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三合會 豆瓣
作者:
葉勇勝
藝苑出版社
2011
- 5
神秘的三合會組織活躍香港百多年,社會上一直流傳?很多相關的傳說和掌故,其中部份自然有所憑據,但更多的是以訛傳訛。
本書作者憑著廣泛的人脈關係,歷年來走訪不少熟悉香港三合會內幕的知情人士,當中包括前反黑探員、突發記者、民俗學者和三合會職員等,因而掌握不少第一的手的珍貴材料,為三合會這個不能公然宣諸於口的香港百年老號,確切地填補一點文字上的空白,也解答了部份的歷史疑問。
本書內容主要有三大範疇,一是披露近代史學家在研究三合會來歷上的顛覆性成果。其次,是為「新義安」這個前亞洲第一大幫所作的源流考證。最後是一些經作者多方面搜集得來的本土三合會掌故點滴;而這些資料不少都是首次曝光於人前。
本書圖文並茂,讀者閱後,對了解香港的幫會文化將有幫助。
本書作者憑著廣泛的人脈關係,歷年來走訪不少熟悉香港三合會內幕的知情人士,當中包括前反黑探員、突發記者、民俗學者和三合會職員等,因而掌握不少第一的手的珍貴材料,為三合會這個不能公然宣諸於口的香港百年老號,確切地填補一點文字上的空白,也解答了部份的歷史疑問。
本書內容主要有三大範疇,一是披露近代史學家在研究三合會來歷上的顛覆性成果。其次,是為「新義安」這個前亞洲第一大幫所作的源流考證。最後是一些經作者多方面搜集得來的本土三合會掌故點滴;而這些資料不少都是首次曝光於人前。
本書圖文並茂,讀者閱後,對了解香港的幫會文化將有幫助。
香港舊景掌故新談(一) 豆瓣
作者:
朱維德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
2007
- 7
朱氏為本港著名旅行家,年輕時遊遍全港郊野,拍下大量難得一見的新界舊照片。本書涉獵舊景掌故及珍貴照片包括船灣六村、赤鱲角、馬灣、香港最早碼頭、九龍寨城等。對認識本土歷史及發展極有啟發性。中英對照。
香港 豆瓣
作者:
陈平原
/
陈国球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3
文学艺术如何表现城市、城市的变迁以及城市中的人?文学艺术中的城市、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及人们对城市的想象又怎样反过来塑造着城市及城市中的人? 借用城市考古的眼光来沟通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口头传说与书面记载、历史地理与文学想象,以此在某种程度上重现古都风韵;同时关注文人雅士文字中的都市风情,以此重构中国文学史的图景,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的用意所在。
《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从文学、绘画、电影、新闻、建筑等不同视角,描绘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前世今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书对香港的城市想象,既包括文学、文化中的城市经验,也包括对城市的叙述。研究者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香港;通过本书,不难体味香港的城市变迁及香港人的情感、心路历程。
《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从文学、绘画、电影、新闻、建筑等不同视角,描绘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前世今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书对香港的城市想象,既包括文学、文化中的城市经验,也包括对城市的叙述。研究者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香港;通过本书,不难体味香港的城市变迁及香港人的情感、心路历程。
地文誌 豆瓣
作者:
陳智德
聯經
2013
- 11
《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糅合了不同的文類,例如地方紀事、掌故拾遺、成長回憶、文學談片,同時穿插個人及他人的詩作。
全書共分兩卷,【上卷】「破卻陸沉」── 以文學為樞紐,編列地區為經緯,旁及述說、引用、評論多位香港前輩和同代作者的香港城市故事、經驗描寫,和自己的地方 生活體驗互為闡發。【下卷】「藝文叢談」則以書與城為主調:香港的老書店、二樓書店、文藝刊物,讀者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在終年不散的灰塵和霉味中,那些被遺忘的書店、文藝刊物和它們承載的傳統,以及書店老闆、文化人,陳智德以文字為他/它們留下動人的記憶。
