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話
江浙访书记 豆瓣
作者: 谢国桢 上海书店 2004 - 1
该书内容简介与评价,在当代所起的作用以及研究的价值,自己对该书的情感等,从中可学到作者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同时获取不少的信息。对于文史研究者、爱好者来说,是有着很可贵的学术意义的。
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明清史和目录学专家,一生爱书成癖,曾利用外出或会议空隙,至江、浙及成都各地图书馆浏览一些流传很少但很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并一一作了读书笔记。笔记内容涉及作者介绍、版本情况,该书内容简介与评价,在当代所起的作用以及研究的价值,自己对该书的情感等,从中可学到作者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同时获取不少的信息。对于文史研究者、爱好者来说,是有着很可贵的学术意义的。
神保町书蟲 豆瓣
神保町書蟲
7.8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池谷伊佐夫 译者: 桑田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8
东京的神保町,就像伦敦的查令十字街、巴黎的塞纳河畔、北京的琉璃厂,是古旧书收藏者的圣地。作者池谷伊佐夫集三十年以上的“书虫”经验,更加上本身的漫画专业,写就这本有图、有文、有事实、有掌故的行家随笔,娓娓道出神保町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自己逛书店、买古书的独门秘诀,更为有志投身古旧书店经营的人,提供最全面的咨询与中肯的建议。
虽然文化相异,作者所提供的操作指南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书虫”们,但通过本书,走一走神保町,感受一下古书街的氛围和情调,为异域的同好莞尔、会心,也是一件乐事。同时,作者对古旧书业现状的思考,亦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东京的神保町古书街历史悠久,早在明治时代就是书店群聚之处,至今近二百家书店,有世界第一古书街的美称。漫画专业的超级书虫池谷伊佐夫手绘插图,在书中图文并茂地细说自己多年来对古书搜藏的第一手观察,并分享自己逛书店、买古书的独门秘诀,更将书街历史,做了最详尽的导览与介绍。作者会告诉你,为什么凡戴帽者必不买书?定价多少才是二手书的合理价格?为什么带老婆逛书街是藏书的秘诀之一?……
不必读书目 豆瓣
7.1 (37 个评分) 作者: 刀尔登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 - 2
《不必读书目》内容简介:在学者大家都推荐必读书目,出版商也不遗余力一版再版必读书目的时候,刀尔登却逆流而上,列出了将近50部不必读的古籍书目,其中有人们津津乐道《山海经》,家喻户晓的三国水浒西游,童叟皆知的三字经,还有堪称文学巅峰的红楼……每一本书都有足以令人不读的信服理由,说是不读,其实,看完是书,你已经读了这些不必读的书目——盖刀尔登评点深中肯綮也。
知日·书之国 豆瓣
8.1 (32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凤凰出版社 2012 - 1
知日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zhijp
知日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13806/
《知日·书之国》特辑将全面深入日本出版业,开始一段深度的文化探寻!时尚魔幻的日本可以很动感,也可以很书香。日本,是出版界的世界流行指标之一。从著书到出版,从编辑到作者,从古代印刷到现代装帧,从文库本到轻小说,从漫画、游戏攻略书到杂志,从神保町的古书到电子出版行业的革新,《知日•书之国》将探视日本书业的方方面面,道出日本书业不为人知的故事。飞翔于《知日•书之国》打造的纸质异想世界,做一个真正的“书虫”, 感受视觉的魅力与阅读的快感,去发现存在于书中的 “人”的灵魂!
此外,更有知日独家专访日本杂志界泰斗藤本泰、日本书籍装帧大师祖父江慎、当代艺术家森村泰昌,诚邀国内书装大师吕敬人畅谈日本设计、还有剑心、健吾、汤祯兆等作家的独家专栏,将日本风俗娱乐一网打尽!
深入解读弹丸之地成为书之大国的奥秘,感动重温三十年经典TV秀超级变变变!跨越传统,另辟蹊径,让你大开眼界!
