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話
书趣 豆瓣
Ex Libris: Confessions of A Common Reader
8.4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妮·法迪曼
译者:
杨传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5
《书趣: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由》是安妮·法迪曼的读书随笔集。书里有十八篇爱书、读书的文字,包括“书的婚事”、“我的特别书架”、“扉页题词”、“永恒的墨水”、“别人用过的书”等等,篇篇都写得亲切动人、有情有味。通过安妮谈书之口,感受到的是藏在书后的一家爱书人亲情和睦的浓烈氛围。夫妻之爱,父母之情,兄妹之谊都浓缩在这阵阵书香里了。书中多是余味无穷的对书的赞歌。欣赏这扑面而来、中人欲醉的书香,不仅仅是欢歌迷情,还浸透着对书与生命的清醒的思索。这些读书文章最早发表在《文化》杂志的专栏,广受好评。
夜晚的书斋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加拿大)阿尔贝托·曼古埃尔
译者:
杨传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7
继《阅读史》之后,《书斋漫步》生动讲述了书斋或图书馆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曼古埃尔在法国的家里策划修建了一个书斋,他受到这件事的启发,进而告诉我们书斋或图书馆怎样体现了许多个人乃至整个文明的回忆。本书轶事连篇,扣人心魄,从作者幼时的书架一直说到国际互联网的“全套”图书,从古代埃及、希腊到阿拉伯世界,从中国、罗马讲到“谷歌”。这里有已消逝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有撒缪尔?派匹斯的私人书斋:他给体积小的书本装上“高跟”,好让书架上的书整齐好看;还有文学家的书斋,狄更斯、博尔赫斯等等…… 曼古埃尔在书中还讲到诗人兼建筑家米开朗基罗的纪念碑式的图书馆,慈善家卡内基建立的图书馆,监狱里囚犯的口头“回忆图书馆”等。
书店的灯光 豆瓣
The Yellow-Lighted Bookshop
8.0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刘易斯·布兹比
译者:
陈体仁
上海三联书店
2008
- 10
《书店的灯光》这本书是作者关于书店的回忆,也涉及到书与书店的历史。
在书中,作者不仅描绘了书店的氛围,回忆起自己阅读的启蒙,准确的将人与书店的关系比喻成“在人群中独处”。而且大半生与书和书店为伍的作者,还简单叙说了书与书店的历史,细数他所喜欢的位於世界各地的书店,还有许多跟书有关的动人故事。像是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如何请不懂英文的法国排字工人以手工排出有史以来最难懂的英语小说《尤利西斯》,并且在书的封面采用希腊国旗的颜色,以代表希腊城邦言论自由的传统,最後日夜赶工,终於在乔伊斯四十岁生日时,收到这本书的初版本。
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一个爱书人对书始终不变的热情,一个书店从业人员热爱书店工作的初衷,并且在网路与电子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对於书店未来的审思。
在书中,作者不仅描绘了书店的氛围,回忆起自己阅读的启蒙,准确的将人与书店的关系比喻成“在人群中独处”。而且大半生与书和书店为伍的作者,还简单叙说了书与书店的历史,细数他所喜欢的位於世界各地的书店,还有许多跟书有关的动人故事。像是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如何请不懂英文的法国排字工人以手工排出有史以来最难懂的英语小说《尤利西斯》,并且在书的封面采用希腊国旗的颜色,以代表希腊城邦言论自由的传统,最後日夜赶工,终於在乔伊斯四十岁生日时,收到这本书的初版本。
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一个爱书人对书始终不变的热情,一个书店从业人员热爱书店工作的初衷,并且在网路与电子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对於书店未来的审思。
理想藏书 豆瓣
作者:
(法)皮埃尔·蓬塞纳 主编
/
贝尔纳·皮沃 介绍
译者:
余中先
/
余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8
作为一个读者,他首先遇着的问题就是:读什么书?选什么书?从哪里开始?一句话,读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法国《读书》杂志的专家们早已出来做了这样一件替读者选书的好事。《理想藏书》这本工具书除提供49个专题2401篇书目之外,还对入选的每一部作品作了一个极其扼要的介绍,旨在向读者传达作品的基本信息:作者、书名、出版年代、出版社、重要性、特殊性、趣味性、已经出版的中译本信息,等等。这49个专题可分两大类。第一类是文学,以大国文学分,有德语文学、英国(语)文学、西班牙文学、意大利文学等;以地区文学分,有美洲西班牙语文学、亚洲文学、中欧文学、北欧文学、东地中海及马格里布文学等;以体裁分,有历险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短篇小说、游记、科幻小说、日记、书信、戏剧、自传回忆录、少儿读物等。再细的分类则有美国小说、法国小说、法国诗歌等。第二类是文化,我们可以看到音乐、艺术史、连环画、历史、战争、革命、哲学、政治、宗教、风俗、美食等专题。书尾附有诺贝尔文学奖和法国五大文学奖(龚古尔奖、勒诺陀奖、费米娜奖、美第契奖、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的全名录,以及《读书》杂志1977—1987 年评选的每年20本最佳图书的书目。 ——从来没有这样一本书,让任何一个读书人面对它心生敬畏,发现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多自己未曾读过的书。藏书,宛如一个世界。
