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地理
和风禅味 豆瓣
作者: 伍斌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 8
《和风禅味:日本艺术的文化特征》主要内容:对中国人而言,日本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都。尽管我们同属于亚洲儒教文化体系,在传统文化上也有着同文同种的历史渊源,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日本文化艺术实际上与华夏文化是“大异小同”,或者说是“似同实异”。日本文化艺术上呈现出的“和风”,不仅反映出其民族在实际生活中的智慧与才能,也表现出其民族固有的文化精神。
作者通过对中日文化的比较,不仅察觉出各自在设计理念与审美观念_上的差异,而且感受到日本的设计艺术始终闪烁出禅宗光芒,令其设计艺术愈发显得灵性和深幽,如日本民族素以“娇小纤细”为美,反映出禅宗的谦虚品德和神道教的朴实美学;日本民族欣赏自然形成的“残缺”之美,这种“轻圆融,喜残缺”的审美习俗,也是符合禅学“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有残缺的状态”的主张。同时,又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这也正是禅学中简素精神的再现!
作者以一个陶艺家的独特视角、场景体验与心理感受,并凭借500多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和翔实而贴切的文字(八万多字)说明,用禅宗的美学理念,来解说现代日本的建筑、园林、陶艺、花道、茶道、书道的艺术之美。《和风禅味:日本艺术的文化特征》图文并茂,对从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陶艺设计、家具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人士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011年11月8日 已读
喜欢西方的美术与喜欢东方传统一点都不冲突。若是可以自己有个庭院能做成日式的倒真的很好。比起大都市,我还是喜欢遗世孤立的传统多一些。图片很好,但是总觉得旁边冗长的叙述反而让文胜质,则史则浮躁。感觉就像没见过世面的人,一切都用”禅“这个字来解释。于是看图就好。
人文|历史|地理
一次・图片和故事 豆瓣
Einmal:Bilder und Geschichten
8.6 (37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维姆·文德斯 译者: 崔峤 / 吕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4
“有一次……”童话总是这么开头的。文德斯的这部图片日记简洁、优美,读起来犹如随意的抒情诗歌。二百多幅充满生命力和灵感的照片,四十多段以“一次”为题、富有韵感的文字,是文德斯在旅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记录下的各种经历与随感,寻常或不寻常的;诸如500年历史的阿尔卑斯山农庄小屋、街头流浪儿、废弃的汽车影院……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还有许多他与电影、艺术同行们,如黑泽明、戈达尔、马丁・斯科塞斯、大岛渚、滚石乐队等交往或偶遇的有趣故事。...
2011年11月7日 已读
Einmal:Bilder und Geschichten 德国的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都被我们调侃“浓浓的德味儿”。其实也说不清那是什么感觉,或许是色泽,或许是构图,或许是那种延伸出画面的叙述感。而自己在这里面最喜欢是一套放了好久的胶卷,再冲洗,那种斑驳的如同时光的模样。德国有谚语,一次等于从来没发生过。而对于他,维姆文德斯,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一次。胶片是信仰,特别在这个数码的后期的制作被无限可能的时代。
人文|历史|地理 绘本|画册|摄影
中国茶文化 豆瓣
作者: 王玲 中国书店 2009 - 7
《中国茶文化》不仅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从哲学层面论述了其由技而艺,由艺而道的核心精神,以及儒、道、佛各家的茶文化特点和思想。 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连印数版,被读者称为“茶道、茶艺、茶文化入门的基本读物”和“中国茶文化的理论性著作”。
2011年11月4日 已读
明许次纾《茶疏》说茶饮之时为:_x000d_
_x000d_
