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
Mind in the Making 豆瓣
作者: Galinsky, Ellen 2010 - 5
"What kind of person do I want my child to be?" There are hundreds of books that give parents advice on everything from weaning to toilet training, from discipline to nutrition. But in spite of this overwhelming amount of information, there is very little research-based advice for parents on how to raise their children to be well rounded and achieve their full potential, helping them learn to take on life's challenges, communicate well with others, and remain committed to learning. These are the "essential life skills" that Ellen Galinsky has spent her career pursuing, through her own studies and through decades of talking with more than a hundred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researcher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neuroscience.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re are simple everyday things that all parents can do to build these skills in their children for today and for the future. They don't cost money, and it's never too late to begin. In Mind in the Making , Ellen Galinsky has grouped this research into seven critical areas that children need most: (1) focus and self control; (2) perspective taking; (3) communicating; (4) making connections; (5) critical thinking; (6) taking on challenges; and (7) self-directed, engaged learning. For each of these skills, Galinsky shows parents what the studies have proven, and she provides numerous concrete things that parents can do—starting today—to strengthen these skills in their children. These aren't the kinds of skills that children just pick up; these skills have to be fostered. They are the skills that give children the ability to focus on their goals so that they can learn more easily and communicate what they've learned. These are the skills that prepare children for the pressures of modern life, skills that they will draw on now and for years to come. Mind in the Making is a truly groundbreaking book, one that teaches parents how to give children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they will need. Already acclaimed by such thought leaders as T. Berry Brazelton, M.D., David A. Hamburg, M.D., Adele Faber, and Judy Woodruff, Mind in the Making is destined to become a classic in the literature of parenting.
Standard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 Europe 豆瓣
作者: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and BZgA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BZgA Germany (Bundeszentrale für gesundheitliche Aufklärung) 2010
The “Standard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holistic sexuality education and offer a concrete overview that shows which topics sexuality education in European countries should entail, ordered according to age groups.
They are meant to serve as a guideline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a holistic sexuality education. They provide practical support and guidance for the elaboration of suitable curricula whilst also furnishing the arguments and rationale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such a holistic sexuality education in each country. The Standards are based on a positive interpretation of sexuality which is regarded as a natural par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a central aspect of human being throughout life. http://www.bzga-whocc.de/en/publications/standards-in-sexuality-education/
