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影响力 豆瓣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8.6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B·西奥迪尼 译者: 闾佳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9
自1986年出版以来,作为获得美国心理协会、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年度大奖提名的西奥迪尼经典著作,本书已经成为史上最强大、最震摄人心、最诡谲的心理学畅销书,24年来,被翻译成26种文字广为传播,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时至今日,本书仍位列亚马逊总排行榜Top400之中,并雄踞消费者行为学和应用心理学类畅销书榜首。也正是在这个畅销版本的基础上,西奥迪尼才衍生出后来为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名校所采用的教材版本。 没有专家解读,没有每章导读,这是一本最原汁原味的《影响力》,醇厚甘甜,久而弥笃。阅读本书仿佛是与西奥迪尼面对面,让你可以细细聆听,在定格的经典中体味无孔不入的影响力。 本书由斩获国家级图书大奖”文津奖”的《牛奶可乐经济学》的译者担纲翻译,语言生动流畅,意趣盎然,西奥迪尼式的诡谲与雄辩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2012年9月22日 已读
敌人不是我们赖之以应对繁复现代生活的判断捷径,而是利用这些捷径的恶意。有趣但略为零散,很期待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更系统的梳理。
影响力 心理学
天资差异 豆瓣
GIFTS DIFFERING
8.2 (8 个评分) 作者: 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 译者: 张荣建 重庆出版社 2008 - 1
《天资差异》作者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数人格测试表(MBTI)的创始人,该人格类型量表是有史以来使用最广泛的人格类型测试工具。《天资差异》梳理了我们对人格类型的理解,是对该人格类型测试工具的基本要点,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解释。了解著名的MBTI性格测试工具,并且评估自己的性格类型,突破人际之间的“性格壁垒”,强化个人性格优势,回避性格局限,分析他人性格,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根据荣格理论的观点,《天资差异》区别了四种主要的人格类型,并解释了这些性格特质在人们面对世界和做出决定中的作用。《天资差异》还说明了这些因素对每种性格类型的人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诸多方面的影响。作者将一生奉献给了对人格类型的观察、研究和测试。《天资差异》已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近来,全世界每年有250多万人次接受MBTI测试。在美国每年有300万人以上参加MBTI和性格测试,其中超过80万人为管理阶层。据统计,世界前100公司中有89%的公司引入使用MBTI作为员工和管理层自我发展、改善沟通、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方法,80%以上的高层管理者、高级人事主管都在使用这个工具。
认识性学 豆瓣
Human Sexuality:Diversit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6e
作者: [美] 威廉·L. 雅博 / [美] 芭芭拉·W. 萨亚德 译者: 爱白文化教育中心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 - 9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内容简介:性,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对它可谓知之甚少,但是它却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由几位多年从事性相关教育研究的学者合作撰写而成,作为美国高校教材多次再版,畅销不衰;并通过不断更新新的信息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以帮助大众获得健康性知识、养成健康性态度为目的,从性象的必要性、生物心理学视角、性别角色、性象和通俗文化、性象的差异等视角全面介绍了性学。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共有17章,视角多面,不仅涉及解剖学、生理学,如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和性反应;还涉及了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从心理学方面剖析性象,分析其成因。同时《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根据人类不同年龄阶段详述了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及老年期的性象,且重点关注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类性传播感染疾病及其预防。除此之外,《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还另辟章节专门讨论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性强迫等议题。是我们认识性学的必读之书。
FBI教你读心术 豆瓣
What Every Body is Saying
