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瓦格纳 (1983) 豆瓣
Wagner
导演: Tony Palmer 演员: Richard Burton / Vanessa Redgrave
A huge panorama of Wagner's life and work, from before the 1848 Revolution, through his exile in Switzerland, his rescue by the besotted King Ludwig II of Bavaria to the final triumph at Bayreuth. Wagner's radical mus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his German nationalism and even his anti-Semitism are set in the context of his life and times.
第三帝国伟大的指挥家:艺术为邪恶服务 (2005) 豆瓣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Third Reich: Art in the Service of Evil
演员: Wilhelm Furtwängler / Karl Böhm
其它标题: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Third Reich: Art in the Service of Evil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THIRD REICH includes stunning newsreel footage showing that Böhm, Furtwängler, Karajan, Knappertsbusch and Krauss, among others, turned themselves and their art into Nazi propaganda. The Nazis wanted to be perceived as men of culture, so they crowned many of their victories with concerts, which they sometimes filmed. "We are bringing the world the greatest art," was their message.
On this DVD a newsreel presents panzers parading down the Champs-Elysées juxtaposed with Karajan conducting the Prussian Staatskapelle in occupied Paris. Other footage includes Furtwängler conducting in celebration of Hitler's birthday, also Hitler at Bayreuth. When women see Hitler they weep with joy. The performances are glorious, spiritual even--the greatest art in the service of the greatest evil.--Stefan Zucker
音乐启动和解 豆瓣
Knowledge is the beginning
导演: Paul Smaczny 演员: Daniel Barenboim / Edward Said
其它标题: Knowledge is the beginning
1999年,著名的东方学学者萨伊德和指挥大师巴伦伯伊姆共同创立了《东西合集交响乐团》,来自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年轻音乐家联袂演出贝多芬作品,来自当今世界热点地区的冲突双方首次在音乐中和谐交流。该团成功首演后,一直活跃于世界各地,给悲观的人们带来一丝希望。
该片跟随乐团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地区巡演的过程,展现了来自敌对地区的音乐学子们的内心世界和音乐才能,并和乐团的灵魂人物——指挥大师巴伦伯伊姆有深入的交流。
德国著名音乐纪录片导演Paul Smaczny在2006年完成了这部广受关注的影片,当年获得了艾美奖最佳纪录片。
该片在2009年5月9日首映于上海新天地国际影城,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用眼倾听——古典音乐纪录片展映”活动,导演本人亲临现场。
克伦佩勒的漫长旅途 (1985) 豆瓣
Otto Klemperer's Long Journey Through His Times
导演: Philo Bregstein 演员: 奥托·克伦佩勒
其它标题: Otto Klemperer's Long Journey Through His Times / Otto Klemperers lange Reise durch seine Zeit
This is an excellent, updated version of a 1974 documentary on the great German conductor Otto Klemperer whose life spanned two World Wars and the vagaries of communism vs. capitalism. Klemperer also fully absorbed his environment, musical or otherwise, and assessed it accurately. In addition to interviews with the German conductor and his colleagues, director Philo Bregstein uses historical footage to provide a needed background that further highlights the conductor's achievements. In the late '30s, Klemperer came to the U.S. to escape Nazi persecution and suffered a stroke -- he was diagnosed as having a brain tumor. After World War II, he went to live in Budapest and worked at the opera there. During the post-war years, communism was pushing "Social Realism" in art, literature, and music, and Klemperer's love of composers like Schonberg, Stravinsky, and Mahler ran against the grain. Repression drove Klemperer to the U.S. again, just in time to be persecuted during the McCarthy era. The last years of his life were spent in West Germany, where he died at the age of 88 in 1974.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music, as well as modern history, this is a very informative documentary. ~ Eleanor Mannikka, Rovi
为了霍洛维茨 (2006) 豆瓣
호로비츠를위하여
6.7 (6 个评分) 导演: 权炯辰 演员: 严正化 / 朴勇宇
其它标题: 호로비츠를위하여 / 奏出我未来
我的名字叫金智秀(严正花饰),我希望能成为像霍洛维茨一样的钢琴家。不过我现在还是普通钢琴学院的老师,因为还没有什么好机会发展。偏偏这个时候还有个不知廉耻的家伙来烦我,住在隔壁送比萨的大叔总是捣乱。虽然我的年龄过了三十,但他也太过分了。我要赶紧赚了钱离开这个破地方……
奇怪的孩子尹京民(申义在饰),这小孩感觉不一般。钢琴学院附近有个小孩总是转来转去,穿的脏稀稀的样子,一定是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他已经在学院附近转了好多天,本来最近心情就不太好,看到这样的小孩上课都觉得不顺畅了。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那个奇怪的小孩竟然对音乐非常有天赋,简直就是音乐天才。我岂不是就要成为音乐天才的老师?
