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朱学勤 上海三联书店 2003 - 10
卢梭首先继承了中世纪救赎传统,并努力把这一传统传递给近代社会。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与坚持世俗理性的启蒙运动发生根本性的分歧。卢梭是一个颠覆性的二传手。他传出的是一个爆炸性的烈球。他的颠覆对象并不是彼岸天国,那一天国已随上帝远去。他要颠覆的对象,是此岸文明结构——从世俗生活一直到政治王国。他的理论包装是历史复古主义的悲观色彩,其内里的填料却是一种可燃可爆的道德理想主义:重建道德共同体,重建世俗社会。政治结构、文明规范。在这个意义上说,卢梭理论是一种早产的解构主义,社会政治上的解构主义。因此,它一旦落地引爆,就不仅仅是一场英美式的政治革命。它要把政治革命延伸为社会革命,把社会革命延伸为道德革命,把一次革命引申为不断革命、继续革命、再生性革命。用罗伯斯庇尔的话来说,那一场革命不仅仅是一场国内战争,也是一场国际战争,更兼一场宗教战争。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豆瓣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作者: 卡尔.波普 译者: 杜汝楫 / 邱仁宗 华夏出版社 1987
本书的基本论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的进程。本书这个论点可以追溯到1919-1920年冬天。它的基本大纲完成于1935年前后;1936年 1月或2月,它作为一篇题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论文在布鲁塞尔我的朋友阿尔弗雷德·勃朗塔尔家中举行的一次私人会议上第一次宣读过。在这次会议上,我以前的一位学生对那次讨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叫卡尔·希尔弗丁,不久他就成为盖世太保和第三帝国历史决定论迷信的牺牲品。出席者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其后不久,我在伦敦经济学院F.A.冯·哈耶克教授的研讨会上宣读了一篇类似的论文。这篇论文的发表耽误了好些年,因为我投稿的那家哲学期刊拒绝接受我的稿子。第一次分三部分发表于《经济学》N·S.1944年第11卷,第42、43期,1945年第12卷,第46期,自从那时以来,意大利文译本(米兰,1954年)和法文译本(巴黎,1956年)相继以书籍形式问世。本版的正文已作了修改,并有若干补充。
国家的神话 豆瓣
作者: [德国] 恩斯特·卡西尔 译者: 范进 华夏出版社 2003 - 7
《国家的神话》可构成《人论》的姐妹篇或者说第三编。《人论》的上编论述人的符号功能或者说符号本质,下编论述人与文化的关系,《国家的神话》则论述的是人与政治的关系。该书是一部作为构成现代性去魅进程重要环节的政治去魅的经典文本,是符号形式哲学在政治思想史、政治史和政治学领域的一次经典应用。 “在人类的一切幻象中,政治幻象即市场幻象,是最危险有最持久的幻象。”“我们应该仔细地研究政治神话的来源、结构、方法和技巧。为了认识对手,战胜对手,我们必须面对面地考察对手。”
作者从人类整体意识中神话情结的分析入手,在回顾了国家理论的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现时代分析。作者特别深入地解剖了英国学者卡莱尔的英雄崇拜理论在种族与地域-地缘意义上新的崇拜观念的凸现。这一理论探讨,历久未衰,在多学科领域内均有较深远的影响。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豆瓣 Goodreads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
8.5 (14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舒昌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8
《人类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创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科学究竟是什么? 豆瓣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作者: 【英】A. F. 查尔默斯 译者: 查汝强 / 江枫 商务印书馆 1982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归纳主义: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
1. 广泛持有的常识科学观
2. 朴素归纳主义
3.逻辑和演绎推理
4. 归纳主义科学观中的预见和解释
5. 朴素归纳主义的吸引力
第二章 归纳问题
1.归纳原理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吗?