2021年5月8日 已读
一份对欧洲整全性教育的历史、概念、价值、观念和实践方法作总领性概述的纲要文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非常全面、细致。前面介绍了性教育的历史来源和体系内的概念沿革,进而梳理出欧洲性教育的价值观和具体实践目标。后面的matrix细致化为不同年龄段相应的课题、技巧和价值目标,是对照检验教育实践成果的体系标准。以后要多实践,多对照反思,理论、观念的部分要常看常想。
Sexuality holistic 全人教育 历史 原文
好爸爸养育好孩子 豆瓣
作者: 方刚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 - 6
本书是一位学者父亲的育子手记,从孩子出生之前,直到孩子18岁去美国读书,记录了养育孩子18年间的点点滴滴,通过一个个成长中的小故事,引导我们一起思考关于快乐、成长、规训、亲情和爱的话题。其中充溢着浓浓的父爱,更充满对亲情、生命、教育的思考,通篇洋溢着独特的见解与激情。
2021年2月8日 已读
读完最强烈的感受竟是哀伤。许多人都没有遇到懂得增能赋权的父母,求学阶段也大抵无法选择一家尊重、实践全人教育的学校。父母在面对孩子以前如何面对自己,是一个需要正视、参透的课题。
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 教育 方刚 男性气质
赋权型性教育:给孩子好的性教育 豆瓣
作者: 方刚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8 - 11
本书作者提出的赋权型性教育理论,是中国目前唯一本土的性教育理论,受到性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影响日趋扩大。
本书系统论述了赋权型性教育理论、内容、技术,帮助读者全面提升对性教育的认识。
从事性教育,观念很重要。本书对性教育思考独到而深入。
作者是全国“性教育讲师”培训与考核负责人,此书也是性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
2021年1月23日 已读
主课必读参考书第一遍。在课程内容基础上细化了每个重要主张的论述,一些章节提供了相应的学术论据。论证上,与“人的权利与文化情景”相关的部分观点有矛盾之处,我会尝试做更严密、更有效的证成,因为我认同赋权型性教育的整体主张。书本后半部分呈现了许多真实情景中的应对选择,但这部分组稿相对松散。
人权 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 平等 心理学
一句话性教育 豆瓣
作者: 方刚 / 王晓斌(编) 东方出版社 2020 - 6
《一句话性教育》选编著名性教育专家方刚博士关于性教育的经典语录,取材方刚的性教育著作与演讲,涵盖了性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九个方面。书中通过一句句简短精练、轻松又不乏深意的语言,将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脉络与要点清晰介绍出来,有方刚性教育方式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方刚博士多年性教育课程与咨询的实践凝结,从意识观念到实操方案,简明扼要,一针见血,是家长与老师性教育入门的优秀读本,也是引导男孩女孩更好认识自己,拥有健全健康性心理状况的教学指南。
1、性教育入门指南,简单几句说清性教育。告别不做、不会、不敢、不屑,用连珠妙语打破难以启齿的枷锁与边界,教你讲什么、怎么讲。
2、总括赋权型性教育新思路,不只是性生理教育,也是人格成长的教育,提供一种亲子关系新模式。
3、不回避LGBT等敏感话题,教会家长如何在孩子悦纳自己、认知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扮演正确角色。
4、每节内容配有性教育主题漫画,辛辣讽刺性教育现状,幽默一笑间,打开心扉重新认识性教育。
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第二版) 豆瓣
作者: [苏] Ш. А. 阿莫纳什维利(Ш. А. Амонашвили) 译者: 朱佩荣 / 高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 11
《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是苏联著名教育家Ⅲ.A.阿莫纳什维利根据他长期进行没有分数的教育实验的成果写成的描述小学教育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描述小学二、三年级(书中旧学制为一、二年级)的学校生活。在《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中,作者着重阐述了下述问题:应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还要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对学习抱积极主动的态度;要摒弃把现成知识端给学生的做法,要采用能推动学生独立钻研、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指引他们进入“思维的王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道德和一般发展是独立性的支柱;不歧视“差生”,不遗弃“差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怀,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弥补缺陷;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各异,因此要探索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善于理解儿童,细心周到地关怀儿童的心灵,教师要带着自己的童年加入到儿童们的童年生活中去,这是通向儿童心灵的捷径。教师还要注意男女学生之间的友谊问题;关于伦理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操练问题,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性教育这样讲:85个性教育实操案例 豆瓣
作者: 王晓斌、方刚 东方出版社 2020 - 10
《性教育这样讲:85个性教育实操案例》精选85个性教育实操案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性教育是如何促进孩子成长的? 家长们是如何成长的? 赋权型性教育是如何给孩子增能赋权的?全面解答家长在性教育中面对的种种困惑,手把手教会家长该如何给孩子讲性教育,如何与孩子相处,更新家长对于性教育的认知。从观摩到实践,85个不同角度的真实案例,让你告别不会和纠结,全面认知性教育。
Hi,和孩子轻松聊聊性吧 豆瓣
Sex is a Funny Word: A Book about Bodies, Feelings, and YOU
作者: [加] 科里·斯尔福伯格◎著 / [加] 菲奥娜·史密斯◎绘 译者: 费方利 2020 - 6
多项专业大奖加持
2016年加拿大儿童非虚构诺玛·弗莱克奖
201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石墙图书奖银奖
201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童书
