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夜与雾 (1956)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Min reol TMDB
Nuit et brouillard
9.3 (246 个评分) 导演: 阿伦·雷乃 演员: 米歇尔·布凯
其它标题: Nuit et brouillard / Night and Fog
1956年导演阿伦•雷乃用摄影机带领观众重回奥斯维辛。当年纳粹集中营的旧址上已是一片祥和美丽的野外风光。然而时间倒回到1933年纳粹党掌权之时,整个城市被阴霾笼罩——大片修建起来的集中营房排列整齐,大量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开始接受非人的折磨和侮辱。这里对人种进行分级,在皮肤上纹上编号,在衣服上缝制等级的徽章。疾病,饥饿,劳役使集中营尸体遍地。1942年希莱姆到访,奉行“破坏”政策,集中营难民进入更加悲惨的境遇,被药品公司买下用作实验。1945年,集中营人数倍增后已不堪负荷,成堆的尸体被推土机推入大坑掩埋......
旧世界群像 (1972) 豆瓣
Obrazy starého sveta
8.9 (35 个评分) 导演: 杜桑·哈那克
其它标题: Obrazy starého sveta / 老年世界群像
捷克斯洛伐克1972年影像大师杜桑·哈那克执导的一部黑白纪录片,是其电影生涯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也是捷克电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拍摄完成后,因其主题过于灰暗,关注乡村中命运悲惨、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无法通过捷克电影局的审查。捷克文化部长、诗人Miroslav Valek出面挽救了该片,将其更名为《旧世界群像》而转移了审查的压力。
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自马汀马伦克拍摄的老年人物肖像摄影。看似奇特的人物常隐藏着悲剧性的命运,他们因为贫穷、自私、疾病或老迈而频频挣扎,却又同时对抗着这世界。
流浪北京 (1990)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流浪北京
8.0 (66 个评分) 导演: 吴文光 演员: 张慈 / 牟森
其它标题: Bumming In Beijing /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纪录片的)该片围绕一群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时被称作“盲流”)展开,这群人中有作家有画家也有导演,尽管各有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的原因,他们来到北京却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然而,他们迎上的更多是尴尬的现实,表面上他们都很乐观,那是因为他们不愿告诉别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当现实越来越严峻时,他们中的多数人,随其时的出国潮想方设法走出了国门,想在国外追求人生价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艺术家尊严的几位,有的终获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精神分裂。
帝企鹅日记 (200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La marche de l'empereur
8.7 (251 个评分) 导演: 吕克·雅盖 演员: 夏尔·贝尔林 / 罗曼娜·波琳热
其它标题: La marcia dei pinguini / Pingvinmarchen
  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企鹅生活的电影。南极大陆的北部气候温和,食物充足;而南部则终年覆雪、气候寒冷,食物短缺。但南部也有其好处,那就是这里生态稳定,没有天敌的追击。为了让企鹅宝宝健康成长,企鹅爸爸妈妈每年都会从北部来到南部孵化小企鹅蛋。
  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轮流进行孵蛋工作,另 一方则不远万里去找寻食物。途中的艰辛任何人都难以承受,而柔弱的企鹅们则每年都这样往复进行着这项艰辛的任务。
  影片所展现的顽强的生命力发人深省。
迁徙的鸟 (2001) T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维基数据
Le peuple migrateur
9.2 (319 个评分) 导演: 雅克·贝汉 / 雅克·克鲁奥德 演员: 雅克·贝汉
其它标题: Il popolo migratore / Le peuple migrateur
当鸟儿用羽翼去实现梦想,翱翔在我们永远无法凭借自身企及的天空,人类又该赋予他们怎样的赞叹呢?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雅克·贝汉以这样一句话带我们踏上了鸟与梦飞行之旅。毫无疑问,[迁徙的鸟]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这部动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的电影甫一出世,就引起轰动。短短三个星期内就有250多万法国人为它走进影院,飞越1200公里的大天鹅对生命的坚持,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的沙丘鹤、在冰天雪地下与海鸦对抗到底的企鹅……尽管当中也有失败气馁,也有悬崖边的木头木脑,也有来自人类贪欲的窥视。
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们带我们飞过大海,飞过雪原,飞过高山;他们用振动的羽翼向我们诠释飞翔,诠释执着,诠释温情,诠释生命。
微观世界 (1996)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8.9 (119 个评分) 导演: 克洛德·纽里德萨尼 / 玛丽·佩雷努 演员: 雅克·贝汉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其它标题: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 小宇宙1:微观世界
高楼大厦见识过了,导演用不凡的拍摄技巧引领我们进入了昆虫的世界。出乎意料,在这里,平时令人“恐怖”的虫子门展现出了另一种不一样的美。当你近距离仔细察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原来毛毛虫的毛原来这么光滑;相互依偎的蜗牛温馨得赚人眼泪;勤奋的屎壳郎每天都在认真对付着他们的粪球;蜘蛛会在水下用一个小气泡作为自己的餐厅;天牛就像公牛一样在互相较劲。每只虫子原来都不曾闲着浪费光阴。
微观下的虫子世界,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震撼,还有自然界无法向人类诉说的道理。
德拉姆 (2004) 豆瓣
8.2 (22 个评分) 导演: 田壮壮
其它标题: Tea-Horse Road Series: Delamu / 茶马古道-德拉姆
影片以马夫行走崎岖艰险的“茶马古道”为线索,娓娓道来沿途(重点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居民的生活。不卑不亢的原著居民向观众幽幽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广袤高远的天籁之地里的故事。没有旁白去解说,也没有夸张的煽情,一切都在固定镜头质朴的记录下悄然发生又默默结束,自然 而然。正如导演对影片的诠释一样:“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导演田壮壮荣获2004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数字电影奖。
(2006)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6.2 (56 个评分) 导演: 贾樟柯 演员: 刘小东
其它标题: Dong /
2005年,贾樟柯陪朋友画家刘小东来到了这片孕育着华夏文明的三峡库区——重庆奉节,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为了反映三峡移民10年巨变,刘小东特意选择了12名拆迁工人作为写生的模特,创作油画《温床》。他以赤裸的躯体反映着内心的坦诚与真实感,在与模特的交流中感受着库区人民的观 念与情感。
2006年,刘小东来到了泰国曼谷采风。在这个炎热的都市,刘小东深入到草台班子的女人中间,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通过与12名模特的嬉戏、划船,刘小东捕捉到不同文化氛围中人的感情与生活的体验。
本片是导演贾樟柯在拍摄《三峡好人》时的同期作品。
纪录中国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吕新雨 三联书店 2003 - 7
本书是对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掀起的“新纪录运动”的实践上的展示与理论上的分析。上半部以访谈、对话的方式,让这个运动中的多们主将――吴文光、康建宁、段锦川等――现身说法,回顾和盘点自己的纪录片创作的心路历程;下半部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纪录片实践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只有具备了底层精神,平民观点,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的纪录片才能走出以往宣传片和专题片的老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厚的人文关怀、理性和批评的视角,来纪录中国,为今人提供思索的途径,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档案。
2007年3月23日 已读
吕新雨博士关于纪录片的访谈和文论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