知日系列出版物由国内最顶尖的知日派专家和编辑团队打造。每期以特辑方式推出日本最潮流和热度的人物和事件。
“知日ZHI JP”为国内唯一专门关注日本的媒体品牌,中国人了解日本的第一读物。
导语:It is Japan. 这就是日本。
绝色 豆瓣
6.0 (6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2
本书为董桥书写搜猎英文旧书的淘书心得:如王尔德的故事,安徒生童话的插图,在巴黎的海明威,集藏的《鲁拜集》,英国初版的《荒原》,英伦访书的心得,藏书票琐忆…
作者跟英文旧书结了三四十年的因缘,如今人书虽老,但此情不渝。作者每星期写一篇,写了快一年,终于写了四十篇琐记旧买新买的英文图书小品。全书一文一图,以精美装帧献给爱书的读者。
今朝风日好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2
董桥带读者走进他的书房,听他讲搜集古书旅程中的故事,满纸文字乍看说的是访书藏书,或是文人闲话,细读来就有三两人物翩翩而出:书商威尔逊,李侬,史湘云,苏二小姐……前尘旧梦、他乡故友,惹人情怀。令作者念念不忘的,其实是书里面所凝聚着的、那些不会再重来的时光。
书名取自丰子恺的“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对美好生活期待之情呼之欲出。
书店传奇 豆瓣
作者: 钟芳玲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 2
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
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
《书店传奇》就是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每家书店无论规模小或大、历史短或长,皆有一些属于她们独特的故事、一些让人感动的片段。它们可能发生在两百五十年历史的英国伦敦老店,也可能来自大楼角落中不起眼的一家小摊。
本书是作者遨游英美书世界的一连串书店奇遇记,也是多年来积累的传奇故事集;在她的引领下,我们不仅欣赏一幅幅书店风景,进入书天堂,更从中领略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
此次简体中文版首度在大陆出版,与《书店风景》及《书天堂》(增订版)统一风格,构成美轮美奂的“书话三部曲”,是爱书人的必藏佳品。
我和閱讀談戀愛 豆瓣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大田
中文寫作的可愛日本人--新井一二三,常被詢問到喜歡看什麼樣的書呢?她總是尷尬的說,閱讀就像談場戀愛,跟這位作家打的火熱時,就會覺得全世界只有他(她)懂自己。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更新、更新鮮的對象,這時前任就會遭受到冷落,好在對方不知我曾經迷戀過它。《我和閱讀談戀愛》新井引介日本文壇多種面貌的閱讀面向,書中提及的作家及作品都是耳熟能詳,例如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大江健三郎《換取的孩子》、川上弘美《老師的提包》等作品,新井利用簡潔輕鬆的方式,帶領我們進入閱讀的世界,牽引出閱讀的樂趣,每個篇章就像名作家一路轉變的私小說般,無論現實生活多麼紛亂忙碌,依舊要停下腳步,跟閱讀談場戀愛,讓自己的視野與生命更豐腴。作者簡介
新井一二三
生長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系畢業。大學期間以公費到中國大陸留學兩年,期間遊走雲南、東北、蒙古、海南島等各地,回到日本擔任「朝日新聞」記者,後移民加拿大,在約克大學、懷爾遜理工學院修習政治學與新聞學,並開始用英文寫作。九四年到香港,任職「亞洲週刊」中文特派員,同時在「星島日報」、「蘋果日報」、「明報」等多份中文報刊上發表散文及小說。目前新井一二三定居日本東京,專職於中文寫作,出版過《新井,心井》、《東京人》、《櫻花寓言》、《可愛日本人》、《讀日派》、《東京的女兒》、《123成人式》、《東京時刻八點四十五》。
向隅编 豆瓣
作者: 止庵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 - 1
这些年里写了若干文章,已结集的有《樗下随笔》等四种,《抽隅编》所收,则均系去年八月以后所作。另外还有几本专门的书,所谈似乎稍稍深入,不过限定在素所用心的少数题目之内,譬如庄子、知堂,等等。其实即便写此类小文,我也不敢乱跑野马,范围仍然相当狭隘。这或许关心我的读者所不满,但自己的园地只有这般大小,实在没有法子;与其讲一知半解的话,不如干脆闭口不谈。一知半解这话,平常讲得顺嘴,并未多架留意。日前偶然想到,说“一”说“半”,好像锱铢计较似的,当有一番道理。我不清楚确切出处,《沧浪诗话》云:“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是以一知半解,乃系针对透彻而言。透彻即详尽深入,涵盖和与解两方面;“一知”才得其中一成,“半解”又只有一成之半;“一知”才得其中一成,“半解”又只有一成之半,真是差得远了。此乃一时胡思乱想,却未必完全不着边际。至少算是知道一点深浅罢。
沽酌集 豆瓣
作者: 止庵 岳麓书社 2009 - 11
《沽酌集》原本止庵旧作,收其2000年1月以来的读书笔记。止庵的读书文章,让人读来除了感觉清明外,多有思想对接,他把阅读心得、生活体验与情意感知融为一体,酣畅成文。读书,能读出几多平静,也有不少君子读来了半腹牢骚满腔空想。止庵不然,只需你翻读一册分四卷《沽酌集》,就能让你看到独特与自然来。凡56篇文章,外加新序与原序,从名人传记到历史研究,再到中国诗文集、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理论、哲学和文学……多方涉及,虽篇幅长短不一,但所容纳的立意、信息与素材,均为丰赡。
如面谈 豆瓣
作者: 止庵 东方出版社 1997 - 10
本书是“活水文丛”的一种,是作家止庵又一散文集,全书分为“思想之什”、“读书之什”、“怀人之什及其他”,或思考人世、生命,或评述文人、文学,或追忆故友亲人,如久违的老友,向你娓娓道来。
比竹小品 豆瓣
作者: 止庵 2011 - 1
《比竹小品》是新星出版社总编辑、周作人研究专家止庵的个人随笔集,收录作品26篇。这些作品有的是人物研究文,如《鲁迅的另一面》、《胡张初识考》、《鲁迅与朱安》等;有的是书评,如《 琐谈》、《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 杂谈》、《再谈 》等。