  心手闲适 披咏疲倦 意绪棼乱 听歌闻曲 歌罢曲终 杜门避事 鼓琴看画 夜深共语 明窗净几 洞房阿阁 宾主款狎 佳客小姬 访友初归 风日晴和 轻阴微雨 小桥画舫 茂林修竹 课花责鸟 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 酒阑人散 儿辈斋馆 清幽寺院 名泉怪石。而最喜欢的其实反而是别方面的气度,譬如唐张志和说的:以太虚为室,以明月为炫,同四海诸公共处,未尝少别。看完书,想读陆羽的《茶经》。
人文|历史|地理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豆瓣 谷歌图书
8.3 (24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1
村上春树这次推出的游记《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中,还配有他夫人阳子拍摄的彩色风景照片40幅,因为游记中所记述的地方都是两人共同游历的。这些照片使村上春树的文字更增添了一分生动美妙的色彩。这对夫妻的搭配真可谓是“珠联壁合”。
除了风景之外,书中还收入了一些阳子为村上春树拍摄的照片,让你看到村上春树在苏格兰玩滚球游戏的身姿。
2011年10月24日 已读
倒是如村上自己所说的:读过之后,若能产生“啊,是啊,真想一个人跑到远处什么地方,喝一口那里美味的威士忌”那样的心情,作为作者就喜出望外了。丈夫写字,妻子摄影,这样伉俪的组合倒是自在温馨。其实说到底摄影的技术不怎么样,但是生活化,能触摸,所以觉得舒适和自在。文字也没有什么,不过是旅行的小札。而文字带来的感觉,旅行带来的内心的感觉,真的不错。
人文|历史|地理 外国|译本|文学
城邦暴力团(下) 豆瓣
8.8 (51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1
隐居台湾的漕帮帮主万砚方因介入周鸿庆事件触怒“老头子”被杀身死,少年张大春误打误撞揭破隐藏谜团惹来杀身之祸,奇人异士出手相助又激起更多隐匿的真相……地下社会与特务统治如何勾连成一体?蓝衣社、武功秘笈与神秘失踪的佛头缘何联系纠缠在一处?淞沪抗战、桐油借款、黄金运台究竟有何 不为人知的隐情?且看张大春将中国小说叙事技巧与稗官野史传统巧妙结合,一步步揭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风雨史背后的秘辛,书写出“江湖即现实”的新武侠高峰。一部小说竟比现实更接近真实!
《城邦暴力团》豆瓣官方网站:http://site.douban.com/110103/
2011年10月24日 已读
读完,大呼三声:爽爽爽!奇奇奇!妙妙妙!这种驳杂的汇入一炉而烹之的感觉,一般人觉得情节拖沓可是你会发现你几行不看就会更不上进度,书里面塞了一套百年史,一套民国史,一套漕帮史,一套家族史,一套个人史,另外嵌套中外咸宜的阴谋论、永远不朽的武侠梦、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风行一时的都市传奇……然后自己赤膊上阵,带着自己的读硕士的经历,带着你认识的血亲族胞邻里他乡。然后这种离地三尺或者腾云驾雾的快乐,真的好爽好奇好妙。
人文|历史|地理 网络|奇幻|架空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百年国士之二 豆瓣
作者: 王大鹏|绘画 商务印书馆 2010
《百年国士之2:风号大树中天立》主要内容简介:一百年来,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西化东渐,洪波激荡。几代文人学者,忧国匡救,以其卓识奇才,筚路蓝缕,扶危继绝,或施之事业,或见于文章。中华文化,凝聚一身,沉浮毁誉,难累其心,独立不惧,孤往不悔。时运交移,俯仰百变,泰半已为归人,隐入苍莽青史,硕果仅存者,亦臻耄耋期颐。吾辈祀之以国殇,奉之为高士,高山仰止,永怀不敢或忘。
2011年10月23日 已读
依次是鲁迅、马一浮、苏曼殊、熊十力、沈兼士、李大钊、陈寅格、刘半农、胡适、赵元任、顾颉刚、梁漱溟、吴宓、叶圣陶。于是,我好讨厌文革,失去了太多太多了。吾辈祀之以国殇,奉之为高士,高山仰止,永怀不敢或忘。
人文|历史|地理 传记|励志|访谈 经典|诗歌|散文
隔窗看伦敦 豆瓣
周岚ZHOU LAN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 10
“在周岚的摄影作品中,不论影像主体是形单影支的孤单者,还是结伴而来的路人;不论他们是在追忆往事,还是在白日寻梦,周岚都能够通过摄影镜头,捕捉到伦敦人脱离周遭环境而凸显人性本质的瞬间,并从中可以解读出人们对被拍摄的这一行为既抗拒有默许,甚至可以说与摄影师达成了一种共识的默契。”
2011年10月22日 已读
就是A table for One 那套摄影集一样,这本Look at Lundon through Windows一样特别。To take a photo is like 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part of oneself and fragment of a dream or of a portrait somewhere in the world and piecing them together into a self-portrait. 我其实蛮喜欢这句的,我也喜欢这里面那种unique beauty。
