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外军士官概览 豆瓣
作者: 邓忠党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5 - 1
本书全面介绍了外军士官制度情况,内容涉及到士官的选拔、培训、使用、晋升、退伍、安置以及福利待遇等诸多方面,还简介了一些国家军队改革士官制度的措施和做法。
中途岛海战 豆瓣
作者: [日本]渊田美津雄 / [日本]奥宫正武 译者: 许秋明 商务印书馆 1979 - 5
日本帝国主义继偷袭珍珠港后,于1942年6月初,向美胃海军发动攻势,两军在太平洋上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较量,这就是太平洋战争中著名的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分数路直还中途岛,寻歼美国海军主力。双方交战结果,日本的四艘巨型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飞 龙号”、“苍龙号”全被美国舰载飞机击沉,主力部队几乎全军覆灭。从此,日本海军一蹶不振,影响整个太平洋战局。
袭击珍珠港 豆瓣
作者: [日本]渊田美津雄 译者: 许秋明 商务印书馆 1979 - 3
本书作者渊田美津雄就是当时偷袭珍珠港的日本海军空中攻击队的总指挥官,他曾指挥日本海军航空兵进行了这次袭击.书中提供了有关这次事件的一些第一手资料.
浩瀚大洋是赌场 豆瓣 Goodreads
8.0 (8 个评分) 作者: 俞天任 语文出版社 2010 - 5
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它的军事。大日本帝国海军,从建立初期的猴唯诺诺到令全世界瞩目不过用了四十年时间,之后又经过近四十年,便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是一支充满赌徒性质的军队,也是一支很有创意的军队,它能够无视一切既存的政治经济军事规则和定论而孤注一掷,从而创下了不少“首次”作战的方式和创意,同时,这又是一支极为保守、固步自封、思维方式滞后子时代达数十年之久的军队。
两种极为矛盾的性质相互依存,恰好正是日本民族性格的所在,这也预示着它除了悲剧性的下场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结局。最终.它的归宿也只能是大洋深处——那片与其说是它们的战场,还不如说是赌场,更是坟场的地方。
军舰是成了残骸,但日本海军的软件遗产却几乎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了下来。如果仔细观察日本杜会,就会发现:来自旧日本陆军的影响确实不大,甚至可以说几乎消失了,而来自旧日本海军的影响则很可观。很多被现今人们认为是日本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或行为方式,其历史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久长.里面不少是日本海军留下来的遗产,仅仅只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而已。那是一笔有正有负的遗产,日本战后的复苏有不少地方要归功于那笔遗产,后来日本经济的停滞和徘徊,似乎也能从那笔遗产中发现端倪。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俞天任(冰冷雨天) 语文出版社 2009 - 11
在日本,说一个人喜欢犯上、自作主张,就说他是“关东军”;说一个人狂妄、自以为是而又昏招迭出,就说他是“大本营参谋”。参谋尤其“大本营参谋”,是邪恶、不可理喻的化身。
跟通常理解的“幕僚”或“军师”不同,旧日本陆军的参谋是一种荣誉资格,是“精英”,他们不但出谋划策,还直接指挥战争。中国人常说“日本军国主义”,实质就是军队挟持了政府,而挟持军队的,却是参谋。
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回顾中日甲午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事,皇姑屯事件是几个关东军参谋自作主张弄出来的;九一八事变是几个关东军参谋“先斩后奏”挑起来的,因为事变的异常顺利和成功,肇事者成了“民族英雄”,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从此参谋们更加比拼着到处搞事;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一直到太平洋战争中诸战役,处处都是参谋们忙碌的身影:不是无端生事,就是假传军令、扣压情报。
为什么又输了战争?参谋们知道如何挑起战争,却不知道怎么结束战争;知道如何进攻,却不知道怎么防御(有时甚至造成皇军饿死的比战死的还多);迷信精神万能,拿着1905年造的枪,去打1940年代的仗;造得出自动连发的冲锋枪,却负担不起这么奢侈打法的子弹;有大炮却常常紧缺炮弹,有航母但没有石油而开不动;更奇怪的是陆军玩陆军的,海军玩海军的,互不了解、也互不帮忙。
参谋们的肆无忌惮、胡作狂为令大日本帝国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往毁灭的悬崖一路狂奔……
在这里,读懂日本
《冰眼看日本》(已出)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已出)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即出)
山的那一边 豆瓣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作者: [英] 李德·哈特 译者: 张和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8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将与布卢门特里特、伦德施泰特、托马、克莱斯特,海因里希、曼陀菲尔、施图登特等德国将领的谈话汇集起来,删繁就简,并在记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结论。他让德国将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叙述者,这就是所谓的“山的那一边”——指代德军在二战中的心理和各项军事方针,由此《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记录的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证据,读者也能从德国将领的描述中感受当时的真实氛围、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具有相当的可读性,精彩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2012年6月4日 已读
去掉翻译的种种问题,如果自身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积累,还是不影响理解的。大部分我所知道的一些关于二战的轶闻、观点基本上都是来自这本书吧。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是一本中国民间二战史研究幕后的“圣经”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战 二战史 军事 利德哈特
缅北之战 豆瓣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新星出版社 2008 - 11
★杨天石 杨奎松 雷颐 孙郁 止庵 谢泳 傅国涌 鼎力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极为珍视的一部“少作”
重现历史教科书上无法看到的缅北战场
缅北反攻取得重大胜利,是中国军队作战的神勇,还是美军训练的功劳?