现在我的梦想是成为世界级钢琴家的老师了!只要京民能成功,我的人生也会辉煌了。我为京民报了一个钢琴比赛,只要京民获得冠军,我就会被世人瞩目,因为是我培养了这位天才少年。终于到了比赛那天,但是舞台上的京民不知怎么搞的一动也不动。难道我的梦想就这么泡汤了吗?
红色小提琴 (1998)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Le violon rouge
8.4 (88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吉拉德 演员: 卡洛·切基 / 让-吕克·比多
其它标题: Le violon rouge / 红提琴
三百年来,一把红色小提琴在数个国家流浪,与数人的命运紧紧相牵。仿佛有某种魔咒,让人们为这把琴疯狂着迷。
小提琴的制造者,是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乐器大师(卡路•施齐Carlo Cecchi 饰 )。妻儿死去,难抑悲伤的他,把爱人的血涂在小提琴上,从此琴就辗转流落到了奥地利。一个练琴的小男孩为了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
小提琴的流浪从未间断,从盗墓者,到吉普赛人,到为之自杀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间上海的一位音乐老师。这期间,无论拥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真正价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力。终于,有鉴别专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壳染着三个世纪前一位大师的血和泪。
指挥家 (2012) 豆瓣
Дирижёр
导演: 帕维尔·龙金 演员: 卡伦·巴达洛夫 / 佛拉德斯·巴格多纳斯
其它标题: Дирижёр / Dirizhyor
指挥家塞拉瓦准备带领全体乐队成员去以色列演出《马太受难曲》,在出发前夕接到儿子萨沙自杀身亡的噩耗。乐队领唱害怕别人取代自己的地位,乐队成员谢尔盖和妻子的感情不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悲伤。演出途中,指挥家将自己的遗憾寄托在作品当中,请求上天的宽恕。乐声响起,演奏的不仅是《马太受 难曲》,也是这群人命运的叹咏调。
导演简介:帕维•龙根是俄罗斯著名导演。他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三部作品《计程车司机布鲁斯》、《月亮乐园》、《爱,婚了头》都曾获选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金棕榈,而1990年的《计程车司机布鲁斯》最终赢得了最佳导演奖。2007年,帕维•龙根还曾以评委身份参加戛纳电影节。
资料来源:上海国际电影节官网
乐魂 (1995) 豆瓣
导演: 朱枫 演员: 刘子枫 / 宋艺
被迫离职的音乐学院教师沈廓(刘子枫 饰)在夜总会偶遇很有音乐天分的学生陈科(宋艺 饰),得知他因违纪将被学校开除,亲自跑去找校长(叶小铿 饰),恳求他让自己收下这个学生。他用独特的、有悖学院理论的方式教授陈科,为此他还跟自己的父亲(舒适 饰)产生分歧。同学崔艺岭(俞洛生 饰)从国外回来,他与沈廓同为沈父崔自轩的学生。崔艺岭动员沈廓出国深造,但临行前沈还是放不下陈科,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对陈科的教学中。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汇报演出的时刻。舞台上,当陈科演奏的帕格尼尼大提琴曲令观众如痴如醉之时,沈廓被查出患了绝症......
钢琴梦 (2002) 豆瓣
导演: 韩君倩
其它标题: Piano Dream
在中国北京,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习音乐的孩子和陪读的父母们。电影《钢琴梦》把视点对准了一个活泼、淘气、很有音乐天赋的钢琴少年和他的含辛茹苦的陪读母亲。记录了钢琴少年磕磕绊绊的成长和失落了梦想的母亲这代人对孩子的殷殷之情……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一个“望子成龙”的故事,一段两代人的梦之旅。呈现了人物命运的沧桑与变化,折射了时代和机遇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公元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人,成长于文革动乱时期。中学毕业时到农村插队落户,70年代末他们纷纷回到城市,回到故乡。当他们结婚生子时恰逢中国的“计划生育”,所以他们的孩子有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之称。他们中很多失落了梦想的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们唯一的孩子身上。这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和所发生的故事正是影片《钢琴梦》的创作者所要关注的。
本片 获得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第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纪录片奖。
2012年9月5日 想看 男猪脚因为盗窃被抓了http://gd.qq.com/a/20120619/000620.htm 药家鑫的故事再度上演——如果导演再拍个续集这个故事就更内涵了……
纪录片 钢琴 韩君倩 音乐
布鲁克纳的抉择 (1995) 豆瓣
Bruckners Entscheidung
导演: Jan Schmidt-Garre 演员: 约阿希姆·鲍尔 / Markus Ertelthalner
其它标题: Bruckners Entscheidung
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乐坛的杰出交响作曲家布鲁克纳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他在四十三岁上,还未决定是否投身专业创作。是去维也纳进修作曲专业,还是留在故乡林茨当一名教堂管风琴师?他左右为难。
摄制于1995年的传记电影再现了作曲家生平中这一插曲。德国著名演员Joachim Bauer出演作曲家布鲁克纳一角。
