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と快楽主義者 - 标记
花森安治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日]花森安治 译者: 王玥 新星出版社 2018 - 6
“生活高于一切。”珍视日常生活的花森安治,创办了《生活手帖》杂志并任首任总编辑。
《花森安治》是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的第二册,是集合花森安治生活美学的随笔集。收录花森语录二十六则、随笔作品三篇,介绍花森安治生前爱物、手稿八件,并有珍贵留影二十四张。
2021年7月14日 想读
玩偶 豆瓣
作者: [波]波·普鲁斯 译者: 张振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10
主人公沃库尔斯基出身于破落贵族,为改变家庭现状发奋自学考上大学,因为参加起义而被流放。归来之后于饥寒交迫之中不得已与新寡的杂货店老板娘结婚,妻死后继承了一笔遗产。在俄土战争期间他冒险去保加利亚做军需生意,发了大财,成了华沙举足轻重的人物。此时他资助穷人、爱护店员、挽救妓女、关心公益事业。深受贫苦人爱戴。不幸的是他爱上了道德堕落的贵族小姐伊扎贝娜,同时又喜爱身处绝境的贵族妇女斯塔夫斯卡。他认为自己不配接受斯塔夫斯卡圣洁的爱情,而他追求的伊扎贝娜只把他当作摇钱树和玩偶,甚至当着他的面与花花公子调情。痛苦不堪的主人公看透了贵族的无耻、虚伪,终于抛弃家产遁世而去。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张振辉先生从波兰文直接翻译,忠实地反映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
2021年7月11日 想读
清洁女工手册 豆瓣
A Manual for Cleaning Women:Selected Stories
8.0 (27 个评分) 作者: [美]露西亚·伯林 译者: 王爱燕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 - 9
【令人相见恨晚的迷人文学声音】
白天做急诊护士、清洁女工、在监狱里教写作,
晚上写下这些让人心跳加速的故事。
天哪,露西亚·伯林是怎么做到的?
------
★震撼世界文坛 身后成名的文学大师 露西亚·伯林
★被誉为“美国文学隐藏最深的秘密”
★令文学界、出版界和媒体“愧疚不已”的迟到赞誉
★《纽约时报》《卫报》《出版人周刊》年度好书
★西班牙《国家报》“21世纪前20年世界最佳图书”
★著名导演阿莫多瓦 改编同名电影
★《我的天才女友》作者埃莱娜·费兰特 挚爱好书
------
【书名极具迷惑性的短篇小说集】
清洁女工手册 阅读说明
100%奇迹面料 | 成分 40%幽默 30%忧郁 30%优雅
体温机洗 / 温柔烘干 / 平铺晾读 / 贴心熨烫 / 情绪染色 / 手不释卷
★洗衣机造型 立体感极简创意护封
★雾霾蓝绵玥纸 小熨斗元素烫金经典内封
★洗衣机旋钮+显示屏目录
★仿布面质感洗涤标签式书签
------
欢迎光临。你打开这本书,来到一家以露西亚·伯林命名的洗衣店。
然而这里不提供清洁服务。瞧,所有洗衣机里都旋转着故事,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旋涡。
你不由自主被吸引,盯着观察窗看。
悲伤的、糟心的生活泛起泡沫,可偏偏有快乐源源涌出,照亮了世界。
你就这么盯着,迷醉着,心跳加速,呵呵傻笑,潸然泪下,爱上故事里和你一样矛盾、困惑、渺小的普通人,爱上这平凡琐碎却优雅的生活。
感谢光临,本店不提供清洁服务。
你读完这些故事,推开门走出洗衣店,感到自己焕然一新。
------
露西亚·伯林可能是你没听说过的最好的作家。——《出版人周刊》
她在不同的生活之间、不同的世界之间移动。阅读所有书,见过所有人。她的故事会让你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用幽默分散你的注意力,然后用刀锋扫过你的皮肤,将你抛至一个意想不到的目的地。——《巴黎评论》
