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经济社会的起源 豆瓣
The Making of Economic Society
作者: [美] 罗伯特·海尔布罗纳(Robert L. Heilbroner) / 威廉·米尔博格(William Milberg)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6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经济史教材,是探寻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著作,而且随着时间的退役,作者又不断增添了新的材料,并对中国的经济崛起也做了详述。可以作为经济学参考读物,适合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各专业人员研读。
微观经济学 豆瓣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作者: [美] 哈尔·R·范里安 译者: 费方域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 1
本书是一部适合于本科生、研究生使用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现根据美国诺顿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译出。全书共分市场、预算约束、偏好、效用、选择、需求、显示偏好、斯勒茨基方程、购买和销售、跨时期选择、资产市场、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对策论、外部效应、公共货物等32章及教学附录。本书具有三个明显特点:(1)吸取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广泛、观点新颖;(2)以初学数学论证说明通常要用高等数学说明的原理;(3)注重应用,有许多实例分析,并附有习题及答案。
The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Austrian Economics 豆瓣
作者: David Gordon Ludwig Von Mises Inst 1993 - 3
An extraordinary philosopher and writer, Gordon explores the philosophical milieu that led to the marginal r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strian School. He contrasts this with the positivism and historicism of the dominant part of the profession. Recommended by Barry Smith as a useful and clearly written study of the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Menger's theorizing in economics.
This text is divided into a primary essay which addresses the subject matter indicated by the title, and an extensive bibliographical essay which is sure to inspire and assist further inquiry. This short work is set in a large, easy to read typeface that makes it a particularly good selection for those whose eyesight that may not be what it once was.
Economics for Humans 豆瓣
作者: Julie A Nels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 9
Acknowledgments
Introduction
1 Tending the Body: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2 Tending the Soul: The Defense of "Noneconomic Values"
3 Bringing Body and Soul Together
4 Love and Money? The Question of Individual Motivation
5 Business and Ethics? The Question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 Keeping Body and Soul Together
Notes
Index
氣候經濟學 豆瓣
作者: 弗里德黑姆.施瓦茨 译者: 范瑞薇 臉譜 2006 - 10
《商業周刊》982期書摘特別報導
亞馬遜網路書店5顆星最高評價
國內第一本探討氣候改變經濟的專書
你知道全球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要看「天氣」的臉色嗎?
「一隻在中國的蝴蝶揮動翅膀,可能會引發加勒比海的一場颶風,氣候專家的這個認知可說是新經濟思想的開端。」─弗里德黑姆˙施瓦茨
專家學者研究天氣在現今全球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二OO二年的全球國民生產毛額是三十一兆四千八百四十億美元,而三十一兆四千八百四十億的五分之四,也就是說,價值二十五兆一千八百七十億美元的經濟活動是與天氣有關係的。
天氣預報了經濟的繁枯與興衰,也創造出商場上的贏家與輸家。究竟哪些產業從中獲利?哪些產業又飽受威脅呢?德國經濟觀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riedhelm Schwarz)以輕鬆有趣的文筆,藉著許多例子全面揭露天氣這個生產要素與經濟發展間令人意想不到的關聯性。
不管從全球整體,還是從個別國家的角度來看,天氣都深深地影響了企業、生產力、股市和人們的一舉一動。許多未來導向的企業也已漸漸重視氣候變遷這個不爭的事實。
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 豆瓣
作者: 本·塞利格曼 译者: 贾拥民 华夏出版社 2010 - 4
《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一书是经济学思想史领域实至名归的经典之作,系统地梳理和评价了自1870年以来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这一巨著到今天为止仍然是非常“现代”的,毫不过时,《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在对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以来的古典经济学稍作回溯后,起旨一编便是“对形式主义的反叛”。古典主义者遭到了德国历史学派、马克思主义者和制度主义者的攻击。此后,通过由杰文斯、奥地利学派、约翰·贝茨·克拉克重新发现的边际主义,传统得以重申。由瓦尔拉斯和帕累托给出的均衡经济学分析,经希克斯和萨缪尔森等人的发展,成为经济学思想的主流。塞利格曼把现代经济学说的根本特征刻画出来了,那就是为技术而技术。
