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诗文名物新证(全二册) 豆瓣
作者: 扬之水 紫禁城出版社 2004
《古诗文名物新证》(共2册)从具体的名物考证入手,每一次历史细节的发现,都引领作者看见一片新景致,发现一片新天地。特别是这种历史的细节,被现代考古发掘和传世的文物,历史文献、古代诗文和绘画图像等三种不同的话语和文本“三证归一”、相证如一的时候,更具有惊人的历史冲击力。
山海经(精美绘本) 豆瓣
所属 作品: 山海经(精美绘本)
8.2 (9 个评分) 作者: 陈丝雨 / 孙见坤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山海经》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本书精 美震撼的插画,通俗易懂的注解,均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解说,适合家庭收藏。
编辑推荐:
用个性化和富有创意的精美插图来重新演绎《山海经》,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适于收藏。
本书不仅适合于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更是从事想象和创意相关工作的艺术家、动漫设计师、网页设计者、服装设计师、广告从业者、游戏开发者、科幻玄幻及魔幻爱好者、诗歌及其他文学创作者等人士的灵感宝库。
名人推荐: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刑天舞干戚,黄帝战蚩尤...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老神话都源于此书,这些深入人心的灵动形象都源于此书——《山海经》。
这本上古奇书千年来一直是文学、绘画、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山海经》分为《山经》5卷、 《海经》13卷, 共约31000字,记载了山川河流,奇珍异兽,民俗物产,包罗万象。流传千年至今仍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其所记载的丰富内容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更是因为其所展现的那个神秘瑰丽的世界是如此的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鱼身鸟翼的文鳐鱼是什么样子?蓬啸戴胜的西王母会是什么样子?九尾狐,开明兽,扶桑树,蓬莱岛等等。翻开这个《山海经》绘本,这些来自远古的形象在插画师陈丝雨的笔下呈现出别样的美,那个神奇古老的世界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眼前。精美的插图配上孙见坤为《山海经》做的注释,表意新颖、见解独到。读来,令人爱不释手,醉入其中。
陈丝雨,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之后保送研究生成为我的得意学生,毕业后,选择去美国再度深造。她的性格内敛细腻,文秀不张扬,富有爱心。对自己热爱的绘本艺术领域刻苦钻研,执著虔诚,多少年如一日,依旧很投入。近十年的学习深造,她没有受太多商业营销的诱惑和影响,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个性”绘本之路,没有太多浮夸,笔法朴实细腻,充满灵性。其绘画风格即传承了老工艺美院的装饰语言,又兼具国际视野和当代时尚,相信一定会得到读者们的喜爱,特别是8090后读者的青睐。
最新出版的这部《山海经》绘本作品,令我惊喜欣慰,她的绘画语言更加成熟,造型也更具自己独特的风格,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具备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好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副教授,韩国又松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红卫
终朝采蓝 豆瓣
所属 作品: 终朝采蓝
8.5 (6 个评分) 作者: 扬之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11
收入书中的二十一题,时代从秦汉直到明清,皆是由名物研究人手,而在文献、实物、图像三者的碰合处复原起历史场景中的若干细节。它以考证为底色,而用了叙事的方式,意在历史、文物与文学的结合中,使语言成为一种亲切的媒介。借助考古发现而复原的古典记忆,应有它独特的鲜明,虽然相对原初的丰厚,它只是星星点点。
金泥玉屑丛考 豆瓣
作者: 王仲荦 中华书局 1998 - 8
《金泥玉屑丛考》主要内容:作者王仲荦先生,史学界名流,专旅于魏晋南北朝晋南北隋唐五代史,从他生平著作来说,他学识渊博,上起先秦诸子百家,下到近代史孙文、章太炎、陶成章,都能以史家的角度作出娓娓动心的报告,或写成史论。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豆瓣
