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と快楽主義者 - 标记
极乐生活指南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孔亚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这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学评论随笔集,精选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文章共二十篇,全面展现了作者作为小说家、翻译家独特的文学视野和非虚构写作上的精致文笔。一方面,它对世界各国的知名或新锐作家、诗人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又眼光独到的长篇评析和推介,这其中既有广为人知的《爱丽丝漫游奇境》、村上春树、雷蒙德·卡佛、保罗·奥斯特、莱昂纳德·科恩等,也有经由本书作者译介而在近年来广受瞩目的詹姆斯·索特(长篇小说《光年》)、杰夫·戴尔(《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塞萨尔·艾拉(《音乐大脑》)等。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部有着内在隐秘关联的个人史和创作谈。从《2666》到《爱丽丝漫游奇境》,从《斯通纳》到《光年》,从莱昂纳德·科恩的诗歌到保罗·奥斯特的奇遇,从卡佛的温柔失败到杰夫·戴尔的极乐之路,从硬汉派侦探到爵士乐,从B级电影到隐居乡间,从读书、翻译到写作……一部有浓烈文体意识与个人风格的评论集,一座附带秘密地图的私人图书馆,一次真诚、神秘而美妙的倾心长谈。
2022年2月21日 想读
Collected Poems Goodreads
HarpPeren 1981 - 7
My candle burns at both ends; It will not last the night; But ah, my foes, and oh, my friends— It gives a lovely light!
“First Fig” from A Few Figs from Thistles (1920)

Alongside Robert Frost, T.S. Eliot, Marianne Moore, and E. E. Cummings, Edna St. Vincent Millay remains among the most celebrated poets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for her uniquely lyrical explorations of love, individuality,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This invaluable compendium of her work is not only an essential addition to any collection of the world’s most moving and memorable poetry but an unprecedented look into her life.
2022年2月18日 想读
Edna St. Vincent Millay 豆瓣
作者: Edna St. Vincent Millay Harper Perennial 1981 - 9
These unique and beautiful lyrics -- over two hundred of them -- were selected by Edna St. Vincent Millay herself and represent the major portion of her lifework. Their musical perfection, emotional power, and superb, delicate workmanship have made Edna St. Vincent Millay one of America's great poets.
2022年2月17日 想读
俄耳甫斯教祷歌 豆瓣
作者: 吴雅凌 编译 华夏出版社 2006 - 1
本书集中向读者展示的是与教义相互印证的另一种俄耳甫斯诗教的重要文本——八十七首俄耳甫斯教祷歌,祷歌是任何教派信众的日常食粮,从宗教生活的意义上说,它甚至比教派的教义还要重要得多。本书中译稿依据西方古典学晚近两种公认比较成功的祷歌注疏本迻译。为便于读者的理解,特附上一篇西人晚近的研究论文作为附录。本书不仅值得与《俄耳甫斯教辑语》相互参看;与荷马、赫西俄德、品达、柏拉图对勘,获益可能会更大。
2022年2月17日 想读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 豆瓣
R.S.Thomas Collected Later Poemes: 1988~2000
作者: (英)R.S.托马斯 译者: 程佳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4 - 9
█内容简介
本诗集是《R. 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是诗人75岁之后出版的五本诗集(《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和《残渣》(2002))的合本,充分展现了这位伟大诗人越写越精湛的高超诗艺。在这些关于时间、历史、自我、爱、机器、十字架和祷告的诗中,托马斯一如既往地怒斥现代技术和人的非人性,在自然中感悟上帝的救赎,在“荒地”寻找滋养灵魂的养料。它堪称诗人的晚年绝唱,对诗人而言,诗“经由心,抵达智。”
█媒体评论
他写得异常简洁,但又能小中见大,于是而有从一个停滞的村子跳到转动着的外面世界的意境上的突然放大。他用的形象对内容十分贴切,但又常有令人吃惊之笔。
他的诗艺是素朴、严谨的,从来没有多余的话。而在素朴与古老之下,他又能不受传统的束缚。他爱农民,但不讳言他们的愚昧和落后。