6.4 (5 个评分) 作者: [美]乔·纳瓦罗 / [美]马文·卡尔林斯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1 - 5
FBI教你读心术:钻石升级版,ISBN:9787547206294,作者:(美)乔·纳瓦罗 马文·卡尔林斯,译者:王丽
瞬間成為冷讀術高手 豆瓣
コールドリーディング─ニセ占い師に学ぶ! 信頼させる話し方の技術
作者: 石井裕之 译者: 陳光棻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6
◎日本Amazon連續十二天暢銷排行第一名
◎系列書籍暢銷日本四十二萬冊
每次開課半年前即額滿的冷讀術研討會,私房實戰秘技首度公開,讓你立刻成為真正的讀心高手。讀完本書,你可以學會:
成為讀心高手的四大須知
萬用「例行話題」
不假思索,解讀話術就能脫口而出的方法
世上最簡單解讀失誤補救技巧
不管對方是We型還是Me型,解讀都能完全命中的「Z形折返法」
所謂「冷讀術」,是指「利用心理.語言上的特殊手法,讓對方以為自己能夠解讀其人生或是心思的騙人話術」。這是算命師、騙子、邪教教主……最常使用的騙人手法:一開始說真話贏取你的信任,然後才開始騙你。
其實,所有的人際關係,無論是跑業務或是接待客人,無論是戀愛或是教育,任何形式的溝通不都是從「贏得對方信任」開始嗎?從這個觀點來看,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冷讀術,讓自己成為一個能瞬間贏得別人信任的人,然後才能發揮影響力。
不管書讀得再多,在現實生活的實際互動中,往往也很難有用武之地。因為無論什麼技術,唯有自己能夠運用自如,才能夠真正派上用場。
本書中作者將大方公開以往只在研討會上傳授的冷讀術實戰技巧,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充分運用冷讀術,人際關係更加圓滿。即使是初學的新手,也可以立刻很自然的使用冷讀術,讓你成為最受歡迎的人氣王。
找寻逝去的自我 豆瓣
Searching For Memory: The Brain, The Mind, And The Past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丹尼尔·夏克 (Daniel L.Schacter) 译者: 高申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作为哈佛大学心理系系主任的夏克特,在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将目光聚焦到了记忆这一神秘而又捉摸不定的研究领域。他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今天各种心理学教科书中记忆章节最主要的内容。课本上那些简而言之的规律在夏克特笔下成为一条延续不断的河流,推理过程丝丝入扣。
在书里他为你解答了什么是内隐记忆?语义记忆?海马?究竟什么是知觉表征系统,失忆症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催眠下的儿童期性侵犯受害者?多重人格究竟和记忆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记忆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了解你自己,想了解心理学,想了解记忆,就让严谨执著的夏克特帮你打开这扇大门吧!
决策与判断 豆瓣 Goodreads
The Psychology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8.5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科特·普劳斯 译者: 施俊琦 / 王星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 9
本书的对象是希望了解决策与判断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的非专业人士。它着重是实验结果而不是心理学理论,是出人意料的结论而不是猜想,是对研究的描述而不是数学公式。一句话,这本书是想要大家高兴而且思考,同时也是为了传播和普及心理学的知识。
本书共分6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介绍决策与判断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觉、记忆、情境和提问方式。第三和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决策的经典模式,并与最近有关判断偏差的新模式做对比。第五部分探讨由团体做出的判断和关于团体的判断。第六部分讨论决策与判断的一些常见的陷阱。第一章都设计成能够单独成立的专题,所以读者可以自由地跳跃不同的章节或随意地安排阅读顺序。
本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第1章之前的读者调查,这个调查的问题是根据以后章节中涉及的研究问题改编和复制而成的。
思考, 快与慢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inking, Fast and Slow
7.6 (86 个评分) 作者: Daniel Kahneman / 李爱民 译者: 胡晓姣 / 李爱民 中信出版社 2012 - 7
本书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 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 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 职场和个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瞬間贏得信任的冷讀術 豆瓣
<図解版>なぜ、占い師は信用されるのか?~仕事、恋愛、友人、家族関係がうまくいく「コールドリーディング」
6.7 (11 个评分) 作者: 石井裕之 译者: 樂伊珍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善用「冷讀術」,讓你人際關係隨心所欲!