2.向概率退却
3.对归纳问题的可能回答
第三章 观察依赖于理论
1.对观察的一般看法
2.视觉经验不决定于视网膜上的映像
3.理论是观察陈述的前提
4.理论指导观察和实验
5.归纳主义并未被最后驳倒
第四章 介绍证伪主义
1.支持证伪主义者的逻辑论点
2.可证伪性是理论的标准
3.可证伪性的程度、明晰性和精确性
4.证伪主义和进步
第五章 精致的证伪主义,新颖的预见和科学的成长
1.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可证伪程度
2.越来越增大的可证伪性和特设性修改
3.证伪主义科学观的确证
4.大胆、新颖和背景知识
5.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确证观比较
第六章 证伪主义的局限性
1.观察对理论的依赖性和证伪的易缪性
2.波普尔的不适当的辩护
3.实际检验情况的复杂性
4.从历史的角度看证伪主义的不当
5.哥白尼革命
第七章 作为结构的理论:1.研究纲领
1.应该把理论看作有结构的整体
2.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
3.研究纲领内的方法论
4.研究纲领的比较
第八章 作为结构的理论:2.库恩的规范
1.导言
2.规范和常规科学
3.危机和革命
4.科学的进步
5.常规科学和革命的功能
第九章 科学:没有主体的过程
1.区别对科学的三种研究法
2.库恩著作中混淆了三种观点
3.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4.对客观方法的进一步支持
第十章 真理、实在论和工具主义
1.朴素实在论
2.朴素工具主义
3.实在论和真理的符合理论(1)语义学问题
4.实在论和真理的符合理论(2)认识论问题
第十一章 激进工具主义或多元实在论
第十二章 两类激进的批评—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无政府状态
1.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的彻底客观性
3.科学史理论
4.再论归纳问题
5.费耶阿本德的认识论无政府状态
艺术的故事 豆瓣
The Story of Art
9.3 (22 个评分) 作者: [英]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 11
全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贡布里希爵士,其殚见洽闻,斐然文采之作,往往寥寥数语就能阐发一个时期的整个气氛。他以一本《艺术的故事》极为成功地教会了成千上万的人如何去欣赏前人的绘画,这是一部博学动人的精彩之作,也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而又最经久不衰的著作之一。
《艺术的故事》自在西方问世以来,已重版二十余次,享誉全球,国内也有几个版本。本版为三联书店版,为艺术史大家、贡布里希研究专家范景中教授的译本,名著名译,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引人入胜。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豆瓣
作者: [德国] 卡尔·雅斯贝尔斯 译者: 李瑜青 / 胡学东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1 - 5
本书是他所写的《伟大的哲学家》中的第一卷。所涉及到的都是对人类历史发生重大影响并规定了其进程的哲学家。他们的个性和观念形成了他的著作的主旨。这里,他不是在写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史,而是向我们呈现伟大的哲学观念,这种观念帮助我们理解了真理和理性、自由和正义、上帝的信仰和普遍性、善和恶、正确与错误。人类在观念上的进展必然包括宗教思想家的努力在内。雅斯贝尔斯教授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接近真正的伟大和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家,揭示他们的特殊真理。
书中介绍的四大圣人,在历史上具有无可伦比的深远影响。对于少数人来说,其他圣人可能也同样重要,但是在更多的人当中,他们的影响数百年来有增无减,远远超过了其他人。如果想对世界历史有明确的认识,就必须将他们单独列出加以研究。
单一的模式是无法说明这四大圣人的。尽管他们所具有的人性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还是能够从人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了解他们的历史性和由此而来的独特性,目前人类已经取得了一致的交际方式,各种文化也已了解了其他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因此,我们就有可能去找出他们的共同本质。在他们自己所处的时代,他们每个人都在众多人的心目中占有唯一重要的位置。事实证明,即使在其他重要人物的名声已显赫全球之后的当代,他们的这一重要位置也丝毫没有改变。
和谐经济论 豆瓣
作者: (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 译者: 王家宝 等 1995 - 10
本书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和谐经济论》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巴斯夏认为,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在总生产中具有相对关系,若是生产增长,资本部分也增长,这是绝对增长,劳动部分则是相对增长,因而双方的利益是和谐一致的。同时,他主张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坚决支持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拉鲁斯法汉双解词典 豆瓣
译者: 薛建成 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 8
《拉鲁斯法汉双解词典》是一部中型词典,共38000词条,含50000个同义词及20000条短语。《拉鲁斯法汉双解词典》有这几种特色:
1. 几乎所有的词目都注明其词源,介绍之详尽在同类词典中实属少见。这对读者了解法语的语言演变和构词手段是很有帮助的。
2. 释义中插入许多百科小知识介绍。无论涉及动植物还是数理化等专业学科词汇,常附有简洁、精确的注释。读者在了解词义的同时,还可丰富相关的知识。
3. 词典从选词、释义到举例都注重反映时代,贴近生活,例如bogue,bug n.m.[信](程序设计上的)错误,故障[如“千年虫”];transgenique adj.转基因的;mecanique n.f.手腕,方法,手段;four a micro-ondes, un micro-ondes微波炉;mere porteuse代孕母亲;trou d ozone臭氧洞;ordinateur domestique, individuel ou personnel家用电脑;个人电脑。