他最动人的一点就是极具体的细节和极高远的玄思的结合。R.S.托马斯像一块白石那样,经过了时间的冲刷而更坚强又更玲珑了。——王佐良(著名翻译家)
他是圣公会的教区牧师,但同时也是普通人,相信上帝就是自然界本身。这是威尔士最古老的一个诗歌传统。——简·莫里斯(Jan Morris)
读R.S.托马斯的诗会变成阅读先知耶利米……我们发现他们的主题和宗旨有着相同的韧性,他们对人性的原材料被滥用这个问题都紧盯不放。 ——大卫·斯科特(David Scott)
托马斯像叶芝一样在晚年创作了最有力的作品,《决不休战》让我想起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无所畏惧地探索生死之谜。……他是自17世纪玄学派诗歌以来第一个从自己时代的科学中汲取意象的伟大诗人。——丹尼斯·希莱(Denis Healey)
在形式上,R.S.托马斯的诗就像坚硬的石头,顽强忍受着岁月的侵蚀。在色调与韵律上,它们往往阴沉单调。在语气上,它们似乎毅然“要求彻底认清丑陋之所在”。然而它们也会被突然出现的阳光照亮,因得神助而清新流畅。在情感上,他的诗歌取得的最大成就在于,它们表明了这样一种信念,在等待和分辨中成长起来的信念,坚信自己永远有读者。——英国桂冠诗人 安德鲁· 莫申
他所抒写的东西——永恒、灵魂、不朽、上帝——都不是我们这个浮华世界的特色。——格雷姆·特纳(Graham Turner)
他太神奇了,很纯洁,很痛苦,但这痛苦诠释得很美丽,很练达。他是至高无上的,非常好的诗人,完全凭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阿尔·阿尔瓦雷茨(Al Alvarez)
他的有些诗我喜欢的要死,有些诗让我恨啊,因为有种冷血的对生命无意义的嘲弄。这后一点可恨,也是我和人争论过的。有一个在美国的老头,退休的中学英文教授,也说到托马斯的残忍。这一点,他比哈代走得更远。——豆瓣网友adieudusk
█编辑推荐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是之前出版的《R.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这两本诗集囊括了这位威尔士诗坛泰斗一生的精彩之作。
● 本诗集是R.S.托马斯75岁之后出版的5本诗集的合本,包括《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以及诗人去世之后出版的《残渣》(2002)。在这些语调冷静、语言极为简约极富张力的文与诗中,R.S.托马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索。自我、爱、自然、上帝等以往的主题仍在。
● 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让人叫绝的隐喻、双关处处可见。仿佛凤凰涅槃一般,他晚年作品有了全面的提升,他不断迫使语言去揭示人类的局限性,使语言艰难地超越了它自身。因此有评论家认为R.S.托马斯像叶芝一样,在晚年创作出了最有力的作品,在语言和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无所畏惧的新境界。
● R.S.托马斯2000年去世时已是87岁高龄,此时他依然面对着种种困难和不确定性,这些也是困扰着我们所有人的问题,但读起来更像是一个年轻诗人所怀有的紧迫性和公正性。
●《残渣》中的这些诗都削减为对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与矛盾的思考,那时的他依然为此苦斗不止。精湛的诗歌技巧也进一步扩大了诗的关注面。《残渣》用一缕冬日的阳光照见托马斯在愤慨中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人的非人性和现代技术的非人性问题。他的目光紧盯他在自然界中感知到的上帝,并在“荒地”中找到营养。与此同时,他用平和的感情和广阔的洞察力来写作,抒写孤独、变老、婚姻和“爱的灿烂的花房”,并将冷峻的幽默和戏谑的讽刺语调混于其中。
2022年2月17日 想读
天狼星的阴影 豆瓣
The Shadow of Sirius
7.8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W.S.默温 译者: 曾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1
透过今秋的云光
看见我最初来的山谷
我半生以前
哦大半生以前的河流
映照手掌形的天空
从来既非已知也非未知
从来既非属于我 也非不属于我
在天以外的远方
山岭此时反映着白云
透过一个没有阴影的早晨
河流宛如凝滞
虽然那是同一条河流
——W.S.默温《没有阴影》
---- ------------------------------------------------------------
当你在翻译的时候,你就是在做不可能的事。译文永远不会成为原文。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翻译并非到你的语言为止。当你写一首诗,并且顺利地写了出来,用以表达唯一可能之事的唯一可能之词,就出现了。可能与不可能,这是一对矛盾。这也会发生在翻译过程中。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你可能会神奇地翻译出那个最恰当的词或句。一旦发生,令人振奋。
——W.S.默温
2022年2月17日 想读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Elizabeth Hardwick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Elizabeth Hardwick NYRB Classics 2017 - 10
The first-ever collection of essays from across Elizabeth Hardwick's illustrious writing career, including works not seen in print for decades.