一位重要的美国作家在其时代近乎被埋没,而在《清洁女工手册》中,我们目睹了她的现身。——《纽约时报》
伯林所讲述的所有故事都包含一种真实的味道,很明显,她将自己真实的经历融入了其中。露西亚•伯林就是自由与张力本身,是这二者动人的合体。我从来没有读过哪个女作家能有露西亚•伯林这么睿智、敏感、温柔、勇敢。
她的美好、她作品周围一直环绕着的黑暗和她苦难的经历,滋养了她的魅力和传奇的一生。《清洁女工手册》受到了评论界热情的欢迎(当然也是因为愧疚)。——西班牙《国家报》
露西亚·伯林的故事是带电的,它们如同火线相触,嗡嗡震颤,噼啪作响。作为回应,读者的头脑也活跃起来,陶醉、狂喜,所有神经突触统统激活。这是我们阅读时喜欢的感觉——运用大脑,感受心跳。——作家 莉迪亚·戴维斯
天赋异禀的伯林知道自己有多好,而且并没有那么费劲心机去得到什么,这种组合即使在后世也让她更加诱人。无论怎样,在她过山车般的生活里,写作总能找到出路。——编辑 贝尔
2021年7月10日 想读
巴士四點見 豆瓣
棒がいっぽん
9.0 (13 个评分) 作者: [日]高野文子 译者: 黃廷玉 臉譜 2015 - 1
和《Akira》大友克洋、《東京愛情故事》柴門文一同掀起日本八〇年代漫畫新浪潮
漫畫家們愛的漫畫家 高野文子
遊走於虛實物我之間 深度刻劃日常人心的視覺文學經典
──京都惠文社書店一乘寺店 二十餘年鎮店推薦作者
──手塚治虫文化賞、日本漫畫家協會賞等大獎得主
──「我不知道還有哪本漫畫能像這樣,有邏輯地將對日常的緬懷及恐怖表現到這種程度。」--夏目房之介(日本漫畫評論家、手塚治虫文化賞特別賞得主)
出道已三十餘年的高野文子,
可說是「慢工出細活」的代表,
創作生涯至今只發表過七本單行本作品。
但她以電影般的分鏡、細膩生動的筆觸及富文學性的敘事風格,
創造了獨特的漫畫語法,
出產量雖少,卻也同樣奪得數座重要獎項,
和大友克洋、柴門文等人同為引領日本漫畫新浪潮的作家之一,
在日本漫畫界佔有重要地位,
每有新作推出必定引起媒體及讀者熱烈關注,
甚至有不少學界、藝文界人士特別針對其作品撰文分析討論。
本書《巴士四點見》可說是她創作生涯的代表作,
共收錄了〈美麗的小鎮〉、〈臥病在床的朋子〉、〈巴士四點見〉、〈我認識的那個女孩〉、〈東京可樂波古〉、〈奧村先生的茄子〉共六部短篇,創作期間橫跨七年,從夫妻、人際關係、臥病在床的小女孩等日常題材,再寫到小精靈、外星人等抽象奇幻故事,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寫,超現實的天開異想,搭配電影運鏡般的構圖、意識流的敘事手法及淡雅的筆觸,想像力及表現力令人屏息,篇篇餘韻無窮,值得反覆咀嚼尋味。
【讀後感動推薦】
川貝母(插畫家)
王春子(插畫家)
肆一(知名作家)
簡嫚書(演員)
由於獨特的分鏡視角,彷彿離漫畫角色很近,默默靠在一旁窺視著他們的生活。細柔平常的故事,因為特殊的構圖而產生變化,代替的可能是角色的情緒,與文字未說明的寓意。一種很安靜,卻能在內心輕輕搖晃的好作品。──川貝母(插畫家)
高野文子的畫風線條簡潔,人物表情生動,日常刻劃的非常細膩,內斂含蓄中帶有幽默,甚至是無厘頭的荒謬。像吞了顆古怪口味的軟糖,甜甜的卻又獨特令人驚奇,反覆咀嚼回韻十足。有著優雅的舊日本氛圍,卻又不失調皮少女心。──王春子(插畫家)
一不小心就一口氣看完高野文子老師的《巴士四點見》,老師的想像力實在是太驚人啦!對生活中人事物的觀察又是那麼地細膩。閱讀時,心中會散發出一種不可思議的平靜感,並伴隨著一陣涼風。此時若能來瓶冰啤酒,絕對能將生活中的煩惱一掃而空。──簡嫚書(演員)
2021年7月5日 想读
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豆瓣
作者: 聂绀弩著 / 侯井天注解、集评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6
