨人类和大猩猩的骨架?如何从头骨中找出谁属于乌龟?为什么飞翔、游泳和奔跑的不同动物却有着相似的骨骼结构,它们是如何发挥截然不同的功能呢?从最大的大象到最小的老鼠,每只动物都有着最适合自己的骨骼结构!在复杂多变的演化长河中,它们就像不同梯度的演奏者,奏响着各自的生命篇章。
《谁的骨头?》是一本生动幽默的“骨骼游戏书”,并让骨骼在这里重获新生。全书通过 17 个骨骼专题,25 组逆向思维翻页游戏,以简短幽默的图文搭配,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纪录片风格的骨骼世界。每幅对开页对应一个骨骼主题:软骨、外骨骼、牙齿、关节、手......但不要指望通过目录找到它们,因为这本书压根就没有目录,目的就是要你在随时翻看此书时,都能收获惊喜!
《谁的骨头?》让你在翻阅时,总是充满好奇地去探索下一个为什么。就这样,你毫不费力地读懂了骨头!
◎ 媒体推荐
这是为 7 岁以上的儿童创作的纪录片式的原创图书。通过25个翻翻页,让我们从头到脚学习关于骷髅的一切知识。
在整个页面中,我们学会识别骨架,我们学习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是如何演化的。
你知道吗,在鲨鱼的口中,总是提前备好3到4排牙齿,就像在跑步机上一样,它们一排一排地出现。
你是否知道,当一群狼在雪地里匆匆地小跑时,每只狼都把爪子放在前一只狼留下的足迹中?
一页一页,我们还看到了人体骨骼和动物骨骼之间的比较。
整本书看上去就像一张关于骨骼的专辑,如果我的科学课程也能安排得像专辑一样,毫无疑问,这将会使我的课程更具吸引力!
—— 巴扎特,发表于 BAZ’ART
◎ 名人推荐
对于那些对生物学和解剖学感兴趣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对我和我女儿来说,借此看到我们经常画的动物的内部骨骼结构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准确描绘各种动物的艺术技能(这当然是对我们的意外奖励!)
精彩的书,强烈推荐。
—— 英国知名博主 “Read It Daddy!”
他们自在别处 豆瓣
いつも彼らはどこかに
6.8 (5 个评分) 作者: [日]小川洋子 译者: 伏怡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11
短篇小说集,全书共包含8个短篇,每篇故事都以动物命名,延续了作者一贯细腻优美的笔触。每篇故事的主人公都可以用“静谧”来形容,比如在超市一角烹调小吃给顾客品尝的推销员,在一家小小的美术馆做前台接待的女子,还有在限食疗养院里接受治疗的女人等等。这些主人公共同的特点就是孤独而安静,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他们的世界都会和某一种动物产生交集。
2019年1月21日 想读
米娜的行进 豆瓣
ミーナの行進
作者: [日] 小川洋子 译者: 竺家荣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4
这是1972年的日本,这是一幢豪华的公馆,这里住着有趣的一家:
和善的罗莎奶奶早年从德国嫁到日本,英俊潇洒的姨夫在外面有另一个家,安静的姨妈独自抽烟喝酒热衷于寻找错字,帅气的龙一表哥目前在瑞士留学,美丽的米娜表妹身体孱弱但拥有强大的灵魂,爽快利索的帮佣米田阿婆在这个家里时间最久,沉默可靠的园艺师小林阿伯总在关键时刻发力,河马妞儿已经陪伴大家35年了。
13岁的对我来到这里,和他们度过了难忘的一年。
我见证了米娜发病时的痛苦,见证了川端康成的死对这个家造成的伤痛;和米娜一起为日本男排的夺金之路激动,为慕尼黑奥运会惨案悲伤;和米娜一起体会初恋的萌芽和忧愁,一起等待终未来到的流星;和这个家族一起享受最幸福的圣诞节,一起参加了妞儿的葬礼……
一个发生在温暖怀旧年代,勇敢纯真的故事。
2019年1月21日 想读
一日长于百年 豆瓣
И дольше века длится день
作者: [吉尔吉斯斯坦]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译者: 张会森 / 宗玉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1