陳智德在《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裡,範疇橫跨文學、歷史、音樂,結合史料、詩作與圖片;他大膽提問:當許多人視「本土」── 尤其是「香港的本土」為一種「狹窄」的題材時,又對香港的歷史、香港的文學有多少認識?這是對地方書寫的提醒,也戳破人們慣常的歷史觀,為香港的身世補充了最重要的文化篇章。
2014年六月,《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被選為第七屆「香港書獎」獲獎書籍之一。
全書共分兩卷,【上卷】「破卻陸沉」── 以文學為樞紐,編列地區為經緯,旁及述說、引用、評論多位香港前輩和同代作者的香港城市故事、經驗描寫,和自己的地方 生活體驗互為闡發。【下卷】「藝文叢談」則以書與城為主調:香港的老書店、二樓書店、文藝刊物,讀者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在終年不散的灰塵和霉味中,那些被遺忘的書店、文藝刊物和它們承載的傳統,以及書店老闆、文化人,陳智德以文字為他/它們留下動人的記憶。
陳智德在《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裡,範疇橫跨文學、歷史、音樂,結合史料、詩作與圖片;他大膽提問:當許多人視「本土」── 尤其是「香港的本土」為一種「狹窄」的題材時,又對香港的歷史、香港的文學有多少認識?這是對地方書寫的提醒,也戳破人們慣常的歷史觀,為香港的身世補充了最重要的文化篇章。
2014年六月,《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被選為第七屆「香港書獎」獲獎書籍之一。
树大招风 (2016) 豆瓣 TMDB IMDb
樹大招風
8.0 (745 个评分)
导演:
Jevons Au
/
Frank Hui
…
演员:
Richie Jen
/
Jordan Chan
…
其它标题:
樹大招風
/
Trivisa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1997年初,卓子强、叶国欢、季正雄互不相识,却恰巧在同一家酒楼出现。此后,江湖上便风声四起:香港犯罪史上最恶名昭彰的三大贼王,正密谋合作,做一件惊天大案!众人都以为他们要趁回归前,成就犯罪界的最后辉煌。殊不知,身为主角的三人却懵然不知……子虚乌有的谣言,竟渐渐成真!表面上,彷佛是传闻令他们走在一起;然而,却更像是他们三人在各自的性格、欲望驱使下衍生的必然结局。树大招风,本已全城瞩目的三人渐行渐近,所谓的世纪合作,更似在引火烧身… 是偶然,还是必然?电影改编自1990年代香港"三大贼王"张子强、叶继欢与季炳雄的犯罪经历。
踏血寻梅 (2015) IMDb 豆瓣 TMDB
踏血尋梅
7.3 (638 个评分)
导演:
翁子光
演员:
郭富城
/
春夏
…
其它标题:
踏血尋梅
/
Port of Call
2009年,十六岁的湖南女孩王佳梅(春夏 饰)追随改嫁的妈妈和姐姐的脚步来到了香港,全新而陌生的环境,她感觉到格格不入,与家人的关系也逐渐紧张起来。志愿成为模特的佳梅以助理身份入行,尝尽了圈内的苦辣酸甜,最终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出卖肉体。直到某天,她认识了拥有悲惨童年经历的肥仔丁子聪(白只 饰),两人的命运同时朝着悲剧的方向转变。繁忙的警署内,肥仔前来自首,负责此案的臧SIR(郭富城 饰)针对相关人士展开调查,在此过程中,佳梅和丁子聪个人的故事交替展开。有如两条悲伤的河流,最终汇成混杂着血污与泪的黄泉之水……
本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本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就係唔幫襯地產商 豆瓣
作者:
龐一鳴
上書局
2011
- 7
…………………………………………………………………………………………………………………………………………………………………………………………………………………………………………………………………………………………………………………………………………………………………………………………
對抗地產霸權,不能只埋首處理房屋政策或爭取訂立相關法例;只有同時在日常生活文化層面撥亂反正,我們才有望力挽狂瀾,務實地反擊大地產商。如果霸權在生活的萬千細節裏運作,抵抗霸權就必須回到這些細節中。老是想着上街遊行和立法,是終結不了霸權的。
改變自己的生活是反霸權的關鍵,我們不要再迴避了。
未曾向霸權投降的人不多,但也不少! 只要再多一些人加入,只要再多一些,地產霸權的時辰就到!
