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贝多芬书信选 豆瓣
译者: 孟广钧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 2
本书选收了1787年到1822年的贝多芬的书信,其中包括《致约·杰姆》《致阿玛利雅·杰里巴德》、《致永生的爱人》等。
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 豆瓣
作者: 丰子恺 2000 - 10
《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是父亲丰子恺撰写的世界名曲入门书。书中的十二讲最早发表在七十多年前(1929年)的《一般》杂志上。1931年5月,这些文章由当时上海的亚东图书馆结集出书,此后绝版。
原书为音乐爱好者介绍了12位大音乐家,及其名曲117首。此次校订,发现作者在介绍幕扎特的一首C大调奏鸣曲时,描述过于文学化,与作者所持的音乐鉴赏观相悖,在全书中就像一个不协和音,因而将其删去.以免误导读者。这样,全书所介绍的名曲便是116首。对这116首乐曲的名称、部分乐曲的编号及个别乐曲的乐章划分,这次均作了必要的订正。原书在介绍部分乐曲时,顺便提及当时的某种唱片版本,因已失时效,自然删去。好在当今资讯丰富,读者购藏唱片,已非难事。
由于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距今已有七十年光景,出现在书中的外国的人物、地点及部分音乐术语的译名,不免古老。我的主要工作便是将这些古老的译名―一改为如今通用的译名。另外,原书中一些乐器名称和速度术语还直接以外文出现,这是我国现代古乐教育起步时期难免的景象。为方便读者,这次均按照现行译法作了处理,或将外又放入译名之后的括号,或直接以汉译替代外文。至于行文中原已放入括号的个别非专业性的外文词句,则已删去,以免枝蔓。书中外文有英、法、德、意等语种,且有混杂之处,这与音乐的世界性有关,不便强行统一为某一种语言。有些人名和术语的外文在全书各讲中多有重复,这是各讲的相对独立性所决定的,也就没有作出删削。书中出现的重要的音乐家和主要的音乐术语,我按照字母次序编制了一张译名对照表,附于书末,以供读者参阅。
(丰陈宝 2000年5月)
斯特恩回忆录 豆瓣
作者: 斯特恩 译者: 卜大炜 东方出版社 2003 - 10
《斯特恩回忆录:我的前79年》内容简介:作为一名伟大的、备受人喜爱的演奏艺术家,艾萨克·斯特恩具有深厚的音乐造诣。他将自己的知识才智热情地奉献给了年轻的音乐家们;他对于美好的事业怀有一种有所不辞的精神;他的记录片《从毛到莫扎特》荣获奥斯卡大奖,这一切使他享誉世界。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位音乐家能像他这般受人敬重的了,之所以受人敬重,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伟大的提琴家,还因为他那热情慷慨的个性和在世界艺术领域中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权威人物。
在斯特恩七十九岁时,他的头脑、智力和精神仍然像以往那样强健,他和查伊姆·波托克花了一年的时间,在一起谈话,交流感受;于是,产生了这部书。这是十年来最富于趣味性和启迪性的一部音乐家自传。
在这部书中斯特恩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生活和艺术经历,包括他的名气是如何日益增长、他对音乐和小提琴的感觉、他那富于激情的生活、他与伦纳德·伯恩斯坦和帕博罗·卡萨尔斯等仁人志们的伟大友谊与合作,还有他对艺术、对生活、对爱情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想与信仰。
弹音论乐 豆瓣
作者: 罗基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2
本书是一本音乐理论论文集,对历史上的音乐作品或音乐现象以及古典和现代乐器也作了相关的评介和探讨。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把严肃的音乐理论用意趣横生的现代语言表现出来是本书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即是一部凝固在文字中的音乐作品,相信有一定审美情趣的读者会对她情有独钟。
古典音乐那些事 豆瓣
作者: 【英】诺曼·莱布雷希特 译者: 盛韵 文汇出版社 2017 - 8
听古典音乐,也要知道整个音乐体制的那些重要零部件。
什么样的音乐厅最合适耳朵?什么样的管弦乐团是指挥家心目中的宝马奔驰?什么样的乐器能卖出天价?伟大音乐家的临终时刻是怎样的?大到音乐产业的生死存亡,小到小镇人民自娱自乐的票友歌剧节,且听莱布雷希特为您一一道来。
“音乐是婴儿阶段最早的响应触发器之一。我们唱歌的时候婴儿会笑,会踢腿。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音乐帮助记忆。我们记得坠入爱河时听到的音乐,也记得痛失所爱时听到的音乐。”
“我们周围仍有伟大存在,比善更多。也许大声说出一些艺术家比另一些优秀是政治不正确,但我们坚信人类有责任节俭地使用‘伟大’一词,以免受媒体的巧取豪夺。这个词是批评疗法的激光束,正确使用之,可恢复视力,滥用之,则集体失明。”
“一旦我们在音乐里投入了神性因素,一旦我们相信莫扎特可以缓解分娩痛苦,刺激实验室白鼠的脑细胞,它就根本不再是音乐,而和失业数据、足球赛事一样变成了庸俗尘世的一部分……我的工作生命的一大挑战是将音乐从此类无聊的误解中拯救出来,复原它的天赋——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倦怠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