聂绀弩一生桀骜正直,运交华盖,充满传奇,其本身就是一首悲情诗。聂老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考入黄埔军校,参加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尔后投身文教,曾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兼古典部主任。其一生在政治的大风大浪中沉浮,得意时少之又少,所遭苦难尤以两段岁月为甚。一 是1958年至1960年,被错划右派,送北大荒劳改。二是1967年,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逮捕,押至山西服刑;1974年,被判“无期徒刑”;然而两年后,山西省高院将聂绀弩列为“国民党军警特人员”,予以特赦。但就在他获释还家的前一月,唯一的爱女海燕自杀殒命。他生命的最后十年终于得以风平浪静,却是伴着丧亲之苦、疾病之痛度过。其经历可算是中国现当代史的一个缩影。
聂老生性豪爽,交往广泛,和同时代大多数有名的文人皆有过往。其赠答、怀人、记游的诗中,涉及到胡风、冯雪峰、舒芜、柳亚子、胡绳、何满子、钱锺书、萧军、萧红、秦似、周而复、梁羽生、尹痩石、吴祖光、黄永玉、丁聪、周有光、冯亦代等上百位文化名人或政治人物,读懂这些诗,就能比较清晰地对建国后三十年来一代文化人的际遇有所了解。
梁羽生曾说:“绀弩在文学领域的两大成就,一是杂文,一是旧体诗。”他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的杂文第一人。其旧体诗的一大特色也正是这杂文笔法,呈现出一种不油滑、有深度的诙谐。在遣词造句和用典对仗上,更重诙谐幽默。聂老特别爱用反差极大的对偶,激起阅读时的意外,给读者带来愉悦。在《钟三四清归》一诗中,有“青眼高歌望吾子,红心大干管他妈”,表面上看这两句是一庄一谐,制造笑果,实际上这正是当时粗鄙风气的写照。这样的句式很多,如《雪峰以诗见勖依韵奉答》中的“在山凭定三分鼎,出水才看两腿泥”;《挽毕高士》“丈夫百死花岗石,天下苍生风马牛”;《怀张惟》“开会百回批掉了,发言一句可听么”;《九日戏柬迩冬》“嵩衡泰华皆〇等,庭户轩窗且Q豪”。聂老不避粗语、俚语、语气词、洋字码,这些与旧体诗的风韵融合在一起,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然而联想到其平生遭遇之刀山火海、血雨腥风,聂诗诙谐打油的背后既有宅心仁厚、雍容大度的旷达,也有超越苦难的讽世与自嘲。正如程千帆教授评聂诗:“初读使人感到滑稽,再读使人感到辛酸,三读使人感到振奋。”聂诗的价值不仅在于旧体诗本身,更在于他以诗记录了纷纷世相的真切刻骨,荒唐经历的难信堪惊,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血泪劫难、一段特殊年代的社会世情。王学泰曾评:“绀弩的一生、特别是自五十年代以来的遭遇及其思想情感的变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能够引发人们多方面的思考,这些是不能用自古以来直而遭谮、忠而获咎的陈腐老套解释通的。”
从与聂老同时代的文化名人,如钱锺书、启功、胡乔木、李锐、夏衍、施蛰存、端木蕻良、黄永玉、黄苗子、邵燕祥、王蒙,到后一辈、亦是当今文化名家,如钱理群、章诒和、李零、野夫、解玺章、止庵、十年砍柴,等等,无不对聂诗赞誉有加,称其为“唯斯人能作斯语”,是“旧体诗中的一座奇峰”,“从伟大中华历史来看,这样的诗篇也属空前绝后”,是“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
聂诗之所以能在几十年中不断刊印,除了其自身独一无二的价值和魅力,注者侯井天先生的心血是一重要因素。侯先生1958年流放至北大荒时,与聂绀弩有过一面之缘,后来接触到他的诗,敬仰之余,生发出整理诗稿的念头。1986年聂绀弩辞世,从山东省委党史征集委员会离休的侯井天,开始了自费奔走、搜集整理聂诗的道路。侯老胼手胝足共二十三年,辑《散宜生诗》之外的轶诗数百首,为尽可能注明诗中每一人物、本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写下几百封请教、问询的信函,亦亲自到全国各地寻访相关人物,被程千帆教授赞誉为“当代墨子”,“毅力实为可佩。此种锲而不舍之精神,真当世所稀也!”