人文|历史|地理 绘本|画册|摄影
城邦暴力团(上) 豆瓣
8.3 (76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1
隐居台湾的漕帮帮主万砚方因介入周鸿庆事件触怒“老头子”被杀身死,少年张大春误打误撞揭破隐藏谜团惹来杀身之祸,奇人异士出手相助又激起更多隐匿的真相……地下社会与特务统治如何勾连成一体?蓝衣社、武功秘笈与神秘失踪的佛头缘何联系纠缠在一处?淞沪抗战、桐油借款、黄金运台究竟有何 不为人知的隐情?且看张大春将中国小说叙事技巧与稗官野史传统巧妙结合,一步步揭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风雨史背后的秘辛,书写出“江湖即现实”的新武侠高峰。一部小说竟比现实更接近真实!
《城邦暴力团》豆瓣官方网站:http://site.douban.com/110103/
再说长江 豆瓣
作者: 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栏目组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 7
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力求用真人、实事来表述长江的现状与历史性的变化。从对长江的说与看,扩展到了思考,开阔到了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并以人为主体,以故事为核心构成了表现手法上的特色,从而揭示出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新长江。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图书版,以简练深厚的文字、丰富多彩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了一条亿万年生生不息的大江;一条孕育了伟大民族的大江;一条蕴涵着丰厚历史的大江;一条充满了时代活力的大江。
托克维尔回忆录 豆瓣
Souvenirs de Alexis de Tocqueville
作者: [法国] 托克维尔 译者: 董果良 商务印书馆 2010 - 11
《托克维尔回忆录》对于当时许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仑、阿道夫·梯也尔、路易·勃朗、奥迪隆·巴罗、阿尔方斯·拉马丁、阿尔芒·马拉斯特、弗朗索瓦·维维安,等等)的评述十分尖锐,用语刻薄。我认为可能由于这个原因,《托克维尔回忆录》在他死后34年(1893年)才首次刊印出版。这时,上述的人物都已去世了。
2011年10月20日 已读
我也是只是为了了解托克维尔这个人而看这本书罢了。他是一个很冷静的人,沉默又忧郁,作为一个贵族对国家有责任想进政界改变自己的祖国;可是政界的烦扰白痴又让他厌烦,他说一个人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没有什么罕见的品质,我为什么要记住他。他从不大言不惭,也不恶语伤人。真心理智,却又被感情所矛盾的人。作为二月革命和六月革命亲历者的纪录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他在书中对当时政治人物的深刻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仍然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发生的人和事,而要想更好地理解托克维尔的思想,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作为政治家的托克维尔。
人文|历史|地理 哲学|政治|经济 外国|译本|文学
话说长江 豆瓣
作者: 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栏目组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 7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纪录片的高峰。虹云和陈铎两位老艺术家绘声绘色的解说。浓笔重彩、翰墨华章的解说词,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以及长江从古到今的传奇故事……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教人回肠荡气。
