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恶魔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谷崎润一郎
译者:
于雷/林青华/林少华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 8
本书收录谷崎润一郎的11个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名作《春琴抄》等。
《文身》和《麒麟》二作,其主题都是突现“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强者,丑的东西都是弱者”,极力地礼赞美――官能性的美。《文身》描绘文身师清吉“得到了光辉的美女的肌肤,刺入了自己的灵魂”的故事,即文身师倾注了自己的生 命,在一个年轻美女的背肌文上蜘蛛图案,翌晨美女人浴,苦痛难忍,清吉却发现在晨曦的映照下,她的背肌显出一种妖艳的美,并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种绚烂人工美的魅力所倾倒。《麒麟》则取材于中国古典,描写了孔子向卫灵公宣讲王道和施善政,灵公远离了私生活方面的欢乐,引起了灵公的夫人南子的不满。南子便利用美酒和肉欲等种种所谓“夺魂术”来诱惑圣人孔子,最终未遂。但灵公却无法抗拒南子的肉体魁力,又再次回到欢乐的私生活里。最后孔子离开了卫国。
《春琴抄》就是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名作,它写了出生在大皈道修叮的一个女孩子阿琴,9岁上双目失明。阿琴成为女琴师,教授比她大四岁的佐助学习三弦琴,佐助也有志于青曲之道,两人遂结成师徒。阿琴便得春琴之名。21岁的春琴怀了孕,人们认为其对象是佐助,春琴加以否认。不久,姿色绝伦的春琴在新购得的宅邸入浴,不知何故,面貌猝然变得丑陋了。佐助为了保持他所爱慕的春琴的美的形象,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之后佐助双手扶地对春琴说:“师傅,我已经瞎了,一辈子看不见您的脸了”。春琴问道:“佐助,是真的吗?”沉默半响,佐助感到这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盲人物语》和《刈芦》中则欲图通过物语的形式、活用古典文体中所凝练出来的日本语美的传统,编织出这样两个故事来:前者由主人公盲人法师弥市讲述自己年轻时,奉侍小谷城,城主浅并与织田信长不和,小谷城沦落后,浅井自戕,他的美貌妻子阿市与三个女儿二起被带回到信长身边。弥市仍奉侍其左右,并对她产生一种偶像崇拜之情。当阿市嫁到柴田胜家后,北庄城池陷落时,两人与城共命运。弥市背着一个女儿逃到城外去了。后者的主人公“我”在秋月下的湖边酌酒咏歌时,芦苇丛中出现了一男子,这个男子向“我”讲述了一个故事:他的父亲芹桥慎之助年轻时为寡妇阿游的美貌所倾倒,并向她求婚。阿游却促成他与自己的妹妹阿静结了婚。阿游却与一造酒厂老板再婚,在巨椋池畔的别墅生活。后来芹桥家家道中落,阿静故去。父亲慎之助每年中秋明月之夜,都带着他到巨棕池畔,透过别墅的篱笆来窥视阿游的姿影。
《褴楼之光》所歌颂的就是一个丑陋的女乞丐身上所隐藏的美,就是。说女乞丐虽然具有一般乞丐的一切丑恶,然而在丑恶之下另有妙龄女子所共有的那种容貌之娇艳、肌肤之光泽,显示出一种“褴楼之光”的美的魁力。
《文身》和《麒麟》二作,其主题都是突现“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强者,丑的东西都是弱者”,极力地礼赞美――官能性的美。《文身》描绘文身师清吉“得到了光辉的美女的肌肤,刺入了自己的灵魂”的故事,即文身师倾注了自己的生 命,在一个年轻美女的背肌文上蜘蛛图案,翌晨美女人浴,苦痛难忍,清吉却发现在晨曦的映照下,她的背肌显出一种妖艳的美,并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种绚烂人工美的魅力所倾倒。《麒麟》则取材于中国古典,描写了孔子向卫灵公宣讲王道和施善政,灵公远离了私生活方面的欢乐,引起了灵公的夫人南子的不满。南子便利用美酒和肉欲等种种所谓“夺魂术”来诱惑圣人孔子,最终未遂。但灵公却无法抗拒南子的肉体魁力,又再次回到欢乐的私生活里。最后孔子离开了卫国。
