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notlink - 标记
文明之光 豆瓣
8.1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吴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吴军博士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以人文和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画卷。
《文明之光》系列大致按照从地球诞生到近现代的顺序讲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每个章节相对独立,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多样性。《文明之光》系列首册讲述从人类文明开始到近代大航海这一历史阶段,共八个专题。第二册讲述了从近代科学兴起,到工业革命时代,以及原子能应用这一历史阶段,共八个专题。第三册讲述了音乐、美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硅谷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启迪、微粒子和宇宙天文学、环境保护等,共八个专题。
看完这个系列,读者朋友可以体会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虽然不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人类总是会有办法解决它们,我们要成为一个“理性乐观派”;其次是能够认识到普通人对文明发展的贡献,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贡献者。
2020年12月15日 想读
信息传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吴军 中信出版社 2020 - 11
70多年前,这个星球上极为聪明和智慧的头脑,时常聚集在纽约比克曼酒店,讨论后工业时代层次的科学问题,其中包括冯·诺伊曼、图灵、维纳和香农等人。在一次讨论中作为信息史上划时代的杰出人物香农指出,信息的意义就在于消除对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建立新时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信息成为衡量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简单而直接的指标,深刻影响和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能够说得出来的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创造,一大半都和信息有关,包括电报、电话、电影、无线电、大众传媒、计算机、移动通信、卫星技术、互联网等。可以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就是半部技术和商业进步的历史。
本书将信息的发展史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对信息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地梳理,为我们了解信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和视角。
理解信息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有效决策,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书中讲述的成功的人、成功的做事方法,也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让大家能够获得可重复性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
2020年12月15日 想读
How Asia Work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Joe Studwell Grove Press 2013 - 6
In the 1980s and 1990s many in the West came to believe in the myth of an East-Asian economic miracle. Japan was going to dominate, then China. Countries were called “tigers” or “mini-dragons,” and were seen as not just development prodigies, but as a unified bloc, culturally and economically similar, and inexorably on the rise.
Joe Studwell has spent two decades as a reporter in the region, and The Financial Times said he “should be named chief myth-buster for Asian business.” In How Asia Works, Studwell distills his extensive research into the economies of nine countries—Japan, South Korea, Taiwan, Indonesia, Malaysia, Thailand, the Philippines, Vietnam, and China—into an accessible, readable narrative that debunks Western misconceptions, shows what really happened in Asia and why, and for once makes clear why some countries have boomed while others have languished.
Studwell’s in-depth analysis focuses on three main areas: land policy, manufacturing, and finance. Land reform has been essential to the success of Asian economies, giving a kick start to development by utilizing a large workforce and providing capital for growth. With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lone is not sufficient, Studwell argues. Instead, countries need “export discipline,” a government that forces companies to compete on the global scale. And in finance, effective regulation is essential for fostering, and sustaining growth. To explore all of these subjects, Studwell journeys far and wide, drawing on fascinating examples from a Philippine sugar baron’s stifling of reform to the explosive growth at a Korean steel mill.
Thoroughly researched and impressive in scope, How Asia Works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dynamic countries, a region that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2020年10月14日 想读
晚安,布布(01) 豆瓣 Goodreads
9.3 (2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淺野一二O 译者: 林子傑 台灣東販 2008 - 2 其它标题: 晚安,布布 1
孤單一人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做「布布」。 這是某個城鎮的某個平凡少年之成長故事。他並不是塗鴉,布布只是個隨處可見,平凡至極的男孩子。全新表現手法描繪的本作,將帶給您前所未有的驚豔!!無可比擬,令人震撼之寫實×超現實的悲喜劇,在此揭開序幕!!
2020年9月16日 想读
水星領航員01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天野こずえ 译者: 蔡夢芳 東立 2003 - 6
在水星有個代表形象的偶像行業──是專門帶觀光客遊覽的船夫,領航員。水無燈里雖然還是個菜到不行的新手,但她的服務熱忱與專業能力可不輸給任何人喔!