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豆瓣
作者:
Pierre Bayard
译者:
Mehlman, Jeffrey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07
The runaway French bestseller hail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as "a survivor's guide to life in the chattering classes." If civilized people are expected to have read all important works of literature, and thousands more books are published every year, what are we supposed to do in those awkward social situations in which we're forced to talk about books we haven't read? In this delightfully witty, provocative book, a huge hit in France that has drawn attention from critics around the world, literature professor and psychoanalyst Pierre Bayard argues that it's actually more important to know a book's role in our collective library than its details. Using examples from such writers as Graham Greene, Oscar Wilde, Montaigne, and Umberto Eco, and even the movie "Groundhog Day," he describes the many varieties of "non-reading" and the horribly sticky social situations that might confront us, and then offers his advice on what to do. Practical, funny, and thought-provoking, "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is in the end a love letter to books, offering a whole new perspective on how we read and absorb them. It's the book that readers everywhere will be talking about--and despite themselves, reading--this holiday season.
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 豆瓣
作者:
[英] 亨利·希金斯
译者:
林步昇
大家出版社
2010
- 5
媒體推薦
「我就不多說了。閱讀,然後開始談論吧!這是一本非常機智而又趣味橫生的書。」
--英國評論家/John Sutherland
「這本書舉出許多真實又讓人發噱的場景,然後給予最精確的建議,告訴你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談論你沒讀過的經典。我想我會買一本送給我老弟!」
--英國讀者
內容簡介
上帝用六天創造世界 不是讓你用來死讀書的!
必讀書目+重點導讀+情節摘要+角色說明+深度評論+冷門知識+技巧整理
專家出馬總整理 真的不用讀完一本書!
本書適合:
‧想快速了解西方經典(但生命卻常被困在更美好的事物中而無法逐一閱讀)的人
‧喜歡掉書袋但不希望把書掉個滿地的人
‧因為沒讀過的書太多而有職業焦慮的人
‧想讀經典很久但每次翻不到10頁就不支倒地的人
‧每次要寫讀書報告就很苦惱的學生族群
‧推甄、面試學生的超實用錦囊
感謝上帝!幸好你有這本書。
不管是如滔滔江水的《追憶似水年華》,或可能見都沒看過的《古蘭經》,還是改編自莎士比亞與珍.奧斯汀的電影……現在你都可以高談闊論,令大家刮目相看!作者亨利.希金斯傳授你獨門技巧,就算是沒讀過的書,你在他人面前也可以講得口沫橫飛。
而對於這些「應該要讀過」卻「還沒有讀過」的偉大書籍,作者也一箭穿心地道出書中要旨(但丁的幽暗森林正是我們內在的一個角落),謔而不虐地挑戰既定偏見(珍.奧斯汀寫的不就是一堆舞會和紈褲公子哥嗎),並提供貼心實用小伎倆(給你十句適用於社交場合的莎翁名言),讓你在老師面前侃侃而談、同事面前抬頭挺胸、朋友面前得意勝出、女友面前大展威風。
現在讀這篇介紹的你(在讀對吧?不然你在幹麼?)--別再考慮了,這本書正適合你!