《春琴抄》就是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名作,它写了出生在大皈道修叮的一个女孩子阿琴,9岁上双目失明。阿琴成为女琴师,教授比她大四岁的佐助学习三弦琴,佐助也有志于青曲之道,两人遂结成师徒。阿琴便得春琴之名。21岁的春琴怀了孕,人们认为其对象是佐助,春琴加以否认。不久,姿色绝伦的春琴在新购得的宅邸入浴,不知何故,面貌猝然变得丑陋了。佐助为了保持他所爱慕的春琴的美的形象,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之后佐助双手扶地对春琴说:“师傅,我已经瞎了,一辈子看不见您的脸了”。春琴问道:“佐助,是真的吗?”沉默半响,佐助感到这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盲人物语》和《刈芦》中则欲图通过物语的形式、活用古典文体中所凝练出来的日本语美的传统,编织出这样两个故事来:前者由主人公盲人法师弥市讲述自己年轻时,奉侍小谷城,城主浅并与织田信长不和,小谷城沦落后,浅井自戕,他的美貌妻子阿市与三个女儿二起被带回到信长身边。弥市仍奉侍其左右,并对她产生一种偶像崇拜之情。当阿市嫁到柴田胜家后,北庄城池陷落时,两人与城共命运。弥市背着一个女儿逃到城外去了。后者的主人公“我”在秋月下的湖边酌酒咏歌时,芦苇丛中出现了一男子,这个男子向“我”讲述了一个故事:他的父亲芹桥慎之助年轻时为寡妇阿游的美貌所倾倒,并向她求婚。阿游却促成他与自己的妹妹阿静结了婚。阿游却与一造酒厂老板再婚,在巨椋池畔的别墅生活。后来芹桥家家道中落,阿静故去。父亲慎之助每年中秋明月之夜,都带着他到巨棕池畔,透过别墅的篱笆来窥视阿游的姿影。
《褴楼之光》所歌颂的就是一个丑陋的女乞丐身上所隐藏的美,就是。说女乞丐虽然具有一般乞丐的一切丑恶,然而在丑恶之下另有妙龄女子所共有的那种容貌之娇艳、肌肤之光泽,显示出一种“褴楼之光”的美的魁力。
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德] 弗里德利希·海西尔曼 图
/
[德] 米切尔·恩德
译者:
何珊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5
- 5
这套绘本汇辑作者的经典短篇,共7册,包括《犟龟》、《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月圆夜的传说》、《吃噩梦的小精灵》、《光屁股的大犀牛》、《奥菲莉娅的蚊子剧院》、《出走的绒布熊》。各册绘画均出自名家之手,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与精美的文字相得益彰。 奥菲莉娅是一个不幸运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虽然登不了舞台,在卑微的木箱子里也努力和喜悦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得不到关怀,却知道应该怎样关怀别人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不喜欢争争吵吵,喜欢戏剧的诗意,喜欢诗意和宽容地面对生活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乐意站在边上,欣赏别人表演,并总是帮助着表演顺利和成功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走在艰辛的路上,脸上却总有笑容,每天高高兴兴继续往前走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热爱生命却又在死亡面前豁达和从容的人。……所以你看见了吗,归根到底,奥菲丽娅不能算是一个真正不幸运的人。故事里的奥菲丽娅到天堂里去了,而生活里的奥菲丽娅们,也一定会受到簇拥和爱戴。 奥菲丽娅的一生,是最感人的悲剧,最平凡的开始,最精彩的结尾。 记住这个哲学:热情和善良的人, 总会拥有自己的“剧院”。
同窗的妩媚时光 豆瓣
作者:
彭学军
2006
- 9
专为花季女生度身定做的系列校园纯美绘本小说。
纯棉的质地,曾经同为女生的贴心姐姐以格子的方式裁剪,柔软、可人、贴身、家常。
将你的心情收集了放在这一个格子或那一个格子里吧!
“布格子”为正在走过的你造梦,“布格子”为曾经走过的你储梦,每年一套的布格子,将与你定期相约。
女生牧叶青青没想到自己会引起篮球队两位男生欧阳骏和褚竞的注意,
一个经常从楼上抛下“空中来信”或“空中投物”,阳光明朗,快乐向上;
一个却暗暗在心中努力:一枚硬币、一首歌、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机智敏感,英俊潇洒。
高考却让他们在火车月台经历了分手,“我只记住那些妩媚的同窗时光。”牧叶青青望着列车驶远,对自己说。
纯棉的质地,曾经同为女生的贴心姐姐以格子的方式裁剪,柔软、可人、贴身、家常。
将你的心情收集了放在这一个格子或那一个格子里吧!