本书以荒原上某个偏僻小站的铁路工人的一次送葬经历为故事主线,把宏大的时空浓缩入一日一夜,于狭窄中激化的尖锐矛盾冲突在各个层面上考验着人性,同时激发出人心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真善美。现实、传说与科幻交错纷呈,漫话千年、广囿万里,尽显作者的缜密构思和高超技巧,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 ,不禁对自身的命运及其与传统、现实、未来的各种关系产生认真的思考。
小说的情节同时在现实、传说和科幻三个层面展开。现实的层面主要写了叶吉盖、卡赞加普、阿布塔利普以及相关人物的命运。叶吉盖和卡赞加普都是位于萨雷-奥捷卡大草原上的一个荒僻的铁路会让站的普通工人。构成小说情节主线的就是卡赞加普去世后,叶吉盖为其送葬的情景及其回忆。阿布塔利普命运坎坷,他参加过卫国战争,当过战俘,脱逃后在南斯拉夫游击队里屡立战功,战后当了教师。可战俘的经历使他一再受审,后冤死狱中。
传说的层面主要写了两个古老的传说。一是关于曼库特的传说。相传古代柔然人常用一种叫“戴希利”的酷刑使俘虏丧失记忆,成为只会听从主人摆布的奴隶──曼库特。有一位母亲历尽艰辛找到了被俘的儿子,可是儿子已变成曼库特,他在柔然人的唆使下用箭射死了自己的母亲。后来埋葬这位母亲的墓地阿纳贝特成了草原上受人景仰的地方。二是关于歌手赖马雷的悲剧。传说吟唱歌手赖马雷在老年时与一位姑娘相爱,这种爱情使他的生命重新恢复了勃勃生机,但也使他因此而受到兄弟和族人的摧残,人格受侮辱,感情被扼杀。
科幻的层面写的是在苏美两国“均等号”空间站工作的两名宇航员与宇宙中具有高度文明的林海星人有了接触,两国政府害怕林海星人的全新道德观会对人类现存的意识产生巨大的冲击,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决定断绝两名宇航员的归路,并发射导弹群以防止林海星人进入地球。
这种多层次的结构安排虽繁复,但整体感和现实性都极强。因为不管是对过去的回溯,对传说的重塑,还是对天上人间、地球宇宙的描写和想象,都是作者力图从过去、现实、未来的关联中获取更丰厚的生活容量,更有力地拓宽对生活观照的幅度,以便从人与世界的多角度联系中更深刻地表达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强烈关注和哲理思考。
--------------------------------
一个人失去民族和历史属性、失去个性的全部特征,他就变成了顺从的奴隶、驯服的机器人,人们用轻蔑的名字——曼库特——称呼这样的痴奴。但是仅仅引用这些历史材料还不够,我必须把这些材料提到更高的水平并赋予其哲理意义。正是由于对人的担忧,正是由于对妨碍人成为完整的、丰富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一切事物的反感,促使我创造了关于曼库特的传统。——艾特玛托夫
2019年1月21日 想读 通过 Tarsan
世间已无陈金芳 豆瓣
作者: 石一枫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6 - 1
石一枫的中篇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写了一个 乡下女孩在城市跌宕起伏的人生,塑造了一个具有时 代特征的典型人物。石一枫戏谑地讲述陈金芳的暴富 ,却并没有因此糟践这个人物。相反,他指出了这个 人物的可怜之处。陈金芳“只是想活得有点儿人样”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生存哲学,或许也是*大众化的 生存哲学。但这个社会不断变着花样提供“人样”的 标准,陈金芳就是被社会的标准不断地推搡着止不住 步,她不清楚自己该是什么“人样”,终于失去了自 我。
2019年1月21日 想读 190121 | 210603 via 小姑娘
萨哈林旅行记 豆瓣
Остров Сахалин
作者: 契诃夫 译者: 刁绍华 / 姜长斌 1995 - 11
2019年1月20日 想读 通过 Tarsan
匙河集 豆瓣
作者: [美国] 马斯特斯 译者: 凌越 梁嘉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8
昨日的雪和玫瑰都销声匿迹了;
爱情是什么?除了一朵褪色的玫瑰。
在村子里生活包围着我:
悲剧、喜剧,豪迈和真理,
勇气,坚贞,英雄主义,失败——
全都赫然耸现,那是怎样的图景啊!
森林,草地,小溪和河流——
我的全部人生无视这一切。
八行二韵诗,田园诗,十四行诗,二韵叠句短诗,
犹如干豆荚里的籽,滴答,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滴答,多么微妙的抑扬格体诗歌,
当荷马和惠特曼在松林里放声歌唱?
