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徐梵澄文集 豆瓣
作者:
徐梵澄
译者:
徐梵澄
三联书店
2006
- 2
《徐梵澄文集》收录了徐梵澄早年翻译的尼采作品《苏鲁支语录》、《尼采自传》等,他翻译并重新修订过的《薄伽梵歌》、《五十奥义书》等关于古印度文明的经典,以及他写的阐发中国哲学的《老子臆解》、《陆王学述》等著述。文集还首次出版了他的五部英文著作,《小学菁华》、《孔学古微》、《易大传———新儒家入门》等,当年他翻译的初衷是向西方介绍“孔学、小学及中土所传唯识之学”。
文集中还收录了徐梵澄翻译的大量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创办人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著作,其中《神圣人生论》被印度视作现代惟一经典,还包括《瑜伽论》等4部。另外还有《母亲的话》共四辑,包括当时在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担任院长、被徐梵澄称为“神圣母亲”的密那的言论,甘地曾经赞曰:“此滴滴甘露也!”
此外,文集中还包括了徐梵澄首次面世的自订古体诗集《蓬屋诗存》,系统收集了大量集中反映他思想精神的片段,以及关于佛、老、庄的文章,如《蓬屋说诗》、《希腊古典重温》等。
文集中还收录了徐梵澄翻译的大量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创办人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著作,其中《神圣人生论》被印度视作现代惟一经典,还包括《瑜伽论》等4部。另外还有《母亲的话》共四辑,包括当时在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担任院长、被徐梵澄称为“神圣母亲”的密那的言论,甘地曾经赞曰:“此滴滴甘露也!”
此外,文集中还包括了徐梵澄首次面世的自订古体诗集《蓬屋诗存》,系统收集了大量集中反映他思想精神的片段,以及关于佛、老、庄的文章,如《蓬屋说诗》、《希腊古典重温》等。
老子臆解 豆瓣
作者:
徐梵澄
中华书局
1988
- 3
老子臆解》目录
徐梵澄 著
序
版本
道经
道经一 道经二 道经三 道经四 道经五
道经六 道经七 道经八 道经九 道经十
道经十一 道经十二 道经十三 道经十四 道经十五
道经十六 道经十七 道经十八 道经十九 道经二十
道经二十一 道经二十二 道经二十三 道经二十四 道经二十五
道经二十六 道经二十七 道经二十八 道经二十九 道经三十
道经三十一 道经三十二 道经三十三 道经三十四
道经三十五 道经三十六 道经三十七
德经
德经一 德经二 德经三 德经四 德经五 德经六
德经七 德经八 德经九 德经十 德经十一 德经十二
德经十三 德经十四 德经十五 德经十六 德经十七 德经十八
德经十九 德经二十 德经二十一 德经二十二 德经二十三 德经二十四
德经二十五 德经二十六 德经二十七 德经二十八 德经二十九 德经三十
德经三十一 德经三十二 德经三十三 德经三十四 德经三十五
德经三十六 德经三十七 德经三十八 德经三十九 德经四十
德经四十一 德经四十二
徐梵澄 著
序
版本
道经
道经一 道经二 道经三 道经四 道经五
道经六 道经七 道经八 道经九 道经十
道经十一 道经十二 道经十三 道经十四 道经十五
道经十六 道经十七 道经十八 道经十九 道经二十
道经二十一 道经二十二 道经二十三 道经二十四 道经二十五
道经二十六 道经二十七 道经二十八 道经二十九 道经三十
道经三十一 道经三十二 道经三十三 道经三十四
道经三十五 道经三十六 道经三十七
德经
德经一 德经二 德经三 德经四 德经五 德经六
德经七 德经八 德经九 德经十 德经十一 德经十二
德经十三 德经十四 德经十五 德经十六 德经十七 德经十八
德经十九 德经二十 德经二十一 德经二十二 德经二十三 德经二十四
德经二十五 德经二十六 德经二十七 德经二十八 德经二十九 德经三十
德经三十一 德经三十二 德经三十三 德经三十四 德经三十五
德经三十六 德经三十七 德经三十八 德经三十九 德经四十
德经四十一 德经四十二
陆王学述 豆瓣
作者:
徐梵澄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写此书的本意,用徐先生“小引”中的话来说,就是:
“现在所处理的这宗古学(指常说的宋明理学),内容不是不高深,优美,在古代不是不普遍,从宋代流传至今,未尝断绝,只是如今有断绝的趋势了。姑断自马一浮止,可推为迄今最后一宋学大师。马氏之后,尚未闻有专于宋明理学之大师出现。然则正在这“绝续之交”点,重温此一理学,不是没有意义的事。必然是要有于此学身体力行的人物,走出了其书院或学院,说出平民大众皆可了解的话,然后对社会有影响。”
目录
一 小引
二 定名
三 精神哲学的建立
四 为何与如何
五 朱、陆并尊
六 陆学非禅
七 论学之诗
八 所立卓尔
九 非禅之悟
十 姚江之成学
十一 居夷处困