作者: [德] 托马斯·曼 译者: 朱雁冰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4
“一等的天才搞文学,顺便把哲学也给讲透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无疑是这样的一等天才,他的文论《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和《歌德与托尔斯泰》首次被译为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4月出版。
“今天当我们回眸远望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称托马斯•曼为十九世纪‘遗老’的人已经身影模糊,儿托马斯•曼却作为人类精神林苑中的一株大树永远挺拔地兀立着,以其真、善、美滋养着世世代代爱着他的人们的心灵。翻译此书是艰苦的工作,也是审美的享受,但愿我并未因情害意,我期待着读者的指教。”——译者 朱雁冰
在《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一书中,托马斯•曼以其深湛的思想和细腻的笔触,对叔本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瓦格纳等伟大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以及沙米索、克莱斯特、冯塔纳、施托姆等作家的思想与艺术创作展开评述。“叙述了这个世纪经受过苦难和在艰辛求索中所形成的伟大的巨人群体”。这些随笔展现了托马斯•曼小说世界的基础,以及他与德国卓越的文学和哲学传统的广泛联系,反映出他对文学、音乐、哲学的深刻思考。
唐鉴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鉴
作者: [宋]范祖禹著 / 刘韶军、田君、黄河注译 中华书局 2008 - 10
本书为北宋著名史学家、政论家范祖禹的一部史论名著。范祖禹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唐及五代十国部分,待通鉴全书完成后,又把自己关于唐代历史的认识以史论的方式写定为《唐鉴》一书。《唐鉴》纵论唐三百年间的治乱兴衰,上起唐高祖起兵反隋,下迄昭宣帝被迫禅让帝位给朱全忠,共306篇评论,被誉为“深明唐三百年间治乱”的史学名著。
陈寅恪读书札记 旧唐书·新唐书之部 豆瓣
作者: 陈寅恪 1989
先生生平读书,用思之细,达于无间,常由小以见其大,复由大以归于细,读者倘能由小以见其大,斯得之矣。先生读书,用思绵密,用语雅隽,立言不多而能发人深省。所记,大抵申抒己见,或取新材料补证旧史,或考校异同,与前贤札记之以铺叙例证得出结论者,颇异其趣。将来出,对于未来学术界将有深远影响,可预卜也。
先生生平所著书,大多取材于平素用力甚勤之笔记,其批校特密者往往即后来著书之蓝本。
北周地理志(全二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北周地理志(全二册)
作者: 王仲荦 中华书局 2007
《北周地理志》为《王仲荦文集》之一种。旧史《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对西魏北周的州郡县设置沿革多不祥,因此北周的疆域面貌混淆不清。作者遮采《水经注》、《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通典州郡典》、《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等诸书以及类书、碑志中所见有关资料,从多方面考证,历时近40年,多次修改写成《北周地理志》,阐述了北周郡县的行政区划、兴废沿革,并注出今地,弥补了古籍记载的缺陷。
徐世昌评传(上下) 豆瓣
作者: 沈雲龍 2013 - 1
《徐世昌评传(套装共2册)》为沈云龙先生代表性著作之一。徐世昌为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晚清时期曾任东三省总督,1918年至1922年任民国大总统,在中国近代史上曾为举足轻重的人物。民国总统徐世昌创造了民初的五大奇迹,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均有建树,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东方西方化”的美誉。他在位期间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的“黄金期”。
城市发展史 豆瓣
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 所属 作品: 城市发展史