對抗地產霸權,不能只埋首處理房屋政策或爭取訂立相關法例;只有同時在日常生活文化層面撥亂反正,我們才有望力挽狂瀾,務實地反擊大地產商。如果霸權在生活的萬千細節裏運作,抵抗霸權就必須回到這些細節中。老是想着上街遊行和立法,是終結不了霸權的。
改變自己的生活是反霸權的關鍵,我們不要再迴避了。
未曾向霸權投降的人不多,但也不少! 只要再多一些人加入,只要再多一些,地產霸權的時辰就到!
一代宗师 (2013) T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一代宗師
8.1 (1611 个评分)
导演:
王家卫
演员:
梁朝伟
/
章子怡
…
其它标题:
一代宗師
/
The Grandmaster
…
广东佛山人叶问(梁朝伟 饰),年少时家境优渥,师从咏春拳第三代传人陈华顺学习拳法,师傅“一条腰带一口气”的告诫,支持他走过兵荒马乱、朝代更迭的混乱年代。妻子张永成(宋慧乔 饰)泼辣干练,二人夫唱妇随,琴瑟合璧。
1936年,佛山武术界乱云激荡。八卦拳宗师宫羽田(王庆祥 饰)年事已高,承诺隐退。其所担任的中华武士会会长职位,自然引起武林高手的关注与觊觎。包括宫羽田的独生女宫二(章子怡 饰)在内,白猿马三(张晋 饰)、关东之鬼丁连山(赵本山 饰)、咏春叶问等高手无不将目光聚焦在正气凛然的宫羽田身上。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最有德行之人才堪会长重任,然这浮世虚名却引得无数迷乱之人狂醉奔忙,浪掷残生。生逢乱世,儿女情长埋藏心底,被冷若寒冰的车轮碾作碎泥……
1936年,佛山武术界乱云激荡。八卦拳宗师宫羽田(王庆祥 饰)年事已高,承诺隐退。其所担任的中华武士会会长职位,自然引起武林高手的关注与觊觎。包括宫羽田的独生女宫二(章子怡 饰)在内,白猿马三(张晋 饰)、关东之鬼丁连山(赵本山 饰)、咏春叶问等高手无不将目光聚焦在正气凛然的宫羽田身上。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最有德行之人才堪会长重任,然这浮世虚名却引得无数迷乱之人狂醉奔忙,浪掷残生。生逢乱世,儿女情长埋藏心底,被冷若寒冰的车轮碾作碎泥……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 豆瓣
作者:
薛求理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面對保存香港建築面貌的迫切性,薛求理博士開展對本港建築的整理和研究。本書由戰後重建說起,細述戰後社會環境如何影響建築發展,包括興建公共屋鷙和大會堂、市政大廈等公共設施;及後探討建築條例如何改變建築物的設計,例如放寬樓宇高度限制和訂立衛生標準;最後解構全球化在香港建築上的烙印,並以不同建築物凸顯本土建築師的水準,講述他們如何克服香港地少人多、山多平地少的難題,造出達國際水平的作品。
嗅覺記憶:我的七十年代 豆瓣
作者:
陳順馨
進一步
2007
從催淚彈味、污水味、公廁及汗臭味,重現一幕幕為社會公義而抗爭的歷程,足與新一浪社會運動共勉。
五〇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 豆瓣
作者:
陳正茂
秀威資訊
2011
- 5
五○年代香港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是目前兩岸三地學界甚少開發的研究議題,主要係因相關原始史料的闕如。本書作者陳正茂多年來深耕此一領域,《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乃其近年研究成果之結集,書中亦蒐羅郭士:〈「自由出版社」滄桑史〉以及焦大耶(朱淵明):〈「第三勢力」全本演義:第三百六十一行買賣〉兩篇罕見史料,對於學界研究第三勢力運動,裨益甚大。
火樹飛花 豆瓣
屈穎妍
作者:
屈穎妍
火石文化有限公司
2012
- 7
他們不是可悲,可憐,也不需要可哥可泣,他們曾是平凡而可愛的人。鐵窗無情,白了少年頭,火樹飛花遍地,是時候說一句公道話,給一個正名。
﹣﹣﹣﹣﹣﹣
作者序】 摘要| 全文
讓下一代記下這段歷史
這是一本關於1967的報導文學。