十二 儒将事功
十三 先知与彻悟
十四 知行合一
十五 教言摘录
十六 王、湛新学
十七 王、罗论学
十八 陆、王被攻击
十九 戴东原攻击程、朱,牵连陆、王
“现在所处理的这宗古学(指常说的宋明理学),内容不是不高深,优美,在古代不是不普遍,从宋代流传至今,未尝断绝,只是如今有断绝的趋势了。姑断自马一浮止,可推为迄今最后一宋学大师。马氏之后,尚未闻有专于宋明理学之大师出现。然则正在这“绝续之交”点,重温此一理学,不是没有意义的事。必然是要有于此学身体力行的人物,走出了其书院或学院,说出平民大众皆可了解的话,然后对社会有影响。”
目录
一 小引
二 定名
三 精神哲学的建立
四 为何与如何
五 朱、陆并尊
六 陆学非禅
七 论学之诗
八 所立卓尔
九 非禅之悟
十 姚江之成学
十一 居夷处困
十二 儒将事功
十三 先知与彻悟
十四 知行合一
十五 教言摘录
十六 王、湛新学
十七 王、罗论学
十八 陆、王被攻击
十九 戴东原攻击程、朱,牵连陆、王
瑜珈的基础 豆瓣
作者:
(印)阿罗频多
/
徐梵澄
译者:
梵澄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 3
这一本书,是室利阿罗频多答北子的书札,少分一集,专说瑜伽这修为。
所谓“超心思底瑜伽”‘着眼于人类精神之进化,要在进化中建立此一“超心思底知觉性”;正如“心思”于今为人类知沉性的一永恒境界,要“超心思”也成为这一样。不必在全人类皆如此,可能只在一少数人群。这原则既确立,则其余一切将由“超心思底权能”发皇,成就。这是人类知觉性的一番激烈而且全般底“转化”。人这心思化了的生存体,起初出现于情命底和物理底生存界时,当然已是一重大转变,而“超心思化”了的生存体将来出现,必然更是进化史上一急剧迈进了。这以后将是无穷底神圣显示与圆成。其全部哲理学含容,概见于另一巨制——《神圣人生论》。
“基础”,原字多数,皆修为之事,瑜伽窨是实践之学,据阿氏乃摄人生之大全。
所谓“超心思底瑜伽”‘着眼于人类精神之进化,要在进化中建立此一“超心思底知觉性”;正如“心思”于今为人类知沉性的一永恒境界,要“超心思”也成为这一样。不必在全人类皆如此,可能只在一少数人群。这原则既确立,则其余一切将由“超心思底权能”发皇,成就。这是人类知觉性的一番激烈而且全般底“转化”。人这心思化了的生存体,起初出现于情命底和物理底生存界时,当然已是一重大转变,而“超心思化”了的生存体将来出现,必然更是进化史上一急剧迈进了。这以后将是无穷底神圣显示与圆成。其全部哲理学含容,概见于另一巨制——《神圣人生论》。
“基础”,原字多数,皆修为之事,瑜伽窨是实践之学,据阿氏乃摄人生之大全。
心灵导论 豆瓣
作者:
[美]约翰·塞尔
译者:
徐英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塞尔写下了一部有力的、清晰的、易懂的与令人着迷的导论性著作。此书比任何别的文献都更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塞尔所持有的如下这个离经叛道的颠覆性观点: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二元论,都是谬误的。他以充满活力的姿态探索了那些心灵哲学领域中的重大议题——与此同时,他还一直保持着对于他所聚焦的心灵问题的最深刻的洞见。
译者前言
中译本前言
致谢
导论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第一章 心灵哲学中的12个问题
第二章 转向唯物主义
第三章 反对唯物主义的论证
第四章 意识(上)——意识与身一心问题
第五章 意识(下)——意识的结构与神经生物学
第六章 意向性
第七章 心灵因果关系
第八章 自由意志
第九章 无意识问题以及对于行为的解释
第十章 知觉
第十一章 自我
尾声哲学与科学的世界观
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译者前言
中译本前言
致谢
导论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第一章 心灵哲学中的12个问题
第二章 转向唯物主义
第三章 反对唯物主义的论证
第四章 意识(上)——意识与身一心问题
第五章 意识(下)——意识的结构与神经生物学
第六章 意向性
第七章 心灵因果关系
第八章 自由意志
第九章 无意识问题以及对于行为的解释
第十章 知觉
第十一章 自我
尾声哲学与科学的世界观
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诗人哲学家 豆瓣
作者:
周国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8
