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地下鐵事件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賴明珠 時報文化 1998 - 6
豐田清晨 6 點半走出澀谷的秘密聚會所,坐著高橋所開的車駛向日比谷線中目黑車站。以途中買來的《報知新聞報》把 2 個沙林的塑膠袋包起來。
他被指定搭乘的是,7 點 59 分發的往東武動物公園的電車。車次編號是 B711T。豐田上了第一輛車,坐在靠近門的座位。電車和平日的早晨一樣,擠滿了正要去上班的人潮。對於在那裡共乘的大多數人來說,1995 年 3 月 20 日可能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並沒有什麼特徵,只是人生中的一天而已。豐田把帶來的包包放在腳邊,悄悄把用報紙捲著的沙林袋子拿出來,移到地上。
豐田搭乘那班電車只有很短的時間。只有 2 分鐘。當電車由中目黑開出而在下一站惠比壽站停車時,豐田便毫不遲疑地用傘尖刺了幾次沙林袋子,就那樣站起來下了電車。並且快步走上階梯,坐進正在外面待機的高橋的車子裡。一切都順利地,依照預定進行。簡直就像用尺在白紙上輕快地畫出一條筆直的線一樣。
在開往澀谷聚會所的車中,司機高橋出現沙林中毒症狀是唯一的失算。大概是被附在傘尖和豐田所穿衣服上的沙林液體所影響。但從惠比壽到澀谷目的地已經近在眼前,而且並沒有發生什麼具體的妨礙。
豐田所刺破的 2 個塑膠袋都穿洞了,900 毫升之多的沙林液體全部不留地溢出地板上。從六本木一帶開始第一輛車內的乘客們開始感覺異常,在快到神谷町之前達到恐慌的頂點。人們爭相打開窗戶,即使這樣依然無法阻止被害。許多人倒在神谷町的車站月台上,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死者 1 人,輕重傷者達 532 人……。
潮骚 豆瓣 谷歌图书
潮騒
8.3 (115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潮骚》于1954年问世,中篇小说,曾获第一届新潮社文学奖。
渔歌式的纯情故事。青年渔民新治在早春的一个傍晚,认识了刚从外地回来的有着健康美的姑娘初江,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相爱了。不料谣言四起,初江的父亲得知后勃然大怒,不准他俩见面。不久,新治在狂涛骇浪,挽救了初江父亲的一条船,凭着他的勇猛过人最终赢得美人归。
《潮骚》对青春的描写,提高了爱情的纯洁度。新治和初江的爱情故事,除了崇高的情和纯洁的爱,没有介入任何杂念,从而将这对恋人的爱情推向至纯至洁的境界,并在灵与肉的均衡几近破灭的紧张中创造了美。亦即,从爱欲、肉欲中抽走了猥杂的东西,使之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完成了绝对的纯化。这不仅回归到了日本传统的深层,而且使理想之乡的传统的、古朴的美完整无瑕地再现于现代。小说贯穿了自然美与人情美的主导思想,将人物的生活、劳动、思想、感情镶嵌在大海的自然画框里,以大海寄意抒情,创造了一种自然美的独特魅力。这种美——生、活力和健康,通过三岛由纪夫的妙笔,出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952年周游欧美之后,三岛对希腊的体验使他觉得比起内在的精神性来,更应重视外在的肉体性,重视生、活力和健康,便萌生念头要以古希腊朗戈斯的最出色的田园传奇爱情小说《达夫尼斯和赫洛亚》为蓝本,写一本日本式的传奇爱情小说,来赞美朴素真挚的爱情。这就是《潮骚》这部小说诞生的因由。
日本的起起落落 豆瓣
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 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德鲁·戈登 译者: 李朝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本书为全面叙述东邻日本近两百年现代化历程的通论著作,时间跨度从德川幕府直到2000年。