佳句摘錄
* 通常判斷一個人是否「鑽研過文學」,只需要看他是喜歡直接了當說出評價,例如「我超愛《塊肉餘生記》的前200頁」(聽起來很拙),還是偏好咬文嚼字地說「這本小說融合了不可知論中的社會文化束縛」。其實學術界不愛用「書」和「小說」之類的字眼,諸如「文本」、「論述」、「文學創作」才是王道。
*喬治.歐威爾曾在書店工作過,這份工作經驗帶給他的啟示有二:第一,一般人真正的品味和佯裝的品味差距甚大;第二,整天和大量書本為伍,絕不是什麼振奮人心或很有氣質的事。種種書籍只證明了名譽無常。
*做作的人遇上一次就夠你受了,要讓對方知難而退,可以玩大一點:方法一,信手拈來名言錦句,嚇唬一下對方,例如伏爾泰的句子:「油嘴滑舌一無是處。」或桃樂西.帕克所說:「這本小說不應輕輕丟到一旁,而該用力甩得遠遠的。」
*以下五點出自普魯斯特,就算無法改變人生,也有助你善用人生:
1. 愛聊自己的事沒什麼關係。
2. 歷史的真相飄忽不定,但是……
3. 過往從未真的離我們遠去。
4. 避免陳腔濫調。
5. 任何事物都有所關聯。
本書目錄
一、開門見山:為什麼要聊自己沒讀過的書?
二、你會請珍.奧斯汀共進晚餐嗎?
三、與古人對話:當維吉爾遇上荷馬,當拉丁遇上希臘
四、《尤里西斯》在講什麼?
五、你想加入但丁俱樂部嗎?
六、讀詩有什麼用?
七、讀莎士比亞,庸人自擾?
八、聖經到底在講什麼?
九、如何開口談古蘭經?
十、普魯斯特可以改變你的人生嗎?
十一、何必要讀俄國文學?托爾斯泰是誰?杜斯妥也夫斯基又是誰?
十二、為什麼大家老愛談十九世紀的小說?
十四、「難以下嚥」的兩本書:《唐吉訶德》和《源氏物語》
十五、其他古老傳說:伊索寓言、天方夜譚以及喬叟之作
十六、如何打發愛談哲學的人?
十七、非關萬物簡史:一窺科學中的偉大思想
十八、誰是當代重量級作家?英美小說大不同
十九、沒讀過當紅暢銷書,該用什麼藉口搪塞?
二十、結語,闔上本書之前……
「我就不多說了。閱讀,然後開始談論吧!這是一本非常機智而又趣味橫生的書。」
--英國評論家/John Sutherland
「這本書舉出許多真實又讓人發噱的場景,然後給予最精確的建議,告訴你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談論你沒讀過的經典。我想我會買一本送給我老弟!」
--英國讀者
內容簡介
上帝用六天創造世界 不是讓你用來死讀書的!
必讀書目+重點導讀+情節摘要+角色說明+深度評論+冷門知識+技巧整理
專家出馬總整理 真的不用讀完一本書!
本書適合:
‧想快速了解西方經典(但生命卻常被困在更美好的事物中而無法逐一閱讀)的人
‧喜歡掉書袋但不希望把書掉個滿地的人
‧因為沒讀過的書太多而有職業焦慮的人
‧想讀經典很久但每次翻不到10頁就不支倒地的人
‧每次要寫讀書報告就很苦惱的學生族群
‧推甄、面試學生的超實用錦囊
感謝上帝!幸好你有這本書。
不管是如滔滔江水的《追憶似水年華》,或可能見都沒看過的《古蘭經》,還是改編自莎士比亞與珍.奧斯汀的電影……現在你都可以高談闊論,令大家刮目相看!作者亨利.希金斯傳授你獨門技巧,就算是沒讀過的書,你在他人面前也可以講得口沫橫飛。
而對於這些「應該要讀過」卻「還沒有讀過」的偉大書籍,作者也一箭穿心地道出書中要旨(但丁的幽暗森林正是我們內在的一個角落),謔而不虐地挑戰既定偏見(珍.奧斯汀寫的不就是一堆舞會和紈褲公子哥嗎),並提供貼心實用小伎倆(給你十句適用於社交場合的莎翁名言),讓你在老師面前侃侃而談、同事面前抬頭挺胸、朋友面前得意勝出、女友面前大展威風。
現在讀這篇介紹的你(在讀對吧?不然你在幹麼?)--別再考慮了,這本書正適合你!