侯老的工作包括拾遗、编年、寻人、查事、集评、加按、注典(包括今典和古典)等方面,二十三年间不断增补,先后自费出版六次,以一人之力,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可以说是我国诗词史上罕有的侠义之举。
北京鲁迅博物馆前馆长姚锡佩评价本书:被人称为“史诗”的绀弩诗一经编注,活脱脱地如一部“人物志”,如一部“中国现代史”,如一部“社会风情史”,更是一部“诗论”。
聂绀弩以诗存史,侯井天以注证史,是为当代文坛的双重奇迹。
本书是一部厚重的以诗为史的大著,跨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包括上部《散宜生诗》、下部《拾遗草》,共640余首旧体诗词。诗人聂绀弩借诗喻事,记录时代时政,表达心中感慨,讥讽不平之状,月旦现实,臧否人物,是不可多得的现代诗史。诗中既反映了那段特定时代的荒唐事,也反映了正与邪的斗争,更一一反映了在逆境中,聂绀弩与身边的亲属、文化友人、右派朋友、牢友们自尊、自重,又相濡以沫,互助、互爱、互救的侠骨童心,时穷节现,从中可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力量!
这也是迄今为止收集聂诗最全、注解聂诗最详、对聂诗研究用力最勤、规模最大的聂诗集注。注者侯井天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关注聂绀弩,在晚年穷二十余年之力搜集、整理、笺注聂诗,悉心搜罗各家对绀弩诗的品评。尤其在注解相关的人与事等“今典”时,本书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注者穷年累月亲自寻访得来的一手资料,对本事作了翔实生动的介绍,从中可见特殊年代的一个个侧面,极具史料价值。
2021年7月4日 想读
银翘集 豆瓣
作者: 杨宪益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 8
本书是作者的个人诗集,主要收集了作者对自身缺点的调侃的诗歌,大多为打油诗。风趣而隽永,体现了大学问杨宪益的这本集子的风格。
2021年7月4日 想读
度外 豆瓣
8.4 (55 个评分) 作者: 黄国峻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1
时间如此真实,真实如此短暂。
与袁哲生并称,被期待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作家
黄国峻惊艳华文文坛代表作
将一切担忧、恐慌、丧失感引爆的“时间痉挛”
◎编辑推荐
★ 黄国峻在台湾新锐作家中可谓备受期待,张大春说要靠他“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杨牧则表示“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度外》于2000年在台湾首次出版。其中《留白》一篇,获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得到张大春、施叔青、钟阿城三位文坛前辈肯定。这次《度外》《水门的洞口》的出版,是在他辞世十五年后,作品首次引进大陆。
★ 黄锦树曾提出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概念:“从那些样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关于写作自身的危机形态,脆弱的、濒临分裂的‘自我’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体,世界和语言都是问题。内向,向内崩塌,甚至对死亡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黄国峻即此“内向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 骆以军为简体版撰写专序,对黄国峻的文学做了一次角度独特、内容丰富的评论。
◎内容简介
《度外》是作家黄国峻的短篇小说集。在这本小说集中,黄国峻运用实验性的文字,探寻小说艺术的新可能,他以不同一般的纤细灵魂,将时间打碎、拼接,将丰富的意义寄寓在“度外”的语言之中,带给读者完全不同于往昔的阅读体验。在中文写作的无数尝试当中,黄国峻的小说“有一股不与时人弹同调的庄严气派”(张大春语),即使到现在,仍然鲜有与之相仿的作品。
◎名人推荐
●我内心大喊:“国峻是未来的小说家!”