“布格子”为正在走过的你造梦,“布格子”为曾经走过的你储梦,每年一套的布格子,将与你定期相约。
女生牧叶青青没想到自己会引起篮球队两位男生欧阳骏和褚竞的注意,
一个经常从楼上抛下“空中来信”或“空中投物”,阳光明朗,快乐向上;
一个却暗暗在心中努力:一枚硬币、一首歌、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机智敏感,英俊潇洒。
高考却让他们在火车月台经历了分手,“我只记住那些妩媚的同窗时光。”牧叶青青望着列车驶远,对自己说。
罗摩衍那 豆瓣
作者:
[印度] 蚁垤
译者:
季羡林
译林出版社
2002
- 8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此篇叙述他在森林中与魔搏斗的故事。
《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它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除第一篇和第七篇外,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全书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它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大多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描写景物,而是通过史诗人物的眼睛描写,这样就更富有感情色彩。《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一样,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由此,《罗摩衍那》成为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因而,印度传统将《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而将《罗摩衍那》称为“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垤称为“最初的诗人”。
《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它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除第一篇和第七篇外,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全书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它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大多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描写景物,而是通过史诗人物的眼睛描写,这样就更富有感情色彩。《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一样,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由此,《罗摩衍那》成为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因而,印度传统将《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而将《罗摩衍那》称为“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垤称为“最初的诗人”。
摩诃婆罗多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印]毗耶娑
译者:
黄宝生主持,金克木、赵国华、席必庄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 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已由季羡林先生翻译完成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摩诃婆罗多》的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四倍。全书共分十八篇,核心故事是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这部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迄今世界上仅有印度梵文学者历时半个世纪完成的《摩诃婆罗多》精校本和此前的英译本,而法国、美国等学者的译本皆中途夭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金克木先生的支持带领下,中文版《摩诃婆罗多》翻译工程开始启动,经过一批学者的艰辛努力,历时十七年,在黄宝生先生支持下完成了此项传世工程,也成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三种文本之一。
《摩诃婆罗多》核心故事梗概
《摩诃婆罗多》全书共分十八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被称作俱卢族,后者被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般度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难敌设计了一座易燃的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准备纵火烧死他们。般度族五兄弟幸免于难,流亡森林。其间,般遮罗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举行选婚大典,般度族五兄弟乔装婆罗门前往应试。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选婿要求,挽开大铁弓,射箭命中目标,赢得了黑公主。从此,黑公主成为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五兄弟也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持国召回他们,分给他们一半国土。
般度族在分给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子赌博的骗局。坚战并不愿意参加赌博,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受了难敌的邀请。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四个弟弟和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十二年,还要在第十三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十二年。这次赌博的结果自然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森林十二年,并在第十三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吒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十三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还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战争。般度族获得多门城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使者来回谈判。难敌一意孤行,拒绝讲和。坚战为了避免流血战争,作出最大让步,提出只要归还五个村庄就行,而难敌宣称连针尖大的地方也不给。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
大战进行了十八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全军覆灭。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没有料到俱卢族剩下的三员大将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三十六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惟一后嗣——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四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
《摩诃婆罗多》总目
(一)
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译本序 / 金克木
前言 / 黄宝生
《摩诃婆罗多》内容提要
主要人物表
婆罗多族谱系
导言 / 黄宝生
第一 初篇
第二 大会篇
(二)
导言 / 黄宝生
第三 森林篇
(三)
导言 / 黄宝生
第四 毗罗吒篇
第五 斡旋篇
第六 毗湿摩篇
(四)
导言 / 黄宝生
第七 德罗纳篇
第八 迦尔纳篇
第九 沙利耶篇
第十 夜袭篇
第十一 妇女篇
(五)
导言 / 黄宝生
《和平篇》内容提要
第十二 和平篇
(六)
导言 / 黄宝生
《教诫篇》内容提要
第十三 教诫篇
第十四 马祭篇
第十五 林居篇
第十六 杵战篇
第十七 远行篇
第十八 升天篇
译后记 / 黄宝生
作者简介
主译者简介:
黄宝生,1942年生,上海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1965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和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1997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成果有著作《印度古代文学》和《印度古典诗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论文《印度古代神话发达的原因》、《佛经翻译文质论》、《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禅和韵——中印诗学比较之一》和《书写材料和中印文学传统》等,译著《印度哲学》、《惊梦记》、《佛本生故事选》(合译)和《故事海选》(合译)等。
《摩诃婆罗多》核心故事梗概
《摩诃婆罗多》全书共分十八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被称作俱卢族,后者被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般度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难敌设计了一座易燃的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准备纵火烧死他们。般度族五兄弟幸免于难,流亡森林。其间,般遮罗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举行选婚大典,般度族五兄弟乔装婆罗门前往应试。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选婿要求,挽开大铁弓,射箭命中目标,赢得了黑公主。从此,黑公主成为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五兄弟也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持国召回他们,分给他们一半国土。
般度族在分给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子赌博的骗局。坚战并不愿意参加赌博,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受了难敌的邀请。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四个弟弟和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十二年,还要在第十三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十二年。这次赌博的结果自然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森林十二年,并在第十三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吒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十三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还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战争。般度族获得多门城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使者来回谈判。难敌一意孤行,拒绝讲和。坚战为了避免流血战争,作出最大让步,提出只要归还五个村庄就行,而难敌宣称连针尖大的地方也不给。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
大战进行了十八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全军覆灭。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没有料到俱卢族剩下的三员大将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三十六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惟一后嗣——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四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
《摩诃婆罗多》总目
(一)
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译本序 / 金克木
前言 / 黄宝生
《摩诃婆罗多》内容提要
主要人物表
婆罗多族谱系
导言 / 黄宝生
第一 初篇
第二 大会篇
(二)
导言 / 黄宝生
第三 森林篇
(三)
导言 / 黄宝生
第四 毗罗吒篇
第五 斡旋篇
第六 毗湿摩篇
(四)
导言 / 黄宝生
第七 德罗纳篇
第八 迦尔纳篇
第九 沙利耶篇
第十 夜袭篇
第十一 妇女篇
(五)
导言 / 黄宝生
《和平篇》内容提要
第十二 和平篇
(六)
导言 / 黄宝生
《教诫篇》内容提要
第十三 教诫篇
第十四 马祭篇
第十五 林居篇
第十六 杵战篇
第十七 远行篇
第十八 升天篇
译后记 / 黄宝生
作者简介
主译者简介:
黄宝生,1942年生,上海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1965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和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1997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成果有著作《印度古代文学》和《印度古典诗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论文《印度古代神话发达的原因》、《佛经翻译文质论》、《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禅和韵——中印诗学比较之一》和《书写材料和中印文学传统》等,译著《印度哲学》、《惊梦记》、《佛本生故事选》(合译)和《故事海选》(合译)等。
Ka 豆瓣
作者:
Roberto Calasso
Vintage
1999
- 11
"A giddy invasion of stories--brilliant, enigmatic, troubling, outrageous, erotic, beautiful." --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So brilliant that you can't look at it anymore--and you can't look at anything else. . . . No one will read it without reward."
-- The Boston Globe
With the same narrative fecundity and imaginative sympathy he brought to his acclaimed retelling of the Greek myths, Roberto Calasso plunges Western readers into the mind of ancient India. He begins with a mystery: Why is the most important god in the Rg Veda, the oldest of India's sacred texts, known by a secret name--"Ka," or Who?
What ensues is not an explanation, but an unveiling. Here are the stories of the creation of mind and matter; of the origin of Death, of the first sexual union and the first parricide. We learn why Siva must carry his father's skull, why snakes have forked tongues, and why, as part of a certain sacrifice, the king's wife must copulate with a dead horse. A tour de force of scholarship and seduction, Ka is irresistible.
"Passage[s] of such ecstatic insight and cross-cultural synthesis--simply, of such beauty."--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ll is spectacle and delight, and tiny mirrors reflecting human foibles are set into the weave,turning this retelling into the stuff of literature." -- The New Yorker
"So brilliant that you can't look at it anymore--and you can't look at anything else. . . . No one will read it without reward."
