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と快楽主義者 - 标记
与齐泽克对话 豆瓣
作者: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 [英]格里•戴利 译者: 孙晓坤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10
目前,齐泽克著作的中译本已经出版六七种之多,但老实说,其著作并不好读。对于许多既不熟悉他思想的两大来源———黑格尔和雅克·拉康,也不熟悉他经常玩弄的大量好莱坞电影典故的读者来说,要直接进入齐泽克的思想空间是非常艰难的。《与齐泽克对话》问世后,普通读者终于可以得其门而入。该书非常清晰、非常准确地勾勒出齐泽克的思想轮廓,其中齐泽克本人对大量哲学、文化、社会、道德和政治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很可能属于当代最卓越的思想之列。由于该书的出版时间很近,因此有机会触及诸如“9·11”之类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所有关心左派思想最新动向的人都不应错过《与齐泽克对话》一书。
2016年11月1日 想读
造词厂惊魂 豆瓣
La Fabrique des mots
作者: [法] 埃里克·奥瑟纳 译者: 彭怡 海天出版社 2015 - 9
独裁者内克罗尔又要开战了,这回打谁呢?打词语。
瞧那些诗人、记者、歌唱家,还有谈恋爱的人,话太多了。内克罗尔规定只有12个词语可以说,其他词语一律禁止。
罗兰老师和她班里的学生们决定应战。
他们得到了音乐家亨利先生的支持,在语言姐妹那儿取经,参观了造词厂,并且学会了造词的本领,最后在那12个允许使用的词汇的配合下,挫败了内克罗尔的愚民政策,让广大词语回到了人民当中。
2016年10月20日 想读
月刊MEN SPECIAL 窪塚洋介 NOWHERE【写真集:DVDではありません】 豆瓣
作者: 蜷川実花 2011 - 7
「窪塚洋介と蜷川実花、共犯関係の二人が創った写真世界
どこにもいない男の、見たことのない写真」
俳優、タレント、アスリートなど旬な男の今を"アート&セクシー"というコンセプトに、強烈なビジュアルイメージを創造する
新しい写真集シリーズ「月刊MEN」。
話題の創刊号「向井理」、第2弾「真司郎」に続く第3弾は月刊MEN SPECIALとして、あの窪塚洋介が登場です!
カメラマン蜷川実花が撮りおろした、
窪塚洋介のセクシーでみたことのない表情はに魅せられる事間違いなし!
誰も知らない時間に、
日常ではないところへ、
気ままに車を走らせて、
密かに、二人の撮影が始まった。
男は、あらゆる魅力を見せつける。
女は、あらゆる男の細部を写し撮る。
二人の、センシティブに反応するセッションはいつしか長い旅になって、
どこでもない場所に辿りついた。
男はそこで、最高にカッコよかった。
窪塚洋介、どこにもいない男の、見たことのない写真。
その傑作写真を撮ったのは蜷川実花。
共犯関係の二人が創った贅沢で濃厚な写真世界!
※この商品は写真集です
撮影:蜷川実花
(C)2011 蜷川実花/月刊MEN SPECIAL 窪塚洋介
2016年10月17日 想读
Last Night at the Viper Room 豆瓣
作者: Edwards, Gavin 2013 - 10
Hollywood was built on beautiful and complicated matinee idols: James Dean and Marlon Brando are classic examples, but in the 1990s, the actor who embodied that archetype was River Phoenix. As the brightly colored 1980s wound down, a new crew of leading men began to appear on movie screens. Hailed for their acting prowess and admired for choosing meaty roles, actors such as Johnny Depp, Nicolas Cage, Keanu Reeves, and Brad Pitt were soon rocketing toward stardom while an unknown Leonardo DiCaprio prepared to make his acting debut. River Phoenix, however, stood in front of the pack. Blessed with natural talent and fueled by integrity, Phoenix was admired by his peers and adored by his fans. More than just a pinup on teenage girls' walls, Phoenix was also a fervent defender of the environment and a vocal proponent of a vegan lifestyle¿well on his way to becoming a symbol of his generation. At age 18, he received his first Oscar nomination. But behind his beautiful public face, there was a young man who had been raised in a cult by nonconformist parents, who was burdened with supporting his family from a young age, and who eventually succumbed to addiction, escaping into a maelstrom of drink and drugs.