但随即想起,国峻已不在这世界上。
——作家 骆以军
●(黄国峻的小说)自有一股不与时人弹同调的庄严气派。
——作家 张大春
●我读他的小说和别的东西,觉得他是那一代作者当中最使我感到亲近,同意,或者疼惜的人,许多地方都让我想说: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此不但针对他文字处理的题材,更直接对他的文字所构成的风格,已经出现的“文体”而言。
——作家 杨牧
●我心中的国峻是一个文学的苦行僧,勇猛精进令人汗颜。
——作家 袁哲生
●黄国峻的作品确实让我看到一个特别的、年轻的、易感的,可是非常有创造力跟幻想、想象力的一个心灵。
——作家 郭强生
●这篇小说(《泛音》)着重人物内心的流动,节奏沉缓,呈现屋檐下三人微妙的互动,仿佛在同一条弦上,振出三种不同波长的泛音(Overtones),奏出一首歌曲。
——作家 甘耀明
●作者的想象力与实验性,以及对艺术的独特看法使它有别于其他作品。
——作家 施叔青
◎获奖记录
☆《留白》获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
2021年7月3日 想读
法兰西组曲 豆瓣
Suite française
10.0 (5 个评分) 作者: [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译者: 袁筱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1
尘封半个多世纪后,内米洛夫斯基的遗著《法兰西组曲》终于在二〇〇四年出版,并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该奖项首次颁发给已故作家,也将内米洛夫斯基的传奇带回了公众视野。
小说本应由五个不同的“乐章”组成(参见本书附录一《手稿注释》),但内米洛夫斯基只来得及写完前两个乐章就遭纳粹杀害。第一乐章《六月风暴》描绘了一九四〇年巴黎大逃亡的画卷,冷峻地勾勒出逃亡路上资本家、平民、士兵、农民的百态。第二乐章《柔板》由道路转入小镇,微妙的对抗与缱绻在小镇居民和德国士兵之间展开。一段段有名有姓的命运,未传达的噩耗、未完成的爱情、未行动的觉醒,都将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魅力推至顶点。
现在有一个更加平淡无奇的问题,只是我一直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们看到下一本书的时候,难道不会忘记前一本书的人物吗?正是为了避免这一点,我要写一本长达一千页的作品,而不是写一本由几卷作品组成的作品。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2021年7月3日 想读
家庭纽带 豆瓣
Laços de família
8.7 (15 个评分) 作者: [巴西]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译者: 闵雪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5
编辑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布克奖得主爱尔兰著名作家科尔姆·托宾倾力推荐
★ 巴西当代经典作家之一,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也是拉美文坛真正独树一帜的作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关注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妇的命运和内心世界的经典短篇集
★《家庭纽带》于一九六〇年出版,评论界一致好评,第二年获得雅布提文学奖短篇小说类大奖,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挚友费尔南多·萨比诺称“(这本书)完全是巴西有史以来出版的最好的短篇小说集”。
《家庭纽带》 (短经典精选)
在歧路之上,她堕入了女性的命途
卡夫卡之后重要的犹太作家 把写作内化为终极命运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经典短篇集
《家庭纽带》出版于一九六〇年,收录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构思精彩的十三个故事,讲述了下面这些拙笨生活的人物:安娜一向将自己与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然而,当她看到瞎子嚼口香糖时,她所认定的“真实”全然解体;长久幽禁在家庭生活中的女性无意或有意地醉酒,从而完成对丈夫或男性权威的挑战;老妇人是一家人一年一聚的理由,但几乎无人真正关心她,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蔑视;还有一只仓皇逃逸的母鸡,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能在厨房的空地中,以非常笨拙的方式,表达属于自己的小小真实……
2021年7月3日 想读
幻之光 豆瓣 Goodreads