2020年9月16日 想读
娜塔莎之舞 豆瓣 Goodreads
Natasha's Da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Russia
9.3 (7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奥兰多·费吉斯 译者: 曾小楚 / 郭丹杰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3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5)——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张建华专文导读,精辟地点出了俄国文化中“文学中心主义”的特质及“娜塔莎之舞”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以及作者费吉斯如何结合史学与文学呈现俄罗斯文化的复杂多变。
★《娜塔莎之舞》通过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探索俄罗斯文化深刻复杂的多重面向,展现上层阶级的欧洲文化与农民的俄罗斯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复杂互动,以及“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如何对19世纪以降的民族意识和文学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娜塔莎之舞》从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音乐,到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豪绚烂的作品中,描绘出浓厚的俄罗斯情感,展现“俄罗斯灵魂”的建构,以及在西化的冲击下,俄国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创伤。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每日电讯报》等媒体年度瞩目好书,入围“萨缪尔·约翰逊奖”“达夫• 库珀奖”决选名单。
【内容简介】
在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这位自小接受法国教育的贵族小姐,爱唱歌、跳舞,不论苏格兰舞、英吉利茲舞,还是俄罗斯民间舞,她都能翩翩起舞,展现婀娜多姿、优雅动人的俄罗斯风情。奥兰多•费吉斯通过“娜塔莎之舞”,重新诠释《战争与和平》这部巨作,介绍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契诃夫、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以散文般的优美笔触再现广袤质朴、包容一切的俄罗斯。
《娜塔莎之舞》通过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等讨论,探索俄罗斯文化中欧洲文明与民间元素之间的分歧,“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贵族上流社会和底层农村民众间的分裂。书中更进一步讨论“俄罗斯灵魂”和“俄罗斯性”的建构与表现,揭示政治、国族认同、社会观念、风俗習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对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细节、辉煌炫丽的文化长卷。
【名家推荐】
有关俄国的一切都需要是最优秀的,费吉斯写的俄国历史也一样,而他也再一次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书写流畅优美,充满令人拍案的智慧和生活气息。他对大量文献做了轻松、恢宏而广泛的研究,所涉范围从贵族的信件到斯大林的档案,分析简洁而充满才情。这一对俄国文化卓越、炫丽而高明的导览,生动有趣、故事性强,令人着迷。——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费吉斯对这一主题的写作与众不同。他取材广泛,语言生动、紧凑,充满戏剧性的细节,对私人生活的书写尤其别具一格。——约瑟夫·弗兰克,《伦敦图书评论》
内容详实,包含大量插图,阐释了作者对这个既野蛮又智慧,拥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明的深刻洞见。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秘与理性、“东方”与“欧洲”之间的俄罗斯。——丽莎•雅丁,《观察家新闻报》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同时又让读者几乎能切身闻到“俄国泥土的气息”,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被费吉斯教授完成了……他为我们讲述了俄国大地下的文化根源、它的荒谬和天才,它的人性与残酷。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成就。——乔弗里•古德曼,《论坛报》
奥兰多•费吉斯成功地描述了俄国文化的无比深厚和强大力量,概述了俄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和事件。他以一种让读者更深刻理解俄国的方式来书写,这种方式比仅仅去叙述统治者如何专制、征服者如何残暴和战争如何残酷更高明。用俄国人自己的话谈“俄罗斯问题”,如何寻找亚洲之根,探求俄国农民之谜,如何养育出如此多的伟大作家、诗人、画家和作曲家,是其著作的过人之处。——谢尔盖•施梅曼,《纽约时报》
对俄国文化史的全面描写,主题广博,观点宏大。——安妮·阿普尔鲍姆,《标准晚报》年度图书
内容极为丰富,读来引人入胜……随处可见闪光的情节,以及犀利、动人,有时还带有几分诙谐的描写……是一部关于大国俄罗斯之性格的无可匹敌的洞见之作。——皮尔斯·布伦登,《老骨头》年度图书
绝妙地丰富……恢宏且深具说服力……一次愉悦无比的阅读体验。——安东尼·比弗,美国作家
奥兰多•费吉斯的故事……涉猎广泛并且讲的漂亮。带着他对生动散文的精妙目光,他描绘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书中收录的彩色插图非常漂亮,而批判性的文献目录也是一个有用的补充,它收录了俄国文化史不同领域中许多新近出版的(英语)专著。……阅读这本书完全是一种享受,它也同样值得收藏。——卡洛琳•布鲁克,英国伦敦国王玛丽学院俄国史教授
激动人心……这部优秀的史学著作的题目取自《战争与和平》,贵族女主角娜塔莎·罗斯托娃下意识地跳起了农民的披肩舞……一本令人相见恨晚的书。——《星期日独立报》
2020年9月13日 想读
悲剧的诞生 豆瓣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孙周兴 商务印书馆 2017 - 2
尼采在本书中秉承瓦格纳“通过艺术重建神话”的理想,构造了一个文化哲学理想,撇开以早期希腊神话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的艺术文化,批判后起的科学-理论文化(发端于苏格拉底的科学乐观主义传统),而推崇具有形而上学性的悲剧艺术。为了解说希腊悲剧艺术的高妙,尼采动用了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两个神话形象,认为“阿波罗元素”与“狄奥尼索斯元素”之二元性交合,正是伟大的希腊悲剧的诞生。就此而言,《悲剧的诞生》首先是一本文化哲学著作,然后是一本美学或艺术哲学著作。正是通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酒神狄奥尼索斯成了欧洲文化名神,阿波罗-狄奥尼索斯关系成了现代美学的基本关系。