冷讀術,是一種瞬間打開陌生人心扉的方法,
不但能讓對方覺得「這個人真是了解我」,
也能贏得對方絕對的信任。
它是通往幸福與豐富人生的關鍵技巧,
幫助你「受人喜歡」、「增加自信」、「拒絕受騙」,
以及「成為理想的自己」。
本書介紹的冷讀術,是一種「了解對方心意」與「建立信任關係」的技巧,使用得當,能在瞬間就贏得陌生者信任。
目前整個社會的心理狀態,與其說是相信別人、接納別人,還不如說是偏向懷疑別人、批判別人。或許有人會說「為了騙人,我想要精通冷讀術」。但是,請你仔細思考一下:這個社會上欺騙、批判、操縱別人的人已經過多,也過於競爭了。
現在,社會上最供不應求的,毋寧是「了解我」、「信任我」、「接納我」這種類型的人。因此,如果你認真努力的去了解別人的心意,對社會來說,「物以稀為貴」,非但大家搶著成為你的朋友、想和你談戀愛、買你的商品,也會蜂擁而來尋找你。也因此,熟讀「冷讀術」能讓你在工作、戀愛、交友、家庭關係上都隨心所欲。
2012年8月22日 已读
那个二分测试真的不准,而且也有本书提醒需要注意的情景代入的嫌疑,形成刻板印象是很不好的。但具体的一些小技巧还是挺有趣的。
冷读术 心理学
把妹達人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尼爾.史特勞斯 译者: 貓學步 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亞馬遜書店、紐約時報暢銷榜Top 1!
◎這些經歷都是真的!作者闖蕩把妹界兩年,由宅男成功變為把妹達人!
方法用對,沒有把不到的妹!
為什麼有些男人明明條件不怎麼樣,在女性間就是吃得開?為什麼有些男人始終不得要領,老是被女人甩?應該有不少男人心中存有這樣的疑惑吧?
這並不是一本泡妞指南,而是一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的真實人生經歷,一個把妹版的《鬥陣俱樂部》。
在全世界的幾個大城市裡,都隱藏著由幾個男人為首所組成的網路地下團體「seduction lair」,他們自詡為「把妹達人」(PUA,Pickup Artists),各個身懷絕技,各有一套把妹的門道與理論,並把每次的泡妞行動化為文字PO到討論區與網友們分享,並回答網友熱烈的提問。而其中一位稱霸美國洛杉磯的魔術師「謎男」(Mystery),決定開班傳授把妹技巧,一套為期四天的課程要價500元美金。
本書作者尼爾‧史特勞斯原本是個沒有女人緣的大肉腳,對異性始終不得要領,於是,他下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決定——參加「把妹課程」,他說:「如果毒蟲要進勒戒所、暴力者要進抓狂管訓班,那麼社交白痴就該進把妹學校!」他就這樣一頭栽進把妹的世界裡,跟這群把妹達人一起生活、玩樂、接受指導,他用兩年的時間,讓自己從宅男變「型男」(Style),並將這段過程詳實記錄下來,完成了這本觀點獨特且極具爭議性的赤裸告白,揭露各家高手的把妹絕活,公開他們的釣人「公式」。這段期間,他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芭莉斯‧希爾頓(Paris Hilton)、海蒂‧佛萊絲(Heidi Fleiss)以及寇特柯本的遺孀寇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都有過一段難忘的故事。作者保證,本書能使男人獲得重生,更顛覆女人對男性的認知。
本書點出的把妹專用術語,既生動又豐富!
——《慾望城市》作者Amy Sohn《出版家週刊》
字字珠璣,趣味橫生!我絕不讓尼爾‧史特勞斯靠近我的老婆半步!
——美國《君子雜誌》
誠懇、洞察力十足,滿足讀者的偷窺慾。書中陳述的把妹技巧絕對適用於任何人!