1.填补国内儿童(尤其是小学生)性教育读本的空白
2.最适合小学生的漫画,活泼又有吸引力
3.一座惊喜的宝库,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性教育是大家急需的
4.互动有趣,将原本尴尬、艰难的对话变得轻松自在
5.内容详实、全面、包容、积极向上,充满爱意和启迪
6.性教育专家以最安全的方式,呈现21世纪性教育的健康风貌
7.科学的性教育启蒙,尊重并引领孩子思考,带来成长正能量
8.健康、安全、有力量,提升孩子一生的格局
9.公正、快乐、尊重、信任的人格基础,在进入社会前就有良好的根基
10.鼓舞孩子们探索自身感觉,勇于提问,懂得成为自己
《Hi,和孩子轻松聊聊性吧》是权威性教育专家写给小学生的性教育启蒙读本。
通过轻松、有趣的漫画形式,沟通家长和孩子的困惑,每一章设置问题或活动,让成人和儿童轻松互动,深入对话,学习身体、性别的科普知识,在讲解安全、快乐和边界时,给孩子传递健康、健全的价值观和信念,鼓舞孩子们探索自身感觉,勇于提问,懂得成为自己,自尊自爱,给与尊重、包容、信任。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 豆瓣
作者: 明白小学堂 中信出版社 2019 - 6
【内容简介】
一本书为中国父母讲明白儿童性教育。
本书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委托编写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为主要理论框架,给出了儿童性教育的指导标准。帮助父母按照科学、全面的性教育指导理论,对孩子进行专业的性教育指导。
本书系统阐述了0~6岁儿童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根据中国国情,给出了不同年龄阶段性教育问题的指导方案,帮助父母根据自己家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对于6岁以上的儿童性教育,本书也给出了指导方针。
本书通过思维导图、具体案例分析的方式,不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强调启发父母思考,学会思维方式。
【编辑推荐】
市面上讲儿童性教育的图书有很多,而这本书最大的特点的是明明白白讲清楚什么是性教育,以及什么是恰当的性教育,并且总结出帮助家长解决自己家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家长或者老师只有知道这些才能去判断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是合适的,才能真正做到妥善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
这本书虽然看上去体量不大,却将儿童性教育的关键内容浓缩提炼。阅读时需要将理论和案例一起思考内化,具体学习案例中给出的对话逻辑,将理论融会贯通。
【专家推荐】
#育儿专家#张思莱
任何教育,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性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可谈到“性”以及“性教育”,很多家长都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去讲,因为他们也缺乏这类知识。孩子对于“性”的探索,远比大人想象的复杂,需要了解他们行为后面的好奇和渴望,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完成性的启蒙课。这是一本专门为爸爸妈妈全面了解儿童性教育而写的书,里面有父母最关心的性教育问题,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让父母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和正确的态度为孩子解答各种有关性的疑问,值得向父母们推荐!
-- 张思莱医师
#果壳网#姬十三
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倡导科学,教育也不例外,科学育儿、科学育才。现在的爸爸妈妈们也在不断学习科学的养育观念,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件事还可以变得更大更好,对孩子更有意义。我说的有意义是,要告诉孩子规律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知识本身。
我们倡导的科普,是用科学的态度向公众传递真相,而“明白小学堂”用“明白”的态度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性价值观和性教育知识。让家长们不止能向孩子传递知识,也能传递规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传递面对“性”时的态度给我们的下一代。
#凯叔讲故事#凯叔
孩子有些问题,会让我们觉得脸红。闪烁其词,左顾而又言他。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没有接受过平实自然的性教育,在这一点上,中国家庭少有传承。
希望这本书,开启那个传承的点。少一点儿“羞羞”,多一点儿“坦然”。
当然,还有科学。
#《好好说话》主创#黄执中
“这本书,是为了让孩子能从他所信任的人口中,听到值得信任的知识。对父母而言,你若不亲自去跟孩子谈性教育,就等于同意让那些网路上的信息与同学间的传言……来帮你的孩子性教育”
#小十点#林少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性教育启蒙总是难以启齿,这就导致孩子的性知识获取来源很匮乏,而不健康、不科学的性知识,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读这本书,帮助孩子用正确的钥匙打开”性启蒙“的大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坦然面对身体的变化,能够接纳自己、爱惜自己、懂得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和伤害。
#青藤母婴#纪方圆
在我女儿纪左怡三岁左右的时候,一次她和弟弟一起洗澡,发现自己的身体和弟弟是不一样,然后就问我们为什么。作为父母,我很想跟她聊聊有关性的问题,但并不知道哪些方式是对的,哪些话题适合她这个年龄。带着自己的困惑和需求,我和青藤母婴的团队深度沟通了一次,决定以“明白小学堂”的名义,做一本给爸爸妈妈看的儿童性教育书。从调研市场,到寻找专家,再到落笔成书,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翻阅上百本国内外资料,反复修改很多版本设计,旨在能够用专业的内容、真诚的态度来呈现一堂有趣的儿童性教育课。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朱家故事 豆瓣
Piggybook
9.1 (9 个评分) 作者: (英)安东尼·布朗 文/图 译者: 柯倩华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 1
朱家的生活看起来不错,房、车、花园,一应俱全;爸爸和兄弟两个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一天晚上,任劳任怨、辛勤顾家的妈妈突然不见了。一纸留言:“你们是猪”表明了妈妈对朱家父子的不满和失望。没有妈妈的朱家乱套了!