2020年9月11日 想读
白痴 豆瓣
8.8 (29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3
出身贵族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娜斯塔霞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小说对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上层社会作了广泛的描绘,涉及复杂的心理和道德问题。
2020年9月10日 想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豆瓣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9.8 (98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5
《卡拉马佐夫兄弟》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卡拉马佐夫兄弟》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人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2020年9月10日 想读
罪与罚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4 (32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朱海观 / 王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0
《罪与罚》以一桩刑事案件为题材,叙述一个贫困大学生犯罪的过程,以及所受到的道德与良心上的惩罚,是一部剖析罪犯内心世界的心理小说。
2020年9月10日 想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豆瓣
9.3 (12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居伊·德·莫泊桑 译者: 木炜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4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文学大师,以340余篇的创作量和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被全世界读者公认为“短篇小说之王”,与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本书精华收录莫泊桑25篇短篇小说经典代表作,所有著名代表作均包含其中,分为普法战争、悲喜职员、乡村轶事、爱与情欲、怪诞故事五个篇章,既囊括如必读经典名篇《羊脂球》、中学语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外书推荐必读《项链》,也收录让人笑出眼泪的乡村故事《图瓦》、控诉残暴战争的名篇《两个朋友》、文字唯美的《月光》、讲述如泣如诉爱情悲剧的《修软垫椅的女人》等。
「特别附录」莫泊桑晚期在精神疯癫状态中离奇创作的奇幻文学杰作《奥尔拉》
2020年9月8日 想读
罗素传 豆瓣
Bertrand Russell : The Ghost of Madness 1921—1970
作者: [英国] 瑞·蒙克 译者: 严忠志 / 欧阳亚丽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6 - 7
罗素是20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在哲学和逻辑学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其思想对于公共领域也有深远影响。蒙克的《罗素传》(两卷本)材料详实,评价公正,深入探讨了罗素的个性、生活和学术活动,自出版以来就深受读者欢迎,本书是第二卷,讲述其1921起直至去世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及影响。
蒙克的《罗素传》是我们时代最优秀的人物传记之一……蒙克笔下揭示的罗素的家庭生活令人颇感不安……这是一部大胆、深刻而又让人深感悲伤的作品。
——《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
第一流的作品……就像第一卷,这部作品研究深入,读来令人信服。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该书不仅描述了思想家罗素的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还展现了罗素与当时的思想界和英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本质联系。与作者同负盛名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相比,这本传记无疑更加激动人心。
——徐向东(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2020年9月6日 想读
精神现象学 豆瓣 豆瓣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译者: 先刚 人民出版社 2013 - 10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精神现象学》新译本首次完全基于黑格尔德语原文,积八年之功而完成。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哲学 学士、硕士)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不仅精通德语,对于黑格尔哲学更有深厚的理解把握。相比之前流行的产生于50多年前的旧译本,新译本准确可靠,文字平实通达而不失深邃,忠实地还原了黑格尔思想的原貌。
2020年8月31日 想读
极权主义的起源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8.7 (31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汉娜·阿伦特 译者: 林骧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6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作者从19世纪中欧与东欧历史中的反犹主义入手,追索其中的极权主义因素,然后审视欧洲的殖民帝国主义。在研究极权主义运动和政府的机构、组织和运作时,她集中分析了极权主义统治的两种形式——纳粹时期的德国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结论一章中,她出色地分析了人类的孤立和孤独是产生极权统治的先决条件。
2020年8月31日 想读
数字跃迁:数字化变革的战略与战术 豆瓣
作者: [以]拉兹·海飞门(Raz Heiferman) [以]习移山(Yesha Sivan) 张晓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 8
本书对数字化转型理论及其如何实践到商业组织中做了详细的阐述。
数字化转型不是机器与人的竞争,也不是项目投资报酬率的计算,它如同微观量子世界中的量子跃迁,能把信息技术与商业运作完善地结合,为组织注入跳跃式发展的能量。