作为哈佛大学日本史研究专家,作者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历史发展提出若干新观点:独创“帝国民主主义”一词以概括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政治状况,指出效忠天皇思想压倒民主理念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病因;进一步发展“跨战争”概念,强调由1920年代到1950年代是一个连续的社会发展阶段,反对以二战结束和美军占领为历史断代界限。另外,迥异于其他通史书籍,作者将日本现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日本的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
本书内容涵盖层次甚广,有类百科全书,但并非刻板地叙述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的结构变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写法,描摹日本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喜悦,读者借此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
西域文明史概论 豆瓣
作者: 羽田亨 译者: 耿世民 中华书局 2005 - 9
日本著名汉学家羽田亨是在西域历史、语言、宗教以及唐、元等朝断代史的方面都有精深研究的一位大学者。他的学术视野非常开阔,掌握的西域民族古文字也多,因此成就卓著。本书收入羽田亨两部比较通俗的著作《西域文明史概论》、《西域文化史》,虽然都是多年前撰写的,但剪裁得宜,深入浅出。著名回鹘文和西域文化研究专家耿世民先生重新译订了全书,并将羽田亨弟子间野英二撰写的极有价值《解说》一并译出,的确是难得的事。以前出版的讲新疆历史文明的书当中,余太山主编的《西域通史》是较好的一种,只是篇幅较大。羽田亨此书,应该是目前通论中亚、新疆历史文明的著作中最便初学的了。
天才的价值 豆瓣
天才たちの値段
作者: [日] 门井庆喜 译者: 田肖霞 译林出版社 2011 - 7
有可能是最文艺的推理故事 有可能是最悬疑的轻松小说
媲美《达芬奇密码》与《神之水滴》
挑战福尔摩斯与华生的经典组合
日本亚马逊网站高分推荐
艺术爱好者与推理迷们的必备枕边书
这是一本由五个故事连结而成的短篇故事集。美术神探神永美有与大学讲师佐佐木昭友将挑战福尔摩斯与华生的组合,登上生动的艺术大讲堂,解开重重谜题。
豆瓣
作者: [日] 柳美里 城邦(麥田)
我的靈魂無法安存在軀殼�,始終分別朝著兩個方向,不斷地飄搖游移。一個方向是東由加多的病房,另一個是跟他在一起的記憶……
自從丈陽出生後,東由加多的病情不斷地迅速惡化,拖著產後身子的柳美里,除了照顧嬰兒、重病病人,還得應付寫作的截稿期限。光憑想像,就能理解身心疲累的她幾乎已瀕於崩潰的邊緣。   然而,步步進逼的死亡像是一塊令人窒息的陰影,充塞在柳美里、東由加多、丈陽等三人的未來當中。儘管她緊緊地抓著東的手,不肯放開,而即使就這樣緊抓不放,最後終究不免一步步接近死亡。三人一起活下的時間已被剝奪,剩下來的便是面對死亡的殘酷時間。
心碎的柳美里並不打算用時間來治療自己的傷口,也不想忘卻自己的傷口。因為失去,讓她深受傷害,也備感疼痛。而她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斷書寫東的逝去、空白、血與痛。
异位 豆瓣
アトポス
5.3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林新生 新星出版社 2011 - 6
在十六世纪的罗马尼亚,有一位伊丽莎白•巴托里女王,她为了永葆青春,将少女囚禁,用她们的鲜血来滋润自己衰老的躯体……
恐怖小说作家麦克•巴克雷在神秘被杀之后,他以伊丽莎白•巴托里为原型的小说遗作中的情节,却意外在虚荣之都好莱坞真实上演。
这个鲜血淋漓的“怪物”。是个相貌可憎又让人恶心的女人。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各方证据都指向了活跃于好莱坞的日本女星宋琦玲王奈。前往死海拍摄《莎乐美》外景的玲王奈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难道她真的被吸血鬼女王附身?拯救她的骑士又会是谁?