——《Happen Magazine》
「我一點都沒有魅力。我的鼻子對臉而言比例太大,雖然不是鷹勾鼻,但鼻樑上有一塊隆起。我沒有禿頭,但要說我的頭髮只是稀薄,也未免太含蓄了。只有一小撮靠著落建長出來的頭髮,像風滾草般覆蓋在我的頭上。我的額頭兩側都是凹的,雖然從未被稱讚過,我情願相信這會讓我的臉看起來更性格。
我比自己期望的身材矮,而且太瘦,無論我怎麼大吃大喝,在大多數人看來仍是營養不良。當我低頭看著自己蒼白、鬆垮的身體,我懷疑有哪個女人會願意與我同床共枕,更別說是擁抱了。所以,對我而言,認識女人非常辛苦。我不是那種女人在酒吧裡喝醉發瘋之後會對著傻笑或想要帶回家的傢伙。我無法像搖滾明星那樣,與她們分享我的名聲或誇耀的權利,或像洛杉磯許多其他男人那樣提供她們古柯鹼或豪宅。我擁有的全都在我腦子裡,但是沒人看得出來。
你可能注意到,我並沒有提到我的個性。這是因為我的個性已經徹底改變了。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是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個性。我創造了「型男」,我的另一個人格。兩年來,型男比過去的我更受歡迎——尤其對女人而言。」
逃避自由 豆瓣
8.8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希·弗罗姆 译者: 刘林海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2 - 8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埃里希·弗罗姆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本《逃避自由》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目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最伟大的成就——个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性的潜在威胁,使他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2012年3月22日 已读
对于现代人自由的两种含义见解深刻,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自由现状的洞见亦很具前瞻性。当外在压迫不再,人类在追求民主自由的路途上,必须从个体自发性起步,更加坚定追求独立独特的人格,才能避免内在压迫的肆虐,使人类成为仅有自由空壳的存在。
弗洛姆 心理学
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 Goodreads
The Road Less Traveled
8.0 (23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科特·派克 译者: 于海生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7 - 1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2012年3月20日 已读
我知道这本书很受欢迎,但我必须说:1.其对“爱”“孤独”的观点其实没有超出《爱的艺术》《逃避自由》的认识范畴,2.其表述更多是对这种观点的具体和深化;而且某些章节的某些表述(如对于放弃的界定)单独看来显得混乱,不够严谨;3.作者特别推崇潜意识的“神奇的力量”,认为意识顺应潜意识才能是心理疾病痊愈。然则作者没有更多的论证潜意识对人来说为什么总是好的。
心智 心理学
洗脑术 豆瓣
BRAINWASH: The Secret History of Mind Control
6.9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多米尼克·斯垂特菲尔德 译者: 张孝铎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
第一本洗脑的历史!
人脑真的能被植入思想?历史上各国为此投入的研究恐怕超出你的想象。
CIA“情报官书架”推荐书目
《开卷八分钟》两集推荐!视频地址:
(一)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detail_2012_12/10/20023342_0.shtml#6467378-tsina-1-73630-c61ed62311c3e83ee6c7315bfe5cdbfe
(二)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detail_2012_12/11/20053447_0.shtml#6467378-tsina-1-83250-c61ed62311c3e83ee6c7315bfe5cdbfe
胡泳、蒋方舟、刘瑜、廖伟棠、熊培云、王晓渔、王建勋、张铁志、张晓舟联合推荐!
刘瑜推荐:人的头脑可以象橡皮泥一样被任意塑造吗?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可以让一 个正常人变得面目全非?极权体制的心理控制机制是怎样的?《洗脑术》一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洗脑”技术,展示了脆弱的人性如何在各种显然或隐秘的权力面前随风摇摆。它帮助我们认识权力的危险,也帮助我们对自身之脆弱保持警醒。
蒋方舟推荐:很有趣的书,讲如何对人的大脑进行控制。从战争时代政府对精神控制和刑讯的研究开始讲述,看得人毛骨悚然,既可以当非虚构的故事书看,也可以当做严谨的考据。
新浪中国好书榜2012年1月上榜好书!
网易公民阅读2012年第一季好书榜首位!