由于目前法汉双语词典中的词目都是用汉语对应词代替释义,因而无法反映词义的细微特点,这对词义的准确掌握与运用会造成困难。有了法汉双解词典,既可从法文了解精确的释义,又能获得汉语中的对应词,进而甚至可以在翻译时根据法文释义,参考汉语对应词,由自己选出一个词典上并未提供却又更为贴切的汉语对应词。
“不死的中国人” 豆瓣
I CINESE NON MUOIONO MAI
作者: [意] 拉菲尔-欧利阿尼 / [意] 李卡多-斯达亚诺 译者: 邓京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 10
这本书原本是写给意大利人的,两位记者以数据为依据,以实地调查和访谈为佐证,澄清了西方人对中国移民的许多误解,将事实真相客观地展示给读者。中文版的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人从欧洲人的视角了解生活在当地的中国人的真实生活——不可想象地辛勤劳作,最大限度地攒钱,然后自己当老板。他们在意大利生活、创业、做生意,开工厂,改变着意大利;他们在意大利做石匠、种水稻、捡垃圾、做沙发,他们还在意大利罢工……
本书涉及大量中国的民族工业巨头,他们的欧洲据点有很多是在意大利,比如中国远洋、海尔、华为、钱江摩托、中联重科,还有香港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手机公司H3G。他们很富有同时又很谦虚,他们拯救了许多欧洲老字号。
这本书涉及中国人在意大利从事的各行各业,在山区开采大理石的石匠、稻田里的除草工、垃圾处理厂的工人、沙发加工、皮革作坊、服装工厂、酒吧、餐馆、理发店、中国产品的批发生意,等等;还有浙江人的民间信贷体系、海外华人的宗教信仰,还有意大利的工会组织带领中国工人进行的罢工活动。本书还以特别的关注对中国移民的后裔“第二代”做了多方面的调查。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豆瓣
作者: [德国]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 译者: 罗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7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1878—1957),德国作家,德国语言大师和文坛巨匠。
弗兰茨同妻子发生口角失手将其打死,被判四年徒刑,出狱后他白天在亚历山大广场卖报纸和小商品,晚上常去小酒店消磨时间。一天在叫卖时他认识了一个年轻的寡妇,她热情地接待了他,还送他东西。弗兰茨把他的艳遇讲给一个同他一起做小买卖的朋友听,不料这人却去那个寡妇家偷了东西,弗兰茨感到很气愤,从此不再同他往来。不久他又结识了一个叫赖因霍尔德的人,此人外表温文尔雅,实际上却是个逼良为娼的流氓和一个盗窃集团的头目,他多次请求弗兰茨将自己玩腻的女孩子介绍给别人,可都被弗拒绝了;后来这个流氓以金钱为诱饵使弗上钩。弗不由自主地做了间接的人贩子。弗想摆脱这种罪恶活动,结果在一次夜间行动时被赖推下汽车,摔断了一条胳膊。伤愈后弗回到亚历山大广场做非法买卖,与妓女埃米莉邂逅,两人互相帮助,相处甚好。赖因霍尔德获悉后,把埃米莉骗至树林,奸污了她后又将其杀害了。可弗兰茨却成了杀人嫌疑犯,他再次被捕入狱,经审理后无罪释放。出狱后他当了工厂的看门人,决心开始真正的新生活。
小说是德国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当初出版时立刻被译成英、法、俄、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瑞典、捷克、匈牙利等十几种文字,还多次被改编成广播剧、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城市 豆瓣
Cities
作者: [英] 约翰·里德 (John Reader) 译者: 郝笑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 1
《城市》探究了城市存在的原因、形式和功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产生的问题,内容广泛,涵盖了从城防到下水道,从工厂到市场,从疾病到卫生健康等方方面面。对城市性质、城市生活,以及其结构、发展和居住者,进行了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
通过对最初的城市毁灭到现在的城市状况的系列研究,里德探索了城市如何联合、发展、兴盛,如何衰落和消亡,如何能够自我重建。他研究了城市与其周围乡村的寄生关系,城市赖以为生的贸易网络和外来移民,城市如何为居民提供食物和用水,如何处理排出的废物。他着力聚焦奥斯曼男爵对巴黎下水道的创造性,在此花费的笔墨一点也不逊于男爵的林荫大道规划;他对疾病和政府问题同样关注;在描述人类生活和建筑物上不分伯仲。
这是一次对城市为何以及曾经为何的全面探究,完全可以比肩于刘易斯·芒福德1962年的经典之作《城市发展史》(The City in Histroy)。
丝路岁月 豆瓣
作者: (英)苏珊·惠特菲尔德 译者: 李淑珺 海南出版社 2006 - 6
在考古发现的残简断片中,10个民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生存时间不同、个人遭遇不同的“小人物”以其精彩的经历,多视角地展示了公元8-10世纪丝绸之路东段的诸多历史侧面,富有情趣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唐帝国在西域与几个得要政治实体的关系、战争实例、人物活动、风土人情、生存现状。全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艺术民俗等各个方面,几乎涉及当时一切社会内容的历史场景。
Why Marx Was Right 豆瓣
作者: Terry Eaglet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 - 4
In this combative, controversial book, Terry Eagleton takes issue with the prejudice that Marxism is dead and done with. Taking ten of the most common objections to Marxism - that it leads to political tyranny, that it reduces everything to the economic, that it is a form of historical determinism, and so on - he demonstrates in each case what a woeful travesty of Marx's own thought these assumptions are. In a world in which capitalism has been shaken to its roots by some major crises, "Why Marx Was Right" is as urgent and timely as it is brave and candid. Written with Eagleton's familiar wit, humour and clarity, it will attract an audience far beyond the confines of academia.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 豆瓣