Elizabeth Hardwick wrote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the American literary essay. For Hardwick, the essay was an imaginative endeavor, a serious form, criticism worthy of the literature in question. In the essays collected here she covers civil rights demonstrations in the 1960s, describes places where she lived and locations she visited, and writes about the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literature—Melville, James, Wharton—and the changes in American fiction, though her reading is wide and international. She contemplates writers’ lives—women writers, rebels, Americans abroad—and the literary afterlife of biographies, letters, and diaries. Selec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rryl Pinckney, the Collected Essays gathers more than fifty essays for a fifty-year retrospective of Hardwick’s work from 1953 to 2003. “For Hardwick,” writes Pinckney, “the poetry and novels of America hold the nation’s history.” Here is an exhilarating chronicle of that history.
2022年2月7日 想读
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 Goodreads
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
作者: Joan Didion Farrar Straus Giroux 2008 - 10
It focuses on such subjects as John Wayne and Howard Hughes, growing up a girl in California, ruminating on the nature of good and evil in a Death Valley motel room, and, especially, the essence of San Francisco's Haight-Ashbury, the heart of the counterculture.
2022年2月7日 想读
Sleepless Nights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Elizabeth Hardwick NYRB Classics 2001 - 9
In Sleepless Nights a woman looks back on her life—the parade of people, the shifting background of place—and assembles a scrapbook of memories, reflections, portraits, letters, wishes, and dreams. An inspired fusion of fact and invention, this beautifully realized, hard-bitten, lyrical book is not only Elizabeth Hardwick's finest fiction but one of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American literature of the last fifty years.
2022年2月7日 想读
雅姆诗选 豆瓣
作者: [法]弗朗西斯·雅姆 译者: 树才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7
我爱这温柔的驴子,它沿着冬青树走着……
比蜜蜂花更温柔的珍贵记忆居住在我悲喜交集的心里,像一座花园,满是少女……
天主啊,从我的心头驱走文学的和别的顾虑吧,让我忘掉自己……
……
选自《从晨祷到晚祷》《报春花的哀伤》《圣母与十四行诗》等几部诗集的近百首诗与诗剧《一天》,将带领读者走进雅姆温情、真挚、虔敬的精神世界。
2022年1月21日 想读
Francis Thompson: man and poet. Goodreads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59 - 1
Francis Man and Poet, first published in 1960, i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ife and work of Francis Thompson. Described by Chesterton as “the greatest poetic energy since Robert Browning,” Thompson holds a certain pride of place among English Catholic poets. For John Cowie Reid, that reputation is predominantly the product of an overemphasis on the theological or mystical merits of Thompon’s poetry, not its objective literary quality. Exploring Thompson’s happy childhood, his descent into homelessness and addiction, his maturation into a writer of stature, and his final days of ill-health, Reid is unapologetically a sterner critic of this talented but flawed man and poet,. Indeed, Reid considers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Thompson to be a helpful and necessary corrective to overstatements of the latter's talent. Equally vigorous and dispassionate, Francis Man and Poet is an absorbing study of an enigmatic, prodigiously talented but often improvident poet, whose poetry—deservedly or otherwise—sits alongside that of Wordsworth, Patmore, and Hopkins.