该片曾在2009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用眼倾听——古典音乐纪录片展映”活动中,5月9日上映于新天地国际影城。
战争安魂曲 (198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War Requiem
7.4 (10 个评分) 导演: 德里克·贾曼 演员: 内森奈尔·帕克 / 蒂尔达·斯文顿
其它标题: War Requiem / 战地挽歌
Derek Jarman根据布里顿《战争安魂曲》所摄的影片。主要人物为《战争安魂曲》歌词的作者欧文,后者为英国诗人,战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高望重的劳伦斯·奥利弗爵士出演片中的一名老兵。这也是奥利弗爵士的最后一次银幕亮相。
李斯特狂 (197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isztomania
导演: 肯·罗素 演员: 罗杰·达尔特雷 / 保罗·尼古拉斯
其它标题: Lisztomania / 리즈
谁人乐队的罗杰-达尔特雷(Roger Daltrey)饰演 19 世纪天才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在这部粗犷、喧闹、自由奔放的摇滚幻想曲中,李斯特与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之间展开了一场想象中的竞争。
马勒传 (1974) 豆瓣
Mahler
导演: 肯·罗素 演员: 罗伯特·鲍威尔 / 乔治娜·黑尔
其它标题: Mahler
马勒(罗伯特·鲍威尔 Robert Powell 饰)出生在一个家风非常严苛的标准犹太教家庭之中,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展现出了对于音乐的热情和天赋,在以音乐为目标不断的努力和深造之后,马勒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知名的作曲家,并且迎娶了名为阿尔玛(乔治娜·黑尔 Georgina Hale 饰)的女子为妻,可谓是一举获得了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圆满。
然而,一位英俊的军人的到来令马勒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马勒因为声名远扬,所以作曲工作接连不断,埋首于五线谱之间的他自然而然冷落了阿尔玛,这亦导致了妻子对于他的感情日益淡薄。妻子的冷漠让马勒感到十分的焦虑,甚至患上了恐惧症。
见证 (1988) 豆瓣
Testimony
导演: Tony Palmer 演员: Ben Kingsley / Sherry Baines
其它标题: Testimony / 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忆
本片主要的底本资源采自所罗门·伏尔科夫那本争议颇大的“肖斯塔科维奇口述自传”《见证》(
),全片以作曲家独白形式展开,契合原书的“口述”特征。电影脚本编写相当出彩,导演帕尔默也参与了脚本写作,伏尔科夫担任顾问。影片将俄罗斯二十世纪的悲剧历史和作曲家的创作心路交织在一起,大量运用象征性的影像,音乐运用和剪辑流畅,加深了影像的冲击力。影片主线围绕作曲家和斯大林展开,较有争议的段落是作曲家与独裁者在临终时的对话场景,展现了所谓历史正义和个人良知的冲突。全片长达2小时40分钟。
荒岛音乐 豆瓣
作者: (德)彼得·鲁齐卡 译者: 朱甫晓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9
身为作曲家、指挥家、剧院经理人的彼得·鲁齐卡向德国66位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和有声望的音乐爱好者寄出了表格,询问他们要带到“荒凉孤独的岛屿”上去听的著名音乐作品,并找出作品的精华,找出音乐中的“历史性时刻”的演出。本书中,人与人在经典唱片的回声中相遇了。
陈丹青音乐笔记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陈丹青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 3
《陈丹青音乐笔记》的内容是1992-1998年间,作者在纽约寓所陆续写给上海《音乐爱好者》双月刊的十几篇文章,包括“灵堂琴声”、“告别交响乐”、“赴死的演奏”、“外国音乐在外国”、“阶级与钢琴”等篇。
辛丰年音乐笔记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辛丰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 4
在后王朔时代,当“爱”这个字眼和“屁”成为同义词,沦为滑稽和笑料的道具的时候,我们抱着一丝宽慰和感激的心情,发现现实中居然还有一个雨果小说里才可能出现的人物――辛丰年,他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拥有一个情感丰富的心灵。辛丰年不是音乐家,也不是乐评家,却写出了许多音乐家或乐评家们根本写不出的音乐笔记。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谈音乐欣赏,面对浩如烟海音乐世界,作者选择曾经感动自己的曲目和音乐家,娓娓道来;第二、三部分为音乐杂感,作者谈音乐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谈音乐与文化,皆从自己亲身感受出发,文字精练而老辣。辛丰年先生文字往往千锤百炼,数十年写下的文章并不算多,集其艺术精华的《辛丰年音乐笔记》可算是弥足珍贵。
巴赫传 豆瓣
作者: [美国]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译者: 吴梅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7
像我们已经读到的房龙其他描述人类文明历史的作品一样,本书中他使这位远离我们时代的老巴赫变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那些娓娓道来的音乐故事中,人们可以在当时世俗生活的氛围中领略一个生动的人的个性。同时,房龙轻松幽默的笔,不时地带领着读者从过去跳回到今天,运用丰富的想像,将当代的生活细节与历史的情景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