数载浴血奋战,数万将士埋骨异国荒山,国人可曾忘却?历史焉能尘封?
这是一部青年黄仁宇亲历缅北反攻的战地笔记。身为战地记者的他,笔下的缅北战场自然极其真实而生动。作者从中国军队进入缅北地区保护“东京路”开始,以记事的方式描述了一幕幕感人的战斗场面。作者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以最切身的感受记录下了这场战争的各种实况,是难得的珍贵资料,所以本书也是研究缅北战争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这场远赴缅甸对日作战的刻骨经历,使他到了晚年还能时常回想起战争的种种场景。他曾如此记述自己的受伤:“好像谁在我们后面放爆竹,我已经被推到在地上了,三八式的步枪弹击中我右边大腿。我爬到一撮芦苇下面,裤子上的血突涌出来。当时的印象是很清楚的,一点也不痛,但是感觉得伤口有一道灼热,而且渐渐麻木。”
这场战争究竟对他后来成为历史学家有多大的影响,是很多人都在试图追寻并常常谈及的。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确实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踏入《缅北之战》的战场,目睹了浴血搏杀的战士,经受了枪林弹雨的袭击,也许就会明白。
金陵十三钗 豆瓣
8.0 (6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7 - 1
小说《金陵十三钗》摹写的是“特殊女人”的言行心态。作品中,她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的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性的拷问,带给人们的自然是一种剥丝抽茧般的阅读疼痛。
《金陵十三钗》是一篇关于仇恨的小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有仇恨的理由和仇恨的指向,这些仇恨像潮湿的因子,慢慢就聚成汹涌的暗流,然后突然翻转,很快就完成了它溃堤的一击。
战争史研究-第一集 豆瓣
作者: 阎京生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德国山地步兵
德国山地步兵史
山地步兵的编制和作战装备
山地步兵的后勤与支援
日本海军史话-明治篇
菊花与锚-近代日本的变革与日本海军的兴起
从浪速到吉野-日本帝国海军的扩充和发展
白象之死
光盘资料:Me262教学资料
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 豆瓣
作者: 安德鲁·兰伯特 2005
本书生动地描写了风帆时代高峰时期,即1650—1850年发生的那些不论在当时还是整个海战史上看,都极富戏剧性的海战。本书使用了大量当时的绘画作品和电脑绘制的地图、示意图,是一本精彩的海战史读物。本书是卡塞尔公司出版的多卷本著作“战争史”系列的一部,该著作内容涵盖了从远古到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争,由各研究领域的顶尖历史学家撰写,丛书的主编是约翰基根,他是当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学家之一。书中的地图由马尔克姆斯旺斯顿和他领导的团队绘制,他们发展一系列独特而极有新意的地图绘制技术,这对正文作出了精彩的补充。
今天,我们对风帆时代那些跌宕起伏的海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本书生动地描写了风帆时代高峰时期,即1650—1850年发生的那些不论在当时还是整个海战史上看,都极富戏剧性的海战。
本书从风帆时代海战的背景谈起,介绍了海上力量的起源、海军的组织结构、舰船设计、海军基地、舰载武器、海军战术以及战舰上令人神往的生活。书中不仅介绍了风帆时代的海战史、海军建设,还将海军同海军大国的国家政策、商业扩张和帝国的野心联系起来。
风帆时代的海战史始于1650—1674年的英荷战争,这场战争是现代海军力量产生的起点。作者随后讲述丁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海军的兴衰。此后,法国和英国随着各自力量的不断扩张,在全球范围内的冲突也小断激化。拿破仑的上台将风帆时代的海战推向了巅峰。大批杰出的海军将领在拿破仑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将领包括罗德尼、圣文森特,而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当是纳尔逊——尼罗河之战和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英国海军的胜利保全了自身,还为最终打败拿破仑、将其流放奠定了基础。
本书使用了大量当时的绘画作品和电脑绘制的地图、示意图,是一本精彩的海战史读物。
安德鲁兰伯特博十,伦敦国王人学战争研究邰海军史教授。他专门从事海军和战略史的研究。兰伯特是海军档案协会的荣誉秘书长及皇家历史协会的会员。他的主要著作有:《克里米亚战争英国对抗俄国的大战略1853—18569(1990年出版)、《最后的风帆舰队:1815—1850年海权的维持》(1991年出版)。
本书是卡塞尔公司出版的多卷本著作“战争史”系列的一部,该著作内容涵盖了从远古到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争,由各研究领域的顶尖历史学家撰写,丛书的主编是约翰基根,他是当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学家之一。