《诗人哲学家》初版于十八年前。十八年,差不多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事实上,《诗人哲学家》的作者们当年都还被称为青年学者,今天已纷纷步入中年乃至老年。与生理年龄相比,时代场景的变化更为急剧。回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真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那时候,国门开放不久,从前被堵在门外的现代西方思潮一股脑儿地涌了进来,人们怀着饥渴陶醉于各种新的或似乎新的思想、理论、观念。在那个年代,笼罩着一种精神浪漫的氛围,思潮即时尚,尼采、弗洛伊德、萨特皆是激动人心的名字。《诗人哲学家》是那个年代的声儿,书名本身就散发着那种精神浪漫的气息。“诗人哲学家”——千真万确,在作者们眼中,哲学是最有诗意的东西,作者们在许多哲学家身上寻找诗人的影子和灵魂,而且果然找到了。曾几何时,一切思潮都消退了,沉寂了。十八年后的今天,物质浪漫取代了精神浪漫,最有诗意的东西是财富,绝对轮不上哲学,时尚成了时代的惟一主角。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那个年代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传说。那么,现在为阿又要来重印这本十八年前的老书呢?作者能想出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理由:直到现在为止,仍然常有人提起它,怀念它,寻找它。他们大抵是《诗人哲学家》作者的同时代人,曾经被《诗人哲学家》感动过,多少有一些怀旧情绪。不过,作者相信,在一个物质浪漫的时代怀念精神浪漫,就不仅仅是怀旧,更是一种坚持和追求。第二个理由:我期待《诗人哲学家》对于今天的青年也不无价值。至少这是一种交流,上一代青年在《诗人哲学家》中向你们说话,倾诉哲学给予他们的激动和快乐,你们不妨听一听。你们不必完全效仿他们,因为你们的生活环境毕竟很不一样了。但是,也许你们会同意,浪漫并不限于物质,在财富的时代也应该给哲学保留一个位置。
与神对话(第一卷) 豆瓣
Conversations with God Book One
7.6 (16 个评分)
作者: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译者:
李继宏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7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撰写的《与神对话》丛书共有九部作品,第一部是1995年在美国出版的《与神对话》(第一卷)。该书出版之后,很快成为年度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连续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37周,是历年来该排行榜在榜时间最长的非虚构类作品。该丛书其他作品也都曾登上这个排行榜。
在接受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的采访时,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谈到了创造这套书的缘起:1992年前后,陷入人生谷底的沃尔什愤怒地给上帝写信,问了许多关于他的生活为何如此悲惨的问题。写下问题之后,他听到有个来自右边的声音说:“你真的想知道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或者只是在发泄而已?”沃尔什转过头,却看不到人影。他感到脑海中充满了那些问题的答案,于是决定将它们写出来。这场旷日持久的对话最终变成了《与神对话》丛书。
九部作品分别为:《与神对话》(全三卷)、《与神为友》、《与神团聚》、《与神对话•青春版》、《新启示录》、《明日之神》、《与神归家》。
本书是《与神对话》(第一卷)
在接受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的采访时,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谈到了创造这套书的缘起:1992年前后,陷入人生谷底的沃尔什愤怒地给上帝写信,问了许多关于他的生活为何如此悲惨的问题。写下问题之后,他听到有个来自右边的声音说:“你真的想知道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或者只是在发泄而已?”沃尔什转过头,却看不到人影。他感到脑海中充满了那些问题的答案,于是决定将它们写出来。这场旷日持久的对话最终变成了《与神对话》丛书。
九部作品分别为:《与神对话》(全三卷)、《与神为友》、《与神团聚》、《与神对话•青春版》、《新启示录》、《明日之神》、《与神归家》。
本书是《与神对话》(第一卷)
解脱之道 豆瓣
Diamond Heart, Book Two: The Freedom to Be
作者:
阿玛斯
译者:
胡因梦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9
- 8