And then he was gone. After a dozen films, including Stand by Me and My Own Private Idaho, and with a seeminily limitless future, River Phoenix died of a drug overdose. He was 23 years old.
In Last Night at the Viper Room, best-selling author and journalist Gavin Edwards toggles between the tragic events at the Viper Room in West Hollywood on Halloween 1993 and the story of an extraordinary life. Last Night at the Viper Room is part biography, part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1990s, and part celebration of River Phoenix, a Hollywood icon gone too soon. Full of interviews from his fellow actors, directors, friends, and family, Last Night at the Viper Room shows the role he played in creating the place of the actor in our modern ...
2016年10月15日 想读
编年史 豆瓣
CHRONICLES: volume one
8.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鲍勃·迪伦 译者: 徐振锋 / 吴宏凯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 - 2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唯一自传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 在我们面前。
一位20世纪传奇人物平生所著的最不同寻常的私密自传
——《每日电信报》
一本彻底出乎意料的里程碑之作
——戈登•伯恩,《卫报》
迪伦充满思想和迷人魅力的《编年史》让所有人为之惊艳
——尼克•霍恩比
2016年10月13日 想读
大卫·林奇的奇异世界 豆瓣
The Strange World of David Lynch
作者: [美] 埃里克•威尔逊 译者: 江鹏 鲜佳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 - 10
看过《蓝丝绒》或体验过《橡皮头》中,那黑暗而富于颗粒感的影像世界的人都知道,大卫•林奇的电影将我们带入一个与现实颠倒错乱的奇异世界。他的电影将形式和内容置于一个恒久的自我对话中,因为他在好莱坞法则与先锋实验之间摇摆不定,让观众陷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不知道银幕形象什么时候是严肃的,什么时候在开玩笑,意图是否神志清楚,抑或已经迷失方向。
反讽存在于表象与现实之间。林奇通过频繁地使用反讽,搅乱了传统意识形态,并把观众带入一个残酷的认知困境。通过吸引观众进入这一领域,这些惊世之作诱发了一种“修复中的后现代”的思想,仿佛一幅接近传统自我、灵魂观念的合成图。在如此别具一格的气质笼罩下,可以说,他的影片是虔诚而有宗教色彩的。
2016年10月10日 想读
苦炼 豆瓣 谷歌图书
L'Oeuvre Au Noir
9.2 (45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 段映虹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4
《苦炼》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满足的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第二个陷喻形象即具有锤炼和再造功能的冶炼之火。对于炼丹师泽农而言,火是主宰物质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统治世界的工具;同时,火改造物质的功能加速了物质的变革和自然界的时间节奏。冶炼之火赋予人以破坏时间规律的神圣权力。这种超越人类条件并拥有神圣力量的愿望和梦想与泽农在所有领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2016年9月22日 想读
英语修辞赏析 豆瓣
作者: 范家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 - 5
本书从西方修辞学的发展渊源入手介绍,就交际修辞与美学修辞两大方面向读者展现了英语修辞的丰富内涵。恰当的例句和短文紧扣相应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便于读者在提高修辞素养、扩大词汇量的的同时,拓宽文化视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内容编排侧重实用,所引倒文以新闻语体为主,以文学语体为次,先例主要摘自90年代初的英美报刊,时代气息浓厚。
海上名宿范家材教授所著《英语修辞赏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此书广征博引,纵横捭阖,典故妙语无不信手拈来,真正让人体验到老一辈学人的学识功底。他们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英语世界的小窗,这里奇花异卉,芬芳扑鼻。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语言原来那么奇妙。
2016年9月19日 想读
艺妓芙蓉 豆瓣
作者: 阎连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4
