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金阁寺 豆瓣 谷歌图书
金閣寺
8.9 (255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三岛由纪夫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56年,长篇小说。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
日本狂言 豆瓣
作者: 李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 5
《日本狂言》采用的狂言剧本包括大藏流与和泉流的各种不同版本。翻译时主要参考周作人及申非等先学的翻译成果,并对个别字句作了修改。未在中国出版过的狂言剧目则由笔者本人翻译。由于“能乐”的“能”是个单音字,容易产生阅读不便,所以《日本狂言》涉及“能乐”的“能”的内容时为了前后行文方便,写作“能戏”。《日本狂言》图片除了笔者亲自拍摄以外,狂言相关照片获得狂言大藏流山本家山本东次郎先生的许可,采用山本家专用摄影师神田佳明先生所拍摄的照片。在此特向东次郎先生和神田佳明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古代绘卷和狂言绘画资料选自政府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及博物馆的数据库。《日本狂言》中有小部分内容曾经发表,在加入书,中时作了修改。鉴于这套丛书的特点,《日本狂言》未能完备引文出处和研究索引。希望最后罗列的参考文献有助于读者考察狂言艺术,而《日本狂言》的写作也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此谨向先学表示谢意。
敦煌 豆瓣
8.0 (52 个评分) 作者: [日]井上靖 译者: 刘慕沙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 10
日本文坛巨匠、芥川龙之介奖得主——井上靖代表作之一,荣获每日艺术大奖,令无数人拿着这本书从世界各地奔赴敦煌。宋仁宗天圣年间,书生赵行德进京赶考,却因瞌睡错过了考试,前往刀兵四起、黄沙漫天的敦煌,命运由此发生了剧烈的转折……
日本汉诗精品赏析 豆瓣
作者: 李寅生 2009
日本汉诗是日本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用汉字来写作诗歌,千百年来留下数以万计的汉诗作品。《日本汉诗精品赏析》精选400余首汉诗进行注释和鉴赏,在注释重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对汉诗所包含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并对汉诗与中华文化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做深入浅出的说明。最后就汉诗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思想内容等做一综合性的赏析。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豆瓣
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
9.3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柄谷行人 译者: 赵京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并非学院派式的文学史专著,而是理论批评随笔的结集。1980年出版之后,至今已再版25次,成为后现代批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文学现代性的批判来剖解现性,分别探讨“风景”、“内心”“自白”、“病态”、“儿童”及“叙述方法”等日本现代文学独有特性的形成过程,挖掘文学现代性的起源提示现代文学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共生关系。
现代文学一旦确立了自身,其起源便被忘却。忘却的结果就使得人们相信这一文学的基本观念具有历史普遍性,这一普遍性也就获得了不证自明的霸权地位,由此排斥任何“非现代性”的事物,对任何前现代的事物进行肆意的分割、颠倒和重组。
方丈记 徒然草 豆瓣
作者: [日本] 鸭长明 / [日本] 吉田兼好 译者: 李均洋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6
《方丈记》和《徒然草》是日本近古文学的双璧,深邃而警世,里面充溢着人生无常和飘然出世的思想,代表日本古代随笔的最高成就。
《方丈记》中流露出对时代变幻无常的感慨。作品大体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作者从感慨世事多艰出发,记述了平氏统治时期的天灾、人事之变,后一部分记述了作者的家系、出家隐居后的清贫生活,文体是和汉混淆体,文笔生动。
随笔集《徒然草》注重对人生的领悟,全作共分243段,由杂感、评论、小故事,也有一些属于记录或考证性质的作品,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众多人物。作者写了许多带有寓意性质的小故事。由于这部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刚劲,描写生动准确,长期被认为是日本随笔文学中的佳作。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豆瓣 Eggplant.place
6.8 (4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
新井一二三,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始,有机会就想往外闯,往外飞。
离乡背井踏上北京遍游中国,进入中欧迷宫、见识古巴、越南,
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游走异地十年,得到了什么?