2021年12月31日 想读
真看 豆瓣
Serious Noticing: Selected Essays, 1999-2019
作者: [英国] 詹姆斯·伍德 译者: 冯晓初 / 黄远帆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11
自詹姆斯•伍德出版第一本批评文集《破格》(1999)开始,他就被认为是英语文学批评界的领军者。他既评判那些殿堂级经典作家(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臧否晚近的重要作家(赫拉巴尔、塞巴尔德),也评点重要的当代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海伦•加纳)。他建立起了一套富有智识,又犀利精准的批评标准,并将这套标准用自成一格的文章呈现出来。
《真看》精选了伍德二十年来的批评散文,编排巧妙,相邻的两篇往往能够相互映照,折射出伍德在尖锐之余的宽厚。此外,本书亦增补了他在《纽约客》上发表的一系列对近年来极受文学界瞩目的当代作家的评论文章,将伍德评论的版图拓展至柏林、意大利、巴尔干半岛、澳洲……全面展示了伍德评论的深度与广度。
2021年12月29日 想读
吠月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豆瓣
7.4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萩原朔太郎 译者: 小椿山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日本近代诗之父萩原朔太郎 一生杰作精编结集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
【编辑推荐】
※萩原朔太郎,被誉为“日本近代诗之父”。在大正时代,他以前所未有的口语自由诗,打破旧制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局面,受到文豪森鸥外盛赞。这位日本诗坛的标杆性人物,也是明星诗人,他的诗歌在日本重版近百次。近年来他是手游与动漫《文豪与炼金术师》的重要角色,在中国人气飙升。
※他的诗歌充溢着寂寥感、阴郁和时而怪异的情绪,能穿越时空让当下的我们产生共鸣。他歌咏的主题,孤独者的寂寞、人情的怜悯、碌碌无为的噩梦、与闭塞故乡的矛盾和对都市的向往等等,这些生命体验与当下的我们相通。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歌咏的情绪,照进我们的内心,包容抚慰我们。
※本书从《吠月》《青猫》《纯情小曲集》《冰岛》等其代表诗集中,精选百余首结集成册,让读者品味其不同时期的诗情与歌咏主题。一个青涩忧郁、散发天才锐气的青年诗人,到中期情调颓废,再到晚期经历人生种种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天才诗人的诗歌与人生。
——————
【内容简介】
萩原朔太郎被誉为“日本近代诗之父”,以前所未有的口语自由诗,打破旧制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局面。他的第一部诗集《吠月》,受到文豪森鸥外盛赞,一跃成为诗坛宠儿。他诗歌中充溢的寂寥感、阴郁和时而怪异的情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从《吠月》《青猫》《纯情小曲集》《冰岛》等萩原朔太郎的代表诗集中,精选百余首结集成册,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天才诗人的诗歌与人生。
2021年12月22日 想读
Devotion 豆瓣 Goodreads
Devotion
作者: Patti Smith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7 - 9
A work of creative brilliance may seem like magic—its source a mystery, its impact unexpectedly stirring. How does an artist accomplish such an achievement, connecting deeply with an audience never met? In this groundbreaking book, one of our culture’s beloved artists offers a detailed account of her own creative process, inspirations, and unexpected connections.

Patti Smith, a National Book Award-winning author, first presents an original and beautifully crafted tale of obsession—a young skater who lives for her art, a possessive collector who ruthlessly seeks his prize, a relationship forged of need both craven and exalted. She then takes us on a second journey, exploring the sources of her story. We travel through the South of France to Camus’s house, and visit the garden of the great publisher Gallimard where the ghosts of Mishima, Nabokov, and Genet mingle. Smith tracks down Simone Weil’s grave in a lonely cemetery, hours from London, and winds through the nameless Paris streets of Patrick Modiano’s novels. Whether writing in a café or a train, Smith generously opens her notebooks and lets us glimpse the alchemy of her art and craft in this arresting and original book on writing.
The
series is based on the Windham-Campbell Lectures, delivered annually to commemorate the awarding of the Donald Windham-Sandy M. Campbell Literature Prizes at Yale University.
2021年10月18日 想读
新哈姆雷特 豆瓣 豆瓣
新ハムレット
作者: [日]太宰治 译者: 汤家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1 - 8
- 编辑推荐 -
★生而为人,我很抱(rong)歉(xing)。太宰治西方翻案杰作。
★以“爱”为引信,to be,or not to be,“太宰无赖病毒”失控蔓延,各路经典文本通通“人间失格化”!