幻の光
8.6 (14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本辉 译者: 林青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1
☆井上靖:久违的抒情小说,可读性很强。
☆大江健三郎:宫本辉的作品画面感极强,其文字表现力是同时代作家中少有的。
☆是枝裕和:我在高中时代就是宫本辉先生的书迷,《幻之光》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
收录四则颇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幻之光》《夜樱》《蝙蝠》和《卧铺车厢》。
标题作《幻之光》由日本知名导演是枝裕和改编成电影处女作,并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斩获佳绩。
宫本辉的小说,大多以生与死为主题,每当读者陷入逝去的哀伤之中时,又会有一丝希望浮现,就像黑夜的海上隐约闪现的灯光。
2021年7月3日 想读
我在秘密生长 豆瓣
Memoria por correspondencia
8.7 (21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艾玛·雷耶斯 译者: 徐颖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10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惊为天作
★2012年哥伦比亚年度最佳图书
★她看到过魔鬼,也体味过温情。身体被禁锢,灵魂却一直在飞翔
★人也许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却可以做命中注定要做的事
★从出版界到评论界,所有人都说:
"这本书独一无二,是我们发现的一件奇珍异宝。"
★你或许会找到读《城南旧事》和 《芒果街上的小屋》时的那种少有的震动,甚至可能更加情难平复。贫苦生活中的奇异冒险,像刺破云层的光亮,令人久久着迷。
★这本书属于那种必读的、质朴而又与众不同的杰作。无可置疑,艾玛•雷耶斯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最本真的拉美声音。她的书信回忆录以一种极致的直接,讲述了一个魔幻而又无比真实的世界。文字自内心自然流淌而出,奇幻如梦又通透至极。
——美国诗人、评论家、拉美文学专家苏姗妮•吉尔•莱文
艾玛•雷耶斯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一生中写过几百封信,有幸收到的人都如获至宝,其中一位就是哥伦比亚学者赫曼•阿西涅加斯。对好友文笔大感叹服的阿西涅加斯不惜打破守密誓约,私下把这些讲述童年往事的信件给加西亚•马尔克斯看。马尔克斯读后惊为天作,写信鼓励她一定要把书信集结成书,并继续创作。然而,她觉得隐私被侵犯,愤而拒绝,直到死前才同意出版。
艾玛,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女,生就一双洞察人性和周遭世界的眼睛。尽管身处暗无天日、与世隔绝的环境,她却在想象和好奇的陪伴中逐渐长大成人。19 岁,目不识丁的她终于逃出了修道院。多年以后,她成为画家,与弗里达、萨特和帕索里尼成为一生挚友。
★27幅原创手绘插画,让你听见沉默的声音
2021年7月3日 想读
桶的故事·书的战争 豆瓣
A tale of a tub /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作者: [英国] 乔纳森·斯威夫特 译者: 管欣 商务印书馆 2016 - 10
《桶的故事·书的战争》收入了斯威夫特除《格列佛游记》之外的主要作品,包括《桶的故事》、《书的战争》、《布商的信》等十几篇,其中不少篇目是第一次译介。在收入的斯威夫特作品中,有些比较浅显易懂,有些则语言晦涩,带有讽刺和隐喻的意味,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斯威夫特在文学和政治讽刺方面的非凡才华。
2021年6月26日 想读
另一个国家 豆瓣 谷歌图书
Another Country
作者: (美)詹姆斯﹒鲍德温 译者: 张和龙 译林出版社 2002 - 5
《另一个国家》是二十世纪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代表作。小说刻画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活在纽约格林尼治村、哈莱姆和法国的几位作家和艺术家,通过描写他们之间的种种恋情,表现了他们灵与欲的激情以及空虚和迷惘的内心世界。小说涉及到性乱、同性恋、吸毒和种族矛盾等西方的社会问题,深刻反映了美国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的青年之间的混乱关系和生存状态,揭示了现代都市青年的情感困惑和对真情的炽烈追求。
2021年6月18日 想读
カラオケ行こ! [Karaoke Iko!] 豆瓣 Goodreads
9.5 (60 个评分) 作者: 和山やま KADOKAWA 2020 - 9 其它标题: カラオケ行こ!