本书为它的图书版,向您展示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从而饱览长江的整个风貌。本书向您展示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从而饱览长江的整个风貌。还可以了解长江沿岸的山川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两岸人民的生活。全片介绍和涉及大小河流、湖泊、峡谷49条(个),名山28座,大小名城52座,各项工程25项,历史典故与民间故事27个,风光名胜110处,古今名人104人,真可谓是了解长江的百科全书。
2011年10月17日 已读
其实不是长江美,而是他沿途路过的美,而是她孕育的一方水土美。说实话,里面的抒情让我觉得背后生寒。特别想说的是,在看的时候突然就这么想——有机会真的沿着长江走一趟吧,那也定会是一次美妙的旅行。
人文|历史|地理
美国游记 豆瓣
作者: [法国] 托克维尔 / 校注 崇明 译者: 倪玉珍 译 / 崇明 校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2
《美国游记》:现在有可能正确评价游历对于阿列克谢·德·托克维尔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思想的影响了。他对各民族及其制度的考察促成了他的著作和他的全部政治行动。因此他的旅行日记在他的著作中应当据有重要的位置。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希腊古典时代末期著书,博丹在现代早期构想出《共和六书》,孟德斯鸠在法国的绝对君主制末期出版《论法的精神》,托克维尔也在一个变动的时代写出他的政治哲学。正是在这个时期,19世纪的工业化的后果开始显现;社会阶级,国家和全部的人类生活正在一个巨大的熔炉里得到重塑。
2011年10月17日 已读
托克维尔他贵族的骨头,共和的身体以及民主的脑袋。其实这书读起来很想是旅行时在小本子记下的东西。托克维尔在写自己的书做了貌似十三本笔记,分类严谨,游记和谈话分开,在幽闲和学术间游走。其实偶尔的记下来的闪光却是永久的永恒。很多时候,著作及其构思过程,其实是更令人兴奋的,比书本身更吸引人的。就像我们比起完品为什么那么喜欢手稿本和DIY蛋糕一样。
人文|历史|地理 哲学|政治|经济 心理|社会|宗教
美国文明的兴起(上下) 豆瓣
作者: [美] 查尔斯·比尔德 / 玛丽·比尔德 译者: 许亚芬 / 于干 商务印书馆 2011 - 1
本书内容包罗宏富,笔锋雄健,相对于以前的美国史研究著作,它大大拓宽了传统历史著作的狭窄的视角,把文化史堪称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力图展现文明这个“成长中的有机体的全貌,而不只是拼凑宪法、法令、演讲、新闻、回忆录与外交照会等等”。本书曾被美国报刊投票推选为阐释美国民主制的最佳著作。该书有如下特点:一、美国文明不是欧洲文明的简单的延长,而是欧洲文明与美洲荒原的新的历史结合;二、经济二元论是贯穿全书用以阐释美国历史与文明的主线;三、全书突出了工业、技术和应用科学在现代文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四、第一次揭示了妇女在美国历史与文化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等等。
2011年10月17日 已读
看法国人托克维尔结果顺便把美国从殖民地到新共和国家文明史都研究了……这是特么什么精神卧槽!!!……1757页……两本加起来揍人非死即伤……还好我只拿了第一本农业时代……内战狂飙垄断什么的我没时间研究了……回来再说吧……
人文|历史|地理 哲学|政治|经济
上海1908 豆瓣
作者: 夏伯铭 编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 1
《上海1908》根据劳埃德大不列颠出版有限公司1908年出版的《20世纪香港、上海和中国其他通商口岸印象》艺术与上海有关的部分编译。
1908年,距离上海开埠已半个多世纪之久,《上海1908》通过对各行各业的细致描写,展示了期间上海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尤其是原书中有美泰洋行拍摄的大量精美图片,为我们保存了20世纪初年有关上海的记忆。
2011年10月17日 已读
其实说起来是历史更多是travel book类似guide introduction 之类的东西。其实是自己假想书的内容要比这个好一些。只是有些图片真的好,不过大部分无摄影美感。就算是一个时代的标本吧。
人文|历史|地理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豆瓣
Chinese Architecture: Art and Artifacts
作者: 梁思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 4
本书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英文文集的汇编,作者立足建筑艺术,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反应中国古代建筑的画卷。