★经由一出出闹剧催化,哈姆雷特殿下愈发中二;化身千古罪人犹大,幽幽诉说改变文明进程的背叛隐情;持守赴死救友的约定,奔跑的美洛斯步伐加速……烛照人世间变幻的事与情,洞悉人性里幽微的恶与美。
★与一般认知截然不同的太宰治的另一面,就连死对头三岛由纪夫都无法否认其美学成就。
★世界越来越老,太宰治的翻案作品却始终年轻、新颖。这些让人读了嘴角失守又倍感安慰的故事,或许就是太宰治舍不得独享,而愿留予读者交心的打气信件。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太宰治的西方翻案杰作,收录了《新哈姆雷特》、《越级申诉》和《跑吧,美洛斯》这三篇经典作品。
在改写自莎翁悲剧经典的《新哈姆雷特》中,太宰治塑造出喜欢假哭和撒娇、带着中二病的哈姆雷特,更以笑声堆叠出一场惊心动魄的家庭悲剧。“我不相信。我会一直怀疑到死去为止。”
在小说《越级申诉》中,太宰治化身千古罪人犹大,以略带神经质、处于崩溃边缘的第一人称,幽幽诉说一个平凡人对偶像的倾慕之情,由于苦无因应而转为憎恨与轻蔑,驱使他犯下了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背叛之罪。
《跑吧,美洛斯》是日本中学课本的必选篇章,也是太宰治最常被阅读的作品。它满含励志风格,描述热血少年美洛斯为解救挚友,必须在三天之内完成“以赶赴刑场送死为目标”的马拉松。
2021年10月16日 想读
變調的旋律 1 豆瓣
オクターヴ
8.4 (5 个评分) 作者: 秋山春 译者: 李嘉箴 東立 2009 - 8
曾身為偶像的宮下雪乃,在東京遇見了也曾身為偶像的岩井節子,在與節子共渡一夜後,心亂如麻的雪乃又看到自己同期的美香在演藝界嶄露頭角,雪乃該如果整理自己的心情呢?
2021年10月14日 想读
prism 豆瓣
8.5 (17 个评分) 作者: 東山 翔 芳文社 2012 - 4
初恋の相手が忘れられず恋愛できない恵。
高校進学を機に「今度こそ絶対いい恋するんだ!」と
張り切っていたのだが、入学式で 突然すごい美少女に抱き付かれてしまう。
彼女の正体は、なんと恵の初恋相手だった――。
美少女漫画の雄・東山翔が描き出すキラキラしていて、ちょっぴりリアルな女子高生の恋のお話。
触れ合いたっぷりな描き下ろし作品も収録。
2021年10月14日 想读
終將成為妳 (1) 豆瓣 谷歌图书
やがて君になる (1)
8.8 (40 个评分) 作者: 仲谷鳰 译者: 張嘉容 台灣角川 2016 - 8
一年級新生小糸侑的煩惱是不明白何謂喜歡一個人的心情。
正好又撞見學生會學姊七海燈子被人告白的一幕。
燈子坦言不管是誰來告白都無法讓她心跳加快。
對此深有同感的侑卻在之後從燈子口中聽到意想不到的話。
「我好像會喜歡上妳。」
2021年10月14日 想读
沼、暗闇、夜の森 豆瓣
作者: さかもと 麻乃 一迅社 2013 - 1
キコはいつもひとり。 だけど時折、空を見てフフッと笑い、楽しそうにおしゃべりする。 そう、キコは死人としか話さない。 いや、死人としか話せないのだ。 生きている人間が怖い。それがキコの口癖。 しかしそんなキコにも見るたびに胸が疼く女の子がいる。 …死人がささやく。 その疼きをずっと抱えてるままでいいの? 表題作『沼、暗闇、夜の森』ほか、 不良少女の虜になる潔癖な女教師や 高校生時代の初恋が忘れられない女子大生の執着、 二人の女子高生が紡ぐ 奇妙な絆と葛藤を描いた4編に描き下ろし3編を加えた、 心の淵をえふる渾身の読切短編集。
2021年10月14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