歌がうまなるコツ教えてくれへん?

合唱部部長の聡実はヤクザの狂児にからまれて歌のレッスンを頼まれる。
彼は、絶対に歌がうまくなりたい狂児に毎週拉致されて嫌々ながら
歌唱指導を行うが、やがてふたりの間には奇妙な友情が芽生えてきて……?
話題の作品が描き下ろしを加えて待望のコミックス化!!
2021年6月17日 想读
等待野蛮人 豆瓣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8.8 (8 个评分) 作者: [南非] J. M. 库切 译者: 文敏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1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他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甚至当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认定的信念时,譬如为动物的权利辩护,他也阐明了自己的前提,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诉求。
库切的兴趣更多地关注着那些是非清晰却又显示为冲突频仍的情形,如同玛格丽特那幅著名油画中那个男人在镜前端详自己的脖子一样,在关键时刻,库切作品中的人物总是游移退缩、畏葸不前,无法率意而行。这种消极被动既是遮蔽个性的阴霾,却也是面向人性的最后一方聚集地——人们不妨以无法达到目的为由拒绝执行那些暴虐的命令。正是在对人的弱点与失败的探索中,库切抓住了人性中的神圣之火。
2021年6月15日 想读
無權勢者的力量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9.6 (15 个评分) 作者: 哈維爾(Vaclav Havel) 译者: 羅永生 蜂鳥出版 2021 - 6
1991年基进出版社羅永生译本重版出来!
在謊言充斥的世界,真相就是一種威脅;在黑暗之中,磊落真誠地生活就是反抗;活成一個有尊嚴的人,就是所有政治力量的基礎。無權勢者的力量,微小但確切地照亮了黑暗。
2021年6月10日 想读
诗人的思考 豆瓣
Poets Thinking: Pope, Whitman, Dickinson, Yeats
作者: [美] 海伦·文德勒 译者: 刘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 - 10
本书涉及的四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沃尔特•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和威廉•巴特勒•叶芝——来自三个世纪和三个国家,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特点。针对将抒情诗的思想和可靠的见解相分离的常见做法,本书作者阐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思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从诗的表层推断出这种思想的演变。还阐述了一个诗人在摸索一个给定的主题时,是如何通过在一首又一首的诗中对这个主题进行重新构建来进行连续思考的,创造一个活跃的思考过程,从而产生这些诗歌所采用的完全不同的内在结构形状。
2021年5月28日 想读
花朵与漩涡 豆瓣
Dickinson Selected Poems and Commentaries
作者: [美]海伦·文德勒 译者: 王柏华等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1 - 5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哈佛大学诗歌教授文德勒,“最好的诗歌读者”(希尼语),对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诗歌的细读之作。150首诗歌经文德勒挑选,有深受读者喜爱的代表作,也有鲜为人知的佳作,借助她剥茧抽丝的细读功夫,从封存的诗笺里复活,如花朵,如旋涡,以鲜活有力的形体,跃然纸上。作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诗歌向导,文德勒的细读让我们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沉入狄金森诗歌独具匠心的形式装置——突兀的词语、不规范的标点、颠倒的句法、古怪的韵律、迅疾的隐喻等,跟随她探测爱情、自然、思想、死亡、宗教的本质。本书以机智而严谨的诠释,立体化展现了狄金森冰火交织的诗歌演变,她眼中丰富而深邃的世界,以及她隐秘的内心生活;文德勒向我们证明,狄金森是一位当之无愧的“革命性的诗歌语言大师”,也是一位“栖居于可能性”的古怪精灵的天才。