看过本书,我们发现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似乎并不只是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妈妈操持家中一切杂物的现象放之四海而皆有;因此而起的争执之声久宣不止,安东尼·布朗却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轻松的引导大家对于如何处理家庭琐事的分工与分担,进行了又一次的思考。同时,故事中,两个小男孩的转变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家庭生活中,妈妈带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然而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行为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爸爸。故事里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沿袭了安东尼·布朗作品中一贯的超现实手法,但这部着重于描写家庭亲情伦理的作品,将超现实的想象与现实的场景结合得格外巧妙入扣,画面中处处隐藏的伏笔,轻巧地与看似不动声色的文字基调相互映衬,当读者一一发现其中妙处的时候,早已忍俊不禁了。
善解童贞1(全新修订版) 豆瓣
作者: 胡萍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3
别让错误的性教育毁了孩子的一生
胡萍老师用爱与科学解读0~6岁孩子的性发展规律
帮父母走出性教育的尴尬与误区
给孩子*需要的尊重与引导
《善解童贞》系列(共5册)能给您带来以下帮助:
1.帮助您理解孩子的性活动
孩子为什么要吃手指?孩子为什么要摸妈妈的乳房?孩子为什么要看爸爸和妈妈洗澡?孩子为什么要与小朋友玩摸屁股的游戏?孩子为什么憋便?……这些性活动到底预示着孩子怎样的性心理发展过程?在这本书中,您能通过案例解析和理论讲解,读懂孩子的行为,只有读懂了孩子的行为,才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式来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2.帮助您学会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妈妈,我从哪里来?”“妈妈的胸部为什么比爸爸的大?”“为什么妈妈的屁股会流血?”“避孕套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小狗有很多鸡鸡吗?”……如何从孩子提出的问题理解孩子提问背后的心理,如何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解答孩子的问题,本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特别是那些令父母感到尴尬的问题,我们用实例进行讲解,让父母们能够做出更贴切的回答。
3.帮助您了解儿童性心理发展规律
由于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对孩子性发展规律的研究,很多父母沿袭着前辈的错误观念和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性活动,导致孩子的性发展受挫,为成年后的性心理健康埋下了隐患。
4.帮助您教会孩子防范性伤害
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孩子自我保护的知识匮乏,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遇到性侵害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这是危害自己的行为。作为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呵护他们的身心安全?孩子遇到性伤害以后,父母怎么应对?请参阅《善解童贞5》。
这套书适合孩子的父母以及与孩子亲密相处的其他成年人,也适合幼儿园教师,她就像一本育儿的工具书,成年人可以随时根据孩子出现的行为,查找到相应的处理和应对方法。
重要的“性”,影响孩子一生 豆瓣
作者: 胡佳威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4
1岁多的男宝喜欢拽自己生殖器玩,该阻止他吗?
父母能不能在孩子面前亲吻?
4岁的女孩想要站着尿尿怎么办?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触摸了隐私部位,怎么办?
孩子看到妈妈的卫生巾问是做什么用的,该怎么回答?
性教育中应该用科学名词,还是用俗称?
如何科学预防孩子被性侵?
