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日本的思想 豆瓣
日本の思想
9.1 (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丸山真男 译者: 区建英 / 刘岳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5
《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经典名篇。它对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种重大问题,如天皇制、思想的杂居性、传统与现代化、革命……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放到整个日本思想史的广阔视野下来讨论,概括出日本思想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对我们了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人的修养 豆瓣
作者: 蔡元培 译者: 李铁谊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8 - 10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从形式上看,《中国人的修养》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乃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体会的道德进修手册。
公民素质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富强与文明的必备条件。当下的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但人们的精神道德体系却几尽崩溃。民众个人道德素养的普遍缺失,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极大担忧。面向大众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道德危机下的良心承诺——民族企业、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必读。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市前副市长、新教育实验领袖 朱永新 专文推荐。
百岁老人、北京大学伦理学泰斗 周辅成教授 鼎力支持。
一部被遗忘60年的国民修身经典 一部百年罕见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
讲堂遗录 豆瓣
作者: 钱穆 九州出版社 2010 - 1
《中国思想史六讲、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为钱穆先生讲堂记录稿,包括《中国思想史六讲》与《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两部分。《中国思想史六讲》起自上古,从最基本的宇宙论与人生论问题人手,追本溯源,阐述中国思想异于西方哲学之特性。继之探究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等学派的源流与根本意旨。篇幅虽短,实为对先秦思想的鞭辟入里的精当之论。
《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汇集了钱先生对先秦、秦汉、明清三个时期学术思想的研究综述。着眼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与学术特征,从先秦诸子到明清王阳明、王夫之诸儒,探源溯流,系统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的脉络。
中国吃的故事 豆瓣
作者: 唐鲁孙 2005 - 5
“吃道”是仅次于孔孟大道的学问,如向不了解东方国情的外国人打听打听, “吃学”可能盖过孔孟之学。可是很怪,中国样样书都有,惟独“吃”的书很少。如此一门皇皇大道竟无经典可循。我在大图书馆中找了几个月,关于“吃”的记载最古的有《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写的。其中有不少烹任方法,那时代砂粮和酱油尚未发明,菜也好不了多少。其次是唐人写的《膳夫经》,草草数百字,一鳞半爪,无中参考。一晃数百年,一片空白,到了元朝才算有了一部《饮膳正要》,内容全是做补药的菜。
违背我们的意愿 豆瓣
Against Our Will: Men, Women, and Rape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苏珊·布朗米勒 译者: 祝吉芳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 4
本书被西方世界奉为“研究强奸问题的经典”,创下30年畅销不衰的奇迹。它立足于女性的立场,运用大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各种案例,对男性强奸女性这一普遍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法律和历史分析。内容涉及法律中有关强奸的条款分析,战争中存在的强奸问题、种族间(主要是白人和黑人)强奸问题、监狱强奸问题、警察强奸等问题。

本书立足于女性的立场,运用大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各种案例,对男性强奸女性这一普遍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法律和历史分析。内容涉及法律中有关强奸的条款分析,战争中存在的强奸问题、种族间(主要是白人和黑人)强奸问题、监狱强奸问题、警察强奸等问题。此书一出版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并被列为“强奸经典”。根据全球最大网站亚马逊网站统计,有478部重要的著作引用了本书中的相关材料和数据。《新闻周刊》把此书评价为“一部对强奸问题最为详细的研究,迫使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具有毁灭性的犯罪”。《纽约时报书评》把本书列为本年度最杰出的图书之一,认为本书是一部“冷酷的史实,不朽的作品……一部值得一读的著作”,“它立足于独一无二的政治史档案、强奸的社会学以及男女在法律上固有的、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简明而通俗,布朗米勒写就了一部具有持续社会重要性的决定性的、压倒性的、令人震惊的著作”。

《违背我们的意愿》一书自1975年出版以来持续处于热销中,2000年纽约公共图书馆宣称《违背我们的意愿》为20世纪100种最重要图书之一。 此书至今已经有17种文字的版本,因此我关于强奸犯罪的分析已经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阅读和接受。令我欣慰的是,中国读者终于有机会用中文阅读《违背我们的意愿》这本书了。

个人声明
第一章 强奸的群众心理:引言
第二章 初期的法律