這書的訪問對象,是當年一群未滿廿一歲的年青囚犯(Young Prisoner,簡稱YP)。1967年,他們都是十來歲年青人,風風火火地跟在反英抗暴的大旗幟後面,或參與、或走過、有的甚至只在旁邊看熱鬧,然後被牽連、被捕、審判、坐牢、留案底……。
他們不是領導,他們只是參與者支持者,卻因為一場五月風暴,改寫人生。
67事件本是一場工人運動,只是風暴後來失了控,搞出人命,從此被定義為「暴動」,這班年青人也被標籤為「左仔」,再加一個案底,永不超生。
這個案底不叫「政治犯」,而是刑事犯,一個「暴徒」刺青,讓有些人一生走多了許多寃枉路;有些人連拿個良民證都沒資格;有些人,一生要守住一個連家人都不知道的秘密;有些人,更因為當年被毒打,要抱憾抱病抱痛過一生。
1967是香港歷史一個轉捩點,那年開始,香港的勞工法、福利制度、社會政策、房屋計劃……都作了翻天變更。可是,這一年的香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歷史卻著墨不多,民間傳典亦寥寥可數。
人們對1967的印象,只得兩個:林彬被燒死和滿街土製菠蘿。
人們對1967的參與者,都冠上同一標籤:左仔、暴徒。
四十五年後,我們的孩子讀香港史,鮮會讀到1967,政府、中央、還是香港的左中右派,對1967絕口不再提,彷彿這年忽然在世上湮滅了。
記得有一次在大學新聞系的課堂上說起這場五月風暴,問同學知否那年發生了什麼事?零零星星有幾人回應:「暴動。」「為了什麼?」全場無聲。
1967,原來已成了大英歷史博物館裡一個封存檔案,和香港左派人士的忌諱。
於是,以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追尋本性、以一個為人母親的赤子之心,我希望,從這群走過1967的人口中,搜回一點事實真像,留下一點歷史痕跡。
為什麼當年這麼多民眾跑上街以卵擊石?為什麼一個個平民都變了政府口中殺人不眨眼的流寇暴徒?
我相信每個人對1967都各有看法,但我卻希望這刻大家都能拋開立場卸下偏見忘了政治,細聽書上一個個真實故事,原來,風暴中曾經有這麼一群人,單純地因為「愛國」二字,奉上一生代價。
這書展現的是1967其中一頁畫面,這畫面的年青人當年都只得十來歲,可是,今日相見已白頭。四十五年後,這群白頭少年犯仍願意把痂揭開,讓血再淌,只為一願,就是讓世人看清這場風暴,讓下一代記下這段歷史。
屈穎妍
﹣﹣﹣﹣﹣﹣
作者序】 摘要| 全文
讓下一代記下這段歷史
這是一本關於1967的報導文學。
這書的訪問對象,是當年一群未滿廿一歲的年青囚犯(Young Prisoner,簡稱YP)。1967年,他們都是十來歲年青人,風風火火地跟在反英抗暴的大旗幟後面,或參與、或走過、有的甚至只在旁邊看熱鬧,然後被牽連、被捕、審判、坐牢、留案底……。
他們不是領導,他們只是參與者支持者,卻因為一場五月風暴,改寫人生。
67事件本是一場工人運動,只是風暴後來失了控,搞出人命,從此被定義為「暴動」,這班年青人也被標籤為「左仔」,再加一個案底,永不超生。
這個案底不叫「政治犯」,而是刑事犯,一個「暴徒」刺青,讓有些人一生走多了許多寃枉路;有些人連拿個良民證都沒資格;有些人,一生要守住一個連家人都不知道的秘密;有些人,更因為當年被毒打,要抱憾抱病抱痛過一生。
1967是香港歷史一個轉捩點,那年開始,香港的勞工法、福利制度、社會政策、房屋計劃……都作了翻天變更。可是,這一年的香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歷史卻著墨不多,民間傳典亦寥寥可數。
人們對1967的印象,只得兩個:林彬被燒死和滿街土製菠蘿。
人們對1967的參與者,都冠上同一標籤:左仔、暴徒。
四十五年後,我們的孩子讀香港史,鮮會讀到1967,政府、中央、還是香港的左中右派,對1967絕口不再提,彷彿這年忽然在世上湮滅了。
記得有一次在大學新聞系的課堂上說起這場五月風暴,問同學知否那年發生了什麼事?零零星星有幾人回應:「暴動。」「為了什麼?」全場無聲。
1967,原來已成了大英歷史博物館裡一個封存檔案,和香港左派人士的忌諱。
於是,以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追尋本性、以一個為人母親的赤子之心,我希望,從這群走過1967的人口中,搜回一點事實真像,留下一點歷史痕跡。
為什麼當年這麼多民眾跑上街以卵擊石?為什麼一個個平民都變了政府口中殺人不眨眼的流寇暴徒?