茶店说书 豆瓣
作者: 止庵 中华书局 2009 - 7
本书为止庵最新读书随笔集。文中内容或涉事实,或涉思想,或涉生活,但皆因读书而生。虽是作者一己的阅读体验,却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念楼学短合集 豆瓣
作者: 钟叔河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0 - 1
《念楼学短合集(套装共5册)》包括:《念楼学短之一:逝者如斯》、《念楼学短之二:桃李不言》、《念楼学短之三:月下》、《念楼学短之四:之乎者也》和《念楼学短之五:毋相忘》。《念楼学短合集(套装共5册)》内容简介: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可以短一些,彼此省时省力,功德无量。
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写作,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我积年抄得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以飨读者。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话:“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
书生活 豆瓣
作者: 马慧元 中华书局 2010 - 7
本书是作者第四本随笔集,以书评为主。题材涉及到文化、音乐、科技等。马慧元的随笔常有独特的见解,令人惊喜,这使她的文章峰峦突起而非一览无余。同时这些见解全都溶入了行云流水般的轻丽的文字中,点像莫扎特的音乐,不逆眼逆耳,不拒人于千里之外。总以一种喜滋滋的闲谈的方式示人。
本书是中华书局“书人书事”书话集的一种。书话的题材,过去多以谈文史、谈旧书为主,谈音乐、科技一类的书,则肯定是个异数。但也正因为这种有深度又极具个性的“异数”,自会令书话读者耳目一新。
疯雅书中事 豆瓣
Among the Gently Mad:Strategics and prerspectives for the book Hunter in the 21 Century
作者: [美] 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 译者: 卢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1
本书作者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Nicholas A.Basbanes)被誉为“关于书之书的权威作者”,著有大量图书集藏方面的畅销书,曾入围美国国家书评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决赛。
《疯雅书中事》是其走访了大量世界著名藏书家、书商和图书馆工作者后,写成的专门针对21世纪图书收藏爱好者的指导性“秘籍”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一群稍嫌痴狂的爱书人,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和现代科技手段淘到心仪的书籍。
淘书藏书在中国素有传统,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庞大的淘书大军,本书所写内容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其爱书的狂热与淘书技巧会令许多收藏者产生共鸣。书中涉及的拍卖会、市场、网络淘书等实战经验,亦颇具借鉴意义。
替人读书 豆瓣
9.8 (5 个评分) 作者: 吕大年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 11
本书可看作英国文学专家吕大年先生的读书笔记,全书共八篇,介绍了大多数读者不能直接接触到的英国作品,如《第二只布谷》系英国《泰晤士报》历年读者来信汇编而成,在五花八门的信件中,既有对生活中各类琐事趣事的记录,也有文化含量相当高的对语言问题的讨论,甚至还有凯恩斯关于经济改革的来信,在二次大战的专题中既有战死士兵之父的来信,也有前德国军官、集中营主管对英美战俘的真诚问候与美好祝愿。《乔治时代的童年》则对各种18世纪画册和读物中的儿童形象及其所处的社会状况、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作了深入的剖析。《理查逊和帕梅拉的隐私》对书信体小说、畅销书《帕梅拉》,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对18世纪英国社会作了透彻的研究。《替人读书》是一篇别致的书评,不仅是书评人与原书作者加上书评读者的“三方通话”,更是“多方通话”——几位十八世纪的英国小说家也加入了进来。此外,《歧义相与析》、《〈罗马帝国衰亡史〉译文推敲》等则是作者对《帕梅拉》、《罗马帝国衰亡史》等中译本译文的商榷、探讨之作。作者知识渊博,文字清透利索,毫不拖泥带水,对英国文学作品的介绍、批评和研究,完全能让没有读过的人看明白,就像一个向导,解说它们跟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历来学者对它们的研究,真正尽到“替人读书”的责任。
《读书》十年 豆瓣
作者: 扬之水 中华书局 2011 - 11
作者曾于1986年12月15日至1996年4月15日任《读书》编辑部编辑,当时的《读书》杂志正处于黄金时期,堪称中国思想学术界动态的晴雨表,一度为国内读书界瞩目的中心。书稿以《读书》编辑部的日常事务、编著往来为中心,从作者个人的角度,记录了当时与《读书》发生往来的知识界的种种情况。书稿以编辑部日常活动、编著往来等为主要内容,但并非简单的工作日志,而是保存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既有叙事,亦有议论和感想。对于一些过世的老学者,本书的一些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则具有言行录的性质,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书中另收入人物照片、往来书札等插图近五十幅。本书为《〈读书〉十年》系列的第一本。第二本(1991年—1993年)、第三本(1994年—1996年)将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