——马斯特斯《佩蒂特,一个诗人》
2019年1月19日 想读 通过 鲅鱼饺子拍的《玛格丽特·富勒·斯拉克》一诗 据说全是墓志铭
歌行灯 豆瓣
8.1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泉镜花 译者: 曹宇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4
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泉镜花的短篇小说集。
2019年1月18日 想读 120112| 通过庆山《写作》,沁云。《歌行灯》《高野圣僧》
消失的古城 豆瓣
5.8 (6 个评分) 作者: 王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历史来找回这座城市的记忆。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2019年1月13日 想读
金子美铃全集 豆瓣
作者: [日]金子美铃 译者: 田原 雅众文化/中信出版社 2018 - 7
【内容简介】
金子美铃是日本国民童谣诗人,被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童谣诗的彗星”,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她的诗是留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却被湮没近半个世纪才终于重见天日,如今已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被翻译成包括中、英、法、韩等多国文字。
她的诗歌短小隽永,清新灵动中 闪烁着深刻的哲 思,讲求韵律的同时富有童趣,洋溢着绚丽的幻想,充满对光明和美好的希冀。美铃的每一首诗都唤醒我们早已失却的天真和感伤,引领我们回到纯净而唯美的世界。
本书依据日本JULA出版局权威版本译出,完整收录金子美铃一生所留下的全部512首诗作。著名旅日诗人、翻译家田原先生倾力翻译并作序,呈现金子美铃的一生及其不朽的诗作。
……………………
★★★
日本国民童谣诗人金子美铃
一生512首诗作完全收录
北岛《给孩子的诗》重点推介的诗人
诗作入选人教版2017小学语文课本
翻译家田原倾情献译并作导读。
无论是生命的欢欣,还是生活的悲苦。她都用心吟唱,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了歌。
……………………
【编辑推荐】
★金子美铃是日本国民童谣诗人,被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童谣诗的彗星”,作品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被翻译成包括中、英、法、韩等多国文字。“无论是生命的欢欣,还是生活的悲苦,她都用心去吟唱,她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了歌。”金子的诗歌拥有治愈现代人寂寞心灵的伟大意义。
★诗作入选人教版2017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北岛《给孩子的诗》重点推介给孩子们阅读的诗人。
★本书依据日本JULA出版局的权威版本译出,完整收录金子美铃一生所留下的全部512首诗作。
★著名旅日诗人兼翻译家田原先生倾情献译并亲自作序,呈现金子美铃的一生及其不朽的诗作。
……………………
【名人评价】
金子有作为童谣作家最可贵的素质——想象力之飞跃。这一点是别人难以模仿的。
——西条八十(日本诗人)
美铃的作品,隔了半个世纪的冬眠,复活以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新井一二三(日本作家)
感谢美铃,是她清新、明朗、纯粹的诗歌文本让我在教学之余把一切置之度外,起早贪黑地倾听她在每首诗中的倾诉,感受她每首诗的脉动。翻译的四个多月如弹指一挥间,成为我最难忘的幸福时光。
——田原(译者、诗人)
金子美铃有着为尘世间的微末之物而疑虑的诗人天赋,天真之眼凝视着落日草原,也凝视着失去孩子的麻雀,柔软之心挂念着月亮山林,也挂念着失去一条腿的蟋蟀。无论是小景速写,还是传说复现,她都用爱去书写,无论是生命的欢欣,还是生活的悲苦,她都用心去吟唱,唱着唱着,就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了歌。
一一常立(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
自2005年,开始在网上读金子美铃,2007年,她的诗集在大陆出版,《读库》曾有专文讲述她的故事一一 十几年来,一直在读金子美铃,我读过大陆和台湾各种版本的金子美铃童谣,作为教师,我给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小学生、中学生、教师和家长们讲授过她的童谣,
推荐过她的诗集。如今,手捧田原先生翻译的这套《金子美铃全集》,我想,我终于找到了最喜欢的版本。读现代诗,不可不读童谣;读童谣,不可不读金子美铃;读金子美铃,你一定要读这套书。
——史金霞(著名教师)
金子美铃,“云朵上的女神”,孩子心中的缪斯,27年的短促人生,512首不朽的童诗,每一首都穿越时光的隧道,照彻我们心灵的整个宇宙。贫瘠与苦难给了她童年的孤独与忧伤,但磨灭不了她纯美的童心。金子美铃用魔法般的语言,点石成金。童年所见的一切,即使谁也不会驻足流连的路边野草,在她的笔下都能幻化成美不胜收的瑰丽诗篇!世间能把童年生活的野性、质朴、绮丽、丰饶,用音乐般的节奏和拟人化的心灵演绎到极致的,惟此一人而已!