……
这些问题在家长们小时候很可能被忽略过,但我们不必等到自己的孩子提问,才去寻找答案。翻完这本书,你可以轻松、放心地应对孩子的问题。
性要怎么教 豆瓣
作者: 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 女书文化 2003
本书以个人生命经验为主轴,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核心,以活动为主要设计,呈现具性别平等特色的性教育.全书分成「概念篇」,「经验篇」,「价值篇」与「教学篇」四篇,共有二十多个学习活动.简洁易懂的文字配合趣味的插图辅助学习,让读者透过自学找到性教育的教学动力和素材.本书除了独自学习,也可以小团体的方式与人分享讨论,更适合应用在教室课堂.
不同於坊间的性教育书籍只专注在性的知识或技术层面,此书诉求以性别平等为基础的性教育,除了教导性知识与技术外,更点出性的权力关系.帮助读者自我认识,并在安全之馀享受愉悦,以及学习尊重.
性权与性别平等 豆瓣
作者: 方刚 东方出版社 2012 - 6
《性权与性别平等: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由方刚博士在丰富的理论研究、培训经验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历经多年积累完成,是一部全面体现方刚性教育思想的著作。书中主要内容由中国性教育的现状与学校性教育的责任;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学校性教育的方式;中学性教育课程的设计与评议等几大部分组成。
袋鼠妈妈教我如何长大 豆瓣
作者: 蔺廉克 西苑出版社 2007 - 1
《袋鼠妈妈教我如何长大:童话中的性教育(经典版)》旨在凡是产生天才的家庭,都会有一套独特的教育。这已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真理适应于每个家庭。袋鼠爸爸艾文森就常这么说:“如果想让孩子成材,你必须抛弃陈旧观念,寻找一套新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但在私底下,袋鼠爸爸又加上一个批注:如果一个注重教育的家庭却羞于进行性教育的话,那么他们的孩子依然难成一个健全的天才。所以,在双胞胎女儿出世前,他就和袋鼠妈妈谭爱美讨论了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商谈过后,他们有了这样的计划:首先:他们做了大体分工。艾文森主要解决男孩的问题,而女孩们的问题则由袋鼠妈妈来处理。其次:给孩子的房门上钉了一个叫“解决困惑”的箱子,用以解决那些不易说出口的话题。
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 豆瓣
作者: 洪贤珠 译者: 刘小妮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 - 2
现代高素质父母必备亲子英文书——
想要自己说英文来引导孩子,却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讲?
孩子送去双语幼儿园,结果回来连一句英文都没有听孩子说过?
去接孩子时,遇到外籍老师只能尴尬说“Hi”后快闪?
所有孩子、家长、老师们想说的英文,本书通通有!
一本书帮你把美国家庭学习环 境搬回家!
不用硬背单词、死记语法,让孩子在家自然说出英语力!
跟孩子轻松对谈,全家英文能力一起提升。
24小时×365天,学习英文不中断,说出跟美国人一样的好英文!
让说到“英文”就很灰心的家长们,也能轻松在家营造全美语环境!
很多家长很想让孩子自然地说出英文,但是一说起英文,自己就很没信心。这是一本收集了亲子生活各种英文表达的万用会话书,可以帮助父母亲有自信地说出英文的生活用语,进而跟孩子用英文交谈。现在,当孩子无时无刻在问“爸爸妈妈,XXX的英文是什么?”请利用本书自信地回答他们!永远记住,“父母亲主动讲,孩子子就敢开口说英文”!
收集了150万爸妈想知道的8000句生活用语
作者创办的英语教学教研究网站,用十年时间对150万父母进行网络调研,进而筛选出家庭常用、必说的8000句生活英语表达,足以应对日常、教育、家务、旅游、玩耍、表达等46种情境。除了“想尿尿吗?”“不能挑食!”“爸爸来了。”等每天都会用到的表达外,连“不要挖鼻屎!”“谁放屁了?”等孩子子在生活中常用的英文表达也收录在内。
适用各个年龄层,不需要买多套教材,全家用这一本就足够了!