沿着梁思成先生的足迹,读者不仅可以从宏观上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其中凝聚的智慧与艺术,以及中国古建中绘画、雕塑艺术的精髓;而且书中详尽的个案描述、手绘孤本图片的再现,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的五座古塔、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中国石窟佛像等中国的建筑艺术。
让外国读者不仅了解中国,而且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建筑和独到的建筑艺术;
让中国读者重温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读者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知识储备。
2011年4月20日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适逢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此书的首发,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梁先生,以及他倾其毕生心血为中国建筑作出的贡献。
2011年10月15日 已读
真心喜欢民国一代被教会学校浸淫出来的英文。在乱世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坚持。2011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是外研社的双语本。很学术很专业很敬业。其中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梁思成去佛光寺,阁楼里面住着成千上万只蝙蝠,他们群集在脊梁周围,像是涂上一层厚厚的鱼子酱。另外,木料上布满了靠辩护为生的千百万只臭虫。我们所站的天花板上面,是一层厚厚的尘土,大概是过去若干世纪所沉淀的,而且到处是蝙蝠的尸体。在完全的黑暗和恶臭中,在戴着遮住口鼻的厚口罩而令人难以呼吸的情况下,测量、绘图、闪光灯拍照数个小时,最后出来,呼吸到新鲜空气时候,背包中有数百只臭虫。而他们却说,发现的重要和收获,是他搜寻古代建筑最愉快的时光。最后其实蛮想说,梁思成和林徽因当真是一对让人惊羡的伉俪。
人文|历史|地理 传记|励志|访谈 英语|德语|日语|法语|西语
哭泣的骆驼 Goodreads 豆瓣
哭泣的駱駝
8.7 (120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哈尔滨出版社 2003 - 6
在《哭泣的骆驼》中,三毛依然恋恋着墨沙漠生活周遭的人与事,《收魂记》、《搭车客》、《逍遥七岛游》、《一个陌生人的死》、《大胡子与我》等篇,情趣盎然;《沙巴军曹》与《哑奴》所刻画的主角,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压轴的《哭泣的骆驼》,以游击战事为背景,细细铺写一对沙漠情鸳的生死盟,竟犹如史诗般的磅礴。
2011年10月10日 已读
不如以梦为生。不可强求,便是心安。心雪亮。尘缘难了,其实是父母的宠溺、迁就以及爱。那些被簌簌地掉落眼泪和悄悄的担心所灌溉的生命,慢慢发现他们流不到尽头的爱,轻轻在耳边说的不要怕还有你爸爸妈妈我们在啊。在最后也只是说一句,愿将孩子以后的岁月,尽力安稳度过。最喜欢的《尘缘》和《大胡子和我》。一篇亲情,一篇爱情。和荷西在一起不是为了安全感不是怕单身一辈子,不过是希望结伴同行,双方对彼此都没有过分的要求和占领。心灵的全部从来不对任何人开放。荷西可以进我心房看看、坐坐、甚至占据一席,但是我也有自己的角落,那是“我的,我一个人的”。结婚也不应该改变这一角。要明白丈夫不是只有和妻子在一起才开心,还有朋友。我们都是一整片的。因为来世不愿经历相同的人和人生,所以下辈子不做夫妻也好,所以现世就更要珍惜。
人文|历史|地理 经典|诗歌|散文
教父 豆瓣
9.4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里奥·普佐 译者: 周汉林 译林出版社 2007 - 1
《教父》是1969年美国出版的长篇小说,是美国出版史上的头号畅销书,曾连续70周排名畅销榜,37年销量达2000万册。早在七十年代初已拍成电影,发行世界各国,受到普遍欢迎,据小说改编的三部电影有两部获奥斯卡奖。《教父》的故事提供了某种根植于美国人心中的可怕的愉悦因素,使读者近距离观察到一个令人震颤的黑暗而暴力的非法阶层,献给读者一场凶险生活方式的飨宴。
2011年10月8日 已读
作为一个脑补党,我表示很满足。总觉得我们终要为我们自己世界中的信仰、正义、责任而付出代价旁人难以明白和接受的代价。电影之所以三部曲很大原因是这里面这的包含着太多的内容。自己断断续续看了很久,边看边写也不少摘抄随想。而喜欢的真的是老爷子。脑袋里面现在还是他在死之前最后说的那句话:“生活是这样美好。”那些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永远不会懂。我一直这么觉得。