佳句摘錄
* 通常判斷一個人是否「鑽研過文學」,只需要看他是喜歡直接了當說出評價,例如「我超愛《塊肉餘生記》的前200頁」(聽起來很拙),還是偏好咬文嚼字地說「這本小說融合了不可知論中的社會文化束縛」。其實學術界不愛用「書」和「小說」之類的字眼,諸如「文本」、「論述」、「文學創作」才是王道。
*喬治.歐威爾曾在書店工作過,這份工作經驗帶給他的啟示有二:第一,一般人真正的品味和佯裝的品味差距甚大;第二,整天和大量書本為伍,絕不是什麼振奮人心或很有氣質的事。種種書籍只證明了名譽無常。
*做作的人遇上一次就夠你受了,要讓對方知難而退,可以玩大一點:方法一,信手拈來名言錦句,嚇唬一下對方,例如伏爾泰的句子:「油嘴滑舌一無是處。」或桃樂西.帕克所說:「這本小說不應輕輕丟到一旁,而該用力甩得遠遠的。」
*以下五點出自普魯斯特,就算無法改變人生,也有助你善用人生:
1. 愛聊自己的事沒什麼關係。
2. 歷史的真相飄忽不定,但是……
3. 過往從未真的離我們遠去。
4. 避免陳腔濫調。
5. 任何事物都有所關聯。
本書目錄
一、開門見山:為什麼要聊自己沒讀過的書?
二、你會請珍.奧斯汀共進晚餐嗎?
三、與古人對話:當維吉爾遇上荷馬,當拉丁遇上希臘
四、《尤里西斯》在講什麼?
五、你想加入但丁俱樂部嗎?
六、讀詩有什麼用?
七、讀莎士比亞,庸人自擾?
八、聖經到底在講什麼?
九、如何開口談古蘭經?
十、普魯斯特可以改變你的人生嗎?
十一、何必要讀俄國文學?托爾斯泰是誰?杜斯妥也夫斯基又是誰?
十二、為什麼大家老愛談十九世紀的小說?
十四、「難以下嚥」的兩本書:《唐吉訶德》和《源氏物語》
十五、其他古老傳說:伊索寓言、天方夜譚以及喬叟之作
十六、如何打發愛談哲學的人?
十七、非關萬物簡史:一窺科學中的偉大思想
十八、誰是當代重量級作家?英美小說大不同
十九、沒讀過當紅暢銷書,該用什麼藉口搪塞?
二十、結語,闔上本書之前……
好书太多,时间太少 豆瓣
作者:
莎拉.尼爾遜(文)張妙如(圖),譯/施清真
台灣商務
試想:
去書店買書時總是不知道該先買哪一本、買書的動作永遠比看書的速度快、床邊已堆滿了書卻還找不到書可讀、不管在哪裡,身邊至少一定要有一本書;如果你有以上經驗,那本書你更是非看不可了。身兼編輯、記者、書評家、母親、女兒、妻子等多重角色的莎拉•尼爾遜決定花一整年的時間閱讀,她希望藉此探索文字世界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關係,並紀錄其中的心得。
這是一本迷人、聰慧、充滿內涵及熱誠的個人回憶錄,提供全然的閱讀享受,內容風趣、慧黠、又帶著一絲感傷,足以使大家成為熱切的讀書人。
【出版編輯的話】
你是否就如封面上所描述的那種人呢?其實我也是!因此讀了這本書更讓我感同身受,書中作者所描述的毛病、習慣我都有,感覺好像找到了伴一樣,讀起來倍感興奮。不只如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時停下來跟同事討論部分情節,有時開懷大笑、有時低頭深思、有時頻頻點頭、有時打開電腦想找更多的資訊。出版商G. P. Putnam's Sons的總編輯表示,在閱讀時,他的腦中不斷計算著當此書出版後,要送給誰,結果他發覺:幾乎所有他認識的人他都想送!我想你們也會有此感受,因為這本書是獻給所有讀者的,而身為一個愛書人,你也會不禁的喜歡上這個愛書人的深情告白。
去書店買書時總是不知道該先買哪一本、買書的動作永遠比看書的速度快、床邊已堆滿了書卻還找不到書可讀、不管在哪裡,身邊至少一定要有一本書;如果你有以上經驗,那本書你更是非看不可了。身兼編輯、記者、書評家、母親、女兒、妻子等多重角色的莎拉•尼爾遜決定花一整年的時間閱讀,她希望藉此探索文字世界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關係,並紀錄其中的心得。
這是一本迷人、聰慧、充滿內涵及熱誠的個人回憶錄,提供全然的閱讀享受,內容風趣、慧黠、又帶著一絲感傷,足以使大家成為熱切的讀書人。
【出版編輯的話】
你是否就如封面上所描述的那種人呢?其實我也是!因此讀了這本書更讓我感同身受,書中作者所描述的毛病、習慣我都有,感覺好像找到了伴一樣,讀起來倍感興奮。不只如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時停下來跟同事討論部分情節,有時開懷大笑、有時低頭深思、有時頻頻點頭、有時打開電腦想找更多的資訊。出版商G. P. Putnam's Sons的總編輯表示,在閱讀時,他的腦中不斷計算著當此書出版後,要送給誰,結果他發覺:幾乎所有他認識的人他都想送!我想你們也會有此感受,因為這本書是獻給所有讀者的,而身為一個愛書人,你也會不禁的喜歡上這個愛書人的深情告白。
书迷 豆瓣
作者:
陈玉慧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11