茶之書 豆瓣
作者: 岡倉天心 译者: 谷意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2
作者在旅美期間,意識到西方人對東方世界充滿了荒謬的想法及誤解,因此用英文寫下這本以「茶道」為主題的書,希望能將日本文化正式介紹到西方世界,藉此引起共鳴。即使雙方有著極大的文化差異,卻都對「喝茶」非常講究:方式不同,重視喝茶的流程和儀式卻相同。
在書中他將茶道分成幾個部份來談:茶道的精神、流派、茶與禪的關係、茶室的擺設、最後是妝點茶室的花朵與美學鑑賞。主客在茶室共飲一杯,一期一會,隱含了大和民族執著的特質,將所有對於來客的心意、美好事物的堅持,灌注在這一碗茶中。
目錄
寫於五南文庫發刊之際 不信春風喚不回
導讀 周瑜
一碗人情,百年茶點 蔡珠兒
高岡倉松照天心 李長聲
第一章 一碗見人情
第二章 茶的飲法沿革
第三章 道與禪
第四章 茶室
第五章 藝術鑑賞
第六章 花
第七章 茶人風範
理由 豆瓣
8.1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陈宝莲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1
《理由》内容简介:地产泡沫破灭。雨夜,警局接到报案:美好新城2025号,小系一家四口惨遭灭门……,在宫部美雪不动声色的细密叙述中,这起灭门血案有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将人与人的疏离与冷漠、人与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人与社会的失调与错位,织成一幅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浮世绘,如白描、如特写、如慢镜头一样苍凉地从天垂挂。
伽利略的苦恼 豆瓣
7.1 (6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袁斌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 - 9
东野圭吾写得最畅快的五篇小说。
事关科学,更关于人性。
幽微的人际关系,道德挣扎。科学的分歧论争。
且看神探汤川学如何解决他周遭各式各样的苦恼案件。
“人心也是一种科学,而且极为深奥。”连汤川学教授都烦恼的五个谜案。
坠楼 是跳楼自杀还是他杀?
操纵 无预警发生的火灾,恩师长子为何死于非命?
密室 密闭房间里房客神秘消失,封闭的密室泄露不单纯的案情……
指示 当科学遇上探测学,怎样看穿真相?
扰乱 如何不遇到被害人就致人于死?
贫困大国美国 豆瓣
作者: [日] 堤未果 译者: 殷雨涵 / 谢志海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4
《暗访美国(贫困大国美国社会实录)》是一本能改变你对美国看法的书!
你有没有尝试过从“贫困商业”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金融风暴?
当你这么做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便是那些目光迷茫的老百姓们。
这其中有就业困难的年轻人,他们被高额的学费贷款逼得走投无路;有中老年人,他们因医疗保障的缺失。被推挤到了绝望的边缘;还有儿童。他们一个个胖乎乎的,看似开心。可你知道他们今后的路远比他们的体重更为沉重;就连身处高墙之内的囚犯也不能幸免,要是他们知道入狱后的“代价”如此高昂,恐怕会重新评估犯罪的成本……
然后你会发现,这背后有一股根深蒂固、庞大的力量在操纵着这一切……这就是美国的社会和经济体制。
而被万众寄予巨大希望的奥巴马,他的上台真的能如他的竞选宣言一样“改变”这个社会吗?