人文|历史|地理 外国|译本|文学 心理|社会|宗教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豆瓣
Ιστορία του Πελοποννησιακού Πολέμου
9.1 (26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修昔底德 译者: 谢德风 商务印书馆 1960
公元前424-423年的冬季,当伯拉西达袭击安菲玻里城的时候,他正指挥七条雅典战舰驻扎在塔索斯。驻守安菲玻里城的雅典将军攸克利求援于他,他驶往援救;他虽然打败了伯拉西达的军队,救了爱昂,但是他终于没有来得及挽救安菲玻里。安菲玻里的失陷,主要是由于攸克利的疏忽,但是他后来并没有受到处罚,而修昔底德却因此遭到放逐。修昔底德本人对于此事没有作任何辩护。马赛林那斯说,修昔底德是由克里昂的建议,以叛逆的罪名而被放逐的。当时是克里昂最有势力的时候,而且克里昂对安菲玻里的陷落十分愤恨,他提议放逐修昔底德是很有可能的。
从他被放逐到他回国这一段时期内他的生活,我们也完全不知道。唯一可靠的事实是公元前404年以后不久,他回到雅典了;这一点不但他自己的话可以证明,并且他的著作中有许多回国后修订的痕迹,例如他记载了公元前404年雅典及庇里犹斯的城墙的被拆毁,这只有他回到雅典后才可以做得到的。此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由著作中推测得来的。他自己说到,在这段时期中,他有更多的闲暇来编写他的历史著作,他更有机会得到伯罗奔尼撒方面的消息。事实上也是这样的,自从他被放逐以后,他和雅典断绝了联系,他编写历史的材料主要来自伯罗奔尼撒。
2011年10月4日 已读
不管怎样,这场二十七年战争就这么完结了。最喜欢的希腊人的演讲。那种感染和煽动力。最头大的是希腊人的名字,掌握不了规律。若是以后有时间,再读一遍。现实主义鼻祖,在我看来,或许不过是后人牵强附会,修昔底德不过是想写一部不朽的著作。
人文|历史|地理 哲学|政治|经济
百年国士之一 豆瓣
作者: 王大鹏 选 商务印书馆 2010
该套丛书四卷本,精选了300余篇纪念文章,介绍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中国文化界48位大师,并由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为每一位国士绘制画像,传神而逼真。选文多为这些国学大师们的自传、自叙,至亲密友、门生弟子的追忆文章,以及知名记者对他们的专访。所选文章由编者从浩如烟海的众多史料中精选而来,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讲述了胡适、季慕林、巴金、冰心、蔡元培、章太炎、王国维、张大千等48位国士的生活轶事。书中编选了一些难得一见的珍贵资料,诸如张大千被土匪掳走当师爷的自叙,章太炎收黄季刚为徒的往事,让人读后不禁莞尔,使得这套图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2011年10月3日 已读
泰半已为归者,隐入苍莽青史瀚海,硕果仅存者,亦耄耋期颐之年。我们不如他们。小时候幼功,被戒尺和四书五经逼着,少年留洋,一骨子的才气二三门外语浸着;青年世间混乱,一张书桌放不稳,被巨变奇劫磨着,中老年终如入无人之境的。而后多舛坎坷,还能记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么?”高山仰止,不敢或忘。再顿首。
人文|历史|地理 传记|励志|访谈 心理|社会|宗教 经典|诗歌|散文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轻松走进哈佛大学 豆瓣
2010 - 8
《轻松走进哈佛大学(英汉对照典藏版)》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五篇文章。每篇文章分为3个部分,包括焦点对话、难点解析和主题延伸。焦点对话针对口语,让您在了解哈佛的同时又能扩大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难点解析针对语法,让您轻松记单词、快乐学语法。主题延伸针对文化,让您进一步了解哈佛精神和文化。此外,《轻松走进哈佛大学(英汉对照典藏版)》还配有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家配音录制的MP3光盘,您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模仿诵读,对口语和听力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这段不平凡的旅程,去领略这座名校的无限魅力,感受那些富有传奇的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