女作家行若水正深陷各种家庭苦闷,一名死忠的男性书迷突然神秘现身,从网络到现实,他对她无所不知,一寸寸蚕食她的生活。她因惊惧而试探、由同情而产生亲密,然而却反遭这死忠情人的勒索……这是一出真正的都市迷魂记。在惊悚小说的外壳下,在两个陌生人的近身纠缠中,深刻地描绘了如躁郁症患者一般不可捉摸、阴郁迷魅而又浪漫绮丽的都市迷情,铺陈出瑰丽的人性传奇与灵魂迷宫。
任何人都是一个谜,人与人是各自独立的星球,它们不能相遇,而只能相撞——这也是作品的题旨。——章诒和
陈玉慧这个跨文化书迷型吟游作家,或有妖艺,让我读着自己熟悉的九龙塘九龙城,竟然如闯魔方异境的差点迷路。——陈冠中
这是一个超速旋转的残酷星球,一个暴力失衡的恐怖都市,恶魔逼至眼前,如影随形——我并不知道,恶魔即我。——虹影
何为写作?写作什么?陈玉慧回答这些大哉问的办法就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埋身割喉的极近距离,毫不懈怠,步步进逼,直到生死关头,这才爆发出了如此精彩而又如此深入骨髓的写作沉思。——梁文道
任何人都是一个谜,人与人是各自独立的星球,它们不能相遇,而只能相撞——这也是作品的题旨。——章诒和
陈玉慧这个跨文化书迷型吟游作家,或有妖艺,让我读着自己熟悉的九龙塘九龙城,竟然如闯魔方异境的差点迷路。——陈冠中
这是一个超速旋转的残酷星球,一个暴力失衡的恐怖都市,恶魔逼至眼前,如影随形——我并不知道,恶魔即我。——虹影
何为写作?写作什么?陈玉慧回答这些大哉问的办法就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埋身割喉的极近距离,毫不懈怠,步步进逼,直到生死关头,这才爆发出了如此精彩而又如此深入骨髓的写作沉思。——梁文道
业余书店 豆瓣
作者:
邱小石
/
阮丛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 11
《业余书店》如实记录了独立书店读易洞的成长历程,内容涉及书店经营的故事、乐趣与思考的方方面面。
有三段文字可简略提炼《业余书店》:
1、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2、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3、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度最佳小书店”称号。颁奖词这样写道:店主说,开书店是无经济压力条件下的个人乐趣。这间不足一百平方米、名字古怪的书店,把自己定位于“社区书房”,和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在大书城林立、网上书店扩张的今天,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变成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
有三段文字可简略提炼《业余书店》:
1、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2、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3、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度最佳小书店”称号。颁奖词这样写道:店主说,开书店是无经济压力条件下的个人乐趣。这间不足一百平方米、名字古怪的书店,把自己定位于“社区书房”,和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在大书城林立、网上书店扩张的今天,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变成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
書中的秘境 豆瓣
作者: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Manguel, Alberto
译者:
周全
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2011
- 1
「故事能不能夠改變我們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曼古埃爾
文學大師曼古埃爾是閱讀的愛好者,自從出版了他的成名作《閱讀地圖》之後,似乎就與書籍產生不可劃分的關係。當我們的世界興起許多暴力和不寬容態度後,這次他以嶄新觀點進行審視,剖析每一個社會都千方百計尋找自身的定義,但每一條邊界都既排外又包容,那麼,究竟我們為什麼會在一起?