——李庆明(教育家)
2019年1月8日 想读
随风飘散 豆瓣
作者: 阿来 2018 - 1
继《尘埃落定》之后 又一部长篇巨著
花瓣式的立体结构 藏族山村的变迁史
“阿来是边地文明的勘探者和守护者。他的写作,旨在辨识一种少数族裔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在当代的回响。阿来持续为一个地区的灵魂和照亮这些灵魂所需要的仪式写作,就是希望那些在时代大潮面前孤立无援的个体不致失语。”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授奖辞
《机村史诗》(六部曲)是用花瓣式架构编织的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由六部相对独立又彼此衔联的小长篇、六则关于新事物的故事和六则描写与新社会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人物的故事组成。恢弘的时代背景,细微的人物与事件,共同构建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
兔子死了,大家都说是格拉杀死了他,但格拉知道不是,兔子也知道。可为什么兔子的爸爸恩波,机村的村民,这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突然间对一切充满仇恨,并把仇恨都指向了他?机村的确发生了变化,有些东西来了,也有些东西要消失了。
2019年1月8日 想读 机村史诗六部曲(1)
破格 豆瓣
The Broken Estate: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Belief
9.2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译者: 黄远帆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7
玛丽安•摩尔评论休•肯纳的话——“大胆,他可能过于大胆了,但我们需要他”——也同样可以用在詹姆斯•伍德身上。正是过度的能量和好辩的冲动让伍德读起来很提神,我们常常接受他的教诲,有时也想一驳为快。
——威廉•H•普理查德,《纽约时报书评》
《破格》、《不负责任的自我》、《私货》和《小说机杼》几本书的出版,使詹姆斯·伍德成为同时代批评家中的翘楚,他不仅是一个明察秋毫的评判人,更是当代小说的鉴赏家。
《破格》是詹姆斯·伍德的第一部批评集,同时讨论文学和宗教。
“书中讨论的一些作家——梅尔维尔、果戈理、勒南、阿 诺德、福楼拜——文学信仰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并不总是很清楚,而常常是一种莫大苦恼……然而,总有作家伟大到足以在宗教冲动和小说冲动之间腾挪,区分两者 ,但又奇迹 般地两面受益。梅尔维尔和福楼拜是这样的小说家,乔伊斯和伍尔夫亦然。对弗吉尼亚·伍尔夫来说,十九世纪的变乱已过去五十来年,而作为一个著名的不可知论者的女儿,宗教信仰并没有拘于传统的痛苦。难关已经闯过。对她来说,一种宗教信仰或神秘的信仰与文学信仰轻柔地调和在一起——然而,对她来说,小说仍然保留着怀疑、质询的功能。在她的写作中,小说表现神秘,不过是为了展现我们无法抵达神性,因为神性已然消失。在她笔下,小说以宗教之心,行怀疑之实。 ” (黄远帆)
詹姆斯•伍德以其独有的激昂的声音,推进了一些最困难的议题:小说和现实主义的想象力可以是什么样子。他是那种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他饱含深情而热衷争论的批评文章在对象的范围和道德的严肃性方面激动人心。
——苏珊•桑塔格
目前没有几个批评家……可以提醒我们谈论文学也是文学的一部分。若能为这种谈论加上激情、精确和丰富的阅历,那便是一份罕见而珍贵的才能:我们的好消息是伍德有这种才能而我们有伍德。
——加布里埃尔•乔西波维奇,《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伍德是一个天才的细读者。这部批评集里妙笔贯穿始终,时而甘美多汁,时而刚毅雄健,时而据理力争,时而倨傲冷嘲,激情四溢又不失细节方寸。
——约翰•班维尔,《爱尔兰时报》
2019年1月5日 想读 The Broken Estate 同时标注,从上河卓远关于福楼拜的译文知道的,trello上早记了,图书馆有
文章修养 豆瓣
作者: 唐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11
《文章修养》是唐弢先生“二十七岁时写的一本小册子”,当时即定位于“作为青年们的课外读物”。上编六章,漫谈文字知识和演变经过,从文字到文章,从文章到文学,从古文到白话文,基本上是偏于史的叙述;下编八章,专谈作法和修辞,既有字、词、句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如何写会话等细节元素的探讨,也有搜集题材、确立主题和营造文气等文章大处的把握。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平易、简洁而生动,没有教科书式的枯燥和刻板,也没有“八股气”。作者以史代论,大量征引感性的文学材料,包括诗词曲赋、古今小说和外国文学等,言必有据,富有说服力,又明白晓畅,设身处地地照顾到普通读者。
2019年1月5日 想读 通过 汪晖纪念老师的文章。
月亮的另一面 豆瓣
L’Autre Face de la lune: Ecrits sur le Japon
7.3 (6 个评分) 作者: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译者: 于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 3
《月亮的另一面:一位人类学家对日本的评论》收录了作者于1979年至2001年发表的关于日本的人类学、神话学研究的演讲稿及文章,谈及日本的文化、艺术、历史、文学、生活,以及作者对日本细微的观察,并为我们讲述了很多日本的神话故事;在与西方文化方方面面相比较的同时,揭示月亮另一面的日本,其文化的独特的一面。
2019年1月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