一个道道地地的东京人,日文是她的母语,中文写作是她疗伤自我的方式,
在香港被叫“文化杂种”,在台湾出版了十七本书,在东京朋友笑她穷,
她目瞪口呆,为什么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当年勇敢无惧的少女,单枪匹马,像一颗孤独的行星,
走向国境边界,走向流亡者的故乡,布拉格是昆德拉的,古巴是海明威的,香港是张爱玲的,
花费最多机票钱,说最多外国话,多少次飞越太平洋……
其实真想要明白的是,幸福与自由。
现在全家的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下厨的料理有各国菜色,行李箱贴满入境贴纸,
年轻时的远走高飞换成了家庭组织,照样推婴儿车携家带眷跨洋飞,
生活什么都可以变,但不可改变的初衷,
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里?
我這一代東京人 豆瓣
作者: 新井一二三 大田 2007 - 10
小津安二郎記憶裡的東京,
是銀座服部大鐘夜晚八點準時響起時,
透過五丁目鰻魚店葦門,看到的金黃色夜景。
魯迅記憶裡的東京,
是夏天夜晚透過宿舍窗戶,
瞧見江戶川水面上,優雅飛舞的螢火蟲。
村上春樹記憶裡的東京,
是住在切片蛋糕形狀的狹窄破爛屋子裡,
免費享受灌進屋子裡的陽光與涼風。
老東京人記憶裡的東京,
是風鈴、煤炭爐、蚊香、榻榻米,
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ALWAYS幸福的清貧生活。
我記憶裡的東京,
是在春天的東京灣淺灘挖蛤蜊,在夏天的神田川畔抓鰻魚,
是在上野公園百年木造音樂廳裡,聆聽來自過去的樂音……
這些美好的昨日景像,
至今仍在我這一代東京人眼前,
栩栩如生演出著……
叶隐入门 豆瓣
葉隠入門
8.2 (13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隰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对日本武士道经典《叶隐》及武士道精神的独特解读,在日本再版达50次,堪称超级畅销书。《叶隐》对日本人精神影响之深刻,不亚于《论语》对中国人的影响。不了《叶隐》,就很难真正理解日本民族和日本民族性中的扩张欲。三岛生前对《叶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用现代理念、文学化语言加以解读,是一部十分独特、极具价值的学术随笔。
敦煌 豆瓣
作者: [日本] 井上靖 译者: 董学昌 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10
选收“洪水”、“楼兰”、“异域之人”、“昆仑玉”等10余篇井上靖中国古代历史小说。
孔子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日) 井上靖 译者: 刘慕沙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 1
《孔子》内容简介:春秋末年,吴楚征战,天下大乱。蔡国遗民蔫姜在逃亡的路上偶遇一行看似身份尊贵的旅人,被其超凡脱俗的行止吸引,遂以随侍身份加入其间。旅人们乃是周游列国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颜回、子贡诸人。蔫姜与众弟子追随夫子由蔡至陈,从卫到楚,历尽千辛万苦。
四十多年后,孔 子与当年随侍弟子均已离世,人已暮年的蔫姜在隐居之所召集研读孔学的学子,讲述当年经历与感怀,探讨儒学思想博大与深邃,重走当年周游之路……
文章讀本 豆瓣
文章読本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黃毓婷 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0 - 11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期望能引導普通讀者,
進一步成為精讀讀者。
請容我區區一介小說家講句僭妄的話,
我認為,作家首先必須也是一個精讀讀者……
法國文學家批評家蒂博代(Albert Thibaudet)把小說的讀者區分成兩類,一類是「普通讀者」,另一類是「精讀讀者」。
三島寫本書的目的即是期望能引導普通讀者,進一步成為精讀讀者。而且三島認為,要成為作家,首先必須要成為精讀讀者,若沒有經過精讀讀者的階段,就不能真正品味文學本身,若對文學缺乏品味,自己也無法成為好作家。
本書並沒有特定侷限在介紹某幾種文類,或排出文類的優劣階級,三島只是希望能以客觀的立場,介紹每類文章的趣味,告訴讀者如何領略每種類型的文章之美。
對於熟悉三島文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同時也是三島對自己作品的解說書,它停下了織就三島作品的飛梭,讓我們能夠好好看清中間那縱橫交錯的理性經線與官能緯線。
日本电影100年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四方田犬彦 译者: 王众一 三联书店 2006
作者将电影放在日本文化传统的延长线及世界思潮的历史大背景下加以分析。讲述了丰富多彩的日本电影百年历程。

中文版序言
日本电影评论的新视野
前言
关于日本电影的特征
日本电影的概念/ 电影作为边缘艺术/ 增村保造的批评/ 与相临领域的交流/
与传统戏剧的关系/ “辩士”的滥觞/ 文化杂种/ 几个高峰/ 记忆的发现
第一章 “活动写真” 1896~1918
电影来了/ 日本人拍摄的最早的电影/ 与大众戏剧的关联/ 民族主义问题/
最早的导演牧野省三/ 日活的创立/ “活动辩士”的意义
第二章 无声电影的成熟
...................