他憑藉其商標式的機智與博學,提議了一個新穎的探討方法:我們不妨看一看夢想者、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和電影製片人的意見,到底該怎樣來建構社會。說不定我們所講出的故事,掌握了可用於開啟人們內心世界的秘密鑰匙。從卡桑德拉到傑克.倫敦、從《吉爾伽美什史詩》到《二○○一太空漫遊》那部電影裡面的「霍爾」電腦、從《唐吉訶德》到《冰原快跑人》,曼古埃爾把我們當今世界的個人實務與政治實況,拿來跟神話、傳說和故事的世界進行比對,找出了二者之間既迷人又具啟發性的相似處。
他深度剖析「故事」裡各種隱含的意義,討論了二十一世紀「說故事的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故事」是否擁有改變整個世界的巨大力量。曼古埃爾同時也提到科技發展對文學及出版產業所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對於作者(說故事的人)。此書不僅討論閱讀的藝術,並且提出「故事」改變世界的可能性。
文學大師曼古埃爾是閱讀的愛好者,自從出版了他的成名作《閱讀地圖》之後,似乎就與書籍產生不可劃分的關係。當我們的世界興起許多暴力和不寬容態度後,這次他以嶄新觀點進行審視,剖析每一個社會都千方百計尋找自身的定義,但每一條邊界都既排外又包容,那麼,究竟我們為什麼會在一起?
他憑藉其商標式的機智與博學,提議了一個新穎的探討方法:我們不妨看一看夢想者、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和電影製片人的意見,到底該怎樣來建構社會。說不定我們所講出的故事,掌握了可用於開啟人們內心世界的秘密鑰匙。從卡桑德拉到傑克.倫敦、從《吉爾伽美什史詩》到《二○○一太空漫遊》那部電影裡面的「霍爾」電腦、從《唐吉訶德》到《冰原快跑人》,曼古埃爾把我們當今世界的個人實務與政治實況,拿來跟神話、傳說和故事的世界進行比對,找出了二者之間既迷人又具啟發性的相似處。
他深度剖析「故事」裡各種隱含的意義,討論了二十一世紀「說故事的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故事」是否擁有改變整個世界的巨大力量。曼古埃爾同時也提到科技發展對文學及出版產業所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對於作者(說故事的人)。此書不僅討論閱讀的藝術,並且提出「故事」改變世界的可能性。
打造畅销书 豆瓣
作者:
(美)布赖恩·希尔、迪伊·鲍尔
译者:
陈希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全国解读畅销书背后的秘密……
如果你是新人作家,看看马克·鲍登在他的《黑鹰坠落》畅销之前是怎么苦过来的。如果你立志成为畅销书作家,看看丹·布朗和他的经纪人是如何说服出版社出版并大力营销《达·芬奇密码》的。如果你是出版人,兰登书屋、华纳出版社炮制畅销书的内幕你一定不能错过。如果你是编辑,看看欧美的编辑是否有权利和胆量指导大牌畅销书作家如何写作。也许你不看书,也不做书,但“哈里·波特”系列、《角斗士》改变成电影的故事你总会感兴趣。
你的书是被读者抢着要,还是被堆在库房里等着卖废纸。畅销书究竟如何产生,它们是否只能听凭万变市场的捉弄,还是每本书背后都有坚实、具体的成功模式可以效仿 。出版社、经纪人、作家、编辑、书店老板、书评人,都为“书”扮演了一种角色,他们对“书”的畅销都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他们拿出这些“秘密”与我们分享,“解码”畅销书。
如果你是新人作家,看看马克·鲍登在他的《黑鹰坠落》畅销之前是怎么苦过来的。如果你立志成为畅销书作家,看看丹·布朗和他的经纪人是如何说服出版社出版并大力营销《达·芬奇密码》的。如果你是出版人,兰登书屋、华纳出版社炮制畅销书的内幕你一定不能错过。如果你是编辑,看看欧美的编辑是否有权利和胆量指导大牌畅销书作家如何写作。也许你不看书,也不做书,但“哈里·波特”系列、《角斗士》改变成电影的故事你总会感兴趣。