-- The Boston Globe
With the same narrative fecundity and imaginative sympathy he brought to his acclaimed retelling of the Greek myths, Roberto Calasso plunges Western readers into the mind of ancient India. He begins with a mystery: Why is the most important god in the Rg Veda, the oldest of India's sacred texts, known by a secret name--"Ka," or Who?
What ensues is not an explanation, but an unveiling. Here are the stories of the creation of mind and matter; of the origin of Death, of the first sexual union and the first parricide. We learn why Siva must carry his father's skull, why snakes have forked tongues, and why, as part of a certain sacrifice, the king's wife must copulate with a dead horse. A tour de force of scholarship and seduction, Ka is irresistible.
"Passage[s] of such ecstatic insight and cross-cultural synthesis--simply, of such beauty."--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ll is spectacle and delight, and tiny mirrors reflecting human foibles are set into the weave,turning this retelling into the stuff of literature." -- The New Yorker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 豆瓣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
作者:
[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
严志军
/
张沫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一种幻想的未来》探讨了宗教的实质及其发展,指出宗教是一种幻想,是人类必须摆脱的一种强迫性神经病阶段。《文明及其不满》是弗洛伊德晚年完成的著作,首次全面阐述了文明与本能的联系与对立。重新审视了其早期思想中的诸多问题,把许多关于个体心理的概念运用于文化与社会分析理论之中,性欲、家庭、社群、宗教、价值、以及幸福等概念在本书中获得了独特的含义。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豆瓣
8.4 (7 个评分)
作者:
Douglas Adams
Picador
2002
- 3
In consequence of a number of stunning catastrophes, Arther Dent is surprised to find himself living in a hideously miserable cave on prehistoric Earth. However, just as he thinks that things cannot possibly get any worse, they suddenly do. He discovers that the galaxy is not only mind-bogglingly big and bewildering, but also that most of the things that happen in it are straggeringly unfair. This is volum three in the trilogy of five.
鸫 豆瓣
TUGUMI
8.1 (1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吉本芭娜娜
译者:
弭铁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7
《鸫》内容简介:少女鸫美得像个洋娃娃,但自幼体质羸弱,在家人的娇宠呵护中长大,养成了刁蛮粗鲁的性格。玛丽亚和鸫、阳子姊妹是表亲,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那年夏天,长大后在东京读大学的玛丽亚最后一次回到那个海滨小镇度假。一个名叫恭一的开朗阳光大男孩突然闯进了三个女孩平静的生活,并且鸫和恭一之间萌生了纯纯的爱情。一群暗恋鸫的不良少年伺机将恭一痛打一顿,继而杀死了鸫的爱犬。鸫为了报复,瞒着众人用尽气力挖了一个大大的陷阱,自己也因此病倒入院。假期结束返回东京的玛丽亚忽然接到鸫的电话,鸫说给她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出乎意料……少女们一生只有一次、永不复返的灿烂季节,一段光彩四溢、无尽透明的夏之恋爱物语。该书获得第二届山本周五郎奖。
厨房 豆瓣 Goodreads
キッチン
7.6 (16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吉本芭娜娜
译者:
李萍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0
《厨房》——作者的成名作。少女樱井美影失去所有亲人后,只有在厨房的冰箱旁才能安睡,这时,曾受她祖母关照的田边雄一与他的变性人母亲惠理子收留了她,这个病态家庭却使她感受到了温馨。从厨房出发,她慢慢地从最黑暗的孤独中走出来……《满月——厨房Ⅱ》美影开始独立生活后不久,雄一突然来电告知惠理子已死,她闻讯连夜赶去,两人又像过去那样同室而居。随即,她因工作关系外出,他随后出了家门。辗转得知他苦恼的缘由,她终于抛开顾虑,在一个满月当空的晚上送饭到他住的旅馆,借此表明心迹,一个圆满的结局至此终于成就。《月影》 ——作者的毕业创作。少女早月因男友死于交通事故而悲不自胜,每日起来晨跑,但愿稍稍纾解内心的哀伤。也因为跑步,她与奇人浦罗邂逅,从而得见百年一遇的景象:在清晨的薄雾中,她隐约看见男友微笑着朝她挥手作别,然后渐渐淡去。这次特殊的重逢,成全了早月怀念的心,让她从此能够重新面对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