端木蕻良代表作:初吻 豆瓣
作者: 端木蕻良 华夏出版社 2009 - 1
《端木蕻良代表作:初吻》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为端木蕻良之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系列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
外部空间设计 豆瓣
9.2 (1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 3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全书共四章。
你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豆瓣
作者: 山本敏晴 译者: 米雅 天下雜誌 2007 - 4
一個簡單的提問,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再靠近幸福一點點…
聽聽孩子,問問自己: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本書作者山本敏晴先生對柬埔寨的孩子提問:「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並且請他們畫在圖畫紙上。有的孩子的答案是「家」,家裡務農的孩子回答是「牛」,也有孩子驕傲的回答是「國家」,或是珍貴的文化遺跡。這些孩子所珍視的東西,對台灣的小孩而言,具有何種意義?從鮮豔欲滴的野花、賴以維生的牲口、每天相處的家人,到世界和平的願望,有些東西看似微不足道,有些東西卻又視野廣闊得超過我們的想像。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孩子們的回答,或許會讓我們憶起某些看似平凡卻重要的東西,以及簡單事物所蘊含的喜樂,以本書為討論的起點,讓我們也來聽聽孩子的想法吧。
本書裡孩子的答案反應出各種不同的生命經驗,其中有些出人意料的回答,他們說最重要的就是「中止戰爭」或「剷除地雷」,書中穿插了當地的戰爭紀實照片,以及孩子用蠟筆畫出的戰爭場景。雖然照片中的孩子對訪問者報以燦爛的微笑,但拄著柺杖的小小身影,提醒著我們,戰爭在他們身上、心裡留下的傷痕,就像是他們用塗鴉表現的戰爭場面一般,清晰可見。在此同時,孩子甜美的笑容和真摯的話語,讓人產生一種信念:正因為過去沉重的生命體驗,這些孩子絕不會輕易忘記──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們知道,這朵花是那個帶著羞赧神情小孩的寶物,那我們就不會任意摘下它;如果我們知道,這個宗教或文化,是很多小孩虔誠的信仰,我們就會好好尊重它;如果我們知道,家人是無數孩子最重視且唯一的存在,那人們就不會掀起戰爭、互相殘殺。如果大家對彼此的認識能多一些,世界或許就會很不一樣。
書的結尾把孩子們最重要的東西並置──汽車、牛車、植物、動物、漂亮的衣服等,每個孩子最重要的東西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身邊都有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存在。在美麗而沉靜的柬埔寨暮色中,作者緩緩道出他衷心的期盼:如果大家都能尊重彼此最重要的東西,那麼有一天,所有的人,一定都能得到幸福。
讓孩子吃驚的教育方式
一談到上課的手法,山本興致勃勃地說明,「一開始我們先請小朋友不記名的畫一張圖,題目是『你最重要的東西』,」然後給小朋友看其他國家小朋友的作品,「日本的小朋友都很吃驚,」因為日本小朋友畫的是電動玩具之類的,其他國家小朋友有的畫食物、有的畫戰爭。
達到「讓小朋友吃驚」的目的之後,山本或是山本培訓出來的講師,就會放相關內容的三分鐘影片給小朋友看,然後告訴小朋友們,其實幫助弱者的不只是電視裡的鹹蛋超人之類的英雄,在現實社會也有「正義的伙伴」,就是「國際協力師」,告訴小朋友們這個職業就像警察、消防隊員一樣是幫助別人的職業。