你的书是被读者抢着要,还是被堆在库房里等着卖废纸。畅销书究竟如何产生,它们是否只能听凭万变市场的捉弄,还是每本书背后都有坚实、具体的成功模式可以效仿 。出版社、经纪人、作家、编辑、书店老板、书评人,都为“书”扮演了一种角色,他们对“书”的畅销都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他们拿出这些“秘密”与我们分享,“解码”畅销书。
閱讀的歷史 豆瓣
A History of Reading
作者:
史提夫.羅傑.費雪
译者:
李中文
博雅
2009
- 7
閱讀,是文明永恆的聲音。 人類的文明是記憶的長河,超越了地域,串起了時間。 是閱讀,讓過去連結了現在,讓現在延續到未來。 「人一死,肉身化作灰塵, 同胞們也將從地上消失。 正是書卷,使得他 在讀著它的朗誦者口中受到憶念。」――埃及書吏 任何人——老的、少的,在世和不在世的——都得承認它的重要性。在古埃及的官員看來,它是「水上的駁船」。在四千年後奈及利亞好學的學生而言,則是「昏暗深井中的一道光芒」。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它永遠都是文明的聲音本身……它就是閱讀。 今天白領勞工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多過飲食、打扮、旅遊、社交或是一般的運動和娛樂——也就是說,花掉每個工作天的五至八個鐘頭。(多到只有睡眠可以相提並論。)至於電腦跟網路呢?這兩者都是閱讀的革新。 不過,閱讀卻是比工作或網路更加豐富。讀物之於心智,就好比音樂之於精神。讀物可以令人著迷、培養能力、豐富生活、提出挑戰。我們看著白紙或螢幕上的小黑字,而這些文字就足以令我們感動流淚,打開生活的眼界和體會,提點我們安排自己的人生,以及跟萬物形成聯繫。 世上再沒有比這個更大的驚奇了。 本書講述了閱讀的活動、使用的人員及其社會環境,以及在石片、骨頭、樹皮、牆壁、碑碣、泥版、書卷、冊子、圖書、螢幕和電子紙張上的種種表現。內容雖然側重在西方閱讀的歷史,卻也勾勒了它在中國、韓國、日本、美洲和印度的演進。作者希望大家透過這麼一部歷史,不僅能對閱讀在過去和現在的情形有所了解,更能明白它在將來所能帶給世界的啟發和力量。 雖然閱讀和書寫是攜手並進的,但它其實是書寫的對立面——兩者即便在腦內也有不同的活動部位。書寫是技巧,閱讀是能力。文字原本是制作出來的,後來還在機緣湊巧的情況下得到採用;閱讀則會連同人類對書面語潛在性能的深入了解而不斷演進。文字史顯示了一連串的借用和修正,閱讀史則呈現了社會漸次成熟的各個階段。文字是表現於外,閱讀乃銘感於內。文字有公開性,閱讀具私密性。文字是明白限定的,閱讀則是開放結局的。文字冰凍了當下。閱讀則行之久遠。
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 豆瓣
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作者:
湯瑪斯·佛斯特
译者:
張思婷
貓頭鷹
2011
- 9
擁有20年教學經驗的英文教授教你讀懂文學作品。 內容生動活潑,援引各類文學作品,包括小說、短篇作品、電影、戲劇、詩歌、卡通、歌詞等等。 讀書會最佳參考書籍。 包羅萬象的建議延伸閱讀,豐富你的閱讀視野。 當小說主角啟程旅行代表什麼意思?和人共享一頓飯代表什麼意思?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成落湯雞又代表什麼意思?小說或是詩歌其中蘊含的意思,其實遠超過表象所看到的。文學作品中無所不在的象徵,你覺得代表什麼意思?發生在某個人物身上的意外轉折,作者這樣安排代表什麼意思?這些隱晦的不確切,讓文學作品看來撲朔迷離,讓你覺得頭大嗎?
读书人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江健三郎
译者:
许金龙
作家出版社
2011
- 1
只要发现自己的第一本书
便可以由此延续下去,从而创建成一个平台
读书人、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讲义
一半是写作人,一半是读书人,生活与读书是如何连结起来的?