书中的地图由马尔克姆斯旺斯顿和他领导的团队绘制,他们发展一系列独特而极有新意的地图绘制技术,这对正文作出了精彩的补充。
2012年5月13日 已读
突然觉得英荷战争和布匿战争惊人相似:1.都是军事强国击败了经济强国 2.都是三次 3.战败方都有比战胜方更优秀的将领,却没有优秀的军队且得不到己方政府的信任(特罗姆普、德鲁伊特尔之于哈米尔卡、汉尼拔)4.战败国的制度似乎更加“民主”一些。可能这种类比很牵强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界史 军事 军事史 历史
德军轻型巡洋舰1939-1945 豆瓣
作者: [英] 格登·威廉生 译者: 张超 重庆出版社 2009 - 4
《德军轻型巡洋舰1939-1945》主要内容是:德军轻型巡洋舰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海军的战舰数量较少,然而它们当中却有当时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主力舰。这也意味着虽然德帝国海军认为德军舰队在与英军舰队作战时会处于不利的境地,但从单艘战舰的作战能力来看,其战舰都要比英国皇家海军过时的战舰先进,这种对比在德国轻型巡洋舰舰队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德国海军仅有六艘轻型巡洋舰:“埃姆登”号、“莱比锡”号、“科隆”号、“柯尼斯堡”号、“卡尔斯鲁厄”号和:‘纽伦堡”号。《德军轻型巡洋舰1939-1945》对这些战舰在二战期间的设计、改进以及多次的作战历史都详尽地进行了描述。
2012年8月13日 已读
京东买书参加活动的时候凑单的。翻译蛋疼那。鱼鹰的书还是得看英文的,本来就不是特专业那种,被翻译了意思损耗更多。还可以扩大单词量
二战 军事 德国 战争 武器
雪白血红 豆瓣
Blood Red Snow: The Memoirs of a German Soldier on the Eastern Front
作者: [德]京特·K·科朔雷克 译者: 小小冰人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2 - 6
这本回忆录是二战期间服役于东线的一名德军士兵的第一人称记述。作者并未着眼于对战争原因或战术使用的审视。相反,他通过记录日期,着手呈现出德军士兵日复一日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他们通常横死战场的命运。科朔雷克的许多战友被苏军坦克碾死,或被炮弹炸成碎片。作为一本毫无保留地捕捉到战争的无常和恐怖的著作,强烈推荐给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
战争是这样开始的 豆瓣
作者: 巴格拉米杨 译者: 赖铭传 / 王树森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 8
本书介绍了乌克兰苏联军队战前备战措施及战斗初期在德军突然袭击下主力遭到重大失利和重建后的反攻的情况
胜利之路 豆瓣
Дороги Победы
作者: 巴巴贾尼扬 译者: 刘名子 解放军出版社 1986 - 2
苏联坦克兵主帅巴巴贾尼扬的回忆录
2012年10月5日 已读
高中学校图书馆看的,和巴格拉米杨的那本回忆录一起看的……我们高中有些书还是很珍版的。
二战 军事 历史 回忆录 坦克
联合舰队内幕 豆瓣
作者: 章骞 / 谭飞程 2007 - 6
从明治维新后到二战结束,日本表现出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极强的扩张欲望。日本的强大海上力量成为其实现野心的重要工具。回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海上力量发展史,就是一段扩军备战、强取豪夺、时刻准备获取全球海上霸权的历史。本书选择了二战之前和二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研制和装备的有代表性的海上舰只,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笔触,纪实的风格,真实地再现了它们从设计、建造、服役、参战到毁灭的历程。通过对这些军舰的介绍,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争霸世界的野心,展现了一个帝国迷梦沙洲怕经过,昭示出强权自亡的道理。
突出重围 豆瓣
作者: 柳建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1
本书描写了一场模拟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无导演部大演习,一个装备精良,代表目前中国军队主体力量的满编甲种师在与装备了高科技技术的乙种师的战术对抗中屡遭败绩,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军队在二十世纪末世界军事,政治,经济格局中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挑战。作品歌颂了当代优秀的中国军人在技术落后以及和平条件下长期滋养的观念陈旧,个人私欲膨胀和外界物质利诱等因素的重重围困中杀出一条血路的英雄主义气质,具有海明威式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