9.2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刘易斯·芒福德 译者: 倪文彦 / 宋俊岭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 10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著作之一,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古希腊-罗马城市,中世纪的基督教、巴洛克和商业城市,近代和现代工业城市。作者从 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本书可供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参考,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本书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飞白书论集成 豆瓣
作者: 李甸春 2010
飞白书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书体,盛行一时,后逐渐融入行、草书。本书集辑历代有关飞白书的相关论述、代表书家、代表作等,资料翔实,体例井然,是研究飞白书的理想读物,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雀替·拱眼壁 豆瓣
作者: 韩昌凯 2011 - 1
《雀替•拱眼壁》内容简介: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丛书目前有10部,均已申报选题并获批。本选题作者将古代建筑的雀替和拱眼壁作为单独的一的门类提出来,并将其历史的演化传承、目前的遍布全国各地的不同类型德资料详细收集,做出系统的文字表述。图片大多为作者多年来走遍大江南北所拍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画面精美,覆盖全面。其书稿图文并茂,实为首部专门讲解这两处古建细部的专著。 雀替和拱眼壁作为古代建筑中要的装饰部分,将其添加为丛书的其中一部,势必能够增强丛书的完整性,多样性。
马桶的历史 豆瓣
作者: [美]霍丁·卡特 译者: 汤家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3
作者写道:“人类历史上最默默无闻的英雄,就是发明下水道的智者,制作浴缸的能人,让你领略淋浴魅力的才子,阴沟的建造者……卑微的管子工……爱尔兰人也许拯救了人类文明一次,但管子工们拯救了无数次。”
当我们考虑那些福利设施真正让我们过上文明生活的时候,优秀的管子工所做的一切便名列前茅了。但我们几乎没花一点时间去欣赏这种技术奇迹,它用一个水龙头给我们千家万户带来干净水,用一根杠杆把我们的排泄物冲刷掉——直到今天。
本书行文幽默风趣,所叙述的奇闻轶事给人以愉悦的阅读感受。不仅把管子工行业悠久的历史娓娓道来,而且描述了作者制造铅水管的艰辛过程,参观伦敦下水道的“惊险”旅程,在自家浴室安装最新型日本马桶的尝试,展示了他为全面了解这个最被嘀咕的文明支柱所付出的无畏努力。
本书成功地将历史、科学和作者的切身经历融为一体,令那些从未思考过这个日常技术奇迹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知识的人大开眼界。
唐律疏议笺解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律疏议笺解
作者: 劉俊文 中华书局 1996 - 6
《唐律疏義箋解》作者在點校《唐律疏議》的基礎上,對疏文引征的史料、典制、語詞等加以箋釋,對律條律意、淵源、演變等進行剖析,並補充了大量案例。
订讹类编.续补 豆瓣
作者: 杭世骏 1997 - 4
订讹类编六卷。续编二卷。杭世骏撰。按。世骏字太宗。晚号堇浦老人。仁和人。乾隆元年中博学鸿词科。官编修,以直言夺职。归里而卒。入国史文苑傅。所著道古堂诗文集七十二卷。
订讹类编所录,除杭世骏的读书心得外,还有经他选录的其它学者著作的考证文字,短者十余言,长的不过三四百字,无一泛泛空论,因而被称为[博学者之宝功](刘承干跋)。这种宝功,自然会受到学术研究者的重视,如卷三[逋髪酘酒]条选录的杨慎 关于乐府鸟楼曲中[投泊]宜作[酘酒]的见解被中华书局出版的乐府诗集点校本书入校勘记中,就是一个例证。
杭世骏在选录他人的考证文字时,除一一注明出处外,有的还加了案语。或以小注的形式夹在文中,或书于文末。这些案语,有的是补充资料,如起复不是服关 案语指出:[亦见赵升朝野类要,渔洋池北偶谈战之,又七修类稿亦云然,田朝恒金壶字考引之]。
元和姓纂 豆瓣
作者: [唐]林宝 撰 / 岑仲勉校记 2008 - 10
本书撰于唐元和年间,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中唐以前的姓氏族望,保存了一些早已失传的谱系典籍资料,是现存较早、较详赅的古姓谱书籍。此书北宋时开始散佚,清修四库,据《永乐大典》参以诸书校辑而成,清代孙星衍、洪莹,近代罗振玉均有辑校。岑仲勉参藉历代典籍、碑志,旁搜博征,详加考校,著成《元和姓纂四校记》,于伐伪、正本、拾遗、芟误四方面下了大力。现将《元和姓纂》与岑氏四校记汇为一书,并附姓氏、人名索引,以便查阅。