在熊彼特、凯恩斯、斯拉法,琼·罗宾逊夫人和张伯伦等经济学家共同强调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之后,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重新提出了许多自足的模型,古典的形式主义回来,“复仇”了。
如今经济学受到技术的影响如此之深远,以至于我们的下一代也许不得不再来一次“重新发现”,才能找到让它冲开技术之樊篱的出路。塞利格曼这《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豆瓣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作者: 冯・诺伊曼 / 摩根斯顿 译者: 王宇 / 王文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这部经典著作是现代博弈论的基石。两位作者根据策略博弈理论构思了一个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开创性数学理论。这不仅彻底改变了经济学,而且产生了博弈论这一全新的科研领域。博弈论自那以后被广泛用于分析军备竞赛、总统候选人、疫苗接种政策以及职业棒球大联盟工资谈判等一系列现实现象。本书的60周年版不仅包括原文,还包括 Harold William Kuhn 的序言、Ariel Rubinstein 的后记以及在《纽约时报》、《美国经济评论》和其他出版物上关于这本书初版的评论,让读者更充分地欣赏这本影响深远的作品。
博弈论 豆瓣
作者: 让・梯若尔 / 朱・弗登博格 译者: 黄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10
尽管《博弈论》对于那些已经对博弃论有所了解,希望学习更多的博奕论知识而不用上一门正式课程的研究者有用,或是作为一本参考书和部分文献的导读,但它基本的任务还是作为一本博养论课程的教材。我们集中于介绍概念和一般性的结论,更多地使用“简化的例子”而不是具体的应用,而那些被我们选择使用的应用则是用来显示理论的力量的;我们没有对任何具体领域内的应用给出全面的叙述。绝大多数的应用来自于经济学的文献,我们希望我们的读者将来能够成为经济学家。不过,我们也包括进了一些来自政治科学的例子,因此《博弈论》可能也对政治科学家有用。
纳什博弈论论文集 豆瓣
作者: 纳什 (JOHN F.NASH.JR) 译者: 张良桥 / 王晓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 - 11
纳什博弈论论文集,ISBN:9787563806683,作者:(美)约翰·纳什(John Nash,Jr)著;张良桥,王晓刚译;张良桥译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豆瓣
Property right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作者: [美] R. H. 科斯(Coase, R. H.) / [美] 阿尔钦(Alchain A.) 译者: 刘守英 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是: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是一本关于产权与制度变迁理论的论文集,反映这两个学派的分析特征、重要假说和政策意义。
企业、市场与法律 豆瓣
作者: [英国] 罗纳德·哈里·科斯 译者: 盛洪 / 陈郁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6
《企业、市场与法律》收录了罗纳德·哈里·科斯的七篇论文。《企业、市场与法律》的核心是《企业的性质》、《边际成本的论争》和《社会成本问题》,其余几篇或拓展、或说明、或解释了上述三篇文章的观点。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为纪念一篇经济学论文发表50周年,举行了一次学术讨论会。这篇论文就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罗纳德·哈里·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 豆瓣
9.6 (11 个评分) 作者: 张五常 中信出版社 2010 - 6
《经济解释(卷1):科学说需求(神州增订版)》编辑推荐:张五常自称《经济解释》是 “认真写成的最后一本经济学著作”。
被世人公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经济解释》三卷本基本囊括了张教授的学术思想。1982年,张教授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这本集子,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
《经济解释》系列著作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行为。融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
《经济解释》包括三卷本:《科学说需求》、《供应的行为》和《制度的选择》。它逻辑划一、前后连贯、一气呵成,并无“微观”与“宏观”之分。卷二《供应的行为》分析了生产与供应与需求的关系,细说了有关生产的多种价值观念,从理论入手分析具体的经济现象。卷三则是前两卷的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的高度出发,细说了科斯定律、产权结构与合约结构、价格控制理论、生产要素的合约安排等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理论。
《经济解释》不容易读。这是因为若要真的解释世事,简单的理论往往要用得相当深。比方说,所有在中学选修经济的同学都知道的需求定律——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整本《经济解释》差不多来来,去去都是那样说,虽然“需求定律”这一词我只在“卷一”多用一点。变化多,要懂得很通透才真的可以用。
五常学经济(神州增订版)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张五常 中信出版社 2010 - 1
本书细说了张五常在海外的经济学道路上坎坷的求学过程。无论在加州大学还是芝加哥大学,张五常屡遇名师,包括“产权理论之父” 阿尔钦,第一位启蒙老师赫舒拉发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科斯等知名经济学家,从他们身上,张五常学到了很多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奇思妙想,并在自己独立的求真意识及原创精神的指引下,超越了这些前贤,在求学道路上大有所成,最终改写了经济学的基本范式。本书还细致解说了张五常轰动一时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诞生的前因后果,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恩师们对他的谆谆教诲。