《艺妓芙蓉:阎连科中篇小说编年(1988年-1990年)(第1辑)》主要内容简介:有“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阎连科,从1988年至2009年的20多年时间里创作了中篇小说近50篇,《艺妓芙蓉:阎连科中篇小说编年(1988年-1990年)(第1辑)》的四本书中囊括了他所有的重量级中篇小说,如:《两程故里》、《瑶沟人的梦》、《耙耧山脉》、《黄金洞》、《年月日》、《耙耧天歌》、《大校》、《朝着东南走》。《艺妓芙蓉》就是《艺妓芙蓉:阎连科中篇小说编年(1988年-1990年)(第1辑)》的其中之一。收录了《艺妓芙蓉》、《两程故里》、《横活》、《斗鸡》等六篇小说。
2016年9月19日 想读
老无所依 豆瓣
No Country for Old Men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科马克·麦卡锡 译者: 曹元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8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科马克·麦卡锡的转型之作。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得克萨斯州西南部的美墨边境,围绕三个人物(莫斯、苏格和贝尔)展开。猎手莫斯是一个越战老兵,一次打猎时发现了一个枪战遗迹,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下一车海洛因和2400万美元现金。莫斯带走了钱,却因此被受雇追回这笔钱的杀手苏格追杀。警探贝尔一直为自己在二战时的行为所困扰,人到中年,他试图弥补21岁时犯下的错误,因此在调查毒品犯罪时,他想尽办法用法律保护莫斯和他年轻的妻子。该书于2007年被翻拍成电影,并获得第80届奥斯卡奖的四项重量级大奖。
2016年9月18日 想读
三十年細說從頭 豆瓣
作者: 李翰祥 天地圖書 1987 - 6
这部回忆录以李翰祥先生个人经历为主线,以编导演活动为中心,纵横交错,上下奔驰,生动展现了港台及国内影坛内外的广阔生活。从李翰祥先生1948年投考剧校写起,一直到1978年回大陆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两部历史片为止。三十年间,个人的荣辱得失、喜怒哀乐,影坛的盛事壮举、名流巨星、轶闻趣谈,都有详实的介绍和生动的描绘。
2016年9月15日 想读
性本恶 豆瓣
Inherent Vice
8.9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品钦 译者: 但汉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洛杉矶私家侦探多克上次见到他的前女友莎斯塔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倏忽间,她出现在他眼前,带来一个无从佐证的故事,一桩离奇绑架案,受害者——她现在的情人——是一个“腰缠亿贯”的房地产商。多克明知道“爱情”是个含混不清、随时会惹出一串麻烦的词儿,还是鬼使神差地撞进了莎斯塔的故事,而且愈卷愈深,江湖各色人在眼前时隐时现,其中包括冲浪手、皮条客、贩毒者、摇滚乐手、犯了命案的高利贷者等。
简单地沿着情节或者类型小说的思路(尽管《性本恶》确实有一个类似钱德勒侦探小说的外壳)来分析当今世界最神秘的后现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的作品,显然是不够的;然而,对这本特殊的小说,如果仅仅做冷冰冰的技术分析,也未必就是正途。事实上,阅读《性本恶》,虽然你看到的仍旧是“百科全书式”的炫目风景,但你无需准备登山鞋;它可能更像是暮年品钦的一次私人化写作,充满了一个老人对六十年代洛杉矶那个曼哈顿海滩的乡愁记忆——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亲历者,更因为他隐秘地怀念着那些嬉皮青年们的天真浪漫和革命理想。他们并不只是为了享受片刻致幻的颓废高潮,他们背靠着一套完整的哲学。
“《性本恶》是品钦写过的最好玩的书。它囊括了所有亦庄亦谐的元素,正是这些使得他成为美国独特的伟大声音。这本书从一开始就燃烧着道德的暴怒——他对美利坚和那些游荡在这里的弃民怀有一种无以复加的强烈悲悯。”
——《滚石》杂志
“一本伟大的美国图书。它是对加州黑色小说绝佳的仿作,从始到终都令人捧腹(但很难在家庭报纸上引用这些笑话,因为它们用的常常都是五彩缤纷的口头语)。它对六十年代最后的喧哗进行了辛辣的再现,而那个时代的一切很快就将不复留存,湮没在记忆和传说里。”
——《华盛顿邮报》
“品钦的口语化文字非常随性,带着厚重的美国风韵,以至于你会忘记它是刻意编造出来的。《性本恶》读起来感觉是那么的不事雕琢,就像是在语言的即兴重复段周围安排了一系列的爵士独奏、场景和谈话。”
——《新闻周刊》
2016年9月13日 想读
神们自己 豆瓣 Goodreads
The Gods Themselves
8.4 (326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崔正男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12
22世纪,地球可以和平行宇宙进行物质交换,从此拥有了源源不绝的能源。但是,只有几个人才知道危险的真相:地球上的一个无人信任的科学家、能源渐渐枯竭的星球上的一个外星人、月球上出生的一个拥有预言能力的人类。只有他们知道,人类即将为看似源源不绝的免费能源付出巨大的代价……
太 阳即将毁灭,可是无人倾听。
真相,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
2016年9月8日 想读
The Sirens of Titan 豆瓣
作者: Kurt Vonnegut Jr. Dial Press Trade Paperback 1998 - 9
The Sirens of Titan is an outrageous romp through space, time, and morality. The richest, most depraved man on Earth, Malachi Constant, is offered a chance to take a space journey to distant worlds with a beautiful woman at his side. Of course there’s a catch to the invitation–and a prophetic vision about the purpose of human life that only Vonnegut has the courage to tell.