《新京报》书香榜3月推荐
当恐惧弥漫,一切肮脏都穿上了正当防卫的外衣;
当科学发狂,一切残忍都散发着追求真理的光芒。
《美丽新世界》《谍影重重》《满洲候选人》,真的不只是故事。
作者多米尼克·斯垂特菲尔德(Dominic Streatfeild)翻阅大量解密文件,采访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 的前特工,揭开了世界上最隐密的心理操纵术——洗脑术的秘密。 本书为中情局“情报官书架”推荐书目,2007年英国著名的萨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非小说图书奖五本入围图书之一。
你该如何审讯恐怖分子?
《洗脑术》对这个历史和现实的话题给予了有价值的阐说。
——CIA官方网站
一部非凡的作品!
——安德鲁·马尔,《一周之始》
作者经过了认真的调研。全书非常具有可读性。
——罗伯特·道格拉斯·法伊鲁斯特,《每日电讯报》
真实生动的作品!斯垂特菲尔德再次推出力作,完全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故事中的关键时刻都有着生动的描述,并穿插着精彩的分析。本书甚至与阿尔布格莱之战和反恐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克里斯托弗·斯韦斯特,《金融时报》
异常引人入胜的一本书。斯垂特菲尔德对叙事的控制可谓完美无缺。你能看出故事的脉络,但在发展过程中总让你捏一把汗。此外,作者的调查研究也做得非常出色。
——布赖恩·阿普尔亚德,《周日时报》
爱的艺术 豆瓣
8.5 (24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弗洛姆 译者: 李健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此版特别收录弗洛姆学术助手纪念文章《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2012年1月27日 已读
关怀、尊重、责任心、了解,这种要素结合并最终指向内心的生命力与创造性,在给予之中,我们可以懂得爱,学会爱。爱是回答人类问题的最终唯一的答案,我们不能逃避。关注爱的艺术,就是关注人本身。
弗洛姆 心理学 爱情 爱的艺术 生活
孤独的性 豆瓣
Solitary Sex A Cultural History of Masturbation
5.9 (2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托马斯·拉科尔 译者: 杨俊峰 / 黄洁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8
现如今,几乎所有无害的性行为都得到公开的宣扬,也几乎所有的性行为都被学者著书讨论殆尽,但当手淫这种最简单、最无害、也最普遍的性行为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时,却难免使人感到尴尬、不安、甚至觉得有些过激。
手淫也许可以算是性学研究中最后的禁区,它绝对不是早先蒙昧年代里的主流性文化。古典时期对手淫不屑一顾;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对性行为的教导中,手淫也很少被提及。事实上,把手淫作为一个严肃道德话题来讨论,可是在文化史上追溯到一个十分精确的年代,这是十分罕见的。
作者拉科尔认为,1722年前后由匿名作者编写的《手淫》的出版正是标志性的分水岭。手淫文化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它不仅被启蒙时代那些著名的学者广泛关注,而且被当时的文化变革所深深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对手淫文化的研究是现代意义上的。对它的探讨感到忧心忡忡的并不是那些保守分子,而是那些所谓的进步人士。手淫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性行为,无论对成年男女、还是少男少女都具有重大的道得意义。
书中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甚广。对手淫的讨论从《圣经》开始,一直到第三次妇女解放运动、概念艺术和网络对手淫文化的影响。该书向读者解释了这种曾一度被认为是低贱而暧昧的性满足行为是如何成为矛盾综合体的全过程,向读者展示了手淫是集现代人性价值和商业社会价值、个人道德自治和隐私,以及创造力和想像力于一身的最佳例证。
必要的丧失 豆瓣
作者: [美] 朱迪思·维奥斯特 译者: 韩淑珍 / 吕家铭 上海三联书店 2007 - 8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离开别人,别人也离开我们,我们放弃了许多我们所爱的人、事、物。失去是我们为生活所付出的代价,它也是我们成长与收获的主要源泉。在我们由出生到死亡的人生过程中,我们同时在放弃的痛苦中前行。
我们必须应付必要的丧失。
我们应了解这些丧失是如何联系到我们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