我相信每個人對1967都各有看法,但我卻希望這刻大家都能拋開立場卸下偏見忘了政治,細聽書上一個個真實故事,原來,風暴中曾經有這麼一群人,單純地因為「愛國」二字,奉上一生代價。
這書展現的是1967其中一頁畫面,這畫面的年青人當年都只得十來歲,可是,今日相見已白頭。四十五年後,這群白頭少年犯仍願意把痂揭開,讓血再淌,只為一願,就是讓世人看清這場風暴,讓下一代記下這段歷史。
屈穎妍
无间道2 (2003) 豆瓣 TMDB
無間道II
8.5 (1086 个评分)
导演:
刘伟强
/
麦兆辉
演员:
陈冠希
/
余文乐
…
其它标题:
無間道II
/
无间道前传
…
1991年,香港黑帮龙头倪坤被杀,倪氏家族旗下五大头目中除韩琛(曾志伟)外,均伺机背叛发难,不料却被倪家不起眼的第二代倪永孝(吴镇宇)不费一兵一卒牵制,此举引来重案祖督察黄志诚(黄秋生)的戒心,使其派出警校学生陈永仁(余文乐)渗入倪家进行长期的卧底工作,而韩琛为了巩固势力,早在警察内部安插了线人刘建明(陈冠希)。三年后,事业蒸蒸日上的倪永孝为安枕无忧,决意将五大头目一举歼灭,却因疏忽让韩琛成为漏网之鱼。
1997年,大难不死的韩琛重出江湖,为替死去的同事报仇,黄志诚找到他商议合作除掉倪永孝的事宜,不久却发现此举铸成大错,而各自为自己的尴尬身份苦恼的陈永仁和刘建明,则在无间道的路上越行越远。
1997年,大难不死的韩琛重出江湖,为替死去的同事报仇,黄志诚找到他商议合作除掉倪永孝的事宜,不久却发现此举铸成大错,而各自为自己的尴尬身份苦恼的陈永仁和刘建明,则在无间道的路上越行越远。
无间道 (2002) TMDB 豆瓣
無間道
9.2 (2081 个评分)
导演:
刘伟强
/
麦兆辉
演员:
刘德华
/
梁朝伟
…
其它标题:
無間道
/
Infernal Affairs
…
1991年,香港黑帮三合会会员刘健明(刘德华)听从老大韩琛(曾志伟)的吩咐,加入警察部队成为黑帮卧底,韩琛许诺刘健明会帮其在七年后晋升为见习督察。1992年,警察训练学校优秀学员陈永仁(梁朝伟)被上级要求深入到三合会做卧底,终极目标是成为韩琛身边的红人。2002年,两人都不负重望,也都身背重压,刘健明渐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陈永仁则盼着尽快回归警察身份。
重案组从陈永仁手中获悉一批毒品交易情报,锁紧目标人物韩琛,没料情报被刘健明泄出,双方行动均告失败。但此事将双方均有卧底的事实暴露,引发双方高层清除内鬼的决心。命运迥异又相似的刘健明和陈永仁开始在无间道的旅程中接受严峻考验。
重案组从陈永仁手中获悉一批毒品交易情报,锁紧目标人物韩琛,没料情报被刘健明泄出,双方行动均告失败。但此事将双方均有卧底的事实暴露,引发双方高层清除内鬼的决心。命运迥异又相似的刘健明和陈永仁开始在无间道的旅程中接受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