不用为了大宝买小学英文书,再为二宝买幼儿英文教材了!这本书收集了从怀孕、婴儿、幼儿到小学、中学,爸爸妈妈及孩子子会用到的英文表达。让孩子的英语力,从怀孕时期就建立!同时,本书还包含了幼儿园或是英文补习班的作业中所需的英文日记、英文读书报告、英文感谢信等表达。这一本书,就可以解决全家人的英文难题。
10 小时美国家庭会话 MP3!从小熟悉英文声音,孩子自然听懂、会说英文!
“孩子是通过耳朵学习的”,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放给他们听,让英文的“声音”深植在他们的大脑当中,形成深层记忆。本书附带10小时的MP3,全部由英语母语专家朗读、录制,不断地听、读,孩子自然可以在脑中形成“会话数据库”,再经过父母的会话刺激,不用专门去背单词、学语法,练就自然回应、对答如流的英语口语。
倾听 豆瓣
Listen:Five Simple Tools to Meet Your Everyday Parenting Challenges
作者: [美] 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 / [美]塔莎·肖尔(Tosha Schore) 译者: 陈平俊 / 孙富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31日 已读
五种方法都是经验总结,对着那些“小聪明”一一试验,大多非常奏效。就是倾听伙伴的方法现阶段实践起来有难度。找不到这样的小伙伴啊。其实要做好孩子的内心关怀,核心还是先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关怀。
心理学 教育 生活 育儿
野兽国 豆瓣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莫里斯·桑达克 译者: 宋珮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 - 6
《野兽国》以简单诗意的语言讲述了调皮男孩迈克斯的故事:他与妈妈大闹了一场,没吃晚饭就被关进了自己的房间。就像孤身一人的奥德修斯,迈克斯旋即开始了远航:一波波的海浪为迈克斯带来一艘小船,他驾着小船出发,过了晚上,到了白天,过了一周有一周,过了几乎一整年,终于来到野兽国。
在那里,迈克斯统领了那些暴躁狂乱的野兽,在疯过闹过之后,他开始想念那些最爱他的人,最后他放弃了野兽国国王的王位,回到了最爱他的亲人那里,他的怒气已散,发现晚饭就摆在那儿。
2020年9月30日 已读
童话故事里的两代人能在几乎平行的时空里旅行达成理解,游子归来仍是少年,家里尚有暖食慰藉心灵。这对现实中人们而言是何等的奢望啊。都来读读童书绘本吧,愿我们都来得及珍重彼此。
儿童 教育 绘本 美国 育儿
活了100万次的猫 豆瓣
9.0 (15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佐野洋子 译者: 唐亚明 接力出版社 2004 - 10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是一只漂亮的虎皮花猫。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猫曾经是国王的猫。猫讨厌国王,国王总是发动战争,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只冷箭射死了。国王捧着猫哭了起来,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宫,把它埋在了院子里。
猫曾经是水手的猫。猫讨厌大海,水手带它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码头。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了下来淹死了。水手用网子把猫捞了上来,抱着它大哭起来,把它埋到了一个遥远的港口的树下。
猫还曾经是一个魔术师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偷的猫、曾经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女孩的猫,它被锯死过、被狗咬死过、老死过,还被背孩子的带子勒死过,不过,它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后来,猫就谁的猫也不是了。它成了一只野猫。它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它最喜欢自己了,漂亮的虎皮花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母猫们都想嫁给他,有的给它大鱼,有给它上等的老鼠,它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它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它一眼,一只美丽的白猫。它走过去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它有点生气了,因为它太喜欢自己了。第二天、第三天,它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也没活完吧?”“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有一天,它在白猫的面前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我呀,我死过100万次……”说到一半的时候,它问白猫,“我可以呆在你身边吗?”“行呀。”白猫说。就这样,它一直呆在了花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它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了。它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走掉了。它满足地说:“它们都成了出色的野猫啦。”“是啊。”白猫说,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它对白猫更温柔了,它想和白猫永远地活下去。
有一天,白猫在它身边静静地不动了。它哭了起来,从夜里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夜里,它哭了有100万次。一天中午,它的哭声停止了。它在白猫的身边静静地不动了。
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