2021年5月28日 想读
我们隐秘的法则 豆瓣
OUR SECRET DISCIPLINE: Yeats and Lyric Form by Helen Vendler
作者: [美]海伦· 文德勒 译者: 周丹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1 - 4
【媒体评价】
本书是关于叶芝诗歌技术(以及最终情感)成就的里程碑式的研究,体现了作者的毕生心里,定会引起国际关注。
——《出版人周刊》
这是一本关于叶芝抒情手法的精湛研究……文德勒对叶芝诗歌的结构提供了多种精妙的描述,同时也考虑了诗歌形式所反映的诗人的文化视野……文德勒以慢动作的方式逐帧描述了她对诗人每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她精妙而集中的评论鼓励我们按照个人的意愿慢慢地吟唱每首诗,并格外注意每首诗符合或混淆读者所期待的方式……文德勒对叶芝抒情形式的研究是任何读者了解叶芝如何将生活中的偶然性转化为“巧妙的诗歌意象”方式的必备指南。
——马克·福特《纽约书评》
海伦·文德勒完全理解了威廉·巴特勒·叶芝,当她带领我们阅读一些英语最著名的诗歌时,我们发现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我们隐秘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学术盛宴。
——约翰·伦纳德《哈珀斯》杂志
诗不是被读而是被重读,文德勒的悦目分析应如是。
——李塔·泰勒《前言杂志》
还有哪个批评家比海伦·文德勒更彻底吗?……她的细心,她对细枝末节的关注,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尤其是在当前诗歌批评的风气下,尽管诗歌批评的词汇技术性很强……任何严肃的英语诗歌读者都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在《我们隐秘的法则》中,她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叶芝诗歌的形式问题上。
——山姆·缪森《纽约太阳报》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海伦·文德勒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关于叶芝诗歌技术(以及最终情感)成就的里程碑式的研究”。文德勒青年时期就与叶芝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文德勒遍读叶芝作品,并将自己想象成叶芝,“追踪他写作时手和思想的动态”,作为“最专注的诗歌读者”,她试图为叶芝惊人的幻想的产物、内在的实验找到对应的法则,最后,她落到了叶芝诗歌的重要体现和技术承担——诗歌形式上。在本书中,文德勒从读者熟悉的三首抒情诗入手,分析了叶芝的预言、爱情、革命等主题,并以此进阶,分别就民谣创作、十四行诗、三音步诗、四音步诗、素体无韵诗、抒情长诗、八行体诗以及少见的诗歌形式进行了专题分析,在细读中,文德勒像叶芝本人一样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游,“以慢动作的方式逐帧描述了她对诗人每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的理解”,为描绘叶芝诗歌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颖且富于启示性的地形图,这也成为任何读者了解叶芝如何将生活中的偶然性转化为“巧妙的诗歌”的必备指南。
2021年5月28日 想读
绿色的夜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5
★怪奇梦域,艺术诸神共演共舞;冷酷世境,爱与美遭暴烈亵渎。
★收录三岛13—32岁创作短篇小说17篇 中文版首次面世
★著名译者陈德文亲自选译 追溯其极致文风形成轨迹
——————————
本书是三岛由纪夫13—32岁期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合集,包括《绿色的夜》《桧扇》《恋爱与别离》《玫瑰》《艺术狐》《脚上的星座》等十七篇,由陈德文选译,应当均为简体中文首译。
三岛由纪夫的作品特色鲜明,铺排的细节描写糅合着持续的浪漫、疯狂病态的激情,又嵌入有日式的细腻内敛。本书收录的文章皆带有这种风格,但也明显有他在找到稳定方向前的尝试痕迹。从少年时代的青涩,到青年的成熟,此脉络的记录是本书特色,对于喜爱、研究三岛的专业读者来说尤为重要。
2021年5月2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