作者: [英国] 尼尔·弗格森 译者: 顾锦生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内容简介:它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金融家族,它被认为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幕后推手,关于它的传说广泛流传,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族?著名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研究了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文件,总结数万封信件的内容之后,首次详尽地揭开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真面目。
从布料商人起家,罗斯柴尔德家族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环球帝国,经历多次全球巨变的洗礼,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他们一直保持着世界上第一大银行的地位,而且他们的商业触觉远远超越了金融的范畴。它是怎样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去除了流传两个世纪的神话,揭示了这个家族经济成功背后的秘密,以及它庞大的政治网络。它横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以最大的深度、清晰的脉络和动人的戏剧性剖析了这个现代历史上最令人目眩和最有权势的家族,为我们揭开了全球经济政治背后推手的真实传奇。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Volume 1: Money's Prophets: 1798-1848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罗斯柴尔德家族(上)
尼尔•弗格森经典系列:
金钱关系
顶级金融家
虚拟的历史
帝国
文明
罗斯柴尔德家族(套装共4册)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3部:动荡的年代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部:世界的银行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金融统治者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货币崛起 豆瓣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作者: [英]尼尔·弗格森 译者: 高诚 中信出版社 2009 - 6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让你知道金融演化进程背后发生的事情。在全球信贷紧缩、金融行业出现危机的形势下,“货币”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货币究竟怎样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在书中,我们随货币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的旅行。从欧洲大陆流通的古罗马银币,到成为第一批银行家的意大利高利贷者;从五千年前流通的泥土“货币”,到今天银行外汇显示屏卜闪烁的数字,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后的推手。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什么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赚一笔?文艺复兴的深层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和美国如何开始成为共同体?《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告诉我们,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透过弗格森的专业视角,许多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被赋予新的意义,更清晰地成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发展进程则构成一切历史背后最为本质的故事背景。
在金融危机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金融这个虚拟市场?又怎样整顿自我,重新出发?《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给大家提供厂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理解今口的世界,无疑,它将是当前我们处在历史分歧点,站在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位置时,为我们提供的一部宝贵的指南。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货币崛起
尼尔•弗格森经典系列:
金钱关系
顶级金融家
虚拟的历史
帝国
文明
罗斯柴尔德家族(套装共4册)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3部:动荡的年代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部:世界的银行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金融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