第三章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孟加拉国战争
越南战争
第四章 骚乱、大屠杀和革命
美圈革命
犹太人大屠杀
对摩门教教友的迫害
三K党:针对黑人的暴力行径
刚果:针对白人的暴力行径
第五章 英国历史上的两个研究对象
印第安人
奴隶制
补遗:计量史学家
第六章 警方记录在案的强奸犯
强奸、跨种族强奸、团伙强奸
“无偿行为,过度强奸”
奸杀
第七章 种族问题
第八章 权力:机构和政府当局
监狱强奸:同性恋体验
警察强奸案件
儿童性虐待
第九章 英雄强奸犯的神话
第十章 受害者:定位
意念中的强奸幻想
美丽的受害人
《旅馆客房里被杀死的金发舞女》
言情杂志:“他让我这么做的。”
第十一章 受害人:罪行
第十二章 女性的反击
译后记
跨文化传播 豆瓣
作者: [美]拉里·A·萨默瓦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4
《跨文化传播》(第4版中文版)是美国知名学者拉里·A·萨默瓦和理查德·E·波特的一部力作,作为教科书曾先后多次修订再版。
强力推荐: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中国方术正考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中华书局 2006 - 5
本书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之一,第一次结合考古材料,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的方术知识对中国科技史、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此次新版,李零教授作了全面修订,并撰写了“新版前言”说明他研究方术的初衷,讲述对中国期宗教传统的独特认识从李零教授的文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打通古今中外的学术情怀。
假装的艺术 豆瓣
6.9 (51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怀特德-弗莱 译者: 赵悦 南方出版社 2010 - 11
《假装的艺术:一本让你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书》简介:在信息疯狂传播的今天,傻瓜才会花工夫去研究嘻哈文化,谁是新锐导演、哪部独立电影最近独领风骚关我屁事呢?但是,无奈的是,我们活在一个没谈资就会被圈子抛弃的时代,社交、把妹、接近上流人物无处不存在要与人交流话题的需要,在经过一百多种选择的思考之后,还是选择最经济实惠的“假装”吧,这本《假装的艺术:一本让你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书》教给你的就是如何“装”出你的范儿来,作者无所不知的经历以及辛辣嘲讽的个性教你在读书、电影、古典音乐、建筑、美酒等常用装B话题中自由穿梭,在掌握了这些常人不容易知晓的知识后,还请根据需要研究出一套和你相匹配的微笑、耸肩、皱眉、嘲讽等表情,这样,才能将“假装的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Art of Faking It: Sounding Smart Without Really Knowing Anything
八戒说禅 豆瓣
作者: 熊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8
《六祖坛经》:常伴毛泽东身边的书
让人捧腹的《坛经》趣谈,深刻通透的佛学解析
-------------------
请八戒来说禅有些格外的好处,首先是通俗有趣,其次是可以站在高老庄的立场来观察佛学,比唐僧讲经要人性化得多,说的也都是能让普通人一听就懂的话,而最重要的是:敢于追问到底——对一些别人都不好意思继续追问的问题,只有八戒才会鼓足脸皮穷追猛打,非要把砂锅打破不可。
本书是一本说禅的通俗读本。作者从《坛经》入手,在梳理禅宗思想渊源的时候会由禅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学理纷争与中国佛教的传承演变,连带对一些许多人都只知其然的东西,也会澄清一些对佛教的常见误解,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等。
日本论 豆瓣
作者: 戴季陶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 - 7
《日本论》一书初版于1928年,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重要参考著作。即使在其成书70多年后的今天,该书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国情、民族性格及其风俗习惯仍有一定的帮助。
史上最真日本史 豆瓣
作者: 樱雪丸 现代出版社 2011
我们为什么要读日本史?
这世界上也许再无第二个国家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咬合得这么紧密。
看清“弹丸之国”为何与美、中同列当今强国前三甲,能让我们变得更强。
谈论我们的这个邻邦,说到底最好的概括也许是:一言难尽。日本怎么了?
我们一度被日本学习,曾被日本凌辱,一直在被日本超越。为什么是日本?
你想得到的日本,想不到的日本,《史上最真日本史》带你零距离贴身肉搏
沟口雄三著作集:中国的公与私·公私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日] 沟口雄三 译者: 郑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2 其它标题: 中国的公与私·公私
《沟口雄三著作集:中国的公与私·公私》([日]沟口雄三)加微信[soweinc]每天分享好书和来自全球的书友一起学习交流.微信好友低至5折.随时售后保证.作者:沟口雄三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装订方式:精装版次:第1版开本:32开出版时间:2019-05-01用纸:胶版纸页数:302语种:丛书名:类目: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苏联的心灵 豆瓣
The Soviet Mind: Russian Culture Under Communism
8.3 (20 个评分) 作者: [英] 以赛亚·伯林 译者: 潘永强 / 刘北成 译林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收录了以赛亚•伯林关于苏联的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文章。既有对二战后他与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等苏联作家的几次著名会晤的记叙,也有他呈交给英国外交部的关于斯大林统治下苏联艺术状况的公文;既有对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肖像描绘,也有他访问苏联后对苏俄文化的印象速写等等。以赛亚•伯林从身世与文化上都与俄国有着直接的渊源,对俄国知识阶层有深刻的同情与了解,本书为我们了解苏联时期俄罗斯的文化生活一般状况,以及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命运,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导读推荐:
我与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会面和谈话;对他们简直无法形容的生活和工作处境以及他们所遭受到的对待的认识;还有我得以和他们两人建立起来的私人关系甚至是友谊,都深深地影响了我并根本改变了我的观念。当我在出版物上看到他们的名字,或听别人提到他们的时候,我会生动地回忆起他们脸上的表情、举止和他们说过的话。直到今天,当我读他们的作品时,仍然能够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
俄罗斯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一旦他们获得自由,说不准他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出现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并非没有可能,但目前我还看不到有任何迹象。邪恶终将被战胜,奴役正在走向灭亡,人类有理由为这一切而感到自豪。
——《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豆瓣 Goodreads
中国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
作者: (日) 沟口雄三 译者: 龚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7
本书通过对于李卓吾和阳明学的阐释,对于中国前近代不同于西方的路向进行了辨析,认为“在中国思想中存在着不同于欧洲思想史的展开的中国独自的思想史的展开”,反对一般常见的、以欧洲的历史展开和价值观为基准的西方中心论历史观,从而在中国内在的思想理路中寻找中国的“近代”及其“屈折与发展”;他还打破了在日本通行的对于李卓吾童心说是个人主义表现的肤浅说法,把李卓吾晚期的复杂思想,特别是佛教思想在他身上的独特体现推向对于明代思想本身的解释。
中国人史纲(上下)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柏杨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 - 10
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衰。
在体例上,本书有至少以下突出的特点:
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作者常常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地进入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便使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也使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宋明之后,尤其是十六世纪开始,西方政治文明突破性地发展起来,科技之光兴起,中西方的发展遂于此分道扬镳,并终于导致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不堪收拾。今天的人在扼腕叹息之余,更应该明白到,不仅仅从中国来看中国历史,和不仅仅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多么必要和意义非凡。
本书特有的以世纪分章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普遍的公历算法来纪年,和将一个世纪分成十个年代来分别表示,等等做法,都使得全书脉络清晰,重点主题一目了然,大大地方便了阅读。
中國人史綱 豆瓣
作者: 柏楊 星光 2003
《中國人史綱》是柏楊在綠島監獄中書寫的一部中國通史,從盤古開天寫到八國聯軍,是柏楊的代表作品之一。
《中國人史綱》有許多空前突破性的特點:
一、以一世紀(一百年)為敘述單元;
二、以公元為計算時間的標準;
三、直呼帝王及歷史人物姓名;
四、重視史實之陳述;
五、加敘東西方世界。
柏楊說他把《中國人史綱》獻給孫觀漢先生,他形容獄中寫書的艱難過程:「叢書是我在火爐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牆角,或坐在地下,膝蓋上放著用紙糊成的紙版,和著汗珠,一字一字的寫成。參考書的貧乏使我自慚,但我別無他法。而且心情惶惑,不敢想像這些艱難寫出的書稿,會遭受到什麼命運。所以不可避免的會錯誤百出,唯有乞求方家指正。”
穿墙透壁 豆瓣
8.7 (22 个评分) 作者: 李乾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本书为作者二十年来中国古建筑考察的心得总结。涵盖神灵殿堂、帝王国度、众生居所三个主要面向、十六
大类建筑,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经典个案。时间由秦汉以迄明清,空间遍布中华大地。无论是尺度宏大的宫殿
寺院、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台水榭著名园林,还有体现藏传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
寺唤拜塔等,作者皆以最能彰显各个古建筑特色的剖视彩图,加上实景摄影图像与特色导览,引领读者进入
时光隧道,甚至穿墙破壁,领略古代匠师高超的工艺技术,体验每一座古建筑令人惊艳的空间美感。在经典
个案之后,另有同类型其他实例的介绍与比较;而“延伸议题”则以简练的文字、精细的手绘线图与大量的
摄影图片,归纳整理中国古建筑之基本欣赏知识。最后并附中国古建筑常见术语词解。
-------------------------
过去每当我和梁思成先生谈到他做学问的事时,他往往只淡淡的一笑说:“这只是笨人下的笨功夫。”
今天当我看到乾朗的这部《巨匠神工》时被惊呆了,不禁想起了梁公说的“笨人下笨功夫”的话。乾朗不
仅受过深入的建筑学专业训练,近二十年来更走遍了大江南北,对中国古建筑有了亲身的领会和体验,因
而他才有可能将中国古建筑中最经典的作品挑选出来介绍给读者。本书又不同于一般的读物,乾朗每调查
一处古建筑时都是用全身心去体察的,书中的数十幅图画即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因此他可让读者用眼睛走
进古建筑,而这正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本书最可贵的是,它不仅供业内人士用,更是面向广大的社会人
士、所有非建筑业的朋友们。 ——林洙,《大匠的困惑:建筑师梁思成》作者
香识 豆瓣
作者: 扬之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8
《香识》为京城才女扬之水的品香之作,兼论香诗与香事,分“莲花香炉和宝子”、“香合”、“两宋香炉源流”、“印香与印香炉”、“宋人的沉香”、“龙涎真品与龙涎香品”、“琉璃瓶与蔷薇水”七篇,主题集中,考论精练,彩图丰富,香味四溢,令文人小资倾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