本书从思维、理论和实践三个角度提供了对数字化转型的解读,并从战略和战术层面指出企业与个人如何应对这次变革。本书是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系统化入门之作,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方方面面,从较宏观和系统化的视角理解数字化转型。
2020年8月29日 想读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Daniel T. Willingham Jossey-Bass 2010 - 3
Easy-to-apply, scientifically-based approaches for engaging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Cognitive scientist Dan Willingham focuses his acclaimed research on the biological and cognitive basis of learning. His book will help teachers improve their practice by explaining how they and their students think and learn. It reveals-the importance of story, emotion, memory, context, and routine in building knowledge and creating last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Nine, easy-to-understand principles with clear applications for the classroom Includes surprising findings, such as that intelligence is malleable, and that you cannot develop "thinking skills" without facts How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rain's workings can help teachers hone their teaching skills "Mr. Willingham's answers apply just as well outside the classroom. Corporate trainers, marketers and, not least, parents -anyone who cares about how we learn-should find his book valuable reading."
—Wall Street Journal
2020年8月26日 想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豆瓣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9.3 (35 个评分) 作者: (德) 尼采 译者: 钱春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9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
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这本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
2020年8月22日 想读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豆瓣
作者: 吴敬琏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6 - 1
本书并非作者吴敬琏对于中国改革历程的一家之言,而是收录了各改革阶段中最主要、最有影响力的主流观点,既有各项改革措施之推动者的声音,也有反对者的声音,力争将最全面、最详实的内容呈现给读者。
本书内容之详实、全面,在国内经济学著作中屈指可数,是每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政策制定者的必读书籍,也是每一个经济学爱好者不应错过的好书。
2020年8月22日 想读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原书第4版) 豆瓣 Goodreads
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
8.0 (6 个评分) 作者: [美] 沃伦·巴菲特 译者: 杨天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 3
众所周知,巴菲特每年都会亲自执笔给伯克希尔的股东写一封信,迄今已写了52年。每一封致股东信都洋洋洒洒数万言,信中回顾公司业绩、投资策略,还会就许多热点话题表达观点。
1996年,巴菲特授权劳伦斯·坎宁安教授编撰他的信件,并出版了超级畅销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书中全部文字原汁原味地保留巴菲特第一人称的叙述,将其投资思想与管理智慧分为公司治理、财务与投资、投资替代品、普通股、兼并与收购、估值与会计、税务等主题。从此坎宁安教授成为巴菲特的御用编辑,并得到巴菲特的授权进入伯克希尔进行深度调研采访,并创作姊妹篇《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一书,专门论述伯克希尔的经营管理之道。
相较于前三版,《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者和公司高管教程》第4版保留了原来的架构和哲学,增加了巴菲特最新的年报内容。这些新增的内容被编入了书中的相应篇章,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丝毫不影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于稳健企业和投资哲学的整体印象。为了帮助读者区分书中哪些部分是新增的内容,在书末的“注释”部分标注了这些内容是选自哪些年度的致股东的信件。
20年来,本书四版获得了无数赞誉,但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巴菲特本人的评价:“坎宁安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他整理呈现了我们的理念。这本书比任何一本关于我的传记都要好,如果让我选一本书去读,那必定是这一本。 ”
2020年8月21日 想读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豆瓣
作者: Paul M. Kennedy Vintage 1989 - 1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by Paul Kennedy, first published in 1987, explores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the Great Powers from 1500 to 1980 and the reason for their decline. It then continues by forecasting the positions of China, Japan,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2020年8月2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