在《暗访美国(贫困大国美国社会实录)》中。日本最犀利时事记者堤未果将带您倾听来自底层人民真实的声音,并解读这一讯息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根源。读完后您会发现,真正的“民主”、“自由”是怎么一回事,而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自身所处的社会。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全八卷) 豆瓣
作者: 王芸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7
全书上起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下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浅近平易的语言叙述六十年间的中日外交关系(实际涉及东北亚、中俄、中美等更广泛的外交关系),其中包含大量故宫博物院(尤其是清季外交史编印处)和北平各图书馆的珍贵档案史料。作者还走访了历史界和外交界前辈,许多学者和当时在世的外交家、前清遗老也提供了很多资料。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内容,不仅涉及中日两国关系,而且以六十年来远东关系为经,以中日两国关系为纬,以原始记载和档案资料为依据,分析比较,探清真相,找出结论,展现中日关系的来龙去脉。
盖房记 豆瓣
作者: [日] 柏木博 / [日] 中村好文 译者: 孙萌萌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 - 2
《盖房记》介绍了:著名的设计史学家委托一位号称“住宅名人”的建筑家建造房子。主人的愿望是建造“质朴而大胆的房子”,最终这个愿望化身为箱式结构的房子,它让人坚信唯有这个设计才能守护未来。人们不再需要一次性的房子,而要建造能够居住百年的房子。从主人与建筑家的相遇,再到他们各自的想法,从书中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建造房子必备的智慧与诀窍。
专业主义 豆瓣
作者: [日本] 大前研一 译者: 裴立杰 中信出版社 2006 - 6
这本书着重阐释了真正的专家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的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以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洞见警示人们重新思考专业的内涵与效用,培养并吸纳专业人才。对于企业而言,《专业主义》匡正了世人对“专业”的误解,管理者可按图索骥,寻觅真正的一流人才;对于个人来说,《专业主义》着眼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修炼,为职业人士指明了一条修身之道。
别跟我说你懂日本 豆瓣
7.0 (47 个评分) 作者: 王东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7
《别跟我说你懂日本》介绍谈到日本时,我们谈些什么?!拘谨的日本人其实最搞笑;日本才是礼仪之邦;为何那么多人青睐卧轨自杀;情人旅馆是怎么回事;日本女中学生的裙子为什么那么短,还能有多短?何谓“我慢”的文化……
这里,有日本生活的全景展现,这里有夸张而且搞怪的日本男人,和好笑又善良的日本女人,还有在日本吃穿住用行等等风俗……
既熟悉又陌生、既喜欢又不喜欢、向往、隔膜、羡慕、嫉妒、恨……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让我们这样敏感……
一个人旅行2 豆瓣
8.2 (2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高木直子 译者: 陈怡君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 7
《一个人旅行2》讲述了:坐着卧铺列车去函馆吃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搭乘轮渡去四国吃遍了当地的乌冬面店,而且面对一览无遗的大海,在甲板上一个人唱起了独角戏……玩的不亦乐乎呢!带着驱熊铃铛去爬山、体会了断食之旅看见食物两眼放光,还有因为台风飞机停飞被困机场,七转八转终于坐上了回家的飞机,泪奔啊……其中还有一些小小的艳遇!
第二次旅行,去了更多的地方,胆量也更大了,好玩的、好吃的,还有在这个旅行中精彩不断的小插曲,高木直子从来没有让每一个喜欢她的人失望过!
设计中的设计 豆瓣 Goodreads
DESIGNING DESIGN
8.4 (13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原研哉 译者: 朱锷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 11
设计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原研哉对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么长的路,做了那么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真是一个有趣的展览,但又不仅仅是有趣,它分明是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
科学的边角余料 豆瓣
作者: 阿溟 重庆出版社 2011 - 7
《科学的边角余料》内容简介,今天,科学已经成为人类解释世界和自身的答案和手段,但科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却没有答案。作者是一位从事医学研究的留日博士,面对科学日益使人疯狂的世界,冷静而严肃地提出了种种质问和告诫。作者结合国际最新医学及生物学成就,从生理角度解释种种社会热门现象,如:减肥、男女性格形成及性取向、癌症、安乐死、药品检查等;站在一定历史高度,反思人类由来、生与死、人类机体进化与退化所带来的得与失、科技进步与人类良心、作为生物物种的人类生存法则以及中西医辩证原理:根据科学本身包含的逻辑基础,合理进行生发和演绎,想象科学带来的改变,如冷冻时间、干细胞器官生成、预测未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