接著,山本告訴小朋友,即使不當國際協力師,也能成為「正義的伙伴」的另外兩個方法,其一是在選擇就業時,考慮一下這家公司是否用環保的原料及方式生產產品?其二是,今天在回家的路上,如果到超商買東西,注意看看商品包裝有沒有各種環保的標誌(此時會打出幻燈片,介紹小朋友認識各種各樣的環保標誌),做一個賢明的消費者。
最後山本會讓小朋友帶一張其他小朋友的畫回家,請他們貼在自己的房間牆壁上,想一想「每個人重要的東西都不一樣」這件事。
「我不喜歡用道德、倫理這些硬梆梆的字眼,我選擇『正義的伙伴』這個說法,並用電視上一些超人偶像介紹『國際協力師』的工作,就是不想強迫小孩子,只是提醒他們眼光看世界,長大以後能多想一下回饋社會,而不是只想著考上一流大學、進大企業、賺大錢,」三分之一時間穿醫袍看病的山本,目標遠大卻很務實。
專家推薦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讓孩子看到每個人心中認為最重要的事很不一樣,從而學會尊重別人的想法。」──陽明大學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作者藉由提問『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溫柔地以兒童發展階段之思考為中心,勾勒出對兒童自我認同、世界觀與生命教育所要傳達的美好價值觀,也讓人類思索『戰爭』對兒童生活世界的影響。」 ──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召集人 吳銀玉
「山本敏晴鏡頭下的一張張笑臉帶出一個又一個純真的回答,那些回答裡隱藏著家庭溫暖的愛,也透露著坎坷的歷史與嚴苛的國家情勢帶給孩童的不安。……這樣的一個問句,單純又細膩的『催逼』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停格幾秒鐘,去正視自己、甚至是超越國界的人心需要。」         ──國立靜宜大學日文系講師 米雅
1Q84 豆瓣 Eggplant.place
7.7 (41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賴明珠 時報文化 2009 - 11
故事以雙線進行,並以村上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時間是1984年,少女青豆在健身俱樂部工作,但她另有一個神祕的身分,而熱愛寫作的補習班數學老師天吾則為了一篇小說新人獎投稿著迷不已,兩個主角雙線平行地發展,從互不相關、到發展出奇妙的戀情,從詭異的1Q84年回到幼年的60年代……
「不管喜不喜歡,我現在正置身於這『1Q84年』。我所熟知的1984年已經消失無蹤不存在了。現在是1Q84年。空氣變了,風景變了。我對帶有問號的世界的成立方式,必須盡可能快速適應。就像剛被野放到新森林裡的動物那樣。保護自己的身體,為了生存下去,必須早一刻理解那個場所的規則,配合那個才行。」
国破山河在 豆瓣
8.3 (12 个评分) 作者: 萨苏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 - 7
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国破山河在》一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中国的抗战,以最简陋的武器对抗凶残而装备精良的侵略军,很多时候战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众多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反而因此湮没于血与火中。而在敌方的史料中,虽然纪录的目的不同,却也保存了许多中国人为国死难的可歌可泣的事例。作者辛勤梳理日方史料,和国内资料互为对证,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重现于我们眼前。萨苏文笔灵动诙谐,将这段沉重激昂的历史,鲜活形象地展现给读者。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日方拍摄的历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