2016年8月31日 想读
Letters to a Young Poet 豆瓣
作者: Rainer Maria Rilke 译者: Mitchell, Stephen Vintage 1986 - 10
Letters written over a period of several years on the vocation of writing by a poet whose greatest work was still to come.
2016年8月21日 想读
Three One-Act Plays 豆瓣
作者: Woody Allen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4 - 1
Three delightful one-act plays set in and around New York, in which sophisticated characters confound one another in ways only Woody Allen could imagine.
These plays (successfully produced on the New York stage and in regional theaters on the East Coast) dramatize Allen’s continuing preoccupation with people who rationalize their actions, hide what they’re doing, and inevitably slip into sexual deception—all of it revealed in Allen’s quintessentially pell-mell dialogue.
2016年8月21日 想读
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豆瓣 Goodreads
8.4 (9 个评分) 作者: Thomas C. Foster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3 - 2
What does it mean when a fictional hero takes a journey?. Shares a meal? Gets drenched in a sudden rain shower? Often, there is much more going on in a novel or poem than is readily visible on the surface -- a symbol, maybe, that remains elusive, or an unexpected twist on a character -- and there's that sneaking suspicion that the deeper meaning of a literary text keeps escaping you.
In this practical and amusing guide to literature, Thomas C. Foster shows how easy and gratifying it is to unlock those hidden truths, and to discover a world where a road leads to a quest; a shared meal may signify a communion; and rain, whether cleansing or destructive, is never just rain. Ranging from major themes to literary models, narrative devices, and form, 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is the perfect companion for making your reading experience more enriching, satisfying, and fun.
2016年8月18日 想读
水手比利·巴德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赫尔曼·麦尔维尔 / Herman Melville 译者: 许志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3
《水手比利·巴德》被称为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小长篇。赫尔曼·麦尔维尔在这部才华横溢、文思稠密的小说中,创作了一个与法律有关的寓言,藉此说明在邪恶面前理性和智力是如何无力保护纯真无辜。英俊水手最终成了人类不肯妥协让步的牺牲品。
这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对每一个在敌对僵化的环境中感觉受到威胁的人,都有特殊的意义。
2016年8月15日 想读
扯平 豆瓣
Getting even
7.7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伍迪·艾伦 译者: 李伯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0
《扯平》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的第一部幽默文集,包含十七篇曾在《纽约客》等刊物上发表的短篇文章,集结了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写作成就,是其早期幽默才华的最佳体现。
伍迪•艾伦以充满智慧的戏谑笔调,将其笔下的每个严肃形象一一解构,描绘出落魄的死神、倒霉的德古拉伯爵、在乎发型的希特勒、喜欢恶作剧的拿破仑、歪打正着获取胜利的革命者……同时又煞有介事地将一些不入眼的人和事物拔高,例如为三明治发明者立传、让胖人为肥肉正言、大赞仿冒水墨画的功用等等。此处收录的文章没有一篇名为《扯平》,却篇篇点名文集的主题。
2016年8月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