卖桔者言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张五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 6
收入33篇短文所表述的形形色色历史上曾经发生或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案例,向读者展现产权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当代的进展情况。
中国的经济制度 豆瓣
8.2 (14 个评分) 作者: 张五常 中信出版社 2009 - 10
神州增订版序
回顾平生,在学术研究上我老老实实地走了一段漫长而又艰苦的路。一九六七写好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二○○八写好《中国的经济制度》,相距四十一年,二者皆可传世,思想史上没有谁的智力可以在自己的顶峰维持那幺久。上苍对我格外仁慈,给我有得天独厚之感。
也回顾平生,自己认为足以传世的英语文章约九篇之谱。一般朋友举《佃农》为首,科斯选《蜜蜂的神话》,阿尔钦选《座位票价》,而巴泽尔则肯定《价格管制理论》是无与伦比的。我自己呢?选《中国的经济制度》!两年前写好初稿时我那样想,两年后的今天我还是那样想。似浅实深,这里独立成书的《制度》一文牵涉到的话题广泛,细节多,史实长达三十年,合约理论的分析达到了一个前不见古人的层面,而其中好几处要靠机缘巧合,或时来运到,才找到答案。没有任何「缺环」,完整若天衣无缝也。读者要记住,《制度》一文其实写到二○○七,分析的是新《劳动合同法》引进之前的经济奇迹。
学术过于专注有机会发神经,而我的集中力惊人,往往一发难收。我因而喜欢这里那里分心一下,于是搞摄影、练书法、写散文、好收藏,尝试过的投资或生意无数。这些行为惹来非议,而我喜欢到街头巷尾跑的习惯,使一些无聊之辈认为我早就放弃了学术,不是昔日的史提芬·张云云。这些人不知道经济学的实验室是真实的世界,不多到那里观察算不上是科学。至于那些认为我转向研究中国是浪费了天赋的众君子,属坐井观天,既不知天高,也不知地厚。是的,我这一辈在西方拜师学艺的人知道,在国际学术上中国毫不重要,没有半席之位可言。也怪不得,在学问上炎黄子孙没有一家之言,恐怕不止二百年了。今天老人家西望,竟然发觉那里的经济大师不怎么样。不懂中国,对经济的认识出现了一个大缺环,算不上真的懂经济。
《中国的经济制度》这本英、中二语的书,在香港出版过三次。这次攻进神州,应该有点前途。为此我补做了两件事。其一是在正文之前我加进两篇有关的文章,介绍正文的重要性。其二是在正文中我作了些补充。此文早就修改过无数次。科斯要把该文与其它文章一起结集在美国出版,问我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反复重读,找不到有什么地方要改,但有几处不妨多说几句,尤其是在第八节之后加了四段我认为是重要的。就让国内的同学先读这些补充吧。
是为序。
张五常
二○○九年八月一日
奥地利学派 豆瓣
作者: (西)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 译者: 朱海就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11
本书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入门介绍。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德语、俄语、法语和英语等多种语言。 作者首先介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及其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显著区别,其中特别指出奥地利学派当中至关重要的概念:知识与企业家才能。作者接着介绍奥地利学派的历史发展及其代表人物,其中包括门格尔、庞巴维克、米塞斯以及哈耶克。最后作者对一些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批评作出回应,并对奥地利学派的复兴及其对经济学未来发展可能作出的贡献进行展望。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思想和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准备好更为深入地探索这一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领域。
经济学中的自由骑士 豆瓣
作者: 黄雄 2010 - 8
本书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米塞斯的资料,梳理了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归纳了米塞斯在奥地利学派发展过程中的思想贡献。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米塞斯关于方法论著作的文本出发,深入讨论了米塞斯及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方法论、货币理论与经济计算、商业周期理论、企业家与市场过程理论等,较为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米塞斯作为经济学巨人的思想流变过程,揭示了这一支非主流的经济学派(米塞斯及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思想世界
成本与选择 豆瓣 Goodreads
Cost and Choice: An Inquiry in Economic Theory
作者: [美]詹姆斯·布坎南 译者: 刘志铭 / 李芳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本书将布坎南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成本与选择——做了较清晰的论述。每个人在面对选择时,都会面对成本或者说机会成本,于是人很容易进入选择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人如何选择。作者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此进行了论述。全书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成本的经济学理论”,第二部分讲“伦敦传统的起源和发展”,第三部分讲“成本和选择”,第四部分讲“公共物品的成本”,第五部分讲“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第六部分讲“没有市场的成本”。本书为《奥地利学派译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