《解脱之道:钻石途径系列之二(胡因梦译)(亚马逊网络独家销售)》探讨了开悟的七大元素:能量、决心、喜悦、仁慈、祥和、融入和觉醒。这些元素最后会结合成所谓的钻石意识,使我们的心灵散发出闪亮剔透的光彩!心必须彻底被了解,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开悟需要七大元素:首先是能量,以便有足够勇气和耐心来转化你的人格和人生;其次是决心,以不动摇的意志来面对挫败和失望;喜悦,以赤子之心来轻松地突破障碍;仁慈,学习善待自己及他人;祥和,一种安静下来的能力,放下担忧及焦躁;融入,专注而忘我地体验眼前的一切;最后是觉醒,仿佛在万里无云的明亮中,一切澄澈而清新。
备注:本书有两种不同的封面如下,内容完全一致,采购时随机。
封面1:
封面2:
备注:本书有两种不同的封面如下,内容完全一致,采购时随机。
封面1:
封面2:
维特根斯坦读本 豆瓣
作者:
维特根斯坦
译者:
陈嘉映
新世界出版社
2010
- 1
《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的选文绝大部分是王宇光翻译的,《哲学语法》的选文绝大部分是刘畅翻译的。译文品质都很好,但我还是仔细做了修正。本选集中其他译文都是我自己的,除了极少数例外,例如选自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的几段,是我直接从中译本抄下的。如前提示,这个选本中的有些段落由于脱离上下文较为费解,在翻译时做了少许通俗化的处理。有时我的译文主要根据卑尔根维特根斯坦文库的德文电子版全集The Bergen Electronic Edition ,参照以英文的电子版全集,Blackwell Publishers 出版的The Collected Works of Ludwig Wittgenstein 。我在翻译时经常参考已有的中文译文,在此对维特根斯坦的其他中译者表示感谢。 我希望今后还有机会改善这个选本。为此,我希望同好从各个方面给予批评。(陈嘉映《维特根斯坦读本》选编说明)
沃格林 豆瓣
Eric Voegelin: Philosopher of History
作者:
[美] 尤金·韦伯
译者:
成庆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6
沃格林在这些哲学家中鹤立鸡群,是因为他将最复杂的哲学反思与最具洞察力的历史探询融为一体。他把认知、理解、存在的开放性以及洞见的深度结合起来,使得他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历史哲学家。
——尤金•韦伯
沃格林,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家之一。本书以其历史哲学思想为考察重点,被誉为沃格林思想研究的开山之作。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沃格林的哲学原则与概念,并且阐释沃格林是如何发展这些原则与概念的,它们将同时与当代的哲学话语与思想史的研究工作相参照;第二部分简要地概括沃格林在其理论原则之下研究历史的主要脉络;第三部分则聚焦在沃格林的两个最关切的主题:宗教哲学以及历史哲学。
——尤金•韦伯
沃格林,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家之一。本书以其历史哲学思想为考察重点,被誉为沃格林思想研究的开山之作。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沃格林的哲学原则与概念,并且阐释沃格林是如何发展这些原则与概念的,它们将同时与当代的哲学话语与思想史的研究工作相参照;第二部分简要地概括沃格林在其理论原则之下研究历史的主要脉络;第三部分则聚焦在沃格林的两个最关切的主题:宗教哲学以及历史哲学。
形而上学论 豆瓣
An Essay on Metaphysics
作者:
柯林武德
译者:
宫睿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6
关于形而上学的书有很多,但是以形而上学为题的书却没有那么多。首先,我在这里主要想做的既不是阐发我个人的形而上学观点,也不是批判他人的形而上学观点;而是要解释形而上学是什么,为什么形而上学对于知识的健全和进步是必要的以及如何探讨形而上学。其次,我打算清除某些关于形而上学的错误概念,那些错误的概念会导致这样的结论,即形而上学是那些流氓和傻瓜所杜撰的思想的死胡同,许多世纪以来将人们的智慧引向毁灭。最后,我将给读者提供一些形而上学本身的例子,这是为了表明如果在最初的章节中所确定的原则被看做是合理的,形而上学的研究又是如何构造起来的。 这些例子几乎占了本书的一半;但是它们不要被看做是本书的主体,而要被看做是一种或一组附录,可能正如笛卡儿对他本人的一本书的相应的特点所说的那样, specimina philosophande [哲学化的例证]。其中之一,率因果性的那一部分,已经以不同的形式在本年度的亚里士多德学会的学报上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