度过只是写作的人生,只是读书的人生,
世界的小说家大江健三郎,有着全部爱书人共同的「瘾头」。
好奇图书馆另一头的那个人正在读哪本书,趁隙跑去记下打开来页面上的那句诗;
害怕忘记今天读了什么,笔记一本写完一本,至今仍不间断;
他读过的书,红笔蓝笔、纸页上画满重点,读起字典更不输看小说的疯迷;
背诵所有喜欢的句子,希望跟自己喜欢上的书的作者成为朋友。
大江健三郎读书、写作一辈子的个中滋味,尽在这本──读书讲义。
因着发现这些书,与这些书邂逅相遇,我觉得写出自己所发现的这些书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真正的老师。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萨依德 一生的阅读,一世的朋友
特别收录《“晚期风格”之思想》──全面阅读萨依德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笔记──
阅读某一本翻译作品。
◎用红蓝两色铅笔将书中自认为确实精采的部分以及不太理解的部分一一画上线条,如果是稍长一些的段落,则用线条圈起来,这就是我的作法。至于画线的铅笔,我之所以觉得至少须要两种,是因为要用其中一种颜色的铅笔,将感佩之处以及兴趣浓厚之处画上线条,这是一种肯定的行为。
我并不是「非常自然地开始写小说」那种类型。
◎我总是首先阅读外国的小说以及论文,在此过程中对其文体产生兴趣。尤其是每当阅读外国诗歌时,我总会萌发这样的念头,于是绞尽脑汁创造出自己的日语体,因而我的文章被人说为疙里疙瘩、难以阅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即便现在,我们这些纯文学小说家的日子过得也不算轻松啊。
◎尤其那些青年作家就更不容易了,似乎大家都甘愿忍受那种痛苦、忍受着那一切而生活而写作小说,以这种态势设法向社会推出自己。然后,便写出一本几乎没有畅销前景的作品。至于我,尤其在这种时候,首先就会阅读威廉.布莱克的作品。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对应这一切。
所谓读书,并不是被提供信息这种层面的活动。
◎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知道,写出那书的人的精神是在如何活动,一个人的思考又将使其精神如何发挥作用。读者将借此发现这一切,感觉到现在的自己遇见了怎样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也将能够遇见真正的自己。
便可以由此延续下去,从而创建成一个平台
读书人、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讲义
一半是写作人,一半是读书人,生活与读书是如何连结起来的?
度过只是写作的人生,只是读书的人生,
世界的小说家大江健三郎,有着全部爱书人共同的「瘾头」。
好奇图书馆另一头的那个人正在读哪本书,趁隙跑去记下打开来页面上的那句诗;
害怕忘记今天读了什么,笔记一本写完一本,至今仍不间断;
他读过的书,红笔蓝笔、纸页上画满重点,读起字典更不输看小说的疯迷;
背诵所有喜欢的句子,希望跟自己喜欢上的书的作者成为朋友。
大江健三郎读书、写作一辈子的个中滋味,尽在这本──读书讲义。
因着发现这些书,与这些书邂逅相遇,我觉得写出自己所发现的这些书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真正的老师。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萨依德 一生的阅读,一世的朋友
特别收录《“晚期风格”之思想》──全面阅读萨依德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笔记──
阅读某一本翻译作品。
◎用红蓝两色铅笔将书中自认为确实精采的部分以及不太理解的部分一一画上线条,如果是稍长一些的段落,则用线条圈起来,这就是我的作法。至于画线的铅笔,我之所以觉得至少须要两种,是因为要用其中一种颜色的铅笔,将感佩之处以及兴趣浓厚之处画上线条,这是一种肯定的行为。
我并不是「非常自然地开始写小说」那种类型。
◎我总是首先阅读外国的小说以及论文,在此过程中对其文体产生兴趣。尤其是每当阅读外国诗歌时,我总会萌发这样的念头,于是绞尽脑汁创造出自己的日语体,因而我的文章被人说为疙里疙瘩、难以阅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即便现在,我们这些纯文学小说家的日子过得也不算轻松啊。
◎尤其那些青年作家就更不容易了,似乎大家都甘愿忍受那种痛苦、忍受着那一切而生活而写作小说,以这种态势设法向社会推出自己。然后,便写出一本几乎没有畅销前景的作品。至于我,尤其在这种时候,首先就会阅读威廉.布莱克的作品。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对应这一切。
所谓读书,并不是被提供信息这种层面的活动。
◎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知道,写出那书的人的精神是在如何活动,一个人的思考又将使其精神如何发挥作用。读者将借此发现这一切,感觉到现在的自己遇见了怎样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也将能够遇见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